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硬镜整机三轮驱动,高壁垒光学技术延伸空间广远

      硬镜整机三轮驱动,高壁垒光学技术延伸空间广远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逻辑   美国客户设备放量带来零部件需求,驱动业绩增长稳健。 公司深耕于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领域,内镜上游组件如镜体、光源等销售带动公司快速成长。 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与海外客户形成较强粘性,上游组件伴随客户推出新品放量, 根据 2022 年业绩快报, 22 年收入同比增 54%, 利润同比增 55%, 未来预计会持续有新品推广及产品迭代机会带动上游组件稳定增长。   硬镜市场国内预计百亿空间, 公司延伸至下游内窥镜整机市场,三轮驱动销售有望把握国产化浪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硬镜市场预计到 24 年超过 100 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 由于硬镜研发技术壁垒高,且在中国起步较晚, 参与主体以进口厂家为主, CR3 超 70%。近年来国内政策频出推动国产替代, 带来国内整机放量契机, 公司通过与史赛克中国合作、 成立国药新光子公司以及自研整机三种方式共同推广, 有望把握市场机会放量。   光学技术筑底,未来拓展方向增长空间。 公司凭借扎实的光学技术, 进行下游的多领域拓展,涉及生物识别、工业激光及医用光学等领域, 生物识别中掌静脉模组产品与轨道交通、金融支付与汽车行业的相关公司进行技术和商务对接,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 有望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上游内镜组件持续放量,整机在国产化趋势下的放量 ,下游市场不断开拓。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83/2.52/3.65 亿元,同比增长 55%/38%/45%,对应 EPS 分别为2.10/2.89/4.20 元。   采用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 给予公司 2023 年 50 倍 PE , 12 个月内目标市值 126 亿元,目标价 145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美国客户销售存在较高依赖风险; 自主品牌整机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技术创新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3-23
    • 2022年净利增长7%,看好后续恢复性增长

      2022年净利增长7%,看好后续恢复性增长

      个股研报
        白云山(600332)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707.9亿元,YOY+2.6%,录得归母净利润39.7亿元,YOY+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2亿元,YOY+0.4%,EPS为2.44元,公司业绩基本预期。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159.8亿元,YOY+3.3%,录得归母净利润4.9亿元,YOY+20.6%,扣非后归母净1.9亿元,YOY+897.9%。Q4营收快速增长,扣非净利高增一方面是去年基期较低,另一方面2022年末新冠疫情达峰带动公司感冒类及消炎类药品销售增长。   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32元(含税),折算股息率约为2.3%。   疫情影响大南药及大健康板块营收小降。分版块来看:(1)大南药板块实现营收104.6亿元,YOY-3.0%,毛利率为48.0%,同比增加3.9pcts,主要是结构变化及部分产品提价。其中成药实现营收56.2亿元,YOY+6.6%,主要是滋肾育胎丸、华佗再造丸、夏桑菊颗粒等增长较快,化药营收48.4亿元,YOY-12.2%,但其中金戈仍实现营收10.5亿元,YOY+6.4%。(2)大健康板块实现营收104.7亿元,YOY-3.5%,毛利率为43.5%,同比减少3.8pcts,主要是2022年防疫管控影响王老吉凉茶销售,营收及毛利率均下滑,但预计随着2022年底的管控措施优化,2023年大健康板块将迎来恢复性增长。(3)大商业板块实行营收493.3亿元,YOY+5.0%,毛利率为14.1%,同比增0.39pcts,表现稳健。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措施转变后,预计门诊和餐饮人次将增加,我们认为公司各版块后续都将迎来恢复性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公司是南派中药集大成者,积极推动百年老字号焕发活力,打造“巨星品种”,我们认为在当下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中药业务将有较大发展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5.2亿元、49.6亿元,YOY分别+13.9%、+9.9%,,EPS分别为2.78元、3.05元,A股对应PE分别为11.3倍、10.3倍,H股对应PE分别为7.5倍、6.6倍,目前A股估值合理、H股估值偏低,继续给与“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王老吉凉茶销售竞争加剧,南药板块销售增长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3
    • 产品结构变化,2023有望迎来微卡放量

