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50)

    • 2024年年报点评:全年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战略性并购整合持续推进

      2024年年报点评:全年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战略性并购整合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核心观点   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2024年全年营收276.17亿元(+11.63%),归母净利润33.68亿元(+18.05%),扣非归母净利润31.18亿元(+15.01%)。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78.76亿元(+28.4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08亿元(-9.39%),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66亿元(-10.27%)。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51.86%(-1.38pp),净利率13.68%(+0.85pp),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受处方药板块毛利率下降影响。   分板块:CHC业务稳健,处方药业务毛利率承压,昆药业务较快增长。2024年公司CHC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4.82亿元(+14.13%),毛利率60.86%(+0.67pp),核心品类领导地位及自我诊疗领域的行业地位稳固;处方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05亿元(+15.04%),毛利率47.51%(-4.64pp),受到集采影响;昆药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13亿元,同比增加27.55%,毛利率64.02%。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新品进展顺利。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9.53亿元,同比增长63.97%,有力支撑了公司产品研发及产品力提升。产品研发方面,2024年公司开展新品研究131项,包括1类化药4项,1类中药7项,2类化药10项,2类中药1项,其他新品109项;在产品力提升方面,公司围绕感冒灵、血塞通等多个品种开展药材资源、工艺优化、质量提升、循证研究等工作,全面提高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控股天士力,补齐中药创新药短板。2024年8月,公司披露拟收购天士力28%股份的重大重组公告,2025年3月27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过户登记确认书》,天士力418,306,002股股份已过户至华润三九名下,天士力正式成为华润三九的控股子公司,补齐华润三九在中药创新药及院内市场的短板。   风险提示:集采超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中药材价格波动。   投资建议:战略性并购整合持续推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4年全年公司收入、利润双双实现增长。考虑到院外市场的整体疲软和院内市场的集采限价,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7.37/40.82/48.56亿元(原2025/2026年39.42/45.67亿元),同比增速11.0%/9.3%/18.9%,当前股价对应PE=14.1/12.9/10.9x。随着公司“创新+品牌”战略的不断推进,叠加昆药、天士力融合带来的优质资源整合,公司业绩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5-07
    • 国内招投标回暖,海外业务加速拓展

      国内招投标回暖,海外业务加速拓展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核心观点   2024年受医疗设备招投标延缓影响业绩承压,25Q1随市场回暖业绩同比复苏。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3.00亿元(-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36.08%),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39.32%),其中24Q4单季营收33.46亿元(-15.90%),归母净利润5.91亿元(-35.09%),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34.67%),2024年业绩有所承压,主要系医疗设备行业整顿与设备更新政策节奏影响,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招投标活动,市场需求出现暂时性积压。2025年一季度营收24.78亿元(+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26.09%),随着招投标市场回暖,业绩实现同比复苏。   分产品线看,2024年设备销售收入84.45亿元(-14.9%),其中CT/MR/MI/XR/RT产品线收入分别同比-25%/-3%/-16%/-23%/+18%,RT业务实现逆势增长;维修服务业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3.56亿元(+26.8%),主要得益于终端装机量的持续提升。   国内市场承压,海外市场增速亮眼。分地区看,公司2024年国内市场实现收入76.6亿元(-21.3%),主要系受行业整顿和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时间较长的影响有所承压;海外市场收入22.2亿元(+32.3%),增速亮眼,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21.6%(+6.9pp),主要系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增强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订单达成率和转化率。毛利率稳定,费用率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毛利率48.54%(+0.06pp),基本维持稳定。销售费用率17.70%(+2.19pp),管理费用率5.40%(+0.48pp),研发费用率17.10%(+1.95pp),财务费用率-1.09%(+0.21pp),四费率39.11%(+4.84pp),销售、研发费用率提升较多,主要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海外业务拓展。   投资建议:国内招投标回暖带动业绩复苏,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考虑行业整顿以及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导致招投标延缓的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0.4/137.7/155.3亿元(原2025、2026年为131.6/157.3亿元),同比增速16.9%/14.4%/12.8%,归母净利润17.0/20.8/23.3亿元(原2025、2026年为23.0/28.1亿元),同比增速34.9%/22.0%/12.0%,当前股价对应PE=64/53/4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招投标进度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5-07
