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19)

    • 长丝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下游采买仍偏谨慎

      长丝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下游采买仍偏谨慎

      化学原料
        【六大炼化公司涨跌幅】截至2024年03月29日,6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近一周股价涨跌幅:恒力石化(环比+4.97%)、新凤鸣(环比+4.50%)、桐昆股份(环比+1.10%)、荣盛石化(环比+0.73%)、恒逸石化(环比-1.80%)、东方盛虹(环比-2.51%)。近一月涨跌幅为恒力石化(环比+11.51%)、新凤   鸣(环比+10.83%)、荣盛石化(环比+9.01%)、桐昆股份(环比+4.49%)、恒逸石化(环比-   3.82%)、东方盛虹(环比-4.00%)。   【国内外重点炼化项目价差跟踪】本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2443.00元/吨,环比-14.16元/吨(环比-0.58%);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1168.64元/吨,环比-64.63元/吨(环比-5.24%),本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86.68美元/桶,环比+0.22美元/桶(环比+0.25%)。   【聚酯板块】长丝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PX方面,成本及供需均有提振,PX市场止跌。PTA方面,受成本端提振,PTA价格边际回升,但周均价仍有下滑。MEG方面,乙二醇价格下跌。   长丝方面,本周涤纶长丝整体行业开工率约为90.38%,较上周略有下降,周内促销效果尚可,长丝市场整体供应压力有所缓解。需求方面,下游市场春夏面料订单虽稍有放量,但总体依旧以小单为主,且坯布价格仍未见涨势,织企采买仍偏谨慎。短纤和瓶片方面,涤纶短纤价格下跌,单吨亏损收窄;瓶片价格上涨,单吨亏损收窄。   【炼油板块】地缘局势持续扰动,国际油价高位运行。本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重大空袭,叠加俄罗斯政府下令限制石油产量,为油价提供进一步支撑。国内成品油:价格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价格均上涨。价差方面,本周汽油较原油价差升高,柴油/航煤较原油价差缩窄。   【化工板块】价格方面,本周EVA/MMA/均聚聚丙烯/无规聚丙烯/抗冲聚丙烯价格上涨,PC/   LDPE/HDPE/丙烯腈价格稳定,LLDPE/纯苯/苯乙烯价格下跌。价差方面,本周EVA/MMA/均聚聚丙烯/无规聚丙烯/抗冲聚丙烯价差上升,LLDPE/纯苯/苯乙烯/PC/LDPE/HDPE/丙烯腈价差缩窄。   【风险提示】1)大炼化装置投产、达产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导致需求端整体表现一般。3)地缘政治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4)PX-PTA-PET产业链产能的重大变动。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4-03-31
    • 2023年报点评:稳中有进,期待24年IVD新品放量

