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新周期、新格局、新机遇-——成长为先,周期接力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新周期、新格局、新机遇-——成长为先,周期接力

研报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新周期、新格局、新机遇-——成长为先,周期接力

  核心观点   内卷加剧形成三大主流方向的变化:竞争加剧行业磨底、龙头优势持续稳固、出海外卷谋求成长。化工多数赛道处于周期磨底阶段,在相对前两轮更“卷”的竞争状态下,多数大宗品的竞争压力和磨底时间明显加剧,且由于部分行业的新增供给投产时间不长,行业的自然产能出清需要的时间相对较久,在成本竞争之上更将延伸至配套管理和软实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有望一直持续兑现,国内企业亦将出海规避风险并争取成长空间。   行业形成大周期拐点需要时间,但需求端的规划及刺激政策是持续重点关注方向。多数产品的价格和利润有较多调整,风险多数释放相对充分,短期看需求侧的政策变化是能够带动部分行业形成边际变化的核心动力,因而在大方向需要持续跟踪国家对于需求侧比如基建、地产、消费等刺激政策;而在整体需求变化需要时间的状态下,特定区域的建设、国家战略的落地、细分方向的规划将有望在相对特定的产品瓶中或细分赛道形成促进因素。   今年出口形成较好需求支撑,潜在风险短时间内相对可控。前三季度出口对于需求的支撑表现相对较好,但后期贸易关税的影响成为普遍隐忧,根据中美直接贸易比重来看,化工直接影响相对可控,间接影响长期将有望进一步推动材料端形成国产替代,建议对美贸易占比较低关注需求相对刚性的领域,具有较好抗风险能力的资源品等。   投资建议   新材料经历连续估值调整后,进入阶段性震荡回暖状态。自2021年后期,新材料行业的整体估值开始逐步进入调整阶段,整体市盈率持续调整下行,进入2024年新材料行业的估值仍有阶段性调整,但进入三季度行业估值出现了明显抬升,市场情绪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建议关注具有增量能够兑现成长性的细分方向,比如显示材料等领域;周期品风险释放较多,底部边际变化有望形成阶段性机会。周期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多数产品的价格回落至相对较低分位数,价格风险有相对充分释放,建议关注格局相对较好,需求支撑相对较好,能够有边际变化的细分行业或者公司自身能够形成量增贡献的优质企业,比如农药、化肥、地产链产品等领域;   具有供给相对强约束的领域,有望能够有相对较好的价格支撑。多数化工产品经历上一轮涨价后,行业投资骤然增多,明显影响行业供需格局,而供给端能够形成相对限制的行业的格局维持相对较好,因而有政策约束、技术约束、资源约束、建设周期约束等行业将有望获得持续价格支撑,建议关注制冷剂、资源品等行业;   增量兑现的赛道无论短周期内形成业绩贡献,还是长周期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将有持续性收益。建议关注出海布局抵御风险,谋求成长空间的轮胎行业等;部分行业虽然有价格调整预期,但部分优质企业能够实现以量补价,仍然带动业绩持续兑现,将带来投资机遇,建议关注具有增量项目兑现的优质龙头企业;   阶段性的高分红、国改、并购等方向可以持续跟踪。在市场情绪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叠加政策的刺激因素,会有阶段性的出现主题性行情,建议可以持续保持敏感性。   风险提示   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政策变动风险;产能集中释放风险;需求大幅波动风险;关税变化带动贸易波动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82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11-27

  • 页数:

    6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内卷加剧形成三大主流方向的变化:竞争加剧行业磨底、龙头优势持续稳固、出海外卷谋求成长。化工多数赛道处于周期磨底阶段,在相对前两轮更“卷”的竞争状态下,多数大宗品的竞争压力和磨底时间明显加剧,且由于部分行业的新增供给投产时间不长,行业的自然产能出清需要的时间相对较久,在成本竞争之上更将延伸至配套管理和软实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有望一直持续兑现,国内企业亦将出海规避风险并争取成长空间。

