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54)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烧碱:关注2025H1烧碱供需错配机会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烧碱:关注2025H1烧碱供需错配机会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我们预计我国2025年烧碱、氧化铝产能都将增长,具体来看,新增烧碱产能集中于2025H2,而烧碱最大下游氧化铝的新增产能集中于2025H1,关注供需错配驱动2025H1烧碱价格上行机会。   供需平衡表结论:我们预计2025年全年我国烧碱供需过剩121万吨,但2025H1存在供需缺口26万吨。具体来看供需两端:   供给端:2024年,我国烧碱产能5041.6万吨(同比+3.3%)。分区域来看,我国烧碱企业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三个地区,且市场集中度低,截至2024年底,我国烧碱产能在10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仅5家,CR5仅2.8%。根据《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政策要求纯碱、烧碱等25个领域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预计2025年将是烧碱产能变动的一个关键节点,实际烧碱落地产能受限。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烧碱实际新增产能380万吨,实际新增产量310万吨,且更多烧碱产能将集中于2025H2投产。   需求端:2024年M1-11,我国烧碱表观消费量3496万吨(同比+6%)。从下游需求占比来看,烧碱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其中氧化铝是我国烧碱下游领域里需求占比最大的板块,2024年需求占比约31%。根据百川盈孚,2025E我国氧化铝产能预计将新增超过1000万吨,全年预计将带动约124万吨的烧碱新增需求。综合所有烧碱下游应用板块,预计2025年将新增烧碱需求159万吨。由于我国更多氧化铝产能将集中于2025H1投产(我们预计2025H1、2025H2分别投产氧化铝产能740、440万吨),且企业需要提前采购烧碱进行备货,我们预计2025H1氧化铝对烧碱需求将有显著拉动作用。   投资建议:烧碱产能较大,液氯配套较为完备,单位烧碱产能对应市值偏低的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ST中泰、氯碱化工、新疆天业、北元集团、滨化股份、三友化工、华塑股份、天原股份、镇洋发展。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1-16
    •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转型初见成效,打造多肽+寡核苷酸平台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转型初见成效,打造多肽+寡核苷酸平台

      个股研报
        奥锐特(605116)   投资要点   特色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有望贡献业绩增量:中短期内大量专利药到期,有望带动API需求增长。2013-2030年间,全球药品中共有1666个化合物专利到期,根据EvaluatePharma统计,2020-2024年间,具有到期风险的专利药呈急剧增加趋势,合计市场规模达1590亿美元。公司特色原料药品种储备丰富,女性健康类等品种仍处在快速放量阶段,有望带动原料药主业稳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一体化转型,首个一体化品种地屈孕酮片于2023年获批上市,2024H1实现销售9248万元,放量迅速。公司“308吨特色原料药及2亿片抗肿瘤制剂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具备醋酸阿比特龙片3000万片/年和恩扎卢胺片5000万片/年产能,对应产值2.79亿元。在集采背景下,一体化品种具备显著优势。   GLP-1药物销售研发高景气,推动产业链扩容:主流GLP-1药物快速放量,具备成为新一代“药王”的潜力。司美格鲁肽2023年全球销售额超过200亿美金,同比增长超过70%,2024年前三季度合计销售203亿美元,同比增长43%,有望成为下一代“药王”。替尔泊肽减重版Zepbound于2023年11月8日在美国获批用于减重。2023年末两个月不到的时间,Zepbound收入1.76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替尔泊肽合计收入110亿美元。司美格鲁肽在全球多地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为多肽仿制药企提供机遇,同时带动原料药需求激增,全产业链高景气。然而多肽类药物合成复杂、规模化生产壁垒高,因此研发实力强、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具备优势。   公司司美格鲁肽主要采用发酵法,具备成本优势。公司从2016年开始建设合成生物学的平台,并以司美格鲁肽为目标,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司美格鲁肽的底盘菌株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合理的优化,通过多基因串联表达提高GLP-1中间体的表达量,利用无机盐培养基协同批量补料策略实现GLP-1中间体的快速分离,提高了产品纯化效率,降低了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成本。截至2024年H1,公司已完成司美格鲁肽中试、杂质研究和成品方法学验证,已获得司美格鲁肽相关发明专利4项,在申请的发明专利2项,具有较好的技术和专利储备。口服剂型渗透率提升后,发酵法有望凭借成本优势成为主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为14.7/18.0/22.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8%/22.1%/26.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9/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0%/28.3%/25.8%。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20/16/12倍;基于公司1)地屈孕酮制剂快速放量,后续抗肿瘤一体化品种有望上市;2)特色原料药主业品种稳健增长,毛利率有提升空间;3)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产能建设完成,2024年开始贡献业绩增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制剂推广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01-13
    • 基础化工周报:MDI价格回升