      2023年报点评:稳中有进,期待24年IVD新品放量

      个股研报
        理邦仪器(300206)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8亿元(+11.22%,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3.19%),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高基数背景下,四季度经营压力较大:,在22年同期受疫情放开等因素影响,公司整机基数较高,叠加23反腐大环境下,医院招投标进展放缓。在多方面因素下,公司23Q4经营存在较大压力,单Q4实现收入4.14亿元(-17.25%),实现归母净利润-1554万元(-1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21万元(-156%)。费用方面:23年公司销售费用4.75亿元(+25.88%),管理费用1.16亿元(+0.24%);研发费用3.47亿元(+16.77%),财务费用-1398万元。   23年整体稳中有进,IVD业务表现亮眼。从业务板块来看:公司所有产品线营业收入均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9.79%;病人监护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元,同比增长14.80%;超声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2.7万元,同比增长9.06%;妇幼健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2万元,同比增长5.49%;心电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3万元,同比增长3.31%。此外,公司不断推出新品,IVD板块干式血气分析仪i20已与23年在国内上市,湿式血气分析仪i500也于24Q1在国内上市,i500的上市,将进一步打破血气市场进口品牌的垄断地位,国内三级医院相关科室有望用上质优价美的国产湿式血气。此外,公司还发布了iV系列监护仪、Acclarix AX9便携式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等系列战略新品,产品综合实力不断加强。   与GH Labs合作AI项目,后续有望落地转化:2024年3月14日,公司与美国GH Labs签署了关于人工智能超声项目的《主许可、开发、商业化协议》,GH Labs决定根据项目进展分批次向公司资助共计280万美元的项目基金,用以开发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型手持超声设备,供中低收入国家的未经超声专业训练的社区级卫生工作者使用,以识别产前、围产期妇女的关键高危妊娠风险,估测胎龄等胎儿健康状况。我们认为,公司在AI领域布局已久,此次国际化合作有望促进公司AI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同时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技术经验也将为后续其他产品的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带动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维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国内反腐对医疗器械招投标影响尚未完全消散,我们将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由3.39/4.32亿元下调至2.98/3.46亿元,同时预计26年归母净利润为3.9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1/18/16倍,同时考虑到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加强,新品不断推出,长期发展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30
    •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拐点将至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拐点将至

      个股研报
        海尔生物(68813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营收22.81亿元(-20.4%,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4.06亿元(-32.4%),扣非归母净利润3.31亿元(-37.8%)。   受疫后去库存及大环境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剔除2022年5.87亿元公共卫生防控类业务影响,公司核心业务收入略高于同期;利润下滑主要系收入下降的同时各项费用同比仍有增长。分板块来看,生命科学板块营收10.31亿元(-17%),剔除公共卫生防控类业务同比下降6%,主要系疫后低温存储设备经历去库存周期;医疗创新板块营收12.41亿元(-23%),剔除疫情影响同比增长6%,主要系国内部分项目业务支付能力减弱,同时行业整顿对医院招投标活动有所影响。分地区来看,国内市场营收14.89亿元(-28%),剔除疫情影响同比增长4%;海外市场营收7.83亿元(-6%),主要系渠道去库存且项目类业务受国际局势影响。   股权激励增强业绩信心:公司同时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2023年营收为基数,2024年业绩考核目标营收增速为15%-30%,2025年为32%-69%,2026年为52%-120%;即以触发值计算,2024-2026年营收CAGR约为15%,以目标值计算营收CAGR约为30%。   多重积极因素推动,公司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2023年公司在外部压力下实现了平稳发展,积极因素体现在:①公司非存储类新产业收入占比达38%,同比增长超30%;同时服务类收入占比提升至17%,客户粘性继续增强;②综合解决方案赋能并购项目,整合能力持续验证,独立发展的海尔血技收入比2020年并购前已近翻倍,双向赋能的厚宏智能新增订单增长50%等;③医疗创新板块已逐步复苏,血/浆站场景恢复双位数增长,智慧化疫苗接种点已累计5000多家;④在创新驱动下公司业务结构升级同时注重全流程降本增效,2023毛利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我们认为公司股权激励彰显了恢复常态化增长的信心,2024年行业去库存影响有望逐步消除,随着公司非存储类业务发力,下游需求恢复性增长以及公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持续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物联化升级,公司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轨道。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去库存及下游需求波动,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营收由32.62/40.99亿元调整为27.04/32.54亿元,预计2026年营收38.54亿元;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7.80/9.83亿元调整为5.02/6.25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7.5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4/1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新需求下行;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9
    • 2023年度报告点评:收入利润维持平稳,原料药及中药板块业绩突出

