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50)

    • 化工行业2023年5月投资策略:看好电子特气、中国石化、氟化液、膳食纤维的投资方向

      化工行业2023年5月投资策略:看好电子特气、中国石化、氟化液、膳食纤维的投资方向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化工行业5月投资观点:政策支持与下游需求旺盛推动电子特气行业规模高增。目前,国内电子特气自给率不足15%,但部分技术已实现突破。未来,凭借产能扩张快、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国产电子特气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近期,OPEC+的进一步减产明确了对原油价格的主导预期,同时美国表示将在今年补充战略石油储备至俄乌冲突前水平,以及美国CPI涨幅趋缓,叠加海内外需求复苏将大幅拉动原油需求,我们看好年内原油价格的上行趋势。   AIGC及ChatGPT算力液冷服务器进入起步阶段,半导体氟化液清洗剂国产化进程空间广阔。电子氟化液中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叠加受益于3M计划于2025年全面退出PFAS业务,我国氟化液企业将迎来市场机会。   近期,我们重点看好电子特气、三桶油、氟化液、膳食纤维等投资方向。下游半导体需求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相关标的【华特气体】、【昊华科技】、【中船特气】等。原油价格上行利好上游原油勘探开采巨头,炼油环节改善,推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供给侧配额管理将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我们看好三代含氟制冷剂迎来景气复苏,同时高端含氟聚合物及氟化液国产化进程提速,重点推荐【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需求拉动膳食纤维产能大幅提升,阿洛酮糖进程有望加速,【百龙创园】国内龙头地位显著。   本月投资组合:   【中国石化】石化一体化龙头企业,看好公司稳健成长;   【中国石油】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油价上涨助推业绩提升;   【万华化学】卓越运营管理深化全球布局,筑牢全球化工巨头地位;   【华特气体】持续深化特气业务布局,国产化提速未来成长可期;   【巨化股份】氟化工巨头将引领周期景气上行,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百龙创园】健康功能糖加速渗透,规模扩张助力成长。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产品价格波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4-28
    •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营收和净利润维持高增速,新品系及海外业务拓展值得期待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营收和净利润维持高增速,新品系及海外业务拓展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核心观点   营收和净利润维持高增速。公司2022全年实现营收5.17亿元(+31.2%),归母净利润1.65亿元(+31.8%),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32.2%)。分季度来看,2022Q4/2023Q1分别实现营收1.30/1.40亿元,分别同比+14.2%/+20.8%,归母净利润3652/3105万元,分别同比-7.6%/+2.4%,22Q4国内外疫情影响有所延续,但恢复势头明显。分业务条线来看,2022全年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实现营收3.23亿元(+27.6%)、功能药效业务实现营收0.97亿元(+81.5%)、定制繁育业务实现营收0.65亿元(+14.0%)。   差异化小鼠新品系不断推出。2022年公司新增斑点鼠品系1700余个,推出2个野化鼠品系(750胖墩鼠已于2022Q4具备批量化供应能力,765聪明鼠处于合作验证阶段,预计2023年可批量供应),上线200余款“药筛鼠”,除保持肿瘤免疫领域的模型优势外,还完成了多个非肿瘤领域模型的研发和上线,覆盖代谢、自身免疫、神经系统等多个疾病领域。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2022年公司海外营收6642万元(+166.2%),占总营收比例达到12.86%,其中海外工业客户收入占比超过70%。公司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对美国药康组织架构及人员进行调整,在Boston及SanDiego设立办公室,与CharlesRiver合作授权其在北美区域独家代理下一代NCG小鼠品系,全年新拓展海外客户100余家,累计服务海外客户超200家。   风险提示: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新模型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药康生物是全球领先的模式动物提供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斑点鼠”品系资源,全新推出“野化鼠”、“无菌鼠”等差异化品种;依托“药筛鼠”全面覆盖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业务向临床前功能药效服务延伸,打开长期发展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7.03/9.33/12.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90/3.67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32/26x。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区间为25.64~27.18元,相对目前股价有12%~20%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4-28
    •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23Q1归母净利同比+32%,参研非瘟亚单位疫苗提交应急评审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23Q1归母净利同比+32%,参研非瘟亚单位疫苗提交应急评审

      个股研报
