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33)

    • 医药: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五)-阿斯利康:德曲妥珠单抗快速放量,达格列净成最畅销产品

      医药: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五)-阿斯利康:德曲妥珠单抗快速放量,达格列净成最畅销产品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事件:2月6日,阿斯利康公布2024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54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1%(按固定汇率计算,CER),主要得益于产品销售增长(+19%)、合作药品持续增长(联盟收入)和实现基于销售的里程碑(合作收入)的推动。到2030年,公司预计至少将20个新分子推向上市,并实现800亿美元的总收入。   核心产品销售分析:阿斯利康将业务划分为肿瘤、CVRM(心血管、肾脏及代谢疾病)、罕见病、呼吸与免疫(R&I)以及疫苗与免疫疗法(V&I)五大板块。肿瘤板块贡献了223.53亿美元(+24%)、CVRM板块贡献了125.17亿美元(+20%)、罕见病板块贡献了87.68亿美元(+16%)、R&I板块贡献了78.76亿美元(+25%)、V&I板块贡献了14.62亿美元(+8%)的收入,其中肿瘤药是阿斯利康的第一大业务板块,收入占产品总收入的41%。CVRM和R&I板块稳健增长,达格列净由于适应症拓展突破70亿美元,成为AZ最畅销的产品。   2025年AZ管线里程碑事件,其中Calquence、Imfinzi、Ultomiris、Truqap和Datroway有望在中国获得监管批准。另外现有药物的多适应症扩展机会和7个NMEs的首个III期数据也会在2025年读出。   1)已有产品适应症拓展:1)Datroway(TROP2ADC)治疗肺癌和乳腺癌;2)Enhertu治疗HER2+乳腺癌;3)mfinzi(Durvalumab)治疗膀胱癌;4)Breztri®(布地奈德/格隆溴铵/福莫特罗)治疗严重哮喘;5)Fasenra(贝那利珠单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NMEs的首个III期数据:1)Camizestrant(下一代口服SERD)治疗HR+/HER2+乳腺癌;2)Ceralasertib(口服ATR抑制剂)治疗免疫治疗后的NSCLC(与度伐利尤单抗联用,针对PD-1/PD-L1耐药后治疗);3)Baxdrostat(醛固醇合成酶抑制剂,ASI)治疗难治性高血压(uHTN);4)Anselamimab(嵌合IgG1κ抗体)治疗AL淀粉样变性;5)Efzimfotase Alfa(第二代TNSALP酶替代疗法)治疗HPP(低磷酸酶血症);6)Eneboparatide(PTHR1激动剂)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7)Gefurulimab(第三代C5抑制剂)在重症肌无力(gMG)。   投资建议:德曲妥珠单抗上市5年,年销售额便已突破34亿美元,2024年为阿斯利康贡献了19.82亿美元的收入,国内企业纷纷布局ADC赛道,建议关注科伦博泰生物-B、恒瑞医药、荣昌生物、迈威生物-U等。首个TSLP单抗Tezspire24年收入6.84亿美元(+99%),展现出TSLP靶点在哮喘等免疫疾病方面的潜力。建议关注和铂医药、康诺亚、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市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2-14
    • 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四):诺华:核药收入突破20亿美元,肾病新药即将迎来监管决策

