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2)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康龙绍兴通过FDA现场检查,质量体系接轨国际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康龙绍兴通过FDA现场检查,质量体系接轨国际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康龙绍兴顺利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商业化生产质量体系与国际接轨   继2025年4月宁波原料药生产车间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后,近日子公司康龙绍兴原料药商业化生产基地首次通过美国FDA新药批准前检查,标志着公司质量体系已与国际接轨,具备持续为美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商业化创新药原料药资质,助力板块由研发向商业化生产推进。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逐步复苏,2025H1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鉴于公司新签订单稳健增长,生产质量体系持续获得国际认可,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71/22.74/27.82亿元,EPS为1.00/1.28/1.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1/23.5/19.2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产能布局全球,4大API生产基地均通过FDA检查,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在中国、英国和美国共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其中海外11个)。目前,公司位于中、英、美三地的4个原料药商业化生产基地均已通过美国FDA检查,分别是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的位于英国Cramlington的Aesica、2022年5月收购的位于美国Coventry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以及2025年通过FDA现场检查的宁波和绍兴生产基地。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建设绍兴二期产能,其产能中反应釜体积绝对值较一期将有所增加,并预计在2025年底部分投产。截至2025H1,公司在建工程为26.10亿元,2025年全年预计CAPEX为20亿元左右,持续推进的产能扩建将有力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实验室与CMC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速   2025年上半年,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38.92亿元,同比增长15.5%,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10%,整体增速稳健。2025年上半年CMC业务实现营收13.90亿元,同比增长18.2%,CMC板块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预计更多的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交付。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9-18
    • 化工行业周报:2025年8月PPI环比持平,环氧氯丙烷供给偏紧,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2025年8月PPI环比持平,环氧氯丙烷供给偏紧,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1:2025年8月PPI环比持平,本轮PPI同比增速拐点或确认2025年8月PPI环比持平,本轮PPI同比增速拐点或确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8月国内PPI同比同比-2.9%,前值-3.6%;环比0%,前值-0.2%,年内PPI首次环比脱离负值。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召开后,“反内卷”政策推动煤炭、钢材、光伏、锂电产业链等相关行业的价格显著回升;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持续利好相关行业供给过剩情况改善;叠加2024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2025年8月PPI同比跌幅降低0.7pcts,PPI同比增速拐点初现。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国内化工行业作为上游行业或将快速响应落后产能出清及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等政策,先行扭转供求失衡格局,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或将逐步修复。   本周行业观点2:环氧氯丙烷供给偏紧,价格上行   据百川盈孚数据,截止到9月11日,环氧氯丙烷市场均价为13000元/吨,较上周(9月4日)市场均价上涨800元/吨,涨幅为6.56%。当前浙江、福建、湖北地区有环氧氯丙烷厂家停车中,河北及广西地区个别前期停车检修装置恢复运行,但对市场影响不大,本周环氧氯丙烷市场货源供应仍处于偏紧状态,利好企业出货。预计未来环氧氯丙烷成本上涨,环氧氯丙烷价格上调,利润有提升表现。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铬盐】振华股份;【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博源化工、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安利股份等。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化纤行业】聚合顺、恒逸石化、华鼎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湖北宜化等;【硅】新安股份;【氯碱行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卓越新能、万凯新材、华谊集团、中触媒、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关注未来6-12个月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关注未来6-12个月投资机会

      中药
