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26)

    • 2023H1业绩预告点评:国内医美实现快速增长,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2023H1业绩预告点评:国内医美实现快速增长,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8月15日,公司公告,2023H1实现营收203.85亿元(+12.02%,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4.34亿元(+6.96%),扣非归母净利润14.27亿元(+12.24%)。单Q2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71亿元(+10.85%),归母净利润6.79亿元(+6.65%),扣非归母净利润6.70亿元(+16.85%)。整体收入和扣非利润业绩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医美板块实现快速增长,国内医美超预期。2023H1,公司医美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24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36.40%。其中1)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主要为伊妍士少女针):2023H1实现收入5.16亿元(+90.66%),Q1、Q2分别实现收入约2.1、3.1亿元,Q2收入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伊妍士少女针签约医院超600家,培训医生超1100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我们预计国内医美全年收入10-11亿元。2)海外医美全资子公司Sinclair实现销售收入7629万英镑,约6.69亿元人民币(+26.07%),EBITDA约1260万英镑,实现经营性盈利,下半年有望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拓取得更好的业绩表现,我们预计海外医美全年收入14-15亿元。   工业板块基本符合预期,商业板块略好于预期。1)工业板块经营趋势积极向好,重点品种均保持稳定和快速增长,国采和医保谈判核心产品保持稳定份额;2023H1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含CSO业务)60.54亿元(+10.04%),实现合并扣非归母净利润12.26亿元(+15.11%)。随着利拉鲁肽在23年先后获批降糖与减重适应症,后续创新药品种陆续上市贡献收入,工业板块有望逐步增长提速。2)商业板块保持稳健增长,2023H1实现营业收入136.31亿元(+11.19%),累计实现净利润2.16亿元(+9.1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不分参股公司的影响,我们将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由30.76/37.76/45.52亿元,调整至29.59/36.07/43.50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23/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美产品竞争加剧;海外医美盈利或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和上市进展或不及预期;集采及医药行业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6
    • 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事件: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54亿元(+19.4%,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6.01亿元(+37.6%),扣非归母净利润5.95亿元(+42.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2亿元(+126.1%),业绩符合预期。   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23利润加速释放:分业务看,公司2023上半年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实现营收42.04亿元(+18.50%),毛利率18.52%(+1.02pct),毛利率提升主要因为石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下滑;公司兽药原料药业务受到猪周期和竞争影响,短期有一定压力;抗生素业务上半年维持良好增长。我们看好公司在原料药领域的研发和高端生产能力,原料药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3上半年CDMO业务实现营收11.39亿元(+23.70),毛利率44.77%,同比上升3.61pct;从项目数上看,公司2023年上半年报价项目484个;进行中项目610个(+51%),其中研发阶段项目363个(+79%);商业化阶段项目247个(+18%),包括人用药项目171个,兽药项目43个,其他项目33个。公司2023上半年制剂业务实现收入5.74亿元(+17.80%),毛利率50.38%,现有制剂品种120多个,其中15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预计2023年将增加5个。公司2023上半年完成3项国内制剂的注册申请,公司在2022年底理顺管线,未来每年规划申报10余个制剂产品,实现产品梯队,借助集采快速放量。   产能持续释放,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原料药方面,新建AH22081生产线,计划2023年8月完成建设,新增303、304两个API多功能车间,计划9月份完成建设。CDMO方面,CDMO多功能中试车间已于2023年5月投入使用,总共有14个独立单元区;CDMO研发楼建设基本完成,预计2023年8月底投入使用;AS21608生产线已于2023年4月份投入生产;高活化合物车间已于2023年投入使用,配有两条中间体大线,和两条API小线。制剂方面,制剂七车间扩建项目已完成;公司年产1亿瓶头孢粉针剂生产线在2023年4月投入生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4/15.2/18.37亿元的预期,2023-2025年P/E估值分别为17/13/11X,基于公司2023年原料药业务毛利率有望逐季度恢复,CDMO和制剂业务保持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收紧;成本向下游传导不及预期;新产品审批和放量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5
    • 达仁堂2023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混改落地激发百年底蕴活力