      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四):诺华:核药收入突破20亿美元,肾病新药即将迎来监管决策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事件:1月31日,诺华公布2024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50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按固定汇率计算,cc,下同),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多款核心产品的强劲表现。展望2025年,诺华给出指引净销售额预计将实现中位数至高个位数增长,核心营业收入预计将实现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增长。   核心产品销售分析:诺华业务专注于四个核心治疗领域:心血管-肾脏-代谢、免疫、神经科和肿瘤,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为:心血管-肾脏-代谢板块(85.76亿美元,+36%)、免疫学板块(92.93亿美元,+21%)、神经科学板块(47.50亿美元,+31%)、肿瘤板块(147.40亿美元,+16%)。另外成熟品牌板块(129.58亿美元,-11%)。多款重磅产品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为诺华整体业绩的提升贡献着强劲动力,如Entresto(78.22亿美元,+31%)、Cosentyx(61.41亿美元,+25%)、Kesimpta(32.24亿美元,+49%)、Kisqali(30.33亿美元,+49%)、Pluvicto(13.92亿美元,+42%)等。   2025管线里程碑梳理:   1)III期临床数据读出:   1)Cosentyx在治疗巨细胞动脉炎(GCA)2)Cosentyx治疗多肌炎(PMR);3)Ianalumab(VAY736)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二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Pluvicto(177Lu-PSMA-617)在mHSPC(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2)上市节奏:   监管提交:1)Remibrutinib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2)Zolgensma(基因疗法)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3)Scemblix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一线治疗(1L);4)Pluvicto用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5)Cosentyx用于巨细胞动脉炎(GCA)。   监管决策:1)Atrasentan(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用于IgA肾病(IgAN);2Fabhalta(口服补体因子B抑制剂)用于C3肾病(C3G);3)Pluvicto用于mCRPC(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特别是pre-taxane(紫杉烷类化疗前);4)Scemblix(Asciminib)用于一线CML(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   投资建议: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来临,心血管药物赛道正在崛起,建议关注国产心血管药物相关企业:建议关注信立泰、恒瑞医药等。海外MNC通过研发加收购双渠道布局核药赛道,凭借已上市核药优异临床表现及强劲销售,建议关注国产核药相关药企药物进展,如:中国同辐、东诚药业、远大医药、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肾病领域2025年预计迎来两款新药获批上市,建议关注云顶新耀、荣昌生物、康诺亚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市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2-12
    • 医药: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三)-赛诺菲:自免之王适应症拓展,RSV疫苗快速放量

      医药: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三)-赛诺菲:自免之王适应症拓展,RSV疫苗快速放量

      医药商业
        行业观点   事件:1月30日,赛诺菲公布2024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410.81亿欧元(约423.13亿美元,最新汇率为1欧元=1.03美元),同比增长11.3%,增长主要由度普利尤单抗的销售放量和新品销售带动。展望2025年,赛诺菲产品销售额预计将以固定汇率(CER)计算实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核心产品销售分析:赛诺菲主要聚焦在自免、罕见病、神经、肿瘤、疫苗以及其他类六大板块。自免板块的度普利尤单抗2024年超过130亿欧元的目标,已批准和新适应症将继续带动销售强劲增长。赛诺菲王牌产品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是一种IL-4a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30.72亿欧元(13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单品营收占赛诺菲2024年整体营收的32%,成为新一代自免药王。疫苗板块全年营收增速为82.98亿欧元(85.47亿美元,+13.5%),主要由尼赛韦单抗强势拉动,在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实现16.86亿欧元的好成绩。   2025H1管线里程碑梳理:   1)III期临床数据读出:   2025H1:SP0087(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治疗狂犬病   2)上市节奏:   监管提交:2025H11)Rilzabrutinib(利扎布替尼)在日本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2)Tolebrutinib在欧盟针对继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3)Cerezyme(伊米苷酶)在美国用于戈谢病3型(GD3);4)Sarclisa(Isatuximab)皮下注射剂型在美国和欧盟。   监管决策:2025H11)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在美国和欧盟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2)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在日本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Fitusiran(SiRNA)治疗在美国血友病A/B;4)Sarclisa(Isatuximab)在美国和中国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和一线治疗(IMROZ);5)MenQuadfi(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美国用于预防脑膜炎。   投资建议:王牌产品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成为新一代自免药王,IL-4Rα靶点也有望成为媲美GLP-1、PD-1等靶点的核弹级重磅靶点,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建议关注国内IL-4a相关药企药物进展,如:康诺亚-B、三生国健、荃信生物-B、百奥泰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市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5-02-12
    • 医药行业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二):礼来:替尔泊肽增长强劲,糖尿病业务增长稳健

