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两广医药分销龙头,零售药房持续释能

      两广医药分销龙头,零售药房持续释能

      个股研报
        国药一致(000028)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国企改革深化,]国资委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国药系资源赋能,整体经营质量提升。2)公司批发业务在两广地区2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实现医院直销市场排名前三,覆盖率有望持续提升。3)国大药房有望通过“并购+自建+加盟”的方式提速扩张,加速调整品类结构,未来盈利能力提升可期。   国企改革深化,国药系资源持续赋能,净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国资委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促进整体经营质量提升,未来有望推进中长期激励,激活企业活力。国药系资源支持下,公司的批零一体化业务具有显著资源优势、采购运营成本优势等。2022年毛利率实现12.2%,远高于行业平均的9.5%。资金与回款指标方面优于同业均值,截至2023Q1,资产负债率为58.5%,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率为18.7%,应收应付剪刀差天数为25.8天,财务费率为0.2%。   批发业务:持续推进“一体两翼、批零一体”战略规划,降本增收构筑竞争壁垒。2022年批发业务营业收入实现500.3亿元(+5.5%),2017-2022年批发业务营业收入的CAGR为8.3%。基于现有两广地区的供应链网络,公司近年来积极实施科技赋能内部运营,实现物流系统智能化与供应链信息流转数字化,降低内部运营成本,同时凭借进口与消费等高毛利品种开拓、SPD与三方物流等创新项目发力增收,降本增收双管齐下建立两广区域竞争壁垒。   零售业务:“内生+外延”加快药店布局,新零售业态开辟新增收渠道。国大药房通过直营与加盟方式,从2017年的3834家门店增长至2022年的9313家门店,2018-2022年门店数量CAGR为19.4%。截至2022年末,直营药店共7730家,其中具备医保资质的药店占比92%,双通道药店309家。通过打通“医+药+险”的闭环业务模式、对接互联网医院、打造智慧型专业药房、电商零售业务等新零售策略,实现零售业务朝数字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20.8/2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8%/18.7%/16.3%,对应EPS分别为3.2/3.7/4.4元,对应PE分别为11/9/8倍。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2024年13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8.6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门店扩张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9-01
    • 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工业延续高增长态势

      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工业延续高增长态势

      个股研报
        柳药集团(603368)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业绩。 2023H1 公司实现收入 103.4 亿元( +12.4%);归母净利润 4.4 亿元( +20%);扣非归母净利润 4.4 亿元( +20%)。 2023Q2 公司实现收入 50.1 亿元( +14.2%);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 +22.8%);扣非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 +23.2%)。   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工业板块延续高增长态势。 分板块看: 2023H1 公司批发板块实现收入 84.4亿元( +13.2%),占公司总收入的 81.8%;实现归母净利润 2.9 亿元( +14.2%),占公司总利润的 64.5%。 2023H1 零售板块实现收入13.4 亿元( -4.82%),占公司总收入的 13%;实现归母净利润 6324.9 万元( +11.2%),占公司总利润的 14.3%。 2023H1 工业板块实现收入 5.2 亿元(+72.3% ),占 公司 总收入 的 5.1% , 实现归 母净 利润 9074.3 亿 元( +46.5%),占公司总利润的 20.5%。 费用端来看,四费率保持平稳波动,2023H1 销售费率 2.3%( -0.3pp);管理费率 2.3%( +0.1pp),财务费率 1.2%( -0.2pp);研发费率 0.1%( +0.03pp)。 2023H1 毛利率为 11.9%( -0.1pp)。   工业板块增速亮眼,成为核心利润增长点。 2023H1 工业板块四家子公司进展如下: 1)仙茱中药科技: 2023H1 实现收入 3.1 亿元( +95.5%)。饮片产品加速在区内核心医疗机构的渗透,尤其强化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市场布局。2) 万通制药: 2023H1 实现收入 1.4 亿元( +19.6%)。 核心产品复方金钱草颗粒、万通炎康片(胶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复方丹参片、神曲胃痛片、银桔利咽含片、复方板蓝根颗粒等产品实现较快增长。 3)康晟制药: 2023H1实现收入 4729.1亿元( +57.8%)。新增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销售区域,基本完成国内全部省份的覆盖,拳头产品归芪补血口服液、安神养血口服液销售实现较快增长。 4) 仙茱制药: 2023H1 实现收入 2888.5 万元,开发客户近150 家。积极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备案的同时推动产能释放,加快市场开发。截至 2023H1 末,公司已完成 400 多个品种的备案登记,覆盖国标、省标大部分品种,成为广西区内备案数、可供货数领先的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同时公司同步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开展产品备案工作,为省外市场的拓展奠定品种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亿元、 10.3亿元、 12.3 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 20.9%/21.1%/20.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波动风险; 集采降价风险;项目或不及预期; 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9-01
    • 业绩承压,静待修复

