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原料药中价格触底反弹品种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原料药中价格触底反弹品种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原料药中价格触底反弹品种

  医 药 行 业 观 点   1.原料药品种价格周期各异,关注价格触底反转品种   原料药及中间体各品种供应格局不同,上下游不同,形成不同的价格周期。上市公司相关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品种中,阿莫西林和6-APA受益于需求增长和供应稳定,2023-2024年形成高景气大年,维生素E则受益于巴斯夫事故,2024年形成高景气大年。2025年受新能源反内卷推动,VC(碳酸亚乙烯酯)于近期大幅提价。根据百川盈孚,11月13日国内碳酸亚乙烯酯价格行情,VC报价至11万元/吨,对比前期8月份不足5万元/吨的价格大幅提升。根据富祥药业财报信息,自2022年至2025年H1,公司电解液添加剂毛利率一直为负,是产业长期低价竞争的结果。从半年度毛利率变化来看,2025年H1,电解液毛利率已接近扭亏,同时VC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也基本稳定,行业竞争内卷下,格局也基本趋向稳定。次轮提价,储能相关产业需求释放,行业反内卷是重要催化因素之一,而VC经过长期低价竞争,格局稳定是触底反弹的重要基础。考虑电解液只是下游储能产业链较少的成本,而且VC也仅仅是电解液成本的一部分,VC提价对整个储能产业链的影响有限。在反内卷的引导下,VC在2026年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2.高值耗材部分招标出清,出口有望成为新增长方向   根据IQVIA数据,2025年H1国内高值耗材市场中,血管介入增长5%,神经外科增长7%,骨科植入下跌6%。虽然骨科植入整体下跌,但其中脊柱增长13%,关节增长6%,两个子领域均是完成集采及续约的方向,在集采出清后,手术量增长和国产化替代,行业恢复了自然增长。统计分析骨科植入的上市公司,大博医疗等均实现了中报的利润增长。出口方面,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为152.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医用耗材出口总额7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医疗设备出口总额为38.01亿美元,同比增长8.83%。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手套、纱布等基础低值耗材已占据全球产业链的优势地位,随着整体制造水平的提升,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成为出口的重要亮点。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内窥镜与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中高端医疗设备增速均超过19%,彩超增速也达到11.77%,高值耗材人造关节增速达到28.32%,表现亮眼。   3. 流感阳性率飙升,关注流感用药及检测   根据疾控中心数据,第45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流感阳性率达到29.8%,较上周大幅提升12.3个百分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流感阳性率9.8%,较上周提升5.6%。从南北区域来看,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6.1%,显著高于过去3年的水平(2022 年2.0%、2023年4.9%,2024年3.6%),自10月下旬以来北方气温的快速下降是重要因素,而且流感毒株也存在差异。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5.5%,高于前一周水平(4.6%),随着南方省份降温,预计12月份在进入高发阶段。流感用药市场受发病率、检测率和治疗率等因素影响,随着快速监测和居家检测的推广,流感的治疗的规范性得到提高,对抗流感病毒药物起到推动作用。根据药智网数据,2021-2023年罗氏的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实现了高速增长。202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昂拉地韦(众生药业)、玛舒拉沙韦片(青峰医药)和玛硒洛沙韦片(征祥医药+济川药业)三个流感新药。耐药性方面,本期流感监测周报观察到部分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耐药的问题已引起重视,《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已于2025年11月发布。   4. 创新出海节奏恢复,关注授权后临床推进节奏,重注长期价值   2025年11月,辉瑞制药更新了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PF-08634404的相关临床数据,并展现了多种临床开发计划。中国创新药出海之路,对外授权只是完成了出海的关键一步,初步锁定了合作方,未来里程碑收益仍需依靠海外临床的推进,销售分成更看重临床结果和合作方的全球销售能力。创新药估值的锚点跟BD授权的首付和总额挂钩,而交易总额的兑现度则随着临床推进而变化。短期创新药估值受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等多方面影响,而长期的价值更注重临床结果和最终销售分成兑现。