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2023年Q1业绩高速增长

      2023年Q1业绩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卫光生物(0028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收入6.7亿元(-26.4%),归母净利润1.2亿元(-42.8%),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48.7%);2023Q1实现收入2.1亿元(+51.3%),归母净利润4574万元(+80.5%),扣非归母净利润4497万元(+88%)。   2022年技改影响生产,2023Q1收入快速增长。公司2022年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分季度看,2022年Q1-Q4分别实现收入1.4、0.9、1.8、2.6亿元,分别同比-0.6%、-52.3%、-36.1%、-11.8%。2022年公司进行产线技改,血制品生产受到影响。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6.1%,同比下降4.8pp,销售净利率18.1%,同比下降4.5pp,预计主要系产品收入下降所致。2022年公司在新冠疫情的不利条件下,实现采浆467吨,同比增长4.4%。稳定的采浆为后续产品生产供应提供保障。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预计主要系公司产品供给能力恢复,叠加血制品需求旺盛,相关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收购西安回天浆站,注入浆量增长新动力。公司于2023年1月公告拟以2280万元收购安康回天浆站有限责任公司,后者前身系原安康单采血浆站,自然人夏玉珍持有其100%股权。公司将分两次支付股权转让款,首期付款684万元已于2023年3月支付。安康浆站应在首笔转让款支付后六个月内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本次收购后公司旗下浆站增至9个,未来新浆站的投采有望推动公司浆量加速增长。   积极推进在研管线,因子类产品有望进一步丰富。2022年公司顺利完成人凝血因子Ⅷ上市许可核查检查工作,2023年有望获批上市;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上市许可注册申请获得受理;新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顺利获得临床批准,2023年将启动相关临床研究。人纤维蛋白粘合剂、WG-P03项目均已完成临床前研究,计划2023年递交临床注册申请。预计未来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上市后放量将加速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2.6亿元、3.2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倍、28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增长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业绩稳健增长,自建+加盟+并购加速门店扩张

      业绩稳健增长,自建+加盟+并购加速门店扩张

      个股研报
        大参林(60323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212.5亿元(+26.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3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40.6%);2023Q1公司实现收入59.5亿元(+27.2%),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2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亿元(+25.7%)。   业绩维持增长态势,加盟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公司主营医药零售业务,得益于直营门店扩张与次新、老店内生增长,2022年零售营业收入达192.4亿元(+25.9%),占总收入的92.6%,毛利率为38.4%;直营式加盟店布局弱势区域,带动分销快速攀升,2022年加盟及分销营收达15.4亿元(+52.8%),毛利率为11.2%。从产品品类看,因四类药品恢复上架及处方外流,22年中西成药销售收入加速增长至151.8亿元(+33.7%),高毛非药品类产品增长至30.2亿元(+21.9%),中参药材平滑增长至25.9亿元(+5%)。   门店持续拓展,自建+并购+加盟共同发力。截至2022年末公司门店覆盖16个省份共10045家药店,其中加盟店2007家。22年新增自建门店689家,加盟门店1072家,关闭门店219家,针对西安、山西、辽宁等弱势区域并购门店310家。截至2023Q1末,公司拥有门店10895家(含加盟店2461家),2023Q1公司净增门店850家,其中:新开门店214家,收购门店249家,加盟店454家,关闭门店67家。   积极承接处方药外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积极争取双通道以及门诊统筹定点门店资格,截至2022年末,公司双通道门店457家,拥有门诊统筹资格门店747家,DTP专业药房174家。公司积极推进国家谈判品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及同名非中标品种的引进,与多个处方药厂家达成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齐全的处方药品种。2022年公司引进了1851个新品种,其中处方品种239个,DTP品种683个,并淘汰472个品种,集团商品总目录超十万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6.6亿元、20.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6.8%/26.2%/23.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药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眼科医疗行业:从财报角度看眼科公司成长路径(更新至2023Q1)

