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80)

    • 2023年年报点评:非新冠业务平稳增长,TIDES业务持续亮眼

      2023年年报点评:非新冠业务平稳增长,TIDES业务持续亮眼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403.4亿元,同比+2.5%,实现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同比+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15.5%;其中单Q4实现收入108亿元,同比-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0.5%,全年收入迈入400亿元规模,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   收入符合预期,剔除新冠项目后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业绩平稳增长,其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同比增长25.6%。1200+新增客户和6000+活跃客户带来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26%;全球Top20药企客户贡献收入161.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44%;使用多业务部门服务客户贡献收入374.7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27%。   2023年收入破400亿元,一体化赋能平台持续带来丰硕成果。2023年公司持续强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和生产)一体化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优势,助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1)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291.7亿元(+1.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36.1%),过去十二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新化合物42万个(+6%);D&M端全年收入216.2亿元(-0.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55.1%),合计新增20个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持续放量,全年收入34.1亿元(+64.4%,在手订单同比+226%),公司完成常州和泰兴基地产能扩建工程。新产能已于2024年1月投入使用,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加至32000L;2)测试业务(WuXi Testing):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65.4亿元(+14.4%),其中实验室分析与测试收入47.8亿元(+15.3%),药物安全性评价收入同比增长27.3%,保持亚太行业领先;临床CRO及SMO收入17.6亿元(+11.8%),SMO保持中国行业领先;3)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25.5亿元(+3.1%),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强劲增长26%,新分子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27.5%,综合筛选平台优势持续为公司带来超过20%的新客户;4)细胞与基因治疗CTDMO(WuXi ATU):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13.1亿元(+0.1%),助力客户完成的世界首个TIL项目BLA,一项重磅商业化CAR-T产品生产BLA申报准备中,预计2024H1完成工艺验证、2024H2申报FDA;5)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DDSU):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7.3亿元(-25.1%),为客户研发的3款新药已获批上市,2款为口服抗病毒创新药,1款为治疗肿瘤药物。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16.7%、18.3%,EPS分别为3.32元、3.87元和4.57元,对应PE分别为15倍、13倍和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外延拓展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3-22
    • 2024年3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THR-β靶点研发概况)

      2024年3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THR-β靶点研发概况)

      化学制药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3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54个股上涨,7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康诺亚-B(+31.05%)、荣昌生物-B(+25.45%)、首药控股(+24.90%)。跌幅前三为云顶新耀-B(-10.02%)、圣诺医药-B(-6.85%)、创胜集团-B(-4.78%)。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1.88%,跑赢沪深300指数11.71pp,生物医药上涨4.5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3.21%,跑赢沪深300指数7.85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5.3%。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1.68%,跑赢恒生指数9.44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4.26%。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3.38%,跑赢恒生指数8.75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7.26%。   本周XBI指数下跌4.3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29.2%。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3月国内4款新药获批上市,2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2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3月美国4款NDA获批上市,4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3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3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THR-β靶点研发概况   2024年3月15日,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美国FDA加速批准其药品Rezdiffra(resmetirom)联合饮食和运动,治疗患有中重度肝纤维化(F2至F3期)的非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成人患者。THR-β(甲状腺激素受体β亚型)在人体肝脏中高表达,能够调节脂代谢,降低LDL-C、甘油三酯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同时,THR-β可以通过促进脂肪酸的分解和刺激线粒体的生物发生来减少脂肪毒性并改善肝功能,进而减少肝脏脂肪。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珀尔生物墨水与默克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工程生物制品。勃林格殷格翰和Sosei Heptares联手开发针对精神分裂症所有症状的一流治疗方法。普米斯宣布与翰森制药就扩大开发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达成战略合作。Almirall和Eloxx Pharmaceuticals签订独家协议,许可ZKN-013治疗罕见皮肤病。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3-19
    •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看好新品种持续放量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看好新品种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15.7%),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2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17.1%)。   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大单品收益稳健。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医药工业毛利率为77.75%,比去年增加0.9%,毛利率受中药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但整体经营情况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公司龙牡壮骨颗粒、便通胶囊、健脾生血、七蕊胃舒等主导产品的收入增长。龙牡壮骨颗粒销量较去年增长15.2%,同时龙牡壮骨颗粒取消了报销范围限制,将有利于该品种在医疗市场的销售与推广;健脾生血颗粒/片销量较去年增长17.8%;七蕊胃舒胶囊2023年销量为2494万粒,自2021年上市后销量表现良好,于2023年1月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便通胶囊较去年增长44.6%,取得大幅增长,并计划进一步向院外扩张,加大营销推广,预计2024年营销计划扩展到全国。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体培牛黄提价可期。2023年公司投资净收益为2.3亿元,同比增长42.5%,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9亿元,同比增长23.2%,我们预期主要是子公司大鹏药业的体外培育牛黄业务贡献业绩。2023年子公司大鹏药业实现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26.3%。根据康美中药网,截止目前,天然牛黄采购成本在160万-170万元/公斤,市场货源紧缺,价格持续走高,而体外培育牛黄是唯一可以等同于天然牛黄使用替代药材,其价格也有望受益于天然牛黄提价实现价格进一步的上涨。   多款新药上市,看好公司研发推广能力。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77%,主要由于公司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增加营业收入;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6.7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0.58%;研发费用为0.7亿元,同比增长1.2%。2023年共开展新药研发项目27项,立项新品种7项。其中公司1.1类中药新药小儿紫贝宣肺糖浆获批上市,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咳嗽,该适应症约占儿科门诊人数70%~80%,根据米内网的数据显示,儿科止咳祛痰用药年销售额为35.6亿元。公司2022年上市的新药七蕊胃舒胶囊成功通过国谈纳入医保,销量增长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体外培育牛黄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具备提价潜力,并且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稳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亿元、7.5亿元和9.1亿元,对应PE为14倍、11倍和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中药材成本上涨明显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3-19
    • 四季度业绩增速亮眼,主力产品渗透率提升

