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79)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8周):医保谈判降价温和,关注JN.1等新型变异株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8周):医保谈判降价温和,关注JN.1等新型变异株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生物制品板块领跌。全部A股下跌0.90%(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70%,中小板指下跌1.08%,创业板指下跌2.31%,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1.9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生物制品下跌3.09%,医疗器械下跌2.72%,医疗服务下跌2.58%,化学制药下跌1.12%,医药商业下跌1.02%,中药下跌0.91%。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8.39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3.02%分位数。   2023年医保目录公布,续约降价温和。在谈判/竞价环节,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其中共有25个创新药参与目录谈判,成功率达92%。在续约环节,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品种可以原价续约,31个品种因销售额超出预期等原因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仅为6.7%。本次医保谈判/竞价成功率与降价幅度维持上年相同水平,简易续约规则优化,续约降价温和,创新药国内支付端压力缓和。建议关注:1)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的创新药企业: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康诺亚、科伦博泰生物等;2)中药品牌OTC、中药创新药、中药资源品三条主线: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康缘药业、天士力、片仔癀等。   关注JN.1等新型变异株。JN.1是OmicronBA.2.86的第二代亚分支,2023年8月在卢森堡首次发现,2023年11月以来,其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快速增加。根据USCDC数据,近1个月JN.1占比由3.5%迅速增长至21.4%,预计很快将超过HV.1(XBB衍生变异株)成为美国主要流行株。截至12月10日国内已监测到7例JN.1变异株,短期流行水平极低,但未来不排除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性,建议关注新冠疫苗、治疗药物等相关产业链。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12-19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7周):注射穿刺行业梳理:市场广阔,增速稳定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7周):注射穿刺行业梳理:市场广阔,增速稳定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FDA发布安全通讯:建议考虑使用非中国制造的注射器。2023年11月30日,FDA发布安全通讯,表示:FDA正在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评估中国制造的塑料注射器出现器械故障(如泄漏、破损和其他问题)的可能性。目前,该问题不包括玻璃注射器、预充式注射器及用于口服或局部目的的注射器。同时,FDA对消费者、卫生保健提供商和工厂提出建议:1)通过查看标签、外包装,或通过联系供应商或集团采购组织,检查使用中及库存中的注射器的生产地点。2)如果可能,考虑使用非中国制造的注射器。3)如果只有中国制造的注射器,那么继续使用它们,并密切监测泄漏,破损和其他问题,直到能够使用替代注射器。4)向FDA报告任何与注射器有关的问题。   国信医药点评:本次FDA安全通讯并未对涉及塑料注射器故障的具体公司进行列示。注射穿刺类是低值医用耗材行业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全球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从中长期维度出发,监管要求的提升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质量优秀的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医药行业12月投资观点:建议积极布局两大主线,全球创新+患者获益。首先是国内医药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公司;其次是国内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价值的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将脱颖而出,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未来有望获得长期成长空间。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中药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1.9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2.40%,中小板指下跌1.78%,创业板指下跌1.77%,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60%,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1.19%,生物制品下跌2.43%,医疗服务下跌7.26%,医疗器械下跌0.29%,医药商业下跌4.25%,中药下跌2.75%。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8.9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5.12%分位数。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12-12
