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652)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眼科龙头展现经营韧性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眼科龙头展现经营韧性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核心观点   多变环境下保持高质量发展,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2023年实现营收203.67亿元(+26.43%),归母净利润33.59亿(+33.07%),扣非归母净利润35.14亿(+20.39%)。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43.20亿(+41.25%),归母净利润1.78亿(+6.25%)。2023年公司实现门诊量1510.64万人次(+34.26%),手术量118.37万例(+35.95%)。截至2023年末,公司境内医院256家,门诊部183家,分级连锁医疗体系不断扩大;海外已布局131家眼科中心及诊所,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在高基数和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公司展现增长韧性,实现营收51.96亿(+3.50%),归母净利润8.99亿(+15.16%)。   毛利率较为稳定,降本增效推动净利率提升。2023年毛利率为50.8%(+0.3pp),白内障项目毛利率均提升2.6个百分点,进一步体现规模效应。销售费用率9.7%(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13.1%(-1.1pp),财务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变动。2023年研发投入3.33亿(+22.73%),公司持续加大对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转型投入。净利率提升至18.0%(+1.3pp)。   白内障项目收入高速增长,视光业务维持高景气度。2023年屈光项目收入达74.31亿(+17.27%),毛利率为57.40%(+0.58pp),屈光手术量增长的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新术式占比进一步提高,且公司不断加大对基层医院屈光科室的建设。白内障业务收入33.27亿(+55.24%),毛利率为37.97%(+2.63pp),公司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部分去年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恢复就医。视光项目收入49.60亿(+31.25%),毛利率为57.05%(+0.61pp),国家近视防控战略持续推动,儿童青少年建档量不断增加,爱尔视光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各医院近视防控手段和品类不断完善升级,推动视光业务快速发展。此外,眼前段及眼后段项目均实现快于整体收入的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宏观环境影响,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40.63/48.90/58.48亿(2024-25年原为45.36/57.83亿),同比增速20.9%/20.4%/19.6%,当前股价对应PE=30/25/21X。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龙头公司,通过分级连锁模式迅速扩张,“内生+外延”共同支撑业绩成长。营收净利稳健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并已形成完善的医教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新十年“二次创业”稳步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进度不达预期、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5-24
    • 磷化工行业点评:水溶肥及磷酸铁需求提升,工业一铵景气上行

      磷化工行业点评:水溶肥及磷酸铁需求提升,工业一铵景气上行

      化学制品
        事项:截至5月22日,百川盈孚73%工业级磷酸一铵市场均价为6138元/吨,较年初上涨14%,较上月上涨12%,较2月中旬的价格底部上涨了18%。73%一铵方面,云、贵、川地区73%一铵少量出厂参考报价6000-6300元/吨,实际少量成交参考价格5900-6100元/吨;湖北地区少量出厂参考报价5900-6100元/吨,实际少量成交参考价格6000-6100元/吨。   国信化工观点:   1)工业一铵用途广泛,我国是最大的工业磷酸一铵生产国和出口国。工业级磷酸一铵是很好的阻燃、灭火剂,广泛用于木材、纸张、织物的阻燃,防火涂料的配合剂,干粉灭火剂等,同时也用作高档水溶肥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原料。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生产商在32家左右,产能约300万吨,占全球的45%,我国为世界第一大工业级磷酸一铵的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国内工业级磷酸一铵总产量已提升至18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主要的产能排名:川发龙蟒(40万吨)、金正大(30万吨)、新洋丰(30万吨)、云天化(28万吨)、川恒股份(26万吨)、云图控股(10万吨)等。   2)工业一铵传统需求端:磷系灭火剂需求增长,水溶肥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灭火剂方面,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简称ABC干粉灭火剂,其中磷酸一铵(NH4H2PO4)起主要灭火作用,ABC类干粉灭火器表示能够扑救固体、液体、气体火灾。我国已经有生产厂家约120家,年产销量超过150万吨,市场规模近100亿元。随着全球安全生产及消防形势日益受到更广泛的关注,磷系灭火剂尤其是高品质的ABC灭火剂市场需求有望持续上升,进而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水溶肥方面,水肥资源约束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国已具备推广水肥一体化的条件。为推进国内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水溶肥只占国内化肥市场份额的5%左右,但预计未来水溶肥市场份额将有望增至10%。2022年我国水溶肥市场规模为697.5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水溶肥市场将增长到860.4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16%,水溶肥大面积应用及推广将有望持续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近期新疆水溶肥旺季到来,水溶肥需求明显提振。   3)工业一铵新兴需求端:磷酸铁锂市占率突破70%,磷酸铁产量回暖。2024年1-4月,国内磷酸铁锂和三元   材料累计产量分别达到58.7万吨和21.6万吨,累计同比分别增长53.2%和28.2%。其中,2024年3-4月,我国磷酸铁锂市占率突破70%大关,继续明显超越三元锂电池。2024年4月,若考虑1/3-1/2的25.5GWh磷酸铁锂电池装车使用工业一铵(其余为钠法或铁粉法等),则我们测算出,4月用于新能源用于的工业一铵消耗量约1.4-2.1万吨,工业一铵下游的电池需求占比已提升至约10%以上(2021-2022年仅占5%-6%)。   投资建议: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前三年(2020-2023年),我国以磷矿石为起点的磷化工行业景气度已明显上行,磷化工行业全产业链持续共振。