      业绩承压,静待修复

      个股研报
        通策医疗(600763)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上涨3.4%;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上涨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上涨2.3%。   业绩承压,静待修复。2023H1公司口腔医疗门诊量达158万人次,同比增长11%,口腔诊疗需求逐步恢复,二季度以来消费乏力,叠加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公司平均客单价下降,收入端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业绩短期承压,高客单价项目如正畸2023H1收入同比下降3.9%,种植项目由于集采降价,在种植牙放量的基础上,收入同比增长2.7%,目前国家已出台刺激消费政策,与此同时,2024年公司种植牙降价带来的基数影响将会消除,静待公司业绩修复。   持续推进“蒲公英计划”,总院收入占比降低。截至2023H1,公司拥有74家医疗机构,开设牙椅2700余张,公司蒲公英计划推进,持续推动省内下沉,三大总院2023H1收入占比为42.4%,较2022年下降5.3pp,蒲公英医院体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总院受蒲公英医院分流影响,收入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城西院区将有新牙椅产能投产,为公司总院贡献业绩。   毛利率下降或受种植牙集采影响,费用率保持稳定。2023H1公司毛利率41.4%(-0.1pp),净利率26.3%(+0.2pp),单Q2毛利率37.7%(-0.4pp),净利率23.4%(+0.3pp),毛利率下降或受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费用率方面,公司2023H1销售费用率为0.9%,较去年同期持平,管理费用率为9.5%,较去年同期持平,公司费用率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亿元、8.8亿元和10.9亿元,EPS分别为2.16元、2.74元、3.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3倍、34倍、27倍。根据行业平均估值,考虑到口腔医疗服务连锁化程度与眼科医疗服务的差异性,给予公司2024年50倍PE,对应市值439亿元,对应目标价13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收入或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9-01
    • 业绩符合预期,刚需类项目收入快速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刚需类项目收入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 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 2023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102.5 亿元,同比+26.5%,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同比+32.6%,扣非后约为 17.6亿元,同比约+27.2%。其中单 Q2实现收入 52.3亿元,同比+32.8%,归母净利润 9.3亿元,同比+36.8%;扣非归母净利润 10.06 亿元,同比+32.6%。   海内外持续扩张,打造分级连锁网络布局。 公司继续加快医疗网络的分层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同时,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以及爱眼 e 站的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 截止 2023年 6月 30日, 公司中国境内开设医院 229家(较年初新增 14家),门诊部 168家(较年初新增 20家),海外已布局 124家眼科中心及诊所(较年初新增 6 家),逐步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 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门诊量 727 万次,同比+31.2%; 手术量 60.8 万次,同比+36.6%; 实现收入 102.5 亿元,同比+26.5%;归母净利润 17.1 亿元,同比+32.6%。   白内障等刚需类项目收入提速,消费属性项目受经济形势影响增速趋缓。 从业务占比上看,公司消费眼科收入占比超过 60%,从业务增速上看,白内障等基础眼科收入提速,拉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公司屈光业务收入40.3亿元,同比+17.2%, 占比 39.3%( -3.1pp) ;视光服务业务收入 23亿元,同比+30.5%, 占比 22.4%( +0.7pp) ; 白内障业务收入 16.7亿元,同比+60.3%,占比 16.3%(+3.5pp) 。 去年受疫情影响被抑制的眼病需求逐步释放,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的趋势,白内障业务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费用率管控能力稳重向好。 公司发展进入成熟期,成本费用结构稳中向好, 公司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 49.46%(+0.1pp),各项业务毛利率均有上升,其中,白内障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1.6pp,预计为高端白内障放量导致毛利率提升。 2023 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 10.22%(+0.5pp)、 12.9%( -0.8pp)、 1.4%(+0.03pp),管理费用率优化,销售费用率因摆脱疫情影响,线下活动投入加大所致;净利率 18.9%( +1.3pp),公司费用率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9 亿元、 46.4亿元和 58 亿元, EPS 分别为 0.37 元、 0.5 元、 0.6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6 倍、 35 倍、 28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院收入或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9-01
    • 23H1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3H1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收入52.7亿元(+26.4%),实现归母净利润9.4亿元(+21.2%),实现扣非归母7.9亿元(+14.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亿元。23H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3Q2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1.9pp,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23H1毛利率48.7%,与2022年全年毛利率基本持平。23H1四费率为34.9%,其中研发费用8.9亿元(+75%),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而带来的研发耗材及人力成本上涨所致。销售费用8.2亿元(+55.9%),主要系业务增长销售人力成本及差旅、会务费增加。管理费用2.5亿元(+48.6%),主要系报告期内人力成本及咨询顾问费增加。此外,23Q2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1.9pp,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设备业务增长稳健,服务收入和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分业务来看,1)23H1设备收入约46.3亿元(+22.9%),全球医疗设备市场复苏趋势明显,公司诊断、治疗及科学仪器均受益。CT业务线20.9亿元(+7.30%),其中中高端CT收入占比持续提升;MR业务线15亿元(+66.4%),其中3.0T以上超高场MR在国内的新增市场占有率第一;MI业务线6.2亿元(+6.2%),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XR业务线3.2亿元(+46.3%);RT业务线0.8亿元(-17.3%);2)23H1服务收入5亿元(+40.5%),随着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司正在从单纯的设备销售商向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转变,目前收入占比达到9.5%,比2022年8.1%的比例大幅提升,朝着收入多元化进一步迈进。从区域看,23H1国内市场收入45.5亿元(+25.5%),海外市场收入7.2亿元(+32.3%),目前海外收入占比13.6%,海外市场高举高打推进顺利,收入有望持续高增长。   国产影像设备龙头,“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打开成长空间。随着产业扶持、分级诊疗、配置监管放松等政策利好影像行业发展,2020年中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537亿元,预计2030年有望超千亿,随着公司技术突破和产品推陈出新,后续有望引领进口替代,并且伴随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和核心零部件逐步自产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截至23H1,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性能指标领先的产品数超90款,其中包括在欧洲放射学年会(ECR)发布的行业首款5.0T全身成像高场磁共振uMRJupiter5T和uAIFI平台,无缝链接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前瞻科研、医学转换,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的逻辑不断兑现。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5.7、33亿元,对应增速23.9%、25.3%、28.3%,对应EPS为2.49、3.12、4.00元,对应PE分别为42、33、26倍。   风险提示:国际化经营及业务拓展风险、新品销售或不及预期、政策控费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31
    • IVD与治疗康复业务双轮驱动,医美业务持续高增

