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37)

    •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中药作为国家顶层政策支持的板块,在老龄化趋势、产业政策改革优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下,叠加中药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中药OTC医保免疫等多方面优势,行业长期增长可期。本周《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短期内关注一季度业绩、基药目录落地以及国改进展等。   投资要点:   涨跌幅:本周(2024.3.4~2024.3.10),生物医药指数下跌2.24%,跑输沪深300指数2.44个百分点,位列申万一级31个子行业第27;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板块本周均下跌,中药板块下跌0.17%,下跌幅度最小。中药板块73家上市公司本周24家上涨,49家下跌。年初至今,生物医药指数下跌12.07%,中药板块下跌4.17%,73家上市公司12家上涨,61家下跌;   估值:截至2024年3月10日,申万医药指数市盈率为25.14倍,在申万一级31个子行业中排第19;中药Ⅱ(申万)市盈率为24.76,在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行业中排第6。中药Ⅱ(申万)市盈率是最近几年估值高峰值(2020年9月4日的41.80)的59.23%;中药Ⅱ(申万)指数2010年以来、2015年以来、2020年以来、2022年以来、2024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分别是16.84%、25.97%、27.27%、50.95%、66.67%。   中药产业数据跟踪:1)2024年以来,共12个中药新药品种获IND受理(8个1.1类、4个2.3类);共10个中药新药品种获NDA受理(5个1.1类、5个3.1类),本周新受理瑞阳制药的母苏颗粒的IND申请;2024年以来,共6个中药新药IND受理获批,3个中药新药NDA受理获批,本周无新获批。2)2024年3月9日,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284.55点,与2023年12月31日的3340.19点相比,指数下行55.64点。   中药板块新闻:1)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2)灵泽片成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3)康缘药业抗肿瘤中药拟优先审评。   中药板块上市公司公告:本周,中药板块上市公司公告主要包括产品获批、股份增减持、业绩快报等。桂林三金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8.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8.60%。   投资建议:长期看好中药板块,主要逻辑包括:1)中药板块整体看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2)中药方向政策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政策改革等顶层设计支撑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利好中药创新药发展,为行业提供增量;3)中药板块多数上市公司聚焦OTC渠道,不受集采、医保控费等影响,在老龄化、大众自我诊疗意识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具备长期成长空间;4)中药板块个股内部改革推动基本面成长,中国中药启动私有化开启中药国企改革新篇章,推荐关注中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短期内关注一季报业绩、基药目录落地以及国改进展等。   风险因素:中药新药审评进展不达预期、中药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终端销售不达预期、国企改革不达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03-12
    •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超六成公司业绩预告向好,关注业绩催化标的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超六成公司业绩预告向好,关注业绩催化标的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中药作为国家顶层政策支持的板块,在老龄化趋势、产业政策改革优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下,叠加中药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中药OTC医保免疫等多方面优势,行业长期增长可期。本周梳理截至2月底,中药板块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数据,超6成上市公司2023年度业绩向好,建议关注业绩催化标的。   投资要点:   涨跌幅:本周,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38%,跑赢沪深300指数0.34个百分点,位列申万一级31个子行业第14;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板块中,中药板块上涨1.46%,位列第6。中药板块73家上市公司本周38家上涨,4家持平,31家下跌。   估值:截至2024年3月3日,中药Ⅱ(申万)市盈率为24.79,在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行业中排第5,是最近几年估值高峰值(2020年9月4日的41.80)的59.31%;中药Ⅱ(申万)指数2010年以来、2015年以来、2020年以来、2022年以来、2024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分别是17.02%、26.28%、27.51%、51.63%、72.97%。   中药产业数据跟踪:1)2024年以来,共11个中药新药品种获IND受理(7个1.1类、4个2.3类);共10个中药新药品种获NDA受理(5个1.1类、5个3.1类);本周新受理悦康生物1.1类新药通络健脑片和紫花温肺止嗽颗粒的NDA申请;新受理1.1类新药益智安脑颗粒和灵香片、2.3类新药肾炎康复片的IND申请;2)2024年2月25日,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276.40点,与2023年12月31日的3340.19点相比,指数下行63.79点。