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数量突破百起,达103笔,已超2024年全年数量;总金额达920.3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License-out总金额增长77%,其中9月单月中国相关交易共计29笔,首付款金额3.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88.22亿美元。进入10月份后,BD落地节奏显著加快,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10月单月中国授权相关交易共计27笔,首付款金额15.09亿美元,交易总金额207.19亿美元。   5. 减重方向海外MNC并购交锋,差异化将是出海的主要出路   10月30日诺和诺德为Mestera提起收购方案,引起诺和诺德与辉瑞制药的并购交锋,11月7日Mestera董事会同意辉瑞的最新方案,交易价格为每股 $86.25 现金+20.65美元的 CVR,相较于最早的报价提高了约17亿美元。诺和诺德与辉瑞制药针对Mestera的并购交锋是减重市场巨大吸引力和保持竞争位次的重要驱动。根据礼来公布的2025年3季报,替尔泊肽销售额达到248.37亿美元(+125%),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预计全年替尔泊肽的销售额将超过320亿美元,成为全球销售第一的药王。11月7日,诺和诺和与礼来宣布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2026年起降低减重GLP-1产品的价格,以提升药物可及性、降低患者负担,并将获得三年关税豁免。根据协议,调价范围主要针对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 Part D)、医疗补助(Medicaid)以及直接面向患者现金支付渠道,商业渠道不在其中。目前美国是减重的重要市场,但因为支付价格和报销限制,其治疗渗透率不足1%。新的优化价格将大幅提升可及性,诺和诺德和礼来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对于后续跟进的企业,如果再重复GLP-1同类产品,其市场价值将大幅折扣。从欧洲糖尿病大会到近期美国的肥胖周(2025 ObesityWeek),研发企业已重点关注在差异化布局上,如amylin类似物、超长效(月制剂)、三靶点、四靶点、增肌减脂和口服小分子等多个方向。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跟进差异化布局方向,歌礼制药公布每月一次皮下给药的胰淀素(amylin)受体激动剂多肽ASC36和每月一次皮下给药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多肽ASC35复方制剂的研发进度,预计2026年Q2向美国FDA递交IND。   6. 科研服务和CXO引领医药行业复苏   总结2025年前3季度,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归母利润增速变化,科研和CXO板块继续引领行业复苏,连续3个季度利润增速为正,其中第三季度科研板块归母净利增速为99.83%,CXO板块归母净利增速为45.44%,其复苏基础来自于行业竞争出清,利润率恢复。行业龙头复苏更为迅速,并创业绩的新高,如药明康德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9.4亿元,创近5年新高。根据2025年三季报,截至 2025年9 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根据订单情况,药明康德上调收入增速从 13-17%上调至17-18%。供应格局方面,药明康德计划剥离非CDMO业务,康德弘翼100%股权与津石医药100%股权转移至高瓴投资,虽然CRO和SMO细分行业的竞争企业数量和竞争位次短期无变化,但企业控股权变更后,经营目标和市场策略也将调整,将进一步影响订单的报价和盈利水平,再深入影响未来的竞争格局。需求方面,海外CDMO订单有望继续保持增长,GLP-1美国定价变化或刺激新的定制需求释放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关注原料药周期触底反转的品种,关注【富祥药业】、【司太立】,合成生物学赋能,关注【奥翔药业】。   2)流感发病率近期发病率上升,关注流感新药的上量和医保谈判结果,推荐【众生药业】,流感检测,推荐【英诺特】、【圣湘生物】。   3)医疗器械领域,中外合作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荐【祥生医疗】,高值耗材出口突破,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南微医学】、【百心安】。   4)关注脑机接口和人型机器人传感皮肤的应用,推荐【美好医疗】,关注【翔宇医疗】。   5)关注治疗领域的新突破和采用新技术方向的创新药,推荐【昂立康】,关注【舒泰神】、【热景生物】、【信立泰】。   6)CXO受益于格局变化和重要订单落地,推荐【维亚生物】、【普蕊斯】,关注【昭衍新药】、【益诺思】。   7)已实现对外授权,未来随着海外临床开展,价值持续兑现的品种,关注【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   8)小核酸持续突破,中国企业对外授权持续落地,推荐【悦康医药】、【阳光诺和】,关注【迈威生物】。   9)痛风将是未来潜力的大病种市场,急性期新药上市带来划时代转变,及国产新药的海外授权预期,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   10)关注IO+ADC的升级,PD-1三抗,推荐【上海谊众】、【汇宇制药】,关注【基石药业】,PD-L1 ADC最新临床数据发布,关注【复宏汉霖】。   风 险 提 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34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11-17