    •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玉米种子景气下行,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103%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玉米种子景气下行,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103%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核心观点   玉米种子景气下行,收入利润表现短期承压。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66亿元,同比-7.13%,原因系全球粮价景气下行导致公司国内外玉米种子销售承压。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43.08%,其中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收益2.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159.31%,大幅下滑原因一方面系公司本期主业收入减少且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系汇率波动使外币贷款产生汇兑损失,公司财务费用增加明显。分季度来看,国内外玉米种子市场景气维持低迷,公司2025Q1收入利润继续承压,其中营业收入14.09亿元,环比-75.22%,同比-32.03%;归母净利润-0.02亿元,环比-100.36%,同比-102.72%。   得益于创新推广和业务协同,水稻种子实现量利齐增。2024年公司杂交水稻种子实现营业收入20.08亿元,同比+12.97%,毛利率37.60%,同比+1.23pct。重要子公司中,湖南隆平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8.67%,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减亏约50%;亚华种业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8.63%,净利润1.16亿元,同比-10.99%;广西恒茂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持平,净利润0.70亿元,同比+6.19%。   周期压力显现,玉米种子量利表现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50.21亿元,同比-16.74%,毛利率34.63%,同比-5.38pct,主要原因系全球粮价下行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差,公司国内外玉米种子销量及售价短期均承压明显。重要子公司中,隆平发展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19.15%,净利润-8.62亿元,同比-1297.97%;联创种业营业收入16.23亿元,同比-10.97%,净利润4.08亿元,同比-15.81%。   主动调节产量,种子库存下调,存货周转效率提升。2024年公司玉米种子产量29.01亿元,同比-40.57%,期末库存24.20亿元,同比-13.61%;杂交水稻产量11.08亿元,同比-9.93%,期末库存7.86亿元,同比-15.59%。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168.6天,较2023年同比下降约20天。   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等。投资建议:考虑到国内外玉米种子景气下行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4.7亿元(原为3.7/6.2亿元),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4亿元,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0.2/0.4/0.5元。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兼具品种、性状双重优势,未来随转基因玉米渗透率提升,玉米种子业务有望迎来量利双击,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5-04
    • 赛立奇单抗实现商业化,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赛立奇单抗实现商业化,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智翔金泰(688443)   核心观点   赛立奇单抗获批上市,迈入商业化新阶段。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009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商品名:金立希)获批上市,正式开展商业化拓展并产生销售收入,而上年同期仅有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等产生的少量营业收入;实现归母净利润-7.97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小幅收窄,主要系公司赛立奇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并产生销售收入,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等。   完善营销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商业化布局。公司已组建近200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产品线商业化团队,团队人员具备丰富的创新药和自身免疫领域药品商业化经验,目前已经实现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全国渠道网络覆盖;同时,为进一步加速赛立奇单抗注射液的市场渗透,根据产品和区域药品流通特点,公司积极推动跟国内头部经销商与平台的战略合作,利用优质渠道资源快速实现市场覆盖和渗透。   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在研管线有序推进。2024全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10亿元,保持较高投入水平,多个在研项目取得积极进展:1)赛立奇单抗(IL-17抗体):银屑病及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8月及2025年1月获批上市;2)GR1802注射液(IL-4Rα抗体):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于2024年8月完成Ph3临床入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8月及2025年2月启动Ph3临床研究,过敏性鼻炎适应症于2024年3月启动Ph2临床入组;3)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GR1801):上市申请于2025年1月获受理;4)GR2001注射液:Ph3临床入组于2024年11月完成;5)GR1803注射液(BCMAxCD3双抗)Ph2临床于2024年7月启动。