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siRNA药物快速发展,国内药企出海潜力大
下载次数:
1468 次
发布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7-22
页数:
0页
诺华2025H1业绩公布,长效siRNA用药Leqvio销售高增
2025年7月17日,诺华公布2025H1业绩,上半年净销售额为272.87亿美元(同比+13%);净利润为76.33亿美元(同比+31%)。单产品来看,长效siRNAPCSK9产品Leqvio在2021-2024年保持高速增长,由0.12亿美元快速增至7.54亿美元,且2025H1销售收入达5.55亿美元(+66%)。同时随着ORION-13和ORION-16两项III期研究顺利完成,诺华正在提交Leqvio用于治疗青少年降低胆固醇的上市申请,这将为其收入提供新的增长点。
siRNA药物开发仍有较大优化空间,适应症研发向慢病领域拓展,前景广阔
小核酸药物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相比,提供了更广泛的候选靶点,并且开发周期更短、靶向性和特异性更好等优点,有望成为继小分子、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然而siRNA技术应用面临诸多限制,一方面标靶递送存在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功能,现已开发出脂质体纳米颗粒、GalNAc等多种载体。另一方面,开发siRNA药物在副作用上也面临挑战,如免疫原性问题、脱靶效应、稳定性差等,因此必须对siRNA进行修饰以增强其体内稳定性与功效。
随着RNAi技术不断证明其临床转化及商业化实力,全球RNAi赛道的热度正在加速上升。我们进一步对siRNA药物已上市及积极在研适应症的临床管线进行梳理,截止目前已有7款siRNA药物上市;在研管线方面,我们发现在研适应症已逐步由罕见病拓展至慢病领域,如高血脂症、乙肝、肥胖等领域,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快速打开。
siRNA药物BD交易火热,中国管线正加速出海
2023年全球siRNA药物交易共13起,其中美国和中国企业转让方各6起,随后我国企业交易数量仍持续占优。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起我国企业siRNA管线BD出海加速,且国内企业同步前瞻性布局siRNA赛道,交易迭起。从小分子、抗体到ADC、TCE等方向,中国药企的技术突破已由靶点跟随转向原始创新。在siRNA药物领域,中国企业已经逐步突破被海外垄断的核心底层技术,并完成对MNC的授权。同时,siRNA药物的开发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核糖核苷酸单体的修饰、序列的筛选、靶点基因的选择、递送载体的优化及非肝靶向的突破等多个维度,仍有较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有望凭借日益精进的制药能力,在siRNA药物上进一步突破,将更多中国原创的管线推向全球市场成为BD新热点。
推荐及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siRNA药物长期发展,在相关领域重点布局的企业有望受益。推荐标的:悦康药业、信达生物、华东医药、阳光诺和、康诺亚、丽珠集团、以岭药业等。受益标的及企业: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前沿生物、成都先导、舶望制药(未上市)、圣因生物(未上市)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氟化工行业周报:萤石行情持续复苏、制冷剂继续向上,印度对我国HFCs制冷剂发起反倾销调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基药目录调整,首推方盛制药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草铵膦、锦纶行业反内卷有序推进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UCO-SAF供需持续偏紧,欧盟对美SAF征收反侵销税或凸显中国SAF竞争力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