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71)

    • 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居民健康管理及家庭康养需求提升,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用医疗器械厂商,随着产品管线逐步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呼吸治疗和糖尿病护理板块双轮驱动,核心业务增长强劲。①呼吸治疗业务:公司在呼吸治疗领域积淀深厚,产品矩阵丰富,能提供全套呼吸治疗相关解决方案,拳头产品如呼吸机、制氧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在业界享有较好的口碑,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92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3.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8%,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业务有望重回稳态增长。②糖尿病护理业务:2021年公司完成了对浙江凯立特的股权收购,布局连续血糖检测(CGM)市场,营收增长至4.57亿元(yoy+70.5%),随着公司在血糖检测领域的产品管线逐步完善,糖尿病护理方案的业务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孵化潜力赛道,多元化布局,有望打造新增长点。①2019年我国每万人AED配置率不到0.2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率亟待提升。公司收购德国普美康,增强在急救赛道的竞争力,并抓住市场机遇,迅速参与国内商务中心、中小学校、大型企业园区、地铁等公共场所的急救设备铺设,急救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②2019年公司参股江苏视准,2020年公司收购六六视觉95.95%的股份,布局高景气眼科赛道,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3、加大品牌建设,完善“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销售网络,夯实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地位。近年来,公司加大营销投入,持续完善“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销售网络,其中电商业务依托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春风,销售额逐年走高,从2015年的6.6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4.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92%,2022年线上业务占比已超60%。在品牌力方面,依托鱼跃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及有效的品牌传播,以及旗下产品在海内外医疗一线的突出表现,公司品牌价值和品牌优势显著提升,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龙头地位得以夯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5、89.75、104.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5.0%、1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4、23.04、27.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1.0%、19.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6、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线上平台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2-26
    • 业绩平稳运行,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

      业绩平稳运行,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事件:2025年2月24日,天士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8亿元,同比下滑2.03%;实现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下滑10.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下滑12.31%;经营活动现金流20.15亿元,同比下滑21.78%。   点评:   业绩平稳运行,核心资产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积极克服前一年同期部分疫情相关品种高基数的压力,积极克服复方丹参滴丸集采全国扩面的影响,实现整体业绩平稳运行。分业务类型来看: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5.74亿元,同比增长2.06%,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下滑26.39%。医药工业内部,分产品类型来看:中药实现营业收入60.24亿元,同比增长0.88%,化学制剂药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8.62%,生物药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06%;化学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0.52亿元,同比下滑9.51%。分适应症来看:心脑血管实现营业收入55.93亿元,同比增长4.23%,抗肿瘤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9.91%;感冒发烧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下滑39.48%,肝病治疗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0.58%,其他适应症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2.71%。从核心品种销量来看,复方丹参滴丸实现销量1.54亿盒,同比增长9.24%,克服集采负面影响实现以价换量;养血清脑颗粒实现销量0.30亿盒,同比增长10.67%,养血清脑丸实现销量988万盒,同比增长11.59%,芪参益气滴丸实现销量0.20亿盒,同比增长5.54%。我们认为,面对2024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核心资产医药工业保持稳定增长,三大基药品种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系列、芪参益气滴丸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计提减值风险,牵手华润三九轻装上阵再出发。2024年公司利润端出现两位数以上下滑,主要是由于资产减值损失2.31亿元,其中安美木单抗项目IIb期临床研究未达预期,暂停该项目的临床研究开发工作,全额计提减值准备1.63亿元,预计影响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9,545万元,如果剔除以上减值影响,公司经营性利润水平保持稳定。2024年8月,天士力和华润三九公告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华润三九转让28%的股份,天士力的控股股东将由天士力集团变更为华润三九。