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76)

    • 2023年三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成长,三大板块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3年三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成长,三大板块毛利率持续改善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事件:2023年10月18日,普洛药业发布2023年三季报业绩。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同比增长12.57%;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29.53%;扣非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比增长24.8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三季度业绩稳健成长,原料药、CDMO和制剂三项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公司坚持“做精原料、做强CDMO、做优制剂”发展战略,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6亿元,同比下降0.76%;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3.61%;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降4.91%。公司Q3毛利率达到27.20%,比去年同期提高4.60pp,环比Q2增加2.07pp,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核心业务板块持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升。(1)原料药业务稳健成长,短期内产品市场价格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有望触底反弹;(2)CDMO业务高速发展,商业化项目是CDMO板块收入的主要贡献来源,截至2023年上半年CDMO研发人员超过500人,持续强化“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技术优势,PROTAC、ADC、多肽等新技术平台也在建设中并已部分提供服务;(3)制剂方面公司不断扩充管线品种,现有制剂品种120多个,预计2023年还将新增5个品种,充分发挥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   战略布局多肽特色板块,多个高端产品陆续投产。公司合成生物学与酶催化、多肽等技术平台能力持续提升,在建的多肽平台主要用于减肥类产品,部分保护氨基酸产品已经量产,司美格鲁肽制剂和原料药项目研发持续推进中,未来还将投资固相加液相车间,部分肽链将转为发酵生产。产能建设方面,今年公司有多个高端产能陆续投产,包括两条高活性API生产线和新增的一个流体车间、一个多功能柔性车间;横店CDMO研发大楼正处于最后的研发设备安装工作,预计将于11月正式投产。公司今年已有三家子公司接受美国FDA检查,其中两家已收到美国FDA签发的现场检查报告,都是以NAI(NoActionIndicated无需采取整改)零缺陷通过,检查品种包括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AP20014原料药等;另外一家还在等待现场检查报告。公司质量体系持续符合美国FDAcGMP要求,助力制剂产品走向国际化。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7/16.33/20.73亿元,对应PE为16/12/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环保相关的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0
    • 医药行业点评:支原体肺炎流行,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全梳理

      医药行业点评:支原体肺炎流行,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全梳理

      化学制药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如何传播?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肺炎支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易感人群以及高发季节?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有少数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情况。儿童青少年,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大多在4岁以上,以幼儿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为主。此外在广东,每年6-10月支原体肺炎感染相对高发。   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数据:根据《Etiologicalandepidemiologicalfeaturesof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inChina》文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常见病因,少数由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则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所致。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22.8%的患者至少感染一种细菌且呈阳性。其中以儿童的感染率最高。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细菌中,排前五的依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血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学龄前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占比最高,高达56.7%。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青霉素和头孢等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从《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开始,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呼吸喹诺酮类,在支原体耐药率较低的地区可选择大环内酯类。当然,大环内酯类目前还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用药。   国内企业支原体肺炎药物布局情况。国内已上市治疗支原体肺炎药物繁多,其中在多西环素布局的企业有普利制药、康哲药业、翰宇制药等;米诺环素布局的企业有哈药股份、白云山药业、华北制药等;克拉霉素以及红霉素布局的企业有国药集团、众生药业、普洛药业、普利制药、百洋医药等;对乙酰氨基酚布局的企业有新华制药、中国生物制药、众生药业、亿帆医药等。   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检测。根据2016版临床指南,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基于医生判断即可建立肺炎临床诊断,此后通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确诊支原体肺炎后可进行系统治疗,重点关注英诺特、诺唯赞、万孚生物等拥有肺炎支原体快检试剂平台的厂商,建议关注亚辉龙、安图生物、圣湘生物等拥有相关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产品布局的公司。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布局支原体肺炎药物及检测的相关企业,如:特一药业,众生药业,百洋医药、普利制药、英诺特、诺唯赞、亚辉龙、万孚生物等。建议关注止咳药相关标的,如:特一药业,贵州百灵、贵州三力、以岭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0-20
    • 医药行业周报:两个思路:关注GLP-1等大单品,聚焦三季报关注院内复苏

