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95)

    • 三季报收入增长稳定,BD产品赋能业务发展

      三季报收入增长稳定,BD产品赋能业务发展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事件: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4亿元,与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总和相比同比增加8.96%,归母净利润15.92亿元,同比增长25.17%,扣非归母净利润14.47亿元,同比增长20.98%。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0.31亿元,同比增长17.58%,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37.89%,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39.74%,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点评:   三季度业绩表现超预期,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20.31亿元,增长17.58%。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增长37.89%。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增长39.74%。业绩表现亮眼,第三季度是终端销售的旺季,天气变化,气温降低,从患者方面来看,患者的患病率增加,用药需求增长,零售和医院内销售端复苏,进而使得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大力拓宽零售端渠道,积极推进空白市场、潜力市场的开发,形成新的增量,使得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持续拓宽零售渠道,销售费用率不断下降   公司核心优势是强势的销售能力,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1.21%,与2021年同期下降6.27个百分点,得益于公司大力拓展零售渠道,积极整合销售团队资源,以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主、渠道分销为辅,加强建设OTC零售端和电商渠道。因此OTC零售端增长速度加快,公司零售渠道力不断提升,零售端收入提升带来整体销售费用率的下降。   持续推进股权激励,将BD产品提升至战略高度   2022年8月,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和期权激励计划并制定考核目标,要求2022年-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22、25亿元。解除限售期考核年度为2022年-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公司层面要求BD引进产品不少于四个,公司BD产品的拓展本质上是享受国内仿创升级过程中专业分工红利;BD的持续拓展弥补了公司自身产品管线不足,放大了公司自身在儿科、呼吸、消化等领域的销售优势,更契合了目前国内仿创升级过程中专业分工的产业趋势。公司在手货币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有68亿元,且目前存量业务每年稳定带来超20亿的经营性现金流,充足的现金流储备可以保障后续BD的持续投入,增加优质项目落地的可能性,有利于促进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82/95.36/107.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4/22.53/25.40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产品集中风险、产能无法及时消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4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Q3持仓配置小幅下降,行业龙头受到持续青睐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Q3持仓配置小幅下降,行业龙头受到持续青睐

      化学原料
        事件   根据披露规则,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票信息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5天内完成披露,2022Q3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已经完全披露,本文分析主要基于化工行业(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十大重仓股情况进行。   板块持仓变动   基础化工板块方面,2020Q1以来公募基金对基础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持续回升,2022Q3公募基金所持基础化工股市值占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3.41%,环比-0.06pcts,同期基础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4.25%,环比-0.11pcts。   石油化工板块方面,2020Q3以来公募基金石油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提升趋势明显,在经历21Q4的小幅回落后,22年逐步回升。2022Q3公募基金所持石油化工股市值占其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1.02%,环比+0.04pcts,同期石油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3.94%,环比+1.17pcts。   申万行业化工股被持数量(公募基金重仓股)方面,基础化工股自2019Q4以来呈上升趋势,2022年升至高位,Q3基础化工股基金持仓股数为140支,环比+2支;石油化工股同期有18支股票有基金持仓,环比基本保持稳定。结合22Q3基础化工板块基金行业配置情况(图1),与22年Q2的持股数量下降、持股市值占比上升的状态相比,Q3在持股市值占比下降的同时持股数量上升,表明机构持仓相对分散。   个股变动分析   我们将所有重仓股各基金持股市值加总后排序,得到2022Q3所研究基金的前50位重仓股,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广汇能源、荣盛石化、石英股份位居前5位,其中广汇能源取代盐湖股份进入前五。   从重仓持股市值前50股的子行业分布看,22年前三季度农化行业配置的公司数目较多,且逐季度增加,Q3季度共配置12家上市公司,占比24%,环比增加1家,较一季度增加3家;其次是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学制品行业,Q3季度分别配置8/5家,占比分别16%/10%,各环比增加1家。   化工行业持有基金数量前50的重仓股中万华化学、广汇能源、中国海油、华鲁恒升、石英股份位居前五位,与二季度相同。   2022年Q3化工行业各基金持股股数排名前50的重仓股中,广汇能源、远兴能源、荣盛石化、华鲁恒升、中国海油位居前5位,中国海油取代盐湖股份进入前五。   市场偏好分析:行业龙头及百亿以上市值股仍受到青睐   我们发现,2022Q3行业龙头及百亿以上市值股仍受到青睐。500亿以上股票(共6支)的持股市值占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48.3%,环比+18.21pcts;300亿以上市值股票的持股市值占重仓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为75.2%,环比+17.7pcts。从重仓化工股的基金产品数量来看,2022Q3持有万华化学的基金产品数量最多,达到222支,较2022Q2增加35支;其他被基金产品持有较多的股票分别为广汇能源(135/1927,环比+40支)、中国海油(134/1927,环比+45支)、华鲁恒升(117/1927,环比+28支)和石英股份(90/1927,环比-8支)。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2-11-04
    • 常规业务保持增长,构建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生态圈