    •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站在新周期起点,拥抱国际化浪潮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站在新周期起点,拥抱国际化浪潮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站在新周期起点,拥抱国际化浪潮   好时机+高回报,布局第二波全球创新龙头。基于医药行业长期需求稳定增长的常识,我们认为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基本面的绝对底部,且由于出清力度大,预计医药多数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得到大幅优化。我们认为2023Q4是布局未来三年医药行情的最佳时机:医药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需求稳定可持续,优质供给涌现,一般供给持续退出,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创新、合规、国际化)的大周期。   随着国内医药公司研发投入逐步兑现,预计未来三年医药行业的扣非利润将呈现出高增长态势。过去5年国内医药公司研发强度持续增大,收入增长和扣非利润增长均弱于研发增长,医药行业处于持续转型升级过程中。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行业即将迎来研发收获期,收入增长和扣非利润增长有望跑赢研发增长,释放转型升级的红利。以A股医药上市公司为例,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长在10-15%之间,若扣非利润率提升2个点,则未来3年医药行业的扣非利润有望增长75%,年化复合增长在20%以上。   建议积极布局两大主线,全球创新+患者获益。首先是国内医药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迎接第二波创新全球化,这一波的创新全球化不同于第一波CXO等配套产业的全球化,中国的医药产品将走向全球,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其次是国内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价值的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将脱颖而出,不合规、浪费、无效的产品和服务将退出市场,合规、经济、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未来都会获得长期成长空间。   细分行业投资策略:创新药:关注差异化创新出海以及国内大单品;医疗器械:布局集采出清、景气延续、药械协同、加速出海四条主线;中药:品牌OTC、中药创新药、中药资源品三条主线;疫苗:布局产品管线丰富,具备较强商业化、国际化能力企业以及差异化管线企业;CXO:关注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海外占比大的龙头企业及细分景气赛道龙头;生命科学上游:关注产品/服务具备竞争力,未来有望突围国内市场、成功国际化的优质企业;医疗服务:关注DRGs之下专科医疗和ICL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4年年度策略投资组合:A股: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智飞生物、联影医疗、金域医学、美好医疗、康缘药业、春立医疗、澳华内镜、药康生物、百诚医药;H股:康方生物、康诺亚-B、科伦博泰生物-B、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进度慢于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药品、器械、服务领域监管政策调整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2页
      2023-12-11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6周):呼吸道疾病高发,刺激预防及诊疗相关需求增长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6周):呼吸道疾病高发,刺激预防及诊疗相关需求增长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制品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下跌0.42%(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56%,中小板指下跌1.92%,创业板指下跌0.60%,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0.5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0.16%,生物制品上涨2.31%,医疗服务下跌0.62%,医疗器械上涨2.19%,医药商业下跌0.16%,中药下跌0.93%。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9.79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8.5%分位数。   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关注相应产业链投资机会。11月26日,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表明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1-4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呼吸道疾病高发有望刺激相应疫苗预防、诊断、药物治疗的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包括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等疫苗企业,安图生物、万孚生物等检测试剂企业,恒瑞医药、石四药集团等化学制药企业,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等中药企业。   12月月度投资策略:积极布局两大主线,全球创新+患者获益。首先是国内医药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迎接第二波创新全球化,这一波的创新全球化不同于第一波CXO等配套产业的全球化,中国的医药产品将走向全球,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其次是国内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价值的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将脱颖而出,不合规、浪费、无效的产品和服务将退出市场,合规、经济、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未来都会获得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12-07