      医药行业周报:两个思路:关注GLP-1等大单品,聚焦三季报关注院内复苏

      医药商业
        医药周观点: 司美格鲁肽慢性肾病 III 期临床疗效优异、 提前终止,诺和诺德业绩超预期,全年收入增速指引从 27%-33%上调至 32%-38%,关注 GLP-   1、 AD 等大单品催化。同时聚焦三季报,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标的及院内复苏预期背景下的医药龙头白马估值复苏。   1) CXO: GLP-1 药物放量拉动上游供应链高景气, 关注国内产业链的订单落地情况;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有望持续改善,关注海外客户询单、新签订单恢复节奏,一体化龙头和具备强α成长的细分领域龙头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2)创新药: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慢性肾病 III 期临床疗效优异,提前终止。随着减肥药销量飙升, 诺和诺德上调业绩指引, 10 月 13 日将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从 27%-33%上调至 32%-38%。 3)中医药: 基药目录修订持续推进,建议关注基药目录调整进展。中医药板块中长期稳健增长,建议关注年底估值转换契机。 4)疫苗与血制品: 智飞生物与 GSK 签订独家经销协议, 2024-2026 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最低采购金额达 206 亿元。关注带状疱疹疫苗、 HPV 疫苗等产品需求的提升,国内疫苗行业有望进入新景气周期。血制品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下半年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5)医疗服务: 随着相关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 消费医疗具备较好的弹性空间,后续建议重点关注去年低基数、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眼科消费医疗方向。此外关注刚性医疗服务,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下半年进入传统医疗旺季, 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6)线下药店: 关注门诊统筹相关政策在各区域落地情况及相关影响,后续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区域落地,我们预计药店将迎来更多的处方外流。 7)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8) 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 9) 高值耗材: Q3 政策变化叠加常规手术淡季扰动行业基本面,短期优先关注外部扰动下 Q3 手术量仍呈现较强刚性的方向,其次推荐政策转向后具有较大复苏弹性的领域。短期推荐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 中期关注 Q3 一过性影响后, Q4 及明年初有望出现持续修复的骨科和吻合器领域。 10) 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下,关注仪器设备出口机会。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关注 NASH、测序仪等大单品放量节奏。 11) 低值耗材: 关注 GLP-1 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普蕊斯、诺泰生物、阳光诺和、普洛药业,迈瑞医疗、迈得医疗、祥生医疗,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诺亚、科伦药业、通化东宝、甘李药业,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太极集团,普瑞眼科、固生堂。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3-10-19
    • 梅花生物(600873):盈利能力修复明显,苏氨酸、黄原胶量价齐增

      梅花生物(600873):盈利能力修复明显,苏氨酸、黄原胶量价齐增

    • 英矽智能招股说明书梳理:AIDD未来已来,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高速成长

      英矽智能招股说明书梳理:AIDD未来已来,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高速成长

      生物制品
        英矽智能: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冲击国内AI制药第一股。公司成立于2014年,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一体化、AI驱动的药物发现及开发平台,识别全新靶点并生成具有特定属性分子结构的候选药物。公司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的Pharma.AI平台开发自有在研管线,目前已建立由31个项目组成的多元化管线,涵盖29个药物靶点。公司在美国、大中华区、加拿大和中东布局全球业务,核心管理团队在国内外医药行业拥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并且拥有一支由世界级科学家、人工智能工程师和业务领导者组成的全球团队。   人工智能广泛赋能新药发现,AIDD未来已来。近年来新药研发难度日益增加,药物发现的整体成功率仅有51%,研发开支持续增加、回报率有所降低。AIDD可提高药物发现的预测精准度和成功率,有效加速研发过程并且降低成本,在药物发现领域持续扩张新的应用场景。目前头部跨国药企正加速布局AI制药,持续加强与AI公司合作,大型药企与AIDD的合作数量由2017年的18份新合作协议增加至2022年的66份新合作协议,复合年增长率为29.7%。   生成式AI平台赋能药物研发,无缝整合生物学、化学和临床开发功能。1)搭建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实现从靶点发现、分子生成到临床方案优化的全流程赋能。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由Biology42、Chemistry42和Medicine42组成,通过整合广泛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有效识别新药靶点,并且针对新靶点及已知靶点设计替代分子和优化临床开发管线。2)基于AI平台建立丰富在研管线,核心产品ISM001-055快速推进。公司利用Pharma.AI平台设计和开发多元化管线项目,治疗范围覆盖纤维化、肿瘤学、免疫学和其他治疗领域。截至2023年6月公司管线项目数超过31个,在研产品通常在12个月内进入IND筹备阶段,显著快于传统开发方法的行业平均水平4.5年。核心产品ISM001-055是一种小分子口服药物,通过抑制TNIK靶点治疗IPF及肾纤维化。全球IPF发病率持续增加,而目前可用于治疗IPF的药物有限,公司ISM001-055在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顶线数据,已获批在中美两地开展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款由生成式AI完成新颖靶点发现和分子设计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II期。3)与全球头部药企建立多元化深度合作,客户集中度较高。公司业务模式包括管线开发及战略合作、对外授权和生成式AI软件对外授权,目前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已签订了多项药物发现和开发合作,未来两笔较大的收入来自复星医药和赛诺菲,其中与复星医药合作最高可获得里程碑付款0.82亿美元,与赛诺菲的合作最高可获得里程碑付款12亿美元。   风险提示:业务战略风险、国际扩张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收入单一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10-13
    • 医药行业周报:底部三重共振,积极把握医药板块布局机遇

