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浆源优势逐步释放,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浆源优势逐步释放,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2025年1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60.34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3亿元,同比增长+37%。分季度看,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123%;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108%。   经营分析   浆源优势逐步释放,采浆量持续提升。公司及所属血制公司依托国药集团与各地战略合作背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支持。2024年,公司多措并举推动血浆采集量提升,在营85家单采血浆公司(含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单采血浆公司)实现采集血浆2781吨,同比增长15.15%,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中原瑞德并表,公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积极应对行业竞争、深化资源整合,根据此前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蓉生拟以1.85亿美元总金额收购杰特贝林(亚太区)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根据公司10月21日公告,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已根据交易协议约定完成交割股权款的支付、工商变更登记等工作。中原瑞德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13个产品文号,在湖北省设置有5家浆站,均为全资且均已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并正常执业采浆,2023年共采集血浆112.37吨。并购完成后,公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研发持续投入,临床进展加速。公司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研发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兰州血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经获批上市,且相关生产场地已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成都蓉生研制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端持续优化,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39%)、17.42亿元(+13%)、19.58亿元(+12%)。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78、0.88、0.99元,对应PE分别为25、22、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浆站拓展不及预期;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新开浆站带来资本开支增加;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1-21
    • 深度报告:国内外用药领域标杆企业

      深度报告:国内外用药领域标杆企业

      个股研报
        小方制药(603207)   投资要点:   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外用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药企。公司前身上海运佳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深耕家庭常备外用药领域。公司以“做好家庭常备用药,让小方制药走进千家万户为企业宗旨,为广大患者提供品类齐全、疗效稳定、质量优异的外用药公司于2002年创设并持续使用的“信龙”商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品牌旗下的多种外用药产品—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水杨酸软膏、碘甘油、呋麻滴鼻液等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中国外用药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叠加新药研发和技术进步也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动力,中国的外用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米内网的数据显示,我国外用药市场销售规模从2017年的59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3%。   多元化的科普渠道和购药方式为公司产品开拓市场空间。公司产品的适应症主要为便秘、皮炎、口腔溃疡、痤疮等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潜在需求较大,客观上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上述疾病并非急重症,由于求医问药需要占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之对药物的抵触心态,导致大量患者主观上存在不就医、不用药的倾向,导致这类疾病用药率相对较低,很多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甚至部分患者处于长期带病状态,生活质量或健康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疾病和药品认知的不断提升,OTC药品消费观念和形式正在向功能性消费品转变,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潜在市场将得到转化,家庭用药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可以充分满足上述新增的用药需求,公司产品市场空间也将相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4元和1.32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2倍和21倍。公司作为国内外用药领域标杆企业,多款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市场第一。首次覆盖,给予对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相对集中的风险和研发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5-01-21
    • 价格调整短期业绩承压,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价格调整短期业绩承压,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2025年1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11.88亿元~13.06亿元,同比+0%~+10%;归母净利润4.93亿元~5.41亿元,同比+0%~+10%;   单Q4来看,预计实现收入2.18亿元~3.36亿元,同比-27%~+13%;归母净利润-0.61亿元~-0.12亿元。   经营分析   短期产品价格调整导致业绩承压,未来有望逐步恢复。2024年公司多款创新性产品持续发力,新产品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及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入院家数及终端植入量均增长较快。但下半年国内市场环境变化,公司部分原有主动脉支架产品通过医保局谈判降价,对全年销售额增速及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多款创新产品上市后有望带动业务逐步恢复。   海外市场推广力度加大,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在公司收入占比中进一步提升,并且公司持续推动全球范围内与区域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持续推进主动脉及外周介入产品在欧洲、拉美、亚太等国家的市场准入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动新产品在欧洲和日本的上市前临床试验。   员工持股计划设置高增长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4年12月公司公布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将2025年~2027年作为业绩考核年度,分别要求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6亿元、2025-2026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3.2亿元、2025-2027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1.84亿元,利润逐年同比增速目标在20%,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介入领域的竞争力,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6.15、7.89亿元,同比增长2%、22%、28%,EPS分别为4.08、4.99、6.40元,现价对应PE为27、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1-21
    • 2024业绩预告点评:小而美POCT龙头,经营情况持续向好