      四季度业绩增速亮眼,主力产品渗透率提升

      个股研报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4.8亿元(+6.1%);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1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亿元(+7.9%)。其中达因药业2023年实现收入24.3亿元(+18.9%),净利润实现11.8亿元(+21.6%)。   23Q4业绩增速亮眼。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7亿元(+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93.1%);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73.1%)。主要系核心产品伊可新的持续增长,二线梯队达因铁、达因钙以及小儿布洛芬栓高速放量。此外,得益于公司2023年年中销售策略调整影响,收入增长体现在了2023Q4。   主力产品伊可新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在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伊可新仍保持上涨趋势,主要系在大童市场(3岁以上)继续发力。2023年伊可新全年收入实现10%以上的增长,伊可新在达因药业收入占比为80%以上。其中,2023年伊可新绿色装、粉色装收入比例约为1:1.23,2023年粉色装收入增速超过10%,绿色装收入基本持平。达因药业的渠道库存正常在1个月左右,伊可新的付款方式以预收款为主,2023年整体零售药店行业的动销活力偏弱,终端消费动力不足。未来公司有望在大童市场持续发力,克服因人口出生率下降所致绿色装使用人群减少的不利因素,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制定2024年经营目标:力争2024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不低于10%。深化二线产品销售推广,中长期激励方案彰显发展信心。2023年公司深化二线产品推广,伊D新、达因铁及达因钙等产品较去年同期销量有较大增长。达因药业儿童药品已形成以伊可新为龙头,包括维生素D滴剂、右旋糖铁颗粒、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甘草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利福昔明干混悬剂、小儿布洛芬栓及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儿童药品。2023年7月山东省国资委原则同意达因药业的中长期激励方案备案。达因药业中长期激励方案激励周期为2023-2025年共3年考核期,同时设置2026-2027年共2年兑现期。激励对象范围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重要影响的管理、技术及业务等核心骨干人才。   持续聚焦医药主业。因政策变化,卧龙学校自2023年起不再合作办学,公司积极就投资退出事宜与沂南政府进行协商;华特信息向法院破产清算的申请被受理并指定了管理人;知新材料已停止生产,并为解散清算做了充分的准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亿元、7.5亿元、8.8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2.1%/15%/16.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新生儿出生率或不及预期;非主营业务剥离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3-18
    • 掘金肝炎大市场,多品种构筑护城河

