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4)

    • 血透产品线持续高速增长,长期发展愈加清晰;监护仪则销售下滑,拖累三季度业绩

      血透产品线持续高速增长,长期发展愈加清晰;监护仪则销售下滑,拖累三季度业绩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血透产品线的高速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宝莱特血透产品线销售增速显著,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监护仪产品线销售下滑带来业绩压力:监护仪产品线面临市场变化带来的销售压力,对公司整体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主要内容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报 2017年1-9月,宝莱特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5.08%;归母净利润5605.6万元,同比增长9.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19.8万元,同比增长2.14%,略低于预期。 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3.78%;归母净利润1776.4万元,同比下降-18.15%。 我们的观点 血透产品线与监护仪产品线的业绩表现 血透产品线表现:2017年1-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5.08%,其中第三季度收入达到1.95亿元,同比增长33.78%。血透产品线占比营收接近70%,前三季度血透产品线销售增速在35%-40%之间,是稳定公司业绩的重要动力。 监护仪产品线表现:监护仪产品线受到国内市场变化影响,销量下滑,导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出现负增长。由于监护仪产品毛利率较高(47%左右),而血透产品线综合毛利率较低(35%左右),因此公司的利润在第三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费用控制与盈利能力分析 费用控制:公司有效控制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为7463.9万元和479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11.8%,低于2016年全年35.2%和29.4%的增长。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4.4%和9.3%,比2016年全年低0.9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2017年1-9月,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8.0%和13.0%,由于血透产品的占比逐渐提高,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和净利率略有下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7.85亿元、10.30亿元和13.4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1%、31.2%、3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465.4万元、11671.4万元和15537.9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1%、37.9%、33.1%;对应摊薄EPS分别为0.58元、0.80元和1.06元;对应PE为48.08、34.87和26.19。 投资建议:公司血液透析全产业链布局清晰,上游产品生产、中游渠道覆盖、下游医疗服务掌控患者,在血透市场爆发中公司发展空间广阔。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肾病医疗服务开展低于预期; 血透耗材产能扩建低于预期; 监护仪海外市场受到政策、汇率等因素影响。 总结 宝莱特2017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收入端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血透产品线的强劲表现。然而,监护仪产品线销售下滑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力。公司通过有效的费用控制,降低了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预计未来几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肾病医疗服务、血透耗材产能以及监护仪海外市场等风险因素。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10-24
    • 内生外延加速布局,积极谋求创新型综合型药企转型