      2024业绩预告点评:小而美POCT龙头,经营情况持续向好

      个股研报
        奥泰生物(688606)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1月20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至8.70亿元,同比增加13.29%至15.28%;归母净利润2.78亿元至2.98亿元,同比增加53.95%至65.03%;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至2.41亿元,同比增加50.42%至64.03%。   经营情况提升明显。公司有效把握市场需求,持续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深化市场拓展策略;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多措并举,共同促进业绩的稳步增长。截至2024Q3,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8.72%,营业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12.39%,致使公司营业毛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50%;同时公司报告期内其他收益、投资收益等均比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长,因此公司,相应的净利指标以及收益指标均比去年同期增长明显。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改善。   专注POCT,国际市场影响力强:奥泰生物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线包括传染病检测、毒品及药物滥用检测、妇女健康检测等领域,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市场,尤其在欧美市场表现突出。近年来,奥泰生物通过上游生物原料自给和技术平台的持续创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新产品的快速迭代。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3年开发了25项新原料,其中4项为国内首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公司层面的考核以营业收入和国内外产品注册数量为主。公司目标2024-2026年营业收入达8.5亿至1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6%,2024至2026年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新增获批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数量不低于25个,2024至2026年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新增获批美国FDA(510K证书)产品数量不低于15个,以确保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进步。我们认为股权激励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进步与发展,同时彰显公司对于未来业绩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整体经营持续向好,因此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3.49/4.49亿元(此前为2.46/3.09/3.94),营业收入分别为8.64/11.25/14.85亿元(此前为8.46/10.84/12.41),EPS分别为3.54/4.40/5.67元(此前为3.10/3.89/4.9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1/16.19/12.5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延期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1-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公司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公司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个股研报
        奥泰生物(688606)   2024业绩持续大超预期,成长逻辑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8.55~8.70亿元,同比增长13.29%~15.28%;归母净利润2.78~2.98亿元,同比增长53.95%~65.03%;扣非归母净利润2.21~2.41亿元,同比增长50.42%~64.03%。单看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37~2.52亿元,同比增长21.68%~29.38%;归母净利润0.80~1.0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7~0.87亿元,同比增长32.46%~72.20%;考虑公司坚持全球分散化客户战略持续深化客户合作,近年来客户数量激增合力驱动业绩成长,并通过原料自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强势提升毛利率;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我们再次上调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8/3.6/4.5亿元(原值为2.77/3.48/4.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63/4.54/5.6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3/15.4/12.3倍,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逻辑在于客户数量激增,自主品牌比例提升明显,新品研发上市节奏加快   公司已上市产品多达130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现场检测等多个领域,能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持续聚焦研发注册,2024H1公司新增53项产品上市,自主研发的十四合一毒品联检产品(含芬太尼(1ng/ml)检测试剂)获得美国FDA510K认证。公司2024H1外销收入占比94.78%,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外销收入依然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其中毒品检测、常规传染病类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24H1新增境内外新客户数量多达400余个,充分证明公司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竞争力。ODM收入2.60亿元,占主营的65.53%,自主品牌收入1.37亿,自主品牌占比逐步提升,体现了公司既注重ODM的口碑积累又重视自有品牌培育,其中自有品牌营收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公司战略布局生物原料平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推出效率   公司战略布局上游生物原料平台,通过实现原料自给,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上游核心原料商的依赖,为产品迭代提供创新平台。公司2024H1生物原料研发成果丰硕,成功开发出9项新原料,包括依替氮卓抗原抗体、地芬诺酯抗原抗体、噻奈普汀抗原抗体、舍曲林抗体以及大肠杆菌k99抗体等,其中6项原料更是实现了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截至2024H1公司已实现自产并投入使用的生物原料种类超过300种,其中24项为国内首创原料。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1-21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三十载深耕化学发光,成就国产替代+出海领跑者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三十载深耕化学发光,成就国产替代+出海领跑者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国内化学发光领跑者,综合实力雄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新产业深耕体外诊断三十载,是国内化学发光解决方案的领跑者,具备系统的仪器试剂产品矩阵,是行业内试剂菜单最齐全的化学发光厂家之一,并通过横向拓展分子、生化等领域巩固龙头优势。同时作为发光出海的先行者,海外装机量与营收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3.2/28.5亿元,EPS分别为2.43/2.96/3.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4/20.9/17.1倍,考虑国内发光强势国产替代,国外加速区域覆盖兑现业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化学发光市场潜力较大,集采政策助力国产替代   (1)免疫诊断是我国IVD最大的细分领域,相关技术路径繁多且更新较快,其中化学发光技术优势显著成为免疫诊断领域主流技术。2022年化学发光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2018-2022年CAGR达21.67%,但该市场仍以外资为主,“罗雅贝西”占比超7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2022年化学发光作为主流技术在免疫诊断的中高通量市场中占比达88%,其中三级医院为该市场的必争之地,但该高端市场仍然以进口品牌为主,以新产业为首的国内玩家的产品性价比优势较明显,正在逐步抢占三级医院市场份额。(3)集采政策助力下,国内外厂商终端价接近,但国产厂商技术质量完全达标且有成本和出厂价优势,有望快速抢占外资市场份额。   仪器试剂协同发展,产品竞争力十分突出   仪器:尖端突破抢占高端市场,2018年推出全球首台检测速度达600T/H的发光仪MAGLUMI X8,截至2024H1,X8全球累计装机达到3170台。2024年推出更高通量MAGLUMI X10,检测速度达1000T/H。公司产品矩阵梯度配置满足不同客户要求,装机量稳步提升,带动试剂上量。试剂:公司是行业内试剂菜单最齐全的化学发光厂家之一,试剂种类持续增加,并且成功构建小分子夹心法技术平台,试剂性能优越。同时布局上游原料,助力试剂技术革新,推进降本增效和试剂产量增长。海外市场持续发力,横向拓展IVD业务领域   海外市场装机快速上量,截至2024H1,公司在海外市场累计销售超过20945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超过同期国内装机量,机型结构优化,海外中大型仪器装机占比达64.80%,有望助力试剂持续放量。海外市场持续拓围,公司产品已经出口155个国家,并设立10家海外子公司辐射区域市场,提升本地化经营能力。公司横向拓展布局IVD多领域,推出自研流水线SATLARS T8,整合生化、免疫、分子、凝血等五大领域,形成智慧实验室系统解决方案,构筑试剂采购护城河。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研发、注册、认证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01-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预计扭亏为盈,海外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预计扭亏为盈,海外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利润端预计实现扭亏为盈,海外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2025年1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10%,归母净利润约30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3300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加速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的获批上市为契机,迅速打开并深化了欧盟市场,海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超60%(约2.2亿元),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聚焦降本增效,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产品生产成本较2024年均有所下降。中长期维度看,公司逐步完成产品引进规划并持续推进引进产品出海,海外业务预计将进入加速成长期。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0.41/1.04/2.28亿元,EPS为0.20/0.52/1.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83.6/32.7/15.0倍,维持“买入”评级。   逐步完成产品引进规划,高效赋能国产高品质生物药出海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引进13种优势产品,其中肿瘤领域9个、消化及免疫领域2个、代谢病领域2个,预计2024-2025年累计将引入超15/20个产品。2024Q1-3公司自产EPO、GC和常乐康等产品持续拓展更多国际市场,新获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上市注册批件。EPO、GC制剂占比不断提升,自产产品海外销售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提升6.25%。   凭借20余年海外产品注册、开拓营销、合规审计方面丰富资源与经验能力,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引进产品在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共60余个国家110多项注册进程。引进产品白蛋白紫杉醇于2024年7月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批准,8月实现了首批发货,欧盟销售订单持续增加;自建白蛋白紫杉醇产线已通过欧盟的备案登记,有利于白蛋白紫杉醇销售毛利的提升。同时,公司新设立了德国子公司,将有力推动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及英国的销售。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公司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1-20
    • 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利润端短暂承压