      医药行业周报:底部三重共振,积极把握医药板块布局机遇

      医药商业
        医药周观点: 医疗反腐带来的市场观望情绪逐渐见底,看好医药板块底部估值、持仓和情绪三重共振投资机遇。关注院内药品、器械边际恢复情况,关注医疗设备招投标进展,关注院外 CXO、医疗服务、药店等领域。本周重点方向创新药械、中医药、 CXO 和 GLP-1 产业链。   1) CXO: GLP-1 药物放量拉动上游供应链高景气,关注一体化龙头和具备强α成长的细分领域龙头。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有望持续改善,关注海外客户询单、新签订单恢复节奏。 ADC 行业高景气,关注药明合联经营进展和港股发行进展。2)创新药: 2023 年 ESMO 年会将于 10 月 20 日至 24 日在西班牙召开,关注10 月 16 日及 19 日摘要公布,关注国内创新药数据读出。国内 GLP-1 药物陆续有多款产品申报 NDA,国外 GLP-1 临床数据也有读出,建议关注 GLP-1 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 3)中医药: 基药目录修订持续推进,建议关注基药目录调整进展。中医药板块中长期稳健增长,建议关注年底估值转换契机。 4)血制品与疫苗: 血制品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下半年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随着新冠疫苗影响出清,需求恢复性提升,国内疫苗行业有望进入新景气周期,关注新品种放量节奏。 5)医疗服务: 随着相关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消费医疗具备较好的弹性空间,后续建议重点关注去年低基数、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眼科消费医疗方向。此外关注刚性医疗服务,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且部分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6)线下药店: 关注门诊统筹相关政策在各区域落地情况及相关影响,后续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区域落地,我们预计药店将迎来更多的处方外流。 7)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8) IVD: 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 9)高值耗材: Q3 政策变化叠加常规手术淡季扰动行业基本面,短期优先关注外部扰动下 Q3 手术量仍呈现较强刚性的方向,其次推荐政策转向后具有较大复苏弹性的领域。短期推荐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中期关注 Q3 一过性影响后, Q4 及明年初有望出现持续修复的骨科和吻合器领域。 10)仪器设备: 国产替代趋势不变下,关注仪器设备出口机会。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关注临床检测设备增量市场机会,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 NASH 新药获批和 GLP-1 药物适应症拓展,华大智造测序仪DNBSEQ-G99 获批临床检测,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检测项目拓展双重利好加入放量。 11)低值耗材: 关注 GLP-1 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普蕊斯、诺泰生物、阳光诺和、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诺亚、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太极集团、迈瑞医疗、迈得医疗、祥生医疗、伟思医疗、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国际医学。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页
      2023-10-10
    •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安徽集采纳入羟考酮口服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医药行业政策点评:安徽集采纳入羟考酮口服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医药商业
        事件:2023年9月21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征求《安徽省2023年度部分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集中采购文件》意见的通知,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2023年度安徽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医保秘〔2023〕27号)相关规定,现就《安徽省2023年度部分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剂集中采购文件》及拟报量目录公开征求意见,征集时间为2023年9月21日至2023年9月25日。   质量分组+先入围再竞价,独家品种通过专家谈判定价,规则相对温和。   本次安徽省药品集采的约定采购量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上报采购量基数的90%。采购周期原则上为2年,采购协议每年一签,续签约定采购量原则上不少于上年约定采购量。   采购目录范围内、获得国内有效注册批件的上市药品拥有申报品种资格。企业须承诺申报价不低于本企业该药品成本价。   首次报价要求:有集采中选/备选价的,不高于本企业同品规药品全国最低集采中选/备选价;无集采中选/备选价且有2022年安徽省采购记录的,不高于2022年本省有效最低价及全国省级最低有效挂网价;无集采中选/备选价且无2022年安徽省采购记录的,不高于同组同品规药品2022年本身有效最低价及该药品全国省级最低有效挂网价。   