      内生外延加速布局,积极谋求创新型综合型药企转型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MarkDown格式的总结: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战略转型与稳健增长:众生药业正积极从传统中成药企业向综合型药企转型,通过营销和研发双轮驱动,以及药品制造与健康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全面战略转型。公司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储备: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特别是在肺纤维化、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储备了多个具有潜力的创新药pipeline,如ZSP1603和ZSP1602等。 眼科全产业链布局:公司积极通过外延并购和内部资源整合,打造眼科全产业链,形成以药品生产为主,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为辅助的“一体两翼”格局,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战略支撑。 主要内容 公司概况与资质 资质优良与产品线丰富:众生药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中成药、化学药、化学原料药和中药饮片。公司资质良好,众多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和新版医保目录。 大品种稳健增长:复方血栓通、众生丸、脑栓通等核心大品种持续稳健增长,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医保目录与一致性评价 医保目录更新与业绩弹性:多个品种新增进入2017版医保目录,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一致性评价积极推进:公司积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历史业绩与战略转型 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历史业绩增长稳健,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战略转型方向:公司正积极寻求从营销驱动向营销+研发双驱动转型,并从药品制造型企业向药品制造+健康服务型企业转型。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 Pipeline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不断提高。 创新药研发进展:与药明康德合作开发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多个项目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ZSP1603和治疗小细胞肺癌的ZSP1602。 ZSP1603: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 市场前景广阔: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药物市场竞争格局良好,ZSP1603具有药代特性优良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ZSP1602:小细胞肺癌药物 分子靶向治疗药开发: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数庞大,公司在分子靶向治疗药开发方面已步入前列。 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重要产品储备:二类新药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临床申请获得受理,成为又一重要产品储备。 眼科全产业链布局 外延并购与资源整合: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奥理德眼科医院,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眼科大健康生态圈。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众生药业的战略转型、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公司通过积极转型,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创新药和眼科全产业链的布局,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增长。报告认为,众生药业在肺纤维化、肿瘤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药研发潜力,且多个品种进入新版医保目录,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17-10-23
    • 第三季度收入端恢复增长,利润端稳步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第三季度收入端恢复增长,利润端稳步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人民同泰(600829.SH)2017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核心观点如下: 政策影响逐渐减弱,收入端恢复增长: 尽管受到“两票制”、招标降价等政策的影响,但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端已呈现恢复增长态势,表明政策负面影响有望逐渐出清。 经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公司通过内部改革,持续改善经营效率,毛利率和净利率稳步提升,带动利润端稳步增长。 主要内容 一、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三季报 业绩概况: 2017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38亿元,同比下降5.52%;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长7.27%。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7.16%;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69亿元,同比增长0.81%。公司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二、我们的观点:三季度单季收入同比增长 7.16%,“两票制”、 “招标降价”、“二次议价”等政策影响有望逐渐出清 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2017年医药流通行业变革,黑龙江省招标大年,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受到较大压力。但三季度收入端已出现增长,政策影响有望在年内出清。 经营效率改善分析: 公司自2015年改革以来,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提升。2017年1-9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11.35%和3.34%,优于去年同期。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毛利率提升成为业绩改善的主要动力。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预计2017-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94.18亿元、111.84亿元和128.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65亿元、3.38亿元和4.19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0.46元、0.58元和0.72元。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黑龙江省医药分销和零售药店龙头,国企背景,内部改革坚决,效率提升明显。目前,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正在停牌。 四、风险提示 药店业务拓展低于预期;内部整合低于预期;黑龙江省招标导致的降价程度超出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人民同泰2017年三季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在行业政策变革的背景下,通过内部改革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了收入端恢复增长和利润端稳步提升。维持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乐观预期,并维持“买入”评级。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药店业务拓展、内部整合以及招标降价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7-10-20
    • 业绩符合预期,外延整合业绩初步释放,积极布局IVD产业上游

      业绩符合预期,外延整合业绩初步释放,积极布局IVD产业上游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符合预期,增长动力强劲:润达医疗2017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集采业务的稳步推进和外延并购的加速落地。 战略布局IVD产业链上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公司积极布局IVD产业链上游,通过收购等方式,不断完善医学实验室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集采业务市场竞争力,并为长期发展形成重要的产品储备。 润达医疗的增长逻辑 润达医疗通过集采业务的稳步推进和外延并购的加速落地,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 IVD产业链的战略意义 公司通过布局IVD产业链上游,完善医学实验室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集采业务市场竞争力。 主要内容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润达医疗:顺IVD行业发展 集采业务稳步推进,并购整合加速落地: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32%,主要受益于IVD渠道商业绩整合落地和集采打包模式的快速复制。华北地区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利润率全面提升,外延整合业绩初步释放: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外延并购的渠道商业绩得到初步整合释放。 构建全国性服务网络,提升IVD综合服务业务内涵:公司通过收购及投资合作等方式,逐渐向全国拓展IVD集采服务网络,扩大综合服务业务内涵,提升整体供应服务能力。 布局IVD上游,产业链纵深发展:公司通过收购RBM公司股权,代理RBM产品,快速介入POCT市场,并为长期发展形成重要的产品储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认为公司受益于IVD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分级诊疗加快推进的政策大环境,未来盈利增长点多、爆发力强。 风险提示 跨区域渠道整合风险;政策变化导致产品降价风险。 总结 业绩增长与战略布局:润达医疗2017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得益于集采业务的有效推进和并购整合的加速落地。公司积极布局IVD产业链上游,旨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跨区域渠道整合和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8-30
    • 公司实现产品业务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终成全国性医药、医疗器械商业企业