    • 12月暨2024年度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布局上游核心资源品,推荐下游新兴化学品

      12月暨2024年度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布局上游核心资源品,推荐下游新兴化学品

      化学制品
        展望2024年,考虑到全球宏观的相对韧性及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有望结束,及国内对于房地产等行业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我们认为国内外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有望恢复增长,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触底反弹,但考虑到中游行业的较大规模的供给端资本性开支,以及化工下游行业对于传统化工品的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因此化工中游细分行业供需矛盾突出,利润水平仍然将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因此,我们更看好上游核心资源品及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增长的新兴化学品的投资方向。   投资主线1:低估值高股息+景气度向上的核心资源品子行业。我们看好(1)油气板块:我们认为2024年油价有望维持中高区间,上游油气开采板块维持高景气,同时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中长期维持快速增长,天然气价格联动也将利好上游资源方。(2)钾肥板块:我们认为2023年下半年钾肥去库接近尾声,价格正企稳反弹,2024年全球钾肥供需紧平衡,国内供给相对宽松,价格中枢有望上移,长期资源属性显现。   投资主线2:供需关系改善及国产化替代加速的化工子行业。我们看好(1)萤石-制冷剂板块:萤石下游新兴行业需求提升,资源品稀缺属性愈发凸显,产品价格有望重估上行;供给侧配额管理已在立法层面落地、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三代含氟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复苏。(2)轮胎板块:我们认为全球轮胎行业是一个万亿级赛道,国产轮胎正蓄势突破,看好中长期国内龙头公司全球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3)电子气体板块,下游半导体需求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为国内电子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我们看好国内气体企业在增量市场中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4)天然食品添加剂板块:未来国内食品添加剂及配料有望从合成化学品向天然化学品方向发展,我们认为以膳食纤维、阿洛酮糖等为代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需求有望高速增长。(5)煤化工板块:未来煤化工行业内将进行存量优化,落后产能不断出清,同时高油价下煤制烯烃及其他化工品也具备一定成本优势,我们看好未来具备煤炭资源一体化的企业将继续扩大竞争优势。   我们重点推荐标的:1)油气: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广汇能源。2)钾肥:亚钾国际。3)萤石-制冷剂板块: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4)轮胎:森麒麟。5)电子气体:金宏气体、广钢气体、华特气体。6)阿洛酮糖:百龙创园。7)煤化工:广汇能源、华鲁恒升、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新增产能进度高于预期,原材料市场波动剧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7页
      2023-12-01
    • 坚持创新和长期主义,ICL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坚持创新和长期主义,ICL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核心观点   深耕医检近三十载,金域医学已成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导者。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创办的校办企业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2003年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历经14年完成全国所有省区中心实验室布局。迄今为止,公司已建立49家医学实验室、750余家合作共建实验室和辐射全国的远程病理协作网,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可为全国超过23000家各类医疗机构提供约3900项检验项目。创始人梁耀铭为实控人,开创了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的先河;公司核心管理层具备专业背景,践行长期主义。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ICL行业长坡厚雪。中国第三方医检市场规模超250亿,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长。目前仍以普检为主,特检市场占比预计将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ICL的渗透率仅在个位数,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DRGs/DIP、检验收费价格调整等医改政策有助于加速检验外包,而检验技术进步和精准诊疗也将驱动特检需求释放。复盘美国ICL行业发展历程及Quest、Labcorp经营现状,两家龙头公司均通过收并购拓宽地域覆盖能力,并大力发展特检业务拉动检验量和单价同步增长。   坚持医检主航道,实现强者恒强。公司已布局七大技术中心和八大疾病线,并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管理体系认证资质。旗下重点子公司在疫情前大部分达到12-17%的净利率水平,资本开支预计进入稳定阶段,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体现。公司夯实“顶天立地”业务格局,2023H1三级医院收入占比已提升至近40%,同时发展“合作共建”模式,2022年全年在运营项目近740个。