      达仁堂2023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混改落地激发百年底蕴活力

      个股研报
        达仁堂(600329)   投资要点   段落提要:2023H1公司实现营收40.9亿元(+8.31%,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7.2亿元(+54.12%);扣非归母净利润7.12亿元(+53.41%);经营现金流量1.22亿元(+37.4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单Q2利润端稳步增长,联营企业表现亮眼:分季度看,23Q2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实现营收19.33亿元(+2.6%);归母净利润3.22亿元(+19.5%);扣非归母净利润3.17亿元(+19.3%),利润端在前期高基数背景下仍实现稳步增长。此外,23H1公司投资收益1.99亿元(+89%);23Q2公司投资收益9729万元(+71%),主要系联营企业中美史克表现亮眼。分业务看,公司以中成药为核心的战略持续推进,中成药板块实现收入30.51亿元(+23.0%),西药板块实现收入7.36亿元(-13.8%)。   组织管理优化明显,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自公司完成混改以来,组织管理优化、营销策略改革和产业链条重塑效果明显,管理费用明显下降。2023H1,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毛利率达46.86%(+5.67pp),其中中成药毛利率达58.48%(+2.21pp),相较21年同期提升4.41pp。2023H1公司管理费用1.57亿元(-10.78%),管理费用率3.84%(-0.82pp),管理优化效果显著。此外,公司医药工业占比不断提升,带动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显著,2023H1净利率为17.67%(+5.25pp)。未来随着工业板块收入占比的持续增加,公司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核九翼”战略持续推进,助力完成“十四五”规划:2023H1,公司“三核九翼”整体战略规划快速落地,坚持学术推动:新增速效救心丸进入《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通脉养心丸进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等;23Q2在零售及三终端发货放缓背景下,各销售团队紧抓机遇与头部连锁及省级连锁客户商务洽谈,储备推广客户,开发空白市场:清咽滴丸挂网24个省市,全国铺货400家余连锁,开发医疗终端2000余家。我们认为,速效救心丸、清咽滴丸、京万红软膏等各产线单品有望在营销改革背景下多点开花,助力公司完成“十四五”工业板块营收每年18%以上增长等目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1.14/13.90/17.3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28/22/18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百年老字号在混改落地后的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营销体系改革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涨价等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5
    • 2023中报点评:CDMO维持高增速,丰富订单支撑长期成长

      2023中报点评:CDMO维持高增速,丰富订单支撑长期成长

      个股研报
        九洲药业(603456)   事件: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55亿元(+10.2%,括号内为同比数据,下同),归母净利润6.22亿元(+32.8%),扣非归母净利润6.13亿元(+30.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19亿元(+28.7%);业绩符合预期。   CDMO维持高增速,盈利能力不断加强:公司2023上半年CDMO业务实现收入24.82亿元(+25.9%),毛利率40.96%(+0.95pct);原料药收入6.93亿元(-10.9%),毛利率32.12%(+2.43pct),随着成本端下降,盈利能力能力恢复明显。公司2023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加3.27pct至38.4%,随着CDMO商业化订单的放量,和原材料降价,毛利率不断提升。期间费用率总体保持稳定,2023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3.75%(-0.2pct)。综合来看,公司2022净利率提升3.3pct至19.1%,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CDMO项目维持高增长,支撑长期高增速:公司CDMO订单丰富,已递交NDA的新药项目数明显增加,2023上半年公司承接项目934个(+26.2%),其中上市项目29个(+26%),III期项目66个(+20%),项目涵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等治疗领域;上半年成功通过1个NDA新药项目上市前现场核查。丰富的项目管线是公司CDMO业务长期高增速的基石。   产能是CDMO企业的核心之一,产能释放节奏优秀:1)台州瑞博I期1700立方米新基地完成生产车间主体建设,开始设备安装;2)苏州瑞博已经完成中试车间的主体建设,2023下半年开始生产,且多个产品转移验证生产正在进行中;3)美国瑞博已开展中试车间二期安装设计工作。此外,公司继续加速对外并购,2023上半年完成对瑞华中山100%股权的交割工作,为公司未来制剂CDMO业务发展打好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5/16.2/20.4亿元的预测,2023-2025年对应PE估值分别为20/16/12X;考虑到公司CDMO业绩持续释放,并受益于与诺华、Teva等大药企的深入合作,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导入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5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CXO龙头性价比高,企稳回升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CXO龙头性价比高,企稳回升