      掘金肝炎大市场,多品种构筑护城河

      个股研报
        凯因科技(68868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2030年丙肝消除目标加速存量患者挖掘,凯力唯医保报销扩围加速放量。2023年3月凯力唯医保适应症扩展,实现国内主要基因型全覆盖,医保扩围+高发细分市场推广策略助力凯力唯放量超预期;2)多管线布局慢乙百亿市场,长效干扰素派益生III期数据待读出。公司多项在研管线KW-027、KW-040等布局乙肝适应症,长效干扰素派益生III期临床进入数据读出阶段,竞争格局良好;3)产品梯队布局合理,成熟品种构筑稳健基本盘。江西干扰素集采温和落地,金舒喜预计市场份额维持;凯因益生国内市占率领先;复苷系列集采影响边际减弱;安博司短期格局良好,处于快速放量期。   丙肝治愈:庞大丙肝存量患者有待挖掘,凯力唯医保报销扩围加速放量。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消除丙肝工作方案,目标于2030年前消除丙肝,倒逼存量患者筛查提速。2020年12月基因非1b型丙肝适应症治疗纳入医保报销,2023年3月凯力唯医保适应症扩展为“基因1、2、3、6型”,覆盖国内主要基因型。随着报销范围扩大以及公司围绕等级医院、高发县域细分市场的推广策略,凯力唯放量超预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亿元(+133%)。   乙肝治愈:派益生III期数据读出在即,丰富产品矩阵以期提升乙肝治愈率。公司长效干扰素产品派益生治疗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III期临床已于23H1完成48周给药,2023年底按计划完成随访,进入数据读出阶段,目前竞争格局较好;此外公司储备KW-027(乙肝单抗)、KW-040(小核酸siRNA)等多条慢乙在研管线,打造乙肝功能性治愈产品矩阵。   产品梯队布局合理,成熟品种构筑稳健基本盘。除丙肝、乙肝治疗药物外,公司还拥有多款商业化大单品,包括金舒喜(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凯因益生(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安博司(吡非尼酮片)、凯因甘乐(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和甘毓(复方甘草酸苷片/注射液)等,成熟产品金舒喜、凯因益生市场份额领先;金舒喜江西干扰素集采温和落地,有望保持现有份额;安博司竞争格局良好,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公司产品梯队布局合理,持续贡献稳健现金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2.3亿元,EPS分别为0.68/0.92/1.36元。考虑到公司丙肝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乙肝产品即将读出数据、成熟品种构筑稳健基本盘,预计后续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降价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3-18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热度提升,持续看好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热度提升,持续看好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6%,跑赢沪深300指数3.8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7。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8.03%,跑输沪深300指数12.0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0。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8.94%(+6.6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9.48%(+4.34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4.05%(+11.34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化学制剂,上涨7.6%。   高度重视创新药发展,建议对生物医药创新给予全链条的支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强调,要对生物医药创新给予全链条的支持,营造一个在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发展的市场环境。此外,2月5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强调支持高质量创新药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鉴于此,建议高度关注高质量国产创新药(FIC)与具有出海潜力的国产创新药。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医疗设备领域迎来重大政策利好。该通知明确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预计到2027年医疗设备投资规模预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本方案【涉及两个方向医疗设备需求】:1)教学及科研技术医疗设备;2)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具体涉及产品方向】: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此外,方案还明确了此次会【加大财政政策力度】,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   推荐组合:长春高新(000661)、山东药玻(600529)、赛诺医疗(688108)、泽璟制药(688266)、和黄医药(0013)、上海医药(601607)、贝达药业(300558)、爱康医疗(1789)。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新产业(300832)、上海莱士(002252)、恩华药业(002262)、太极集团(600129)、科伦药业(002422)、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济川药业(600566)。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心脉医疗(688016)、普门科技(688389)、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春立医疗(688236)、祥生医疗(688358)、迈得医疗(688310)、博瑞医药(688166)。   港股组合: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赛生药业(6600)、康诺亚-B(2162)、信达生物(1801)、先声药业(2096)、诺辉健康(660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3-18
    • 首个国产HIV三联复方单片有望快速放量