      眼科医疗行业:从财报角度看眼科公司成长路径(更新至2023Q1)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行业: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行业规模从2015年507.1亿增长至2021年的1572亿元,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其中,民营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8.5%,公立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6.5%。随着现代工作、学习、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增加,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预计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563.1亿元,2020-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2.8%,中国眼科医疗市场持续扩容确定性高。   业务:屈光白内障量价齐升   根据各公司招股书披露数据,屈光项目以及白内障项目在术式结构升级推动下,实现量价齐升,华厦眼科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从2019年的8680.7元/眼提升至8922.5元/眼,中高端术式占比由2019年的54.6%提升至65.6%,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均有此趋势;白内障手术方面,各公司推进中高端晶体放量,使患者从“看得见”向“看的好”转变,以普瑞眼科为例,白内障平均客单价由6502.2元/眼提升至8043.9元/眼,中高端术式占比由2019年的72%提升至2021年的74.5%。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预计屈光渗透率、屈光/白内障中高端术式占比将持续提升,屈光/白内障将实现量价齐升。   公司:一超多强格局形成,扩张下沉各显神通   爱尔眼科国内覆盖体系完善,海外扩张持续进行,产业并购基金内医院储备丰富,业绩确定性高;   普瑞眼科国内覆盖广泛,省会城市扩张战略利于高屋建瓴地在省内打造品牌,目前已有兰州、昆明、乌鲁木齐等标杆医院,2021年净利率均在18%以上;   华厦眼科省内基本盘稳固,省外扩张已见成效,预计未来将持续进行省内视光“1+N“下沉及省外扩张,增厚公司业绩;   何氏眼科扎根辽宁,省内三级诊疗网络完善,目前省外扩张持续推进;   朝聚眼科在内蒙拥有强大品牌力,目前在江苏、浙江等省份持续扩张。   各公司持续扩张,共享民营眼科行业发展红利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眼科行业相关公司如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疗事故风险,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5-08
    •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CGM放量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CGM放量增长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28.1亿元(+19.2%),归母净利润4.3亿元(+30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亿元(+266.7%)。   BGM业务持续增长,海外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公司以血糖监测为核心的传统BGM业务持续增长。分季度来看,2022Q1营业收入6.2亿元(+23.3%)。Q2营业收入6.7亿元(+7.0%)。Q3营业收入6.9亿元(11.4%)。Q4营业收入8.3亿元(36.1%),归母净利润6.7亿元(+17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亿元(+161.2%)。分产品来看:血糖监测系统营业收入20.0亿元(+9.1%),血脂检测系统营业收入2.1亿元(+15.6%),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营业收入1.7亿元(+27.5%),血压计营业收入1.1亿元(+31.6%),经营品营业收入2.5亿元(+156.6%),其他产品营业收入0.7亿元(+152.9%);分地区来看,2022年中国区域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18.9%),美国区域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26.4%)。2023年,公司力争整体营销收入和经营利润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   研发投入加大,助力CGM项目落地。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7.5亿元(+3.7%),管理费用2.0亿元(+9.6%),财务费用0.1亿元(-64.1%),系本期计提利息费用减少及汇率影响所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年研发费用2.6亿元(+42.4%),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24%,系本期CGM项目研发投入增长所致。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CGM项目(持续葡萄糖检测系统产品),2022年3月份已经完成注册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的CGM产品有望实现强劲增长。   子公司业绩改善,全球服务体系逐步搭建。子公司心诺健康实现净利润1.0亿元,海外子公司TrividiaHealthInc.经营业绩改善并收到NIPROCORPORATION赔偿款项,对公司投资收益影响为0.4亿元。公司与国内外子公司在产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实现协同效应,已经成长为全球前5大血糖仪企业。2022年,公司出资成立三诺生物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等子公司,进军东南亚市场,全球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5.4亿元、6.4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倍、29倍和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GM放量或不及预期、海外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主业持续恢复,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主业持续恢复,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36.41亿元(+10.35%);归母净利润4.08亿元(+33.52%);扣非归母净利润3.74亿元(+24.42%);毛利率43.27%(+0.26%)。   核心业务持续优化,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分业务来看,2022年医药工业收入18.80亿元(+11.73%),商业收入17.23亿元(+8.52%)。医药工业毛利率下降1.73%,主要原因是公司提高部分中药材采购等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四个季度收入分别实现9.18亿元(+9.10%)、9.09亿元(-4.41%)、9.68亿元(+18.98%)、8.46亿元(+25.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25.95%)、1.10亿元(+13.43%)、1.28亿元(+41.96%)和0.81亿元(20.44%)。   产品端:主导产品快速增长,新老产品双管齐下。2022年,公司儿科、妇科和特色中药分别实现12.99%、11.88%和15.73%的收入增速;龙牡壮骨颗粒销售5.41亿袋(+11.30%),健脾生血颗粒/片961.17万盒(+8.29%),小金胶囊677.42万盒(+1.38%),便通胶囊673.70万盒(+18.73%),健民咽喉片416.09万盒(+19.52%),雌二醇凝胶142.22万盒(+46.89%)。同时,2022年公司在研项目40项,其中新药研发项目26项,二次开发项目8项,保健食品6项。新老产品双管齐下,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渠道端:多渠道增强品牌力,提升营销力。OTC渠道通过加大广告投入与铺货率,增加品牌知名度,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6.59%);Rx渠道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临床案例比赛等专业学术活动开展,提升品牌影响力,22年实现营业收入9.16(+18%)。2022年销售人员1283人(+22%),预计未来将持续加大营销队伍建设,加强终端覆盖,通过营销数字化建设,精准管控渠道库存,实现产品销售进一步增长。   联营企业大鹏药业业绩增长迅速,投资收益贡献突出。大鹏药业是体外培育牛黄唯一的生产商与供应商,公司对其持股比例达33.54%。2022年健民大鹏实现净利润4.48亿元(+30.50%),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1.49亿元。天然牛黄价格上涨,供不应求趋势下,体外培育牛黄有望实现涨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3.53元、4.66元、5.7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龙牡壮骨颗粒销量增长或不及预期、体外培育牛黄销量增长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一季报利润增长亮眼,乌灵系列持续高增