公司以产学研一体化激发创新潜力,每年研发新项目300-500项,创新力度空前,特检(高端技术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45%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52%,有望持续拉动毛利率稳中有升。“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顺应政策趋势持续提升市占率,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保证技术领先性。伴随高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以及多元化业务协同,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健提升。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57/12.08/15.64亿元,同比增速-72.5%/59.4%/29.5%;当前股价对应PE=41/25/20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77.4-90.3元,相较当前股价(2023-11-27)有18-38%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5页
      2023-11-30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5周):国产IL4R单抗进入冲刺期,看好自免领域大单品商业化潜力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5周):国产IL4R单抗进入冲刺期,看好自免领域大单品商业化潜力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中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下跌0.6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84%,中小板指下跌1.94%,创业板指下跌2.45%,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6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2.02%,生物制品上涨1.37%,医疗服务下跌1.74%,医疗器械上涨1.65%,医药商业上涨2.38%,中药上涨4.67%。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9.76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8.66%分位数。   国产IL4R单抗进入冲刺期。康乃德就IL4R单抗Rademikibart的大中华权利与先声药业达成授权协议,Rademikibart拟以2期临床数据向CDE申请上市,未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全球唯一获批的IL4R单抗Dupilumab将成为超百亿欧元的重磅产品,国产IL4R单抗有望分享国内百亿以上的市场空间。康诺亚的CM310已经完成3期临床试验,预计将在年底前申报上市,进度领先;麦济生物的MG-K10于23H2开启3期临床,三生国健、智翔金泰、康方生物等预计也将于2024年开展3期临床试验。我们看好IL4R单抗在国内的商业化潜力,推荐买入进度领先的康诺亚,建议关注三生国健、智翔金泰等。   11月月度投资观点:基于医药行业长期需求稳定增长的常识,我们认为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基本面的绝对底部,且由于出清力度大,预计医药多数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得到大幅优化。我们认为2023Q4是布局未来三年医药行情的最佳时机:医药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需求稳定可持续,优质供给涌现,一般供给持续退出,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创新、合规、国际化)的大周期。从全球视角来看,国内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等行业经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有望在全球市场星辰大海中获取一席之地,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重中之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11-28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4周):高值耗材第四批国采2号文和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1号文发布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4周):高值耗材第四批国采2号文和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1号文发布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中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上涨0.66%(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51%,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0.17%,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0.22%,生物制品上涨0.28%,医疗服务下跌1.77%,医疗器械上涨0.34%,医药商业下跌0.91%,中药上涨0.91%。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9.27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7.18%分位数。   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2号文发布。此次集采产品涉及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采购周期为2年。各产品类别的最高申报价设定细致,认可不同材质、配件、功能下的产品差异价值,且拟中选规则延续国采范例设定复活机制。推荐关注集采下加速进口替代并提升市场份额的国产龙头:爱博医疗、春立医疗、威高骨科等。   安徽省医保局发布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采1号文。