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增速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增速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普蕊斯(301257)   收入增速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44亿元(+35.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164.05%),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43.93%);毛利率为30.29%,同比+5.70pct,净利率为18.56%,同比+9.04pct。单看Q3,公司实现收入1.95亿元(+25.07%),归母净利润0.39亿元(+107.39%),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103.81%);毛利率为33.69%,同比+9.25pct,环比+2.17pct;净利率为19.95%,同比+7.92pct,环比+0.81pct。公司营收端增速稳健,随着公司项目执行效率的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3H1公司新签不含税合同6.29亿元,同比增长32.94%;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存量不含税合同17.54亿元,同比增长35.88%,充沛的订单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30/1.76/2.32亿元,EPS为2.12/2.87/3.7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4.0/25.1/19.0倍,维持“买入”评级。   员工数量持续增长,服务能力已得到海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   截至2023年9月,公司员工总数为4061人,专业的业务人员近3900人,服务850余家临床试验机构,可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过130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180多个城市,能够满足客户绝大多数项目需求。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持续提升,公司与包括默沙东、IQVIA等在内的全球前10大药企/CRO企业均有合作,累计推动130+个产品在国内外上市。   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已为国内多个热门临床项目提供SMO服务   截至2023年9月,公司累计承接超过2800个国际和国内SMO项目,在执行SMO项目1741个。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已累计推动52个肿瘤新药和11个肿瘤仿制药在国内外上市,并参与了国内10个上市的PD-1/PD-L1单抗新药(占比58.82%)以及8个I类减重新药项目(占比29.62%)的SMO服务,专业的服务能力已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不及市场预期,核心技术成员流失,SMO需求下降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0亿元,同比增长4.52%;归母净利润18.80亿元,同比增长17.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98亿元,同比增长0.53%。单看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同比增长7.05%;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9.05%;扣非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滑3.75%。Q2以来,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的边际影响正逐渐减弱,营收端与利润端同比均稳健增长。2022年公司新增合同金额96.73亿元,截至2022年底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37.86亿元,为2023年业绩稳健增长提供保障。鉴于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稳健,我们上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2.49/26.79/32.58亿元(前值20.62/23.98/31.59亿元),对应EPS为2.58/3.07/3.7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0/21.8/17.9倍,公司作为国内临床CRO龙头竞争力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常规业务增速稳健,大力拓展新兴业务领域   2023H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下滑3.17%,剔除特定疫苗临床项目后营收同比增长40%。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达772个,同比增加165个;其中,境内项目503个,单一境外项目207个,MRCT项目62个,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能力逐渐得到海内外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学翻译等新兴业务,2023H1完成对克罗地亚Marti Farm的收购并实现与中国药物警戒业务的整合。   积极布局实验室业务,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2023H1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13.49%。公司数统业务及SMO服务均发展稳健。方达控股在苏州新建超过8000平方米的临床样品生产中心,方达医药苏州安评中心获得NMPA的GLP认证证书,合亚医药武汉研发中心正式开业,实验室业务快速发展,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投资收益波动等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表现持续亮眼,自研新药转化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表现持续亮眼,自研新药转化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业绩表现持续亮眼,自研新药转化加速业务转型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2亿元(+39.73%),归母净利润1.71亿元,(+32.72%),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39.31%);毛利率达56.09%(-0.82pct),净利率达24.95%(-1.37pct)。单看Q3,实现营收2.31亿元(+35.1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27.84%);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36.54%);毛利率达54.53%(+0.28pct);净利率达23.10%(-2.23pct)。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营收稳健增长;公司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加速自研新药转化,有望为未来业绩增长贡献新动能。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38/3.45/4.99亿元,EPS为2.12/3.08/4.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9/22.0/15.2倍,维持“买入”评级。   药学研究业务快速发展,自研新药转化打开成长空间   2023H1公司药学研究业务实现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37.30%;人员数量达852人,同比增长15.92%。2023H1公司新立项自研项目达40余项,累计已超290项;公司参与研发和自主立项研发的项目中,共3项新药项目已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47项药品申报上市注册受理,7项一致性评价注册受理;凭借成熟的研发技术平台与项目申报能力,公司已与多家企业签订联合开发项目协议,涉及品种包括去氨加压素注射液、吡美莫司乳膏等大单品,获批后按约定比例分配受益,有望持续打开业绩的向上空间。   临床试验与生物分析业务持续高增速,团队规模快速扩大   2023H1公司临床试验与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54.55%;人员数量达333人,同比增长34.82%。公司已搭建临床试验研发平台、数统分析平台、SMO平台、第三方稽查平台4大专业平台,全国设立19个常驻点,已与260余家医院建立长期临床合作。2023H1公司正在运行的生物分析创新药项目达60多项(包括临床前、临床I期项目),已自主开发600个生物分析方法。   风险提示:药物生产外包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泰格医药(30034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泰格医药(30034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 人福医药(600079)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薪酬改革有望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

      人福医药(600079)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薪酬改革有望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