      产品结构变化,2023有望迎来微卡放量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项: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82.64亿元(+24.83%),实现归母净利润75.39亿元(-26.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5.10亿元(-26.26%)。   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5.00元(含税),送4股(含税),转增1股。   平安观点:   新冠疫苗影响减少,HPV疫苗保持放量   公司Q4单季度实现营收104.41亿元(+18.33%),实现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7.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9.20亿元(+8.71%)。   在各地疫情反复情况下仍取得理想表现。   全年来看,公司收入结构有较大变化。2021年全年子公司安徽龙科马实现营收84.19亿元、净利润55.80亿元,而2022年龙科马实现营收16.62亿元、净利润4.48亿元。考虑到2022年微卡销售规模有限,新冠疫苗需求的减少是龙科马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其他常规产品销售则有明显增长,公司常规自产产品全年销售17.60亿元(+35.82%),代理产品全年销售349.75亿元(+67.09%)。代理产品中,占比最大的HPV疫苗保持快速放量,2022年批签发数量增长超50%,估计销售收入增长达到70%左右。   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费用率同比有所变化。其中整体毛利率为33.63%(-15.40pct),销售费用率为5.84%(-0.15pct),管理费用率为0.98%(持平),研发费用率为2.23%(+0.43pct)。   代理协议续签,业绩确定性得到保障   2023年1月末,公司与MSD续签代理协议,继续由智飞负责MSD疫苗产   品在中国大陆的经销和推广。协议覆盖期限为2023H2-2026年,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每年度各疫苗品种的基础采购金额,总量超过1000亿元。该协议的顺利续签打消了二级市场对智飞代理权能否延续的担忧。稳健且长期的基础采购额也为公司后续业绩确定性带来保障。   疫情影响消退,微卡迎来放量良机   微卡是公司结核病系列产品的核心,其预防用适应症已于2021年6月获批。而与微卡配套的结核检测试剂宜卡更是在2020年4月就已获批上市。然而受疫情影响,结核病的防治在过去3年中并不是疾控中心工作重心,微卡与宜卡的推广也因此受阻。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微卡在2023年迎来放量良机。   每年国内有大约80万例结核病患者被报道,实际患病人群估计更多。这些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很可能成为结核病菌携带者,并有一定概率在未来发病,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宜卡+微卡的产品组合能够更快、更廉价、更有效地对结核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干预,契合我国消除结核病的目标。我们认为,随着疾控的精力逐步从疫情中解放出来,结核病防治将重新回到焦点,进而带动微卡系列广泛使用。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疫情消退后常规疫苗接种需求恢复以及微卡逐步放量,调整2023-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5.82、6.98、8.47元(原5.35、6.74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上市审批具不确定性,若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放量滞后;2)公司产品推广或生产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业务增长;3)疫苗产品受众广泛,若出现行业负面事件可能导致大众对疫苗产生不信任,进而影响疫苗市场需求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3
    • 全球首个4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全球首个4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个股研报
        神州细胞(688520)   事件   2023年3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4价重组新冠疫苗(SCTV01E)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4价新冠疫苗产品,也是继安诺能2(重组新冠病毒2价(Alpha/Beta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之后,公司第二款被国家纳入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产品。   点评   中国原研领先技术,全球首个4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SCTV01E是公司对新冠病毒变异快、以原始株为基础的国内外第一代疫苗对变异株中和抗体滴度和保护率下降等问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4价变异株重组蛋白新冠疫苗。SCTV01E的活性成分分别包含四种WHO认定的主要变异株阿尔法(Alpha)、贝塔(Bet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的重组S三聚体蛋白抗原,并采用比传统铝佐剂更能显著增强Th1细胞的水包油新型佐剂。   境内外临床数据显示,安全性与保护力皆优。SCTV01E于2022年1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应急批准进行临床试验,截至目前已在境内外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已取得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具有突出的广谱交叉保护优势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的高效防感染潜力。公司重组新冠病毒4价(Alpha/Beta/Delta/Omicron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SCTV01E此次被纳入紧急使用,后续若被国家相关部门规模化采购使用,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2年重组八因子收入超预期,更多在研生物药及创新疫苗推进中。公司业绩快报已披露,2022年总营收超预期过10亿元;重组八因子(安佳因)近期新获批儿童市场新适应症,还有阿达木单抗、贝伐单抗等将陆续在今年底或明年获批。全球领先的14价HPV疫苗也将开始3期临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将公司2022营收上调7.7%至10.23亿元,维持2023/2024年营收预测15.23亿元和28.32亿元;将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上调14.5%、13.5%和8.3%至-3.96/-0.59/5.43亿元。我们认为,神州细胞,是拥有一体化的领先重组蛋白研发与生产工艺技术的稀缺优质生物药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进展不达预期、新药商业化进展不达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3
    • 持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产能建设推动业绩增长