      化学制药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48%、-8.8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1.53%、-12.10%;本周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及中药等股价较为强势,生物制品、器械及化药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塞力斯(+42.59%)、华森制药(+18.20%)、德展健康(+14.19%),跌幅居前一品红(-17.19%)、翔宇医疗(-16.44%)、欧普康视(-14.49%)。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小市值个股涨幅更加明显,尤其是GLP1及SPD等产业链概念比较活跃。   低估值与需求改善,CXO迎来左侧布局良机:医疗研发外包指数当前PE_TTM为23.1,处于2017年年初以来的4.3%分位数水平,板块估值水平低。从需求来看,全球新药管线、药企医药研发投入均呈现了向上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国内新药IND受理量在23Q1和23Q2分别有84%和85%的同比增长;同时,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快速放量,GLP-1多肽治疗减肥适应症疗效突出,都将带动多肽CDMO需求快速增长,需求改善下,CXO迎来投资良机,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金斯瑞生物科技、诺思格等标的。   强生CD3/GPRC5D双抗获FDA批准上市;首个帕金森iPSC衍生疗法获批临床;原启生物:中国首个靶向GPRC5D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临床:8月10日,强生制药宣布First-in-Class双抗新药Talquetamab获FDA加速批准上市。Talquetamab是一款CD3/GPRC5D双抗,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4种前线疗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CD38抗体)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8月10日,细胞治疗公司Aspen Neuroscience宣布,FDA已经批准了其自体细胞疗法ANPD001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该产品使用从患者皮肤细胞中提取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制造多巴胺神经元前体细胞(DANPCs),通过替代因病损失的多巴胺神经元来治疗帕金森病(PD),该研究是美国首个使用自体iPSC来源的多中心1/2a期治疗试验;8月1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原启生物靶向GPRC5D治疗R/RMM(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产品OriCAR-017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获得正式批准。公开信息显示,这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临床的靶向GPRC5D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目前已经获得了OOPD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具体配置思路:1)血制品领域:天坛生物、卫光生物、博雅生物等;2)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3)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4)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5)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6)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我武生物等;9)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10)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8-14
    • 基因测序业务超预期,海外市场加速开拓

      基因测序业务超预期,海外市场加速开拓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8月10日晚华大智造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营收14.43亿元(-38.9%,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0.98亿元(-128.5%),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139.5%)。单Q2营收8.24亿元(-27.7%),归母净利润5179万元(+3319.7%),扣非归母净利润2948万元(+173.2%)。   基因测序业务多点开花,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分业务来看,公司基因测序业务2023H1营收10.98亿元(+39.9%),其中仪器设备营收4.59亿元(+35.7%),试剂耗材营收6.24亿元(+42.1%),服务及其他营收0.15亿元(+96.2%),其中单Q2基因测序业务营收6.7亿元(+66.6%);分地域来看,2023H1中国区营收6.95亿元(+36.4%),亚太区营收1.84亿元(+11.0%),欧非区营收1.44亿元(+83.6%),美洲区营收0.74亿元(+141.3%),其中单Q2中国区营收4.0亿元(+46%),亚太区营收1.2亿元(+112%),欧非区营收1.0亿元(+86%),美洲区营收0.44亿元(+146%)。2023H1实验室自动化与新业务分别营收1.2/2.2亿元,其中常规业务稳步增长,以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为例,常规业务2023H1营收7679万元,环比2022H2增长25.32%。   我们认为公司半年报的看点主要为:①单Q2扭亏为盈,毛利率与归母净利率同比环比均有明显提速;②2023H1测序仪全球新装机量总数同比增长63%,累计装机量超2910台,装机总量快速增长;③2023年以来全线测序产品在全球大多数地方均开售,2023H1全球各区域均较快增长,欧非区与美洲区表现亮眼,海外员工数较2022年底增长35%,全球化步伐加速;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H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公司在专利壁垒的加固、产品矩阵的完善、核心原材料的自主可控、DNBSEQ-T20×2的企业客户落地等均有所突破。我们认为基因测序仪壁垒高、格局好,华大智造国内替代Illumina份额,海外全球化扩张加速,随着装机量的持续提升,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营收30.55/41.34/54.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2.91/5.85亿元,考虑到公司具备较强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专利诉讼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4
    • 2023年半年报点评:经营短期承压,看好下半年稳步恢复

