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03)

    •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3-10):政策持续发力,玻璃、钛白粉等价格同环比增长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3-10):政策持续发力,玻璃、钛白粉等价格同环比增长

      化学原料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较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国房景气指数和化工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相关性。2023年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44,同比下降1.36点,环比下降0.11点;2023年10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765.26,同比下降6.44%,环比下降4.32%。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持续下降,销售金额累计同比下降。2023年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0.08%,其中住宅下降0.06%,办公楼下降0.12%,商业营业用房下降0.17%;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0.05%,其中住宅下降0.03%,办公楼下降0.16%,商业营业用房下降0.15%。   房地产贷款增速下滑态势有所企稳。据中国房地产网报道,11月1日,央行披露2023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下滑态势有所企稳。2023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下降0.2%,与8月份持平,增速下滑态势有所企稳。房地产贷款增速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低于各项贷款增速1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减少333亿元,同比少增8821亿元。2023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17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42万亿元,同比下降1.2%,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2023年10月,浮法平板玻璃月均价为2134.67元/吨,环比增长2.57%,同比增长23.75%;2023年10月,重质纯碱均价为2956.84元/吨,环比下降9.99%,同比增长7.17%;轻质纯碱均价为2644.32元/吨,环比下降14.53%,同比下降1.60%;纯碱期货结算价为2343.29元/吨,环比下降23.32%,同比下降10.09%。   (2)水泥产业链:2023年10月,水泥价格指数为107.23,环比增长1.23%,同比下降30.25%;减水剂月均价为3926.32元/吨,环比增长0.35%,同比下降3.71%;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7450.00元/吨,环比下降1.76%,同比下降11.41%。   (3)涂料产业链:2023年10月,钛白粉月均价格为16766.84元/吨,环比增长2.68%,同比增长10.76%。   (4)保温材料产业链:2023年10月,纯MDI价格为20421.05元/吨,环比下降7.24%,同比下降2.94%;聚合MDI价格为15563.16元/吨,环比下降6.95%,同比下降3.56%。   (5)家居产业链:2023年10月,TDI价格为18334.21元/吨,环比增长2.23%,同比下降24.69%。   (6)型材管材产业链:2023年10月,聚乙烯价格为8057.58元/吨,环比下降3.78%,同比增长0.61%;聚丙烯粉料价格为7370.11元/吨,环比下降2.80%,同比下降5.97%;聚丙烯粒料价格为7848.89元/吨,环比下降1.62%,同比下降3.84%;PVC电石法价格为5734.11元/吨,环比下降6.48%,同比下降5.38%;PVC乙烯法价格为6168.37元/吨,环比下降6.24%,同比下降5.02%。   (7)胶粘剂产业链:2023年10月,DMC价格为14589.47元/吨,环比增长3.32%,同比下降19.07%;PVA价格为12468.32元/吨,环比增长0.50%,同比下降22.98%。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11-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三季报业绩压力利空基本落地,建议关注超跌的业绩反转个股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三季报业绩压力利空基本落地,建议关注超跌的业绩反转个股

      化学制药
        本周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0.82%,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8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22。6个子板块中,医药商业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1.74%(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73%);涨幅最小的为医疗服务,涨幅为-1.88%(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89%)。   周观点:本周各板块均有跌幅,受配方颗粒首次集采政策影响中药板块下跌,本周连锁药店领涨主要是是因为受益于门诊统筹医保政策落地,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依然底部,建议持续布局2024年业绩发展或者中长期消费或者创新龙头优势个股。   重大政策:1)为进一步加强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工作,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现予发布。通告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本周重点关注:1)新冠基数基本消化,估值历史底部,常态化业务竞争力优势渐恢复增长:山东药玻、健友股份、万孚生物(23Q3反转)、康德莱(23Q4有望反转)、金域医学、迪安诊断、振德医疗(24Q1有望反转)、连锁药店大参林、健之佳、一心堂、老百姓。2)消费医疗及老龄化下的银发经济:①康复医疗设备翔宇医疗、伟思医疗、诚益通;②带疱疫苗智飞生物、百克生物;③家用品牌器械鱼跃医疗(家用器械第一品牌、血糖血压呼吸制氧机等);康德莱(注射针头终端因减肥药及美容等需求高景气);营养补充药物或预防保健类企业,如诚意药业(氨糖+鱼油)、寿仙谷(灵芝孢子粉);④民营连锁医疗服务: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固生堂、瑞尔集团。3)中长期布局创新&国际化龙头企业:①创新药政策边际变好+流动性改善,建议关注研发能力优异,具备技术平台优势和较强出海能力的创新药龙头,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②创新器械国产替代+出海加速,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孚生物等。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11-07
    • 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8%