      基础化工周报:MDI价格回升

      化学制品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8320/18100/12930元/吨,环比分别+20/+0/+30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5175/5961/528元/吨,环比分别-26/-40/-60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391/4563/624/4768元/吨,环比分别-16/+96/-6/+15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8310元/吨,环比-50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367/1937/-322元/吨,环比分别-22/-8/-68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350元/吨,环比+4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302/1496/-568元/吨,环比分别-77/+49/-9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389/1647/3976/2768元/吨,环比分别-115/-56/-49/+19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317/-50/-530/91元/吨,环比分别-121/-55/+61/+68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1-12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脑机接口行动方案颁布,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脑机接口行动方案颁布,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事件: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2030年前,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侵入式脑机研发为重点,非侵入式脑机目标康复及消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训练、教育娱乐、智能生活、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完成临床试验,面向失语、瘫痪等患者,实现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形成一批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形成医疗级康复产品与消费级爆款应用。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   打造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明确脑机接口未来适应症发展方向。《行动方案》提出,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系列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阶段,帮助失明患者,部分恢复视觉能力;帮助瘫痪患者,部分恢复全身的触觉感知与运动能力;为难治性癫痫、重度抑郁症等脑疾病,提供新型治疗手段。脑机接口上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实现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区,多家脑机接口企业形成全球影响力,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鼓励建设实验基地,支持脑机接口临床实验。《行动方案》特别提出,支持医疗机构,建设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基地,建立脑机接口临床评价体系,明确临床评价的适应症、入选和排除标准、终点指标等关键要素,制定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伦理标准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面向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运动障碍患者与失明患者,建立临床试验预备队列,支持企业开展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   我们认为,此次脑机接口政策目标清晰,同时鼓励脑机接口临床实验基地建设,支持相关临床实验,解决了之前脑机发展的核心困难之一,为未来脑机接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铺垫。建议关注:诚益通、翔宇医疗、爱朋医疗、岩山科技、三博脑科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5-01-12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痛风URAT1靶点潜力大,关注一品红、益方生物、恒瑞医药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痛风URAT1靶点潜力大,关注一品红、益方生物、恒瑞医药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4.22%、-6.34%,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92%、-1.20%;年初至今港股医药指数涨跌幅分别为-3.35%,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输-1.90%;本周中药(-3.03%)、原料药(-3.98%)、生物制品(-4.13%)、医药商业(-4.32%)、医疗服务(-4.41%)、化学制药(-4.48)、医疗器械(-4.68%)股价均有较小跌幅;本周A股涨幅居前*ST吉药(+41.18%)、新赣江(+24.38%)、金石亚药(+11.76%),跌幅居前*ST普利(-48.31%)、双城药业(-24.60%)、开开实业(-20.89%);本周港股涨幅居前来凯药业(+19.21%)、和铂医药(+15.56%)、科济药业(+14.78%),跌幅居前微创机器人(-11.88%)、金泰丰国际控股(-11.69%)、微创医疗(-11.20%)。涨跌表现特点:延续上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个股普跌,但小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   近日创新药股价整体还在调整,港股近期有大单品出海BD强预期的公司涨幅较高:如来凯医药、和铂医药和科济药业等小市值创新药股价涨幅较大,出海仍然是创新药投资的主线之一。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达13.3%,据此估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规模达1.88-2.96亿。我国痛风患者每年新发1552-7058万。痛风治疗率虽然较高,但由于治疗不规范,国内外整体痛风治疗的效果均不佳,中国的达标率仅10%。抑制URAT1能够直接干预尿酸的排泄过程。众多URAT1抑制剂在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方面的临床研究正在积极推进,新型URAT1抑制剂有望克服现有治疗手段的不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预后。例如,由恒瑞医药研发的SHR4640已经在中国提交了上市申请,目前国内进展最快;一品红的AR882美国进入了III期临床,已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璎黎药业的YL-90148处于中国和美国的III期临床试验阶段;信诺维的XNW3009同样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新元素医药的ABP-671和益方生物的D-0120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根据历史数据比较,相比已上市药物,这些在研品种降尿酸效果(有效性)好于老药,尤其是安全性数据突出,解决了老药耐受性和肝肾毒等安全性问题。