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报,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025-2026年公司营收为2.05/5.11亿元(前值为2.51/6.18亿元),新增2027年营收为10.18亿元,预计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4.40亿元(前值为-7.26/-4.63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在研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4-30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17周):ASCO摘要标题整理,25Q1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分析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17周):ASCO摘要标题整理,25Q1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分析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医疗服务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上涨0.9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0.38%,中小板指上涨2.13%,创业板指上涨1.74%,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1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2.71%,生物制品下跌0.93%,医疗服务上涨3.38%,医疗器械上涨0.17%,医药商业下跌0.28%,中药下跌0.50%。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0.67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61.96%分位数。   多个国产创新药分子将在ASCO年会读出重要临床数据。ASCO会议摘要标题已于近日挂网,国产创新药产品将在会上展示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多个具有同类首创/同类最佳潜力的国产创新药分子将有数据读出,包括:信达生物的PD1xIL2双抗IBI363、科伦博泰的TROP2ADCSKB264、百济神州的CDK2iBG-68501、百利天恒的EGFRxHER3双抗ADCBL-B01D1、三生制药的PD1xVEGF双抗707、泽璟制药的DLL3xCD3三抗ZG006、迪哲医药的四代EGFR TKI DZD6008、再鼎医药的DLL ADC ZL-1301和复宏汉霖的PD-L1ADC HLX43等。国产创新药的研发进度和临床数据越来越在全球范围内占到优势,建议关注具备高质量创新能力的公司: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等。   25Q1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分析:25Q1全部基金医药持仓占比为9.05%,环比提升0.47pp。医药基金的医药持仓占比为96.20%,环比提升0.27pp;非药基金的医药持仓占比为4.05%,环比提升0.17pp,其中,非药主动型基金的医药持仓为4.84%,环比提升0.2pp。从医药持仓结构来看,25Q1持仓占比最大的子板块为化学制剂、CXO;较24Q4持仓占比增加最多的子板块为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CXO,持仓占比下降最多的子板块为医疗设备、中药、医疗耗材。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4-30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2.5%,国内新设施接近满产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2.5%,国内新设施接近满产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核心观点   营收稳健增长,利润端短期承压。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收6.87亿元(+10.4%),主要系随着国内新产能释放及海外市场拓展,公司各业务条线均稳健增长,其中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14亿元(+22.5%),占收入比重上升至16.6%;归母净利润1.10亿元(-30.9%),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29.3%),主要系公司目前仍处业务扩张期,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生产人员扩招、新产能投产后折旧摊销增加等原因致使公司利润短期承压。   分季度看,2024Q1/Q2/Q3/Q4分别实现营收1.57/1.83/1.69/1.77亿元(分别同比+12.0%/+17.8%/+6.7%/+5.7%,Q2/Q3/Q4分别环比+16.7%/-7.6%/+4.6%)、归母净利润0.29/0.47/0.22/0.12亿元(分别同比-5.1%/+0.7%/-45.5%/-71.8%,Q2/Q3/Q4分别环比+59.0%/-53.3%/-47.0%)。   毛/净利率承压,研发费用率改善。2024全年公司毛利率为62.0%(同比-5.6pp)、净利率16.0%(同比-9.6pp);销售费用率15.6%(同比+2.4pp)、管理费用率19.3%(同比+0.4pp)、研发费用率12.7%(同比-2.8pp)、财务费用率-1.7%(同比+0.6pp),期间费用率整体为45.9%(同比+0.6pp)。   国内新设施接近满产,欧洲产能已进入规划。公司目前在江苏南京、江苏常州、广东佛山、四川成都、北京大兴、上海宝山运营七个大型生产设施,合计产能约28万笼,国内设施布局完成,其中北京药康大兴设施、上海药康宝山设施、广东药康二期设施均于2023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合计产能约8万笼,目前产能利用率已逐步提升至接近满产状态;海外产能方面,除美国SanDiego设施外,欧洲区域产能已进入规划,将在欧洲合适地点租赁动物设施。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报,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025-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32/1.66亿元(前值为1.76/2.16亿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为1.88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8/2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模型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4-30
    • 氟化工行业:2025年4月月度观察:空调整体排产保持增长,制冷剂价格超预期上涨