3)业绩预告/快报:超六成公司年度业绩向好。   中药板块新闻:1)药监局发布《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北陆药业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承德天原药业有限公司80%的股权。   中药板块上市公司公告:本周,中药板块公告主要类型包括产品相关、业绩预告、高管变动等。佐力药业、众生药业、步长制药、康弘药业、白云山等更新了公司产品集采、研发、审批受理等进展;东阿阿胶、新天药业、精华药业等有公司高管变动;生物谷、红日药业、大唐药业等更新了2023年业绩快报;部分公司股东股权质押。   投资建议:长期看好中药板块,主要逻辑包括:1)中药板块整体看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2)中药方向政策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政策改革等顶层设计支撑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利好中药创新药发展,为行业提供增量;3)中药板块多数上市公司聚焦OTC渠道,不受集采、医保控费等影响,在老龄化、大众自我诊疗意识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具备长期成长空间;4)中药板块个股内部改革推动基本面成长,中国中药启动私有化开启中药国企改革新篇章,推荐关注中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风险因素:中药新药审评进展不达预期、中药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终端销售不达预期、国企改革不达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03-05
    •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中国中药启动私有化,关注中药国企改革受益标的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中国中药启动私有化,关注中药国企改革受益标的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中药作为国家顶层政策支持的板块,在老龄化趋势、产业政策改革优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下,叠加中药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中药OTC医保免疫等多方面优势,行业长期增长可期。本周中国中药公告启动私有化,推荐关注中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投资要点:   涨跌幅:2024年2月19日至2024年2月25日,生物医药指数上涨2.09%,跑输沪深300指数1.62个百分点,位列申万一级31个子行业第31;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板块中,中药板块位列第5,上涨2.08%。中药板块73家上市公司本周64家上涨,9家下跌。   估值:截至2024年2月25日,中药Ⅱ(申万)市盈率为24.43,在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行业中排第5,是最近几年估值高峰值(2020年9月4日的41.80)的58.44%;中药Ⅱ(申万)指数2010年以来、2015年以来、2020年以来、2022年以来、2024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分别是15.46%、23.89%、26.35%、50.00%、59.38%。   中药产业数据跟踪:1)2024年以来,共8个中药新药品种获IND受理(5个1.1类、3个2.3类);共8个中药新药品种获NDA受理(3个1.1类、5个3.1类);本周新受理1.1类新药小儿黄金止咳颗粒的NDA申请。2)2024年2月25日,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254.75点,与2023年12月31日的3340.19点相比,指数下行85.44点。   中药板块新闻:1)国药集团欲私有化中国中药:2月21日,中国中药公告称,国药集团拟以每股4.6港元的价格将中国中药私有化,此次私有化价格溢价约34.11%。2)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赴福建三明调研医疗保障工作。   中药板块上市公司公告:2024年2月19日至2024年2月25日,中药板块公告主要类型包括产品相关、业绩预告、资产重组、回购股权、权益变动、高管变动。白云山、珍宝岛、葵花药业等有产品获批上市;奇正藏药发布业绩快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0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4.34%);新天药业资产重组停牌;江中药业等高管变动。   投资建议:长期看好中药板块,主要逻辑包括:1)中药板块整体看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2)中药方向政策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政策改革等顶层设计支撑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利好中药创新药发展,为行业提供增量;3)中药板块多数上市公司聚焦OTC渠道,不受集采、医保控费等影响,在老龄化、大众自我诊疗意识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具备长期成长空间;4)中药板块个股内部改革推动基本面成长,中国中药启动私有化开启中药国企改革新篇章,推荐关注中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风险因素:中药新药审评进展不达预期、中药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终端销售不达预期、国企改革不达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2-27
    •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板块估值具吸引力