截至2025年2月,本次重组交易已经通过反垄断审查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本次2024年年报发布的同时,公司发布《关于购买及出售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资产暨关联交易》《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暨关联交易》《关于向关联方转让绍兴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认缴出资份额暨基金进展》三项重要公告,我们认为,以上涉及上市公司和天士力集团的资产划分,标志着本次交易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天士力牵手华润三九发展有望进入新时代。   创新能力领先,研发管线进入收获期。截至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涵盖98款在研产品的研发管线,包含33款1类创新药;其中27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2款正在临床II、III期阶段:2款中药经典名方枇杷清肺饮和温经汤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并已通过药品注册研制和生产现场核查;安神滴丸完成临床III期,提交生产申请;17款创新中药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展望2025年,公司全力推进枇杷清肺饮、温经汤、普佑克增加脑卒中适应症、托拉塞米注射液、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米诺地尔搽剂六个品种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加快推进青术颗粒、脊痛宁片、安体威颗粒、苏苏小儿止咳颗粒、香橘乳癖宁胶囊、连夏消痞颗粒、肠康颗粒、三黄睛视明丸、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胶囊等临床III期研究。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现代中药企业,临床中后期研发管线储备丰富,已经逐步进入收获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51亿元、97.39亿元、10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6亿元、13.08亿元、14.47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79元、0.88元、0.97元。我们看好公司核心资产的稳定性、牵头华润三九的协同发展、以及研发管线的商业化价值,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因素:医药行业政策变动风险;重组交易进展不确定性;研发管线失败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2-2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科技加速产业创新发展,拥抱AI医疗及创新药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科技加速产业创新发展,拥抱AI医疗及创新药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1.88%,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7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9。6个子板块中,生物制品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为9.28%(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8.14%);涨幅最小的为医药器械,跌幅为-2.97%(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4.12%)。   行业动态:2月21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原创性成果:“从0到1”:首次破解帕金森病核心机理,发现全新治疗靶点,团队最初从大规模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fam171a2是帕金森病风险基因。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再基于预测结构对小分子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得益于AI辅助科研的手段,团队在5年内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周观点:我们认为AI赋能创新提效的同时国内创新药商业化及支付预期改变,有望推动创新资产价值重估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资产:1)创新药:①商业化快速放量的企业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云顶新耀、再鼎医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再鼎医药、荣昌生物;②具备较高研发亮点的标的,如泽璟制药、诺诚健华、亚盛医药、复宏汉霖、亿帆医药等。   2)AI赋能生物医药级医疗相关的资产:考虑到AI医疗行情已经发酵一段时间,基于基本面和产业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可关注以下资产:   AI助力降本增效&提升医疗就诊效率,一些人力密集型较多的企业或因AI模型帮助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①第三方医疗医检,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兰卫医学;②医疗服务连锁机构运营AI优化患者就诊流程的同时并提升服务质量如美年健康、爱尔眼科、固生堂、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③CRO研发服务,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药明生物、泰格医药、普锐斯、诺思格。   AI赋能制药研发,对创新研发的重点新突破,类似复旦大学帕金森病核心机理的科研成果有望推动人类在该领域科研提效,较快突破该领域,关注晶泰科技、维亚生物、鸿博医药、成都先导,及创新药企业受益于研发效率提升。   AI赋能基因多组学,人类基因组数据或因AI模型帮助人类更多发现和读懂细胞&生命体与基因密码之间的规律,推动更多基因疾病筛查及发现疾病机理和转基因农业选种、合成生物学等加速发展。关注华大智造、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诺禾致源、贝瑞基因等。   AI虚拟医生&医生管理:北京儿童医院推出首个AI儿科医生辅助医生工作,AI赋能下医疗机构或推出更多专业的AI虚拟医生模型,帮助临床就诊大幅减少医生压力。需要持续跟踪AI虚拟医生商业模式创造,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平台及国内的医疗服务连锁机构或受益。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2-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AI持续火热,建议关注三大应用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AI持续火热,建议关注三大应用方向