        生物股份(600201)   核心观点   22全年业绩承压,23Q1业绩回暖。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2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89%,业绩下滑明显一方面系22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亏损冲击猪用疫苗量价表现,另一方面系子公司确认商誉减值约6500万元。分季度来看,受下半年猪价回升影响,公司业绩自22Q3以来回暖明显,23Q1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10%,主要得益于口蹄疫疫苗盈利改善和非口蹄疫疫苗快速增长。   坚持研发创新,致力多线布局。公司近年加大自主研发和联合创新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2.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3.30%。非瘟疫苗研发方面,公司在P3实验室基础上建立非洲猪瘟疫苗集成研发平台,同时开展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多条技术路线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及大量的本动物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公司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正式向农业农村部提交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应急评审材料。多联多价疫苗研发方面,公司猪口蹄疫VLP疫苗、猪瘟E2蛋白亚单位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塞内加谷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牛支原体活疫苗、牛A型梭菌灭活疫苗、羊布鲁氏菌病(Rev.1株)新型活疫苗、新流腺三联灭活疫苗、新流法腺四联灭活疫苗均处于新兽药注册阶段,2023年有望取得阶段性进展。   布局宠物,变革组织,有望打开增长空间。公司与日本共立制药株式会社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宠物疫苗公司金宇共立公司,目前宠物疫苗自主研发和菌毒种引进审核工作稳步推进,实验室和宠物疫苗及药物生产车间已完成机电安装调试,目前已取得犬四联、猫四联疫苗临床试验批件,犬三联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猫三联疫苗正在申报临床试验。同时公司正对营销体系进行组织变革,引入行业优秀人才,组建更加专业、更有活力的营销团队,非口蹄疫产品渗透率及销量均有所提升,未来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养殖过程中发生不可控疫情,疫苗批签发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猪用疫苗企业,中期看好猪价回暖驱动业绩修复,长期看好非瘟疫苗研发带来的成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为2.5/3.8/3.6亿元,EPS为0.23/0.34/0.3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7.3/31.9/33.8X。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4-27
    • 2022年报点评:Q4归母净利润同比+170%,转基因业务未来成长可期

      2022年报点评:Q4归母净利润同比+170%,转基因业务未来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核心观点   单季业绩持续回暖,Q4归母净利润同比+170%。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3.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63%,全年饲料销售承压但养殖盈利同比回升明显,同时年内确认投资收益同比增加约2.6亿元。分季度来看,受下半年养殖行情回暖及节前备货提前影响,公司Q4营业收入同比+30.63%至103.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170.14%至3.84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饲料/养殖/种子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22.90/54.67/9.44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78%/+16.34%/+68.27%,毛利率分别为11.52%/19.99%/37.60%,分别同比变动-1.67/+26.54/-4.11pcts。   养殖链:全面翻多养殖板块,饲料、养殖有望受益景气。生猪板块目前处于底部,受北方非瘟疫情扰动、猪价深度亏损影响,一季度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明显,我们认为随着南方逐步进入雨季,养殖疾病或将进入高发期,或将加速产能的进一步去化,猪价中期有望表现强势。公司养殖板块有望直接受益景气,而饲料业务一方面有望直接受益原料价格回落,同时高端饲料产品推广亦有望受益下游养殖利润修复,公司23年养殖链业绩有望延续修复。   种植链:转基因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转基因性状龙头未来成长可期。从行业层面来看,2022年6月8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印发并正式实施,考虑相关绿色通道等政策的可能落地,预计转基因商业化有望加速,转基因种子或在2023年前后实现商业化落地并上市销售,届时国内种业有望迎来市场扩容、格局重塑双重变革。从公司层面来看,公司转基因性状先发优势明显,在获批性状数量、庇护所性状以及获准种植区域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公司将种业定位为战略性板块,未来依靠丰富的经验积累、强大的研发能力、持续的资源投入,有望在国内生物技术领域实现持续的优质产品输出并占据业内领先地位。综上我们认为,公司相较于目前产品数量较少、产品体系不完备、获批区域较少的性状公司,有望在国内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率先实现最大程度的产品推广,届时可能抢先同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在国内转基因性状领域取得领先优势,进而有望实现可观的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生物疫病风险,恶劣天气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大北农作为综合性农业产业龙头,中期养殖链业务有望回暖,长期有望依靠转基因先发优势引领种业换代革命,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9.88/22.26/14.6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9.1/12.9/19.6X,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4-27
    • 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分级连锁医疗网络不断完善