      中药Ⅱ行业周观点:《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板块估值具吸引力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中药作为国家顶层政策支持的板块,在老龄化趋势、产业政策改革优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下,叠加中药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中药OTC医保免疫等多方面优势,行业长期增长可期。   投资要点:   涨跌幅:2024年2月5日至2024年2月8日,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0.31%,跑赢沪深300指数4.48个百分点;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板块中,中药板块位列第四,上涨9.19%。中药板块73家上市公司50家上涨,23家下跌。   估值:截至2024年2月8日,中药Ⅱ(申万)市盈率为23.93,在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行业中排第3,是最近几年估值高峰值(2020年9月4日的41.80)的57.25%;中药Ⅱ(申万)指数2010年以来、2015年以来、2020年以来、2022年以来、2024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分别是13.17%、20.37%、23.97%、46.58%、37.04%,市盈率分位数在申万医药8个二级子行业排名分别为第4、第4、第4、第5、第5。   中药产业数据跟踪:1)2024年1月31日,中药材价格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261.17点,向下调整的主调并未改变。2)2024年以来,共8个中药新药品种获IND受理(5个1.1类、3个2.3类);共7个中药新药品种获NDA受理(2个1.1类、5个3.1类);尚未有中药新药品种获批临床;2款中药品种获批上市,分别为1.1类的儿茶上清丸、3.1类的芍药甘草颗粒。   中药板块政策:1)2月5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专门规定》)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1月29日,国家药典委发布第六批31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3)2月5日,药审中心起草了《濒危动物类中药材人工制成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和《替代或者减去已上市中药处方中濒危药味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中药板块上市公司公告:2024年2月5日至2024年2月8日,中药板块包括太龙药业、贵州百灵、振东药业、新天药业、亚宝药业5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权公告,彰显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结合目前资本市场及公司股价变化,鼓励投资者长期理性价值投资,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投资建议:长期看好中药板块,主要逻辑包括:1)中药板块整体看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2)中药方向政策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政策改革等顶层设计支撑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利好中药创新药发展,为行业提供增量;3)中药板块个股内部改革推动基本面成长;4)中药板块多数上市公司聚焦OTC渠道,不受集采、医保控费等影响,在老龄化、大众自我诊疗意识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中药新药审评进展不达预期、中药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终端销售不达预期、公司内部改革不达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4-02-21
    • 中药受理批准跟踪报告:聚焦1.1类、2.3类、3.1类申报,2个品种获批上市

      中药受理批准跟踪报告:聚焦1.1类、2.3类、3.1类申报,2个品种获批上市

      医药商业
        行业核心观点   新版中药注册分类发布、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审评审批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积极性提高。通过对中药受理批准数据月度梳理,跟踪中药新药研发、上市情况。2024年1月,7个中药新药品种申报上市申请,5个中药新药品种申报临床研究,其中,1.1类、2.3类、3.1类中药新药申报积极。研发管线的丰富有望未来扩大中药企业收入,建议关注中药新药布局领先的上市公司。   投资要点:   1.1类新药申报积极。2024年1月,受理IND/NDA的1类新药全部为   1.1类中药复方制剂。分别为贵州瑞和制药的喉喑清胶囊、健民集团的牛黄小儿退热贴、苏中药业的痔瘘熏洗颗粒、江苏中雍红瑞制药的香术平胃散。   3个2.3类IND受理。2024年1月,受理IND/NDA的2类新药全部为2.3类,分别为新奇康药业的西帕依固龈液、雷允上药业的黄蛭益肾胶囊、汕头市美宝制药的湿润烧伤膏。   3.1类5个受理量,聚焦4个品种。2024年1月,3.1类经典名方受理总量为5个,聚焦4个品种,分别为吉林敖东的一贯煎颗粒、仲景宛西制药的枇杷清肺颗粒、江西药都樟树制药的二冬颗粒、天士力的枇杷清肺饮颗粒和温经汤颗粒。   1月发布2个上市批件。2024年1月NMPA批准中药新药2个,分别为湖北齐进药业的1.1类新药儿茶上清丸、武汉康乐药业的3.1类经典名方芍药甘草颗粒。   投资建议:2020版中药注册分类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审理念、3.1类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审评免临床直接申报上市,缩短研发周期和审批周期、符合中药研发特点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等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中药企业的新药研发热情得到促进。研发管线的丰富有望未来扩大中药企业收入,建议关注中药新药布局领先的上市公司。   风险因素:上市/临床研究申请审评结果不达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2-02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否极泰来,创新引领新周期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否极泰来,创新引领新周期

      生物制品