  行业形成大周期拐点需要时间,但需求端的规划及刺激政策是持续重点关注方向。多数产品的价格和利润有较多调整,风险多数释放相对充分,短期看需求侧的政策变化是能够带动部分行业形成边际变化的核心动力,因而在大方向需要持续跟踪国家对于需求侧比如基建、地产、消费等刺激政策;而在整体需求变化需要时间的状态下,特定区域的建设、国家战略的落地、细分方向的规划将有望在相对特定的产品瓶中或细分赛道形成促进因素。

  今年出口形成较好需求支撑,潜在风险短时间内相对可控。前三季度出口对于需求的支撑表现相对较好,但后期贸易关税的影响成为普遍隐忧,根据中美直接贸易比重来看,化工直接影响相对可控,间接影响长期将有望进一步推动材料端形成国产替代,建议对美贸易占比较低关注需求相对刚性的领域,具有较好抗风险能力的资源品等。

  投资建议

  新材料经历连续估值调整后,进入阶段性震荡回暖状态。自2021年后期,新材料行业的整体估值开始逐步进入调整阶段,整体市盈率持续调整下行,进入2024年新材料行业的估值仍有阶段性调整,但进入三季度行业估值出现了明显抬升,市场情绪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建议关注具有增量能够兑现成长性的细分方向,比如显示材料等领域;周期品风险释放较多,底部边际变化有望形成阶段性机会。周期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多数产品的价格回落至相对较低分位数,价格风险有相对充分释放,建议关注格局相对较好,需求支撑相对较好,能够有边际变化的细分行业或者公司自身能够形成量增贡献的优质企业,比如农药、化肥、地产链产品等领域;

  具有供给相对强约束的领域,有望能够有相对较好的价格支撑。多数化工产品经历上一轮涨价后,行业投资骤然增多,明显影响行业供需格局,而供给端能够形成相对限制的行业的格局维持相对较好,因而有政策约束、技术约束、资源约束、建设周期约束等行业将有望获得持续价格支撑,建议关注制冷剂、资源品等行业;

  增量兑现的赛道无论短周期内形成业绩贡献,还是长周期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将有持续性收益。建议关注出海布局抵御风险,谋求成长空间的轮胎行业等;部分行业虽然有价格调整预期,但部分优质企业能够实现以量补价,仍然带动业绩持续兑现,将带来投资机遇,建议关注具有增量项目兑现的优质龙头企业;

  阶段性的高分红、国改、并购等方向可以持续跟踪。在市场情绪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叠加政策的刺激因素,会有阶段性的出现主题性行情,建议可以持续保持敏感性。

  风险提示

  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政策变动风险;产能集中释放风险;需求大幅波动风险;关税变化带动贸易波动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化工行业正经历内卷加剧,形成三大主流方向变化:竞争加剧行业磨底、龙头优势持续稳固、出海卷谋求成长。多数赛道处于周期磨底阶段,竞争压力和磨底时间明显加剧。龙头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软实力持续兑现竞争优势。国内企业积极出海规避风险,寻求成长空间。行业形成大周期拐点需要时间,需求端政策刺激是关键关注点。今年出口形成较好需求支撑,但需关注贸易关税的潜在风险。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具有增量成长性的新材料细分方向(如显示材料)、风险释放充分的周期品细分行业(如农药、化肥、地产链产品)、供给相对强约束的领域(如制冷剂、资源品)、增量兑现的赛道(如轮胎行业)以及阶段性高分红、国改、并购等方向。

化工行业内卷加剧及应对策略

化工行业经历了2021年的高景气后,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新建产能陆续投放,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老旧产能的升级替换也增加了有效供给,导致多数产品的价格和利润出现较大调整,风险释放相对充分。龙头企业凭借其在技术、成本、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而国内企业则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规避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需求端政策刺激与行业拐点