URAT1抑制剂有潜力成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大市场的大单品,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一品红、益方生物等。   具体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利天恒、信达生物、三生国健、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璟制药-U、恒瑞医药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江中药业、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3)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4)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等;5)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6)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7)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8)GLP1产业链领域: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9)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10)原料药领域:奥锐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11)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12)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13)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14)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5-01-12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信达生物DLL-3 ADC全球权益授权罗氏,提升该靶点热度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信达生物DLL-3 ADC全球权益授权罗氏,提升该靶点热度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5.56%、-3.35%,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9%、+0.71%;年初至今港股医药指数涨跌幅分别为-3.35%,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输-1.90%;本周化药(-4.78%)、原料药(-4.82%)及中药(-5.31%)等股价跌幅相对较小,医药商业(-7.83%)、医疗服务(-7.03%)及医疗器械(-5.52%)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A股涨幅居前奥翔药业(+15.49%)、鲁抗医药(+13.90%)、广济药业(+13.64%),跌幅居前*ST吉药(-43.03%)、九典制药(-25.01%)、乐心医疗(-18.95%);本周港股涨幅居前来凯药业(+19.21%)、和铂医药(+15.56%)、科济药业(+14.78%),跌幅居前微创机器人(-11.88%)、金泰丰国际控股(-11.69%)、微创医疗(-11.20%)。涨跌表现特点:延续上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个股普跌,但小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   创新药板块为2025年首要看好方向,看好DLL3靶点前景。其原因:1)国内商业化及BD出海产品爆发式增长,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黄医药、泽璟制药等2025年有望扭亏,创新药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全基资金关注度有望提升。2)商保政策出现积极变化,商业健康保险丙类药品目录提上日程,有望带来新支付增量。3)海外授权再创新高,2024年全年完成125项海外授权(同比+16.8%),授权总金额525.7亿美元(+27.4%),国产创新药得到海外大药企认可,海外授权有望常态化。另外信达生物DLL-3ADC新药IBI3009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获得8000万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达10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金额,以及最高达中双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和AZ的度伐利尤单抗是目前美国唯一获批SCLC适应症的PD(L)1单抗,后续临床有望联用。公司的IBI115(CD3/DLL3双抗)目前IND阶段。同时针对该靶点恒瑞医药、泽璟制药、再鼎医药、齐鲁制药及复旦张江等均有布局。   全球首款CLDN18.2单抗「佐妥昔单抗」在华获批上市;齐鲁制药「诺西那生钠」仿制药申报上市;潜在首创Claudin18.2CAR-T治疗胃癌II期研究成功:12月3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安斯泰来的注射用佐妥昔单抗(zolbetuximab)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适应症为:本品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CLDN18.2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EJ)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佐妥昔单抗是国内首款,同时也是全球首款获得批准的CLDN18.2靶向治疗药物。1月3日,CDE网站显示,齐鲁制药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申报上市。这是第2款递交上市申请的诺西那生钠仿制药。12月30日,科济药业宣布,其靶向Claudin18.2自体CAR-T疗法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一项关键II期临床试验CT041-ST-01(NCT04581473)已达到主要终点。   具体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利天恒、信达生物、三生国健、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璟制药-U、恒瑞医药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江中药业、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3)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4)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等;5)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6)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7)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8)GLP1产业链领域: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9)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10)原料药领域:奥锐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11)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12)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13)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14)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5-01-05
    • 基础化工周报:乙烷价格回升