        行业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当前医药行业市场底部特征显现,可积极布局明年行情。从指数位置来看,历时三年调整到位,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分位;从政策影响来看,反腐正本清源,为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集采政策影响逐步出清,未来政策预期稳定;从基金持仓来看,当前基金仓位医药股持仓占比较低,为进一步加仓留下空间;从基本面来看,政策导致的业绩扰动将在四季度修复,明年疫情高基数影响明显减弱,医药行业轻装出发。   投资要点:   行业回顾:2023 年(2023/1/1-2023/11/30)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2.56%,跑赢深 300 指数 7.14 个百分点。从工业数据来看,由于去年受益疫情高基数的影响,今年同比增速依旧为负。从估值来看,医药各板块估值收敛至低位区间。    创新药:从主题投资到基本面。我们认为,2024 年创新药的行情将会从主题投资逐步过渡到基本面投资。政策对于创新产业支持发展,创新通道已经形成。在常规诊疗之外,尚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技术创新将会诞生一个又一个的大单品,国产研发也在逐步推进中。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创新药的估值压制因素进一步解除。    CXO:与创新药周期共振。长期来看 CXO 行业是一个商业模式好、成长性较高的赛道,国内 CXO 企业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良好的成本控制优势以及高效的研发交付能力,未来尚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当前 CXO 板块的调整需要等待创新药研发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届时“卖铲子”的 CXO 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医疗器械:把握细分增量市场机会。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市场对已经纳入集采的产品反应较小,未来主要看点在细分增量市场,通过产品创新满足新的需求。而体外诊断板块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爆发式业绩增长后需要回归常规 IVD 业务。   中药:政策呵护、业绩稳健、估值合理。近年来针对中药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发布,政府对中药产业一直保持着鼓励创新发展的积极态度。中药板块整体业绩增速稳健,且从内部来看,也不乏公司产品有突破或者营销改革成功带来的业绩爆发个股。从估值来看,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适中位置。如果考虑到未来中药产业的发展加速,估值有望进入扩张期。我们更看好中药产业中的品牌 OTC 公司,这类公司具备消费属性,适合长期价值投资;同时产品主要在院外零售市场,不受集采限制,自主定价空间大。   风险因素:集采政策力度超预期、创新药创新器械研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12-12
    •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Q3业绩承压,销售费用同比环比均下降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Q3业绩承压,销售费用同比环比均下降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跟踪中药板块65家上市公司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率趋势。   投资要点:   跑赢医药行业指数10.28个百分点   2023年前三季度,申万医药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34个百分点,位列31个子行业第20名;中药板块指数上涨3.23%,跑赢申万医药指数10.28个百分点,是申万医药二级6个子行业中唯一实现正涨幅的子板块。市值排名前10名分别为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白云山、华润三九、以岭药业、东阿阿胶、济川药业、太极集团、天士力。   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减少10.18%   2023Q3,中药板块6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有25家,其中,陇神戎发、康惠制药、华润三九、葵花药业、贵州三力涨幅居前;同比减少的有40家。营业收入环比增长的有9家,其中,康惠制药、龙津药业、贵州三力等涨幅居前;环比减少的有56家。   净利润同比增长15.48%,环比减少16.28%   2023Q3,中药板块6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39家,其中,天士力、亚宝药业、陇神戎发、龙津药业、康恩贝等涨幅居前;同比减少的有26家。净利润环比增长的有19家,其中新光药业、沃华药业、新天药业、寿仙谷等涨幅居前;环比减少的有46家。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6.02%,环比减少12.96%   2023Q3,中药板块65家上市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的有21家,同比减少的有44家。陇神戎发、片仔癀、华润三九、启迪药业、特一药业等涨幅居前;康惠制药、步长制药、方盛制药、新天药业、大理药业等减幅居前。销售费用环比增长的有15家,环比减少的有50家。其中太龙药业、桂林三金、东阿阿胶、贵州百灵、龙津药业等涨幅居前,黄山胶囊、西藏药业、佛慈制药、新天药业、大理药业等减幅居前。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1.5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73个百分点   2023Q,中药板块65家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最低的为金陵药业的4.61%,最高的为龙津药业的73.70%。销售费用率低于10%的有9家,10%到30%的有17家,30%到50%的有31家,50%以上的有8家。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的有27家,同比减少的有38家,增加幅度居前的有陇神戎发、启迪药业、易明医药、奇正藏药、东阿阿胶等,减少幅度居前的有红日药业、上海凯宝、大理药业、新天药业、康惠制药等。销售费用率环比增加的有27家,环比减少的有38家,增加幅度居前的有桂林三金、奇正藏药、东阿阿胶、贵州百灵、易明医药等;减少幅度居前的有红日药业、寿仙谷、马应龙、新天药业。   