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29)

    • 1H24业绩符合预期,海外2Q实现高增长

      1H24业绩符合预期,海外2Q实现高增长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公司1H2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其中2Q24收入及净利增速有所放缓。1H24行业整体三维手术量增速受医疗反腐影响有所放缓,但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放量情况理想,带动国内/海外收入同比+45%/+36%。公司7月整体表现相较2Q有所改善,且行业反腐已常态化,预计对手术量及设备投放的影响将逐步减弱。重申“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人民币27.9元。   1H2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Q24增速稍有放缓:1H24收入同比+40%至人民币1.98亿元(vs BBG全年一致预期:+43%),收入中三维消融导管占收入比例>40%,标测导管占比约30%,设备类占比<10%,针鞘类占比约15%,其中主要新产品(压力消融导管、冷冻消融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占比约20%;毛利率同比-8.5pcts至59.1%,主要受到集采降价以及压力导管等新品上市后仍在放量期,暂未形成规模效应影响;归母净利同比+689%至1,701万元。单看2Q24,收入/毛利率/归母净利分别同比+21%/-9.3pcts/+12%,增速稍有放缓。   国内收入在医疗反腐常态化下维持较高增速,海外收入2Q24增长强劲。国内:1H24收入同比+45%,其中三维消融导管收入+>50%。从手术量看,受到医疗反腐影响,行业三维电生理手术量1H24同比增速放缓至+10%~20%,低于我们的预期,公司期内三维电生理手术量完成接近1万例,其中1Q24手术量>5,000例,2Q24环比有所下滑。公司重磅新品TrueForce压力导管1H24手术量近2,000例(其中1/3用于房颤手术),公司预计全年压力导管手术量>4,000例。海外:1H24收入同比+36%,其中2Q24+>80%,美洲、中东俄非增速亮眼,主要受压力消融导管海外销售放量拉动,公司预计2024全年压力导管海外手术量>1,000例。   研发管线顺利推进:1)PFA:公司自研导管已进入临床随访收尾阶段,参股的商阳医疗PFA产品已递交国内注册,预计1H25获批;2)RDN:正在多家中心开展临床入组;3)双弯压力感知磁定位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已递交国内注册申请;4)与Stereotaxis合作:核心产品第五代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磁导航系统Genesis及双方共同研发的磁导航消融导管均已递交注册申请,预计2H24获批。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人民币27.90元。我们预计2024-26E公司收入人民币4.6亿/6.5亿/9.0亿元,给予公司20x2025E PS目标估值倍数,目标价人民币27.90元,该目标估值倍数较公司上市以来均值低0.8个标准差。   投资风险:政策风险、电生理手术量及核心产品销售增速不及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6页
      2024-08-26
    • 调整进行时,业绩反弹道阻且长

      调整进行时,业绩反弹道阻且长

      个股研报
        华熙生物(688363)   在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条线大举调整的背景下,2Q24公司收入负增长18.1%,又因资产及信用减值令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6%。季度业绩的同比下降再次印证我们对于华熙生物业务重回增长轨道仍需时间的观点。我们维持华熙生物“持有”评级,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48.9元。   功能性护肤品调整进行中,但恢复增长有待时日:公司自2023年中开启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线的调整,也直接造成了1H24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0%。公司表示,在四大品牌中,尽管润百颜的业务及组织结构调整已相对完善,但收入仍同比下降超10%,其余品牌则降幅更高。作为对公司收入贡献最大的业务线,功能性护肤品收入的下降也导致公司整体1H24收入增速由正转负。我们认为,功能性护肤品条线在下半年将环比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1)新产品:润百颜、夸迪两大品牌将推出新产品,利用新产品、新原料吸引消费者;(2)提早备战双十一:管理层表示四大品牌均将双十一作为业绩达成的主要发力点,分别将利用增加营销投入和上市爆款新品的方式备战;(3)加强消费者触达:公司成立科学传播团队,旨在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品牌力,加强线上营销的消费者触达。尽管公司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业务条线改革,但我们仍认为变革尚未转化成为业绩增长的动力,仍需具体新品上市或热门的营销活动来助力收入恢复正增长曲线。   原料出海和医美产品成为业绩支撑:在功能性护肤品收入下滑期间,公司原料和医疗终端业务的收入增长成为了公司收入规模的支撑。其中,公司原料业务在1H24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50%的收入贡献来自于海外。同时,在娃娃针增长超200%的带动下,医疗终端业务中的皮肤类医疗产品同比增长70%。公司表示,将在未来1-2年间在巴西、土耳其、意大利等国推进医美产品注册,铺平医美产品出海之路。   减促和控费使利润率回升: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条线调整逐步结束,部分品牌营销活动开始投放,以及公司内部薪酬结构重组带来的一次性支出(约人民币6,000-7,000万元),使2Q24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1.5ppt和2.2ppt。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下半年新品推出节奏加快以及双十一期间营销力度增大,2H24公司的费用率也将同比提升。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持有”评级:考虑到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的调整仍需时间完全达成,以及公司组织和薪酬调整的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给予华熙生物28x2025E PE,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48.9元,维持“持有”评级。   投资风险:行业需求放缓;线上竞争加剧;子品牌增长不及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08-26
    • 平安好医生(01833):1H24超预期实现盈利,短期关注收入恢复增长时点及利润率改善空间

