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6)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5G背景下的LCP新材料供需格局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5G背景下的LCP新材料供需格局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LCP(液晶高分子工程塑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以液晶相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被誉为特种工程塑料皇冠上的明珠。由于具备高流动性、热稳定性、优异的介电性能和耐化学稳定性,可做出具有轻、小、薄、简等高性能的产品,使其成为精密电子以及高频通讯设备领域的核心部件主要材料   5G时代推动LCP需求攀升:在5G应用的大背景下,LCP材料在基站和手机端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随着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中高端电子材料产品转型升级有望增速推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数据,过去10年LCP年复合增速接近10%,依次推算,2021年全球LCP需求高达8.86万吨,预计到2025年,随着LCP天线逐渐普及,全球LCP需求高达11万   国内产能释放仍需时日:在LCP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全球供应增长相对较缓,处于供需失衡状态。2020年全球LCP产能约为8.2万吨,其中美国和日本处于垄断地位,产能占比分别高达27%、42%。相对而言,国内LCP产能占比较低(约25%),目前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沃特股份、普利特等。从公布的产能投放计划来看,未来全球产能扩张将以中国为主,预计到2025年,国内产能有望增加一倍,具备自主技术和先进工艺的公司将从进   替代需求中持续收益。   投资建议:在5G应用的大背景下,具备低介电常数的LCP材料在基站和手机端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而受制于技术壁垒,国内中高端LCP刚进入产能投放阶段,未来几年供需格局依旧向好。建议关注普利特、金发科技等国内LCP材料龙头企业。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2.99%,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下跌1.98%,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落后1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下跌为主,其中有机硅、钾肥、锦纶、橡胶制品、印染化学品等涨幅居前;氨纶、粘胶、膜材料、无机盐、橡胶助剂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晨光新材、东岳硅材、华生科技、联科科技、*ST达志等;领跌个股包括圣泉集团、中泰化学、翔丰华、龙蟠科技、川金诺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8-23
    • 我国当前唯一具备实战价值的自主测序仪正牌标的

      我国当前唯一具备实战价值的自主测序仪正牌标的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投资摘要:   测序仪是整个测序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IVD领域技术壁垒奇高、我国长期被海外企业卡脖子的关键装备。测序仪及其耗材垄断了测序行业绝大部分利润,测序行业因与人种基因组大数据密切相关更事关国家安全。   华大智造则是我国唯一推出即便与主流的Illumina测序仪PK,也在越来越多的场景得到相若结果的自主测序仪企业,至少在国内,打破了Illumina的垄断地位,具备强的长期确定性的相对较大的长期业绩弹性——   1)公司的长期安全边际和确定性在于:   公司履历层面,既往历史显示公司三观和能力均得到充分验证,可最大程度降低内生层面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壁垒层面:①测序仪行业的“绝对壁垒”首先在测序仪奇高的技术壁垒;②华大智造的“相对壁垒”一方面在于公司测序仪不仅在众多场景能取得和Illumina相若的数据更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对Illumina测序仪性价比又更高;另一方面,华大智造是国内唯一做出具有实战价值的国产测序仪的企业,测序仪强者恒强的行业特性会让公司会进一步拉大和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如不考虑技术更迭);   万一出现偶发性小概率极端冲击,我们不用担心公司或公司主营业务的不能长期存续。公司核心业务的测序仪及相关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非专利技术机密)是国内极为稀缺的高壁垒核心资产,就算遇到极端情况可能让公司面临存续危机,也难以想象会没有头部PE注资帮公司度过难关,或更极端一些会没有下家接手公司资产。加之测序仪事关国家安全,也是我国被海外卡脖子的关键领域,一旦发生极端情况,政府及时出手大力扶持公司解决难关、让公司至少能活下去并在后续图再起的可能性也极高;   华大基因等华大系关联公司还能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保底因素;2)公司的长期弹性空间则同时被测序仪进口替代和测序行业重磅应用的成熟与放量支撑。   进口替代方面,生化诊断进口替代过程中,我国头部生化诊断企业既能做到20%上下的市占率,考虑到测序仪壁垒比生化诊断高得多,国内华大智造有竞争力的同行比生化诊断稀缺得多,因而届时华大智造取得30%+的进口替代率有极高确定性;   从空间看,NIPT、伴随诊断、我国前四大癌种的早筛、罕见遗传病高通量筛查能给国内测序仪及耗材带来的年市场天花板即高达700亿量级,而NIPT和肿瘤伴随诊断的渗透率正在继续提升,癌症早筛领域也已初现曙光。   