      2023年半年报点评:经营短期承压,看好下半年稳步恢复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中报实现收入7.80亿元(+13.99%,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3.11亿元(+20.28%),扣非净利润2.65亿元(+11.07%);23Q2收入3.79亿元(+20.88%),归母净利润1.37亿元(+24.75%),扣非净利润1.16亿元(+14.67%)。   上半年角膜塑形镜月度订单略有波动,公司经营短期承压:OK镜23H1实现收入3.83亿元(+10.88%),收入占比49.13%,OK镜处于上升通道,但增速较低主要是月度订单有波动。1-2月门诊量下降明显导致订单下滑,3月-4月快速恢复,但5-6月订单略有波动,7月份订单略有恢复。护理产品23H1实现收入1.22亿元(-7.86%),收入占比15.66%,目前公司正积极推广自产护理产品,自产护理液利润率较高,通过销售政策调整,有利于公司护理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三明集采逐步落地,公司价格体系未受影响:根据三明联盟招采公告,公司标准片/环曲片中标价分别为1760/2260元/片,目前8月已开始执行,公司DF/AP/DV系列OK镜价格没有变化。我们认为企业竞价在合理规则下趋于理性,利好行业渗透率提升及龙头企业加速国产替代。   与抖音头部主播合作,加强线上渠道拓展:近期公司与合肥三只羊网络有限公司、赵春生达成战略合作,合资项目将公司在眼健康产品领域的研发生产及线下服务优势和三只羊的线上销售渠道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拓展生活和消费类视光与眼健康产品的研发、线上销售、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初步合作范围包含“美瞳及普通软性接触镜及软性接触镜护理液、眼罩、眼贴”的产品。利好公司渠道能力逐步加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看好下半年稳步恢复,我们将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7.61/9.44/11.67亿元调整为7.93/9.64/11.6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33/2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线下验配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3
    • 2023年半年报点评:上半年表现亮眼,期待全年持续增长

      2023年半年报点评:上半年表现亮眼,期待全年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中报实现收入11.47亿元(+19.46%,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2.64亿元(+111.69%),扣非净利润2.59亿元(+116.87%);23Q2收入5.97亿元(+15.3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99.83%),扣非净利润1.60亿元(+108.93%)。   国内医院诊疗量全面恢复,公司产品放量明显:23H1毛利率63.74%,同比提升3.47pct,境内业务毛利率63%左右,境外业务毛利率65%左右。23H1净利率实现23.63%,同比提升10.1pct。23H1中国大陆消化内镜耗材营收约5.5亿元(+33.33%),可视化产品收入约0.5亿元(-51.46%)。23H1公司ERCP、EMR/ESD类、EUS产品等产品增长较快,止血及闭合类、活检类、扩张类产品稳步增长。   海外市场降本增效显著:23H1国际市场主营收入约4.47亿元(+22.97%),亚太市场销售收入6.53亿元(+18.2%),亚太国际市场实现同比增长44.7%,其中日本市场实现同比增长87%。美洲市场,上半年实现收入2.02亿元(+21.1%),其中美国市场自有品牌业务增长近40%。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市场上半年实现收入1.79亿元(+21.2%)。   精益求精,新产品进入收获期:截止上半年,公司开发的一次性内科用胆道镜获得美国、欧盟及日本注册证,一次性外科用胆道镜取得国内注册证实现量产出货,一次性脑血肿灌洗系统等其他一次性内镜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微型胆道活检钳获日本注册、微型取石球囊等镜下配套耗材获国内注册。牵拉夹、三臂夹、闭合夹、合金夹等止血类创新产品相继上市且销售顺利。子公司康友医疗微导管、引流管、气道封堵球囊、一次性穿刺活检针等新产品上半年顺利获证并已开始投入临床试用并实现转产。子公司南微纽诺的经鼻支架、经颅支架等新产品研发顺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看好未来诊疗量持续恢复,我们将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4.70/6.42/8.54亿元调整为4.94/6.53/8.6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28/2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诊量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3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疗反腐影响情绪,左侧战略布局良机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疗反腐影响情绪,左侧战略布局良机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75%、-7.50%,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13%、-13.93%;本周医疗服务、商业及中药等股价跌幅较小,器械、生物制品及化药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赛托生物(+15.69%)、神奇制药(+15.40%)、海欣药业(+14.57%),跌幅居前港通医疗(-22.52%)、吉贝尔(-19.11%)、立方制药(-18.06%)。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中大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尤其是受到医疗反腐影响,制药及器械板块跌幅更加明显。   药店板块估值水平低,2024年业绩加速增长可期,当前配置性价比高:政策方面:至2023年二季度,河北、湖北、湖南、上海等地的门诊统筹政策相关方案陆续出台,各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进程明显加速,有望为药店带来显著客流增长;如若同时非处方药品的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则有望抵消处方产品带来的毛利率下降影响,助力整体业绩增长。此外,小规模纳税减免延期,对于业绩影响消除。我们认为,短期药店板块估值水平较低,但考虑到基数问题,2024年业绩将会加速。政策方面有望推动药店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加速处方外流,龙头企业或从中受益。建议关注:健之佳、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漱玉平民。   齐鲁制药首款长效微球药物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诺华Brolucizumab注射液(布西珠单抗)在国内申报上市;睿健医药递交的人源多巴胺能前体细胞注射液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批准:8月3日,齐鲁制药首款长效微球药物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这意味着齐鲁制药成为该产品的国内首家上市企业,同时,这也是国内首个按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要求批准上市的长效微球制剂;8月2日,据CDE官网显示,诺华的Brolucizumab注射液(布西珠单抗)在国内申报上市。至此,全球5款眼用抗VEGF-A药物已在国内获批上市/申报上市;8月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睿健医药递交的人源多巴胺能前体细胞注射液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批准,针对的适应症为帕金森病。   具体配置思路:1)医疗服务领域: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2)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3)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4)血制品领域:天坛生物、卫光生物、博雅生物等;5)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6)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7)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8)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9)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10)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8-06
    • 2023年中报点评:产品收入继续维持高增速,核心产品海内外放量超预期

