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5)

    • 化工:供需改善,蛋氨酸景气有望复苏

      化工:供需改善,蛋氨酸景气有望复苏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蛋氨酸市场供需格局正在改善,价格有望上涨,行业景气度有望复苏。这一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驱动: 蛋氨酸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肉类消费持续增长,尤其鸡肉消费增速显著,带动蛋氨酸需求稳定增长,年均增速达到6%-7%。 供给侧产能扩张放缓 2018-2019年全球蛋氨酸巨头纷纷扩产后,2020-2021年新增产能有限,供给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甚至取消扩产计划或关闭老产线,市场供需趋于紧平衡。 反倾销调查利好国内企业 中国商务部对进口蛋氨酸的反倾销调查有望在2020年二季度公布初裁结果,一旦反倾销成立,将提高进口成本,利好国内蛋氨酸生产企业。 疫情影响及价格上涨 新冠疫情导致部分国外工厂生产受限,加剧市场供应紧张,推动国内蛋氨酸价格上涨。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蛋氨酸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建议。 蛋氨酸市场基本面分析 蛋氨酸需求的稳定增长及驱动因素 报告指出,蛋氨酸是家禽必需氨基酸,添加蛋氨酸可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利润率。全球肉类消费稳定增长,鸡肉增速最快,驱动蛋氨酸需求持续增长。2019年全球蛋氨酸产量146.7万吨(折纯),需求增长9.64%,全球开工率76%。 技术壁垒及供给高度集中 蛋氨酸生产工艺复杂,对生产企业规模化、一体化生产要求较高,导致市场供给高度集中,CR4产能占比近87%。 2020年新增产能有限,供需趋紧 2018-2019年行业巨头扩产后,2020-2021年新增产能有限,仅新和成10万吨产能将于年中投产。部分企业取消扩产计划或关闭老产线,供需格局改善。 国内外价格触底回升 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蛋氨酸价格持续下行,但由于供给侧因素及疫情影响,价格已触底回升。 中国市场及反倾销调查 中国蛋氨酸进口依赖度高 2019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固体蛋氨酸22万吨,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进口合计1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7%。 反倾销调查进展及预期影响 2019年4月,商务部对原产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的进口蛋氨酸发起反倾销调查,预计2020年二季度公布初裁结果。一旦反倾销成立,将大幅提高进口蛋氨酸成本,利好国内企业。 投资建议 推荐新和成,关注安迪苏 报告推荐投资新和成,并关注安迪苏。新和成是行业新进入者,二期10万吨产能将于二季度投产;安迪苏是全球龙头企业,现有产能46万吨。蛋氨酸价格每上涨1元/公斤,新和成和安迪苏税后净利润年化增加0.43亿元和3.45亿元,业绩弹性较大。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蛋氨酸市场供需状况、竞争格局以及政策环境的深入分析,认为蛋氨酸行业景气度有望复苏。需求持续增长、供给扩张放缓、反倾销调查以及疫情影响共同推动蛋氨酸价格上涨。报告推荐投资者关注新和成和安迪苏两家公司,并提示了安全生产风险、肉价下跌影响饲料需求以及反倾销裁决结果低于预期等潜在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博亚和讯、天风证券研究所、商务部以及Wind等公开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3-09
    • 农药专题:从海外农化巨头年报看全球农药景气周期