投资建议   华大智造作为我国极为稀缺、真正实现测序仪国产化的高壁垒硬科技企业,在整个测序行业重磅应用(癌症早筛)呼之欲出、行业技术日渐成熟的行业背景下,在我国大力扶持核心技术自立的长期国策下,值得投资人放入核心股票池长期重点关注和跟踪。短中期,我们预期公司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06/0.04/0.05元。但从终端估值看,仅NIPT、肿瘤伴随诊断、罕见遗传病高通量筛查、四大癌种早筛对应的国内测序仪及耗材的市场天花板约700亿/年,如按实现30-40%的普及率、华大智造35%的市占率和20%的净利润率,则对应14.7-19.6亿/年的净利润规模。   考虑到基因测序作为一个新应用频出的领域,届时应用范围绝不仅限于我们探讨的这些细分,且新应用空间完全可能在这些应用的空间总和之上(具体取决于科学进步),因而给出隐含增长性在内的30-40倍PE是可以接受的,取均值35倍PE,对应514-668亿元终端估值;对应我们的营收预测,将在2029-2030年实现,如折现率设定为8%,折现回当前,对应约270-370亿估值区间(按新发行股本为发行后总股本的10%,对应65.36-89.57元/股)。   风险提示   ①来自Illumina的诉讼风险;②来自国内贴牌Illumina测序仪的竞争风险;③新一代纳米孔测序带来的技术更迭风险;④早筛技术的可及性迟迟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早筛市场放量慢于预期;⑤海外新冠疫情有效控制将影响公司短期疫情相关海外业务放量;⑥企业后端运作能力提升无法满足后续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的要求的风险。前4条来自外部的风险在“2.2.3来自外部的经营层面风险分析”有探讨,第⑥条风险只能边走边看,随时跟踪公司后端运作能力的提升。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1-08-17
    •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光伏EVA供需错配难改善 行业延续景气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光伏EVA供需错配难改善 行业延续景气

      化工行业
        每周一谈:   EVA 属于高端聚烯烃分之下的环保新材料,树脂性能受 VA 含量的影响。 高VA 含量的产品应用于光伏胶膜、热熔胶及涂覆等材料,低 VA 含量的产品拉伸模量和表面硬度比较大,通常应用于薄膜、注塑类产品。我国 EVA 主要用于光伏胶膜、发泡料、涂覆、农膜、热熔胶、电线电缆等,光伏产业带动高端 EVA 树脂需求。   受光伏装机驱动, EVA 树脂需求高速增长。 根据卓创资讯, 2020 年 EVA 行业总需求量约为 186.4 万吨左右,其中光伏胶膜是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需求量达到 62 万吨,占比 33.5%。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光伏行业将迈入高速增长期, EVA 光伏料市场规模在随下游需求同步高增的同时实现快速增长。   光伏级 EVA 有效新增产能有限。 截至 2021 年 7 月,国内目前仅有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台塑宁波三家企业能生产光伏级 EVA 树脂,产能不足 40 万吨。 2021 年 EVA 国内供给迎来释放周期,年初至今榆能化 30 万吨/年、扬子石化 10 万吨/年陆续投产,预计三季度中化泉州 10 万吨/吨产能投产,预计 2021 年底国内 EVA 产能将达到 150 万吨。新增产能榆林能化 8 月初宣布产出光伏料,扬子石化当前也正在试产光伏料中,但距离实现连续稳定量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EVA 光伏料工艺复杂技术垄断性强,存量产能具有明显优势。 EVA 生产装置绝大部分为超高压设备,工艺复杂且维护成本高,需要长期积累技术经验才能提高装置运转效率。 EVA 光伏料 VA 含量在 28%-33%,转产具有一定难度,目前能够规模化生产光伏级 EVA 树脂的主要工艺是巴塞尔管式法、埃克森釜式法、埃尼釜式法,技术专利仅掌握在少数企业中,技术垄断性强。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3.19%,位居 30 个行业指数第 11 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1.68%,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相对上证指数+1.51%。   石油开采子板块拖累整体石油石化板块表现,油品销售及仓储( +5.9%)、其他石化( +4.86%)、工程服务( +2.27%)、炼油( +1.77%)、油田服务( +1.42%)、石油开采( -0.09%)。   个股涨跌幅: 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东方盛虹( +16.56%)、国际实业( +14.25%)、沈阳化工( +11.95%)、茂化实华( +8.23%)、洲际油气( +7.83%)、齐翔腾达( +7.46%)等;领跌个股包括道森股份( -6.65%)、广汇能源( -3.83%)、宇新股份( -2.84%)、泰和新材( -1.65%)、恒力石化( -0.64%)等。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08-16
    • 化工行业周报:轮胎需求提升 炭黑行业回暖

      化工行业周报:轮胎需求提升 炭黑行业回暖

      化工行业