      常规业务保持增长,构建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生态圈

      个股研报
        乐普医疗(300003)   事件:   2022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62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母净利润18.10亿元,同比下降5.78%,扣非归母净利润18.05亿元,同比下降13.44%。   点评:   常规业务保持增长,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7.62亿元,同比下降10.11%。营业收入的降低主要系2021年新冠疫情相关抗原类检测试剂收入基数较高。扣除抗原业务影响,常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45%。三季度单季毛利率62.72%,同比提升0.86pcts,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92pcts,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56pcts,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21pcts,经营性现金流提升236.06%。主要系公司在提升经营效率和控制库存采购方面有明显成效。   核心业务稳步发展,回归研发创新驱动的可持续高速增长   1)医疗器械版块在公司营业收入占比最大,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3.24亿元,同比下降15.73%。扣除抗原业务影响,该板块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76%。冠脉创新产品实现较高速率的增长,占冠脉总营收67.17%。心血管医疗器械业务已走出集采影响,核心业务回归研发创新驱动的可持续高速增长。   2)药品板块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基本持平。   3)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为公司创新性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该板块除新冠疫情相关产品外的常规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4%。   核心心血管器械研发成果显著,完善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生态圈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8.65%,同比提升1.65pcts。公司核心心血管器械研发取得显著成果。外周切割球囊获批上市,极大丰富外周产品线。冠脉声波球囊完成临床,申报注册。公司在眼科医疗器械、医美医疗器械和内窥镜医疗器械的业务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核心研发产品预计在2023-2026年相继上市,公司的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生态圈不断完善。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94/115.86/137.20(前值为121.90(2022E)/139.84(2023E),调整系在经历集采后,公司经营发生了优化和调整)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2/24.77/29.58(前值为29.15(2022E)/35.17(2023E),调整系营收预测调整引起归母净利润变化)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所带来的降价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进入新领域带来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4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减肥药:需求日益增加,蓝海市场空间广阔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减肥药:需求日益增加,蓝海市场空间广阔

      生物制品
        中国肥胖和超重率增加,减肥需求日益增加   2015-2019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减肥除了“美”的需求,也是“健康”的需求。肥胖已被WHO认定为疾病,肥胖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海外目前已上市药品中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礼来的Tirzepatide已完成全球III期   目前FDA已获批药物包括芬特明、奥利司他、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等药物,芬氟拉明等因为药物不良反应退市,已上市产品中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主要在研产品包括礼来的Tirzepatide等。   目前中国已获批减肥药仅奥利司他,蓝海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中国已获批减肥药仅奥利司他,作用机制为脂肪酶抑制剂,可能发生“油便”等不良反应。在研产品中进展较快的包括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NDA已受理)、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NDA已受理)、万邦医药的利拉鲁肽(III期)、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III期已完成)、信达生物的Mazdutide(III期)等。我们认为减肥药仍处于蓝海市场,目前渗透率受到已获批上市药物较少等影响,渗透率较低,预计随着①肥胖发病率的增加,②更多药品上市提高选择性,③对“健康”和美的需求增加,减肥药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物不良反应;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6页
      2022-11-04
    • 三季报收入符合预期,多重挑战下环比收入持续提升