此次为化学发光类产品的首次大规模省际集采,涵盖25省(含新疆建设兵团)。集采规则设置50%保底中标降幅,分量规则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目前尚需等待最高有效申报价议定和医院报量分组结果公开。推荐关注具备一体化开发能力,平台化及国际化布局的IVD龙头企业: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   11月月度投资观点:基于医药行业长期需求稳定增长的常识,我们认为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基本面的绝对底部,且由于出清力度大,预计医药多数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得到大幅优化。我们认为2023Q4是布局未来三年医药行情的最佳时机:医药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需求稳定可持续,优质供给涌现,一般供给持续退出,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创新、合规、国际化)的大周期。从全球视角来看,国内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等行业经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有望在全球市场星辰大海中获取一席之地,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重中之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11-20
    •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6):RSV疫苗有望开启下一个百亿美元级别赛道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6):RSV疫苗有望开启下一个百亿美元级别赛道

      医药商业
        本期报告:《疫苗行业系列报告(6):RSV疫苗有望开启下一个百亿美元级别赛道》   2022年10月,我们发布《疫苗行业月度专题:RSV疫苗曙光初现,百亿美元市场待发掘》,彼时正值GSK/Pfizer/Sanofi布局的RSV疫苗/预防性抗体披露Ph3临床数据,以小专题形式对全球RSV管线临床数据及进展进行了梳理;一年后,Arexvy/Abrysvo/Beyfortus等产品相继上市,2023Q3作为首个销售季度,GSK/Pfizer/Sanofi相关产品分别销售7.09亿英镑/3.75亿美元/1.37亿欧元,商业化表现优异,本文围绕RSV流行病学、疾病负担、商业化及临床管线格局等方面再次进行更新及讨论。   往期报告: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5):带状疱疹疫苗是全球重磅品种,国内商业化空间广阔》带状疱疹疫苗是继HPV疫苗后的又一款重磅成人疫苗品种,其中GSK开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于2017Q4上市,上市后首个完整销售年即突破10亿美元(7.84亿英镑)销售额,2022年实现收入29.58亿英镑(同比+72%),预计2026年将超过40亿英镑,商业化表现优异。国内目前仅两款产品上市,渗透率处于低位,短期竞争格局良好,商业化空间广阔。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4):国产HPV疫苗崛起,存量市场黄金十年》   HPV疫苗是全球重磅品种,上市十五年来在宫颈癌防治领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内于2017年陆续批准进口MSD4/9价和GSK2价产品,2019年末国产双价HPV疫苗获批,次年WHO宣布2030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国内启动免费接种试点工作。我们认为国内HPV疫苗存量市场空间广阔,国产HPV疫苗崛起,携手智飞生物/默沙东高端品种,未来将是消化存量市场黄金十年。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3):2030消除狂犬病战略,“人用+宠物用”狂苗双管齐下》   全球狂犬病负担较重,2015年WHO联合三大国际组织提出“2030消除狂犬病”战略,海外多个国家依靠普及人用和动物用狂犬病疫苗,辅以犬只管理等手段成功消灭人间狂犬病。狂犬病疫苗从发明之初至今经历多次技术升级换代,目前Vero细胞狂苗使用广泛,WHO推荐金标准HDCV主要在发达国家使用,国内占比不断提升。康华生物是HDCV领军企业,在生产工艺、临床数据积累、学术推广和消费者教育以及终端覆盖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成立子公司康华动保,代理销售动物用狂苗布局宠物疫苗市场,有望乘宠物经济热潮,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康泰生物二倍体狂苗报产受理,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2):拓展全新药物形态,mRNA技术大有可为》   我们回顾了mRNA药物行业发展历程,并对其中关键技术以及专利和工艺壁垒进行了详细讨论;梳理了mRNA药物治疗领域、管线布局和研发进度,并对远期市场空间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了海内外mRNA企业竞争格局和发展战略。我们认为mRNA作为一类全新的药物形态,其应用前景光明,市场空间广阔。短期看,新冠mRNA疫苗商业加速,有望持续贡献现金流;中长期维度,技术是行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看好创新能力强、能够多管线快速推进的平台型企业。   《疫苗行业系列报告(1)新冠疫苗篇:全球疫情反复,国产疫苗正当时》   Delta突变株由于其高传染性,给全球抗疫带来了不确定性。新冠疫苗采取多技术路径饱和式研发策略,mRNA、腺病毒载体、全病毒灭活、重组蛋白等四条技术路径累计10余款产品成功商业化。变异株增强传播性的同时,还削弱了疫苗保护力,需要在广泛接种高保护力疫苗的同时坚持非药物干预手段。高收入国家已启动加强免疫,中低收入国家首轮免疫需求仍未充分满足,新冠疫苗供需拐点未达到。短期关注加强针和国际化;长期视角回归产品和技术,新冠疫情使得mRNA疫苗等前沿技术加速验证并大规模使用,除新冠外,其他传染病、肿瘤免疫、抗体和蛋白替代治疗等领域也有巨大应用潜力等待发掘。   RSV在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疾病负担较重。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前均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40%发展为LRTI,6月龄以下可见较重病例(可能与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相关)。