        每周一谈:   炭黑是轮胎的主要原料之一,作为生产橡胶的补强剂和填充剂,可以有效提高橡胶的强度和耐磨性。国内炭黑 N330 价格达到 7400-7800 元/吨附近,虽然相比上个月有所下滑,但是相比去年同期涨幅仍然超过 80%。 我们认为,本轮炭黑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受到原料价格成本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受到下游轮胎需求回暖的推动。   原料价格上涨强化成本支撑: 作为炭黑的主要原材料,煤焦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为炭黑价格提供成本支撑。近期产地河南、陕西、山西吕梁区域安全及环保检查频繁,有不同程度限产情况,使得煤焦油供应进一步收紧,推动原料煤焦油市场维持高位运行。   供应格局改善推动行业回暖: 从供应端来看,过去几年,炭黑行业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利润偏低等问题,新增产能较为有限。同时,在国家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督察的背景下,落后产能加速淘汰。 目前国内前三大炭黑生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 1/3, 行业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轮胎行业回暖推动需求提升: 需求端来看,轮胎需求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超过 6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1 年 1-5 月份,全国橡胶轮胎外胎累计产量 3.8 亿条,较上年同期增 35.1%。 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轮胎企业的开工有提升的预期。 另外,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控制,欧美出行需求增加,对于轮胎的需求有望逐步提升。出口仍有提升的空间。   投资建议: 煤焦油、蒽油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为炭黑的价格提供较强的成本支撑,而供需两端的持续向好也将助推行业持续回暖。 建议关注黑猫股份、龙星化工、永东股份等炭黑行业龙头。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本周中信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 2.5%,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下跌3%,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 0.5 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下跌为主,其中电子化学品、其他化学原料、钾肥、氟化工、改性塑料等子板块等涨幅居前;磷肥及磷化工、纯碱、氨纶、碳纤维、复合肥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百川股份、晶瑞股份、容大感光、永和股份、江化微等;领跌个股包括宏达新材、三孚股份、湖北宜化、青松股份、新纶科技等。   风险提示: 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8-0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含氟新材料需求向好,PVDF行业延续景气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含氟新材料需求向好,PVDF行业延续景气

      化工行业
        每周一谈:   7 月初以来,华东地区 PVDF 锂电用 PVDF 价格从 15 万元/吨上涨到 20 万元/吨,涨幅超过 30%,年初以来的涨幅接近一倍。 我们认为,本轮上涨主要是由于锂电池和光伏领域的需求激增导致,此外,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也为其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锂电池与光伏应用推动 PVDF 需求: PVDF 可以用于涂料、注塑传统需求,以及锂电池和光伏等新兴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畅销以及光伏发电的加速推广, 近两年锂电池和光伏领域需求量大幅提升。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240 万辆来估算,锂电池用 PVDF 需求量将达到 2.1 万吨,相比去年将增加一倍,对于 PVDF 需求拉动明显。   审批受阻使得新产能短期难以投放: 国内企业进入锂电用 PVDF 市场太晚,并且涂料级 PVDF 转产到锂电级有一定难度,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短期内存量供应增加有限。 同时, 受氟化工环保等问题影响,新产能的生产批复没有明确的时间。从目前进度来看, 2021 年下半年只有山东华安新材料的 0.8万吨新增产能有望投产,其余新增产能最快在 2022 年底逐步释放。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短中期 PVDF 行业有望延续景气格局,建议关注具备一体化优势的东岳集团以及巨化股份等相关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2.49%,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0.6%,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个 1.89 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氟化工、无机盐、纯碱、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子板块等涨幅居前;氨纶、轮胎、涤纶、其他塑料制品、钛白粉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永和股份、斯迪克、华软科技、天铁股份、 *ST 澄星等;领跌个股包括新化股份、华峰化学、长鸿高科、华康股份、 ST 辉丰等等。   风险提示: 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7-26