从上游来看,未来磷矿石在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其供给端有望持续趋紧,资源品稀缺属性凸显;中间产物黄磷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行业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从下游来看,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种植面积增加,磷化工下游化肥需求刚性,供给端磷铵限制新建产能。此外,全球磷酸铁锂电池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工业   磷酸一铵、湿法净化磷酸、磷酸铁等的需求。短期看,水溶肥旺季叠加磷酸铁需求回暖,我们看好工业级磷酸一铵仍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相关标的:川发龙蟒、新洋丰、云天化、云图控股、芭田股份等公司。   风险提示:下游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装置、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绿色环保处置治理不及预期;公司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矿业及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05-23
    • 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2024年一季报总结:23年业绩整体承压,24年业绩逐季度加速可期

      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2024年一季报总结:23年业绩整体承压,24年业绩逐季度加速可期

      医疗器械
        投资摘要   2023年医疗器械板块整体业绩承压,2024年一季度呈现复苏趋势。2023年医疗器械板块(118家样本标的)收入2322亿元(-26.9%),归母净利润375亿元(-53.7%),主要受新冠检测基数以及行业监管整顿的影响。如果剔除15家新冠检测收入占比大的标的,2023年器械板块收入2134亿元(+1.2%),归母净利润357亿元(-2.7%),收入端基本持平,利润端略有下滑。2024年一季度剔除新冠检测相关标的后板块收入533亿元(+1.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2.5%),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均略有增长。预计随着新冠影响渐消、行业整顿影响减弱、集采提质扩面以及国际化加速推进,器械板块有望呈现逐季复苏趋势。   2023年眼科、康复器械等板块业绩领涨。从2023年器械板块的细分领域看,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分别为医院工程(+284%)、眼科(+34%)、康复器械(+33%)、家用器械(+33%)、内镜(+30%)、生命信息支持(+19%)、医学影像(+19%)等。2024Q1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较好增长的分别为低值耗材(+67%)、眼科(+18%)、IVD(剔除新冠+16%)、生命信息支持(+11%)等细分板块。从2024年Q1器械板块的细分领域看,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环比去年Q4实现加速的有:低值耗材、IVD(剔除新冠检测)、生命信息支持、心血管、肾科、骨科、家用器械。建议关注下半年反腐影响减弱叠加设备更新政策带来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释放,以及低值耗材、IVD等领域新冠影响出   清后的业绩改善趋势。   投资建议:   1)集采影响出清,医疗机构手术逐步复苏,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采购需求释放:建议关注骨科板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眼科耗材爱博医疗;手术动力设备及耗材西山科技;设备及IVD板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翔宇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艾德生物、亚辉龙、普门科技;   2)去库存影响逐渐出清,有望迎来底部反转:低值耗材板块去库存已近尾声,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差异导致去库存节奏有所不同,推荐振德医疗、拱东医疗;   3)切入海外大厂上游供应链,新产品放量及新领域拓展增厚业绩:关注美好医疗、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的大客户去库存结束及新产品放量带来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5-21
    • 2023年年报暨2024年一季报点评:2023年业绩短期承压,国际化步伐加速

      2023年年报暨2024年一季报点评:2023年业绩短期承压,国际化步伐加速

      个股研报
        拱东医疗(605369)   核心观点   2023年全年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有所下滑。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9.75亿元(-33.61%),归母净利润1.09亿元(-66.53%),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66.59%)。其中,四季度单季度营收2.62亿元(-9.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21亿元(+18.67%),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61.63%)。全年销售毛利率32.65%(-6.85pp),销售净利率11.19%(-11.01pp)。受去库存、2022年同期疫情受益产品高基数及新建厂房折摊增加等因素影响,2023年表观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2024年一季度环比、同比明显改善。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2亿元(同比+20.22%,环比+3.63%),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56.02%%,环比+116.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85.73%,环比+67.73%),同、环比均有明显改善。   海外收入增速喜人,国际化步伐加速。2023年1月,公司以自有资金4,500万美元对美国全资子公司Gd Medical进行增资,通过业务合并的方式吸收合并原TPI业务及资产公司,并且充分利用收购原TPI业务及资产的契机,发挥协同效应,与并购标的进行渠道、客户共享,增强公司在境外的区域竞争优势。2023年全年公司国外业务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21.56%;国内业务收入4.25亿元,同比下降58.46%。   管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公司始终秉承高质量、高效率、同发展、共繁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内外法规、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研发、生产、检验、销售等各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通过德国TUV认证公司的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29项国内医疗器械II类、III类注册或I类备案,且部分产品已通过美国FDA510(k)产品许可、欧盟CE认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确保公司产品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质量稳定可靠,为公司产品进入更多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保障。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投资建议:海外收入增速喜人,国际化步伐加速,维持“增持”。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50/3.03/3.52亿元,同比增速129.3%/21.1%/16.0%,当前股价对应PE=21.7/17.9/15.4x。随着公司国际化布局的不断成熟,境外市场拓展能力持续增强,公司有望恢复稳健增长态势。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05-21