      中药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2.71%,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5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5。6个子板块中,周涨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涨幅为6.5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5.32%);周涨幅最小的为化学制药,跌幅为0.7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48%)。   行业政策:2025年2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为助力探索建立医保影像云共享路径,加强对影像云文件的管理和应用,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力量编制了“医保影像云索引”,用以标识每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影像检查时生成的唯一影像云文件。2025年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公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及通过验收项目的通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组织对首批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开展了验收和典型项目推荐工作。2025年2月13日,天津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出台《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共计25条支持举措,旨在进一步发挥天津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优势,协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周观点:上周AI医疗行情持续火热,涨幅靠前的标的多数属于相关主题,其中A股领涨标的为迪安诊断、美年健康等,港股领涨标的为阿里健康、维亚生物等。2025年春节后8个交易日,AI医疗已经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重要热点,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DeepSeek大模型的广泛使用和海外相关主题的投资映射,上周美股AI医疗标签股Tempus AI继续大幅上涨,参考同花顺iFind,近一个月(2025年1月15日-2月15日)累计涨幅181%。2月13日,“华为数据存储”公众号发布信息,华为和上海市瑞金医院合作,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大模型,计划于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正式对外发布,再次点燃AI医疗热情。我们认为,医疗是AI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用好AI工具,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可能推出具备颠覆性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从细分方向来看,我们重点看好AI+诊断、AI+制药、AI+医疗服务三大方向。   AI+诊断: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不仅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诊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广泛用于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基因测序等细分领域。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支持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进入临床应用,立项指南在放射检查类主项目下统一安排“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扩展项,执行与主项目相同的价格水平,但不与主项目重复收费,这标志着AI辅助诊断商业化迈出重要一步。我们建议关注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华大基因、华大智造、贝瑞基因、诺禾致源、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祥生医疗、安必平、鹰瞳科技等。   AI+制药:创新药的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研发失败率高等特点,AIDD(AI Drug Discovery&Design)是指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AI)技术用于创新药研发过程中,尤其是在药物发现阶段,可以辅助完成靶点识别、先导化合物和苗头化合物筛选、候选化合物优化等过程,显著提升创新药的研发效率,加快研发进程,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我们建议关注晶泰控股、药石科技、皓元医药、泓博医药、成都先导、美迪西、博济医药、维亚生物等。   AI+医疗服务:人工智能(AI)和医疗服务的结合,可以重塑医疗场景和医疗行为,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长期以来,医疗机构的数据存在孤岛问题,是限制AI+医疗服务发展的痛点,能够通过自主积累+外部合作掌握医疗数据,是AI+医疗服务相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建议关注美年健康、固生堂、润达医疗、医渡科技、乐心医疗等。   其他方向:①创新药,受益于TCE等新兴技术不断突破,建议关注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复宏汉霖、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等;②家用医疗器械,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等;③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国药系建议关注国药控股、国药一致、国药股份、太极集团、国药现代,华润系建议关注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昆药集团、江中药业;④CXO,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和新兴领域发展,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凯莱英、康龙化成等;⑤生命科学上游,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和行业并购加速,建议关注百普赛斯、奥浦迈、阿拉丁、海尔生物、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等;⑥骨科集采后手术量增长,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等;⑦此外建议关注美诺华制剂出海业务上量,江苏吴中主产品童颜针上量。   风险因素: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2-1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医疗主题火热,下阶段或可关注“两会”主题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医疗主题火热,下阶段或可关注“两会”主题