  • 页数:

    3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医 药 行 业 观 点

  1.原料药品种价格周期各异,关注价格触底反转品种

  原料药及中间体各品种供应格局不同,上下游不同,形成不同的价格周期。上市公司相关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品种中,阿莫西林和6-APA受益于需求增长和供应稳定,2023-2024年形成高景气大年,维生素E则受益于巴斯夫事故,2024年形成高景气大年。2025年受新能源反内卷推动,VC(碳酸亚乙烯酯)于近期大幅提价。根据百川盈孚,11月13日国内碳酸亚乙烯酯价格行情,VC报价至11万元/吨,对比前期8月份不足5万元/吨的价格大幅提升。根据富祥药业财报信息,自2022年至2025年H1,公司电解液添加剂毛利率一直为负,是产业长期低价竞争的结果。从半年度毛利率变化来看,2025年H1,电解液毛利率已接近扭亏,同时VC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也基本稳定,行业竞争内卷下,格局也基本趋向稳定。次轮提价,储能相关产业需求释放,行业反内卷是重要催化因素之一,而VC经过长期低价竞争,格局稳定是触底反弹的重要基础。考虑电解液只是下游储能产业链较少的成本,而且VC也仅仅是电解液成本的一部分,VC提价对整个储能产业链的影响有限。在反内卷的引导下,VC在2026年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2.高值耗材部分招标出清,出口有望成为新增长方向

  根据IQVIA数据,2025年H1国内高值耗材市场中,血管介入增长5%,神经外科增长7%,骨科植入下跌6%。虽然骨科植入整体下跌,但其中脊柱增长13%,关节增长6%,两个子领域均是完成集采及续约的方向,在集采出清后,手术量增长和国产化替代,行业恢复了自然增长。统计分析骨科植入的上市公司,大博医疗等均实现了中报的利润增长。出口方面,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为152.24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医用耗材出口总额7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医疗设备出口总额为38.01亿美元,同比增长8.83%。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手套、纱布等基础低值耗材已占据全球产业链的优势地位,随着整体制造水平的提升,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成为出口的重要亮点。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内窥镜与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中高端医疗设备增速均超过19%,彩超增速也达到11.77%,高值耗材人造关节增速达到28.32%,表现亮眼。

  3. 流感阳性率飙升,关注流感用药及检测

  根据疾控中心数据,第45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流感阳性率达到29.8%,较上周大幅提升12.3个百分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流感阳性率9.8%,较上周提升5.6%。从南北区域来看,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6.1%,显著高于过去3年的水平(2022 年2.0%、2023年4.9%,2024年3.6%),自10月下旬以来北方气温的快速下降是重要因素,而且流感毒株也存在差异。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5.5%,高于前一周水平(4.6%),随着南方省份降温,预计12月份在进入高发阶段。流感用药市场受发病率、检测率和治疗率等因素影响,随着快速监测和居家检测的推广,流感的治疗的规范性得到提高,对抗流感病毒药物起到推动作用。根据药智网数据,2021-2023年罗氏的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实现了高速增长。202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昂拉地韦(众生药业)、玛舒拉沙韦片(青峰医药)和玛硒洛沙韦片(征祥医药+济川药业)三个流感新药。耐药性方面,本期流感监测周报观察到部分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耐药的问题已引起重视,《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已于2025年11月发布。

  4. 创新出海节奏恢复,关注授权后临床推进节奏,重注长期价值

  2025年11月,辉瑞制药更新了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PF-08634404的相关临床数据,并展现了多种临床开发计划。中国创新药出海之路,对外授权只是完成了出海的关键一步,初步锁定了合作方,未来里程碑收益仍需依靠海外临床的推进,销售分成更看重临床结果和合作方的全球销售能力。创新药估值的锚点跟BD授权的首付和总额挂钩,而交易总额的兑现度则随着临床推进而变化。短期创新药估值受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等多方面影响,而长期的价值更注重临床结果和最终销售分成兑现。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数量突破百起,达103笔,已超2024年全年数量;总金额达920.3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License-out总金额增长77%,其中9月单月中国相关交易共计29笔,首付款金额3.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88.22亿美元。进入10月份后,BD落地节奏显著加快,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10月单月中国授权相关交易共计27笔,首付款金额15.09亿美元,交易总金额207.19亿美元。