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中有3300万次RSV相关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比例,导致360万人次住院,10.1万例死亡(其中2.6万例院内死亡),占该年龄段年度全因死亡的~2%。对于6月龄以下儿童,2019年全球有660万例RSV相关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比例,140万人次住院,4.6万例死亡(其中1.3万例院内死亡),占该年龄段年度全因死亡的~2.6%。老年人的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并且由于免疫力下降和基础疾病,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更高。根据USCDC估计,在美国RSV感染每年导致17.7万65岁以上老年人住院,1.4万例死亡,每年预计导致30亿美元的年度医疗支出。   RSV防治领域曙光初现,多款疫苗/预防性抗体获批上市。儿童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感染后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为主,因此预防是RSV管理的关键,自然感染RSV无法诱导针对保守免疫原的长期免疫记忆反应,RSV免疫预防需要依靠被动预防(抗体药物)或主动预防(预防性疫苗)。2023年GSK的Arexvy(老年人)、Pfizer的Abrysvo(老年人、孕妇)和Sanofi的Beyfortus(婴幼儿)等产品相继获批上市,2023Q3作为首个销售季度,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09亿英镑/3.75亿美元/1.37亿欧元,商业化表现优异;Moderna的mRNA-1345(老年人)提交BLA申请,Merck的Clesrovimab(婴幼儿)Ph3临床进行中。我们预计全球RSV疫苗/抗体药物市场有望达到百亿美元级别。   投资建议:国内市场尚无商业化品种上市,Sanofi的Beyfortus(2023年5月国内提交NDA申请)、Merck的Clesrovimab(Ph2b/3,国内2023年7月完成450人入组)、GSK的Arexvy(国内获批临床,根据与智飞生物签署的《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GSK将优先在合作区域内任何RSV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等进口品种进度相对较快;本土企业方面,仅艾棣维欣ADV110/BARS13(澳大利亚Ph2临床完成)进入临床阶段,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蓝鹊生物、艾美疫苗、三叶草生物、石药集团等多家企业处于临床前布局阶段。我们预计国内市场短期将由进口品种主导,建议关注有望独家代理GSK老年人RSV疫苗产品的智飞生物。   催化剂:GSK/Pfizer/Sanofi等财报披露RSV疫苗/预防性抗体药物海外销售超预期;Sanofi/GSK公司的进口品种国内上市;国产RSV疫苗管线取得临床进展等。   风险提示:产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在研产品研发失败或进度不达预期,疫苗安全事件对行业负面影响等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11-15
    • 国信化工周观点:国际油价大幅下行,HFCs配额方案正式出台

      国信化工周观点:国际油价大幅下行,HFCs配额方案正式出台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布伦特及WTI原油期货价格均跌破80美元/桶,创7月以来最低水平,但沙特及俄罗斯将自愿减产协议延期到今年年底。我们认为国家原油价格存在底部支撑,且美联储如果明年进入降息周期将推升原油价格的顶部区间。IEA、EIA及OPEC对于明年原油价格预测区间仍任在90-95美元的高位。全球进入需求旺季,以及海外供应受限的事件频发,海外天然气价格近期持续上行;未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国内中长期仍然将保持较高的表观消费量增速。整体而言海外油气价格有望保持较高价格水平。因此我们一方面推荐油气、钾肥、煤炭化学品、萤石、磷矿石、钛矿等为代表的上游资源品方向,另一方面近期重点推荐以电子大宗气体、新型甜味剂、轮胎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成长方向。   海外钾肥补库周期启动叠加国际钾肥寡头的价格诉求,全球钾肥价格触底反弹,中期价格拐点显现,重点推荐未来产能大幅扩张的【亚钾国际】。需求拉动功能健康甜味剂产能大幅提升,阿洛酮糖全球需求有望快速增长,重点推荐膳食纤维及阿洛酮糖龙头【百龙创园】。半导体需求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为国内电子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重点推荐同时深度布局电子大宗及电子特气的【金宏气体】等。中东局势持续紧张、沙特及俄罗斯自愿减产延长到年底,同时美国原油库存预期下降也支撑国际油价维持高位,进入需求旺季海外天然气价格近期持续上行,未来全球能源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相关标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和【广汇能源】。国际海运费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行,同时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未来中国轮胎的比较竞争力优势将持续扩大,重点推荐【森麒麟】。此外,我们继续推荐【龙佰集团】、【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卫星化学】。   推荐标的:【亚钾国际】、【金宏气体】、【百龙创园】、【森麒麟】、【呈和科技】、【广汇能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重点数据跟踪: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一氯甲烷(+10.87%)、液氯(+7.39%)、醋酸(+6.37%)、丙烯(+5.59%)、磷酸一铵(+4.42%);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氯化苄(-13.10%)、邻硝基氯化苯(-11.76%)、三氯甲烷(-11.44%)、PVA(-10.68%)、甲酸(-10.45%)。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宏观经济疲弱;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11-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