      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利润端短暂承压

      个股研报
        共同药业(300966)   事件   2025年1月16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00-2,800万元,同比下降186.94%-221.71%,扣非净利润2,200-3,200万元,同比下降204.95%-252.66%。   观点   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毛利率下降及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利润水平。单季度来看,预计2024年Q4归母净利润亏损583.78-1,383.78万元,同比下降2,747.53%-6,375.65%;扣非净利润亏损783.78-1,783.78万元,同比下降266.24%-478.34%。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产品市场价格略有下降及新产品前期调试成本增加影响公司毛利率;②新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华海共同运营成本增加,同时研发投入增多,相应费用同比增加;③募投项目转固后可转债利息停止资本化导致利息费用增加。   产品向原料药延伸,2025年部分产品有望实现销售。子公司华海共同已储备了睾酮、地屈孕酮、熊去氧胆酸、氟维司群、依西美坦等13个原料药产品。2024年H2起,公司陆续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同时提交产品注册申报,预计2025年部分产品实现销售。产能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一期产品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并追加了二期产品生产线,不断丰富原料药生产线及产品。   产能大规模投放,助力营收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固定资产合计为8.58亿元,相较2024年6月底增加了3.4亿元,相较2023年年底增加了6.49亿元,总规模扩大约4倍,在建工程合计8.56亿元,预计募投项目“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于2024H2正式投产,华海共同原料药一期项目于2025年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部分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有望于2025H1顺利投产并实现收益。   投资建议   公司产能陆续投放,盈利能力有望随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修复,预测公司2024/25/26年营收为5.70/7.70/10.7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24/-0.12/0.38亿元,对应26年PE为57X,持续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1-19
    • 拟增发收购水木天蓬剩余股权获交易所批准,加码布局有源设备领域