      公司实现产品业务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终成全国性医药、医疗器械商业企业

    • 血透产品线高歌猛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血透产品线高歌猛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血透产品线驱动业绩增长 宝莱特公司在血透产品线的强劲带动下,2017年上半年实现了销售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血透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在血透市场爆发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7-2019年销售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维持“增持”评级。但需注意肾病医疗服务、血透耗材产能扩建以及监护仪海外市场等风险因素。 # 主要内容 ## 一、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 2017年半年报显示,宝莱特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20.3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29.21万元,同比增长30.15%,符合预期。 ## 二、我们的观点:血透产品线增长迅速,驱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在血透产品线的带动下,公司 2017 年半年报实现销售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2 亿元和 0.38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0.33%和 30.15%,均保持了高速增长。 ### 1、五年耕耘,血透产品线终成公司发展的主动力。 2017 年半年报公司血透产品线实现销售收入 2.23 亿元,同比增长 36.83%,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爆发的主要来源。目前公司血透业务主要包含透析粉、液等耗材, 以及中游的血透产品渠道商。 #### 1)血透耗材生产基地布局基本完成 通过报告期内完成对武汉柯瑞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收购,目前公司已经在东北、华北、华东以及华中建立起生产基地,基本覆盖人口密集区域。当前公司依然在积极寻找华南地区生产基地,以实现全国布局。 #### 2)血透渠道持续扩张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子公司申宝医疗少数股权的收购,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截止报告期,公司共计拥有宝瑞医疗、申宝医疗、深圳宝原 三个血透渠道,分别覆盖贵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广州 等地区。 ### 2、监护产品线出现负增长,销售压力较小。 2017 年半年报公司监护产品线实现销售收入 9,757.83 万元,同比下降 6.0%。监护产品是公司原有的主营产品,出口业务一直占比较大,超过收入占比的 60%。 ### 3、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在费用有效管理下,净利率略有上升。 2017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8.4%和14.1%。由于公司血透产品的毛利率只有34.46%,明显低于监护产品47.05%的毛利率水平,因此随着血透产品的占比逐渐提高,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在费用方面公司有效的控制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 ##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为7.85亿元、10.30亿元和13.42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 9,024 万元、11,837 万元和 15,793 万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0.62元、0.81元和1.08元。我们认为,公司血液透析 全产业链布局清晰,上游产品生产、中游渠道覆盖、下游医疗服务掌控 患者,在血透市场爆发中公司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我们维持对公司的 “增持”评级。 ## 四、风险提示: 肾病医疗服务开展低于预期;血透耗材产能扩建低于预期;监护仪 海外市场受到政策、汇率等因素影响。 # 总结 宝莱特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主要得益于血透产品线的快速增长。公司通过完善血透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相关风险因素。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7-08-27
    • 收入增长27.5%,扣非净利润增长41.3%,2017半年报业绩超预期

      收入增长27.5%,扣非净利润增长41.3%,2017半年报业绩超预期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超预期: 葵花药业2017年半年报业绩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大品种销售的快速增长和二线品种的新动力。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业绩底部反转的确认,以及大品种在OTC端销售持续放量,小儿肺热咳喘系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带来的长期销售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内容 事件:半年报及业绩预告分析 半年报业绩亮点: 葵花药业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57亿元,同比增长27.46%;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5.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1.34%,超出预期。 Q2单季度表现: 公司Q2单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45.32%;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33.63%,超出预期。 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1-9月份归母净利润在2.45亿元至2.8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00%-130%。 核心观点:增长动力分析 销售策略驱动增长: 公司“黄金大单品”+“重点新品”+“一品一策”等多种营销策略调整,带动公司2017年半年报业绩高速增长。 黄金大单品策略: 护肝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胃康灵胶囊、康妇消炎栓等大品种保持稳定增长,是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基石。 重点新品策略: 深挖公司储备的优质品种,形成新的二线黄金单品梯队,并根据品种特点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如刺乌养心口服液、小葵花金银花露、秋梨润肺膏、芪斛楂颗粒等。 儿童药品牌优势: 突出“小葵花”品牌优势,强化儿童药条线,形成儿童药黄金单品的梯队优势,预计公司儿童药销售占比应收40%以上。 发展基石: “品种多+品牌响+渠道强”成为葵花药业的发展基石,公司拥有丰富的药品文号储备、强大的品牌力以及强大的销售网络。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提升 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提升: 2017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8.4%和10.6%,分别比2016年全年水平提高了0.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费用率小幅下降: 净利润率略有提升,主要得益于费用率小幅下降。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与收入增速相符,管理费用增速略高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和人员费用等导致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预期公司2017-2019年销售收入分别为40.6亿元、49.6亿元和56.9亿元,同比增长20.8%、22.1%和1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76亿元、4.80亿元和5.71亿元,同比增长24.1%、27.5%和19.0%;EPS分别为1.29元、1.64元和1.95元。 投资建议: 判断公司业绩底部反转已经确认,大品种在OTC端销售持续放量,以及小儿肺热咳喘系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带来长期的销售增长,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小儿肺热咳喘系列药物进入医保后放量低于预期; 医院市场开拓低于预期。 总结 核心增长点: 葵花药业2017年上半年业绩超出预期,主要受益于“黄金大单品”和“重点新品”策略的成功实施,以及“小葵花”儿童药品牌的优势。 财务表现稳健: 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小幅下降,带动净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投资评级维持: 考虑到公司业绩底部反转的确认以及未来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小儿肺热咳喘系列药物进入医保后的放量情况以及医院市场开拓进度。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8-24
    • 血制品竞争格局改变,公司业绩低于预期

