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在即、乘储能东风而起

化工: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在即、乘储能东风而起

券商报告

化工: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在即、乘储能东风而起

  核心   观点   钠电池技术基于锂电池, 综合性能优异。 钠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其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工艺均与锂电池类似。 相较于锂电池, 钠电池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优异的低温性能以及显著的成本优势。在安全性方面, 钠电池在过充、 过放、 短路、 针刺、 挤压等测试中均不会发生起火与爆炸。 在低温性能方面, 钠电池在-20℃下容量保持率大于88%。 在成本方面, 钠电池单位能量原料成本为 0.29 元/Wh, 其材料成本相较于锂电池下降了 30%-40%。   目前钠电池正极材料中层状氧化物较为成熟, 负极以无定形碳为主。 正极材料方面, 钠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层状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和普鲁士蓝。 其中层状金属氧化物具有可逆比容量高、 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 技术容易转化等优点, 成为目前主流的钠电池正极材料。   普鲁士蓝和聚阴离子目前也正在研发过程中, 其中聚阴离子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优势, 普鲁士蓝具有能量密度高、 成本低和循环稳定性好等优势。 负极材料方面, 无定形碳由于内部微晶结构的无序性和更大的层间距, 更有利于钠离子的嵌入脱出, 因此成为钠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 其按照石墨化难易程度可划分为软碳和硬碳, 其中软碳成本更低, 硬碳具有较高的储钠容量。   国内企业积极入局钠电池领域, 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提速。 目前国内初创钠电企业及锂电企业均积极布局钠电池产业链, 包括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钠电池等, 推动钠电池产业化提速。 以钠电池布局企业为例, 目前国内已具备 GWh 钠电池量产能力的企业包括中科海钠、华阳股份和多氟多, 其中中科海钠 1GWh 钠电池生产线于 2022 年 7 月在安徽投产; 华阳股份 1GWh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于同年 9 月投产, 目前正积极推进 1GWh 钠离子电池 PACK 生产线项目, 预计于 2022 年内投产; 多氟多控股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已具备 1GWh 钠电池产能。 目前拥有在建钠电池生产线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和传艺科技, 其中宁德时代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 预计于 2023 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传艺科技年产 4.5GWh 钠电池各生产设备及装置安装调试进展顺利, 中试生产即将投产运行。   新型储能赛道迎发展机遇, 钠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钠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 电动两轮车和低速电动车领域。 “十四五” 时期, 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2021 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5.7GW, 同比增长 74.5%。 此外,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出到 2025 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 30GW 以上。 钠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 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型储能行业发展, 我们预计到 2026 年钠电池在国内储能领域的市场规模或将达 39.8 亿元, 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钠电池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关企业积极入局推动其产业化提速,同时新型储能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钠电池成长空间广阔, 相关生产企业或将受益, 如宁德时代、 华阳股份、 鹏辉能源等。   风险提示   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下游验证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62

  •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02

  • 页数:

    4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

  观点

  钠电池技术基于锂电池, 综合性能优异。 钠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其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工艺均与锂电池类似。 相较于锂电池, 钠电池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优异的低温性能以及显著的成本优势。在安全性方面, 钠电池在过充、 过放、 短路、 针刺、 挤压等测试中均不会发生起火与爆炸。 在低温性能方面, 钠电池在-20℃下容量保持率大于88%。 在成本方面, 钠电池单位能量原料成本为 0.29 元/Wh, 其材料成本相较于锂电池下降了 30%-40%。

  目前钠电池正极材料中层状氧化物较为成熟, 负极以无定形碳为主。 正极材料方面, 钠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层状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和普鲁士蓝。 其中层状金属氧化物具有可逆比容量高、 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 技术容易转化等优点, 成为目前主流的钠电池正极材料。

  普鲁士蓝和聚阴离子目前也正在研发过程中, 其中聚阴离子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优势, 普鲁士蓝具有能量密度高、 成本低和循环稳定性好等优势。 负极材料方面, 无定形碳由于内部微晶结构的无序性和更大的层间距, 更有利于钠离子的嵌入脱出, 因此成为钠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 其按照石墨化难易程度可划分为软碳和硬碳, 其中软碳成本更低, 硬碳具有较高的储钠容量。

  国内企业积极入局钠电池领域, 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提速。 目前国内初创钠电企业及锂电企业均积极布局钠电池产业链, 包括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钠电池等, 推动钠电池产业化提速。 以钠电池布局企业为例, 目前国内已具备 GWh 钠电池量产能力的企业包括中科海钠、华阳股份和多氟多, 其中中科海钠 1GWh 钠电池生产线于 2022 年 7 月在安徽投产; 华阳股份 1GWh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于同年 9 月投产, 目前正积极推进 1GWh 钠离子电池 PACK 生产线项目, 预计于 2022 年内投产; 多氟多控股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已具备 1GWh 钠电池产能。 目前拥有在建钠电池生产线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和传艺科技, 其中宁德时代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 预计于 2023 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传艺科技年产 4.5GWh 钠电池各生产设备及装置安装调试进展顺利, 中试生产即将投产运行。

  新型储能赛道迎发展机遇, 钠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钠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 电动两轮车和低速电动车领域。 “十四五” 时期, 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2021 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5.7GW, 同比增长 74.5%。 此外,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出到 2025 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 30GW 以上。 钠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 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型储能行业发展, 我们预计到 2026 年钠电池在国内储能领域的市场规模或将达 39.8 亿元, 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钠电池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关企业积极入局推动其产业化提速,同时新型储能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钠电池成长空间广阔, 相关生产企业或将受益, 如宁德时代、 华阳股份、 鹏辉能源等。

  风险提示

  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下游验证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分析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种类、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如无则需补充说明)的分析,我们将评估目标市场的整体规模,并预测其未来增长潜力。这将涉及对市场增长率、市场饱和度以及潜在的市场细分领域的分析。

市场竞争格局与SWOT分析

我们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以及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如无则需补充说明),分析市场竞争格局,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及其市场份额。同时,我们将对目标产品进行SWOT分析,评估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主要内容

本报告将根据产品目录中的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分析

本节将基于目录中产品的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如无则需补充说明),对目标市场的整体规模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将根据产品类型、价格区间、目标客户群体等维度对市场进行细分,分别计算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 分析将包含图表和数据,清晰地展现市场规模的构成和发展趋势。 如果目录中缺乏销售数据,则需要说明数据来源和替代分析方法,例如市场调研报告、行业公开数据等。

产品竞争力分析

本节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对目标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的性能、价格、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评估目标产品的竞争力。 我们将使用例如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市场竞争的强度和潜在风险。 如果目录中包含竞争对手信息,则将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

市场机会与风险评估

本节将结合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宏观经济环境(需要补充外部数据),对目标市场的潜在机会和风险进行评估。 我们将识别市场中存在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潜在的市场增长点。 同时,我们将分析可能影响市场发展的外部因素,例如政策法规、技术变革、经济波动等,并评估其对目标产品的影响。

营销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将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建议,包括产品定位、定价策略、渠道选择、推广策略等。 建议将结合目标市场的特点和竞争格局,并考虑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这部分内容将为企业制定具体的市场营销计划提供指导。

总结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方面。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专业解读,我们对目标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报告中提出的市场规模预测、竞争力分析以及营销策略建议,将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本报告的分析结果依赖于目录中提供的数据,如果数据存在偏差或缺失,则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建议结合其他数据来源,例如市场调研报告、行业公开数据等,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根据新的数据和信息对分析结果进行更新和调整。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