      平安好医生(01833):1H24超预期实现盈利,短期关注收入恢复增长时点及利润率改善空间

    • 药明生物(02269):1H24经调整净利低于预期,维持24年全年指引

      药明生物(02269):1H24经调整净利低于预期,维持24年全年指引

    • 奥布替尼增长好于预期,全年销售指引上调至35%同比增速

      奥布替尼增长好于预期,全年销售指引上调至35%同比增速

      个股研报
        诺诚健华(688428)   首席医药分析师阳景恢复覆盖诺诚健华(9969.HK),首次覆盖诺诚健华A股(688428.CH)。公司1H24奥布替尼销售好于预期,净亏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奥布替尼二季度实现强劲销售增速,全年销售指引从先前的30%同比增速上调至35%同比增速。维持“买入”评级;港股目标价为8港元,A股目标价为人民币12.5元。   1H24收入略好于市场预期,净亏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1H24公司实现收入4.2亿元(+11.2%YoY,+16.3%HoH),其中奥布替尼实现销售收入4.17亿元(+30%YoY,+19.1%HoH),好于市场预期;归母净亏损进一步缩窄至2.62亿元(-38%YoY,+25.3%HoH),显著好于市场预期,主要受益于收入略好于预期,毛利率略好于预期(+5.8ppts YoY,+0.2ppts HoH),运营费用控制好于预期。上半年公司现金消耗约为3亿元,截至6月30日,公司账面现金约为79.9亿元。   奥布替尼2Q24实现49%的收入同比增速,全年销售指引上调至35%同比增速:二季度奥布替尼销售增长强劲,实现2.53亿元销售收入,同比上升48.6%,环比上升54.3%,主要受益于独家适应症MZL加入医保加速入院放量、CLL及MCL等适应症DOT的延长、及更重要的是商业化队伍特药销售能力和执行力的提升(得益于新任首席商务官陈少峰拥有丰富的特药销售经验及更为清晰的市场战略,尽管商业化队伍人数并未有额外增加)。管理层发言表示,由于奥布替尼是唯一获批MZL的BTK抑制剂,MZL适应症占奥布替尼整体销售额较大比例,尤其是2Q24。展望下半年,受益于MZL市场规模(NHL第二大适应症)以及奥布替尼的先发优势,公司预计奥布替尼有望实现超过40%的销售增速(对应4.9亿元),因而全年奥布替尼销售指引上调至≥35%同比增速(对应9.05亿元)。我们认为该指引目标可轻松实现,目前我们在模型中预测奥布替尼全年销售额约为9.5亿元。   2H24/1H25主要催化剂包括:(1)奥布替尼:MS适应症审批路径与美国FDA沟通达成一致(预计2H24)、MCL适应症美国递交NDA、ITP中国三期试验完成(预计2025年中)、SLE2b期试验完成中期分析(预计4Q24)、潜在海外授权;(2)坦昔妥单抗(CD19):DLBCL适应症中国获批(预计1H25);(3)ICP-332(TYK-2JH1):海外健康人PK研究完成(预计2024年底)及潜在出海授权;(4)ICP-488(TYK-2JH2):银屑病二期POC数据读出(预计2024年底)及潜在出海授权;(5)ICP-723(NTRK):NTRK+晚期实体瘤中国NDA递交(预计1Q25)。   维持“买入”评级,港股目标价为8港币,A股目标价为12.5元:根据更新的财务状况,我们预测诺诚健华2024E/2025E/2026E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55亿/12.3亿/15.6亿元,主要受益于奥布替尼的销售增长和坦昔妥单抗获批后的放量(自2025年起)。归母净亏损预测分别为人民币5.4亿/5.2亿/4.1亿元。我们基于经POS调整的收入预测和DCF估值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对WACC和永续增长率的假设分别为10%和3%,得到公司港股目标价为8港元、A股目标价为人民币12.5元(A股溢价系数采取75%,约为过去2年A股溢价平均值),对应126亿元市值。   投资风险:奥布替尼销售不及预期,主要药品出海不及预期或者失败,重要项目研发延误或者失败。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9页
      2024-08-22
    • 巨子生物(02367):1H24业绩超预期,产品矩阵扩容及全渠道扩张支持长期增长

