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新材料周报:HJT电镀以铜代银,应用前景可期
下载次数:
555 次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8-22
页数:
22页
核心观点
1、降低银浆成本对于降低电池片成本至关重要。银浆是太阳能电池制程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成本占电池片总成本的比例为8%-10%,占非硅成本的比例约为33%。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银浆可划分为低温银浆和高温银浆,目前HJT电池技术中使用的银浆为低温银浆,相较于PERC电池技术,其对银浆的用量将增加50%以上。低温银浆成本占HJT电池片总成本的比例约20%,占非硅料成本50%以上。目前降本增效是太阳能电池片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降低银浆成本对于降低电池片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降低银浆成本的路径主要有三种,其中铜电镀工艺降本效率最高。一是减少银浆的使用量,可通过主栅图形的优化设计以及细栅的细化线等来实现;二是使用银包铜复合型浆料,即用铜粉替代银浆中的部分银粉,从而降低银粉的使用量,进而达到降低银浆成本的目的;三是采用铜电镀工艺,采用“以铜代银”的方式降低电池片中银浆的成本。相较于其他方式,“以铜代银”能更有效的降低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的成本,因为金属铜的价格远低于金属银的价格。目前国内厂商正积极布局铜电镀领域。相较于银栅线,铜栅线可实现10μm及以下的超细线宽,能有效提升转换效率,同时具有低应力、不脱栅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为降低电池片成本,国内厂商正积极布局铜电镀领域。爱康科技拟通过电镀铜路线、组件端软连接工艺等技术路径降低电池成本;捷得宝公司致力开发油墨掩膜及水平电镀工艺,已在台湾实现小批量生产。此外,三孚新科正积极布局高效单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电镀添加剂领域,可以实现电极材料的“以铜代银”,节省电极材料成本约70%以上,目前该产品已处于示范推广阶段。综合来看,“以铜代银”能从根本上解决银浆成本占比过高的问题,目前国内厂商纷纷入局。随着未来HJT的大范围推广,“以铜代银”技术路线的渗透率有望提升,行业前景广阔。
2、截至2022年08月19日,新材料指数(885544.TI)较前周持平。新材料14个板块上周有7个板块上涨或持平,有7个板块下跌。其中,涨幅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膜材料、改性塑料、显示器,涨幅分别为5.4%、3.7%、3.1%;跌幅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电池化学品、有机硅、聚氨酯,跌幅分别为5.8%、4.5%、3.2%。
3、化工新材料产品涨跌不一,金属硅涨17%,聚酯切片跌1.4%。金属硅方面,价格上涨原因主要为四川地区限电加剧以及新疆疫情扩散,致使金属硅产量大幅缩减,叠加下游多晶硅需求平稳,推动金属硅价格上涨。聚酯切片方面,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为受限电、疫情、地缘政治的影响,下游对聚酯切片需求有限,订单大幅缩减,致使聚酯切片价格承压下行。
4、行情回顾。上周,化工新材料中的160家上市公司,共有51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或持平,占比31.88%,有109家上市公司下跌,占比68.13%。周涨幅排名前3的依次为国恩股份、风光股份、新纶新材周涨幅分别为25.0%、24.6%、23.6%;周跌幅排名前3的依次为润禾材料、中伟股份、康强电子,周跌幅分别为14.0%、13.5%、13.5%。
投资建议
“以铜代银”能从根本上解决银浆成本占电池片总成本过高的问题,随着未来HJT的大范围推广,“以铜代银”技术路线的渗透率有望提升,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三孚新科、爱康科技等。
风险提示
产品认证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技术更新迭代。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降低太阳能电池片成本至关重要,而降低银浆成本是关键环节。“以铜代银”的电镀工艺是目前降低银浆成本效率最高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报告同时分析了近期化工新材料市场行情,重点关注金属硅价格上涨和聚酯切片价格下跌的原因,并对部分重点上市公司进行了简要分析。
银浆成本在太阳能电池片总成本中占比高达8%-10%,在HJT电池中占比更高,达到20%左右。降低银浆成本是降低电池片成本的关键。目前主要有三种降低银浆成本的途径:减少银浆用量、使用银包铜复合浆料和采用铜电镀工艺(“以铜代银”)。其中,“以铜代银”因铜价远低于银价,降本效率最高,且铜栅线具有线宽更细、转换效率更高、低应力、不脱栅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国内厂商如三孚新科、爱康科技等正积极布局铜电镀领域,随着HJT电池的推广,“以铜代银”技术渗透率有望提升,行业前景广阔。
报告分析了近期化工新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金属硅价格上涨17%,主要原因是四川限电和新疆疫情导致产量下降,而下游多晶硅需求保持稳定。聚酯切片价格下跌1.4%,主要原因是限电、疫情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游需求,订单大幅减少。其他化工新材料产品价格涨跌不一,例如有机硅上涨9.1%,而碳酸二甲酯下跌6.2%。
上周(08/15-08/19),上证指数下跌0.6%,沪深300指数下跌1.0%。新材料指数较前周持平。14个新材料板块中,7个上涨或持平,7个下跌。涨幅前三的板块分别是膜材料(5.4%)、改性塑料(3.7%)和显示器(3.1%);跌幅前三的板块分别是电池化学品(-5.8%)、有机硅(-4.5%)和聚氨酯(-3.2%)。160家新材料上市公司中,51家上涨或持平(31.88%),109家下跌(68.13%)。周涨幅前三的个股分别是国恩股份(25.0%)、风光股份(24.6%)和新纶新材(23.6%);周跌幅前三的个股分别是润禾材料(-14.0%)、中伟股份(-13.5%)和康强电子(-13.5%)。
报告详细跟踪了多种重点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价格变化,包括:
报告中提供了大量图表数据,详细展示了这些产品的价格波动情况。
报告总结了近期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重点新闻事件,包括杉杉股份、西陇科学、荣盛石化、信发集团、LG化学、通威股份、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沐邦高科、隆基绿能等公司的投资项目、产能扩张和技术进展等信息,反映了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简要介绍了部分上市公司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以及一些重要的投资计划和公告,例如特变电工、立昂微、飞凯材料、中复神鹰、通威股份、星源材质、吉林碳谷、海优新材、金发科技、东方日升、天华超净等公司的公告内容。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HJT电池“以铜代银”技术在降低太阳能电池片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报告对近期化工新材料市场行情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重点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并对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的动态进行了简要总结。报告指出,“以铜代银”技术以及HJT电池的推广应用将是未来太阳能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产品认证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和技术更新迭代等潜在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总结
化工行业22年及23年一季度业绩综述: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轮胎及烧碱行业业绩可期
光伏胶膜2022年年报及2023Q1业绩综述:需求保持高增,盈利有望修复
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投入期业绩有所扰动,关注长期经营效率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