      农药专题:从海外农化巨头年报看全球农药景气周期

      化工行业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行业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和要求生成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全球农药市场的景气周期,通过研究海外农化巨头的年报,揭示了全球农药市场的走向,并对2020年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海外农化巨头收入变化与全球农药景气周期 全球农药市场主要由跨国公司主导,四大创制药企(先正达、拜耳、科迪华、巴斯夫)的营收变化是全球植保市场景气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四大农化巨头的业务模式和区域收入,可以预测全球农药市场的未来趋势。 2020年全球农化行业景气有望改善 2020年全球农药需求端有望复苏,北美市场复苏、南美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将带动全球农化行业景气度提升。 国内农药原药价格指数已调整至近两年低点,结合供给格局改善和环保成本提升,预计价格整体中枢将上移。 主要内容 1. 海外农化巨头收入变化代表全球农药景气周期走向 全球农药市场主要由跨国公司占据,四大创制药企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营收代表了全球植保市场的走向。 中国农药原药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售给跨国公司,再制成农药制剂进入终端销售环节。 2. 四大农化巨头“农药+种子”业务模式形成,2019年增长偏弱 四大农化巨头均已形成“农药+种子”的业务模式,但2019年农药业务整体增长偏弱。 拜耳和巴斯夫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并购业务,新品推广对销售有积极带动作用。 北美极端天气和贸易摩擦导致当地农药需求减少,拉美作物种植面积提升带来需求增长,欧洲市场法规趋严,亚太部分国家干旱使农药需求减少。 3. 2020年全球农化行业景气有望逐步进入改善通道 全球农药行业遵循约5年一轮的景气周期,受宏观经济、地方政策、天气和农民收益等多种因素影响。 2020年全球农药需求端需关注北美市场复苏、南美市场增速和亚太地区天气变化等因素。 四大跨国公司预计2020年农化业务营收增速将高于2019年。 4. 重点公司 重点推荐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及单品竞争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扬农化工、利尔化学。 建议关注当前估值水平合理、具备成长潜力的利民股份、广信股份以及全球非专利植保产品龙头安道麦。 总结 本报告通过分析海外农化巨头的年报,揭示了全球农药市场的景气周期和未来趋势。2019年四大农化巨头“农药+种子”业务模式已形成,但整体增长偏弱。展望2020年,全球农化行业景气有望逐步进入改善通道,北美市场复苏和南美市场保持增长将是主要驱动力。同时,报告还推荐了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及单品竞争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扬农化工、利尔化学,建议关注利民股份、广信股份以及全球非专利植保产品龙头安道麦。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3-09
    •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尿素和一铵提价,关注3月维生素和肥料涨价行情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尿素和一铵提价,关注3月维生素和肥料涨价行情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3月份化工行业将呈现涨价行情,尤其在维生素和肥料领域。 受疫情和物流影响,农药行业复工率不高,但春耕需求将推动一铵、复合肥和尿素价格上涨。 部分化工产品价格短期承压,但部分品种下跌有限,建议关注疫情和下游复工进展,以及具有国内产能优势、需求刚性、国外市场为主的品种。 长期来看,低估值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尿素和磷肥价格上涨预期 肥料市场春耕启动,农户和二级商库存偏低,一铵、复合肥和尿素价格将继续上涨,预计涨价空间在150-300元。 华鲁恒升小颗粒尿素价格上涨2.94%,达到1750元/吨,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维生素价格上涨趋势 欧洲市场生物素和维生素E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市场也受到影响,预计3月份维生素价格将继续上涨。 报告推荐关注龙头企业新和成,以及圣达生物和浙江医药。 主要内容 板块及个股行情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下跌5.53%,跑输大盘2.93个百分点,排名第21位。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道恩股份(51.59%)、神马股份(16.5%)等;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湘潭电化(-27.46%)、航锦科技(-26.74%)等。 基础化工板块PB为2.19倍,PE为23.23倍,均高于全部A股平均水平。 申万分类下,涨幅较大的子行业包括改性塑料(18.12%)、维纶(15.3%)和粘胶(13.07%)。 重点化工产品价格监测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跌幅度分化明显。涨幅居前的产品包括维生素K3(20.00%)、R32(7.69%)、盐酸(7.27%)等;跌幅居前的产品包括硫酸(-30.97%)、PX(-8.96%)、混合芳烃(-8.08%)等。 报告详细列出了化纤、农化、聚氨酯及塑料、纯碱、氯碱、橡胶、钛白粉、制冷剂、有机硅等多个子行业重点产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并配以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其中,农化产品中尿素价格上涨,而部分化纤产品价格保持稳定。 行业重点新闻 报告简要介绍了疫情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以及境内原油期货持仓量突破历史新高的现象。 投资观点及建议 报告建议关注疫情和下游复工进展,以及部分具有国内产能优势、需求刚性、国外市场为主的品种。 推荐关注超跌的白马龙头企业,并对农药、维生素、锂电材料、沸石和低估值龙头企业等多个细分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报告最后列出了风险提示,包括油价下跌和重大安全事故。 总结 本报告基于市场数据和行业动态,对化工行业,特别是维生素和肥料市场进行了分析,指出3月份将出现涨价行情。 报告同时分析了农药行业复工情况、化工产品价格波动以及部分重点企业的投资价值,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油价下跌和安全事故等潜在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数据翔实,图表清晰,分析较为专业,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3-05
    • 石油化工原油:二次探底历史重演,蕴藏哪些机会?