      巨子生物(02367):1H24业绩超预期,产品矩阵扩容及全渠道扩张支持长期增长

    • 2Q24泰它西普销售略好于预期,但研发费用高于预期

      2Q24泰它西普销售略好于预期,但研发费用高于预期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荣昌生物2Q24收入略超我们预期,主要由于泰它西普销售好于预期;但净亏损显著高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研发费用显著高于预期及非经营性开支超出预期。维持“持有”评级及目标价(港股26港元、A股人民币35元)。   2Q24收入略超我们预期,但净亏损显著高于我们预期:公司2Q24实现收入人民币4.09亿元(+63.1%YoY,+23.8%QoQ),其中产品收入为4亿元(+59.1%YoY,+20.8%QoQ),大致符合市场预期,略超我们预期,主要由于泰它西普销售略超我们之前预测;净亏损为4.32亿元(+13.7%YoY,+23.7%QoQ),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和我们预期,主要由于研发费用显著高于预期(+63.4%YoY,+43.4%QoQ)以及非经营性开支超出预期。2Q24毛利率为76.8%,环比略微下降(-0.7ppts QoQ),但同比上升明显(+7.7ppts YoY),主要得益于收入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效应。2Q2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3.94亿元,在1Q24(4.26亿元净流出)基础上略有下降。   泰它西普上半年实现3.8亿元销售额,略好于我们先前预期:上半年泰它西普(或RC18)实现销售收入约3.8亿元(~+100%YoY),其中风湿科红斑狼疮约占收入2/3,肾科约占收入接近30%,皮肤小儿重症肌无力等科室约占5%。管理层表示,上半年RC18放量主要受益于中心市场(包括头部医院和核心省份)销售获得优势、风湿及肾科专家对于产品疗效和安全性认识提升、目标医院和医生有效覆盖、DOT(Duration oftreatment)显著延长(包括老患者和新患者)。上半年RC18实现了超过100家医院的新准入,目前累计实现900+家医院的准入(vs.2023年底800家医院),覆盖医生超过26,000人,覆盖330个地级市。目前泰它西普商业化团队约800+人,较2023年底700人销售团队进一步增加。展望未来,持续扩充对医生人数的覆盖有望进一步推动泰它西普未来的销售。基于上半年泰它西普的快速增长势头,考虑到RA适应症亦于近期获批,我们预测下半年泰它西普有望实现超过5亿元销售额。此外,上半年RC48销售约为3.5亿元(~+50%YoY),主要受益于前线UC GC适应症上DOT的显著延长(主要由于公司提高对医生管理安全性事件的教育)。截至2024年6月30日,商业化团队人员为580人左右(较2023年底600人队伍似乎略有下降),合计准入超过300家医院(上半年新准入的医院超过50家),全国TOP500医院里准入比例大约为68%,合计覆盖医生近25,000。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焦mUC适应症DOT延长进行推广。   RC18两个国际临床三期试验均于下半年开始首例患者入组,我们保守预测下半年研发费用将较上半年有所增加: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手现金约10亿元,银行授信额度为30亿元,管理层认为上述资金计划可支撑今明2年现金需求,与此前7月电话会口径一致。另外,近期A股定增额度由先前的25.5亿元下调至19.5亿元,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期发行。更重要的是,公司于此次业绩电话会更为清楚地分享其未来控费计划,包括梳理研发管线项目(优先晚期确定性高的项目例如RC18大三期,适当控制中早期研发费用),调整海外临床推进速度(RC18两个国际三期预计分4年做完,较之前3-4年指引略微延长,从而降低对单个周期费用的影响),及优化部分负责CMC的员工从而节省开支。具体来说,管理层认为今年下半年研发费用有望保持和上半年相当的水平(1H24:8.06亿元,+49.2%YoY,+5.3%HoH)。考虑到公司2Q24研发费用已上升至4.75亿元(+63.4%YoY,+43.4%QoQ)、RC18国际三期SLE试验第二阶段首例患者入组预计在3Q24末/4Q24初(有关国际化三期临床试验开支分析,详情请见我们之前报告)、及国际MG三期试验已于8月完成首个病人入组,我们认为在该情景下研发费用维持和上半年相当的水平存在挑战。基于目前已有信息,我们保守估计下半年研发费用将较上半年有所增加。   2H24/1H25年主要催化剂:1)RC18潜在出海授权、MG适应症中国上市申报(预计4Q24),pSS适应症中国上市申报(预计1H25),IgAN三期数据读出(预计1H25);2)RC48(HER2ADC)HER2+乳腺癌伴肝转移适应症中国上市申报(预计2024年底),海外1L UC适应症Cohort C初步数据读出(预计ESMO’24);3)RC88潜在出海授权交易。   维持“持有”评级和目标价(港股26港元、A股人民币35元):我们将2024E/25E净亏损预测下调至人民币17亿元/11.1亿元,将2026年由净利润下调至净亏损5.2亿元,主要由于上调研发费用预测及略微上调收入预测导致。基于我们的DCF估值模型,(WACC:10%,永续增长率:3%),维持公司“持有”评级和目标价26港元(港股)和人民币35元(A股)。在未有明确RC18出海指引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股价已反弹至合理估值水平。若RC18能够实现出海,则公司股票有望迎来主要上调机会。   投资风险:出海授权延误或失败、现金流消耗大于预期、销售未如预期、研发延误或临床试验数据不如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7页
      2024-08-20
    • 2Q24业绩大超预期,海外泽布替尼收入继续强势增长