质量分组:申报药品分为AB两组,其中,监测(保护)期内国家一类新药、过保护期专利(原研)药品、仿制药参比制剂及本公告发布前通过(含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为A组,其它药品为B组。   3家以内先入围再竞价:对符合申报资格的产品从企业维度和药品维度进行综合评审。同品种参评数量≤3个,全部入围;同品种参评数量>3个,AB组各取评审分前两位/只有单组取评审分前三位入围。入围组内仅单品的药品纳入专家谈判,谈判成功的“谈判价”作为“中选价”,其余药品直接进行最终报价,以同品规“最终报价”最低者作为拟中选品,其报价为该品“中选价”。   羟考酮纳入拟报量目录,打破精麻药不参与集采的原有预期,但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本次安徽省集采发布的拟报量目录公包含49种药品,其中羟考酮口服剂(缓控释)属于管控严格的麻醉药品,此前市场预期不在集采范围内。羟考酮缓释片原研为奥施康定,目前国内羟考酮缓控释口服剂型拥有2家仿制药获批上市,分别是人福医药(2022年获批)和立方制药(2023年获批)。根据人福医药公告,公司羟考酮缓释片2022年销售收入为270万元,2023年1-6月销售收入为1500万元,目前体量较小。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2022年和2023H1原研奥施康定在国内销售额分别为2.83亿元/1.35亿元,人福医药销售额分别为11.5万元/123.7万元,国产市场占有率不足1%,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国产药品有望通过集采快速实现以价换量。此外,恩华药业获批上市的羟考酮注射液不在本次安徽省集采范围内。   投资建议:安徽省本次集采征求意见时间为9月21日至9月25日,关注后续集采正式文件及正式保量目录公布。羟考酮口服剂(缓控释)纳入集采超出此前预期,但国产份额不足1%,看好国产药品加速实现替代。建议关注人福医药、立方制药、恩华药业。   风险提示:集采范围超出预期风险,集采价格低于预期风险,集采降价扩散速度快于预期风险,集采产品销售额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9-28
    • 医药行业点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不变,新注册分类申请快速增长

      医药行业点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不变,新注册分类申请快速增长

      化学制药
        事件:2023年9月25日,CDE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意见的通知,旨在落实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对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进行修订。   《指南》适用范围是已上市化学药品中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评审批的仿制药。自第一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三年后不再受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相同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请。企业评估认为属于临床必需、市场短缺品种的,可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申请,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研究认定后可予适当延期;境外生产药品或港澳台生产医药产品,可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申请。   新注册分类是仿制药申请的主要类型,成为仿制药企业申报新趋势。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包括一致性评价申报和视同申报,其中一致性评价申报为已上市品种的补充申请,而视同申报为新注册分类的仿制药申报,包括3类、4类以及5.2类。新注册分类仿制药已经按照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的原则受理和审评审批,不需要重复进行一致性评价,上市后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2022年新注册分类仿制药申报2373项,同比增长28.76%,占比达到72%;而补充申请943项,同比增长5.84%。2023年上半年新注册分类仿制药1919个,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9%,新注册分类申请与补充申请的数量差距进一步增大。随着企业旧标准仿制药逐渐过评,新注册分类的仿制药申报已经成为仿制药企业申报新趋势。   《指南》主要适用未过评的存量文号,对存量老品种影响有限,不影响3类、4类和5.2类仿制药申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从2016年开始实施,存量大品种基本已经完成一致性评价,本次《指南》与2018年规定基本一致,对存量的老品种影响有限。新注册分类的仿制药申报并不会受到本次《指南》影响,仿制药企仍然可以进行产品申报。对于仿制药CRO/CDMO企业,下游需求仍然保持高景气,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公司主要服务3、4类仿制药项目,新签订单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充足的订单储备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头部仿制药CRO/CDMO和管线丰富、研发能力强的仿制药企,如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科伦药业等。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药物研发周期较长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行业监管政策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9-28
    • 医药行业周报:估值、持仓、情绪三重共振,看好医药板块底部布局机遇