      2023年度报告点评:收入利润维持平稳,原料药及中药板块业绩突出

      个股研报
        丽珠集团(00051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2023年营收124.30亿元(-1.58%,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2.32%),扣非归母净利润18.81亿元(+0.05%)。2023Q4单季度营收27.75亿元(-11.7%),归母净利润3.52亿元(-12.6%),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7.7%)。   处方药政策影响+艾普拉唑短期承压,原料药及中药板块紧跟风口形成突破:分板块来看,化学制剂板块营收65.7亿元(-6%),主要系艾普拉唑系列产品受到国谈医保降价,及处方药受到行业政策波动影响;生物制品板块营收0.8亿元(-79%),主要系疫情用药一过性采购结束的影响;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营收32.5亿元(+4%),在全球原料药贸易严峻的外部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凭借高端抗生素和高端宠物药形成突破口;中药制剂板块营收17.5亿元(+39%),抓住中药政策回暖及流感机遇,实现重点品种的销售放量。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营收6.6亿元(-8.9%)。   24年巩固牢占促性激素及消化领域龙头,且新冠疫苗减值出清,利润端压力释放:23年①重点项目进展落地,有望推动24年业绩增量,包括曲普瑞林微球上市,阿立哌唑微球报产并接受注册核查,以及布南色林片、喹硫平缓释片获批上市。②疫苗摊销及减值影响公司净利润3.10亿元,后续新冠相关减值影响出清,维持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0%增长预期。   25-27年高端制剂及生物药管线加速兑现,增量产品贡献销售峰值65亿元:包括促性领域:①曲普瑞林微球(已上市)和②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I期临床,2027E上市),市场分别对应15亿和38亿元,仍以进口产品占据90%+份额,有望快速实现30%的进口替代,贡献收入5亿和11亿元。③精神领域:阿立哌唑微球报产已受理、奥曲肽微球进入BE临床,借助公司原有精神科渠道,长效剂型符合临床亟需且精神科竞争相对蓝海,我们预计阿立哌唑销售峰值约9亿元。④生物制品:司美格鲁肽糖尿病适应症预计24Q2报产,减重适应症24m2进入III期,对应糖尿病和减重的双市场空间超千亿元,我们预测销售峰值20亿元。⑤IL-17A/F双靶点单抗(III期临床,2027E上市),银屑病+强直炎市场约570+560万人,预期为国内首款IL-17双靶点单抗,我们预测销售峰值15亿元。⑥IL-6R托珠单抗(已获批),用于约420万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我们预测销售峰值5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集采和医保政策因素,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营收由143.1/159.3亿调整为131.4/139.7亿元,预计2026年营收148.3亿元;净利润由24.4/27.9亿调整为21.9/25.0亿元,预计2026年2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6/14/12×。考虑公司创新属性新品落地将带来较快业绩增速+复杂制剂及独家专利产品壁垒较高+高股息+稳健的主营业务确定性强,长期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新药研发、原材料价格波动、医药政策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9
    •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超我们预期,经营持续向好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超我们预期,经营持续向好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全年实现营收16.50亿元(+35.71%,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5.34亿元(+49.13%);扣非归母净利润4.68亿元(+45.54%);业绩超我们预期。   单23Q4收入环比加速,研发投入增加明显。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37亿元(+32.80%),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34.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21.78%)。单Q4毛利率70.95%,净利率28.77%,23Q4销售费用7168万元(+16.04%),研发费用6959.89万元(+71.62%)。   全年电生理手术量目标顺利完成,新品入院及在研项目进展顺利。2023年公司在超过800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10,000余例,手术量较2022年度增长超过200%。公司可调弯十极冠状窦导管在该品类细分市场中维持份额领先,可调弯鞘管通过带量采购项目完成200余家中心的准入。电生理产品线在研项目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血管介入市场覆盖医院数持续增加,产品持续升级。公司2023年产品入院家数较去年底增长超600家,整体覆盖医院数3,600余家,其中外周线入院增长超30%,冠脉线增长接近20%。截至报告期末,在研项目胸主动脉支架、腔静脉滤器、弹簧圈等植入产品进入注册发补阶段,颈动脉支架、TIP覆膜支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国际市场良好增长,同比实现增长72.62%。其中,中东非洲、独联体区域同比增长超100%,其他区域实现平稳增长。从产品线层面看,PCI自主品牌及EP自主品牌是国际业务增长的驱动源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心血管行业发展良好。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6.93/9.08亿元上调至7.04/9.10亿元,预计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1/32/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更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5
    • 2023年业绩点评:CHC业务稳中有进,昆药业务融合值得期待