      IVD与治疗康复业务双轮驱动,医美业务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23H1实现营收 5.6亿元(+25%),实现归母净利润 1.4亿元(+35.2%),实现扣非归母 1.3亿元(+35.3%)。业绩符合预期。此外,公司发布 2023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本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809 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 1.90%。激励计划的考核年度为 2023-2025 年,即以 2022 年为基数,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增速目标值 30%/60%/90%,或净利润增速目标值 30%/60%/90%,彰显公司对未来经营业绩的信心。    23H1 业绩符合预期,利润端增长稳健。分季度看,2022Q1/Q2/Q3/Q4/2023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2.1/2.4/2.3/3.1/2.8/2.8亿元(+27.7%/+23.6%/+20.5%/+32.3%/+32.3%/+18.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3/0.5/1/0.9/0.5 亿元(+24.4%/+13.8%/+34.5%/+44.5%/+31.2%/+43.4%),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4/0.29/0.5/0.9/0.8/0.4 亿元(+30.3%/+47.9%/+59%/+43.3%/+29.3%/+48.2%),23Q2利润端提速明显。从盈利能力看,2023H1毛利率 65.3%,四费率 39.1%,其中研发费用同比上升 6%,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 1.2%。最终归母净利率 24.1%,盈利能力稳健。    IVD与治疗康复产品双轮驱动,医美业务持续高增。IVD系列产品中生化免疫产品线,国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获证,形成与高速、高通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CL9000进行级联,实现自动化生化免疫检测流水线。电化学发光平台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Anti-TSHR)测定试剂盒获证;Anti-TSHR 的获证上市,完善了公司电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平台中甲功套餐; 治疗与康复产品线中的核心临床医疗产品如空气波、排痰机、高流量氧治疗仪等略有回落,皮肤医美系列产品逐步推广上量,获得行业好评和新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两大产品线组织架构聚焦整合,国内外营销团队能力持续提升,人员效率逐级提高,推动了业绩增长。此外,消费者健康业务是公司孵化的全新业务,服务于家庭医疗、生活美容、慢病康复等需求,公司基于现有在治疗与康复产品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发适用于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专业化、特色化医疗产品,同时搭建并自主运营电商服务平台。   高研发投入带来丰富产品线。在体外诊断领域,大型、高速电化学发光设备 eCL9000、高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H100Plus 及配套试剂相继上市;在 医美领域,继 2022 年 8 月推出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LC-580(冷拉提)后,23H1 公司推出全新一代采用聚焦式超声波技术的超声治疗仪(超声 V 拉美),助力医美产品线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4.2、5.8 亿元,对应 PE 为 27、20、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31
    • 业绩符合预期,设备及技术收入持续攀升