      石油化工原油:二次探底历史重演,蕴藏哪些机会?

      化工行业
      石油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原油二次探底历史重演,蕴藏哪些机会? 中心思想 核心观点: 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石油市场与2016年的相似之处,认为油价二次探底正在重演,但原因有所不同。报告重点关注了页岩油供给周期、浮仓套利、裂解价差等因素,并复盘了油价见底后石化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分析框架和投资建议。 主要结论: 报告认为,油价筑底的重要信号是裂解价差的快速上升。同时,石化板块不同类型的公司在油价周期中的表现存在差异,炼化公司股价领先,一体化公司同步,油服公司滞后。 主要内容 ## 1. 历史重演:油价二次探底 历史回顾与对比: 报告指出,尽管此前观点认为油价二次探底不会重演,但目前来看正在重演,原因与2016年有所不同。2016年,油价二次探底源于伊朗制裁解禁和OPEC政策调整;而本次则主要受疫情影响。 图表分析: 报告通过图表对比了2014-2015年油价下跌周期与本轮下跌周期的异同,为分析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 2. 后市展望:油价见底的信号,和石化产业链复苏次序 ## 2.1. 页岩缩短供给周期,2020年vs.2016年 页岩油产量变化: 报告分析了页岩油产量与油价的关系,指出页岩油供给周期缩短,不再是过去长达10年的周期。2020年市场对页岩油产量增长的预期持续下调。 ## 2.2. 浮仓套利不是油价筑底的必要条件 月差结构分析: 报告对比了本轮油价下跌与上一轮油价下跌的月差结构差异,指出本轮大部分时间维持backwardation,反映现货供需并未恶化,远端价格波动较小。 浮仓套利条件: 报告认为,浮仓套利并非本轮见底的必要条件,因为OECD原油和石油库存并不高,且陆上储罐库存成本更低。 ## 2.3. 裂解价差的回升更值得关注 裂解价差与油价关系: 报告强调,成品油裂解价差先于油价见底,是重要的行业逻辑。 信号分析: 报告指出,如果油价超跌,裂解价差快速上升将是油价筑底的重要信号。 ## 3. 复盘:股价表现三部曲 石化板块股价表现: 报告总结了上一轮油价周期中,石化板块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的三个阶段:炼化公司领先、一体化公司同步、油服公司滞后。 个股案例分析: 报告以上海石化为例,分析了其股价与油价的历史表现,并结合行业周期和公司业绩,为投资者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框架。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原油市场二次探底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历史数据和行业逻辑,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的分析和投资建议。报告认为,裂解价差的回升是油价筑底的重要信号,并强调了石化板块不同类型公司在油价周期中的表现差异。 报告还提供了风险提示,包括海外疫情控制不良导致成品油需求低迷的风险,以及2020年页岩油生产韧性强于预期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3-03
    • 2019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提升

      2019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提升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盈利能力分析** 艾德生物2019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1.73%,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73%。公司肺癌产品结构调整,妇科肿瘤产品迅速发力,创新药产业链及精准医疗概念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 **投资评级与未来展望**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8.97元。公司作为伴随诊断行业龙头,核心竞争力强,长期看好公司发展。预计20-21年EPS为1.50、2.02元/股。 # 主要内容 *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31.73%,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6.80%。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73%。 * **单季度业绩分析** 2019Q4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长29%,剔除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Q4增速较Q3放缓主要原因是2018Q4基数较高。 * **产品结构调整与市场策略** 肺癌产品结构调整,9基因(PCR)产品单价较高,预计2019年收入占比提升较快。BRCA检测试剂盒(NGS)作为奥拉帕利Lynparza的伴随诊断试剂盒,独占市场优势明显,带动妇科肿瘤相关产品进院。 * **行业发展与公司竞争力** 创新药领域迎来发展新时代,伴随诊断是创新靶向药的重要环节,赛道景气度高。艾德生物是国内伴随诊断行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强,技术领先,研发+渠道双协同。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剔除激励计划摊销费用的影响,预计20-21年EPS为1.50、2.02元/股,维持目标价78.97元,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收费目录降价风险、BRCA推广不及预期、loxo临床推进不及预期等。 # 总结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艾德生物2019年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和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公司在肺癌诊断领域的优势地位稳固,同时积极拓展妇科肿瘤市场,为未来增长注入新动力。 * **投资价值与风险并存** 公司所处伴随诊断行业景气度高,作为行业龙头,艾德生物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但也需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政策变动、市场推广以及临床进展等。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27
    • 油服专题四:国际海上日费已开启涨价模式