      2023年业绩点评:CHC业务稳中有进,昆药业务融合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47.39亿元(+36.83%,同比增长36.83%,下同),归母净利润28.53亿元(+16.50%),扣非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22.18%)。其中,昆药并表收入为71.41亿元,并表净利润为4.25亿元,剔除昆药影响,2023年营收较2022年略有下滑。单Q4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1.31亿元(+2.72%),归母净利润4.50亿元(-9.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7亿元(-6.57%)。   CHC板块稳健增长,处方药、国药业务有所承压。2023年公司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39个。CHC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7.07亿元(+2.82%),其中,品牌OTC业务增长较好,康慢业务消化集采影响保持稳定增长。CHC业务依托于三九商道客户体系,覆盖全国超过40万家药店。999感冒用药及易善复占据同类目排名Top1位置。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52.20亿元(-12.64%),主要系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受国标切换及15省联盟集采影响。中长期看,公司坚持“品牌+创新”战略驱动,围绕抗肿瘤、骨科、皮肤、呼吸、抗感染等治疗领域,在新产品立项、产品研发、产品力提升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持续夯实在细分领域的品牌前列地位。   融合昆药业务,银发经济赛道大有可为。昆药集团重点聚焦慢病管理和老龄化健康领域,2023年,昆药集团实现收入77.03亿元(-6.99%,主要系商业板块业务结构优化及对外援助业务减少),归母净利润4.45亿元(+16.05%)。随着华润三九对昆药的融合和赋能,未来将充分发挥昆药三七血塞通系列多剂型、多品规的组合优势;依托“KPC·1951”、“777”两大事业部,强化渠道拓展与协同;依托“昆中药1381”事业部,重点打造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为核心的强单品,持续培育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产品。随着三九对昆药的赋能,三九净利率也有望逐步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院内相关行业政策及院外基数的影响,我们将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34.31/39.78亿元下调为33.43/38.66亿元,2026年预计为44.1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15/13/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并购标的整合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3-25
    • 大炼化周报:化工品价差整体收窄 长丝下游采购仍相对谨慎

