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化工系列研究(十):国产芳纶技术成本优化,有望角逐全球市场

化工系列研究(十):国产芳纶技术成本优化,有望角逐全球市场

研报

化工系列研究(十):国产芳纶技术成本优化,有望角逐全球市场

  投资要点:   芳纶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芳纶具有低密度、高模量、高强度、耐切割、耐腐蚀、耐高温、绝缘和阻燃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交通运输、电子通讯、轮胎等领域。新兴领域需求方面,锂电池应用上芳纶涂覆可代替PVDF,预计2025年将拉动芳纶需求6790吨;我国个体防护新规趋严,有望拉动芳纶在防护领域需求超万吨;另外,5G通信发展带动光缆产量增长、芳纶纸等下游拓展也将继续带来需求增量。   芳纶工艺选择和成本拆分,技术进步是降本关键。从国内代表性芳纶项目公示的环评指标来看,原辅料消耗中二胺和酰氯占据绝对成本。工程成本中,电、蒸汽、氮气均是主要能耗。以20万元/吨芳纶价格、40%毛利率估算,原辅料占比达约60%,能耗等占比达17%,折旧达14%。我们认为芳纶企业后续降本有以下途径。1)原料保供一体化:芳纶主要原材料二胺和酰氯均是石油化工制品,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且各自行业均相对集中,龙头分别是浙江龙盛和凯盛新材,其他产能规模较小。我们认为芳纶企业可通过收并购相关上游较小企业,整合原料资源,构建一体化流程,平滑原料周期风险。2)设备技术国产化。芳纶工艺技术和设备要求高,具有资金技术壁垒。通过国内外主要芳纶产商的工艺路线选择对比,我国企业采用的技术工艺多为成本相对较低路线,且目前头部企业基本可实现技术的国产化。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我国芳纶企业的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例如泰和新材2009年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单吨投资额约25万元,随后2018、2021年单吨投资额分别为20、10.8万元,降本显著。   芳纶竞争格局与动态,国产龙头有望角逐世界。芳纶参与者以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为首,我国泰和新材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全球产能已分居第二位、第三位。整体来看,我国虽然布局的企业相对较多,但受技术、产品质量等影响,产能利用率预估较低。相较海外芳纶企业,国产芳纶有望继续抢占市场份额:1)中国引领芳纶产能扩张。据中国化信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和中国间位芳纶总产能将分别达到约6.9万吨/年和3.8万吨/年,中国地区产能占比将达到55%。对位芳纶方面,预计到2025年,全球和中国对位芳纶总产能将分别突破12.5万吨/年和3.6万吨/年,中国地区产能占比将达到29%。2)能源成本优势明显。芳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蒸汽等,近年由于国际局部争端问题,海外通胀高企,能源成本上升较快。相比之下,我国近年不断提升能源自给能力,降低能源进口依赖,保障能源供给和能源价格相对稳定;并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化工产业对传统能源在燃料消耗需求方面的占用。3)政策支持明确。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把对位芳纶及纤维列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次将对位芳纶列入重点关键新材料发展名单。而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国产替代需求愈发迫切,预计未来芳纶领域仍有较好的政策支持力度。   投资建议:芳纶应用需求广阔,新兴领域渗透有望加大,我国国产芳纶企业依靠技术工艺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不断突破,后续有望引领全球芳纶产能增长,且相较海外企业具有能源成本优势,政策扶持下,芳纶产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建议关注:1)芳纶原料成本占比重,二胺和酰氯市场格局集中,龙头有望受益芳纶扩产。关注浙江龙盛和凯盛新材;2)芳纶生产技术资金门槛高,产品迭代和品牌口碑需时间沉淀,龙头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关注泰和新材。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突破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624

  • 发布机构: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1-28

  • 页数:

    1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芳纶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芳纶具有低密度、高模量、高强度、耐切割、耐腐蚀、耐高温、绝缘和阻燃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交通运输、电子通讯、轮胎等领域。新兴领域需求方面,锂电池应用上芳纶涂覆可代替PVDF,预计2025年将拉动芳纶需求6790吨;我国个体防护新规趋严,有望拉动芳纶在防护领域需求超万吨;另外,5G通信发展带动光缆产量增长、芳纶纸等下游拓展也将继续带来需求增量。