      2Q24业绩大超预期,海外泽布替尼收入继续强势增长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06160)   百济神州2Q24业绩显著强于预期,主要受益于泽布替尼美国和欧洲销售持续强劲增长。公司首次实现经调整Non-GAAP经营利润,成为此次业绩的正面惊喜。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美股285美元,港股171港元,A股人民币181元。   2Q24业绩大超预期,主要受益于泽布替尼海外销售超预期:2Q24公司总收入达到9.29亿美元(+56.1%YoY,+23.6%),其中产品收入达到9.21亿美元(+66.3%YoY,+23.2%QoQ),显著超过我们预期和VisibleAlpha一致预期,主要得益于百悦泽美国和欧洲销售强于预期;净亏损为1.2亿美元(-68.4%YoY,-52.1%QoQ),显著好于我们预期和VisibleAlpha预期,主要由于产品收入强于预期、毛利率高于预期、运营费用率低于预期。基于此,百济首次实现经调整NON-GAAP经营利润(OP)4,846万美元盈利(vs.2Q23:1.93亿美元亏损,1Q24:1.47亿美元亏损),成为此次业绩的一大正面惊喜。   泽布替尼美国欧洲销售持续强劲增长:百悦泽(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到6.37亿美元(+106.8%YoY,+30.5%QoQ),其中美国销售额达4.79亿美元(+114.4%YoY,+36.3%QoQ),主要受益于CLL适应症进一步放量(超过60%季度环比需求来源于此),管理层表示泽布替尼在CLL新患(包括初治和2线治疗场景)市场份额已达到40%+,和阿卡替尼较为接近;欧洲销售额达8,140万美元(+209.2%YoY,+20.9%QoQ),得益于主要国家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中国销售额达6,360万美元(+31.2%YoY,+10.8%QoQ)。目前,公司泽布替尼在美国整体CLL市场份额(按销售额计,包括存量和增量病人)为第三名,考虑到CLL适应症仅于2023年1月在美国获批,泽布替尼爬坡强劲,管理层认为其长期有望超越伊布替尼收入。另外,受泽布替尼海外销售强势增长拉动,2Q24美国收入占据公司产品收入52%,欧洲收入占8.8%。   毛利率创新高,运营费用率进一步下降:受高毛利的泽布替尼海外收入驱动导致,2Q24公司整体产品毛利率(占全球产品收入)达到85%,同比、环比分别上升2.3、1.7个百分点。另外,在收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经营费用仅增加10%YoY,包括研发费用为4.54亿美元(+7.5%YoY,-1.3%QoQ),销售管理费用为4.44亿美元(+12.3%YoY,+3.8%QoQ),主要由泽布替尼全球商业化的持续投入导致。随着泽布替尼海外销售的持续攀升,公司预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行政费用率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研发进度符合预期,下一步管线重点关注BCL2、BTK CDAC和CDK4抑制剂:(1)Sonrotoclax(BCL2)四项注册性临床试验正在继续推进中,包括全球三期TN CLL,全球二期R/R MCL,R/R WM和中国二期R/R CLL,入组进度顺利,目前整个BCL2项目已入组超过1,000多例患者。