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4期):中国创新药板块国际化进程加速
下载次数:
2007 次
发布机构: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6-04
页数:
10页
行情回顾:1)2025年5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4.9%,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1%,跑赢市场2.2个百分点,5月涨幅行业第四,2025年至今涨幅第一。截止5月30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5.2%,持续上升。子板块中制药和CXO上涨较多,分别为17%和16%,唯一微跌的子板块是生物科技(-2%)。在资金流向方面,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月放大,但5月港股通南向净买入只有473亿。2)5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8%,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6.4%,跑赢市场4.6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涨幅较高的是原料药(10.5%)、化学制剂(9.6%)和医疗研发外包(9.5%),下跌的子行业为线下药店(-2.4%)和医院(-0.4%)。
本月行业观点:5月12日,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处方药定价”,将在30天内将最惠国价格目标传达给药品制造商,以使美国价格与可比发达国家的价格保持一致。特朗普在上一任期时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行政命令,计划采取从美国人均GDP的60%以上的OECD国家中选择最低的价格作为最高可报销金额,覆盖Medicare Part B的药品,但由于遭到了多个产业界团体的反对,实际上并没有实施,我们预期此次达成率将较低。此次美国降低药价的总统行政令与中国医改最开始的药品集采极为相似。但中国医改从2018年开始,涉及的利益集团包括药企、经销商和医院医生,且美国公共医保Medicare和Medicaid只占美国医疗支出的约40%,话语权不大。因此,美国国家体制决定了此次降低药价只是触及最表层。我们认为,跨国制药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促使他们更多转向中国寻求更低成本的创新药资产,近期的PD-1/VEGF品类的大金额的BD交易证实了这一趋势。叠加ASCO学术会议临床数据发布,建议关注创新药板块。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板块国际化进程加速,并受到美国降低药价政策以及跨国药企成本压力等因素的推动。港股及A股医药板块5月份表现强劲,部分子板块涨幅显著,但南向资金净买入有所放缓。医保数据和海关数据显示出医药行业不同领域的增长态势,但数据波动性较大,需谨慎解读。 未来建议关注创新药板块。
美国总统签署的降低药价行政命令,与中国医改的药品集采政策相似,都旨在降低药品价格。然而,美国政策实施的难度和影响范围可能小于中国,这将促使跨国药企更多地转向中国寻求更低成本的创新药资产,从而加速中国创新药板块的国际化进程。 近期PD-1/VEGF品类的大额BD交易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5月份,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1%,跑赢恒生综合指数2.2个百分点,表现优异。制药和CXO板块涨幅尤其显著,分别达到17%和16%。A股医药生物指数也上涨6.4%,跑赢沪深300指数4.6个百分点,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居前。然而,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在5月份有所下降,值得关注。
本节回顾了2025年5月港股和A股医药板块的市场表现。港股方面,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跑赢大盘,制药和CXO板块涨幅显著,生物科技板块小幅下跌;南向资金净买入有所放缓。A股方面,医药生物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较高,线下药店和医院板块小幅下跌。 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各子板块的涨跌幅度以及资金流向情况。
详细分析了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及其子板块(制药、CXO、生物科技等)在5月份的涨跌幅度,并结合图表数据进行解读。数据显示,大部分子板块表现强劲,但生物科技板块表现相对疲软。
对A股医药生物指数及其13个子板块(申万)的5月份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领先,而线下药店和医院板块则出现下跌。
分析了5月份港股南向资金的净买入情况,指出虽然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月放大,但5月份的净买入额有所减少。
本节更新了2025年1-4月以及4月份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医保数据显示,1-4月医保收支结余水平与往年相当,支出增速放缓;4月份收入增速较快,支出增速下降。海关数据显示,部分医疗器械出口数量和金额加速增长,但数据波动性较大,需谨慎解读。
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的收入和支出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同比增速、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具体数据等,并结合图表数据进行解读。
分析了医疗器械出口数据,指出心电图记录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核磁共振、CT、病员监护仪、内窥镜等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加速增长,并对数据波动性进行了说明。
本节整理了5月份医药行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包括:三生制药与辉瑞公司达成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许可协议;西门子医疗将部分生产业务从墨西哥迁至美国;泰尔茂收购药明生物德国工厂;美国签署降低药价行政命令;《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流传等。这些事件对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最后部分列出了投资风险提示,强调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和公司基本面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股价波动。
本报告对2025年5月医药行业的行情、数据和新闻进行了全面分析。港股和A股医药板块均表现强劲,部分子板块涨幅显著,但南向资金净买入有所放缓。医保数据和海关数据显示出医药行业不同领域的增长态势,但数据波动性较大,需谨慎解读。美国降低药价政策以及跨国药企成本压力将加速中国创新药板块的国际化进程。 投资者需关注创新药板块,并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和公司基本面情况,谨慎投资。
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第2期):美国关税袭来,关注内需避险
医药行业2025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支持创新药发展,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5期):支持商业医保,赋能医药产业创新
医药行业2025年度展望:创新突破,与机遇共舞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