      大炼化周报:化工品价差整体收窄 长丝下游采购仍相对谨慎

      化学制品
        【六大炼化公司涨跌幅】截至2024年03月22日,6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近一周股价涨跌幅:恒力石化(环比+3.49%)、荣盛石化(环比+1.79%)、东方盛虹(环比-2.71%)、新凤鸣(环比-2.79%)、桐昆股份(环比-2.89%)、恒逸石化(环比-3.58%)。近一月涨跌幅为荣盛石化(环比+5.87%)、新凤鸣   (环比+5.13%)、恒力石化(环比+4.79%)、桐昆股份(环比+2.60%)、恒逸石化(环比-8.50%)、   东方盛虹(环比-9.21%)。   【国内外重点炼化项目价差跟踪】本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2041.78元/吨,环比-109.67元/吨(环比-5.10%);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1230.03元/吨,环比+6.17元/吨(环比+0.50%),本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86.51美元/桶,环比+3.17美元/桶(环比+3.81%)。   【聚酯板块】出货心态主导下,涤纶长丝市场偏弱运行。PX方面,市场由利好消息主导,周内PX市场整体走高。PTA方面,成本端支撑凸显,PTA绝对价格随之走高。MEG方面,乙二醇价格下跌。长丝方面,本周长丝开工率约90.4%,周内各装置运行稳定,但由于周内去库存效果一般,市场供应压力仍存。需求方面,周内下游市场开工率提升,但新单承接情况一般,且由于坯布价格未见上涨,织企利润情况不佳,对原料补货意愿偏低,长丝价格价差有所回落。短纤和瓶片方面,价格和单吨盈利均上涨。   【炼油板块】原油:地缘及供需利好,国际油价整体上涨。本周原油市场出现多重利好,其EIA上调2024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并下调供应预测,沙特及伊拉克原油出口量减少,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进行袭击引发地缘担忧,同时中国1-2月多数经济指标超预期,多重利好推动下油价强势上行。国内成品油:   价格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价格均上涨。价差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较原油价差均缩窄。   【化工板块】价格方面,本周LLDPE/EVA/纯苯/苯乙烯/PC/MMA/均聚聚丙烯/无规聚丙烯/抗冲聚丙烯价格上涨,LDPE/HDPE/丙烯腈价格稳定。价差方面,本周EVA/PC价差上升,LDPE/LLDPE/HDPE/纯苯/苯乙烯/MMA/均聚聚丙烯/无规聚丙烯/抗冲聚丙烯/丙烯腈价差缩窄。   【风险提示】1)大炼化装置投产、达产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导致需求端整体表现一般。3)地缘政治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4)PX-PTA-PET产业链产能的重大变动。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4-03-24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AI在医疗中崭露头角,推荐润达医疗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AI在医疗中崭露头角,推荐润达医疗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13%、-9.99%,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43%、-13.31%;本周中药、医疗器械及化药等股价跌幅较小,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及商业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贝瑞基因(+41.54%)、大理药业(+31.71%)、兰卫医学(+26.79%),跌幅居前宏源药业(-16.24%)、*ST太安(-12.57%)、百克生物(-12.53%)。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均普跌、但大市值个股跌幅明显,其中AI相关概念个股强势。   AIDD可实现候选药物分子从头设计,从“辅助”到“创造”,助力打开新药研发新局面:AIDD通过深度学习可实现分子优化、筛选、预测、分析等,从而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和提高成功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成都先导基于DEL技术、SBDD/FBDD等技术在药物发现领域的积累,与腾讯AI LAB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骨架跃迁平台,可以帮助药化项目快速产生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泓博医药与深势科技、阿里云合作,加强AIDD领域技术布局,通过采用AI/ML的方法,可在数天内筛选数亿个分子的化合物库。AIDD已在新药研发场景中展现了良好的适配性,有望实现药物发现迭代升级,助力国内新药研发弯道超车。   AI影像仍为蓝海市场,关注已入局的龙头企业。我国AI影像学仍处在起步阶段,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年我国AI医疗影像市场规模为4亿元,随着近年AI诊断企业技术逐步成熟且开始投入应用,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建议关注已经入局AI病理诊断的企业,推荐润达医疗,关注安必平、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具体配置思路:1)医疗AI领域:润达医疗、泓博医药、成都先导等;2)医药商业:九州通、国药股份、柳药集团等;3)IVD领域: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等;4)其它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等;5)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6)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7)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迪哲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8)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东阿阿胶、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9)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10)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11)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12)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13)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等;14)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派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4-03-24
    • 2023年报点评:融合效果明显,发布五年“战略规划”迈入发展新篇章