投资建议: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创新获政策支持,中药研发迎来发展新看点;老龄化趋势叠加慢病率提升,具有“治未病”优势的中医药迎来新机遇。从联盟集采结果看,中成药集采降价较温和,配方颗类集采比预期提前,中标企业数量较多;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带动新进入品种实现终端放量,扩大行业规模。建议关注:1)具有品牌优势或大单品市占率领先的中药OTC标的;2)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管线布局丰厚的中药创新药标的;3)改革深化内部重塑带来业绩弹性的标的等。   风险因素:中成药集采超预期风险、配方颗粒集采超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公司改革不达预期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11-13
    • 点评报告:渠道转型成效显著,彩妆恋火快速放量

      点评报告:渠道转型成效显著,彩妆恋火快速放量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报告关键要素:   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5.36亿元(同比+34.34%),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44.84%),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75.99%)。其中,2023Q3实现营收4.77亿元(同比+46.10%),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1366.81%),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431.47%)。   投资要点:   公司Q3业绩加速修复。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5.36亿元(同比+34.34%),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44.84%),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75.99%)。其中,2023Q3单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6.10%/1366.81%/431.47%至4.77/0.43/0.38亿元,增速环比2023Q2表现大幅上升。主要是主品牌丸美线上渠道转型成效显著,抖音快手类直播渠道同比较好增长;第二品牌恋火快速放量,营收同比较好增长。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单价明显提升。分品类来看,2023Q3公司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美容类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65.76%/16.74%/97.75%至10.12/18.71/4.88/13.11亿元。其中眼部类Q3平均售价同比提升7.71%至90.72元/支;护肤类Q3平均售价同比提升35.00%至69.51元/支,主要系重组双胶原系列产品占比提升所致;洁肤类Q3平均售价同比提升31.60%至55.52元/支,主要系洁肤类产品升级且院线洁肤类产品占比提升所致;美容类Q3平均售价同比提升28.78%至76.03元/支,主要系售价较高的美容类大单品占比提升所致。   毛利率持续上行,销售费用率明显增加。2023Q1-Q3公司毛利率同比+2.86pcts至70.84%,其中Q3单季提升7.54pcts至72.44%,主要是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及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所致。费用端由于品牌转型期投放较大,使公司盈利能力改善承压,2023Q1-Q3公司净利率同比+1.30pcts至11.36%。其中销售费用率由于公司处于线上转型固化关键期,需要持续保持投入,且线上竞争激烈流量成本高涨而明显增加,2023Q1-Q3/Q3分别同比+5.03/5.72pcts至51.78%/59.09%;管理费用率由于公司积极推进降本提效,2023Q1-Q3/Q3分别同比-2.16/-2.96pcts至4.76%/5.4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消费复苏趋势不改,公司渠道建设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恋火品牌持续发力,有望实现市场规模扩张。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79/3.51/4.07亿元,同比增长60%/26%/16%,对应EPS为0.70/0.87/1.01元/股,11月1日股价对应PE为40/32/2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线上增速不达预期、产品推新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3
    • 点评报告:Q3业绩短期承压,静候改革后成效显现

      点评报告:Q3业绩短期承压,静候改革后成效显现

      个股研报
        华熙生物(688363)   投资要点:   Q3业绩短期承压。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42.21亿元(同比-2.29%),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24.07%)。单季度来看,2023Q3实现营收11.46亿元(同比-17.26%),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56.03%),Q3   3404   业绩同比跌幅较大,短期承压,推测主因消费疲软、公司主动调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影响所致。   盈利水平下滑,销售费用率下降。2023Q1-Q3,公司毛利率同比-4.16个pct至73.07%,净利率同比-3.43个pct至12.0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6.02%/7.57%/6.56%/-0.59%,同比分别-0.96/+1.26/+0.14/+0.41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主因公司主动调整护肤品业务,聚焦大单品、提升销售费用率较低的渠道占比、提升日销和自播占比等。   