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5月月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疫情基本出清,业绩保持韧性;看好创新和复苏双主线

医药生物5月月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疫情基本出清,业绩保持韧性;看好创新和复苏双主线

研报

医药生物5月月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疫情基本出清,业绩保持韧性;看好创新和复苏双主线

  投资要点   4月回顾:2023年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44%,同期沪深300下跌0.5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0.1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0位。本月子板块化学制药上涨3.41%、中药上涨2.71%、其余子板块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跌0.33%、2.00%、7.10%、0.92%。4月为业绩密集披露的窗口期,行情主要围绕年报及一季报展开。板块层面来看,中药板块业绩最为亮眼,主要受益于抗疫药品补库存、疫后滋补需求旺盛。仿制药、药店、流通等子板块也相对不错。其他部分子板块受到疫情基数效应,疫情管控扰动,国际关系,全球宏观环境等原因影响,表现一定承压状态。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总结:疫情影响基本消化完毕,23年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累计收入增长8.85%,利润总额下降5.49%,扣非净利润下降0.90%,2022全年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利润增速相比于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收入增速下降5.10pp,扣非净利润增速下降约25.95pp,主要由于2022年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物流运输、终端需求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医院诊疗活动也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增速放缓。2023年Q1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增长5.02%,利润总额下降7.87%,扣非利润下降11.96%。我们预计Q1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由于1月疫情尾声影响,利润影响主要来自疫情相关检测、防护类产品恢复常态;自2月起院内诊疗逐渐复苏,医药板块整体趋势向好,2023年有望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步过去,诊疗不断恢复,医药板块业绩有望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分板块看,中药景气度提升、民营医院客流回暖。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医疗服务(+61.52%)、化学原料药(+13.75%)、化学制剂(+12.18%)、医药商业(+4.81%)、中药(-0.26%)、医疗器械(-2.62%)、生物制品(-61.23%);医疗服务板块主要是由于其中CRO、CDMO,以及ICL等细分板块受益于新冠药物及检测需求,业绩表现亮眼。2023年Q1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生物制品(+40.45%)、中药(+31.31%)、医药商业(+21.40%)、化学制剂(+15.95%)、医疗服务(-13.71%)、化学原料药(-17.99%)、医疗器械(-58.34%)。中药板块景气度提升趋势明显,2023Q1板块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也体现出部分公司内部经营改革成效显著。此外,民营医疗机构自2023年Q1客流呈现逐步恢复态势,如普瑞眼科(2023Q1扣非+92.3%)、何氏眼科(+112.9%)等。   展望5月:医药持仓仍处低位,继续把握创新和复苏主线。我们统计了A股基金(偏股型&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2023年Q1医药板块占比10.54%(环比下降1.80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7.64%(环比上升3.22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0.47%,配置占比较2022Q4上升3.76pp。整体来看,医药板块持仓仍处低位。5月进入业绩空窗期,但复苏数据验证成为市场主要关注,复苏进度超预期的细分板块有望表现。复苏主线下建议重点关注两类公司:1)消费医疗,民营医疗服务、消费属性的药品和耗材Q2有望持续修复,尤其是暑期消费场景下的眼科产业链相关公司,建议重点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等;2)前期受损严重的诊疗及药品,有望随院内诊疗复苏进一步恢复。此外,创新药重要会议ASCO预计在6月初召开,对创新药及产业链带来提前催化,我们预计在投融资数据回暖、创新药商业化进展等催化下,创新主线行情有望延续。   5月重点推荐:爱尔眼科、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华润三九、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东阿阿胶、百克生物、普洛药业、迪安诊断、仙琚制药、一品红、九强生物、联邦制药、天宇股份、百诚医药、诺泰生物。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4月平均涨幅3.13%,跑赢医药行业3.57%,其中百克生物(+29.20%)、联邦制药(+16.12%)、仙琚制药(+11.83%)、九强生物(+11.32%)等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国家疾控局对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株进行相关科普;(2)第114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在美国奥兰多举行;(3)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出炉.   市场动态:对2023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41%,同期沪深300绝对收益率4.0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2.65%。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44%,同期沪深300下跌0.5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0.1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0位。本月子板块化学制药上涨3.41%、中药上涨2.71%、其余子板块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跌0.33%、2.00%、7.10%、0.92%。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2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6.9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48.8%。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36.2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3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56.5%。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23

  •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5-24

  • 页数:

    2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4月回顾:2023年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44%,同期沪深300下跌0.5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0.1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0位。本月子板块化学制药上涨3.41%、中药上涨2.71%、其余子板块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跌0.33%、2.00%、7.10%、0.92%。4月为业绩密集披露的窗口期,行情主要围绕年报及一季报展开。板块层面来看,中药板块业绩最为亮眼,主要受益于抗疫药品补库存、疫后滋补需求旺盛。仿制药、药店、流通等子板块也相对不错。其他部分子板块受到疫情基数效应,疫情管控扰动,国际关系,全球宏观环境等原因影响,表现一定承压状态。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总结:疫情影响基本消化完毕,23年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累计收入增长8.85%,利润总额下降5.49%,扣非净利润下降0.90%,2022全年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利润增速相比于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收入增速下降5.10pp,扣非净利润增速下降约25.95pp,主要由于2022年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物流运输、终端需求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医院诊疗活动也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增速放缓。2023年Q1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增长5.02%,利润总额下降7.87%,扣非利润下降11.96%。我们预计Q1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由于1月疫情尾声影响,利润影响主要来自疫情相关检测、防护类产品恢复常态;自2月起院内诊疗逐渐复苏,医药板块整体趋势向好,2023年有望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步过去,诊疗不断恢复,医药板块业绩有望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分板块看,中药景气度提升、民营医院客流回暖。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医疗服务(+61.52%)、化学原料药(+13.75%)、化学制剂(+12.18%)、医药商业(+4.81%)、中药(-0.26%)、医疗器械(-2.62%)、生物制品(-61.23%);医疗服务板块主要是由于其中CRO、CDMO,以及ICL等细分板块受益于新冠药物及检测需求,业绩表现亮眼。2023年Q1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生物制品(+40.45%)、中药(+31.31%)、医药商业(+21.40%)、化学制剂(+15.95%)、医疗服务(-13.71%)、化学原料药(-17.99%)、医疗器械(-58.34%)。中药板块景气度提升趋势明显,2023Q1板块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也体现出部分公司内部经营改革成效显著。此外,民营医疗机构自2023年Q1客流呈现逐步恢复态势,如普瑞眼科(2023Q1扣非+92.3%)、何氏眼科(+112.9%)等。