      医药商业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3.21%,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23%,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9。6个子板块中,生物制品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为7.47%(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5.49%);涨幅最小的为中药,跌幅为1.84%(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14%)。   周观点:上周行情主要以AI医疗概念驱动,诸如华大基因、润达医疗、金域医学、泓博医药等涨幅显著。一方面系Deepseek的应用引起市场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另一方面系号称“女版巴菲特”的凯西·伍德(Cathie Wood)坚定唱多AI+医疗,2025/1/17至2/7美股Tempus AI(证券简称TEM.O)股价涨幅约达96%。短期上看,我们认为AI医疗概念或仍可持续;同时,2025年3月初将召开“两会”,此阶段建议关注诸如国企改革、市值管理、商业医保落地方案、基药目录修订等主题。中长期上看,创新驱动仍是2025年主要方向,诸如创新药、CXO、生命科学上游等。   AI医疗主题股:①AI诊断与影响分析,诸如鹰瞳科技、迪安诊断、安必平、祥生医疗、理邦仪器、金域医学等。②AI药物研发,诸如晶泰控股-P、恒瑞医药、成都先导、美迪西、皓元医药等。③AI医疗信息化与辅助决策,诸如科大讯飞、卫宁健康、久远银海、润达医疗、美年健康、盈康生命等。④AI基因检测与数据分析,诸如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   2025年国企改革&市值管理或有新进展:①国药系,建议关注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太极集团、国药现代等。②华润系,建议关注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华润双鹤等。③地方国企,建议关注哈药股份、同仁堂、康恩贝等。   创新药:①建议关注创新药龙头公司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再鼎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科伦博泰、荣昌生物、亚盛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君实生物等;②新技术催化不断,TCE药物有望成为市场热点,建议关注具备前瞻布局的公司,实体瘤方向:泽璟制药-U、信达生物、百济神州-U、乐普生物-B等;自身免疫疾病方向:百利天恒-U、神州细胞-U、和铂医药-B、德琪医药-B等。   医疗器械: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建议关注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公司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等。   CXO:①美国生物安全法案2024年落地失败和JPM大会催化,建议关注“药明系”龙头公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②受益于海外投融资改善和多肽、ADC等新兴领域需求,建议关注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龙头公司凯莱英、康龙化成等。   生命科学上游:①受益于医药创新产业链的发展,建议关注和创新药研发或生产高度绑定的上游公司百普赛斯、纳微科技、奥浦迈等;②受益于科研需求复苏和供给侧产能出清,建议关注基本面边际改善的上游公司阿拉丁、海尔生物、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等。   医药流通行业或可受益于预付金制度&商保落地:建议关注国药股份、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风险因素:销售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2-10
    • 2024年业绩区间符合预期,看好2025年经营改善的持续性

      2024年业绩区间符合预期,看好2025年经营改善的持续性

      个股研报
        哈药股份(60066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44亿元到6.53亿元(同比增长38%到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18亿元到6.21亿元(同比增长59%到91%)。   点评:   24年业绩区间符合预期,“产品结构调整+费用投入提升+坏账转回”共同影响24Q4单季度业绩: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增报告,2024年归母净利润中值约为5.99亿元(同比增长约52%),而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约为5.7亿元(同比增长约75%)。24年公司业绩增长亮眼,一方面系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组织架构,分阶段稳步推进由重分销模式向重终端推广模式转型,另一方面系司通过对重点产品的市场深耕以及精细化运营管理,提高公司毛利率。若单看24Q4单季度,公司调整产品销售结构,故24Q4单季度工业收入增速有所影响。同时24Q4公司工业板块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有所提升,一方面系公司加大终端动销的力度,积极开展线下商演活动,另一方面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项目立项等工作。此外,24年12月公司收到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政府偿还款项约0.78亿元,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0.78亿元。我们认为,24Q4单季度公司主业利润承压与产品结构调整和费用投入节奏密切相关,产品结构调整有助于多产品矩阵共同发展,而短期费用的投入也将为公司后续增长蓄力,诸如动销费用的投入有助于降低渠道库存水平,而研发费用投入也将培育公司中长期增长动力。   25年重点关注“二三线品种放量+GNC净利率提升+总厂经营改善”:①25年二三线品种有望实现销售上量。新一届管理层及营销骨干已用24年业绩展示自身经营能力,我们认为,2025年公司拳头品种或仍将稳健增长,而二三线品种有望迎来较快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公司对二三线品种营销投入及相关品种销售考核)。②25年高端保健品GNC净利率提升或可期待。2023年GNC的净利率较低(2023年GNC净利率约1%),我们认为2025年GNC净利率提升或可期待。②25年总厂经营改善或有持续性。为提升总厂的盈利能力,公司加大了总厂的销售投入,同时拓展产品线。此外,公司联合七台河城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发酵项目建设,拟实现公司原料制剂一体化。若该原料制剂一体化项目投产,我们认为总厂经营改善将迎来明显拐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92亿元、172.63亿元、18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4%、7%、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亿元、7.27亿元、8.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53%、20%、2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倍、13倍、11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营销体系优化和销售不及预期,提质增效进展不及预期,医药批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1-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个实体瘤泛癌种TCEPOC成功,或将加速整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球首个实体瘤泛癌种TCEPOC成功,或将加速整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化学制药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3.09%,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96%,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26。6个子板块中,中药II板块周跌幅最小,跌幅为-2.08%(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0.95%);跌幅最大的为化学制药,跌幅为3.72%(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59%)。   