      持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产能建设推动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业绩简评   2023 年 3 月 21 日, 皓元医药发布 2022 年报,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3.58 亿元,同比增长 40.12%;归母净利润为 1.94 亿元,同比增长 1.39%;扣非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下降 11.77%; 剔除股权激励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6.34%。   经营分析   公司打造领先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产业化、全球化、品牌化战略为业绩增长提供驱动力。 单季度看, 公司 Q4 实现营业收入3.88 亿元,同比增长 42.01%;归母净利润 0.36 亿元,同比下降23.84%;扣非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下降 61.14%。   前端业务注重技术研发,持续进行品类扩充、客户拓展和品牌建设。 2022 年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收入 8.27 亿元(+51.76%),其中分子砌块收入 2.46 亿元(+78.43%),工具化合物收入 5.81亿元(+42.75%)。截至 2022 年底,公司累计自研、 合成约 18000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 产品储备超 8.7 万种,其中分子砌块约 6.3 万种、工具化合物约 2.4 万种,生物大分子超过 5900 种。   2022 年公司位于安徽合肥、山东烟台的研发中心和上海生化生物研发中心均投入运营, 为前端业务储备了充足产能。   后端业务订单增长强劲,仿制药和创新药双轮驱动。 2022 年   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生产收入 5.21 亿元(+24.97%),截至 2022年底后端业务在手订单约 3.7 亿元。公司累计完成超 120 个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生产工艺开发, 其中 107 个产品已具备产业化基础;仿制药项目累计 249 个,其中商业化项目 58 个; 创新药 CDMO累计承接 456 个项目。 公司在 ADC 领域具有特色技术和丰富经验,全年 ADC 项目数超 100 个。 2022 年公司收购药源药物 100%股权,马鞍山项目一期 1 个车间开始试生产、新建的 2 条 ADC 产线投入运营, 各基地间形成联动协同, 全方位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 们 预 计 2023-2025 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3.33/5.18/7.71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7/24/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下降风险、 技术创新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宏观环境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汇率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2
    • 建设期投入加大利润受挫,业务建设持续推进

      建设期投入加大利润受挫,业务建设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事项:   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3.58亿元(+40.12%),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1.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11.77%)。与快报基本保持一致。   公司公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3.80元(含税),并转增4股。   平安观点:   能力建设期投入加大,叠加疫情与激励摊销,拉低全年利润   公司各业务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仍取得理想的增长。前端业务全年实现营收8.27亿元(+51.76%),其中分子砌块实现收入2.46亿元(+78.43%),工具化合物实现收入5.81亿元(+42.75%)。后端业务全年实现营收5.21亿元(+24.97%),其中仿制药实现收入2.09亿元,创新药相关收入3.12亿元。   公司处于能力建设期,人员与产能追加较多。2022年公司员工总人数增加至3368人(同比+1882人)带来额外费用支出,多项产能的启用也产生了额外折旧。公司全年主业毛利率为51.72%(-2.56pct),销售费用率为8.11%(+0.93pct),管理费用率为12.45%(+0.68pct),研发费用率为14.84%(+4.17pct)。上述因素叠加年内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和股权激励摊销,公司利润增长短期受挫。   各项主业推进顺利,强化竞争力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前端业务累计储备分子砌块6.3(同比+2.1)万种、工具化合物2.4(同比+0.8)万种。同时公司前端业务向生物大分子延伸的打法初具雏形,已具有重组蛋白、抗体等超5900种大分子试剂产品。后端业务继续扩大创新药CDMO收入占比,目前该比例已达到59.87%。   公司进一步扩大ADC业务的领先优势,承接ADC项目超100个(+84.58%),合作客户超600家(+84.10%)。3条ADC高活产线的顺利启用使公司有机会介入更多规模化生产的项目中去,跟随项目推进做大业务体量。   自建+收购,产能逐步落地   公司的实验室与工厂产能在2022年密集落地。自建产能中,安徽合肥研发中心、山东烟台研发中心、上海生化生物研发中心以及创新药CDMO创制研究中心均已投入运营。马鞍山工厂也在2022年内启用了第1个车间,其他车间也将陆续建成。   此外,公司通过收购方式取得药源药物(原料药公斤级实验室+制剂车间)和泽大泛科(仿药原料药与制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额外产能的获取。各类产能逐步投入使用,为公司未来增长打下基础。随着后续业务开展,公司的单人产出与反应釜利用率将会回到较高水平,带动整体业绩增长。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公司新产能逐步放量,以及药源增发并表,调整2023-2024年EPS预测并新增2025年EPS预测为3.00、4.41、6.59元(原2023-2024年EPS预测为3.82、5.69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2
    • 泓博医药-30123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小分子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商,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泓博医药-30123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小分子药物研发一站式服务商,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 智飞生物(300122):核心品种HPV疫苗持续放量,常规自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

      智飞生物(300122):核心品种HPV疫苗持续放量,常规自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

    • 新华医疗(600587):强主业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大,国改深化有望迎“业绩+估值”双击

      新华医疗(600587):强主业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大,国改深化有望迎“业绩+估值”双击

    • 瑞普生物(300119):优质资源强强联合,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瑞普生物(300119):优质资源强强联合,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