      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分级连锁医疗网络不断完善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核心观点   2022年业绩因疫情有所承压,2023年一季度强劲复苏。2022年实现营收161.10亿元(+7.39%),归母净利润25.24亿(+8.65%);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30.58亿(-10.17%),归母净利润1.67亿(-47.73%),由于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多地医院多次限流或停诊,影响患者就医,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并得益于持续增强的品牌影响力,全年业绩仍实现稳健增长。2022年实现门诊量1125.12万人次(+10.35%),手术量87.07万例(+6.54%)。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0.21亿(+20.44%),归母净利润7.81亿(+27.92%),扣非归母净利润7.52亿(+20.73%),复苏强劲。   毛利率略有下滑,管理费用率略微增长。2022年毛利率为50.5%(-1.5pp),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预计与疫情等多重因素有关,但净利率仍稳定在16.7%(+0.2pp)。销售费用率9.7%,管理费用率14.2%(+1.2pp),主要是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增加,人员薪酬、设备保养等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4%,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研发投入2.72亿(+22.1%),公司持续加大对眼科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转型研究投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9亿(+10.0%),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178%。   屈光及视光业务维持良好增长,进一步完善医教研平台提升学术实力。2022年屈光项目收入达63.37亿(+14.8%),毛利率56.82%,屈光手术量增长的同时,高端手术占比进一步提高,形成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白内障业务受疫情影响,项目收入同比下降2.19%,毛利率35.34%(-2.33pp),随着复明性白内障向屈光性白内障升级,白内障业务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视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1.85%,达到37.79亿,毛利率56.44%(-1.60pp),随着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战略的实施和公司视光产品线不断完善,爱尔视光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促进视光业务的稳定增长和品质升级。2022年公司与西北大学和河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以“多院”“多所”“两站”为核心的医教研体系,不断提高科研学术能力。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并购整合进度不达预期、医疗事故风险等。   投资建议:下调2023-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34.55/45.36/57.83亿(2023-24年原为37.90/49.30亿元),同比增长36.9%/31.3%/27.5%,当前股价对应PE=60.6/46.1/36.2X。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龙头公司,通过分级连锁模式迅速扩张,“内生+外延”共同支撑业绩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4-27
    •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新冠疫苗资产减值影响当期净利润,关注新品放量和国际化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新冠疫苗资产减值影响当期净利润,关注新品放量和国际化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核心观点   常规品种营收维持高增速,新冠疫苗相关资产减值影响净利润。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1.57亿元(-13.55%),归母净利润-1.33亿元(-110.50%),扣非净利润-1.83亿元(-115.35%)。其中,常规疫苗(不含新冠疫苗)实现营收29.46亿元(+85.39%),主要产品四联苗、乙肝疫苗营收分别同比+54%/+26%,新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逐步放量。公司业绩变动主要由于新冠疫苗销量较2021年大幅下滑,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及新冠疫苗三期临床研发支出费用化所致。分季度看,2022Q4/2023Q1实现营收5.92/7.48亿元,分别同比-53.5%/-14.1%,环比增长26.4%;实现净利润-3.36/+2.05亿元,分别同比-247.8%/-24.9%。   产品管线储备丰富,项目有序推进。公司拥有在研项目30余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水痘减毒活疫苗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已获得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和吸附破伤风疫苗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海外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化取得进展。2022年公司先后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推进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产品的注册、销售和当地本土生产等商业化运营进程。   风险提示:13价肺炎结合苗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全球新冠疫情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考虑到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三期临床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以及2022年海内外疫情对公司新产品推广进度影响,我们对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净利润为11.31/15.64亿元(前值为21.10/26.84亿元),新增2025年19.85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21/17x。公司常规疫苗品种快速增长,人二倍体狂苗预计即将获批,中长期管线储备丰富,国际化取得进展,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4-26