        Biotech收入整体维持稳定增长,净亏损呈现快速收窄趋势   2025H132家中国Biotech企业实现营收463.56亿元,同比增长17.97%。龙头Biotech企业已实现多产品线或国际化布局,整体收入维持稳定高增;部分中小型Biotech公司凭借其核心产品,收入快速增长。2025H1中国Biotech企业净利润维持亏损状态,但整体延续快速收窄趋势;部分公司已出现扭亏,整体呈现积极信号。其中,百济神州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亿元,首度扭亏为盈;信达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8.34亿元,延续盈利趋势。   中国创新药资产迎来出海浪潮,BD交易总金额持续刷新纪录   随着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的显著提升,近几年来中国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逐渐得到全球认可,出海授权交易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参与全球竞争、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中国创新药资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跨国药企的研发管线。根据Insight数据统计,中国创新药资产出海授权交易的首付款与总交易额已从2020年的8.7/99.4亿美元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49.4/561.2亿美元;2025H1延续趋势,仅半年时间总交易额已达到635.5亿美元,超过2024全年水平,占比全球licenseout交易总额的40%左右。   根据《China’s increasing flow of innovative assets into big pharma R&D pipelines》数据,2020-2025H1全球11家MNC购买中国资产的总金额已接近1000亿美元,包括约110亿美元首付款;其中,BMS、AZ、Merck与Novartis对中国资产的交易相对更加积极。MNC购买的中国资产技术形式多样,包括ADC、双抗、TCE、CAR-T等,适应症涵盖肿瘤、自免、代谢等多个赛道。   关注未来6-12个月多个创新药大赛道的投资机会   未来6-12个月,我们建议关注包括下一代IO、减重、小核酸等在内的市场空间较大的7个创新药赛道。这些领域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或在短期内有望迎来价值拐点,国内相关公司亦在积极布局,甚至在某些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   推荐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三生制药、联邦制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百利天恒、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三生国健、康诺亚-B、一品红、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和黄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美迪西、博腾股份、普蕊斯;科研服务:皓元医药、百普赛斯、毕得医药、昊帆生物、药康生物、奥浦迈;中药:东阿阿胶、众生药业、江中药业、天士力、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佐力药业;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康拓医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14
    • 北交所信息更新:原料药出口高增长,新品种商业化兑现

      北交所信息更新:原料药出口高增长,新品种商业化兑现

      个股研报
        森萱医药(830946)   2025H1营收2.61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6792万元,同比-3%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下滑4.15%,归母净利润6792.01万元,同比下滑2.53%,毛利率48.54%,2024H1为43.97%;考虑到需求下降、印度产业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0/1.53/1.74亿元,对应EPS为0.30/0.36/0.4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9.9/34.0/29.8倍,维持“增持”评级。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氟尿嘧啶、扑米酮等原料药品种出口收入增长   分产品来看,2025H1,公司原料药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2.61%,毛利率57.32%,比2024H1同比增长1.96个百分点;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较2024H1分别减少1,714.45万元、1,616.72万元,同比分别减少34.16%、41.59%,主要由于农药化工原料市场需求量减少,子公司宁夏森萱氟氯系列医药中间体的收入和成本分别下降826.99万元、770.62万元,公司利托那韦等医药中间体受下游需求也有所下降。2025H1,公司通过积极的海外注册,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实现直接出口收入8,327.21万元,同比增长13.32%。从产品看,氟尿嘧啶、扑米酮、丙硫氧嘧啶等原料药品种出口收入增长是海外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地区看,欧洲和北美洲出口收入增长是海外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次新原料药品种琥布宗、来特莫韦、吲哚菁绿均已形成了商业化订单2025H1,公司子公司南通公司年产40吨利托那韦、60吨琥布宗原料药建设项目已达到可使用状态转固,2025年6月30日相比2024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减少2316.92万元,下降95.52%。研发方面,2025年4月,子公司南通公司丙硫氧嘧啶原料药成功斩获欧盟CEP认证。在新品研发管线布局上,重点围绕抗病毒、抗肿瘤、抗癫痫等领域进行管线研发;在商业化进程上,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持续推进新品上市,近期公司的次新原料药品种琥布宗、来特莫韦、吲哚菁绿均已形成了商业化订单。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新品研发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9-09
    • 化工“反内卷”系列报告(十一):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反内卷”背景下利润向上弹性空间较大

      化工“反内卷”系列报告(十一):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反内卷”背景下利润向上弹性空间较大

      化学制品