      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8%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事件:2023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4.32亿元,同比+26.86%;实现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18.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15.11%。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1.61亿元,同比+28.14%;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1.23%;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29.46%。   点评:   加码研发,23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7%,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作为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龙头企业,联影医疗聚焦高端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技术创新,保持市场优势,扩大市场份额。2023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3.70亿元,同比+57.79%。2023年9月,联影医疗携全新一代uMI Panorama家族产品、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以及全球首台数字化脑专用PET-CT NeuroEXPLORER(NX)重磅登陆2023年欧洲核医学年会(EANM)。联影医疗市占率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状态,其旗下CT、MR、RT产品市占率排名第三,MI、XR产品市占率排名第一。   海外业务逐步拓展,智能新品入驻海外知名医疗机构。目前联影医疗产品已成功进入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意大利等60余个海外国家和地区。2023年,美国顶级癌症中心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和欧洲顶级肿瘤诊疗中心Maria Curie National Institute of Oncology分别引入了公司的高端分子影像设备uMI Panorama和数字光导PET/CTuMI780。10月17日-18日,联影医疗与哈萨克斯坦顶尖医科高等院校阿斯塔纳医科大学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签署合作协议;同时,联影医疗与埃塞俄比亚华盛顿医院签署合作协议。联影医疗海外市场布局效果显著,全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65、14831、18539百万元,同比增长28.4%、25.0%、25.0%,EPS分别为2.27、3.18、3.97元,现价对应PE为53、38、30倍。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6
    •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Q3业绩创新高,MMA、尿素等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Q3业绩创新高,MMA、尿素等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国际油价下跌。截至11月1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80.44美元/桶,较10月25日下跌5.80%,较10月均价下跌5.88%,较年初价格上涨4.56%;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4.63美元/桶,较10月25日下跌6.10%,较10月均价下跌4.59%,较年初价格上涨3.08%。(2)生产成本提振下,国产LNG市场价格上行。截止到本周四,国产LNG市场均价为5163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4971元/吨上调192元/吨,涨幅3.86%。(3)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弱势下行。截止到本周四,动力煤市场均价为786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下跌20元/吨,跌幅2.48%。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10月27日-11月3日),基础化工板块表现弱于大盘,沪深300上涨0.61%至3584.14,基础化工板块上涨0.55%;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传媒(+5.13%)、电子(+4.32%)、食品饮料(+4.27%)。基础化工子板块中,橡胶板块上涨1.98%,农化制品板块上涨0.92%,塑料Ⅱ板块上涨0.79%,化学纤维板块上涨0.78%,化学原料板块上涨0.70%,化学制品板块上涨0.20%,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1.18%。   赛轮轮胎:三季度量价齐增,业绩持续超预期。据中国轮胎商务网报道,10月29日,赛轮轮胎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12亿元,同比增长13.72%;实现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90.1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1亿元,同比增长18.57%;实现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179.73%,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业绩持续超预期。另外,公司多项经营数据表现亮眼。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11.06亿元,经营资金充沛。销售毛利率27.78%,达到近三年的单季最高水平,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   米其林集团发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前九个月销售额达212亿欧元,同比增2%。据轮胎世界网报道,米其林集团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达到212亿欧元,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非轮胎业务以及产品价值的提升。排除汇率效应的影响,第三季度销售额保持稳定。其中,轮胎销量下降3.6%,反映出市场去库存化的影响和集团对增值型业务的优先考量。6.2%的增长来自于价格效应,由此证明了集团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价值得到公认,以及自2022年起价格指数化条款取得成效。产品组合效应贡献了1.0%的增长,其中主要受益于18英寸及以上尺寸乘用车轮胎业务的增长和良好的区域组合,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业务中原配替换组合的不利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非轮胎业务销售额按恒定汇率计算增长了13%,持续推动集团的业绩提升。年初至今,负面汇率效应达到2.6%,其中第三季度为-5.5%。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11-06
    • 23Q3点评:化妆品业务或继续承压,医美业务或进一步增长