      三季报收入符合预期,多重挑战下环比收入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事件   多因素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略有下降,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公布2022年三季度报,2021年Q1-3实现收入19.14亿元,同比下降6.58%,主要受核心医院停诊及疫情影响所致;归母净利润-8.27亿元,同比下降41.40%;扣非净利润-7.88亿元,同比下降57.40%,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收入环比持续增长,四季度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2022年Q3公司实现收入8.46亿,同比增长13.96%。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降2.81%。2022年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加,净额达2.00亿元。2022年Q1-Q3收入分别为3.05、7.63及8.46亿元,Q2、Q3环比增长分别为150.32%、10.84%,若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四季度有望进一步恢复高增长态势。   商洛股权转让合同近日签订,资源优化跨越式发展   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发布《关于出售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公司已于2022年10月21日与商洛交投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拟将旗下商洛医院99%的股权以1.7亿元出售给商洛交投,商洛交投还需支付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借款支持商洛医院建设运营而形成的全部应付公司负债2.8亿元,将有效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盈利节奏,达到一定的资产增值目的,减少财务费用支出,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公司特色专科布局不断完善,中远期空间广阔   公司在医疗领域专注“综合医疗+特色专科”业务模式,高新医院已获批开展IVF/ICSI业务,在特色专科方向上积极布局辅助生殖、医美整形、康复、妇儿、特需、质子治疗等业务板块,获准开展IVF/ICSI是实现公司在特色专科业务布局上的关键节点,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打造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平台,为公司业绩带来新增量。后续康复医院投入运营后,国际医学核心院区开放床位规模将达10000张左右,医疗服务体量有望大幅提高。   盈利预测   国际医学在人才梯队、经营规模、商业模式上具备长远的优势和潜力,获准开展试管婴儿技术,将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催化公司业绩新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30.12/45.72/60.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9/0.56/3.07亿元(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当前市值对应6.88/4.53/3.44XPS,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床位爬坡速度低于预期;医院运营前期资本开支较大;疫情影响就诊;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4
    • 拟新增合成生物工艺技术路线,持续夯实天然甜味剂业务核心竞争力

      拟新增合成生物工艺技术路线,持续夯实天然甜味剂业务核心竞争力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事件:公司公告1)拟设立一家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相关全资子公司;2)拟购买甜菊糖微生物酶转化相关技术和资产;3)拟新建一个发酵生产车间(第一期),使收购资产更快发挥协同效应。   拟新增合成生物工艺技术路线,持续夯实天然甜味剂业务核心竞争力   公司拟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设立一家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相关的全资子公司,将主要围绕天然甜味剂等公司核心产品领域相关的生物合成技术产业化能力建设,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投资,同时拟以人民币2880万元的总价购买江苏施宇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甜菊糖微生物酶转化工艺技术等全部知识产权及相关设备资产,并与其签订转让协议,该项工艺技术的初始来源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院,施宇甜已完整掌握微生物酶转化法生产甜菊糖多种成分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酶的筛选、培养及配套生产等全套技术能力,且该工艺技术产出的产品已通过美国FDA的GRAS认证;同时为使收购资产更快的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资产收益率,公司拟投资预计约4000万元新建一个发酵生产车间(第一期),与公司的分离、纯化等提取相关工序进行配套。   公司天然甜味剂产品已与可口可乐、百事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2018年与美国最大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签订独家分销合同,战略绑定大客户,我们预计后续续签可能性较大;国内市场公司亦与众多知名食饮品牌达成合作,签订子承生物(原太子奶团队)1亿元订单,市场开拓成效显现,同时预计新增甜叶菊提取物年产量4000吨,产能加速扩张。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植物提取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提取、分离、纯化等核心工艺流程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本次购买资产后,将补足公司在发酵生产端的技术短板,进一步丰富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路线,持续夯实在天然甜味剂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联邦层面cannabis合法化持续推进,CBD提取物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公司于2019年正式布局工业大麻,累计投资8000万美元在美建设“工业大麻提取工厂”,于6月底正式量产,为目前全球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被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示范项目,预计年处理原料5000吨,项目毛利率可达50%。政策方面,4月1日美国众议院第二次通过联邦cannabis合法化法案(MOREAct);同时参议院联邦合法化法案《大麻管理与机会法案》(CAOA)于7月底正式提交,美国总统拜登亦于10月6日发布声明表示将对联邦层面cannabis合法化事项进行行政审查,联邦层面cannabis合法化或将加速推进,市场有望快速扩容。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有望复用其在植物提取领域打造的渠道、客户、品牌优势,快速打开CBD国际市场,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受益于“减糖”大趋势,天然甜味剂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同时美国工业大麻相关政策持续向好,CBD提取物需求有望加速释放,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为17.45/25.74/36.38亿元,同比增长65.69%/47.52%/41.34%,归母净利润为2.56/3.91/5.94亿元,同比增长115.87%/53.02%/51.7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风险;政策风险;工业大麻与中间型大麻、娱乐大麻与毒品严格区分,坚决反对娱乐大麻等合法化;我国目前从未批准工业大麻用于医用和食品添加;相关业务或有政策变动/法律/经营管理/自然/研发操作风险;本次对外投资和购买资产,可能面临协议条款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技术经济指标未达预期,以及后续经营面临市场、技术、管理等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4
    • 公司短期业绩波动,新项目陆续落地看好长期成长

