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新品放量加速,海外布局初见成效

      新品放量加速,海外布局初见成效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H1实现收入1.42亿元(+17%,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02亿元(+45%)、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2031%);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0.90亿元(+36%)、归母净利润0.11亿元(+595%)、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2023Q1受电生理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前经销商订货量减少的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2023Q2随着公司产品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集中采购陆续落地执行,手术量快速提升,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恢复增长。   新品放量加速,海外布局初见成效。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17%),电生理手术量快速提升,同比增长超过50%,截至2023H1公司三维手术累计超过4万例,累计覆盖医院900余家。公司首款国产压力导管从今年2月上市后,已在26个省市完成了300余例压力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获得多家临床终端认可,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知名度,推进新品快速放量。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国际销售网络,加大产品海外宣传力度。2023H1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60%,累计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共计新增11款产品在4个国家及地区获得首次注册证,不断扩大海外产品覆盖面,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打好基础。未来随着渠道拓展和产品知名度提升,有望快速推进公司海外业务扩张。   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加速产品迭代。2023H1公司研发投入4060.11万元(+22%),持续推进研发创新。新品研发方面,压力感知脉冲消融导管临床试验预计2023年年内完成;肾动脉消融导管于今年3月份完成首例临床入组;冷冻消融系列产品预计今年三季度获批;新布局的可伸缩针消融导管等项目也在研发推进中。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增强导管可视化消融效果;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预计下半年获批;对压力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等针对临床需求优化迭代。同时与Stereotaxis合作研发磁导航模块及磁导航消融导管,不断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0.57/1.06亿元,增速分别为694%/141%/86%,对应PE分别为331/137/74倍。考虑到今年公司重磅新品压力导管快速推进商业化,集采中标陆续执行带动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同时海外业务推广成效显著,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8-22
    • 研发投入造就产品优势,国际化持续推进

      研发投入造就产品优势,国际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亚辉龙(688575)   事件:   2023年8月17日,亚辉龙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54.00%;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78.74%。   新冠业务出清,主营业务增长强劲,非新冠收入同比增长40.6%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非新冠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国内非新冠自产收入6.70亿元(+50.86%),海外非新冠自产收入6703万元(+62.11%),代理业务1.69亿元(+21.21%)。公司自产化学发光业务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53.86%,发光业务增速十分亮眼;公司非新冠自产综合毛利率68.25%,其中化学发光业务毛利率82.11%,基本与同期持平。   化学发光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持续进军标杆医院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装机超1280台(国内880台,海外400台),同比增长46%;累计装机7850台(国内5700+台,海外2100+台),同比增长44%;其中超高速机(iFlash3000G)新增247台,新增占比28%。流水线新增装机26条,当前累计69条;公司自有产品覆盖医疗机构超5100家,全国三甲医院覆盖超1090家,三甲医院覆盖率66%。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拥有创新基因的优质标的   公司上半年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37亿元(+6.6%),占非新冠产品收入18%,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4%。报告期内,公司iBC生免一体机拿证,自有产品持续获证,国内累计化学发光注册证153张(含自免类注册证47张),含重磅产品自免性肌炎谱17项试剂盒,填补国内临床检测空白;公司武汉+长沙两地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将持续投入微流控、流式荧光、基因测序、上游原材料等项目。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原先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实现20.44/25.34/31.44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5.21/6.52/8.14亿元,考虑到公司新冠业务收入逐渐出清,我们调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20.37/21.27/26.43亿元,同比增长-48.8%/4.4%/24.2%;归母净利润实现3.70/5.20/7.08亿元,同比增长-63.4%/40.6%/35.9%;对应EPS为0.65/0.92/1.25元,对应PE倍数为24/17/13x。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自身免疫病检测为特色的化学发光IVD平台型企业,随着新增装机边际加速,配合单产逐渐提升,后续产品持续获批,2024年建议给到30x以上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风险、新品入院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2
    • 龙牡增长超预期,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龙牡增长超预期,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事件: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6亿元( +17.7%);归母净利润 2.5亿元( +34.1%);扣非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 +45.7%)。 Q2 收入 11.5 亿元( +24.9%),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 +53.7%)。 上半年投资收益 1.0 亿元( +24.6%)。   收入端: 60袋龙母壮骨颗粒超预期增长,创新药研发有序推进。 分业务来看,2023年上半年医药工业收入 11.2亿元( +23.9%),商业收入 10.2亿元( +11.4%);公司主导产品龙牡壮骨颗粒销售 3.3 亿袋( +32.2%),健脾生血颗粒/片 525.7万盒( +10.0%),小金胶囊 346.6万盒( -6.3%),便通胶囊 400.4万盒( +12.1%),健民咽喉片 227.6 万盒( +16.2%),雌二醇凝胶 85.7 万盒( +27.0%)。中药创新药小儿紫贝止咳糖浆、牛黄小儿退热贴、枳术通便颗粒研发工作按目标顺利推进,儿童制剂完成报产 1项、完成预中试研究 3项,取得保健食品备案凭证 1项,上市品种如复方紫草油二次开发工作亦有序推进。   渠道端: 广告营销带动销售, 院内产品逐步走向院外。 1) 院外: 围绕龙牡、便通双品牌制作广告在央视及各地方电视台、长短视频平台和新媒体按策略投放,新广告在试点省区投放效果喜人。 精细化 KA 连锁运营, 开展活动提升门店铺货率、动销率及店均单产, 60袋实现快速增长。 2)院内: 新产品 1.1类新药七蕊胃舒胶囊进入医保目录, 报告期内加快各省级医院、市场导入, 提高覆盖范围,同时积极筹备新产品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证后的上市工作。 公司院内销售人员逐渐转型为代理商,健脾生血颗粒 7 月院内端停止销售,院外实现快速布局。   利润端:毛利率提升显著,投资收益贡献亮眼。 2023上半年健民大鹏实现净利润 2.9亿元( +22.9%), 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 1.0亿元( +24.6%), 单二季度投资收入 0.5亿元( +42.5%)。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 46.1%,同比提升 4pp,主要系去年同期高毛利的 30 袋龙母壮骨颗粒占比下滑较多。销售费用率为 32.4%( +3.6pp),主要系销售投入加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亿元、 6.5亿元和 8.1 亿元, 对应 PE 为 20 倍、 16 倍和 13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龙牡壮骨颗粒销量增长或不及预期、体外培育牛黄销量增长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22
    • 益方生物(688382)公司点评:KRAS二期入组完成,多药物推进全球临床