  展望5月:医药持仓仍处低位,继续把握创新和复苏主线。我们统计了A股基金(偏股型&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2023年Q1医药板块占比10.54%(环比下降1.80pp),扣除医药基金后占比7.64%(环比上升3.22pp)。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0.47%,配置占比较2022Q4上升3.76pp。整体来看,医药板块持仓仍处低位。5月进入业绩空窗期,但复苏数据验证成为市场主要关注,复苏进度超预期的细分板块有望表现。复苏主线下建议重点关注两类公司:1)消费医疗,民营医疗服务、消费属性的药品和耗材Q2有望持续修复,尤其是暑期消费场景下的眼科产业链相关公司,建议重点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等;2)前期受损严重的诊疗及药品,有望随院内诊疗复苏进一步恢复。此外,创新药重要会议ASCO预计在6月初召开,对创新药及产业链带来提前催化,我们预计在投融资数据回暖、创新药商业化进展等催化下,创新主线行情有望延续。

  5月重点推荐:爱尔眼科、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华润三九、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东阿阿胶、百克生物、普洛药业、迪安诊断、仙琚制药、一品红、九强生物、联邦制药、天宇股份、百诚医药、诺泰生物。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4月平均涨幅3.13%,跑赢医药行业3.57%,其中百克生物(+29.20%)、联邦制药(+16.12%)、仙琚制药(+11.83%)、九强生物(+11.32%)等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国家疾控局对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株进行相关科普;(2)第114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在美国奥兰多举行;(3)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出炉.

  市场动态:对2023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1.41%,同期沪深300绝对收益率4.0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2.65%。4月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44%,同期沪深300下跌0.5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0.10%,位列31个子行业第10位。本月子板块化学制药上涨3.41%、中药上涨2.71%、其余子板块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分别下跌0.33%、2.00%、7.10%、0.92%。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2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6.9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48.8%。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36.2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3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56.5%。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5月,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表现韧性,疫情影响基本消退,市场关注点转向业绩复苏和创新药发展两大主线。报告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并把握这两大投资机会,重点推荐17只股票,涵盖眼科、CRO/CDMO、中药、创新药等多个细分领域。

疫情影响消退,医药板块进入常态化增长

2022年,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增长,但利润增速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放缓,利润增速下滑,但自2月份起院内诊疗逐渐复苏,板块整体趋势向好,有望进入常态化增长时期。

创新和复苏双主线驱动未来增长

报告指出,医药板块持仓仍处低位,5月进入业绩空窗期,但复苏数据验证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两类公司:一是消费医疗领域,民营医疗服务、消费属性药品和耗材在第二季度有望持续修复;二是前期受损严重的诊疗及药品,有望随院内诊疗复苏进一步恢复。此外,创新药重要会议ASCO即将召开,将对创新药及产业链带来催化,创新主线行情有望延续。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以2023年5月医药生物板块月报为基础,对市场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数据,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解读。

4月医药板块回顾与分析

4月份,医药生物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但整体表现分化。中药板块业绩亮眼,受益于抗疫药品补库存和疫后滋补需求;化学制药板块上涨;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板块则下跌,部分受到疫情基数效应、疫情管控扰动、国际关系和全球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

医药板块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数据详细拆分

报告详细分析了435家医药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数据。2022年,医药上市公司累计收入增长,但利润总额和扣非净利润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但利润总额和扣非净利润下降,主要受1月份疫情尾声影响和疫情相关产品恢复常态的影响。分板块来看,中药景气度提升,民营医院客流回暖。

分板块业绩表现分析

报告对医药板块的各个子板块(中药、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商业)的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增速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对各个子板块的业绩波动原因进行了深入解读,例如中药板块的景气度提升,以及疫情相关业务对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板块的影响。 报告特别强调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复苏态势,以及CRO/CDMO、特色原料药等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

行业热点聚焦

报告关注了三个行业热点:(1)国家疾控局对新冠病毒XBB.1.16变异株进行相关科普;(2)第114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召开;(3)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出炉。报告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市场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板块估值分析

报告对医药板块的估值进行了分析,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计算,医药板块估值高于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但以TTM估值法计算,则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组合

报告重点推荐了17只股票,并对每只股票的推荐理由和未来可能的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股票涵盖了爱尔眼科、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公司。

总结

本报告对2023年5月医药生物板块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疫情影响基本消退,市场关注点转向业绩复苏和创新药发展两大主线。报告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这两大投资机会,并重点推荐了17只股票。报告数据翔实,分析深入,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政策扰动风险和药品质量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