      公司短期业绩波动,新项目陆续落地看好长期成长

      个股研报
        新和成(00200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9.10亿元,同比+12.21%;归母净利润30.11亿元,同比-11.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28亿元,同比-9.29%。其中,2022年Q3实现营业收入36.95亿元,同比+12.86%;归母净利润7.97亿元,同比-17.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9.60%。   维生素价格维持颓势,公司业绩承压。2022年以来受下游需求疲软及部分品种供应增加的影响,多数维生素品种价格波动,其中公司维生素A品种受影响最大。2022年Q3,维生素A市场均价约117.4元/kg,同比下跌58.69%,现价(101.5元/kg,截至2022/10/21)逼近15年历史最低价,我们测算,维生素A品种跌价导致公司营收同比减少约2亿元。但另一方面,公司5000吨/年维生素B6、3000吨/年维生素B12于上半年投产,已进入正常生产、销售阶段,我们测算,2022Q3估计贡献营收增量2.4亿元。同时公司三期7000吨/年PPS项目试车顺利,500吨/年氮杂双环项目试车并形成销售,5000吨/年薄荷醇项目试车中,香精香料板块今年以来增长明显,对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增长亦有贡献。   下游需求回暖或将促进维生素价格止跌。据Wind,2022Q3自繁自养生猪和外购仔猪的养殖利润分别达到577.18、731.54元/头,同环比均已回正,我们认为维生素、氨基酸价格在下游生猪养殖及猪饲料市场回暖条件下可能止跌,公司维生素A、维生素E、蛋氨酸等品种盈利情况或将好转。   公司当前多项目并行,未来盈利中枢上移主要依赖新项目落地。公司目前在建项目主要有15万吨/年蛋氨酸项目、己二腈项目、3万吨/年牛磺酸项目等。PPS、薄荷醇项目有望年内实现正常生产、销售,在Q4贡献业绩增量;蛋氨酸、牛磺酸项目有望明年投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国内精细化工头部企业,打造“化工+”“生物+”两大平台,多项目支撑公司长期业绩,短期内受维生素价格下跌影响业绩承压,调整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44.21、53.64、63.52亿元(前值48.22、55.68、65.53亿元),2022~2024年EPS分别为1.43、1.74、2.0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维生素价格波动,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3
    • 人民币贬值拖累业绩,预收款高增显现销售景气

      人民币贬值拖累业绩,预收款高增显现销售景气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件:隆平高科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55.20%。归母净亏损7.1亿元,归母扣非净亏损5.67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6.97亿元,亏损幅度同比缩窄)。单三季度实现营收为8563.21万元,同比增加129.2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   前三季度种子销售成绩突出,人民币贬值拖累公司业绩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长,玉米种子及蔬菜瓜果种子业务增长,使得收入同比增加,同时公司加强对经销商发货计划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铺货,水稻种子退货减少使得收入同比增加。公司业务经营发展势头较好,人民币贬值是拖累前三季度业绩的主要原因——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3.2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3倍。人民币持续贬值使得公司前三季度确认美元贷款汇兑损失1.98亿(其中第三季度约8089万元)。后续若人民币升值,公司汇兑损失有望减小。前三季度,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亏损达9461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仅1086万元),亦拖累公司业绩。此外,公司研发费用的支出较去年增加,因参与承接更多研发课题公司研发费用达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   种子预收款明显增长,为新一季销售奠定基础   第三季度是种子公司收种子预收款的主要时期,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达28.56亿,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0亿,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第三季度末较上年同期增加74.20%,预收种子款大幅增加是其中主要原因。下游对种子需求较为旺盛,预收款的高增长为新一季销售奠定基础。   公司转基因储备较为领先,有望在转基因玉米种子商业化时代取得领先位置   公司参股的两家生物公司均熟练掌握转基因技术——①杭州瑞丰,瑞丰125转基因材料在2020年1月、2021年4月获得安全证书,可应用范围包括北方春玉米区、西北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域。②隆平生物,LP007转基因材料有望在2023年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叠加公司玉米品种实力较为领先(联创连续多年玉米推广面积全国排名前三),公司有望在转基因玉米种子商业化时代取得领先位置。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40.52/43.34亿,同增7.81%/7.28%/6.97%,实现归母净利润1.42/3.01/4.15亿,同增126.68%/112.55%/38.09%。持续看好公司在转基因玉米种子商业化进程中的发展潜力,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生产灾害;订单农业推广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2
    • 中硼硅拉管全氧燃烧窑炉成功点火,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