      益方生物(688382)公司点评:KRAS二期入组完成,多药物推进全球临床

    • 爱博医疗(688050)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新品进入收获期

      爱博医疗(688050)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新品进入收获期

    • 血制品业务增速稳定,新产品逐步放量

      血制品业务增速稳定,新产品逐步放量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业绩简评   2023 年 8 月 21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15.41 亿元(+10%);实现归母净利润 3.26 亿元(+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57 亿元(+4%)。单季度来看,2023Q2 实现收入 7.35 亿元(-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0 亿元(-14%)。   经营分析   血制品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原料血浆采集量整体稳定。 公司持续聚焦血液制品业务的发展, 2023 年上半年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62 亿元,同比增长 10%。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 14 家单采血浆站(其中,山西阳城浆站于 2023 年 6 月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原料血浆采集量约为 215 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PCC 销售实现快速增长, 新产品业绩有望接续兑现。 产品结构方面, 核心产品白蛋白、静丙、纤原依然保持产销平衡,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 2.25 亿(+8%)、 2.57 亿(+20%)、 2.11 亿(-6%); 新产品放量速度加快, 其中 PCC 实现销售收入 2257.89 万元,同比增长 106.89%;八因子产品获得批签发并于 5 月份正式上市销售,各省挂网准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在研产品方面, 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 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目前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结构。   非血制品业务处置工作持续推进。 公司下属部分子公司天安药业、复大医药与华润医药控股下属华润双鹤、华润医商等存在一定同业竞争情况。华润医药控股承诺将督促公司在定增发行完成后 24个月内(即 23 年底前)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处置等方式退出Ⅱ型糖尿病化药业务和血制品流通等业务。 公司持续加强非血液制品业务的资源整合工作,推进非血液制品业务的剥离或处置工作,以实现华润医药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未来公司战略发展的重心将逐步聚焦于血液制品业务,随公司浆量扩张叠加效率提升,血制品业务远期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0(+16%)、 5.57(+11%)、 6.02 亿元(+8%)。 2023-2025 年公司对应 EPS 分别为 0.99、 1.10、 1.19 元,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31、28、 26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拓展不达预期,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血液制品质量安全性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22
    • 新华医疗(600587):高基数下业绩增长稳健,毛利率持续提升,国际化战略成效初显

      新华医疗(600587):高基数下业绩增长稳健,毛利率持续提升,国际化战略成效初显

    • 安图生物(603658)2023年中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看好化学发光

      安图生物(603658)2023年中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看好化学发光

    • 固生堂(02273):中期业绩亮眼,中医医疗服务龙头行稳致远

      固生堂(02273):中期业绩亮眼,中医医疗服务龙头行稳致远

    • 片仔癀(600436)2023年半年报点评:Q2医药工业营收提速,费用管控下盈利能力提升

      片仔癀(600436)2023年半年报点评:Q2医药工业营收提速,费用管控下盈利能力提升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