    • 2023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44%,新视光产品加速放量

      2023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44%,新视光产品加速放量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核心观点   2022年营收增长33.8%,归母净利润增长35.8%。2022年营收5.79亿(+33.8%),归母净利润2.33亿(+35.8%)。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1.38亿(+27.7%),归母净利润0.34亿(+8.6%),白内障手术科室和视光验配机构大面积停诊影响业务增速。2022年人工晶体同比增长15.8%,角膜塑形镜收入同比增长62%,销量同比51.5%,达到32.6万片。其他视光产品收入3393万,同比增长500%。毛利率为84.75%(+0.65pp),净利率为39.21%(+0.47pp),在各类扰动因素下仍实现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2023Q1收入和扣非利润同比增长44%,增速超预期。2023年一季度营收1.90亿(+44.6%),归母净利润0.78亿(+33.6%),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43.9%),扣除政府补贴和理财收益后,扣非增速与收入同步。营收增长超预期,其中人工晶体和OK镜疫后快速复苏,其他视光产品(离焦镜、彩瞳、护理产品)营收贡献超过11%,表明新产品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在研管线丰富,多款重磅品种值得期待。2022年研发投入为8206万,同比增长23.73%,占营收的比例为14.16%。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于2022年10月取得三类证,为国产首款中高端人工晶体,打破进口垄断。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增扩度数适用范围注册申请已于2022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可以为更多的近视患者提供产品服务。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中,新增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非球面扩景深(EDoF)人工晶状体、硅水凝胶软性接触镜、软性隐形眼镜进入临床阶段,预计未来2-3年将通过多款前沿创新产品构建具备强大竞争力的管线,贡献可观收入。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超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略下调2023-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庞大的患者人群和消费属性,眼科是医疗服务行业中的黄金赛道。公司是国内首家自主开发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的厂家,且为中国境内第2家取得角膜塑形镜注册证的生产企业,新的视光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公司当前拥有丰富的在研产品管线,未来平台化发展潜力大。略下调2023-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3.28/4.40/5.77亿(2023-24年原为3.43/4.62亿),同比增长40.9%/34.2%/31.3%,当前股价对应PE68.8/51.3/39.0X,维持“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4-24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16周):NMPA发布2022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数据,干细胞移植疗法Omisirge获批上市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16周):NMPA发布2022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数据,干细胞移植疗法Omisirge获批上市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医疗服务板块表现优秀。本周本周全部A股下跌1.81%(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45%,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4.1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3.20%,生物制品下跌4.40%,医疗服务下跌7.98%,医疗器械下跌3.62%,医药商业下跌3.89%,中药下跌1.84%。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3.86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27%分位数。   2022年获批临床试验的创新药数量持续增加。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显示:2022年国家药监局受理境外生产(含港澳台)药品临床试验申请574件(-6%),上市申请513件(-23%);受理境内生产药品临床试验申请1829件(-0.1%),上市申请3201件(+24%),在内外宏观环境影响下,药品IND增速有所放缓。创新药方面,获批上市品种减少,但获批临床试验数量持续增加,2022年创新药获批上市品种18个(-65%),获批临床试验品种1615个(+6%),包括中药天然药物30个(+11%),化药1014个(+2%),生物制品571个(+13%),三类创新药获批临床品种均有所增加,中药和生物制品增速快于化药。   首个现货型干细胞移植疗法获批上市,为血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GamidaCell的异体脐带血细胞疗法Omisirge(omidubicel-onlv)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血癌患者。Omisirge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优先审查和孤儿药认定,是第一个基于全球随机三期临床研究批准的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疗法。Omisirge利用GamidaCell专有的烟酰胺(NAM)技术来扩增祖细胞数量,对配型要求低,体外扩增效果好,三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相较脐带血移植,Omisirge显著减少了中性粒细胞植入所需的时间,患者术后感染更少。因此,Omisirge作为一种通用型的干细胞移植疗法,可以为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但无法寻找到合适供体或现有供体存在较大风险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预计在2027年之前,Omisirge每年将治疗2000~2500名患者。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4-24