      医药行业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二):礼来:替尔泊肽增长强劲,糖尿病业务增长稳健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事件:2月6日,礼来公布2024业绩,2024年营收4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0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展望2025年,礼来预计全年收入约增长41.5%-43.5%(非GAAP),达到580-610亿美元。   核心产品销售分析:心血管代谢板块是礼来的核心业务,2024年该板块实现营收295.21亿美元,营收占比66%,主要得益于替尔泊肽的快速放量。降糖版降替尔泊肽(Mounjaro)2024年销售冲过百亿大关(115.40亿美元,+124%),减肥版替尔泊肽(Zepbound)同样表现夺目,2024年实现营收49.26亿美元(+2702%)。两款产品共贡献收入164.66亿美元,单产品贡献礼来全年37%的营收,是名副其实的重磅产品。由于替尔泊肽的强势入场,度拉糖肽销售下滑。恩格列净得益于对糖尿病、慢性心衰和慢性肾病的覆盖,2024年同比增加23%。糖尿病市场庞大且稳定增长,胰岛素板块同比增长21%。   2025年核心管线里程碑梳理:   1)临床进展:   临床III期开启:1)Orforglipron治疗高血压;2)Olomorasib用于辅助NSCLC   临床III期数据读出:1)Orforglipron治疗肥胖及T2D;2)替尔泊肽治疗心血管预后;3)Pirtobrutinib单药治疗与标准治疗方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简称BR)在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4)Pirtobrutinib与ibrutinib在CLL/SLL患者中的疗效;5)Retatrutide在肥胖或超重且伴有膝骨关节炎(OA)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2)上市节奏:   提交上市申请:1)胰岛素周制剂efsitora alfa治疗T2D;2)GLP-1口服Orforglipron治疗肥胖;3)替尔泊肽治疗心血管预后;4)Pirtobrutinib治疗CLL在美国完全获批;5)Pirtobrutinib治疗1L Cll   监管审批:1)Mirikizumab治疗克罗恩病;2)替尔泊肽治疗HFpEF;3)Imlunestrant治疗ER+,HER2-mBC;4)Donanemab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症;5)Pirtobrutinib治疗CLL   投资建议:GLP-1产品市场潜力大,覆盖适应症广,建议关注国内GLP-1相关药企相关药物进展,如: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等。糖尿病市场庞大且持续稳定增长,建议关注国内胰岛素相关企业,如: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市2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2-11
    • 生物医药行业:ILLUMINA被我国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产测序仪有望提升市占率

      生物医药行业:ILLUMINA被我国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产测序仪有望提升市占率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ILLUMINA被我国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产测序仪有望提升市占率   2月4日,商务部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Illumina,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根据规定,对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外国实体,有关部门可以决定采取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限制或者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投资等六项措施。ILLUMINA是全球基因测序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华大智造的核心竞争对手,在此政策催化下,华大智造有希望抢占国内市场。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   “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以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九典制药、云顶新耀、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亚盛医药、千红制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   “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长期机会,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科兴制药、同和药业、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   “设备更新”主线: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强对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支持,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消费复苏”主线:消费提振政策的影响下,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普瑞眼科、昊海生科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2-10
    • 医药行业: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一)-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药王,长效胰岛素表现亮眼

      医药行业: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一)-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药王,长效胰岛素表现亮眼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事件:2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2024业绩,总营收2904.03亿丹麦克朗(约合421.49亿美元,按今年平均汇率:1丹麦克朗=0.14514美元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5.03%(按固定汇率CER计算)。   重磅产品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药王,核心产品胰岛素增长稳健。诺和诺德占据全球GLP-1市场份额为55.1%,三款司美格鲁肽产品2024年合计收入2018.49亿丹麦克朗(292.96亿美元),2024年K药的销售额为294.8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与K药之间仅剩微弱的销售差距,司美格鲁肽有望成为下一届药王。此外诺和诺德胰占据全球胰岛素市场44%,胰岛素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7%至达到553.73亿丹麦克朗(80.37亿美元),其中长效胰岛素胰实现收入190.95亿丹麦克朗(2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0%;预混胰岛素2024年实现收入107.89丹麦克朗(1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速效胰岛素实现收入185.22亿丹麦克朗(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人胰岛素实现收入69.67亿丹麦克朗(10.11亿美元),同比增长6%。   2025年管线里程碑梳理:   1)糖尿病板块:预计2025H1完成司美格鲁肽1mg治疗CKD的美国监管审批;预计2025H1完成CagriSema(包含长效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   2.4mg和司美格鲁肽2.4mg)临床III期数据读出;预计2025H1提交口服司美格鲁肽14mg在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的心血管获益的欧洲监管申请;2025H2完成Amycretin以及GIP/GLP-1双靶药物的临床II期。   2)肥胖板块:预计2025H1提交2.4mg司美格鲁肽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补充申请;预计2025H1提交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25mg)治疗肥胖或超重患者监管申请;预计2025H1完成司美格鲁肽7.2mg治疗肥胖患者临床III期;预计2025H1完成CagriSema治疗患有2型糖尿病(T2D)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临床III期,预计2025H1启动CagriSema治疗无2型糖尿病(T2D)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临床III期,2025H2完成CagriSema与礼来旗下减重疗法Zepbound头对头临床III期。   3)心血管及其他板块:预计2025H2完成司美格鲁肽14mg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临床III期。   2025年财务展望:诺和诺德预计按CER计算的销售额将增长16%-24%,营业利润将增长19%-27%。   投资建议:GLP-1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甘李药业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市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2-09
    • 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创新研发与国际化稳步推进