      2023年报点评:融合效果明显,发布五年“战略规划”迈入发展新篇章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全年实现营收77.03亿元(-7%,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亿元4.45亿元(+16.05%);扣非归母净利润3.35亿元(+33.45%);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业务调整及计提减值影响表观业绩,24年有望轻装上阵:2023年因商业板块业务结构优化及对外援助业务减少,致使23年收入整体有所下降;此外,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1亿元(+0.14%),实现归母净利润5867万元(+458.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0万元(+388.53%)。其中,单Q4公司计提较大减值,信用减值1192万元,资产减值5212万元,同样影响表观业绩。我们认为,公司23年计提减值,同时叠加23年华润入主后的“百日融合”、“一年融合”等一系列整合,已为24年公司轻装上阵以及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战略规划”目标明确,未来五年工业CAGR超过20%:公司十届二十四次董事会决议: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方式,力争2028年末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我们以工业口径估算,公司24-28年工业收入CAGR接近20%。在老龄健康-慢病管理领域聚焦三七产业链,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深入挖掘“昆中药1381”精品国药文化瑰宝,发挥“昆中药1381”百年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打造“精品国药领先者”。我们认为,公司战略规划明确,落实措施具体,同时,华润的赋能也将带动昆药集团管理效率的提升,未来净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业务线条划分清晰,品牌重塑正当时:公司成立“1381、1951、777”三个事业部,1)“1381”承载拥有640余年历史的昆中药,多维度重塑文化品牌、多渠道突破终端覆盖,2023年已完成全国范围内的零售、医疗体系昆药销售渠道整合建设,实现从多级渠道到聚焦重点主流客户重点管控。2)“1951”承载院内严肃医疗产品,结合“学术赋能+品牌打造”,以学术赋能营销,构建、提升昆药品牌价值;3)“777”承载三七口服制剂,通过持续的学术和品牌探索,进一步深挖三七产业链的学术价值,搭建以中风防治为核心的心脑血管慢病管理生态圈。从品种上看,2023年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保持稳健增长,增长22.65%;血塞通口服剂产品实现增长19.44%,其中,血塞通软胶囊增长33.04%,血塞通片增长15.09%。口咽清丸增长44.32%,板蓝清热颗粒增长21.19%,清肺化痰丸增长24.2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三九在渠道上对昆药集团的赋能,亦看好昆中药作为640余年历史老字号在新时代的品牌重塑。同时考虑到公司前期品牌塑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费用投入,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6.4/7.7下调至6.1/7.6亿元,预计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1/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品牌打造不及预期,行业发生重大政策变更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3-23
    • 基因疗法二十载锤炼,重磅大单品秣马厉兵

      基因疗法二十载锤炼,重磅大单品秣马厉兵

      个股研报
        诺思兰德(430047)   投资要点   专注基因治疗药物二十年,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公司自主建立了六大核心技术平台,研发梯度科学合理,核心团队成员拥有资深专业的研发及管理经验。股权激励形成长期人才绩效优势,近期完成的定增加速推进研发与商业化进程,管线加速进入收获期。   聚焦CLI蓝海市场,重磅单品NL003蓄势待发:银发经济优质赛道,老龄化趋势加快,CLI市场有望爆发。现有治疗手段无法满足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存在大量空白。基因治疗未来可期,前沿生物技术引发CLI治疗变革。产品设计精雕细琢,NL003在生长因子选择、递送载体、目标基因设计、给药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优势。目前CLI市场格局属亟待开发的蓝海市场,竞争格局好,景气度高。   差异化布局,NL005潜力十足:AMI病情凶险死亡率高,PCI手术渗透率增加,但是再灌注疗法治疗AMI易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获批上市。除MIRI外,NL005还进行了ALI/ARDS及干眼症等多适应症的临床前布局,未来可期。   仿创结合,眼科产品现金流助力创新:眼科产品布局丰富,内生现金流稳定。此外,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滴眼液生产技术和产能优势提供CMO/CDMO服务,以增加造血功能、缓解资金压力。集采推动国产替代逻辑快速进展,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中选第四批集采,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中选第九批国采,未来也将继续凭借优质低价的优势参与玻璃酸钠滴眼液市场竞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用PS法估算得出的公司股权价值为72.22亿元。公司专注于基因治疗领域的长期规划和精细发展,形成了显著的技术领先地位,旗舰产品NL003Ⅲ期临床试验成功,重磅单品蓄势待发。公司布局了合理的研发梯度,且已建立起规模化生产体系,保障新产品上市后的快速商业化进程。鉴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业化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及技术迭代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政策与监管风险,审批注册风险,北交所流动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3-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