    • 医药行业重大政策点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中医药文化建设有望不断加强

      医药行业重大政策点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中医药文化建设有望不断加强

      中药
        事项:   2023年4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推动部署“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并于4月20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国信医药观点:此次方案明确了12项重点任务,围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深入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中医药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中医药企业积极挖掘中医药古籍经典的价值、注重特色技术的传承,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升级,不断提升文化特色,从而推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同时,方案提出要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依法依规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文化工作长效机制,在政府、企业、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医药文化力量有望不断增强,中医药产业有望持续健康发展。   投资建议:本次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的文化战略意义,体现国家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将中医药打造成文化标签、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决心,有望激发中医药企业传承创新活力,为中医药“走出去”奠定基础。建议关注:1)中药创新研发能力强劲的企业(以岭药业、康缘药业);2)注重中药经典挖掘的企业(中国中药);3)品牌力较强的中药龙头(华润三九)。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品集采超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4-24
    •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0%,23Q1动保板块毛利率逆势提升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0%,23Q1动保板块毛利率逆势提升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核心观点   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0%,23Q1收入同比+20%。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7.21亿元,同比+26.98%,实现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30.43%,收入利润同比增长明显主要系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稳步推进,销售规模有所扩张。分季度来看,22Q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24.46%至16.0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8.11%至2.00亿元;23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9.90%至14.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88%至1.95亿元。   医药板块收入稳步扩张,动保板块毛利率逆势提升。(1)22年医药板块收入同比+22%至36亿元,占比63%,毛利率同比+1.7pcts至32.0%:其中医药原料药收入同比+28%至19.92亿元,毛利率同比+3.1pct至25.5%;关键医药中间体收入同比+14%至14.64亿元,毛利率同比+1.2pct至43.2%;医药制剂收入同比+24%至1.58亿元,毛利率同比+1.4pct至9.2%。23Q1实现医药板块收入约9亿元,同比+15%,但22Q1全球新冠疫情导致硼氢化钠销量大幅增加,板块23Q1面临高基数压力,毛利率同比下降。(2)22年动保板块收入同比+36%至21亿元,占比37%,毛利率同比-10.0pcts至19.5%:其中动保原料药收入同比+42%至18.61亿元,毛利率同比-9.6pct至20.2%;动保添加剂及制剂收入同比+3%至2.29亿元,毛利率同比-14.0pct至14.0%。23Q1原料药价格降至历史低点,但依靠费用摊薄、工艺改进和节能降耗,公司动保板块收入同比+30%至4.86亿元,毛利率逆势提升至20%以上。   2023年预计新建6000吨固体硼氢化钠产能,2000吨氟苯尼考产能,1500   吨强力霉素产能。公司目前正致力于推进核心单品全链运作,硼氢化钠6000吨新建产能预计年内进入调试阶段,总产能预计将达1万吨;氟苯尼考2000吨新建产能预计年内Q3末或Q4初进入调试阶段,总产能预计将达4000吨;强力霉素年内计划新增产能1500吨,总产能预计将达2500吨。随核心单品产能翻倍,公司业务规模有望稳步扩张,同时基于养殖板块中期景气回暖预期,我们认为公司动保板块有望后续受益下游需求改善,进而维持较好盈利。   风险提示:原料及能源价格再度大幅上涨的风险;非洲猪瘟导致猪用兽药产品销量大幅下滑的风险;下游养殖规模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致力于推进动保原料药核心单品全链运作,核心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叠加下游养殖中期景气向好预期,我们看好公司动保板块未来量利成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3.0/15.0亿元(同比+22.4%/14.9%/15.5%),EPS分别为2.02/2.32/2.68元,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4-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