      业绩符合预期,设备及技术收入持续攀升

      个股研报
        福瑞股份(30004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收入5.2亿元(+16.8%),归母净利润0.4亿元(+34.6%),业绩符合预期。   设备及技术收入持续攀升,NASH新药上市有望带动肝纤维化检测需求再扩容。公司主要诊断产品为FibroScan系列肝纤维化诊断仪器,以及评估慢性肝病的血检分析工具FibroMeter系列和辅助FibroScan的数据管理软件FibroView。2023年H1,公司设备及技术收入5001万欧元(+30.5%),其中设备销售收入3063万欧元,占比61.2%,按次收费及其他收入占比38.7%,Echosens公司实现净利润1053万欧元(+73.9%)。随着NASH新药研发进展的推进,如MGL-3196有望于2024获批上市,后续药物的上市有望带动肝纤维化检测需求再扩容。   自有药品收入下滑,药品业务自主定价迎来新发展。2023年H1公司药品板块收入1.3亿元,其中自有药品0.9亿元(-26.9%),流通药品0.4亿元(+7.8%)。独家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个抗肝纤维化药品。上半年自有药品收入的下滑受到市场竞争情况加剧及社会层面放开导致的部分院外金装用户回流院内的影响。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拓展以零售渠道为主,药品自主定价的销售模式,药品业务的收入和利润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提升,在儿科医疗健康管理和肝病慢病管理持续发力。2023H1公司医疗服务业务板块收入0.2亿元(+7.3%)。公司支持分级诊疗保证可及性和普惠的公益性板块,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挖掘儿科医疗健康管理业务的潜力,目前已在成都开设三家门诊部直营店。在肝病慢病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协助医院建设全程管理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为医院提供肝病学科的建设、肝病患者的慢病管理等。   盈利预测:不考虑股权激励摊销的影响,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3.1、4.7亿元,对应PE为28、18、12倍。   风险提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药品院外拓展或不及预期、NASH药物进展或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复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31
    • 业绩稳健增长,自主产品放量在即

      业绩稳健增长,自主产品放量在即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实现收入 244.5 亿元,同比增长 33%;实现归母净利润 42.6 亿元,同比增长 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2.1 亿元,同比增长 14%。   HPV 疫苗增长稳健,九价占比更高。分季度看,公司 2023Q1/Q2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11.7/132.7 亿元(+26.4%/+39.5%),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22.3 亿元(+5.7%/+23.3%)。单二季度业绩同比增速较高主要系代理产品持续放量。从盈利能力看,公司 2023 年 H1 毛利率为 29.6%(-4.1pp),净利率为 17.4%(-2.3pp) ,毛利率、净利率下滑的主要系九价 HPV 疫苗占比提升。公司期间销售费用率为 4.9%(-1pp),管理费用率为 0.8%(-0.2pp),财务费用率为 0.1%(+0.1pp),研发费用率为 1.8%(-0.4pp),基本保持稳定。   代理品种仍保持快速放量,自主产品蓄势待发。分产品来看,代理产品方面,2023H1 实现收入 235.8亿元(+41%)。主要代理产品的批签发量增幅明显,四价 HPV 疫苗批签发 627 万支(+28.5%) ,九价 HPV 疫苗批签发 1468 万支(+57.9%) ,其他代理产品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 660 万支(+35.6%) ,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 81 万支,目前 HPV 疫苗续签金额超千亿,公司业绩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自主产品 2023H1实现收入 8.6亿元(-48%),主要系去年同期仍有新冠疫苗贡献的高基数所致。肺结核矩阵蓄势待发。2023年 1月,宜卡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宜卡的受益人群,助力重点人群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发挥公司结核产品矩阵的协同效应。   管线丰富,长期增长动力强劲。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 30项(不含新冠项目) ,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 17 项,其中 23 价肺炎疫苗、四价流感疫苗已申报上市,冻干人二倍体狂苗已获得了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15 价肺炎疫苗、Vero 细胞狂犬疫苗、双价痢疾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均处于Ⅲ期临床当中,重组 B 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大肠杆菌)获得了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目前公司已经搭建了结核、狂犬病、呼吸道病毒等多产品矩阵,在疫苗行业管线丰富度中处于头部地位,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3.93元、4.48元、4.56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11 倍、10 倍、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30
    • 2023年8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TIGIT靶点药物概况)