行业政策:2025年1月7日至8日,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部署2025年药品监管工作重点任务。1月9日,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启动仪式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该平台为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地方建设的首个跨境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平台的建设将赋能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发展,推动中国医药“走出去”。   周观点:政策顶层设计再次明确支持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JPM大会即将召开,医药创新产业链有望迎来新催化。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等要求,政策顶层设计再次明确支持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医药创新产业链有望成为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主旋律。2025年1月13日-16日,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JPM大会)即将召开,作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盛会,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根据丁香园Insight统计的JPM大会官网日程,本届JPM大会有近30家中国公司将出席并发表演讲,医药创新产业链有望迎来新催化。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CXO、生命科学上游等相关细分领域。   创新药:①受益于JPM大会催化,建议关注本次参会的创新药龙头公司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再鼎医药、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科伦博泰、荣昌生物、亚盛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君实生物等;②新技术催化不断,TCE药物有望成为市场热点,建议关注具备前瞻布局的公司,实体瘤方向:泽璟制药-U、信达生物、百济神州-U、乐普生物-B等;自身免疫疾病方向:百利天恒-U、神州细胞-U、和铂医药-B、德琪医药-B等。   医疗器械: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建议关注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公司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美好医疗等。   CXO:①美国生物安全法案2024年落地失败和JPM大会催化,建议关注“药明系”龙头公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②受益于海外投融资改善和多肽、ADC等新兴领域需求,建议关注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龙头公司凯莱英、康龙化成等。   生命科学上游:①受益于医药创新产业链的发展,建议关注和创新药研发或生产高度绑定的上游公司百普赛斯、纳微科技、奥浦迈等;②受益于科研需求复苏和供给侧产能出清,建议关注基本面边际改善的上游公司阿拉丁、海尔生物、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等。   风险因素:销售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1-13
    • 公司深度报告:仿生矿化胶原技术领先,人工骨修复材料市场龙头正扬帆

      公司深度报告:仿生矿化胶原技术领先,人工骨修复材料市场龙头正扬帆

      个股研报
        奥精医疗(688613)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受“集采降价后性价比凸显”、“同种异体骨舆论事件”等因素影响,人工骨修复材料临床用量有望加速释放,奥精医疗作为国内深耕人工骨修复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骼金”、“齿贝”、“颅瑞”等产品,种类丰富,可充分满足临床骨缺损修复需求,随着对市场开拓和研发的投入持续加大,公司成长有望步入成长快车道。   行业层面:国内骨修复市场持续扩容,人工骨修复材料渗透率持续提升,仿生矿化胶原技术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①随着骨修复手术渗透率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骨修复材料市场持续扩容,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②在骨修复材料使用上,我国非自体骨使用比例远低于美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自体骨供给有限,且易造成二次创伤与并发症,叠加同种异体骨在临床使用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我们认为人工骨替代天然骨的速度有望加快。③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具有“制备工艺仿生、微观结构仿生、组织成分仿生”的特点,生物相容性、成骨速度、孔结构等各项性能比肩自体骨,且供给充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发展潜力较大。   公司层面:产品管线丰富,加大市场和研发投入,紧抓行业发展机遇,骨科、口腔、神外三大领域齐发力,成长可期。   ①骨科:2018年我国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市场三分之二为天然骨(其中90%为同种异体骨),人工骨修复材料渗透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骼金产品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免疫原性及毒副作用,性能优异,2023年骼金产品以330元/cm3的价格在集采A组中标,年度采购需求量在全部人工骨企业中按包数排名第一,我们认为集采降价后,公司骼金产品性价比优势更为凸显,有望呈现加速增长趋势。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Bongold为国内首个获批美国FDA510(k)的国产人工骨产品,美国市场的突破有望给公司增长提供更持续的动力。   ②口腔:随着种植牙需求扩大,口腔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从市场格局来看,外资瑞士盖氏占比达70%,国产仅占15%(其中公司占16%),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公司的齿贝产品具有无免疫排异风险、可降解等优势,为推动口腔骨修复业务发展,2024年公司完成对德国口腔种植产品企业HumanTech Dental公司的收购,口腔种植体和齿贝有望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③神经外科:随着颅骨缺损疾病发病率提升,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神经外科骨修复产品为颅瑞,骨传导能力优良,在颅骨小缺损病症应用上具有领先优势,满足了开颅钻孔致颅骨缺损,需修复治疗的临床需求,未来有望替代部分钛合金、钛网等金属材料的使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3.01、4.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45.4%、3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7、0.61、0.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7%、739.8%、59.3%,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18、38、24倍,公司正处于业绩高速增长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人工骨替代天然骨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市场需求扩容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产品注册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5-01-05