      血制品竞争格局改变,公司业绩低于预期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低于预期:血制品业务受冲击 博晖创新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人血白蛋白业务受到进口冲击,导致营收下降。 ## 长期增长可期:维持“增持”评级 尽管短期业绩受挫,但公司检验检测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且长期来看有望恢复快速增长,因此维持“增持”评级。 # 主要内容 ## 一、事件概述:2017年半年度业绩回顾 2017年1-6月,博晖创新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1557.79万元,同比增长27.0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1.30万元,同比下降61.63%。 ## 二、核心观点:血液制品与检验检测业务分析 ### 1. 血制品业务:人血白蛋白受进口冲击 人血白蛋白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大,受市场因素影响出现负增长。由于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和价格下调,公司该板块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5.99%,预计全年将出现负增长。 ### 2. 检验检测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检验检测业务实现收入1.17亿元,较上年增长7.27%,其中医疗产品收入增长11.20%,Advion质谱产品收入增长6.35%。 ### 3. 盈利能力:毛利率稳定,销售费用增加 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基本维持稳定,但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83%,主要源于公司加大了产品的推广力度,有望促进未来营收增长。 ##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0亿元、5.23亿元和6.6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39万元、3246万元和4152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3元、0.04元和0.05元。维持“增持”评级。 ## 四、风险提示 HPV产品上市销售不达预期、申请新设浆站的审批、Advion公司短期不能实现盈利等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博晖创新2017年半年度的业绩情况,指出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人血白蛋白业务受到进口冲击。同时,检验检测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销售费用增加有望促进未来营收增长。尽管短期业绩受挫,但长期来看公司有望恢复快速增长,因此维持“增持”评级。报告也提示了HPV产品上市销售不达预期等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8-23
    • 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略低于预期,艾迪降价拖累业绩

      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略低于预期,艾迪降价拖累业绩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益佰制药2017年半年报,认为公司收入端符合预期,但利润端略低于预期,主要受艾迪降价影响。报告看好公司工业板块的回升和医疗服务板块的落地,并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核心观点:业绩与展望 业绩分析: 益佰制药2017年上半年收入符合预期,但艾迪降价拖累利润,医疗服务实现翻倍增长。 未来展望: 看好公司工业板块起底回升和医疗服务板块陆续落地,以及医保目录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益佰制药2017年半年报,并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 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13.08%;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同比增长6.5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1亿,同比减少3.36%。 二、我们的观点 收入与利润分析 收入端: 收入端符合预期,医疗服务实现翻倍增长。 利润端: 利润端略低于预期,艾迪降价拖累业绩。艾迪降价的边际影响在减少,预计下半年基本维持平稳态势。洛铂实现收入2.3亿,同比增长104%,未来将成长为十亿以上的品种。医疗服务端实现收入3.59亿,同比增长93.22%。 毛利率与净利率分析 受公司业务结构调整,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销售净利率维持平稳。公司毛利率73.47%(-6.2pp),销售净利率10.16%(+0.04pp)。 未来发展展望 继续看好公司工业板块起底回升和医疗服务板块陆续落地。17年医保目录共涉及公司产品7个,其中已有品种扩剂型3个,新进医保品种4个。看好洛铂、艾愈、理气活血、艾迪、复方斑蝥未来的销售表现。公司自转型医疗服务以来,积极推进该业务进展,医疗服务板块收入已经占比18.40%。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医疗服务加速落地,医药工业起底回升,高管多次增持,未来发展强劲。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77亿、6.09亿、7.28亿,对应EPS为0.60、0.77、0.92元,对应PE为23X、18X、15X,对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四、风险提示 医院业务拓展低于预期;药品招标降价超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益佰制药2017年半年报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公司收入端表现符合预期,但利润端受到艾迪降价的影响略低于预期。报告强调了医疗服务板块的高增长以及未来医保目录调整带来的潜在利好,维持对益佰制药的增持评级,并提示了医院业务拓展和药品招标降价的风险。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维持增持评级,看好公司工业板块回升和医疗服务板块落地。 风险提示: 关注医院业务拓展和药品招标降价带来的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8-21
    • 化药平台整合+原料药提价释放业绩一致性评价布局未来发展方向