      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创新研发与国际化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公司深耕糖尿病领域,胰岛素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国内糖尿病领域头部企业,公司现有产品线涵盖了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口服降糖药等丰富多元的治疗药物。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地图估计,2021年全球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3%,糖尿病患病人数自2019年的1.16亿增长至2021年的1.41亿。我国存在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三低的情况,未来糖尿病临床诊断率和治疗率将不断提升,糖尿病治疗市场将随之持续增长,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市场潜力巨大。   胰岛素集采利好胰岛素头部企业,国产企业份额持续扩大。在胰岛素专项集采接续采购中,从集采报量看,国产厂商份额从首次集采的31%大幅提升至本次集采的45%,新的集采周期内,胰岛素竞争格局更加优化,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尤其有利于国产头部企业。公司全线产品均以A类中选,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系列产品以A1类中选,同时额外获得全国集采二次分配量中的30%以上(约1000万支),总签约量约4500万支,有望带动签约外的自由竞争市场的迅速增长。   创新研发有序进行,国际化进程顺利推进。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GLP-1、DPP-4、SGLT-2类降糖药物上,公司均已有相应产品获得上市批准。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25R已进入临床III期;注射用THDBH120(GLP-1/GIP)和THDBH151片(XO/URAT1)已进入临床II期。同时国际化战略也稳步推进,人胰岛素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式受理;胰岛素类似物方面公司与健友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进军美国胰岛素市场;GLP-1RA方面,利拉鲁肽注射液在国内已获批上市,加速推动公司与科兴制药合作在海外17个新兴市场利拉鲁肽的注册和申报进程,已完成多个国家的注册申请文件提交。   通化东宝为优质底部标的存在较大弹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公司作为国内胰岛素的头部企业,实现了对各类胰岛素全面覆盖。我们选取在A股上市的主营业务为胰岛素的企业甘李药业、生物制品企业特宝生物以及同样在胰岛素领域有所布局的亿帆医药。2025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23倍,通化东宝2025年PE估值为18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41/8.52/11.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2/18/13倍。考虑胰岛素专项集采接续采购已结束,集采影响、库存消化、项目减值以及渠道补差等负面因素已释放,未来公司将轻装上阵。海外胰岛素也将陆续获批上市并与科兴制药和健友股份达成海外销售战略合作,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快速成长,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集采风险。2.行业政策风险。3.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5.产能释放销量增长不能与集采降价对冲风险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1-28
    • 生物医药行业:多家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创新药企表现亮眼