      油服专题四:国际海上日费已开启涨价模式

      化工行业
      # 中心思想 ## 海上钻井日费上涨趋势开启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际海上钻井日费已开启涨价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海外市场已现涨价迹象:** 通过跟踪海外钻井服务公司的数据,发现国际海上钻井日费已开始上涨,尤其是在高端市场。 2. **供需关系改善支撑涨价:** 海上油气项目FID数量增加和资本开支预期上升,以及油服公司谨慎的扩能态度,共同推动了供需关系的改善,为日费上涨提供了持续性。 3. **中海油服有望受益:** 中海油服在海外作业的平台有望率先受益于此次涨价,未来国内市场也存在跟涨的可能性。 ## 中海油服业绩释放进入第二阶段 中海油服的业绩增长将进入第二阶段,即日费涨价带来的业绩腾飞,预计业绩增长的斜率将比第一阶段(使用率提升带来的固定成本摊薄)更陡峭,有望打开业绩和市值空间。 # 主要内容 ## 1. 实时钻井日费是滞后指标 虽然部分品种的使用率已达到70%,但实时钻井日费的涨价并不明显,半潜式钻井平台有个别品种上涨,自升式钻井平台还在低位企稳。这是因为实时钻井日费是滞后指标,反映的是在执行合同的平台日费,不包括新签合同尚未开始执行的日费变化。 ## 2. 国际钻井服务商,新签合同已经涨价 近期跟踪的海外钻井服务公司19Q4业绩电话会显示,新签合同已经出现涨价: * **Transocean:** 2019年四季度签订的固定费率钻井合同平均日费为240,000美元/天,比2019年初高出约75%,主要适用于高端市场。 * **Seadrill:** 观察到合同条款的变化,如甲方支付动员费、客户支付停工费等,显示行业供需趋紧。高端浮式钻井平台较早出现价格上涨趋势,普通浮式钻井平台从2020年新合同开始涨价,自升式平台也有一定上涨,但远期合同较少,未来趋势尚不清晰。 ## 3. 中海油服业绩弹性测算 中海油服的船型结构和市场结构与国际公司有所区别,中低端船型占比偏高,中国市场占比高。 * **工作量假设:** 2020年预计运营54条平台,其中国内31条自升式、10条半潜式;海外9条自升式、4条半潜式。 * **涨价假设:** 谨慎假设2020年海外半潜式日费同比+30%;海外自升式日费同比+10%,假设国内日费维持不变。 * **弹性测算:** 2020年海外涨价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约4.5亿净利润增厚。 * **业绩预测:** 维持中海油服2019/2020/2021年业绩预测25/38/47亿(未考虑2019年底公告的诉讼可能带来的非经收益)。考虑到海外钻井日费上涨趋势刚刚形成,2021年之后随着新的高价合同开始执行,实际日费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国内日费虽然2020年预计暂时不调整,2021年及之后存在跟随海外小幅提价前景。2021年之后业绩预测有上调的可能性。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际海上钻井日费的涨价趋势,认为海外市场已经开启涨价模式,主要受益于海上油气项目FID数量增加和资本开支预期上升,以及油服公司谨慎的扩能态度。中海油服有望率先受益于此次涨价,预计2020年海外涨价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约4.5亿净利润增厚。维持中海油服2019/2020/2021年业绩预测25/38/47亿,并认为2021年之后业绩预测有上调的可能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2-27
    • 巴坦、培南齐发展,深耕高端抗生素产业链优势尽显

      巴坦、培南齐发展,深耕高端抗生素产业链优势尽显

      个股研报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2-26
    • 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策略:行业蓄势待变,细看地炼企业的困境与破局