      一季报利润增长亮眼,乌灵系列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佐力药业(30018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8.1亿元(+23.9%);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5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52.9%)。2023Q1公司实现收入5亿元(+12.8%);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4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42%)。   乌灵系列持续高增,一季度利润增速亮眼。依托于国家基药目录的优势,公司坚持“稳自营、强招商、布零售、全模块”的营销策略,核心产品乌灵胶囊、灵泽片的销售延续较好的增长。2022年收入分产品拆分,乌灵系列收入10.9亿元(28.5%),占总收入的60.5%;百令片系列收入2.6亿元(-3.24%),占总收入的14.2%;中药饮片收入3.8亿元(+30.5%),占总收入的20.9%;中药配方颗粒剂收入0.6亿元(+36.2%),占总收入的3.3%。2023Q1乌灵系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主要是乌灵胶囊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2.5%和14.5%;灵泽片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3.5%和34.1%;百令片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8.4%和22.4%,主要是百令片上年二季度开始陆续受湖北联盟集采未中标所致;中药饮片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4.68%。   独家品种集采降幅温和,2023年有望实现以价换量。2022年乌灵胶囊中标广东联盟和北京集采,降价21%;百令片中标广东联盟、北京、山东集采,降价43%,各地的集采执行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陆续执行,公司将积极利用集采中标带来的机遇,加快医院覆盖和科室数量,有望实现以价换量。同时,公司推进乌灵系列二次开发,包括乌灵胶囊针对老年痴呆适应症的二次开发以及乌灵复方的开发。   聚焦营销创新,多元化开拓销售渠道。公司针对不同产品选择不同的销售模式。乌灵系列、百令系列以自营、招商和OTC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逐步探索布局互联网+医疗、电商等新渠道业务。自营团队主要进行终端开发和专业化学术推广,保证消费者顺利使用产品,并最终推动销售过程的顺利完成;OTC团队开展产品推广策略,加快和连锁大药房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及门店数量覆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亿元、4.9亿元、6.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5.8%/31.3%/26.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业绩稳健增长,“自建+收购”双轮驱动