    • 生物股份(60020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推进顺利,利润中枢稳健抬升

      生物股份(60020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推进顺利,利润中枢稳健抬升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营收增长稳健,核心业务稳步推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营收增长稳健,核心业务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营收增长稳健,新客拓展贡献业绩增量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60亿元,同比增长15.64%;实现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增长18.51%;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6.37%。单看2023Q3,公司实现营收29.20亿元,同比增长5.49%;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滑6.05%;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下滑6.82%。2023年前三季度,来自全球前20大药企与其它原有客户收入分别为12.49/67.84亿元,来自新增客户收入约5.27亿元,新客拓展持续贡献业绩增量。鉴于下游需求放缓以及新业务仍处于投入期,我们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6.44/20.69/26.57亿元(原预计18.63/24.48/32.36亿元),EPS为0.92/1.16/1.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7.9/30.1/23.4倍,鉴于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持续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业务稳健发展,实验室服务与CMC业务协同效应持续加强   2023年前三季度,实验室服务与CMC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0.69/19.14亿元,同比增长13.65%/13.94%。实验室服务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实验室化学与生物科学协同效应逐渐加强,2023H1收入增速分别约10%/35%,生物科学收入占比超51%。公司西安园区实验室预计于2024年投入使用,满足实验室服务中长期发展需求。截至2023年6月,CMC拥有620个项目,约75%的收入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现有客户,前后端导流效应显现,有望推动小分子CDMO业务快速发展。   临床研究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新兴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收12.62亿元,同比增长28.48%;毛利率达18.24%,同比大幅提升8.05个pct。截至2023年6月,公司拥有912个临床CRO项目与1400+个SMO项目,临床研究服务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3年前三季度,大分子和CGT两块新业务合计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9.82%,新兴业务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推进顺利,利润中枢稳健抬升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推进顺利,利润中枢稳健抬升

      个股研报
        生物股份(600201)   非口苗产品推进顺利,利润中枢稳健抬升,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19亿元(+9.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37.24%),单Q3公司实现营收5.34亿元,同比+14.52%,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46.38%;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变动+19%/+20%/+23%/-15%,其中研发费用增速最高。公司非五战略推进顺利,下游动保需求低迷但业绩增长动力较强,我们维持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4.25/5.09亿元,EPS分别为0.30/0.38/0.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1/24.8/20.8倍。公司非口苗产品推进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受低猪价拖累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向好改善   报告期内猪价低迷,行业动保需求受到压制,前三季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1125万元,同比增长+28.20%,但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向好改善增速更高,同比增长40.18%。   研发投入延续前期强度,定增项目有序推进   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09亿元,占营收比例8.96%,费用投入总体延续前期强度。新增资金规划方面,公司非公开定增稳步推进中,将为后续打造mRNA研发平台打下良好基础。   反刍板块研发储备丰富,大单品有望持续推出   公司反刍板块单品有望持续推出,布病活疫苗Rev1株已获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已通过应急评价。总体来看,公司已在反刍动物疫苗领域拥有完备的研发管线和产品储备,可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作为位于反刍需求大省的头部企业,后期有望推动大单品快速上量。   风险提示:猪价上涨不及预期,非瘟疫苗研发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整体保持稳定,产业投资未来可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整体保持稳定,产业投资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中新集团(601512)   业绩降幅环比收窄,产业投资未来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中新集团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1亿元,同比减少15.1%,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减少0.2%,业绩降幅较2023年上半年有所收窄。公司加强多领域均衡投资,投资收益持续向好,在手资金充裕,保障公司长久发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7.6、19.9和21.8亿元,对应EPS为1.17、1.33、1.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9、6.1、5.6倍,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降幅收窄,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为26.1亿元、10.3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同比降低15.1%、0.2%,降幅较2023年上半年有所收窄(2023H1分别为-21.15%、-8.4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亿元、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36.3%。公司现金流显著改善,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4.1亿元,同比高增125.7%。   多领域均衡投资,带动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投资收益2.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3.2%,主要是处置子   公司股权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加所致。同样产业基金投资评估增值,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亿元,同比增长166.9%。根据公司公告三季度期间公司新增认缴投资1支基金,主要投资生物合成、清洁能源等新材料领域,公司不断加强多领域均衡投资,或将进一步助推园区优质企业跨越式发展,保障业绩持续增长。   在手货币充裕,REITs有望助推未来发展   截止2023Q3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42.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6.3%,足以覆盖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时随着国内公募REITs试点资产范围不断扩展,预计未来公募REITs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公司拥有优秀的产业园运营和管理经验,业务符合REITs试点要求,个别成熟项目有望成功发行,助推公司长久发展。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投资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4
    •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报告:带状疱疹疫苗目标人群需求较大,市场长期可期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报告:带状疱疹疫苗目标人群需求较大,市场长期可期

      生物制品
        目标人群预防需求大,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潜力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40岁以上人口达到5.68亿人;国内已获批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可用于40岁以上人群,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用于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疫苗目标人群大。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较高,广东省2011年带状疱疹发病率为4.1/1000,2013年增至5.8/1000。黑苏赣冀沪地区2010—2012年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90/1000、3.20/1000、4.18/1000。湖北宜昌带状疱疹发病率发病率2016年、2017年分别为4.08/1000、6.04/1000。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HumanVaccines&Immunotherapeutics文献所示,中国0-29岁发病率为1.55/1000,40-49岁发病率为4.62/1000,6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10/1000,也就是1%,带状疱疹疫苗应尽早接种。由于能够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减少大量的疼痛及并发症,大部分目标人群都有潜在需求,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潜力大。   竞争格局好,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全球范围内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分别为默沙东的减毒活疫苗Zostavax、葛兰素史克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SK化工的SkyZoster,以及百克生物的感维。其中,葛兰素史克的Shingrix于2019年5月在中国附条件获批,并于2020年6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欣安立适),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百克生物的感维于2023年1月获批上市,是首款国产带状疱疹疫苗。目前国内仅两家,竞争格局比较好,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2023年10月8日,智飞生物与葛兰素史克生物(以下称GSK),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自2024年起至2026年,GSK许可智飞生物在中国合作区域(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开展营销、推广、进口并经销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欣安立适)。GSK与智飞生物合作推广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有助于带状疱疹疫苗在国内的放量,有望快速提高带状疱疹疫苗国内的渗透率。   2023年1月,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感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用于预防40岁-49岁人群的带状疱疹疫苗,同时也是首个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后,百克生物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受益标的   受益标的:智飞生物、百克生物、绿竹生物-B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11-1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