      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策略:行业蓄势待变,细看地炼企业的困境与破局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地炼行业正经历一个剧烈的转型时期,面临着周期下行、融资困难、税收从严和销售不畅等多重困境。然而,行业内部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化,部分优势地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布局终端市场、优化物流以及寻求资本市场对接等策略,增强自身竞争力,并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 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为具备竞争力的民营炼化企业提供了长期利好,同时也带来了化工产品供需失衡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地炼行业困境与优势企业差异化分析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利好优势企业 主要内容 1. 引言 报告引言部分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汽、柴、航煤需求骤降,炼厂库存压力加大,地炼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但不同地炼企业经营状况差异显著,部分企业在疫情前已停产,而部分企业则维持较高开工率。报告将分析导致地炼困境的因素,以及优势地炼企业的竞争优势。 2. 地炼困境:周期下行、融资困难、税收从严、销售不畅 该部分详细阐述了地炼企业面临的四大困境: 2.1. 景气下行,低竞争力企业现金流或将进一步吃紧: 炼化行业步入景气下行周期,新产能投放和需求下降导致竞争加剧,低竞争力企业盈利承压,现金流恶化。以上海石化为例,单季度盈利已大幅下降。 2.2. 发债融资渠道受阻: 银行信贷收紧,地炼企业发债融资渠道受阻,融资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债务违约和破产风险。2019年发债规模较前几年大幅缩水。 2.3. 消费税从严征收,税收缴纳逐步正规化: 2018年1号文件加强了对成品油消费税的监管,堵塞了偷漏税的漏洞,地炼企业税收缴纳逐步正规化,原有利益模式面临挑战。2019年国内消费税收入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趋势。 2.4. 央企外采规模萎缩,地炼销售面临压力: 央企炼厂自身产能充足,且面临库存压力,外采规模萎缩,地炼企业销售压力加大,尤其缺乏加油站渠道的地炼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 优势地炼企业竞争力在哪里?如何应对破局 该部分分析了优势地炼企业增强竞争力的策略: 3.1. 地炼企业向化工领域延伸: 部分地炼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投资建设化工产线,以摆脱对成品油市场的过度依赖,提升盈利能力。例如,科力达、神驰、利华益等企业在化工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大力支持地炼企业向化工领域转型。 3.2. 积极布局加油站终端: 拥有自建加油站网络的地炼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销售渠道,降低对央企外采的依赖。京博石化、东明石化等企业在加油站布局方面投入较大。海科石化的小海豚加油站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3. 以管道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建设自有原油输油管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部分地炼企业已建成或正在建设连接港口和炼厂的管道,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3.4. 少数地炼企业谋求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 通过上市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增强发展实力。部分地炼企业正在积极寻求上市,或通过旗下子公司上市。 3.5. 接受整合也是一种选择: 山东省政府推动地炼行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裕龙岛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4. 投资机会分析 该部分分析了地炼行业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4.1. 部分地炼出清行业格局有望改善,长期利好民营炼化: 行业整合将淘汰低竞争力企业,利好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如荣盛石化、恒力石化、恒逸石化等。报告重点推荐恒逸石化,其文莱炼化项目不受国内疫情影响,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4.2. 化工型炼厂挤占燃料型炼厂市场,关注结构性机会: 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的投产将导致化工产品供需失衡,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报告建议关注丙烯和石油焦等产品,并推荐卫星石化和华锦股份。 5.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主要的投资风险: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超预期,以及原油、丙烷等资源价格大幅波动。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地炼行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业面临的困境以及优势企业的应对策略。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低竞争力企业将被淘汰,而优势企业将通过多元化发展和资本运作,增强竞争力。报告认为,行业整合将为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带来长期利好,同时,化工产品供需失衡也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会。投资者需关注相关风险,谨慎投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2-24
    • 石油化工行业点评:发改委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城燃有望受益