    •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0周):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0周):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生物制品
        核心观点   美国拟对七行业提高关税,《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5月14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政府拟提高对中国180亿美元商品的进口关税,此次加征关税指向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等医疗产品。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对新版《生物安全法案》召开听证会并高票通过。   国信医药观点:   1)对于白宫发表声明拟提高对中国关税事件:从之前加征关税的过程来看,过程中通常涉及多重博弈,大客户会对美国政府进行游说,后续不排除存在变动的可能性。   2)对于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法案》草案事件:一方面,修订后的《生物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投票并不   意味着最终立法,后续仍有修改或终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法案》中美国要求医药公司在2032年之前结束与《法案》所涉公司的合作,意味着相关企业在美业务将获得8年缓冲期。   3)企业有望通过全球化的产能布局来降低国际贸易的潜在风险:在代表性的低值耗材及CXO企业中,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依次是:采纳股份、英科医疗、蓝帆医疗、康龙化成、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上述企业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均超过70%。本土企业已经或正在通过积极布局海外产能的方式来降低国际贸易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   5月医药投资策略:展望24年Q2业绩趋势,由于23年Q2国内常规诊疗和刚性需求持续恢复,大部分院内诊疗相关公司环比23Q1实现较好增长,我们预计24Q2同比23Q2实现行业整顿后的弱复苏。由于2023年7月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影响,2024年大部分公司业绩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且行业整顿影响在逐季度减弱。因此,我们认为24年Q2是布局医药板块的最佳时间点。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5-21
    • 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巴西业务短期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9%

      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巴西业务短期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9%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核心观点   巴西业务短期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9%。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2.23亿元,同比+22.45%,其中国内业务增长明显,收入突破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124.02%,主要受益于主业降本增效、美元贷款置换和低效资产处置。   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20.72亿元,同比+16.56%,主要原因系公司新品种逐渐放量,主业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公司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48.95%,主要原因系:(1)巴西当地粮价低迷,境外子公司加大促销力度,销售费用率上升,同时受业务扩张、人员扩招影响,管理费用率上升;(2)有息负债增加使得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另外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分业务来看:公司玉米种子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30亿元,同比+16.87%,其中国内业务营收22.68亿元,同比+72.30%,市场占有率由7%提高至近10%,居国内第一,巴西业务营收38.86亿元,稳居巴西第三;毛利率为40.02%,同比-1.46pct。公司水稻种子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36.50%,市场占有率18%,位居国内第一;毛利率为36.37%,同比+8.49pct。   累计10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过审,先发优势明显。品种方面,公司子公司联创种业(裕丰303D、裕丰303R、裕丰303H、中科玉505D、中科玉505R、嘉禧100D、联创808R)、河北巡天(农大372R)、湖北惠民(惠民207R)、安徽隆平(隆平218R)的共计10个品种已通过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占通过总量的16%。在转基因性状方面,已过审转基因玉米品种中累计有12个使用了公司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的性状,占通过总量的19%。综合来看,公司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领域先发优势明显,后续有望充分分享种子提价、性状收费双重增益。   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兼具品种、性状双重优势,未来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玉米业务有望继续维持量价双击。综合考虑内部优化及外部粮价回落对业绩的影响,我们调整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1/6.3(原为5.0/6.5亿元),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对应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9/0.48/0.55元,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20