  芳纶工艺选择和成本拆分,技术进步是降本关键。从国内代表性芳纶项目公示的环评指标来看,原辅料消耗中二胺和酰氯占据绝对成本。工程成本中,电、蒸汽、氮气均是主要能耗。以20万元/吨芳纶价格、40%毛利率估算,原辅料占比达约60%,能耗等占比达17%,折旧达14%。我们认为芳纶企业后续降本有以下途径。1)原料保供一体化:芳纶主要原材料二胺和酰氯均是石油化工制品,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且各自行业均相对集中,龙头分别是浙江龙盛和凯盛新材,其他产能规模较小。我们认为芳纶企业可通过收并购相关上游较小企业,整合原料资源,构建一体化流程,平滑原料周期风险。2)设备技术国产化。芳纶工艺技术和设备要求高,具有资金技术壁垒。通过国内外主要芳纶产商的工艺路线选择对比,我国企业采用的技术工艺多为成本相对较低路线,且目前头部企业基本可实现技术的国产化。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我国芳纶企业的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例如泰和新材2009年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单吨投资额约25万元,随后2018、2021年单吨投资额分别为20、10.8万元,降本显著。

  芳纶竞争格局与动态,国产龙头有望角逐世界。芳纶参与者以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为首,我国泰和新材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全球产能已分居第二位、第三位。整体来看,我国虽然布局的企业相对较多,但受技术、产品质量等影响,产能利用率预估较低。相较海外芳纶企业,国产芳纶有望继续抢占市场份额:1)中国引领芳纶产能扩张。据中国化信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和中国间位芳纶总产能将分别达到约6.9万吨/年和3.8万吨/年,中国地区产能占比将达到55%。对位芳纶方面,预计到2025年,全球和中国对位芳纶总产能将分别突破12.5万吨/年和3.6万吨/年,中国地区产能占比将达到29%。2)能源成本优势明显。芳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蒸汽等,近年由于国际局部争端问题,海外通胀高企,能源成本上升较快。相比之下,我国近年不断提升能源自给能力,降低能源进口依赖,保障能源供给和能源价格相对稳定;并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化工产业对传统能源在燃料消耗需求方面的占用。3)政策支持明确。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把对位芳纶及纤维列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次将对位芳纶列入重点关键新材料发展名单。而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国产替代需求愈发迫切,预计未来芳纶领域仍有较好的政策支持力度。

  投资建议:芳纶应用需求广阔,新兴领域渗透有望加大,我国国产芳纶企业依靠技术工艺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不断突破,后续有望引领全球芳纶产能增长,且相较海外企业具有能源成本优势,政策扶持下,芳纶产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建议关注:1)芳纶原料成本占比重,二胺和酰氯市场格局集中,龙头有望受益芳纶扩产。关注浙江龙盛和凯盛新材;2)芳纶生产技术资金门槛高,产品迭代和品牌口碑需时间沉淀,龙头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关注泰和新材。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突破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芳纶产业凭借技术进步、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并进入高速发展期。具体而言,报告指出:

芳纶市场需求旺盛,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芳纶材料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新能源、5G通信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国内市场对芳纶的需求,尤其是在个体防护和5G通信领域,将持续增长,为国产芳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替代空间。

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是关键

芳纶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间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和能源消耗构成。通过原料一体化、设备技术国产化等途径,中国芳纶企业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技术进步,特别是生产工艺的优化和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

主要内容

芳纶:性能优异,应用替代空间广阔

本节详细介绍了芳纶的优异性能(低密度、高模量、高强度等)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航空航天、军工、交通运输等)。 重点分析了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特性、应用差异以及市场需求分布,并指出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在芳纶应用领域的差异,以及中国市场在高端应用领域提升空间巨大。 此外,本节还分析了锂电池、个体防护和5G通信等新兴领域对芳纶的需求增长潜力,并通过数据预测了未来芳纶市场规模。

工艺选择和成本拆分,技术进步是降本关键

本节深入分析了芳纶生产工艺(低温溶液缩聚法、界面缩聚法等)及其对成本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主要芳纶生产企业的工艺路线对比,以及对代表性芳纶项目的成本拆分分析,揭示了原辅料和能源消耗在芳纶生产成本中的占比。 本节还提出了降低芳纶生产成本的途径,包括原料保供一体化和设备技术国产化,并以泰和新材为例,展示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效果。 通过对主要原材料(间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企业产能的分析,指出上游原料市场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将受益于芳纶扩产。

竞争格局与动态,国产龙头有望角逐世界

本节分析了全球芳纶市场的竞争格局,指出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中国企业,特别是泰和新材,在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产能方面已占据领先地位。 本节比较了中国和海外芳纶企业的竞争优势,指出中国企业在产能扩张、能源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通过数据预测了未来中国芳纶产能占比的提升。 同时,本节也分析了中国芳纶产业面临的挑战,例如产能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本节总结了报告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投资建议,建议关注芳纶原料龙头企业(浙江龙盛和凯盛新材)以及芳纶生产龙头企业(泰和新材)。 同时,本节也列出了投资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以及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等。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芳纶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指出中国芳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对芳纶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竞争格局以及政策环境的深入分析,报告认为中国芳纶企业凭借技术进步、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并进入高速发展期。 报告最后提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然而,报告也指出,中国芳纶企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