      首个国产HIV三联复方单片有望快速放量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首个国产三联复方单片HIV新药有望快速放量:艾诺米替片疗效和安全性优异,是首个国产三联单片复方HIV新药,有望通过2023医保谈判纳入医保快速放量。2)在研管线紧跟国际趋势,多款早期潜力新药持续推进。公司核心在研项目包括8个1类新药和2个2类新药,抗HIV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进入一期临床。3)新任高管团队已就位,新药商业化经验丰富。公司新任CEO张杰、高级副总裁顾高洪等具备数十年大型知名药企新药商业化管理经验,首席医学官秦宏也具备多年国内外知名药企的临床开发和医学事务经验。   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国产抗HIV创新药物品种稀缺。2022年中国年新发和年死亡艾滋病感染者数量分别为52709人、19210人,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22.3万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已降至每100人年不到4人,从而延长了患者的预期寿命。进口药物占据国内抗HIV药物市场的主要份额,国产抗HIV创新药品种稀缺。   首个国产三联单片复方抗艾滋病1类新药疗效和安全性优异,有望纳入医保快速放量。艾诺韦林片为公司研发的抗HIV治疗的第三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于2021年6月25日在国内获批上市,当年即被《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推荐,并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艾诺米替片系首个国产三联单片复方抗艾滋病1类新药,根据艾诺米替片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与艾考恩丙替片相比,艾诺米替片对于获得病毒抑制的HIV感染者可以持久维持病毒抑制且有效性相当。艾诺米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艾考恩丙替组(74.0%vs86.9%,P<0.001),尤其3-5级不良事件发生率3.9%,远低于对照组的18.1%(P<0.001)。   在研管线快速推进,抗HIV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进入一期临床。公司在研项目19项,核心包括8个1类新药和2个2类新药。其中首款抗艾滋病1类创新药艾诺韦林片已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阶段,第二款抗艾滋病1类创新药(首个国产三联单片复方)艾诺米替片于2022年12月获批上市,并于2023年底成功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抗HIV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进入一期临床。   盈利预测:公司是抗HIV新药排头兵,首个国产三联单片复方抗艾滋病1类新药疗效和安全性优异,纳入医保有望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0.4亿元、0.8亿元。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3-17
    • 乘中硼硅替代东风,管制瓶龙头蓄势待发

      乘中硼硅替代东风,管制瓶龙头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正川股份(603976)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关联评审政策推动下,中硼硅加速升级替代,假设到2025年达到50%渗透率,中硼硅管制瓶和安瓿替换空间可达100亿支和200亿支。2)公司聚焦中硼硅管制瓶市场,充分发挥“自主中硼拉管-中硼制瓶”一体化生产优势,预计可实现约13亿支中硼硅药用玻璃瓶新增产能。3)公司布局高端药包材项目建设,中硼硅管制瓶达约100亿支,同时积极扩展预灌封、卡式瓶产能配置,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政策助力,中硼硅升级加速。2022年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达到246亿元,发达国家一般品种包装占药品价值的比例为15%-25%,有的品种30%以上。而在我国仅占8%-9%左右,药包材占药品价值比较低,在关联评审制背景下,药企也将逐步提升药包材质量。近年来申报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和粉针数量也在逐渐上升。截至2023年,一共有1335个注射剂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硼硅升级替代趋势明显,2021年中硼硅占比仅为10%,假设未来达到50%的替换率,将带来中硼硅管制瓶和安瓿替换空间可达100亿支和200亿支。   中硼硅玻管拉管良率不断提升,加快进口替代。2022年我国中硼硅管制瓶主要以进口企业为主,2021年进口占比达到85%,随着国产企业拉管良率不断提升国产中硼硅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实现进口替代。公司充分发挥“自主中硼拉管-中硼制瓶”一体化生产优势,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投产两座中硼硅拉管窑炉,截至2022年底拥有93.5亿支管制瓶和30亿支瓶盖的产能,并于2021年募集资金4.05亿元,用于中硼硅药用玻璃扩产能项目,实现进一步扩产提质,逐步提升拉管良率水平降低成本,加速国产替代。   管制瓶龙头企业持续增长,新兴产品需求扩大。公司作为管制瓶龙头企业,在低硼硅及纳钙管制瓶市占率达到33%,下游合作药企突破700家。公司也将积极布局预灌封、卡式瓶等高值产品,预灌封注射器已逐步投产,加快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1.9%。考虑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国采注射剂的占比逐步提升,公司未来在管制瓶市场空间广阔,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研发水平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高端塑料产品替代风险成本价格波动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3-15
    • 医药生物:从阿托品看近视防控市场

