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附条件批准新规加深关门效应,创新药供给侧改革更进一步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附条件批准新规加深关门效应,创新药供给侧改革更进一步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附条件批准新规加深关门效应,创新药供给侧改革更进一步

  事件:2023年8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明确提出:某药品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后,原则上不再同意其他同机制、同靶点、同适应症的同类药品开展相似的以附条件上市为目标的临床试验申请。   点评:   新药同质化开发占用大量临床资源,低水平内卷浪费药企资金。靶点扎堆是我国创新药行业的顽疾,占用大量医院和受试者资源的同时还弱化了企业的竞争力。以KRASG12C突变为例,国内该靶点已有超过12款管线进入临床阶段,而携带该靶点的国内患者每年仅新发约3-4万人,可以预见排序靠后管线的注册和商业化前景会很黯淡,造成了临床资源和企业资金的双重浪费。   监管是减少新药同质化开发、节约临床资源的直接途径。全行业基础科学和转化医学水平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的同时,部分药企又有快速堆叠管线以提升市值/估值的诉求,去做一个已被验证的靶点可能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无试错成本)。对此,资本市场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防止临床资源的过度浪费需要来自药监部门的强力监管,我们认为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即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是创新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又一项监管里程碑,对减少创新药的同质化开发、节约临床资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利好差异化明显、First-in-Class(同类首创)管线占比较高的创新药企业。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481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8-28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事件:2023年8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明确提出:某药品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后,原则上不再同意其他同机制、同靶点、同适应症的同类药品开展相似的以附条件上市为目标的临床试验申请。

  点评:

  新药同质化开发占用大量临床资源,低水平内卷浪费药企资金。靶点扎堆是我国创新药行业的顽疾,占用大量医院和受试者资源的同时还弱化了企业的竞争力。以KRASG12C突变为例,国内该靶点已有超过12款管线进入临床阶段,而携带该靶点的国内患者每年仅新发约3-4万人,可以预见排序靠后管线的注册和商业化前景会很黯淡,造成了临床资源和企业资金的双重浪费。

  监管是减少新药同质化开发、节约临床资源的直接途径。全行业基础科学和转化医学水平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的同时,部分药企又有快速堆叠管线以提升市值/估值的诉求,去做一个已被验证的靶点可能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无试错成本)。对此,资本市场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防止临床资源的过度浪费需要来自药监部门的强力监管,我们认为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即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是创新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又一项监管里程碑,对减少创新药的同质化开发、节约临床资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利好差异化明显、First-in-Class(同类首创)管线占比较高的创新药企业。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加深了创新药行业的“关门效应”,推动了创新药供给侧改革。该政策旨在减少创新药的同质化开发,节约临床资源,利好差异化明显、First-in-Class(同类首创)管线占比高的创新药企业。

附条件批准新规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新规的核心在于原则上不再同意其他同机制、同靶点、同适应症的同类药品开展以附条件上市为目标的临床试验申请。这将有效遏制创新药领域的低水平重复研发,减少临床资源浪费,促进创新药行业健康发展。 以KRAS G12C突变为例,国内已有超过12款管线进入临床阶段,而患者数量有限,这体现了当前创新药研发中存在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新规的实施将迫使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提升研发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与市场影响

该政策是创新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它通过监管手段,引导企业转向差异化竞争,提升研发质量,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部分药企可能存在快速堆叠管线以提升市值/估值的诉求,但新规的实施将有效限制这种行为,从而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来看,这将利好那些拥有差异化优势和同类首创管线的企业。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围绕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展开分析,并对该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政策解读与市场分析

报告详细解读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并结合市场现状,分析了该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报告指出,新规将加深创新药行业的“关门效应”,减少同质化竞争,节约临床资源。 同时,报告也分析了该政策对不同类型创新药企业的影响,并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认为该政策利好差异化明显、First-in-Class(同类首创)管线占比高的创新药企业。 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的解读和分析,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报告认为,该政策是创新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步,将有效减少同质化竞争,节约临床资源,促进创新药行业健康发展。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关注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总而言之,该政策的实施将重塑创新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利好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