    • 化工行业点评:国际油价点评:风险释放重回向好格局油服行业迎来布局良机

      化工行业点评:国际油价点评:风险释放重回向好格局油服行业迎来布局良机

      化工行业
        重要事件: 7 月 18 日,市场高度关注的欧佩克+第 19 次部长级会议落下帷幕,并就增产问题达成共识。 受此影响,周一夜盘 WTI 和 Brent 原油期货价格跌幅一度达到 7%附近,创下近几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也拖累上游勘探板块近两天出现明显回调。   影响点评:   中长期原油的供需格局依旧向好。 经过两天的大幅回调之后,供应端的不确定风险得以释放,短期内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我们认为,未来两年的油价有望在 65-75 美元附近波动,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1) OPEC+采取渐进式恢复产量,对市场供应的冲击较为有限,并且后续也会定期召开欧佩克+会议,并根据全球原油的需求恢复进度来调整减产幅度和节奏,保证油市平衡,使得存量供应相对可控。   2)经历了去年的暴跌甚至负油价之后,对于供应端影响较大的美国页岩油开发更加审慎,扩张进程有所放缓。另外,在碳中和远景之下, BP 等国际石油巨头也在提前布局战略转型,逐步削减了上游勘探开支,新增供应较为有限。   3)全球疫苗的注射进程逐步加快,带动经济复苏并推动原油需求,这将推动石油需求逐步增加, 供需端的缺口仍然有望维持,对油价形成支撑。   上游开支提升推动油服行业底部回暖。 油服行业景气度与国际油价密切相关。随着 2021 年油价重心逐步上移到 65 美元/桶以上,油服行业逐步复苏。 此外,与部分国际巨头消减上游支出不同,国内油服企业资本支出稳步增长。 在国家能源安全的背景下,未来三桶油资本支出有望继续提升,油服行业的国内外工作量得到保证。   投资建议: 受欧佩克+会议达成增产共识的影响,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调,这也使得 7 月份以来供应端的不确定风险得以释放,我们认为短期内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在供需格局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未来两年的油价有望在 65-75 美元附近波动,油服行业有望持续收益。 建议关注具备技术优势以及增长前景的中海油服、中石油等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风险、贸易摩擦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7-25
    •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原油短期供应增加缓解 炼化盈利稳定性增强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原油短期供应增加缓解 炼化盈利稳定性增强

      化工行业
        每周一谈:    OPEC+会议争端解决 新协议达成: 7 月 18 日 OPEC+会议决定从 2021 年 8 月开始,每月向上调整总产量 40 万桶/日,石油市场供需错配将在下半年持续。 OPEC+同意将减产协议延长至 2022 年底。五国产量基线上调,涉及总产量 164 万桶/日。俄罗斯 50 万桶/日、沙特 50 万桶/日、阿联酋 33 万桶/日(由 316.8 万桶/日增加至 350 万桶/日)、伊拉克 15 万桶/日(由 465.3 万桶日增加至 480.3 万桶/日)、科威特 15 万桶/日(由 280.9 万桶日增加至月的 295.9 万桶日)。在新达成的协议中,阿联酋、伊拉克的、科威特三个成员国产量基线合计上调 63.2 万桶日。以上国家产量基线上调的时间点为2022 年 5 月,即在明年 5 月以前不会冲击原油供应和市场稳定,预计使得市场对于短期供应增加的担忧有所缓解。。   原油供应担忧平复 大炼化盈利稳定性增强。 石油市场供需错配预计将在下半年得到延续,有助于炼油毛利以及化工品价差扩张,大炼化盈利稳定性将有望增强。原油作为炼厂的主要原料,对于下游产成品具有一定的成本推动作用。油基石化产品的价格趋势基本与国际油价走势趋同,而在原油价格上升的背景下,下游产成品补库需求将得到强化,导致化工品价差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国内新建大炼化装置化工品产出增多,盈利稳定性增强。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新建设备更加先进后发优势显著,原油催化、加氢等二次加工能力增强,生产经营环节处于最优状态。    我们建议持续关注民营炼化龙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恒逸石化。 去年低油价水平下,民营大炼化龙头仍显出韧性的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设备成本优势以及优秀的管理能力。今明两年,炼化龙头上下游产能仍有释放空间,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大炼化板块行情有望持续。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 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5.27%,位居 30 个行业指数第 3 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0.43%,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领先上证指数4.84%。油田服务子板块拖累整体石油石化板块表现,其他石化( +11.91%)、工程服务( +3.76%)、油品销售及仓储( +2.71%)、石油开采( -1.44%)、炼油( -2.09%)、油田服务( -4.77%)。   