      基础化工周报:乙烷价格回升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8300/18100/12900元/吨,环比分别-20/+0/+0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5201/6001/588元/吨,环比分别+127/+170/+10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407/4468/630/4733元/吨,环比分别+110/+169/+0/+99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8360元/吨,环比+13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389/1945/-229元/吨,环比分别-86/+10/-87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300元/吨,环比+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233/1439/-542元/吨,环比分别-153/+0/-97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505/1704/4025/2749元/吨,环比分别-95/-47/-85/+17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438/5/-591/23元/吨,环比分别-75/-36/-96/-21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1-05
    • 新技术取得突破,加速布局医药与农化领域

      新技术取得突破,加速布局医药与农化领域

      个股研报
        雅本化学(300261)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12月,公司研发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Organic 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OPR&D)上成功发表了一篇关于连续流工业化应用的文章,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为公司在制药和农用化学品行业的α-卤代酮和其他关键中间体的工业规模合成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途径。   市场环境严峻,业绩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14.6%),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174.0%),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208.5%)。其中,2024Q3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41.4%,环比-5.0%),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76.6%,环比+26.9%),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41.8%,环比-81.9%)。   构建研发优势,技术创新助力或迎新机:雅本化学通过“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环保产品——特种化学品”多元化业务布局,实现研发与生产协同,综合竞争力显著。1)研发优势:在手性合成、含氮杂环合成、生物酶催化、微通道连续流技术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全面覆盖高效生产和绿色制造需求;2)技术突破:成功实现无水重氮甲烷的工业化连续生产,提升了生产安全性与可持续性;3)业务拓展与合作优势:深耕全球农药和医药产业链,与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公司在太仓、如东、盐城等地的生产基地,以及上海张江、松江等地的研发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其产业链一体化能力,为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等新业务放量奠定坚实基础,并持续推动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升级与扩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公司经营情况,以及兰州基地建设进度,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4亿元(此前预计2.3、3.0亿元),新增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0.06亿元。按2024年12月27日收盘价,对应2024-2025年的EPS分别为-0.09、-0.05元/股(此前预计0.24、0.31元/股),对应2026年EPS为0.01元/股。考虑到公司大力推进兰州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医药+大健康领域,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但短期业绩承压,下调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2-30
    • 基础化工周报:MDI价格下跌

      基础化工周报:MDI价格下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8320/18100/12900元/吨,环比分别-160/-40/+0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5073/5830/578元/吨,环比分别-87/+56/+82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297/4298/630/4640元/吨,环比分别+102/-76/-5/+42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8347元/吨,环比-23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475/1935/-148元/吨,环比分别-134/-4/-64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300元/吨,环比+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80/1439/-452元/吨,环比分别+62/+11/-48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600/1751/4110/2732元/吨,环比分别-10/-21/-25/+47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513/41/-495/43元/吨,环比分别+40/-10/-171/+34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2-29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双抗ADC药物国产进度领先,重点推荐百利天恒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双抗ADC药物国产进度领先,重点推荐百利天恒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91%、-12.33%,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27%、-28.36%;本周医疗器械(-0.63%)、生物制品(-1.61%)及化药(-1.73%)等股价跌幅相对较小,医疗服务中药(-2.15%)、医药商业(-3.43%)及医疗服务(-3.70%)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ST景峰(+12.39%)、双鹭药业(+10.76%)、信邦制药(+9.88%),跌幅居前开开实业(-23.07%)、莱美药业(-23.00%)、博迅生物(-20.64%)。涨跌表现特点:延续上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个股普跌,但小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   双抗ADC药物国产进度领先,重点推荐百利天恒等。双抗ADC由双特异性抗体通过连接子与细胞毒素偶联而得,融合了ADC和双抗的优点。目前,全球尚无双抗ADC获批上市。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ADC有19款,其中只有3款处于临床III期,1款处于临床II期,4款进度领先的双抗ADC均为国产创新药,包括百利天恒和BMS合作的BL-B01D1、康宁杰瑞和石药集团合作的JSKN-003、正大天晴的TQB2102以及康宁杰瑞的JSKN-016,表明国产创新药在双抗ADC药物领域全球领先地位。其中,百利天恒和BMS合作的BL-B01D1研发进度领先,国内7个注册临床同步推进,4项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研究成果多次在ASCO、ESMO、SABCS等国际会议上亮相,有望2025年国内递交上市申请,BL-B01D1海外临床试验也在顺利推进,2025年有望进入III期注册临床阶段。   华辉安健的中和抗体HH-003申报上市;科伦药业子公司湖南科伦制药的伊布替尼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甘李药业启动了胰岛素周制剂GZR4的首个III期临床试验:12月27日,CDE网站显示,华辉安健的中和抗体HH-003(Libevitug,立贝韦塔单抗)申报上市。根据临床试验进展,推测本次申报的适应症为慢性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12月26日,CDE官网显示,科伦药业子公司湖南科伦制药的伊布替尼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这是国内第2款申报上市的伊布替尼片剂仿制药;12月26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甘李药业启动了胰岛素周制剂GZR4的首个III期临床试验。这是首个进入III期阶段的国产超长效胰岛素。   具体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利天恒、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国健、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璟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3)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4)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等;5)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6)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7)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8)GLP1产业链领域:圣诺生物、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9)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10)原料药领域:奥锐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11)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12)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13)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14)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15)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4-12-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