目前全球2期R/R MCL试验已完成病人入组,有望于2024年底/2025年初进行数据读出,若数据读出积极,公司有望于2025年向FDA进行首次加速上市申请。此外,公司有望于2024年底/2025年初开启R/R CLL和R/R MCL的三期研究。(2)BGB-16673(BTK CDAC)整个项目已入组超300例患者,目前正在继续进行R/R MCL和R/R CLL两项潜在注册可用的扩展队列研究的病人入组,并将于4Q24/1Q25启动R/R CLL三期临床试验。(3)BGB-43395(CDK4抑制剂)自今年4月开启1期试验后,至今已入组超60例患者,目前单药治疗和与氟维司群和来曲唑联用的研究继续在进行剂量递增,有望在4Q24公布1期首次数据读出。   其他更新:(1)公司宣布将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瑞士,反映出公司进一步全球化战略布局;(2)美国新泽西州40万平方英尺大分子生产基地已和临床研发中心已投入运营,将负责替雷利珠单抗美国和欧洲供应的生产;(3)艾伯维专利诉讼决定预计将于2025年5月左右出结果。   2H24/1H25主要催化剂包括:(1)Sonrotoclax(BCL2):R/R MCL潜在注册可用二期数据读出、向FDA递交NDA申请、开启额外2个三期研究(R/R CLL,R/R MCL);(2)BTK CDAC开启R/R CLL三期国际化临床试验;(3)替雷利珠单抗胃癌联用数据读出,包括LAG3和OX40靶点联用(预计2024年读出);联用肺癌队列数据读出,包括和OX40,HPK1,LAG3等靶点的联用数据(预计1H25公布);(4)泽布替尼海外适应症获批,包括泽布替尼WM和CLL日本获批(预计2H24),泽布替尼片剂美国欧洲获批(预计1H25);(5)替雷利珠单抗一系列海外适应症获批,包括欧洲1L NPC,1L ES-SCLC,辅助新辅助NSCLC,1L GC,1L ESCC,美国1L ESCC,1L GC及日本1L和2L ESCC。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美股285美元,港股171港元,A股人民币181元:我们分别将2024/2025/2026E年收入预测上调20%/14%/11%,同时上调我们毛利率预测,略微下调运营费用率,导致2024/25E净亏损进一步缩窄,2026E净利润预测进一步上升。基于DCF估值模型(WACC和永续增长率的假设分别为8.1%和3.0%),上调美股/港股/A股目标价至285美元/171港元/人民币181元,对应297亿美元市值。   投资风险:泽布替尼海外销售增速未如预期;核心研发管线临床/审评进程延误。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0页
      2024-08-09
    •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增长势头愈发强劲,全年指引上调至超过8千万美元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增长势头愈发强劲,全年指引上调至超过8千万美元