      医药生物:从阿托品看近视防控市场

      生物制品
        我国眼科用药增速预计高于全球,医院为主要应用场景。根据兆科眼科招股书数据,2019年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规模约3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81亿美元,我国2019年眼科药物市场约2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02亿美元,我国眼科药物增速快于全球。根据药融云数据库,2021年我国整体眼科药物市场规模约198.7亿人民币,其中约152亿来自医院端,46.7亿来自零售端,医院端为眼科用药主要应用场景。从患病率角度看,根据兆科眼科招股书数据,2019年我国眼科患病率前三的疾病为结膜炎、近视、干眼症。从药物市场规模来看,根据灼识咨询测算,预计2020-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较快的眼科用药种类为干眼症用药,2020-2025E复合增速达到42.1%,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眼科用药种类为近视类,2025E-2030E复合增速达到61.7%,我们认为近视防控及干眼症用药有望成为眼科药新增长点。   国家政策加大推进青少年近视防控力度,低浓度阿托品可有效防空近视: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发布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中数据,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同时出现近视低龄化趋势,我们测算4-18岁患有近视的青少年人数约1.3亿,近视防空需求空间大。根据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中,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低浓度阿托品等方式,可联合使用。我们预计阿托品保守预期市场规模约52.9亿元,乐观市场规模约203.9亿元,兴齐眼药阿托品2024年3月11日获批,近年内有望独享行业红利。   干眼治疗需求持续增长,多公司布局环孢素类药物:根据兆科眼科招股书数据显示,干眼症患病人数预计从2019年的2.1亿增长至2030年的2.7亿人,其中2019年轻度干眼症患者1.3亿人,中重度干眼症患者约0.9亿人,2019年我国干眼症患病率已达15.2%,患者群体持续扩张。干眼症治疗方式有日常治疗(熏蒸、激光等)、药物治疗(人工泪液、抗炎药物等),且较难完全治愈,日常治疗不在医保范围内且具备复购性,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目前药物治疗中,人工泪液较为普遍,抗炎药物中环孢素A类药物具有不错效果,国外应用成熟,国内仅有兴齐眼药“兹润”产品获批,恒瑞医药、兆科眼科等多公司在研。   相关标的:兴齐眼药、欧康维视生物、兆科眼科、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3-15
    • CXO行业数据跟踪:宏观风险因素有待落地,估值体系重塑在即

      CXO行业数据跟踪:宏观风险因素有待落地,估值体系重塑在即

      化学制药
        宏观维度: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医药一级投融资在宏观大背景影响下或将持续修复。1)基于目前的经济数据看,市场预测美联储或在Q2降息概率较大。生物医药一级投融资环境或将向好,市场流动性预期恢复,创新药产业链将产生估值修复机会;2)头部CXO企业新冠商业化订单基本消化,地缘博弈有待落地,板块估值体系重塑在即;3)板块估值回落至历史底部,个股估值仍呈现分化。   行业维度: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稳健增长,CXO行业景气度或将持续。预计2021-2028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2.6%的增速稳步增长;2022年起资本市场趋于冷静,1)海外:2023年以来全球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活动持续向好,2023年、2024M1-2投融资总额分别为6083.96亿元(-0.5%)、1368.36(+96%),融资事件总数为3035件(+1.6%)、506件(+8.4%);2)国内:2023年以来国内一级投融资活动强度仍有波动,2023年、2024M1-2中国医疗健康行业领域融资总额分别为1110.54亿元(-26.3%)、142.76亿元(-23.8%),融资事件数分别为1015件(+12.1%)、131件(+7.2%),创新药研发景气度静待修复。2023年我国创新药新增IND数量1381个(+12%)、新增NDA数量242个(+52%),获批数量稳健增长;2024年M1-2我国创新药新增IND数量261个(-7.12%)、新增NDA数量44个(-6.38%),同比略有波动。   企业维度:业务布局、订单、产能、人员及业绩是企业核心指标。1)大体量在手订单为小分子CDMO企业2022年业绩高增提供保障,短期业绩基本兑现;2)随着新冠商业化订单的一次性业绩高速增长对估值扰动持续消化,市场对2023年相关企业表观增速放缓预期已充分反映,内生业务增速将重塑CXO估值体系。   未来展望:1)短期维度:国内新冠相关小分子CDMO订单不断,短期业绩基本兑现;海外产能转移趋势持续;2)中期维度:多肽类药物商业化在即,CDMO空间广阔;国内企业以小分子CDMO业务为主,大分子CDMO产能仍在追赶海外龙头;3)长期维度:AI技术在新药研发各阶段、多疾病领域广泛应用;CGT等新兴业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订单获取+R端建设决定核心竞争力。   相关标的:产业链布局一体化平台型CXO企业,1)CRDMO/CTDMO一体化龙头药明康德、药明生物;2)估值性价比较高的多肽及小分子CDMO凯莱英、九洲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博腾股份等;3)具备业绩弹性的临床CRO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4)经营持续稳健的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5)有望迎来经营拐点的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   风险提示:CXO行业产能转移不及预期;CXO企业订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创新药上市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其他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3-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