  5. 减重方向海外MNC并购交锋,差异化将是出海的主要出路

  10月30日诺和诺德为Mestera提起收购方案,引起诺和诺德与辉瑞制药的并购交锋,11月7日Mestera董事会同意辉瑞的最新方案,交易价格为每股 $86.25 现金+20.65美元的 CVR,相较于最早的报价提高了约17亿美元。诺和诺德与辉瑞制药针对Mestera的并购交锋是减重市场巨大吸引力和保持竞争位次的重要驱动。根据礼来公布的2025年3季报,替尔泊肽销售额达到248.37亿美元(+125%),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预计全年替尔泊肽的销售额将超过320亿美元,成为全球销售第一的药王。11月7日,诺和诺和与礼来宣布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2026年起降低减重GLP-1产品的价格,以提升药物可及性、降低患者负担,并将获得三年关税豁免。根据协议,调价范围主要针对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 Part D)、医疗补助(Medicaid)以及直接面向患者现金支付渠道,商业渠道不在其中。目前美国是减重的重要市场,但因为支付价格和报销限制,其治疗渗透率不足1%。新的优化价格将大幅提升可及性,诺和诺德和礼来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对于后续跟进的企业,如果再重复GLP-1同类产品,其市场价值将大幅折扣。从欧洲糖尿病大会到近期美国的肥胖周(2025 ObesityWeek),研发企业已重点关注在差异化布局上,如amylin类似物、超长效(月制剂)、三靶点、四靶点、增肌减脂和口服小分子等多个方向。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跟进差异化布局方向,歌礼制药公布每月一次皮下给药的胰淀素(amylin)受体激动剂多肽ASC36和每月一次皮下给药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多肽ASC35复方制剂的研发进度,预计2026年Q2向美国FDA递交IND。

  6. 科研服务和CXO引领医药行业复苏

  总结2025年前3季度,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归母利润增速变化,科研和CXO板块继续引领行业复苏,连续3个季度利润增速为正,其中第三季度科研板块归母净利增速为99.83%,CXO板块归母净利增速为45.44%,其复苏基础来自于行业竞争出清,利润率恢复。行业龙头复苏更为迅速,并创业绩的新高,如药明康德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9.4亿元,创近5年新高。根据2025年三季报,截至 2025年9 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根据订单情况,药明康德上调收入增速从 13-17%上调至17-18%。供应格局方面,药明康德计划剥离非CDMO业务,康德弘翼100%股权与津石医药100%股权转移至高瓴投资,虽然CRO和SMO细分行业的竞争企业数量和竞争位次短期无变化,但企业控股权变更后,经营目标和市场策略也将调整,将进一步影响订单的报价和盈利水平,再深入影响未来的竞争格局。需求方面,海外CDMO订单有望继续保持增长,GLP-1美国定价变化或刺激新的定制需求释放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关注原料药周期触底反转的品种,关注【富祥药业】、【司太立】,合成生物学赋能,关注【奥翔药业】。

  2)流感发病率近期发病率上升,关注流感新药的上量和医保谈判结果,推荐【众生药业】,流感检测,推荐【英诺特】、【圣湘生物】。

  3)医疗器械领域,中外合作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荐【祥生医疗】,高值耗材出口突破,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南微医学】、【百心安】。

  4)关注脑机接口和人型机器人传感皮肤的应用,推荐【美好医疗】,关注【翔宇医疗】。

  5)关注治疗领域的新突破和采用新技术方向的创新药,推荐【昂立康】,关注【舒泰神】、【热景生物】、【信立泰】。

  6)CXO受益于格局变化和重要订单落地,推荐【维亚生物】、【普蕊斯】,关注【昭衍新药】、【益诺思】。

  7)已实现对外授权,未来随着海外临床开展,价值持续兑现的品种,关注【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

  8)小核酸持续突破,中国企业对外授权持续落地,推荐【悦康医药】、【阳光诺和】,关注【迈威生物】。

  9)痛风将是未来潜力的大病种市场,急性期新药上市带来划时代转变,及国产新药的海外授权预期,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

  10)关注IO+ADC的升级,PD-1三抗,推荐【上海谊众】、【汇宇制药】,关注【基石药业】,PD-L1 ADC最新临床数据发布,关注【复宏汉霖】。

  风 险 提 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