      氟化工行业:2025年4月月度观察:空调整体排产保持增长,制冷剂价格超预期上涨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4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4月末(4月28日),上证综指收于3288.41点,较3月末(3月31日)下跌1.42%;沪深300指数报3781.62点,较3月末下跌2.72%;申万化工指数报3299.58,较3月末下跌3.23%;氟化工指数报1232.89点,较3月末下跌2.60%。4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赢申万化工指数0.63pct,跑输沪深300指数0.12pct,跑输上证综指1.18pct。据我们编制的国信化工价格指数,截至2025年4月28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国信化工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报1235.89、1782.03点,分别较3月底+0.59%、+1.67%。   进入二季度,受夏季高温天气驱动,制冷剂消费即将进入传动旺季,在低库存背景下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内贸价格方面,根据百川盈孚、卓创咨询,本月R22维持报价36000元/吨;R134a维持报价47000元/吨;R125维持报价46000元/吨;R32报价48000元/吨,较上月+1000元/吨;R410a维持报价48000元/吨;R152a报价28000元/吨,较上月+1000元/吨;R142b维持报价30000元/吨,;R143a报价46000元/吨,较上月+1500元/吨。制冷剂出口方面,从一季度出口数据来看,制冷剂海外需求持续增长以R32为主。从3月数据来看:R22环比增长165%,R32环比增长150%,R134a环比增长96%,R125/143系列环比持平。3月出口量显著回温,需求提升带动国内外价格趋同。   出口价格方面,截止至2025年3月出口均价,R22、R32、R134a等产品外贸价格与内贸价格仍然倒挂:外贸价格低于内贸价格,但R32价差快速收敛。具体来看,2025年3月R32出口均价为39742元/吨,与内贸价差为6133元/吨;R22出口均价为21552元/吨,与内贸价差12948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1344元/吨,与内贸价差为4281元/吨;R125/R143系列出口均价为28571元/吨,与内贸价差16179元/吨。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2025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主要目标包括:HC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2.91万吨和1.89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基础上,2025年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2030年均削减基线值的97.5%,保留2.5%用于满足制冷空调维修等用途的需求;H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18.53亿吨和9.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基础上,2029年均削减基线值的10%。   2025年国二季度空调整体排产持续同比增长。2025年上半年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其中1-2月让步出口被动减量,3月逐步起量,除季节性备货因素影响,两新政策推动也有较大促进。此外由于去年国补在淡季开始全面推出,而今年国补惠及全年,预计将有部分去年未被激发的需求在二季度旺季起被催化。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3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2222万台,同比+19.2%,但随着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影响,五月出口排产市场趋势开始转向,但由于今年出口节奏提前,加征关税对全年出口影响较小。   排产方面,据产业在线家用空调内销排产报告显示,2025年5月排产1437万台,同比+15.4%;6月排产1361万台,同比+28.8%;7月排产1265万台,同比+36.7%。出口排产方面,2025年5月出口排产893万台,同比-1.6%;6月出口排产737万台,同比-12.0%;7月排产577万台,同比-16.7%。5月整体排产同比+9.9%,6月整体排产同比+14.1%,7月整体排产同比+14.3%。   本月氟化工要闻:巨化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07.7%;三美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78.4%;永和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36.8%;东岳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11亿元,同比增长14.6%。   投资建议: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欧美补库、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大幅提升。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5-04-29
    • 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养品板块景气度提升,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养品板块景气度提升,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个股研报
        新和成(002001)   核心观点   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新和成于2025年4月28日晚间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0亿元,同比增长20.91%,环比下降6.66%;归母净利润18.80亿元,同比增长116.18%,环比增长0.0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公司历史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18.80亿元,同比增长119.22%,环比下降3.44%。   费用率下降使得净利率提升,研发费用率保持较高水平。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46.70%,同比提升11.66pcts,环比下降1.14pcts;销售净利率为34.70%,同比提升15.30pcts,环比提升2.30pcts;销售期间费用率7.04%,同比下降2.45pcts,环比下降2.13pcts,主要来自财务费用率的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一季度的研发费用率4.72%,同比提升0.21pcts,公司延续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   蛋氨酸量价齐升,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博亚和讯,2024年国内蛋氨酸市场均价约20995.19元/吨,较2023年均价提升14.01%。截止2025年4月28日,蛋氨酸市场价格年内已上涨约12.47%,预计将对公司2025年业绩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公司现有固体蛋氨酸产能30万吨/年,另有7万吨/年技改扩产计划正在建设中,与中石化合作的年产18万吨液体蛋氨酸(折纯)项目将于2025年内投产,届时公司蛋氨酸的权益产能将达到46万吨/年,产能将跃居全球第三。   VA价格承压,VE价格高位运行,VD3价格上涨。