      23Q3点评:化妆品业务或继续承压,医美业务或进一步增长

      个股研报
        华熙生物(688363)   公司公告:23Q1-Q3 实现收入 42.21 亿元/-2.29%,归母净利润 5.14 亿元/-24.07%,扣非归母净利润 4.33 亿元/-27.97%;其中 23Q3 实现收入 11.46 亿元/-17.26%,归母净利润 0.90 亿元/-56.03%,扣非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61.53%。   化妆品业务或继续承压,医美业务或进一步增长。 我们认为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或继续承压, 主要原因在于: 1)消费疲软,消费者对护肤品的购买意愿趋于保守; 2)线上流量红利趋缓,流量成本趋高; 3)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需要进一步升级。 医美业务方面, 润致微交联娃娃针持续以合规长效百搭的推广思路,打造行业爆品;填充类产品润致单相 Natural、润致双相 2 号、 3 号、 5 号产品继续以降低填充治疗门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式推广家族式分层抗衰。当前水光合规化趋势持续增强,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抓住水光市场监管红利,继续推动润致娃娃针的销售。原料业务方面,公司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与多家客户在定制化开发、产品创新等领域达成合作,或将稳定增长。   毛利端看, 23Q3 公司综合毛利率 71.13%/yoy-5.67pct,环比-2.68pct;费用端看, 23Q3 期间费用率 63.21%/yoy+3.55pct,环比+5.5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 45.58%/9.97%/7.89%/-0.23%,同比分 别 -0.82/+2.90/+0.83/+0.64pct , 环 比 分 别 -0.44/+3.22/+2.04/+0.69pct;盈利端看, 23Q3 归母净利率 7.84%/yoy-6.91pct,环比-4.82pct。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 1)预计公司理顺管理机制后,功能性护肤品有望重回增长轨道,管理费率&研发费率有望得到较好控制; 2)润百颜有望重塑升级品牌,占领“ 玻尿酸修护”赛道;夸迪或将在抗老赛道上打造国货精品;肌活有望持续充实糙米系列,或将针对年轻油性肌肤进行其他产品线布局;米蓓尔或将打造敏感肌维稳专家,进一步开发敏肌进阶功效产品; 3)医美业务有望凭借娃娃针享受水光市场监管红利,实现进一步增长。 4) 公司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已开展多种生物活性物的研究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目前公司布局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及产品,或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分别为8.89/11.19/13.52 亿元,对应 11 月 3 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41/33/27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因素: 合成生物新业务拓展速度不及预期、流量成本上升影响利润率、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调整不及预期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5
    • 点评:前三季度扭亏为盈,后续关注AestheFill获批&重组胶原蛋白进展

      点评:前三季度扭亏为盈,后续关注AestheFill获批&重组胶原蛋白进展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公司公告:23Q1-Q3实现营收15.03亿元/yoy+8.91%,归母净利0.11亿元/yoy+123.39%,扣非归母净利-0.14亿元;23Q3实现营收4.03亿元/yoy-32.23%,归母净利-0.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17亿元。   盈利端来看:23Q3毛利率29.49%/yoy+4.67pct;期间费用率34.28%/+4.2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97%/6.14%/2.66%/5.51%,同比分别-0.31/+0.73/+1.56/+2.24pct;归母净利率-4.08%/yoy+0.53pct。   吴中美学计划与南京东万生物共同推进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的医美植入剂产品的临床研究。10月25日公司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与南京东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及技术合作协议》:1)按照南京东万投后估值5亿元,吴中美学以1000万元认购南京东万新增注册资本56.6939万元;2)吴中美学取得南京东万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在合作领域内的独家经销权与独家开发权,同时委托南京东万基于该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开发相关III类医疗器械产品,合作金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我们认为本次合作将加速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布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注射类上游产品管线,为公司产品梯队建设储备资源。   公司以药企基因切入医美赛道,未来看点较多:1)2021年12月收购达透医疗,获得AestheFill国内独家代理权,目前AestheFill在国内的注册申报正有序推进中,有望于2024年初获批;2)2021年6月战略控股尚礼汇美,获得Humedix旗下HARA玻尿酸国内独家代理权,目前HARA玻尿酸在国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3)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进军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市场。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14/1.18/2.62亿元,11月2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80/57/2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医美行业政策风险;新品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注册风险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营收稳步增长,研发逐渐进入收获期