    • 改革持续推进,中药旗舰再出发

      改革持续推进,中药旗舰再出发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核心观点   国药旗下A股中药旗舰,战略重组开启新篇章。太极集团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医药和发展现代医药,是全产业链布局的大型企业集团。2021年4月,公司完成战略重组,实控人变更为国药集团。在国药集团的带领下,公司发布“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了“一主两辅”的发展路径,由此开启新篇章。   医药工业为主,医药商业、中药材、服务业全面发展。2023年,公司医药工业收入103.88亿元,2021-2023年三年复合增长率20.73%;医药商业收入77.26亿元,2021-2023年三年复合增长率14.48%;中药材资源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118.60%;服务业收入0.52亿元,同比增长15.84%。目前公司已在各业务板块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力:1)医药工业方面,产品梯队分明,品牌影响力强劲,拥有中国首批驰名商标“太极”及2个中华老字号;2)商业零售方面,“太极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居第一;3)商业流通方面,网络覆盖广泛,产业链优势显著,业务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区、县;4)中药材种植方面,成效喜人,成本质量优势突出,已覆盖全国20个省区,涉及品种达50多个。   重点布局“6+1”治疗领域,产品种类丰富。2023年,公司围绕“6+1”重点治疗领域,以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用药、大健康产品为重点治疗领域,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改革持续推进,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公司紧紧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纵深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2024年是公司数字化转型攻坚之年,公司紧紧围绕数字化转型部署,着力打造各业务板块应用场景,加速建设“一个数字化太极”,有望打造中药行业和数字重庆的数字化转型标杆。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随着公司改革的持续推进及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启动,业务有望持续优化,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3/13.01/15.61亿元,同比增长30.51%/21.24%/20.03%。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231.35—266.24亿元,合理股价为41.54—47.81元,较当前股价有2%—17%的溢价空间。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研发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中药材价格波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05-20
    •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核心观点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5%,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表现亮眼。2024年一季度2.33亿(+19.53%),归母净利润0.64亿(+12.01%),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26.44%)。一季度计提股权激励摊销费用842万,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1%。公司持续推进产品注册获证和医院合规准入,在国内医疗行业新形势下不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是肿瘤基因检测领域中为数不多能够持续稳健增长的盈利企业。   公司储备丰富的创新研发管线,稳步扩张国际业务。国内方面,公司的PCR-11基因、IDH、Her2/ER/PR等产品处于NMPA审批中,HRD产品在申请创新医疗器械。公司积极培育的免疫组化产品线聚焦在肿瘤ADC药物的CDx(如c-Met、HER2、Claudin18.2等),同时涵盖常见肿瘤常规的免疫组化靶标,并有自动化染色仪及自产二抗试剂和配套周边试剂。公司PD-L1产品已完成100余家医院的预实验及准入工作,为后续在免疫组化市场的开拓奠定良好基础。海外方面,公司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有欧洲物流中心,在新加坡、日本、欧洲、拉丁美洲、“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海外市场组建本地化团队,夯实东亚和欧洲市场的营销体系,逐步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拓展。肺癌、肠癌、妇瘤、内分泌肿瘤及泛癌种等多管线产品新获欧盟、泰国、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国家/地区的准入。   毛利率稳中有升,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受股权激励摊销影响。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为84.46%(+0.59pp);销售费用率28.05%(+0.38pp);管理费用率8.66%(+1.06pp),研发费用率20.73%(+1.78pp),财务费用率-1.40%。管理和研发费用率主要受股权激励摊销影响,财务费用变动主要是定期存单的利息收入增加;扣非后净利率24.43%(+1.33pp)。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0.81亿(+19.27%),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126%,现金流情况良好。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6/4.05/4.95亿,同比增长24.8%/24.1%/22.3%,当前股价对应PE25/20/17倍。艾德生物是肿瘤精准诊断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了从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的全方位伴随诊断产品体系,有望分享肿瘤精准治疗的时代红利,同时产品顺利实现出海,加速开拓国际市场,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海外销售推广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16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核心观点   2024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20%,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10.21 亿(+16.62%) , 归母净利润 4.26 亿(+20.04%)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99 亿(+25.49%) , 业绩略超预期。 