受海外突发事件影响,2024年VA、VE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据博亚和讯,2024年国内VA市场均价133.47元/千克,较2023年均价上涨59.91%;VE市场均价100.93元/千克,较2023年均价上涨44.11%。截至2025年4月28日,国内VA、VE市场价格分别为75、115元/千克,VA价格承压,VE价格高位运行。4月25日VD3价格为242.50元/千克,较4月初上涨3.19%。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VA、VE、VD3的市场均价较2024年一季度均有所提升,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新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等。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各项目间产业协同和技术协同效应显著,多项业务经营稳健,考虑到公司各业务板块均有充分挖掘自身技术优势而规划的新项目,我们看好公司长期专注研发而内生的成长潜力。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9/70.86/76.19亿元,每股收益2.11/2.31/2.48元/股,对应当前PE分别为10.6/9.7/9.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4-29
    • 2024全年业绩表现稳健,25Q1业绩增速回升

      2024全年业绩表现稳健,25Q1业绩增速回升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核心观点   2024年业绩增长稳健,25Q1业绩增速回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9%。在2024年行业面临价格下行压力的环境下,公司全年收入及利润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6.0%;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同比增长16.7%。受益于征兵体检时间提前以及公司全光塑、全飞4.0等新技术的发展,公司2025Q1业绩增速明显恢复。随着后续公司高端术式逐步放量、行业价格压力逐渐出清,以及公司通过AI赋能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公司2025年有望实现较快同比增长。看好公司作为民营眼科连锁龙头企业的长期业绩表现。   全年门诊量及手术量持续提升,各业务板块均衡增长。2024年实现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4%。分业务来看,屈光项目收入76.03亿元(+2.3%),白内障项目收入34.89亿元(+4.9%),眼前段项目收入18.98亿元(+6.0%),眼后段项目收入14.99亿元(+8.2%),视光服务项目收入52.79亿元(+6.4%),各业务板块实现均衡增长。分地区来看,中国/欧洲/东南亚/美国分别实现收入94.58/10.35/2.43/0.37亿元,同比+1.7%/+18.1%/+7.5%/-7.7%。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在境外布局163家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境内共拥有352家医院及229家门诊部。   费用率水平略有提升,毛利率承压。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10.3%(+0.6pp);管理费用率14.2%(+1.1pp);财务费用率1.0%(+0.7pp)研发费用率1.5%(-0.1%)。全年毛利率48.1%(-2.7pp),归母净利率17.8%(-0.2pp),公司费用率提升及利润端承压预计主要因2024全年业绩增速放缓但市场投入等费用依然较快提升所致。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高端术式放量、服务网络扩张以及“AI+眼科”为公司经营效率与服务能力带来的提升,上调营业收入预测;考虑到行业价格压力对利润端的影响,略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241.70/277.66/317.71亿元(2025-2026原为238.21/272.41亿元),同比增速15.2%/14.9%/14.4%;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35/48.77/57.59亿元(2025-2026原为42.62/51.02亿元)同比增速16.3%/17.9%/18.1%。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复苏不达预期、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4-29
    • 2024年年报点评:技术创新+产能释放,全球化战略成效突显

      2024年年报点评:技术创新+产能释放,全球化战略成效突显

      个股研报
        拱东医疗(605369)   核心观点   库存影响消退,2024年业绩恢复性高增长。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15亿元(+14.3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57.28%),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56.18%),销售毛利率32.79%(+0.14pp),销售净利率15.39%(+4.2pp)。   境外市场:全球化布局打开增长空间。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6.76亿元(+27.41%),占公司营收比重提升至60.63%,境外业务毛利率31.53%(+4.72pp)。美国子公司TPI经过整合后经营大幅改善,营收同比增长41.37%,成为海外增长核心引擎,并有望依托TPI的属地化生产布局对冲关税风险。2024年7月,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美元对TPI进行增资,主要用于增加运营资金和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深化属地化供应链能力。境内市场:集采价格承压,结构性调整应对增速放缓。2024年公司国内业务营收4.38亿元(+3.00%),增速显著低于海外业务,主营毛利下滑至34.54%(-4.11pp)。真空采血管、细胞培养皿等品类中标集采后价格承压,凭借成本优势实现以价换量。公司加速向中高值耗材领域延伸,渠道端通过经销商网络下沉至中西部县级市场。   研发创新、智能化布局及高标准质量体系共同构建公司长期竞争力。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0.53亿元(+10.93%),逐步打破外资企业在部分耗材领域的垄断,加速向高附加值创新产品升级。、GMP车间管理等多项认证,已经取得31项国内医疗器械备案,且部分产品通过FDA510(k)和CE认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司产品在大批量生产智能制造方面,通过AI驱动的自动化生产线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通过ISO13485过程中质量稳定可靠,为全球市场的深化布局提供坚实保障。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原料价格波动;价格风险。投资建议:全球化战略成效突显,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4-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