      营收稳步增长,研发逐渐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赛诺医疗(688108)   事件:2023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45亿元,同比+47.42%;归母净利润-0.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0.83亿元,同比+49.81%;归母净利润-0.1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点评:   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3Q1-Q3营收同比大幅增长,原因是冠脉支架产品首次进入国家集采范围及神经介入业务持续增长,致使冠脉及神经介入产品销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时,由于研发项目减少和部分研发项目进入关键里程碑,其材料、人工成本、动物实验费及技术服务费等减少,导致研发支出同比大幅降低。   国内海外双轮驱动,未来成长可期。2023年Q3公司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在国内获批,进一步丰富公司多元化产品组合,促进公司相关产品市场销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HT Supreme药物洗脱支架系统在土耳其获批上市,同时该产品纳入法国医保报销目录,对公司产品在海外的销售起到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研发逐渐进入收获期,看好新产品放量。公司通过打造多个自主研发及生产平台,已掌握多项介入治疗核心关键技术,拥有独特技术优势,不断夯实公司核心能力。其中公司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NOVA是全球首个专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药物洗脱支架,也是全球首款愈合导向颅内支架,目前国内外市场暂无设计和预期用途相似的其他同类产品上市,我们看好其未来在全球市场销售情况。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0、551、757百万元,同比增长76.4%、61.8%、37.4%,EPS分别为-0.11、0.01、0.06元。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3
    • 23Q3点评:渠道转型导致利润端继续承压,建议关注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23Q3点评:渠道转型导致利润端继续承压,建议关注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公司公告:23Q1-Q3实现营收15.36亿元/+34.34%,归母净利1.74亿元/+44.84%,扣非归母净利1.57亿元/+75.99%;23Q3实现营收4.77亿元/+46.10%,归母净利0.43亿元/+1366.81%,扣非归母净利0.38亿元。   分品类看,23Q3眼部/护肤/洁肤/美容类实现收入1.01/1.87/0.49/1.31亿元,同比分别+1.0%/+65.8%/+16.7%/+97.7%,我们认为护肤类、美容类产品快速增长或主要系高单价的重组双胶原系列、美容类大单品价格提升以及放量所致。   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毛利率提升,渠道转型下利润端略有承压。毛利率端看,23Q3综合毛利率72.44%/yoy+7.54pct,环比+1.13pct。我们认为23Q3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主要源自产品结构优化所致(重组双胶原系列等高单价护肤类大单品、以及美容类新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费用端看,23Q3期间费用率67.02%/yoy+2.14pct,环比+7.0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9.09%/5.42%/3.19%/-0.67%,同比分别+5.72/-2.97/-0.69/+0.08pct,环比+5.73/+0.86/+0.51/-0.05pct,我们认为期间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公司加码线上推广导致销售费用率大幅增长所致。盈利端看,23Q3归母净利率9.04%/yoy+8.14pct,环比+0.11pct。在23Q3销售费用率环比增长情况下,归母净利率仍与23Q2大致持平,主要系所得税费用为负所致。公司近两年加码线上推广带动销售费用率提升导致盈利能力略有承压,我们建议建议持续关注公司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打造差异化单品&转型线上渠道带动销售额增长。产品端看,公司加大原料研发投入并打造差异化新品,例如:丸美的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已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恋火通过“看不见”/“蹭不掉”粉底液等核心大单品塑造底妆心智,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粉霜、气垫、粉饼等品类。渠道端看,公司坚定转型线上,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线上渠道的积累日益深厚、优势逐步建立,后续费率或存在优化空间。   盈利预测: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3.61/4.3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30/24X(截至11月2日收盘价)。   风险因素:化妆品上游成本大幅上涨;国内消费持续疲软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3
    • 海内外市场齐发力,产品创新升级竞争力提升

      海内外市场齐发力,产品创新升级竞争力提升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事件: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36亿元,同比+23.01%;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325.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0.94亿元,同比+34.21%;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669.08%;扣非归母净利润-0.05亿元。   点评:   营销端: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立足全球化战略。国内市场: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强销售渠道管理,推进重点区域营销体系建设,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同时公司全面开展TrueForce?压力导管商业化推广,已在26个省市完成了300余例射频消融手术,在国内众多医疗中心获得满意疗效及术者好评;海外市场: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销售网络,组织开展三维手术病例论坛。通过参与欧洲和美国心律学年会等活动,展示公司全产品线解决方案,加大产品海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研发端:创新持续推进,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拓展在研产品管线,推进产品研发和获批进度:压力感知脉冲消融导管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公司预计2023年年内完成,肾动脉消融导管于今年3月份完成首例临床入组;产品迭代方面,不断推进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升级,完成房颤手术对于硬件、核心算法优化和软件新功能需求的开发,优化高密度标测导管定位显示精度,进一步增强导管可视化消融效果;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已于2022年12月递交国内注册,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获批。公司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3、62百万元,同比增长499.5%、141.5%、44.7%,EPS分别为0.04、0.09、0.13元,现价对应PE为595、246、170倍。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9
    • 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0.47亿元,同比增长22.95%,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同比增长34.97%,扣非归母净利润31.05亿元,同比增长24.03%。2023Q3公司实现收入57.95亿元,同比增长17.22%,归母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长37.82%,扣非归母净利润13.46亿元,同比增长20.07%。   点评:   2023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2023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1.93%,同比增长0.02pct,净利率21.94%,同比增长2.23pct。2023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01%、12.99%、0.4%,同比+0.37pct、-0.95pct、+0.55pct。   再次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捐赠1亿元提高国民眼健康水平。公司再次公告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在2-3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高于26.98元/股,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向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主要用于深入学校、社区及农村等基层地区开展视力健康筛查、眼健康知识宣教、建立眼健康档案,对患有可避免盲症和视力损害的中小学生及困难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普遍提高国民眼健康水平,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积极贡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08.09、261.67、324.16亿元,同比增长29.2%、25.8%、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5、43.43、53.15亿元,同比增长34.1%、28.3%、22.4%,对应PE分别为49.77、38.79、31.7倍,考虑公司分级连锁模式的成功及眼科疾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医疗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