        苯酚丙酮:未来产能增速有望放缓,近年来下游双酚A等需求高速增长   2024年底,我国苯酚有效产能为657万吨、丙酮产能为406万吨,2019-2024年期间CAGR分别为19.83%、20.31%,供给端竞争较为激烈。我国苯酚丙酮产能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2024年,我国苯酚市场CR4约为33%,CR10约为67.6%,40万吨/年以上产能占比达57.7%,“酚酮—双酚A”垂直一体化率达到67%。目前我国苯酚丙酮仍有部分拟建产能,但产能增速整体放缓,未来伴随海外与国内落后产能关停、下游双酚A需求增长、进口依赖度下降,行业格局有望改善。   双酚A:行业利润承压,下游PC贡献主要需求增量   双酚A处于酚酮产业链中间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2024年底,我国双酚A有效产能为593万吨,2019-2024年期间CAGR为28.93%,高于苯酚丙酮产能增速;我国双酚A市场CR4约为36%,CR10约为69%。虽然目前双酚A仍有较多待建产能,但由于目前双酚A行业竞争激烈,2024年企业生产利润亏损,我们认为未来项目延期或搁置概率较大。2024年,我国双酚A产能中74%配有酚酮产能、60%配有PC产能、28%配有环氧树脂产能。未来伴随双酚A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进一步延伸,以及新增产能投产节奏放缓,双酚A价格价差有望回暖。   PC:投产高峰已过,需求稳步增长,行业格局有望向好   2024年底,我国PC有效产能为379万吨,2019-2024年期间CAGR为17.95%,其中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8.91%,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我国PC市场CR4约为52%,CR10约为83%,行业集中度较高。2025年预计我国仅有漳州奇美一套18万吨新增装置,产能投放高峰已过。PC作为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板材/片材/薄膜、汽车等领域,未来伴随3C消费电子升级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以及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等,PC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产业链整体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利润水平存在较大向上弹性空间   近年来,我国酚酮产业链终端需求持续增长,但由于供给端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产业链整体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与盈利能力处于低位。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展望未来,国内酚酮产业链规划产能增速放缓,且已规划项目未来投产不确定性较大,同时海外部分工厂产线关停、国内部分老旧装置处于长周期停车状态,未来供给端格局有望改善。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苯酚丙酮—双酚A—PC”产业链整体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利润水平存在较大向上弹性空间。【推荐标的】万华化学、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受益标的】维远股份、鲁西化工、沧州大化、东方盛虹、华谊集团、中化国际等。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扩产进程超出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09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中药及医药商业2025H1复盘:短期承压,静待花开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中药及医药商业2025H1复盘:短期承压,静待花开

      中药
        中药:OTC需求偏弱、处方药集采影响消化,静待业绩回暖   截至2025年8月31日,中药板块公司公告2025上半年业绩,业绩表现整体略显承压。我们汇总了多数中药企业的2025上半年业绩表现的影响因素及个股实现积极业绩的原因如下:(1)中药创新药企业:部分企业受2024H1高基数、产品集采降价等影响因而业绩承压,但如方盛制药在部分集采产品稳健销售的同时,渠道覆盖稳步推进,促使创新中药产品实现较快速的销售增长;以岭药业在经历去库存周期后叠加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迎来利润拐点。(2)OTC及消费类企业:部分企业受核心药品市场需求下降、消费疲软影响大健康业务等因素致使业绩承压,但如羚锐制药受益于人口老龄化长期发展逻辑;佐力药业乌灵胶囊具备“医保+基药”双目录资质,叠加集采大规格替换进而稳健放量。(3)国企改革:部分企业受经营战略调整、业务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致使业绩承压。   零售药店:逐步迈进行业整合期,业绩修复正当时   (1)行业层面:在监管趋严、价格透明度提高的趋势下,小型连锁及单体药店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根据中康CMH数据,2025Q1延续闭店趋势,全国环比净减少约3,000家药店,门店数回落至70万以下,随着市场淘汰出清,药店店均服务人数有望持续上升。我们认为合规运营、精细管理、选品和服务能力更强的大型连锁药店将进一步凸显优势,有望在“市场整合期”中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2)业绩层面:伴随行业对2024年“事件性”影响因素的良好消化以及合规运行程度的提高,未来有望一方面受益于连锁药店高合规度运营带来监管趋势回暖等;另一方面受益于各企业自身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门店理性拓展、新品类/新业态销售模式探索等实现经营业绩的企稳回升。(3)政策及专业资格层面:伴随统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省市处方外流各环节有望逐步打通、推进使用程度,促进线下药店客流量提升;同时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门诊统筹、院边店、DTP药房等专业资格门店,有望更好的承接外流处方,对现有部分区域统筹流转催化相对不明显的企业带来良好的业绩正循环。   医药流通:市场修复,行业集中度提升,关注龙头经营质量提高   随着两票制的推行,药品流通链条缩短,占据上下游资源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更易获取业务,同时随着药品流通市场市场规模的修复扩容、零售药店以及基层医疗终端份额占比的提升、带量采购政策的深入推进等,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伴随AI技术、CSO业务等的使用和开展,头龙企业具备先发优势。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产业链迎来明确拐点,重点推荐板块性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产业链迎来明确拐点,重点推荐板块性机会

      中药