个股涨跌幅: 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荣盛石化( +19.85%)、昊华科技( +18.43%)、东方盛虹( +17.82%)、蒙泰高新( +13.10%)、国际实业( +12.87%)、桐昆股份( +12.16%)等;领跌个股包括道森股份( -15.70%)、华锦股份( -10.79%)、石化油服( -5.50%)、中曼石油( -4.68%)、上海石化( -4.40%)等。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07-1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宝丰能源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宝丰能源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上周五,宝丰能源发布了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00-38.00亿元,同比增加72.08%-81.64%。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45-39.45亿元,同比增加81.18%-90.86%;对应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72-20.72亿元,环比提升8.3%-19.9%,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5-21.45亿元,环比提升8%-19.2%。   公司主营产品价格企稳反弹:焦炭价格二季度不断上涨,从3月底到6月底,平均价格提升10%附近,对于公司上半年利润增厚作用明显。对于聚烯烃产品而言,呈现先涨后跌态势,一季度价格大幅上涨,进入二季度不断回调,但是6月初开始价格止跌企稳,使得上半年业绩依旧增长。   项目相继落地扩大公司领先优势:公司的扩张并未止步,未来几年仍将有多个重量级项目落地,其中300万吨/年焦化多联产项目建设有望2021年底投产;宁东三期50万吨/年煤制烯烃与50万吨C2-C5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有望2022年投产;内蒙古鄂尔多斯4×10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也在稳步推进等。   碳中和布局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公司积极拥抱国家双碳战略,在行业内率先布局绿氢项目,其中一体化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是对双碳战略的实际部署。目前项目已部分建成投运,整体项目将于2021年底全部建成,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转化率,降低制氢成本,基本达到目前化石能源制氢的平衡点,这将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84亿、79.6亿、107.72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82元、1.09元、1.47元,对应PE分别为18.88、14.2、10.49。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法,公司合理股价为18.04-19.18元,目前的股价有所低估。考虑到公司多个项目有望落地,叠加烯烃和焦化行业盈利长期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1.7%,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1.1%,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0.6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氟化工(19.7%)、纯碱(19.1%)、磷肥及磷化工(13%)、钾肥(10%)、氮肥(5.5%)等子板块等涨幅居前;锂电化学品(-6%)、其他塑料制品(-3%)、电子化学品(-2.7%)、日用化学品(-2%)、改性塑料(-1.8%)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永和股份(+61%)、沧州大化(+41%)、云天化(+28%)、金石资源(+27%)、嘉澳环保(+26%)等;领跌个股包括科恒股份(-17%)、星源材质(-15%)、上海天洋(-15%)、康达新材(-14%)、天赐材料(-13%)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7-1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磷肥板块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磷肥板块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近期,磷肥板块部分公司陆续发布中报业绩预告,整体表现亮眼。受此带动,上周磷肥及磷化工子板块涨幅高达 22%,领跑中信基础化工各大板块。我们认为,磷肥板块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受磷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以及成本支撑强劲等利好因素的带动。   磷矿资源紧缺凸显一体化龙头成本优势: 磷矿石是磷肥的上游原料,从磷矿石产量来看,过去 5 年磷矿石产量逐年递减,下滑幅度高达 43%。主要受长江沿岸 “三磷”综合整治政策的长期影响,我国出台了多项环保限采、征收资源税等政策,新矿开采审批被严格控制,行业处于整合阶段。同时,受成本抬升以及下游需求旺盛的带动,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节节攀升,六月底较一月初磷矿石涨幅高达 31%,具备磷矿资源的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愈发凸显。   