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

研报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

  事件: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不断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连续性,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到2025年底,紧密型医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以地级市为单位,建立医疗机构间转诊制度,方便患者在市域内转诊。到2027年,在省域内建立医疗机构间顺畅的转诊制度,畅通患者省域内转诊。到2030年,分级诊疗体系发挥有效作用,为患者提供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形成规范有序的就医格局。   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此次《通知》围绕患者就医中关注的就诊转诊环节,提出了四方面举措。一是首诊接诊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接诊医师要按照临床诊疗指南、规范,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服务。对于需要在机构内诊间转诊或病情超出本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或可在下级医疗机构接续治疗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接诊医师应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二是医疗机构转诊中心为患者提供统一的转诊服务。对于经接诊医师评估后确有转诊需要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由接诊医疗机构转诊中心或固定职能部门承担患者转诊服务工作,使患者转诊更便捷。三是便利患者跨机构上下转诊。对于专科诊疗需求突出或者综合诊疗要求高的患者,且接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按照转诊服务规则,经患者知情同意后,优先转往所在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继续诊疗。医联体内上级医院不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须按照转诊服务规则,为患者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继续诊疗。急性病恢复期、术后恢复期、急危重症稳定期、疾病康复期等患者,可转诊至有条件的医联体成员单位接续治疗和康复,上级医院通过定期联合查房、远程会诊等方式指导后续治疗。我们认为,通过指导各地完善首诊负责制,明确转诊服务规则等举措,将有效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和连续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新品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达预期,新竞争对手进入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118

  • 发布机构: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12-06

  • 页数:

    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事件: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不断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连续性,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到2025年底,紧密型医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以地级市为单位,建立医疗机构间转诊制度,方便患者在市域内转诊。到2027年,在省域内建立医疗机构间顺畅的转诊制度,畅通患者省域内转诊。到2030年,分级诊疗体系发挥有效作用,为患者提供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形成规范有序的就医格局。

  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此次《通知》围绕患者就医中关注的就诊转诊环节,提出了四方面举措。一是首诊接诊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接诊医师要按照临床诊疗指南、规范,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服务。对于需要在机构内诊间转诊或病情超出本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或可在下级医疗机构接续治疗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接诊医师应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二是医疗机构转诊中心为患者提供统一的转诊服务。对于经接诊医师评估后确有转诊需要的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由接诊医疗机构转诊中心或固定职能部门承担患者转诊服务工作,使患者转诊更便捷。三是便利患者跨机构上下转诊。对于专科诊疗需求突出或者综合诊疗要求高的患者,且接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按照转诊服务规则,经患者知情同意后,优先转往所在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继续诊疗。医联体内上级医院不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须按照转诊服务规则,为患者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继续诊疗。急性病恢复期、术后恢复期、急危重症稳定期、疾病康复期等患者,可转诊至有条件的医联体成员单位接续治疗和康复,上级医院通过定期联合查房、远程会诊等方式指导后续治疗。我们认为,通过指导各地完善首诊负责制,明确转诊服务规则等举措,将有效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和连续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新品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达预期,新竞争对手进入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旨在深化医改,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可及性和便捷性。报告分析了通知中的关键举措,并对未来医疗服务模式的演变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了潜在的风险。

通知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

《通知》的发布将显著影响中国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最终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具体体现在:

  • 促进分级诊疗: 《通知》明确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通过完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服务规则,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缓解大医院的压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地位。
  • 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 通过建立顺畅的转诊制度,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能够得到连续、系统的医疗服务,避免医疗服务的断裂,提高诊疗效率和疗效。
  • 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和便捷性: 统一的转诊服务平台和便捷的跨机构转诊流程,将有效降低患者就医的难度和时间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通知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及挑战

《通知》设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并对未来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 2025 年底: 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在地级市范围内建立医疗机构间转诊制度。这要求医联体内部加强合作,建立统一的转诊平台和规范的转诊流程。
  • 2027 年: 在省域内建立医疗机构间顺畅的转诊制度。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省级层面上的医疗机构间合作机制,解决跨区域转诊中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问题。
  • 2030 年: 分级诊疗体系发挥有效作用,为患者提供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这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包括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

实现这些目标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滞后、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待调动等。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围绕《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展开分析,内容涵盖通知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方案以及潜在风险等方面。

通知背景及目的

报告首先介绍了通知发布的背景,即当前中国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例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就医体验差等。通知旨在通过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

通知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

报告详细分析了通知中的四项主要举措:

  1. 首诊接诊医生提供转诊服务: 明确了首诊医生的责任,要求其根据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转诊服务。
  2. 医疗机构转诊中心提供统一转诊服务: 建立统一的转诊平台,简化转诊流程,提高转诊效率。
  3. 便利患者跨机构上下转诊: 优先转诊至医联体内上级医院,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4. 康复期患者转诊至合适的医联体成员单位: 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康复治疗和管理。

报告还对每项举措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可行性和挑战。

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报告最后指出了通知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医保控费加剧、估值波动、新产品研发失败、新竞争对手进入等。针对这些风险,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加强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加强新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医疗机构的竞争力等。

总结

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是深化医改、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中国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通知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可及性和便捷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未来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通知的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和高质量发展。 报告对通知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了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