        CXO:2025H1明确拐点,重点推荐板块性机会   随着美国降息及国内持续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CXO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望逐步见底回升,股价又处于历史低位,当前位置我们建议积极布局CXO方向。细分方向上,我们推荐持续估值较同行更低的平台化头部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CDMO/CRO公司、高景气的减重及ADC产业链。同时,我们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CXO公司有望迎来签单及报表端双拐点,当前位置重点推荐。   从细分领域看:(1)头部CXO企业业绩持续向好: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平台型CXO与头部CDMO,自2024年下半年起业绩持续向好改善,2025年上半年签单整体稳健增长;2025Q2复苏趋势延续,部分企业利润端迎来快速增长,当前位置重点推荐;(2)ADC产业链与减重产业链高景气成长:ADC产业链与减重产业链下游需求强劲,以药明合联、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为代表的公司业绩稳健增长;(3)临床CRO与临床前CRO签单回暖明显:临床CRO与临床前CRO企业2025H1业绩阶段性承压,但签单回暖明显,拐点明确。   科研服务:行业迎来明确拐点,已进入新一轮产业向上周期   随着创新药行业持续火热及海外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生命科学上游行业回暖,多数公司业绩明显改善,行业迎来明确拐点,已进入新一轮产业向上周期。   从细分领域上看,(1)受益于新业务的延伸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多数生物试剂公司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非常规业务影响基本出清,整体收入逐步恢复稳健增长。其中,百普赛斯在国内需求改善下,收入加速增长;奥浦迈培养基业务维持高增长,叠加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快速改善。(2)化学试剂方面,在工具化合物、分子砌块、多肽缩合试剂等细分领域,国内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国内公司不断在全球市场加大拓展,收入保持较高增长;皓元医药、毕得医药营收及净利润均超预期增长,昊帆生物有望自2025年下半年开始加速增长。(3)模式动物领域,受益国内创新药行业需求改善,也已迎来拐点。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三生制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信达生物、阳光诺和、再鼎医药、百利天恒、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三生国健、康诺亚-B、一品红、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和黄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博腾股份、泓博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昊帆生物、海尔生物、奥浦迈、阿拉丁;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天士力、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佐力药业;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康拓医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风险提示: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0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纺服“金九银十”旺季到来,粘胶短纤、氨纶等库存下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纺服“金九银十”旺季到来,粘胶短纤、氨纶等库存下跌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纺服“金九银十”旺季到来,粘胶短纤、氨纶等库存下跌   粘胶短纤:本周(9月1日-9月5日)粘胶短纤市场整理运行。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9月1日,粘胶短纤市场均价为1295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持平。本周原料主料溶解浆市场价格坚挺,辅料液碱市场持续挺价,硫酸市场小幅下跌,成本端走势上行;周内粘胶短纤行业供应量变化不大,场内整体库存水平不高,供应端支撑尚存;终端市场需求暂无明显改善,坯布市场成品库存较大,下游纱企存有一定避险情绪,多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按需补货,需求端支撑有限。综合来看,原料端市场价格小幅探涨,成本端支撑较好,场内库存水平维持低位,下游纱厂消耗原料库存为主,业者多等待粘胶短纤大厂新一轮价格政策,粘胶短纤市场价格延续平稳走势。截至9月5日,粘胶短纤库存为12.75万吨,较8月29日下降12.97%。【推荐标的】三友化工。【受益标的】中泰化学。   氨纶:本周(9月1日-9月5日)国内氨纶市场暂稳整理。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9月1日,国内氨纶40D市场均价23000元/吨,较上周市场均价持平。主原料市场价格下行,辅原料市场价格维稳,成本面对氨纶市场支撑虽减弱,然考虑到行业利润亏损下,工厂新月对外报盘持稳为主,市场价格僵持。截至9月4日,浙江地区氨纶20D市场主流参考价25000-28000元/吨,氨纶30D市场主流参考价24000-27500元/吨,氨纶40D市场主流参考价21500-24500元/吨,场内存低价货源。截至9月5日,氨纶库存为16.90万吨,较8月29日下降0.17万吨。【推荐标的】华峰化学;【受益标的】新乡化纤等。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铬盐】振华股份;【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博源化工、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安利股份等。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化纤行业】聚合顺、恒逸石化、华鼎股份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湖北宜化等;【硅】新安股份;【氯碱行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卓越新能、万凯新材、华谊集团、中触媒、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07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粘胶:多元驱动需求增长,供需紧平衡,涨势再起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粘胶:多元驱动需求增长,供需紧平衡,涨势再起

      化学制品