      生物医药行业:多家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创新药企表现亮眼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多家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创新药企表现亮眼   截至2024/1/24收盘,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253家A股生物医药企业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一半以上公司业绩下滑。   从业绩增速来看,华北制药业绩增长迅猛,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456.08%,上一年基数仅为489万元,涨幅靠前多为创新药企。   部分创新药企的核心产品上市放量,业绩表现亮眼,如神州细胞、百利天恒、三生国健等科创板创新药企2024年业绩扭亏。百利天恒预计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932.27%,达58亿元,净利润36亿元,公司2024年收到核心产品BL-B01D1(EGFR×HER3双抗ADC)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首付款,带动业绩增长。   部分器械标的集采出清后迎来业绩拐点,如大博医疗、健帆生物等。   周观点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   “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以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九典制药、云顶新耀、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千红制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   “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长期机会,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科兴制药、同和药业、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   “设备更新”主线: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强对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支持,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消费复苏”主线:消费提振政策的影响下,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昊海生科等。   重点关注公司   苑东生物:1)精麻产品集采+大单品贡献公司短期业绩增量;2)麻醉镇痛创新管线持续催化公司中期业绩。公司氨酚羟考酮和吗啡纳曲酮缓释片有望于2024年申报上市;3)精麻赛道制剂出口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阿片解毒剂纳美芬注射液已于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迈出制剂出海关键一步。   健友股份:制剂出口企业,海外制剂保持高速放量,国内制剂集采落地。肝素原料药业务减值计提充分,有望触底反弹。   亚盛医药:公司核心品种奥雷巴替尼国内已纳入医保,不断提升患者覆盖面,海外与武田制药达成战略合作,推进产品的全球化布局;APG-2575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上市BCL-2抑制剂,多项注册性3期研究顺利推进中。公司已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进阶迈向国际化舞台。   科兴制药:海外放量加速,传统品种+白紫大单品+生物类似药放量持续,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海外销售额增长200-400%。GDF15、TL1A等创新药早研管线受海外映射催化带来估值弹性。预计25/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8/2.57亿元,估值性价比高,弹性较大。   京新药业:公司通过销售模式调整带动院外市场快速增长,2024H1公司成品药实现收入13.01亿,同比增长17.13%,2025年有望持续。地达西尼纳入医保,2025年放量在即,JX11502MA胶囊和康复新肠溶胶囊II临床进行中,公司创新管线可持续。早研Lpa创新药有望带来额外估值弹性。预计2025年公司净利润为8.21亿元,兼具估值性价比与弹性   昆药集团:全国中成药第三批集采与首批扩围接续采购落地,公司血塞通冻干(200mg)规格实现不降价续约,集采中选身份助力加速开发医疗机构。公司是三七产业链的引领者,华润圣火股权转让项目已于2024年12月20日完成并纳入合并报表,血塞通软胶囊有望迎来加速放量。随着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推进,25年有望迎来业绩加速释放元年。   华海药业:第十批集采后仿制药制剂+原料药一体化趋势更加明确,公司是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截至24H1公司国内获批且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达到70个,有望逐步提升制剂份额。2024-2028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专利悬崖,公司具备新产品储备、产能及客户资源多方面优势,API业务有望迎来增量。创新药布局有望迎来突破,生物创新药以子公司华奥泰为主,截至24H1已有在研品种2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24年12月华奥泰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2亿左右。   昭衍新药:随服务价格趋稳,2025年毛利率有望触底。发展商业健康险等创新扶持政策落地,国内创新环境有望改善。在融资逆境中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能够获益更多。   微电生理:心脏电生理领域国产企业公司,国产首家全面布局射频、冷冻、脉冲三种消融方式的公司,并在三维手术量上优势显著,累计超过4万台,积累了大量临床反馈,为后续高端产品放量奠定基础。电生理行业国产化率不足2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率先获批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感知射频导管、冷冻消融导管等高端产品,填补国产空白,有望全面进军房颤等核心市场,引领国产替代。公司2024年Q1以来手术量趋势良好,集采影响逐步减弱、高端产品开始放量,公司迎来发展拐点。微创集团负面因素对其影响有限;电生理行业高增长优势继续兑现;估值有空间(远期折现&比对迈瑞收购惠泰的定价)。   爱康医疗:骨科关节领域企业企业,充分受益于老龄化趋势长期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关节续约后,公司产品终端价有所提升,代理商利润改善,有利于不断提升份额;上半年关节行业手术量逐步恢复,公司上半年基本完成目标;进入下半年公司手术量边际持续改善,下半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年来看指引完成度较高,对应估值位置较低,具备一定性价比。   诺诚健华:公司是核心品种奥布替尼作为国内获批MZL的BTK抑制剂,2024上半年高速放量,围绕血液瘤、自免、实体瘤领域全方位布局,在手现金充沛稳步推进在研管线。   百济神州:公司自研药物泽布替尼(百悦泽)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在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中全球临床布局和运营的领导者,与国际领先的制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通过对外授权的方式推进自主研发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及商业化2024上半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80.2亿元,同比增长122.0%,在CLL新增患者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行业要闻荟萃   1)康希诺百白破联合疫苗拟纳入优先审评;2)港澳中成药内地注册新规发布;3)华东医药Ellansé®伊妍仕®M型注册申请获受理;4)宝济药业递表港股IPO。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0.0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54%,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3位。上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73%,同期恒生综指上涨2.36%,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3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1-27
    • 特应性皮炎药物全景图:生物制品加速市场扩容,关注潜力靶点和序贯治疗