    • 2Q24经调整归母净利略高于预期,维持全年指引

      2Q24经调整归母净利略高于预期,维持全年指引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药明康德2Q24收入大致符合市场预期,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略高于市场预期。公司维持全年指引不变。维持港股和A股目标价。   2Q24收入大致符合市场预期,略高于我们预期;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均略高于市场和我们预期:公司2Q24实现收入92.6亿元(-6.5%YoY,+16%QoQ),大致符合Visible Alpha一致预期,略高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Wuxi Chemistry略好于我们预期;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4.6亿元(-10.7%YoY,+28.5%QoQ),略高于Visible Alpha一致预期和我们预期。2Q24毛利率为39.9%(-0.8pptsYoY,+2.3ppts QoQ),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为26.6%(-1.2pptsYoY,+2.6ppts QoQ),均较1Q24微升。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为43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33.2%YoY,对应上半年新签订单增速超过25%,增速显著快于同行。   二季度Wuxi Chemistry受益于TIDES业务强劲增速和良好的小分子CDMO环比增速,早期业务仍然较为疲软:2Q24Wuxi Chemistry实现收入66.5亿元(-5.5%YoY,+19.5%QoQ),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实现+4.4%YoY/+19.5%QoQ,略好于我们之前预期;其中,TIDES业务受益于产能提升(目前TIDES产能为32,000L)收入维持强劲增速,实现13亿元(+67.1%YoY,+67.1%QoQ);小分子D&M收入为41.7亿元(-4.2%YoY,+29.5%QoQ),显示出良好的环比增速。然而,早期阶段业务包括Wuxi Chemistry板块R收入、Wuxi Biology、WuxiTesting业务仍然处于疲软状态,管理层表示早期阶段业务(包括Wuxi Biology、Wuxi Testing等)订单价格有所下降。   维持全年指引,在手订单可覆盖全年收入指引的85%:公司有信心完成之前所说的全年指引,即收入实现383-405亿元(-5%~+0.4%YoY,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保持+2.7%~+8.6%YoY),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率维持去年水平。收入端,管理层表示,431亿元在手订单中约80%会在18个月内转化为收入,今年交付的部分预计可以覆盖全年指引的85%。公司预计小分子CDMO业务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将维持正增长,较此前一季报电话会说的D&M维持双位数增长似乎有所下调。TIDES收入全年指引仍维持之前所说的全年超过60%增速(二季度末TIDES在手订单进一步增长至147%YoY vs.一季度末增速为110%YoY,且TIDES业务今年计划增加500多名员工)。利润率方面,公司认为收入的上升、毛利较好项目占比的提升及自动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将会帮助公司实现和去年一致的经调整净利率水平。   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进一步影响Wuxi ATU和小部分早研服务:和公司之前在一季报电话会的说法相似,管理层表示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导致Wuxi ATU客户担忧上升,导致ATU业务获取新订单和新客户在二季度变得更加困难,以及导致极个别客户取消部分早期研发服务。我们留意到2Q24Wuxi ATU总项目数减少1个(减少的项目为临床2期项目),目前管理层认为板块工作重心为执行现有ATU项目。此外,个别早期研发客户由于议案草案的扰动取消了部分早期研发服务。   维持港股目标价48港元和A股目标价人民币60元:基于更新的财务信息,我们将2024E/2025E/2026E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略微上调2.3%/2.4%/1.8%,主要系轻微上调2024E/2025E/2026E收入预测。维持港股目标价48.0港元和A股目标价人民币60.0元。   投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融资环境恢复差于预期;竞争格局激烈。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7页
      2024-08-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