      拟增发收购水木天蓬剩余股权获交易所批准,加码布局有源设备领域

      个股研报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   1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为直接及间接购买水木天蓬剩余48.184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价格为41567.57万元,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   点评:   整合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   公司拟投资4.16亿元收购水木天蓬48.18%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水木天蓬成立于2010年6月,是高新技术企业及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超声骨动力设备行业多年,掌握超声切割、生物组织识别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4月30日,水木天蓬在境内共持有专利技术81项,在境外共持有专利技术218项。水木天蓬2023年营业收入9268.77万元,净利润4161.36万元,收入规模、盈利能力均持续增长。公司收购水木天蓬后将整合超声骨刀业务,拓展公司产业链,使产品链条从骨科植入物延展到骨科有源手术医疗器械,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整体手术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   实现产品与终端客户协同效应,渠道资源共享与互补   公司骨科植入物产品应用于骨科手术,水木天蓬超声骨刀是骨科手术中先进的切骨设备和工具,公司与水木天蓬的终端客户上具有重合性。骨科植入物团队与水木天蓬超声外科手术设备团队协同形成特色疗法,并获得了市场的一定认可。公司收购水木天蓬控制权后,通过渠道资源协同,形成完善的基于学术的市场推广体系,双方整体市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市场推广效率有所提升。   布局有源设备领域,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业务的全球化发展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以现有产品线——脊柱、创伤及超声骨动力系统为基础,持续推进运动医学、骨科新材料、手术机器人等骨科相关领域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海外市场,公司依托子公司Implanet公司,将骨科植入物产品、超声骨刀产品及两者协同的创新疗法进行海外推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欧美高端骨科市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2/6.95/9.04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8.96/11.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1.90/2.66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1.95/2.81亿元),下调原因主要系集采降价影响以及春风化雨机器人的研发项目致研发费用增加,考虑到未来国内脊柱植入性市场稳定增长,公司脊柱产品核心竞争力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风险、收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1-18
    • 深耕内镜上游,整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深耕内镜上游,整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光学业务为基石,绑定大客户深化产业链布局。海泰新光2003年成立,聚焦医用内窥镜和光学产品业务,经过多年探索,形成光学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四大技术平台,与全球头部器械品牌史赛克深度合作,提供高清荧光内窥镜、摄像适配镜头和荧光光源模组等,基于核心原器件的积累,公司布局整机业务,纵向拓展产业链。   外科微创化促进硬镜普及,荧光技术迭代引领变革。硬镜主要用于普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骨科等科室,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趋势明显,各类硬镜在临床应用逐步普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及国内硬镜市场分别为72亿美元和110亿元,其中荧光硬镜分别为39亿美元和35亿元,荧光硬镜因具备更深   层显影、术中显影效率高等优势,国内外均对原有成熟白光技术进行替代。   技术积累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境外库存压力缓解业务重回正轨。公司基于四大技术平台,在光学镀膜、光学装配、精密光学加工、ISP图像处理等工艺/技术中持续打磨,奠定供应链上游领先位置,与史赛克合作程度不断深化,参与2008年以来历代内窥镜系统核心光学部件的研发和量产,并作为多个组件唯一设计、生产供应商。2017-2023年,公司与史赛克销售自1.19亿增长至2.79亿,销售占比稳定在60%左右水平,随着境外库存的逐步出清,公司有望随史赛克全球推广步伐加快,实现收入端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32/5.86/7.37亿元,同比增长-8.20%/35.67%/25.75%;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2.07/2.71亿元,增速分别为-20.83%/79.50%/30.84%,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0x、23x、17x。选取同为内窥镜赛道公司的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以及医疗器械上游供应商美好医疗作为可比公司。基于公司在内镜上游组件积累丰富,整机产品持续打磨成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单一客户占比过高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1-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