    • 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

      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截止2025/01/02,WTI原油价格为71.72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27%;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4.64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10%。截止2025/01/03,动力煤价格为662元/吨,周环比上涨0.61%;LNG价格为4527元/吨,周环比下跌0.64%。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4/12/27-2025/01/03),上证指数下跌5.55%至3211.43点,深证成指下跌7.16%至9897.12点,基础化工板块下跌6.29%;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煤炭(-1.61%)、石油石化(-2.43%)、银行(-2.75%)。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化学原料板块下跌4.51%,农化制品板块下跌5.62%,化学制品板块下跌6.37%,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6.71%,橡胶板块下跌7.6%,塑料Ⅱ板块下跌8.44%,化学纤维板块下跌9.33%。   赛轮集团荣获EcoVadis银牌,位列全球前15%,ESG表现获肯定。近日,全球领先的企业可持续性评级机构EcoVadis公布了赛轮集团最新评级,授予赛轮集团银牌,标志着集团跻身全球参评企业的前15%,是继MSCI ESG评级提升为“BB”之后,国际知名ESG评级机构对赛轮集团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又一肯定。(来自赛轮集团微信公众号)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1-03
    •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12):住建部表示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PVA等月均价环比回暖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4-12):住建部表示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PVA等月均价环比回暖

      化学原料
        本期内容提要: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较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11月国房景气指数继续环比回暖,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同环比下行。2024年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62点,同比下降0.73点,环比增长0.14点;2024年11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351.22,同比下降7.76%,环比下降1.41%。   住房城乡建设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25日表示,2025年,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会议指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是着力释放需求。把“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对群众改造意愿强烈、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重点支持。二是着力改善供给。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帮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来自新华网、新华社、央广网)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   【玻璃】2024年12月,平板玻璃5mm月均价为1368.00元/吨,环比下降2.02%,同比下降31.56%;平板玻璃月均毛利为10.91元/吨,环比增长248.72%,同比下降97.65%。   【纯碱】2024年12月,重质纯碱月均价为1536.68元/吨,环比下降1.17%,同比下降47.90%;轻质纯碱月均价为1450.36元/吨,环比下降0.52%,同比下降47.92%;纯碱毛利月均值为-54.80元/吨,环比增长49.44%,同比下降105.17%。   (2)水泥产业链:   【水泥】2024年12月,水泥月均价为370.48元/吨,环比增长0.53%,同比增长6.91%;水泥月均毛利为53.83元/吨,环比增长10.99%,同比增长78.33%。   【减水剂】2024年12月,萘系减水剂月均价为3850.0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增长3.72%。2024年12月,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7823.36元/吨,环比增长0.53%,同比增长10.19%;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月均毛利为-14.29元/吨,环比增长77.53%,同比增长93.01%。   (3)涂料产业链:   【钛白粉】2024年12月,钛白粉月均价为14401.36元/吨,环比下降2.12%,同比下降9.52%;钛白粉月均毛利为-713.02元/吨,环比下降16.72%,同比下降535.96%。   (4)保温材料产业链:   【MDI】2024年12月,纯MDI月均价为18563.64元/吨,环比下降2.64%,同比下降9.07%。2024年12月,聚合MDI月均价为18056.82元/吨,环比下降0.75%,同比增长16.12%。   (5)家居产业链:   【TDI】2024年12月,TDI月均价为12900.00元/吨,环比增长1.20%,同比下降21.81%;TDI月均毛利为519.80元/吨,环比增长38.97%,同比下降91.35%。   (6)型材管材产业链:   【聚乙烯】2024年12月,聚乙烯月均价为8687.36元/吨,环比增长2.11%,同比增长7.25%。   【聚丙烯】2024年12月,聚丙烯粒料月均价为7507.23元/吨,环比下降0.07%,同比增长0.25%;聚丙烯粒料月均毛利为-344.07元/吨,环比下降8.79%,同比下降5.12%。   【PVC】2024年12月,PVC电石法月均价为4798.59元/吨,环比下降4.06%,同比下降13.30%;PVC月均毛利为-779.77元/吨,环比下降48.22%,同比下降94.95%。   (7)胶粘剂产业链:   【DMC】2024年12月,DMC月均价为12872.73元/吨,环比增长0.27%,同比下降8.27%;DMC月均毛利为-1564.84元/吨,环比下降1.37%,同比增长1.39%。   【PVA】2024年12月,PVA月均价为11757.74元/吨,环比增长2.15%,同比增长8.16%。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5-01-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