      化药平台整合+原料药提价释放业绩一致性评价布局未来发展方向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国药平台整合与原料药提价驱动业绩增长 现代制药通过整合国药集团旗下化药资产,成为其化药工业平台,提升了经营效率。同时,受益于抗生素原料药价格上涨,威奇达等子公司利润增加,预计公司业绩将加速发展。 ## 一致性评价带来普药市场整合机遇 公司积极投入一致性评价工作,凭借上海医工院的科研能力和BE试验资源,有望在普药市场整合中受益,实现未来二次飞跃。 # 主要内容 ## 1. 现代制药:国药集团化药平台整合基本完成 * **公司概况**:现代制药是一家高科技制药企业,于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成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直属企业。 * **盈利能力逐步回升,整合效应初现**: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0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27%,业绩符合预期。 ## 2. 国药化药平台搭建完毕,效率有望大幅提升 2016年完成重组,成为国药集团的化药工业平台,涵盖二级企业17家,三级企业11家,产品聚焦多个治疗领域。通过整合,公司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有望获得大幅提升。 ### 2.1. 现代制药母公司:心脑血管产品线逐步发挥优势 以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普伐他汀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代表的心血管药物为主,其中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国产硝苯地平唯一的控释剂型,其渗透泵控释技术国内领先,随着进口替代趋势以及一致性评价进程推进,公司硝苯地平控释片有望抢占Bayer市场份额。 ### 2.2. 威奇达:环保督查持续高压,原料药涨价提升盈利能力 威奇达具备抗生素三大母核7-ACA、6-APA、7-ADCA以及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受环保督查趋严、部分原料药厂商停产等因素影响,6-APA、青霉素工业盐、7-ACA等原料药价格反弹明显,威奇达有望在本轮涨价中释放业绩。 ### 2.3. 天伟生物:二胎政策为尿促卵泡素等品种提供上升动力 天伟主要经营高品质的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其中绒促性素及尿促卵泡素占天伟95%的营收。随着二胎政策不断普及,尿促卵泡素有望维持稳定发展趋势。 ### 2.4. 中联、海门:协同整合逐步实现扭亏 2016年海门亏损8223万元,现代制药年报指出,现代海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939 万元。其次,由于公司实际产能利用率低,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我们认为 2017 年海门将实现扭亏,首先是依托现代制药的平台效应,在上游技术及下游市场渠道提供一定的支持,其次是原料药出身的威奇达与公司形成协同效应。中联1997年股份制改造,2002年成立集团公司,2011年底重组进入中国医药集团。中联已形成包括中成药、化学制剂生产和销售、医药商业营运等在内的多种产业结构,拥有注册产品300余个,有82个品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14个独家品种,形成以鳖甲煎丸为代表的肝脏用药系列,以金叶败毒颗粒、鼻炎片、强力感冒片为代表的呼吸道用药系列,以脉君安片、心脑清软胶囊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用药系列,以加味生化颗粒为代表的妇科用药系列。 ## 3. 一致性评价驱动公司未来二次飞跃 公司产品线丰富,是国内普药生产龙头,面对 2016 年以来相关部门大力推广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司主动加大投入以加强普药品种竞争优势。未来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医疗机构将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 3 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这一政策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了制药产业集中度。核心动力在于一致性评价工作对于单一品种生产厂家数量的限制(3家),有利于药品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同时也大大提升规模化生产的药品生产商进行一致性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 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7-19年归母净利润为8.21、9.82、11.39亿元,EPS分别为0.74元、0.88元、1.03元,对应PE为19.95X、16.68X、14.3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 5. 风险提示 * 原料药价格波动低于预期。 * 公司整合进度低于预期。 * 行业限抗等政策导致抗生素类产品销售低于预期。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现代制药作为国药集团化药平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通过平台整合、原料药提价以及积极参与一致性评价,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增长和市场地位提升。报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原料药价格波动、整合进度和行业政策等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17-08-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