      业绩稳健增长,“自建+收购”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健之佳(6052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75.1亿元(+43.5%),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2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27.7%);2023Q1公司实现收入21.7亿元(+49.4%),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14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101.5%)。   营收利润双高增。2022全年增速稳定,22Q1/Q2/Q3/Q4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4.5/15.6/17/28.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4.3%/28.3%/32.3%/78.9%;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3/0.6/1.1/1.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54.6%/1.5%/41.9%/63.7%。23Q1实现收入利润双高增,系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共6.1亿,占总营业成本的29.3%)刚性增长36.6%,低于49.41%的营收增长率。   品类调整助力收入高增,贴牌+线上业务增速亮眼。1)品类调整:承接院内外流业务、重视品牌商合作、提升OEM商品及高毛利销售占比等措施,推动中西成药22年/23Q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8%/61.7%、结构占比提升4.9%/5.8%,截至23Q1中西成药销售额占总收入的74.2%(21年末为67%),拉动总收入快速增长。2)线上业务:22年/23Q1线上业务实现收入14亿/4.8亿,同比增长59.4%/62.7%,营业收入占比为18.6%/22.1%。线上业务持续高增,收入占比稳步提升。3)贴牌商品:健之佳贴牌商品获消费者认可,22年贴牌商品实现收入8.7亿(+43.8%),占总营收的12.4%。   “自建+收购”双轮驱动,唐人医药业绩符合预期。截至2023Q1公司门店总数4192家。22年、23Q1分别新增自建门店324/105家,并购门店718/34家,关闭门店31/2家,门店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2%/33.8%。2022年公司以20.74亿元收购河北唐人医药创下了零售药店行业至今为止最大并购金额交易,首次进军空白区域河北、辽宁。唐人医药于22年9月并表,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超业绩承诺22.9%,收购后经营情况稳定。截至23Q1(包含唐人医药)二年以上老店共3145家,占比75%,店龄一至二年次新店686家,占比16.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5.5亿元、6.8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4.7%/25.4%,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增门店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医药生物:2022年收入快速增长