功能性护肤品战略调整阵痛,医美业务发展可期。原料:公司目前有7-8种在研胶原蛋白,已实现大分子的重组胶原蛋白制备,并于8月完成了重组III型人源胶原蛋白原料产品的上市,未来将会推进自产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料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医疗终端:公司的医美业务在过去经历了产品层面、渠道层面和组织架构层面的调整,目前产品管线规划已基本清晰。截止2023H1,公司医美线下渠道有动销机构数量约3500家,同比新增超1000家。我们预计公司的医美业务收入在2023年有望取得不错的增长。功能性护肤品:公司的功能性护肤品业绩承压,主因其2023年主动调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对品牌定位、渠道结构进行优化,并聚焦大单品战略、精细化运营等工作,合理优化功能性护肤品板块的销售费用率,期待改革后2024年的成效显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最新业绩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战略调整的情况,我们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63/1.97/2.32元/股(调整前为2.00/2.41/2.87元/股),对应2023年10月31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58/48/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市场竞争加剧、品牌拓展不达预期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2
    • 点评报告:昆药融合推进,配方颗粒业务波动

      点评报告:昆药融合推进,配方颗粒业务波动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2023年10月28日发布2023年三季报。   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62亿元(+47.23%),归母净利润5.25亿元(+1.20%),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5.56%)。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08亿元(+53.65%),归母净利润24.03亿元(+23.06%),扣非归母净利润23.04亿元(+29.2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50亿元(+51.16%)。   投资要点:   CHC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品牌OTC、专业品牌、大健康等业务增速较快。999感冒药品牌力、产品力持续增强,消费者/患者对999感冒灵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带动其他细分品类产品如抗病毒口服液、强力枇杷露等快速增长。昆药融合夯实公司CHC业务行业地位。   处方药业务消化政策影响,国药业务前三季度整体稳定   消化限抗限辅、集采、配方颗粒国标切换等政策因素带来的波动,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增强业务发展韧性,整体保持了平稳态势;国药业务三季度由于主动调整渠道管理,配方颗粒表现不佳,对当季表现有一定影响,对全年业务表现影响相对较小。在饮片业务增长带动下,国药业务前三季度基本保持稳定。   推进昆药融合,业务聚焦发展   推进昆药百年融合计划,在商业渠道、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融合深度推进。昆药业务将聚焦三七产业链和昆中药系列的精品国药业务,公司对其渠道赋能,有望在老龄化赛道实现长期发展。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重点研究项目进度较好   截至Q3,公司1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QBH-196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新药ONC201于2023年7月正式获批《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用于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的1类创新中药DZQE,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工作;“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复他舒?)针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示踪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在研经典名方30余首,并开展多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研究和申报。昆药集团自主研发的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1类药KYAZ01-2011-020临床II期已启动了二十余家研究中心,试验正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中药OTC行业龙头,OTC多个细分品类在行业领先,强大的品种品牌并购能力下,有望持续夯实OTC业务行业地位,实现持续增长;处方药专科业务逐步消化政策影响,实现稳步回升;昆药融合进展持续推进,业务聚焦老龄化赛道,在公司渠道赋能下有望实现稳步发展。基于基本面研究以及公司新发布的业绩报告,我们做出盈利预测调整,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8.98亿元/316.01亿元/353.46亿元(调整前为206.77亿元/238.04亿元/275.6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29.91亿元/34.32亿元/39.37亿元(调整前为28.83亿元/34.79亿元/39.68亿元),对应EPS3.03元/股、3.47元/股、3.98元/股,对应PE为14.68/12.79/11.15(对应2023年10月30日收盘价44.42元)。基于公司是中药OTC龙头,品种和品牌拓展能力强,处方药专科业务逐步消化政策影响,配方颗粒业务具备先发优势,预计公司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配方颗粒和中成药集采超预期风险,昆药融合不达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