行业形成大周期拐点需要时间,需求端的规划及刺激政策是持续重点关注方向。短期内,需求侧政策变化(如基建、地产、消费刺激政策)能够带动部分行业形成边际变化。长期来看,特定区域建设、国家战略落地、细分方向规划将有望在特定产品或细分赛道形成促进因素。

主要内容

一、行业新趋势:内卷加剧+行业塑形+海外产能退出+出海提升

1.1 新建投产+老旧替换,有效供给明显新增,行业竞争持续

上一轮高景气带动行业扩产,新建产能陆续投产,有效供给明显增加,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和化学纤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前几轮,导致供给压力大幅提升。同时,国家政策鼓励设备更新升级,也带动部分行业进行老旧产能替换,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行业供给压力导致多数产品盈利承压,2023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和化纤行业的利润率均回落至近几年低点。报告分析了碳排放、能耗、环保要求等因素对行业供给的潜在约束,并指出这些因素将加速行业结构优化。

1.2 行业格局分化后逐步趋向稳定,优质企业多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格局进一步分化,龙头企业优势凸显。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持续提升竞争力,构建成本优势和软实力,实现稳定盈利和持续增长。报告以万华化学、宝丰能源等龙头企业为例,分析了其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

1.3 国内竞争力持续,部分赛道出海开拓市场分散风险

中国化工行业凭借低成本制造优势、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及持续提升的装备制造能力,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欧洲产能逐步退出,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报告分析了中国化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包括产能出海、产能整合、渠道整合和产品整合等多种方式,并以赛轮轮胎为例,阐述了轮胎行业出海的战略和发展前景。

二、地产政策持续托底,内需有望逐步改善

2.1 政策相继出台,基建支撑力度预计提升,地产有望获得改善

报告分析了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对内需的影响。消费方面,虽然前期居民消费略有承压,但三季度后期在政策刺激下有所改善。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在政策支持下有所提升,但地产链投资仍承压。报告指出,地产政策持续出台,有望加速市场企稳,为化工周期品筑底提供基础。

2.2 顺周期地产链品种位于相对底部,持续关注政策带来的边际变化

报告以纯碱和民爆为例,分析了顺周期地产链品种的市场情况。纯碱方面,供给端压力逐步缓解,但需求端仍需关注平板玻璃产量的变化。民爆方面,政策推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新疆地区需求增长值得关注。

三、市场情绪有望逐步走出低迷,带动成长赛道获得修复

3.1 显示材料:市场空间提升,国产化占比提升

OLED 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化,带动其应用领域加速渗透。国内面板厂商产能提升,推动 OLED 材料国产化进程。报告分析了OLED 有机发光材料市场,指出国产替代正当时。

3.2 胶黏剂:过去一年行业运行呈现量增价格略有下降的情况

胶粘剂行业呈现量增价跌的态势,但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盈利持续修复。

3.3 3C涂料:市场具备增长潜力,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

全球涂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3C涂料市场潜力巨大,但国产替代仍需推进。

3.4 代糖:看好阿洛酮糖需求增长;三氯蔗糖底部反转

消费升级和食品饮料厂商推广,驱动代糖行业发展。阿洛酮糖和三氯蔗糖市场前景广阔。

四、资源品、高分红持续具有抗风险属性

4.1 资源品持续具有抗风险能力,供需表现相对较好

报告分析了磷矿和钛矿两种资源品。磷矿方面,需求支撑稳中向好,高品位供给提升议价权。钛矿方面,全球供需格局偏紧,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

4.2 高分红和国企改革、有效并购等方向仍然值得阶段性关注

报告建议关注高分红企业,并分析了国企改革和并购重组对行业的影响。

五、风险提示

报告列出了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政策变动风险、产能集中释放风险、需求大幅波动风险以及关税变化带动贸易波动风险等潜在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化工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指出行业正经历内卷加剧,龙头企业优势持续稳固,国内企业积极出海。报告分析了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行业竞争格局以及细分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报告强调需求端政策刺激的重要性,并建议关注具有增量成长性、供给约束强、风险释放充分以及具备高分红能力的细分行业和企业。 同时,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的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