分区域看, 一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 12.17%,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24.95%, 海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分产品看, 一季度试剂收入同比增长 26.42%, 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86%。 一季度国内外市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 X8 实现销售/装机 220 台。   国内收入阶段性放缓, 海外业务布局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 一季度国内收入有所放缓, 一方面是由于常规诊疗量在去年同期防疫政策调整后有所恢复,检测量快速提升带动公司国内试剂销售增长, 导致同比基数较高; 另一方面,自医疗行业整治在全国范围开展以来, 部分公立医院的招投标活动节奏有所放缓, 对于公司 2023 年下半年及 2024 年第一季度设备入院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导致仪器类收入有所下滑。 从趋势看, 国内装机量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已呈现环比改善, 随着各地公立医院的设备招投标陆续恢复正常节奏, 预计仪器装机将实现加速。 公司 2024 年国内化学发光仪器装机目标为 2000 台,合作流水线及自研的 SATLARS T8 流水线合计装机目标为 100 条, 公司将继续推进三级及以上大型终端医院客户的开拓, 提升三级医院试剂测试量占比。 在海外市场, 公司已划分 45 个大区, 每个区域采用独立的营销、 售后、市场及商务四位一体模式, 强化产品销售与售后人员的联动, 提升区域产品服务质量与能力, 2024 年海外化学发光装机目标为 3500 台, 持续精耕细作。   毛净利率同比提升, 盈利能力保持优异。 2024 年一季度毛利率 73.84%(+5.15pp) , 销售费用率 15.61%(+1.30pp) , 管理费用率 2.87%(+0.48pp),研发费用率 9.93%(+0.43pp) , 财务费用率-0.29%(-0.65pp) , 净利率为41.73%(+1.19pp) 。 试剂收入占比提升及仪器结构优化进一步驱动毛利率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62 亿(+45.73%) , 现金流保持健康。   投资建议: 新产业国内装机和试剂消耗有望逐步复苏, 持续受益进口替代和大型终端医院突破; 海外业务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公司仪器平台正扩展至下一代发光及生化, 前瞻布局流水线和分子业务。 维持盈利预测,预 计 2024-26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20.65/26.08/32.28 亿 , 同 比 增 长24.9%/26.3%/23.8%, 当前股价对应 PE 28/22/18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降价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新业务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16
    • 2023年常规医检业务同口径增长15%,提升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2023年常规医检业务同口径增长15%,提升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核心观点   新冠检测业务基数影响表观增速,公司打磨内功提升发展韧性。2023年实现营收85.40亿(-44.82%),归母净利润6.43亿(-76.64%),扣非归母净利润3.65亿(-86.53%),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检验需求减少,公司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同时公司应收账款由于账龄变动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了相应坏账计提,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达4.89亿。2023年8月公司出售广州金墁利72%的股权,确认相应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公司升级医检服务业务战略,牢固“集团一盘棋”思想,统筹优化组织架构,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部门壁垒,提升组织活力、整体竞争力和发展韧性。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8.41亿(-13.05%),归母净利润亏损0.19亿,主要由于上年同比数据基数较高,而一季度为传统淡季。   核心业务稳中有升,创新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常规医检收入77.26亿,同口径增长15.35%,在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扰动下,公司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发展。从疾病线来看,感染性疾病、神经与精神疾病、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和肾脏与风湿疾病等诊断业务放量明显。伴随老龄化和疾病谱演变趋势,公司凭借优异的创新开发能力持续推出高端检验项目,近三年新开发项目于2023年贡献收入达6.38亿,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力,部分特检项目如感染tNGS系列、阿尔兹海默病检测、肿瘤特色肿标等表现亮眼。   毛净利率下滑,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6.5%(-6.6pp),销售费用率11.9%(+2.1pp),管理费用率8.4%(+1.9pp),研发费用率5.5%(+1.4pp),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使得净利率下降至4.3%(-10.9pp)。随着公司业务恢复常态和降本增效措施陆续落地,各项费用率预计将回到正常水平,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1亿(-36.81%),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191%。   投资建议:金域医学专注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域,拥有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顺应政策趋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基于高强度的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每年推出数百项创新项目,保持技术领先性。高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将驱动公司盈利能力稳健提升。综合考虑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行业环境和监管政策影响,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8.69/10.76/13.22亿(2024-25年原为12.08/15.64亿),同比增长35.0%/23.9%/22.8%,当前股价对应PE19/16/13x,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5-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