磷肥供需格局改善推动产品价格上涨: 除了原料端的支撑以外,磷肥行业本身的供需格局也持续向好。从磷肥产能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压力的提升, 2017 年以后,国内磷肥产能持续下滑。随着去产能的逐步推进,国内磷肥行业的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从磷肥需求来看,在出口超预期的带动下,磷肥市场淡季不淡,价格维持高位。后期来看,7 月份以后,国内秋季用肥将逐步启动,国内市场有望出现集中采购的情况,价格上行空间仍存。   投资建议: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之下,具备磷矿资源的企业可以更好的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保障稳定而便宜的原材料供应,展现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成本优势。 建议继续关注具备磷矿资源优势的云天化、新洋丰、兴发集团等磷肥龙头企业。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6%,上证综合指数成份上涨 1.6%,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相比,基础化工板块领先 4.4 个百分点。子板块方面,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以上涨为主,其中磷肥及磷化工(+22%)、锂电化学品(+18%)、钛白粉(+14%)、复合肥(+12%)、无机盐(+12%)等子板块等涨幅居前;日用化学品(-1%)、钾肥(-0.8%)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跌幅:本周基础化工板块领涨个股包括川金诺(+46%)、川恒股份(+44%)、沧州明珠(+38%)、云图控股(+36%)、安利股份(+31%)等;领跌个股包括拉芳家化(-13%)、珀莱雅(-11%)、 *ST 达志(-10%)、丸美股份(-10%)、水羊股份(-9%)等。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1-07-12
    •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供需双向支撑DMC深度受益

      石油石化行业研究周报:供需双向支撑DMC深度受益

      化工行业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   煤制 DMC 将成重要路线 电池级壁垒高: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国内碳酸二甲酯(DMC)产能约 97 万吨,生产企业约 14 家,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石大胜华、山东海科、维尔斯化工、德普化工、东营顺新、华鲁恒升 5 万吨乙二醇技改后形成约 2.5 万吨 DMC 生产能力。 未来,我国新增产能将以酯交换法和甲醇羰基化法为主,甲醇羰基化法产能增加主要通过煤制乙二醇装置技改完成,将成为煤制 DMC 的重要工艺路线。碳酸二甲酯(DMC)根据纯度可分为工业级和电池级。工业级 DMC 纯度一般为 99.5%,而电池级 DMC 的纯度达到 99.95%以上,甚至达到高纯级 99.99%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要求。电池级 DMC 生产提纯难度大,壁垒较高,行业产能为 12 万吨/年——生产企业包括石大胜华、海科、奥克股份、安徽红四方。   工业级、电池级 DMC 需求双增长。2020 年国内 PC 产量 82 万吨,表观消费量 220 万吨,自给率低于 50%,我国 PC 扩能需求迫切。根据生产 1 吨非光气法 PC,需要消耗 0.4 吨工业级。未来两年非光气法 PC 预计约 100 万吨新增产能投放,合计拉动工业级 DMC 约 40 万吨需求增量。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在 DMC 下游应用中的占比已接近 30%,成为 DMC 的主要应用领域。受益于“电动化”进程,新能源汽车将拉动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电解液出货量将同步出现持续性增长,带动上游溶剂需求。   我们建议持续关注碳酸二甲酯行业龙头企业华鲁恒升。预计公司 50 万吨乙二醇技改项目于今年底前投产,在不降低乙二醇产能情况下联产 30 万吨DMC、10 万吨草酸,公司将成为国内具备成本优势的 DMC、草酸生产企业。在未来工业级、电池级 DMC 需求双增的背景下,建议关注 DMC 项目落地之后对公司盈利及估值的双重提升。   市场回顾:   板块表现:本周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涨跌幅+1.49%,位居 30 个行业指数第 13 位。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0.15%,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指数领先上证指数 1.34%。石油开采子板块拖累整体石油石化板块表现,其他石化(+4.37%)、油田服务(+4.28%)、油品销售及仓储(+3.28%)、工程服务(+1.90%)、炼油(-1.65%) 、石油开采(-3.01%)。   个股涨跌幅:本周石油石化板块领涨个股包括道森股份(+32.68%)、东方盛虹(+19.46%)、昊华科技(+13.42%)、ST 海越(+10.44%)、石化油服(+10.10%)、泰和新材(+10.06%)等;领跌个股包括沈阳化工(-5.48%)、中国石油(-4.59%)、中曼石油(-3.59%)、三联虹普(-3.29%)、中国石化(-2.55%)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恶化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07-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