      特应性皮炎药物全景图:生物制品加速市场扩容,关注潜力靶点和序贯治疗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特应性皮炎主要由Th2型免疫反应介导,我国患者群体数超7000万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湿疹,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皮肤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失调和环境影响等。AD发病免疫学特征以Th2轴占主导地位,涉及TSLP、IL-4、IL-13、IL-5、IL-33、IL-31、OX40、JAK/STAT信号通路等。AD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占全部患者约50%,该病慢性经过且易复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AD患者数至少2.3亿人,我国AD患者群体庞大,超过7000万人,其中中重度AD占比约达28%。对比之下,美国预计AD成人患者数在1650万,中重度AD占比约占40%。   赛诺菲/再生元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首款IL-4Rα获批治疗中重度AD,2023年全球销售额突破百亿欧元。赛诺菲/再生元合作的度普利尤单抗2017年美国上市,2020年6月国内获批上市。上市以来随着多项适应症(特应性皮炎、哮喘、鼻窦炎、结节性痒疹、慢阻肺)、多地区相继获批,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达107亿欧元,赛诺菲官方预计2024年销售额达130亿欧元。从产品销售地区占比来看,除美国、欧洲外其他地区占产品整体销售额比例持续提升,美国地区仍占产品销售的主力,其他地区销售贡献比例已反超欧洲。此外其他地区销售放量增速亮眼,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欧洲、其他地区销售增速分别达19.9%/32.5%/55.5%,美国、欧洲、其他地区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2.7%/12.3%/14.9%。   中重度AD创新靶点创新疗法突破,布局IL-4R、JAK、IL-13、IL-31、OX40单靶点或双抗三抗等。针对特应性皮炎慢病管理治疗,国内创新药企一方面集中在被充分验证的靶点IL-4Rα上,保证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前提下,可发挥国产药企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2024年9月国产首款IL-4Rα司普奇拜单抗获批上市,多家药企如康乃德、智翔金泰、三生国健、荃信生物、康方生物、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在研IL-4Rα处于临床3期阶段;另一方面旨在探索新靶点提高疗效,或改善现有JAK药物安全性问题,或延长给药时长提高便利性:如新靶点IL-13/IL-31/OX40单抗在研(创响生物OX40临床1/2期,荃信生物IL-31R临床前等),双抗/三抗在研(康诺亚IL-13/TSLP临床1期、再鼎医药IL-13/IL-31临床前等)、JAK抑制剂(恒瑞医药JAK1艾玛昔替尼上市获受理,诺诚健华TYK2抑制剂临床3期等)   投资建议: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超2.3亿人,预计2034年全球AD药物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我国患者达7000多万人,群体数量庞大,且中重度AD占比约达28%。建议关注上市先发优势及研发差异化布局企业如康诺亚、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诺诚健华、再鼎医药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上市后商业化表现不及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01-23
    • 扩张初步完成,利润空间未来可期

      扩张初步完成,利润空间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普瑞眼科(301239)   平安观点:   眼科诊疗需求持续增长,国家政策利好民营专科医院发展。中国眼疾患者人数规模庞大,近视人口从2016年5.4亿人迅速增加至2020年6.6亿人,全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由39.2%升至47.1%,与此同时屈光手术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具备提升空间;视光领域,目前近视防控手段逐渐多元化,角膜塑形镜、离焦镜片、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近视防控产品逐渐被近视患儿家长认知,预计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白内障及眼科疾病和年龄呈正相关,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消费力提升预计未来需求端将持续扩容,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国家政策鼓励民营医疗发展,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指出要发挥高水平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资源薄弱地区、市县等区域延伸,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求端叠加政策利好助力民营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发展。   公司具备异地扩张能力,远期具备业绩弹性。公司标杆医院如乌鲁木齐普瑞、昆明普瑞、兰州普瑞等盈利表现亮眼,3家医院2023年净利率分别达27.00%、15.93%以及20.19%,盈利能力位于行业前列,公司具备一定异地扩张能力。目前公司扩张初步完成,新医院及次新医院陆续进入减亏/扭亏周期,对公司整体利润率影响逐渐减弱,公司利润率提升空间大,远期具备业绩弹性。   宏观经济政策助力消费力修复,公司有望受益。公司屈光业务收入占比自2019年以来维持在45%以上,屈光项目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为公司核心业务,目前屈光项目价格调整已接近尾声,公司业绩基本盘稳定;视光方面,2024H1收入占比为12.96%,相较于行业内其他公司仍有提升空间,公司近年着力布局视光门诊发展视光业务,预计视光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屈光、视光业务受宏观经济以及消费力影响较大,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利好频出,有望刺激消费力回暖,公司核心业务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优质民营眼科医疗企业,省会扩张模式规划清晰,短期看新建医院扭亏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长期看全国扩张。随着公司国内省会城市进一步扩张、新开分院进入盈利周期、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服务需求提升等,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38、1.42、2.1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2)医疗事故风险;3)经济修复不及预期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1-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