        多元驱动,2023-2024年粘胶短纤需求同比增长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及2024年,粘胶短纤的表观消费量分别为381、409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9.74%、7.28%。2025年H1,粘胶短纤的表观消费量为196万吨,同比仅下滑1.00%,在关税争端比较激烈的情况下,粘胶短纤同比下滑幅度较小,足见其需求韧性。下游来看,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和2024年国内纺服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2.9%、0.3%,2025年1-6月中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累计达到7426亿元,同比增长3.10%。下游高景气度有力支持粘胶短纤需求向上。新技术应用方面,根据中国纱线网2025年3月报道,我国短纤纺纱主要是以环锭纺、气流纺、涡流纺为主,涡流纺市场份额占10%左右。由于涡流纺具有流程短、速度快、智能化、绿色环保等优势,发展十分迅猛。根据中国纱线网预测数据,涡流纺纱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高到25%,即在现有的4000台基础上每年增加约600台。涡流纺技术更适用于化学纤维,但在天然纤维的应用上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我们认为,下游持续布局涡流纺设备,有望推动粘胶短纤需求增长。   2021年以来,粘胶行业产能整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17年,工信部发布《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要求新建粘胶短纤项目单线产能高于8万吨,产品差别化率高于30%,2024年工信部更新《规范》,要求新增产能采用产污强度小、节能环保的工艺和设备,旨在提高行业环保水平,淘汰落后中小产能。叠加行业内中小厂商盈利不足,近年来国内粘胶短纤有效产能有所下降。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粘胶短纤有效产能自2021年达到峰值513万吨后,2024年粘胶短纤有效产能降至488.5万吨,下降幅度为4.8%。粘胶短纤行业自2018-2020年产能扩张开始,头部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同业收购等方式逐步整合中小产能,目前粘胶短纤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赛得利(189万吨/年)、中泰化学(88万吨/年)、三友化工(83万吨/年),CR3高达69.77%。   2025年6月13日以来,粘胶短纤行业高开工、低库存,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8月22日,粘胶短纤行业库存为15.16万吨,按照行业名义产能516万吨;装置一年稳定运行330天折算,当前粘胶短纤工厂库存仅为9.7天,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行业开工率为87.6%,明显处于高位。原料方面,2025年以来,主原料溶解浆价格呈现下跌趋势,而粘胶短纤价格相对坚挺,价差有所扩大。根据CCF,8月11日,粘胶短纤南方大厂出台新一轮签单政策价格整体提升150元/吨左右。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美双方自2025年8月12日起各自对双方商品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随着国内金九银十纺服、海外“黑五”以及“圣诞节”等纺服旺季到来,以及在关税争端继续暂缓背景下,纺服订单有望复苏,看好粘胶短纤需求增长,供需紧平衡下,粘胶价格继续上涨。推荐标的:三友化工;受益标的:中泰化学。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萎缩、行业新增产能超过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9-0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迎来拐点,创新管线即将步入收获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迎来拐点,创新管线即将步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营收稳健增长,2025Q2业绩迎来确定性拐点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增长4.87%;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滑12.61%;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滑16.29%。单看2025Q2,公司实现营收3.59亿元,同比增长15.73%,环比增长55.72%;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32.23%,环比增长238.91%;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30.28%,环比增长392.32%;毛利率54.87%,同比提升1.8pct,环比提升8.3pct。公司收入端稳健增长,二季度业绩迎来确定性拐点。鉴于公司将收购朗研生命,持续增厚公司业绩,我们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34/3.88/4.99亿元(原预计2.00/2.48/3.15亿元),EPS为2.09/3.47/4.4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6.7/22.1/17.2倍,维持“买入”评级。   “自主创新+技术转化”双轮驱动,创新药管线即将步入收获期   公司持续深化布局自研新药,在多肽、长效微球制剂、细胞治疗、小核酸以及核酸偶联药物等前沿领域均有管线布局。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已拥有2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在研管线。在研创新药项目STC007针对中重度瘙痒处于II期临床,针对镇痛的II期临床试验已达成预期目标并开启III期临床;STC008针对肿瘤恶液质适应症处于I期临床,目前已完成所有患者入组;与艺妙神州合作研发的ZM001(CD19CAR-T)针对中重度SLE处于I期临床。   临床业务快速发展,已服务多个创新药项目   2025H1,公司临床试验与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29.05%。公司已搭建临床试验研发平台、数统分析平台、SMO平台、第三方稽查平台4大专业平台,全国设立19个常驻点,已与300余家医院建立长期临床合作。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及改良型新药的临床研究经验,服务范围广泛覆盖内分泌、镇痛、呼吸、肿瘤、心脑血管、泌尿系统等多个领域。   风险提示:药物生产外包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9-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