      医药行业周报:估值、持仓、情绪三重共振,看好医药板块底部布局机遇

      医药商业
        医药周观点: 医疗反腐带来的悲观市场情绪逐渐见底,看好医药板块底部估值、持仓和情绪三重共振投资机遇。关注院内药品、器械边际恢复情况,关注医疗设备招投标进展,关注院外 CXO、医疗服务、药店等领域。   1) CXO: 8 月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环比改善, 下游 BigPharma 和 Biotech 的创新研发需求有望持续恢复。 药明合联无锡基地新商业化厂房成功投产, 将实现产能翻番, 为 ADC 等生物偶联药提供临床和商业化一站式 GMP 生产服务。 2)创新药: 第一三共 TROP2 ADC III 期成功,关注 ADC 药物研发进展。 各大药企对 GLP-1 靶点均有布局, 诺和诺德工厂被曝污染,生产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美国工厂收到 483 表格, 建议关注 GLP-1 药物研发相关进展。 阿尔兹海默症为难治性疾病,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建议关注 AD 领域相关药物研发进展。 3)中医药: 重点关注院外 OTC 方向,头部企业渠道与品牌价值凸显。 9 月 100 个基于评价证据的中药品种发布,关注中药循证医学大品种进展。 4)血制品与疫苗: 天坛生物重组凝血因子Ⅷ上市,血制品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下半年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随着新冠疫苗影响出清,需求恢复性提升,国内疫苗行业有望进入新景气周期,关注新品种放量节奏。 5)医疗服务: 消费医疗具备较好的弹性空间,后续建议重点关注去年低基数、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眼科消费医疗方向。此外,建议关注刚性医疗服务,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考虑到下半年属于传统医疗旺季,且部分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6)线下药店: 关注门诊统筹相关政策在各区域落地情况及相关影响,后续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区域落地,我们预计药店将迎来更多的处方外流。 7)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8) 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 9) 高值耗材: Q3 政策变化叠加常规手术淡季扰动行业基本面,短期优先关注外部扰动下 Q3 手术量仍呈现较强刚性的方向,其次推荐政策转向后具有较大复苏弹性的领域。短期推荐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 中期关注 Q3 一过性影响后, Q4 及明年初有望出现持续修复的骨科和吻合器领域。 10)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趋势不变下,关注仪器设备出口机会。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关注临床检测设备增量市场机会,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 NASH 新药获批和 GLP-1 药物适应症拓展,华大智造测序仪 DNBSEQ-G99获批临床检测,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检测项目拓展双重利好加入放量。 11)低值耗材: 关注 GLP-1 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医药政策跟踪: (1) 安徽省集采征求意见, 拟报量目录涉及管制类麻醉药羟考酮口服剂,关注精麻类药品集采预期变化及羟考酮口服剂国产替代机会。(2)医保局公布今年 1-8 月医保基金整体运行情况, 8 月医保支出环比下降 6.3%。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 凯莱英、普蕊斯、诺泰生物、阳光诺和、 迈得医疗、祥生医疗、 科伦药业、通化东宝、甘李药业、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诺亚、 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太极集团、普利制药、英科医疗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3-09-26
    • 梅花生物(600873):氨基酸盈利持续上行,回购、高分红回报股东

      梅花生物(600873):氨基酸盈利持续上行,回购、高分红回报股东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