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仍可期待
下载次数:
1291 次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
发布日期:
2025-06-23
页数:
28页
1.创新出海趋势不变,重磅BD有望继续催化估值提升
创新出海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的重要推动因素,其价值的锚点在于BD估值水平的变化,尤其是PD-1/VEGF为代表的双抗。从康方生物与SUMMITTHERAPEUTICS的合作开始到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海外MNC对PD-1双抗的价值认知和交易金额在快速提高。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而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单项交易金额提升显著。从合作窗口来看,早期项目也在增加,6月13日,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协议,协议合作主体为临床前的小分子,因此首付款相对于总里程碑的比例较小。三生制药、百利天恒等重磅BD交易能一次获得高额首付款的重要基础在于大病种、领先优势和BIC潜力。从目前国内创新药的研发趋势来看,目前在含PD-1(PD-L1)、IL2等肿瘤免疫相关的双抗、ADC方面,中国企业继续保持领先,随着更多积极的临床数据读出,重磅BD仍可期待。上周创新药板块有所回调,医药生物行业指数(2025/6/14-2025/6/20)跌幅为4.35%,跑输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一周涨幅排名第29位。短期调整有估值等因素,最近一个月医药获得超额收益,支撑创新的核心因素授权出海依然如火如荼,2025年1月至5月期间,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对外授权(license-out)领域的交易总金额达到455亿美元,超越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6月是ASCO等国际重要会议时期,后续对外授权交易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2.关注ADA大会,中国GLP-1减速推向海外
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第85届科学年会于6月20日至2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先为达生物、华东医药等十余家国内药企携研究成果亮相大会,而且研究成果以GLP-1类药物为主。除了降糖和减重之外,增肌也是ADA大会上的重要关注方向,Bimagrumab与司美格鲁肽组合将在会上发布最新研究数据。国内与Bimagrumab类似的增肌相关的研发产品包括来凯医药的LAE102和歌礼制药的ASC47,目前处于临床的早期阶段。对于GLP-1,开发更快减重,更长效,小分子依然是重要趋势。6月3日,礼来与瑞典Camurus达成一项总额高达8.7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拟开发GLP-1的长效月制剂。5月14日诺和诺德与Septerna宣布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现、开发并商业化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6月2日,翰森制药与再生元(Regeneron)就HS-20094达成许可交易,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已完成多项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HS-20094交易的达成,MNC依然关注并继续布局双靶点的注射剂,尤其是辉瑞小分子GLP-1终止临床试验之后,双靶点和三靶点注射剂的安全性依然是突出优势。联邦制药已于6月20日收到诺和诺德对UBT251的首付款,国产三靶点GLP-1有望加速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创新出海仍是医药行业的重要驱动力,重磅BD交易持续催化估值提升;GLP-1药物、痛风治疗药物以及肿瘤免疫疗法(双抗和ADC)领域蕴藏巨大潜力,值得关注;部分创新药企已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行业整体维持“推荐”评级。
海外大型医药公司对创新药,特别是PD-1/VEGF双抗的价值认知和交易金额持续提升,驱动创新出海趋势不变。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长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长222%,单项交易金额显著提升。早期项目合作也在增加,但高额首付款交易的关键在于大病种、领先优势和BIC潜力。中国企业在PD-1(PD-L1)、IL2等相关双抗、ADC领域保持领先,更多积极临床数据有望持续催化重磅BD交易。
本报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细分领域:
ADA大会上,多家中国药企展示GLP-1类药物研究成果,减重、增肌成为重要方向。国际药企持续布局长效、小分子GLP-1药物,中国企业的三靶点GLP-1药物有望加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
中国痛风患者数量庞大且年轻化趋势明显,现有治疗药物安全性不足,市场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多个以URAT1为靶点的新药进入关键临床阶段,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展现出积极的研发成果,并有望获得海外授权。
PD-1/VEGF双抗和PD-1与白介素组合是肿瘤免疫疗法的热点,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有望诞生划时代产品。PD-1组合的ADC也取得进展,全球首个进入II期临床的PD-L1 ADC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本报告从行业观点、推选及选股思路、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风险提示以及行情跟踪等方面对医药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
报告从创新出海、GLP-1药物、痛风治疗药物以及肿瘤免疫疗法四个方面阐述了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创新出海交易金额持续增长,重磅BD交易频发;GLP-1药物领域竞争激烈,长效、小分子药物成为研发趋势;痛风治疗市场潜力巨大,国内企业研发进展迅速;肿瘤免疫疗法领域,双抗和ADC药物展现出巨大潜力。
报告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推荐了多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标的,涵盖了GLP-1药物、痛风治疗药物、肿瘤免疫疗法、免疫药物、CAR-T疗法、医保目录品种、转型类公司以及连锁药店等多个方面。 每个推荐方向都给出了具体的公司名称,并简要说明了推荐理由。
报告列出了部分重点关注公司的代码、名称、投资评级、股价以及2024年、2025年和2026年的EPS和PE预测数据。 这些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报告对医药板块及子行业的周涨跌幅、月涨跌幅、相对估值以及个股涨跌幅进行了跟踪分析,并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现了市场走势。 这些数据反映了医药行业近期市场表现。
本报告基于市场数据和行业动态,对医药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创新出海、重磅BD交易、GLP-1药物、痛风治疗药物以及肿瘤免疫疗法等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报告同时对部分重点公司进行了推荐,并提供了相应的盈利预测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然而,医药行业受政策和研发风险影响较大,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公司进展,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重磅BD陆续落地,催化估值提升
医药行业周报:重估延续,趋势分化
关税短期冲击减弱,出海仍是主要趋势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采浆和销售持续增长,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