      医药生物:2022年收入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收入64.5亿元(+22.5%),归母净利润5.7亿元(+0.2%),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4.6%);2023Q1实现收入15.5亿元(+13.5%),归母净利润1.3亿元(+3.9%),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3.7%)。   2022年公司费用率有所降低。分板块来看,2022年公司无菌制剂解决方案及单机实现收入18.9亿元(+48.6%),检测包装解决方案及单机实现收入17.8亿元(+10.6%),生物工程解决方案及单机实现收入6.6亿元(+171.3%),固体制剂解决方案及单机实现收入4.7亿元(-12.6%),制药用水装备及工程系统集成实现收入8.5亿元(+39%)。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36.1%,同比-3.6pp,2023Q1毛利率为34.7%,同比-1.3pp。预计主要系宏观事件冲击上游供应链,导致生产成本提升,以及疫苗设备红利后,部分产品的毛利率回归所致。公司积极开展工作稳定供应链,预计未来毛利率有望保持稳定。费用率方面,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9%、6.2%、8.4%,分别同比-0.8pp、-0.5pp、-0.5pp。公司积极推动经营降本增效,费用率有所下降。   新产品品类持续扩充。2022年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其中连续式BFS于2022年5月下线生产,实现了国内在该产品领域的率先突破。一次性反应系统、填料耗材等推出市场。同时公司在复杂制剂领域多点开花,多款产品研制成功推向市场。吸入剂、植入透皮剂、核药等三款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7.4亿元、8.7亿元、9.9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2倍、10倍、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5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持仓占比稳定,行情仍可期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持仓占比稳定,行情仍可期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54%,跑赢沪深300指数0.62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5。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1.41%,跑输沪深300指数2.6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6。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7.72%(+3.75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2.03%(+3.07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2.57%(+4.61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医药流通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6.2%,其次是医院、中药Ⅲ,涨幅分别为4.4%和3.0%。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医药流通,上涨幅度为15.7%。   医药持仓占比稳定,行情仍可期。23Q1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1.66%,环比+0.03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8.24%,环比+0.13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7.42%,环比-0.04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7.89%,环比-0.42pp。整体来看,医药持仓占比稳定。1)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迈瑞医疗(486家)、药明康德(394家)、恒瑞医药(380家)、爱尔眼科(281家)、爱美客(242家);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人福医药(+176家)、恒瑞医药(+134家)、科伦药业(+73家)、康缘药业(+68家)、华润三九(+65家);2)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健之佳(27.8%)、爱美客(26.6%)、奕瑞科技(24.7%)、一心堂(23.7%)、泰格医药(20.9%);2)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太极集团(18.2%)、金域医学(17.3%)、泰格医药(16.6%)、健之佳(16.4%)、药明康德(16.4%);3)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药明康德(386.4亿元)、迈瑞医疗(384.4亿元)、爱尔眼科(295.7亿元)、恒瑞医药(211.7亿元)、泰格医药(138.8亿元);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药明康德(+74.7亿元)、恒瑞医药(+68.5亿元)、金域医学(+47.9亿元)、人福医药(+47.3亿元)、华东医药(+33.6亿元)。医药未来可期,全年来看,我们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京新药业(002020)、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盟科药业-U(688373)、祥生医疗(688358)、新华医疗(600587)、佐力药业(300181)、重药控股(000950)、上海医药(601607)、柳药集团(603368)。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华厦眼科(301267)、太极集团(600129)、我武生物(300357)、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   本周科创板组合: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U(688266)、康希诺(688185)、海泰新光(688677)、诺维赞(688105)、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华大智造(688114)、爱博医疗(688050)、百济神州(688235)。   本周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先声药业(2096)、和黄医药(0013)、基石药业(2616)、康方生物-B(9926)、微创机器人(2252)、诺辉健康(6606)、瑞尔集团(6639)、锦欣生殖(1951)、药明生物(2269)。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4页
      2023-05-04
    • 2023年4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D-1/VEGF双抗概况)

      2023年4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D-1/VEGF双抗概况)

      化学制药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4月第四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17个股上涨,43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创胜集团-B(22.52%)、海创药业-B(10.77%)、三叶草生物-B(5.71%)。跌幅前三为微芯生物(-14.3%)、神州细胞-U(-9.95%)、嘉和生物-B(-9.09%)。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0.45%,跑输沪深300指数0.71pp,生物医药下跌2.1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0.2%,跑赢沪深300指0.84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3.4%。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11%,跑输恒生指数0.33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2.75%。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6.13%,跑输恒生指数12.35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11.41%。   本周XBI指数下跌1.23%,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4.61%。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4月无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4月美国6款新药获批上市。4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4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PD-1/VEGF双抗研发概况   2023年4月26日,康方生物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网站上注册了AK112又一项头对头三期临床,联合化疗鳞状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该三期临床以百济神州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为阳性对照。研究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ORR、DoR、DCR等。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396例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 1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 4起。 Tubulis 宣布与 Bristol Myers Squibb 达成战略许可协议,开发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下一代 adc。Blue Water 宣布收购 fda 批准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资产 ENTADFI。GSK 收购 Bellus Health ,获得其潜在 Best in class 的高度选择性 P2X3 受体拮抗剂 camlipixant,该药物正处于作为一线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 Pipeline Therapeutics 宣布研究性神经科学疗法(PIPE-307)的全球许可和开发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 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5-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