      中硼硅拉管全氧燃烧窑炉成功点火,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Q1-Q3实现收入5.69亿元,同比-11.16%,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9.76%;2022Q3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收入1.94亿元,同比-11.59%,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27.79%。   2022年前三季度成本管控较好,净利率同比+0.29pct。2022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ROE(加权)分别为23.75%、15.22%和6.13%,分别同比-6.13pct、+0.29pct和-9.64pct;2022Q3单季度来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ROE分别为22.87%、12.84%和1.79%,分别同比-8.21pct、-2.75pct和-3.44pct。费用端来看,2022Q1-Q3公司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06%、-1.53%、3.11%和4.42%,分别同比-3.48pct、-1.76pct、-0.74pct和+1.33pct。   中硼硅拉管全氧燃烧窑炉成功点火,布局模制瓶完善产业链布局。2022年10月28日,公司用于中硼硅玻璃管生产的新型节能全氧燃烧窑炉点火成功,项目达产后可年产约5000吨,有利于填补公司在中硼硅药用玻璃管领域的产品空白,降低公司中硼硅药用玻璃产品的成本,提升公司在中硼硅药用玻璃领域的市场竞争力。2022年8月24日,公司用于中硼硅模制瓶生产的节能新型玻璃熔化全电熔窑炉成功点火,项目达产后,可年生产中硼硅药用模制瓶约5080.87吨,有利于填补公司在模制瓶领域的空白,完善公司产业布局。   未来5-10年,药用玻璃用量具备4-5倍空间。在国家医药政策改革推动下,未来5-10年,药用玻璃中将会有30%-40%由低硼硅玻璃、钠钙玻璃升级为中硼硅玻璃,用量增长空间4-5倍。此外,22H1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签署《特种玻璃材料联合研究院共建协议书》,合作建立“特种玻璃材料联合研究院”,力争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虚拟现实玻璃基板、微晶玻璃、光学玻璃等特种玻璃领域取得突破。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硼硅玻璃制品企业,重点发力中硼硅药用玻璃享受行业β,客户资源、成本效率及know-how经验优势多维共振,有望长期享受α收益!因为新冠疫情反复、海运物流不畅、大宗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1.4/1.8/2.3亿元下调至1.3/1.8/2.3亿元。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9.1/11.1/13.7亿元,同比+2%/+22%/+23%,归母净利润1.3/1.8/2.3亿元,同比+3%/+36%/+33%,2022-2024年PE分别为26X/19X/14X。   风险提示:原材料进口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1
    • 三季度业绩受终端需求影响,产能布局不断完善

      三季度业绩受终端需求影响,产能布局不断完善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事件   2022 年 10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0.26亿元,同比增长 13.69%,归母净利润为 8.73 亿元,同比增长 1.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8.19 亿元,同比增长 0.44%。 2022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 4.71 亿元,同比降低 20.58%,归母净利润为 1.25 亿元,同比降低48.43%。 三季度单季度业绩承压。   产品结构调整促使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提升   2022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83.28%, 同比降低 1.67pcts; 净利率为 42.90%,同比降低 5.48pcts。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 22.79%, 同比上升 2.25pcts,预计是由于公司提高市场推广力度所致; 管理费用率 4.54%, 同比上升0.01pcts,费用控制较好。 2022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 81.61%,同比降低 2.70pcts, 主要是由于: 1) 公司产品结构调整, 血液净化设备及透析粉液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提高, 而这类产品毛利率水平不高; 2) 树脂、酒精等原材料的涨价也对毛利率降低有一定影响。   三季度业绩受终端需求影响,血液净化与重症领域现经营亮点   2022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4.71 亿元, 同比降低 20.58%。 从外因看,四川、贵州等公司业务量较大的地区终端需求下滑;部分医院资金紧张导致经销商进货及垫资能力受影响。从内因看, 公司目前对组织架构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影响业绩。 前三季度公司的血液净化设备和重症领域灌流器产品推广较快,血液净化设备销售收入突破 1 亿元;重症领域 HA380 销售收入突破 1 亿元, 2022 年新覆盖 400 多家医院,累计已覆盖 800 多家医院。研发持续投入, 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 8.01%, 同比上升 2.62pcts。 健帆科研楼预计 2022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包含灌流器研发、评价与测试实验室及中试车间等。 公司多个产能项目投产使用: 7 月,金鼎产业园正式投产启用, 提高血液净化产能。 8 月,生物材料项目竣工封顶,后续将引入高水准的树脂自动化生产线; 珠海健福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已启动肾病专科用药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新签订协议, 投资建设“健帆集团医疗器械产业(血液净化设备)项目”,是血液净化设备及其配套产品生产基地。   盈利预测: 考虑到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的影响, 我们相应下调未来三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57/40.86/53.11 亿元(前值为 36.01/48.70/65.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10 /17.22/22.71 亿元(前值为 16.36/22.16/29.9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市场风险, 行业竞争风险, 技术更新迭代风险, 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