      石油化工行业点评:发改委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城燃有望受益

      化学制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发改委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的政策,将利好城燃行业。虽然上游天然气生产企业将面临短期利润下降,但中游影响较小,下游城燃企业可以通过将降价风险转移至上游,从而受益于政策带来的消费回升和市场份额提升。 具有LNG接收站的城燃公司将因国际LNG现货持续低价而获得更显著的业绩提升。 政策利好城燃行业,风险主要由上游承担 国家发改委的政策旨在通过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刺激经济复苏。此举将直接利好下游城燃企业,因为其可以将降价压力转移至上游,同时受益于用气量的回升。 LNG接收站优势凸显,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国际LNG现货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为拥有LNG接收站的城燃企业提供了成本优势,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获得更好的业绩表现。 主要内容 国家政策解读及市场影响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提出,要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具体措施包括提前执行淡季价格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给予更大价格优惠,以及及时降低终端销售价格等。 多地已响应政策,自主下调天然气价格,例如重庆燃气、皖天然气和深圳燃气等企业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降价措施。湖北省、浙江省等地也出台了相应的降价政策。 产业链各环节影响分析 上游: 天然气价格下调对上游企业利润造成负面影响,报告估算一季度可能造成76亿元的净利润损失。 中游: 由于成本监审工作已基本完成,中游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影响在于各省主动下调管输费的程度。 下游: 城燃企业虽然短期内让利,但随着上游降价,大部分降价风险可转移至上游。报告预测全年业绩影响不超过6.4%,且主要影响小微企业用气成本,实际影响更小。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维持城燃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推荐深圳燃气,并关注新奥能源。 报告也指出了天然气消费提升不达预期和降价力度不达预期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家发改委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政策对石油化工行业,特别是城燃行业的影响。 政策虽然对上游天然气生产企业造成短期利润损失,但中游影响有限,下游城燃企业则可以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和消费回升受益。 拥有LNG接收站的城燃企业将因国际LNG现货低价而获得更大优势。 报告最终维持城燃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并推荐相关龙头企业。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天然气消费和降价力度等潜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0-02-24
    •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复工节奏逐步恢复,关注细分子行业低估值龙头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复工节奏逐步恢复,关注细分子行业低估值龙头

      化学制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23日,受下游复工推迟和疫情影响,化工品价格短期承压,行业库存普遍上升。但部分品种下跌有限,尤其利好产能在国内、需求刚性且主要面向国外市场的品种,例如维生素等。报告建议关注疫情和下游复工进展,继续推荐超跌的白马龙头企业,并对化工细分行业(化纤、农化、聚氨酯及塑料、纯碱氯碱、橡胶、钛白粉、制冷剂、有机硅等)的市场表现和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 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化工行业面临下游复工推迟导致库存上升、化工品价格承压的挑战。然而,部分品种,特别是那些产能集中在国内、需求刚性且主要出口的品种(如维生素),其价格下跌有限。 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在短期波动中寻找机会的可能性。 细分行业投资建议 报告对化工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体现了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力。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以数据和统计分析为基础,对化工行业及其细分领域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行业整体表现及个股行情 报告首先概述了化工板块及个股的整体行情。基础化工板块本周上涨7.85%,跑赢大盘10.45个百分点,涨幅居所有板块第8位。报告列出了本周涨幅和跌幅前十的个股,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部分个股涨幅显著,例如湘潭电化(56.15%),而部分个股则出现下跌,例如嘉澳环保(-10.4%)。 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在疫情影响下的波动性。 重点化工产品价格监测 报告详细监测了多个重点化工产品的价格走势,包括化纤、农化、聚氨酯及塑料、纯碱氯碱、橡胶、钛白粉、制冷剂和有机硅等。 数据显示,部分产品价格上涨,例如维生素B1(66.67%)、2%生物素(58.54%),而其他产品价格下跌,例如丁酮(-12.49%)、双氧水(-11.74%)。 这些价格波动与疫情、下游需求以及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密切相关。 报告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现了这些价格变化趋势,方便读者理解。 行业新闻及投资建议 报告总结了重要的行业新闻,例如境内原油期货持仓量突破历史新高,并结合市场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报告推荐了部分超跌的白马龙头企业,以及在特定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例如维生素领域的龙头企业新和成,以及农药领域的扬农化工和利尔化学等。 这些建议基于对市场趋势和企业基本面的综合判断。 报告还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油价下跌和重大安全事故。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2月23日化工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分析,指出下游复工推迟和疫情导致化工品价格短期承压,但部分品种下跌有限。报告强调关注疫情和下游复工进展,并推荐了部分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报告的数据翔实,分析透彻,为投资者理解化工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然而,投资者仍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注意报告中提到的风险提示。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2-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