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否极泰来,创新引领新周期
下载次数:
359 次
发布机构: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12-12
页数:
21页
行业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当前医药行业市场底部特征显现,可积极布局明年行情。从指数位置来看,历时三年调整到位,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分位;从政策影响来看,反腐正本清源,为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集采政策影响逐步出清,未来政策预期稳定;从基金持仓来看,当前基金仓位医药股持仓占比较低,为进一步加仓留下空间;从基本面来看,政策导致的业绩扰动将在四季度修复,明年疫情高基数影响明显减弱,医药行业轻装出发。
投资要点:
行业回顾:2023 年(2023/1/1-2023/11/30)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2.56%,跑赢深 300 指数 7.14 个百分点。从工业数据来看,由于去年受益疫情高基数的影响,今年同比增速依旧为负。从估值来看,医药各板块估值收敛至低位区间。
创新药:从主题投资到基本面。我们认为,2024 年创新药的行情将会从主题投资逐步过渡到基本面投资。政策对于创新产业支持发展,创新通道已经形成。在常规诊疗之外,尚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技术创新将会诞生一个又一个的大单品,国产研发也在逐步推进中。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创新药的估值压制因素进一步解除。
CXO:与创新药周期共振。长期来看 CXO 行业是一个商业模式好、成长性较高的赛道,国内 CXO 企业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良好的成本控制优势以及高效的研发交付能力,未来尚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当前 CXO 板块的调整需要等待创新药研发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届时“卖铲子”的 CXO 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医疗器械:把握细分增量市场机会。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市场对已经纳入集采的产品反应较小,未来主要看点在细分增量市场,通过产品创新满足新的需求。而体外诊断板块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爆发式业绩增长后需要回归常规 IVD 业务。
中药:政策呵护、业绩稳健、估值合理。近年来针对中药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发布,政府对中药产业一直保持着鼓励创新发展的积极态度。中药板块整体业绩增速稳健,且从内部来看,也不乏公司产品有突破或者营销改革成功带来的业绩爆发个股。从估值来看,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适中位置。如果考虑到未来中药产业的发展加速,估值有望进入扩张期。我们更看好中药产业中的品牌 OTC 公司,这类公司具备消费属性,适合长期价值投资;同时产品主要在院外零售市场,不受集采限制,自主定价空间大。
风险因素:集采政策力度超预期、创新药创新器械研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生物行业已显现底部特征,具备积极布局的条件。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经过三年调整,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已触底,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医药反腐正本清源,利空已基本消化,集采政策影响逐步减弱,未来政策预期趋于稳定。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56%,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7.14个百分点。 二级子行业表现分化,化学制药板块涨幅最高(3.59%),医疗服务板块跌幅最大(-15.35%)。
1-10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3.6%和16.4%,主要受去年疫情高基数影响。预计2024年该影响将消除。
申万医药指数整体估值(PE-TTM)为29.80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各子行业估值也均收敛至低位区间。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自2021年以来持续调整三年,当前估值处于底部区域,为未来估值扩张留下空间。
医药反腐正本清源,长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集采政策影响逐步减弱,市场反应趋于平淡。
公募基金医药生物行业持仓占比处于低位,未来有进一步加仓空间。
四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增长,明年疫情高基数影响减弱,整体增速有望转正。
2024年创新药投资将从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政策支持创新,技术创新将催生大单品,国产研发加速,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估值压制有望缓解。
CXO行业长期增长潜力巨大,但短期受创新药研发放缓影响,估值持续调整,需等待创新药研发进入新周期。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产化替代空间大。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未来增长点在于细分领域的产品创新。体外诊断板块需回归常规业务增长。
中药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大,业绩稳健,估值合理。看好品牌OTC公司,其消费属性强,且不受集采限制。
当前医药生物行业已显现底部特征,建议积极布局明年行情,重点关注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以及品牌中药OTC公司。
集采政策力度超预期、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研发失败等风险。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市场分析,认为医药生物行业已进入底部区域,具备投资价值。 虽然集采和反腐等政策带来短期冲击,但长期来看,行业发展前景向好,创新驱动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投资者应关注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并谨慎评估相关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中药Ⅱ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受政策和渠道影响中药板块业绩承压
医疗服务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外包服务行业利润增速亮眼,板块迎估值修复
医药商业行业跟踪报告:2025H1:实体药店整体业绩承压,出清和降本增效效果初显
点评报告:营收增速亮眼,营销投入加大导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