      2023年8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TIGIT靶点药物概况)

      化学制药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 前全球 8 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 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 1 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 Paxlovid 和默克的 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 2022年 7月获批上市。 2023年 1月 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 NMPA 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 2023 年 3 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 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 XBI 指数本周走势   2023 年 8月第四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 35个股上涨, 27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歌礼制药-B(14.44%)、康宁杰瑞制药-B(12.16%)、创胜集团-B(9.72%)。跌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22.37%)、云顶新耀-B(-12.59%)、前沿生物-U(-9.51%)。   本周 A 股创新药板块上涨 1.55%,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53pp,生物医药下跌2.91%。近 6个月 A 股创新药累计下跌 3.52%,跑赢沪深 300指数 4.05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 16.71%。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 1.12%, 跑赢恒生指数 1.09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2.93%。近 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 15.68%,跑输恒生指数 6.62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 13.29%。   本周 XBI 指数上涨 1.66%,近 6 个月 XBI 指数累计下跌 4.53%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8 月国内 6款新药获批上市, 2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 2款新药获批上市, 1 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8 月美国 1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 2款新药获批上市。 8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 8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TIGIT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8 月 23日,罗氏公布了 III 期 SKYSCRAPER-01 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主要终点 OS 的中期结果尚不成熟, tiragolumab 联合 Tecentriq 组的中位 OS 估计为22.9 个月, Tecentriq单药治疗组的中位 OS 估计为 16.7个月,风险比( HR)为0.81。第二次中期分析于 2023 年 2 月进行,数据截止日期为 2022 年 11 月,中位随访时间为 15.5个月。数据显示, tiragolumab联合 Tecentriq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 TIGIT单抗共 36款,其中批准上市0 款, III 期临床 5款, II/III 期临床 0款, II 期临床 9款, I/II 期临床 17款, I 期临床 26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 TIGIT单抗共 27款, III 期临床 5款, II/III 期临床0 款, II 期临床 3 款, I/II 期临床 8 款, I 期临床 20 款。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 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 1起。GRI Bio与 AardvarkTherapeutics, Inc.就出售遗产资产 ADAIR 达成资产购买协议。   风险提示: 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8-29
    • 业绩符合预期,期待新产品落地

      业绩符合预期,期待新产品落地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2.2 亿元(+108.7%), 研发费用 2.2 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覆盖面持续扩大。 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 2023年上半年实现 2.2亿元收入, 同比增加 108.7%。医保准入医院和双通道药房覆盖面持续扩大, 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进入医院 833家、双通道药房 744家,多纳非尼在全国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杰克替尼上市在即,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明显。 杰克替尼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NDA 申请已于 2022 年 10 月 16号获得受理,Ⅲ期试验显示杰克替尼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 24周时脾脏体积较基线缩小≥35%的受试者比例(SVR35)达72.3%,与对照组羟基脲(17.4%)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 杰克替尼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在上市申请的技术评审进程中,上市在即。   重组人凝血酶上市在即, 具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止血的巨大潜力。 重组人凝血酶上市许可申请已于 2022年 5月 25 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上市申请处于技术审评中。该药品是中国首个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并提交上市许可申请的重组人凝血酶产品, 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我们认为, 重组人凝血酶凭借快速止血的特点和安全性的优势, 具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止血的巨大潜力。   盈利预测: 随着公司管线的逐步落地,多纳非尼商业化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长期增长动力充足,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5.4、 12 和 18 亿元。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