      2023年中报点评:产品收入继续维持高增速,核心产品海内外放量超预期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688235)   投资要点   事件: 2023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收入达到 9.64 亿美元(同比+70%),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 5.19亿美元(同比+123%) ,其中美国销售达 3.62 亿美元(同比+132%),欧洲等其他地区销售额0.61 亿美金(同比+818%) ,替雷利珠中国销售额达 2.644 亿美金(同比+37%)。公司 2023 年Q2 取得了强劲的业绩,产品总收入达 5.54 亿美元(同比+82%),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 3.08亿美元(同比+139%,环比+46%),其中美国销售达 2.235 亿美元(同比+152.9%,环比+61%),主要得益于泽布替尼在 CLL/SLL 适应症的放量;替雷利珠在中国的销售额为 1.495 亿美元(同比+42.5%,环比+30%),主要得益于替雷利珠领先的市场份额及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百济上半年净亏损 7.295 亿美元, 2022 年同期为 10.057 亿美元,亏损连续两个季度同比收窄,产品收入增长超过了经营费用增长,看到盈利信号。目前现金、现金等价物为 35 亿美金,可支撑公司较长时间研发。   泽布替尼放量仍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范围持续扩大: 泽布替尼全球多中心头对头打败伊布替尼, 2023H1 已获批跻身 CLL/SLL 一线用药,成为 CSCO/NCCN 指南的双优推荐, CLL/SLL适应症将为百济 BTK 的海外销售带来持续高速的增长。当前泽布替尼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等超过 65 个国家及市场获批,百济的全球开发布局兑现亮眼,泽布替尼成为百济第一个超级重磅炸弹产品。   替雷利珠单抗适应症快速拓展,渗透率持续扩大,即将于海外市场获批: 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获批 11 项适应症, 数量成为国内第一,五大一线获批,其中医保纳入 9 项适应症,为国内首位。国内 1L HCC 的 sBLA 正积极沟通,预计将提交 1L SCLC NDA;美国 2L ESCC 的 FDA查厂已经结束,正在积极推进上市进程, 2L ESCC 已获得 EMA CHMP 的积极意见,替雷利珠有望实现欧美上市。替雷利珠单抗国内市场份额有望持续保持领先,伴随美国等全球市场的持续打开,替雷利珠单抗的未来销售收入将保持高增速,天花板将进一步拉高。   创新研发管线积极推进: BCL-2 抑制剂 BGB-11417、 BTK CDAC BGB-16673 有望与泽布替尼协同夯实血液瘤地位,扩大市场份额; TIGIT、 OX40、 TIM3、 HPK1 等联用替雷利珠单抗,打造多机制联合 IO 网络,继续扩大实体瘤覆盖面和渗透率。百济引进多款创新 ADC 产品,多款双抗产品也在推进中,为百济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核心产品销售额高速增长,我们将公司 2023 至 2025 年营业收入由 139.98、 203.02、 280.02 亿元上调至 162.62、 243.94、 317.12 亿元。 公司催化剂不断兑现,海外市场进一步打开,成长确定性较高,当前市值有较大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审批进展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格局加剧,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业务相关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