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首次覆盖报告:多业务条线齐头并进,转基因龙头启航在即

      首次覆盖报告:多业务条线齐头并进,转基因龙头启航在即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核心观点   饲料“压舱石”护航,养殖、种业双向发展。公司以饲料业务起家,2001年起陆续覆盖种业、植保、动保和种猪等多个研发壁垒较高的领域。饲料方面,公司主推科技含量较高的乳猪料等高端料,目前已拥有产能约1000万吨,同时也是全国预混料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种业方面,经过十余年的科技创新投入,公司生物育种成果卓著,转基因技术护城河深厚。生猪养殖方面,目前公司已拥有3家国家核心育种场以及“9+1”养殖平台,生猪出栏量位列全国前十。   转基因技术布局领先,2023年有望开启高增长。目前我国转基因商业化在政策端已无障碍,2022年底已召开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会议,2023年有望成为转基因商业化元年。目前我国已发放13张/4张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公司拥有其中4张/1张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转基因玉米方面,公司为我国拥有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数量最多、应用面积最广、复合性状产品最多的企业。公司设定“低、中、高”多层次推广方案,有望最先、最大程度受益于转基因商业化而迎来市占率的加速提升。此外在转基因大豆方面,公司聚焦南美市场,积极布局“种出豆进”战略,目前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9004和抗虫大豆转化事件DBN8002已在阿根廷获得种植许可,其中DBN9004亦获得中国进口证书和国内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玉米、大豆双轮驱动,种业业绩有望开启高增长。   饲料扩产打开成长空间,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饲料业务是公司的现金牛业务和支柱产业,2019-2021年公司饲料市占率连续3年增长,2021年在所有上市饲企中位居第五,浙江省市占率达15-20%。2021年公司实现饲料销量589.59万吨,2012-2021年CAGR为10.34%;2022H1受下游养殖行情低迷影响,公司饲料销量下滑,实现饲料销售235.05万吨,同比-19.42%。产能方面,2022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布局东北、西南和华北地区的饲料产能,助力中长期1000万吨饲料销量目标实现。产品结构方面,公司饲料业务定位高端料,饲料毛利率行业内绝对领先。2022年5月起我国能繁母猪产能恢复预计推高2023Q1后生猪存栏量,需求增长有望带动饲料销量回暖,进一步夯实公司业绩基础。   生猪养殖“质、量”兼顾,板块业绩修复可期。公司2016年提出养猪大创业战略,养殖业务发展迅速,2018-2022年生猪出栏量CAGR近28%,2023年有望达到600万头(同比+35%)。作为农业科技企业,公司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注重提升养殖质量,持续加强科研投入来降本增效。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部分平台完全成本已低于16元/kg,随产能利用率逐步上升,2023年自繁自养完全成本有望达到14元/kg。此外2021年公司生猪PSY达到25-26头,北镇猪场可达27-28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生猪出栏量稳健增长,成本有望继续优化,生猪养殖业绩修复可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3.98/403.01/448.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7/14.54/16.5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4年PE分别为690.18/22.32/19.62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发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4页
      2023-03-29
    • 巨子生物(02367)事件点评:新品渠道双发力,前景广阔

      巨子生物(02367)事件点评:新品渠道双发力,前景广阔

    • 2022年疫情影响下显韧性,2023年有望恢复高增长

      2022年疫情影响下显韧性,2023年有望恢复高增长

      个股研报
        新天药业(002873)   事项:   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5.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2.71%;EPS为0.50元/股。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其中20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2.73%;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3.9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45.75%。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1.0元(含税)。   平安观点:   2022年疫情影响下业绩展现韧性,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公司实现收入10.88亿元(+12%),归母净利润1.16亿元(+15%),基本符合之前市场预期。因公司核心产品主要在医院端销售,我们认为在疫情影响下仍 展 现 出 较 强 的 韧 性 。 从 盈 利 能 力 来 看 , 2022 年 毛 利 率 77.26%(-2.00pp),我们认为主要受上游药材涨价等因素影响;净利率10.67% ( +0.30pp ) , 基 本 持 平 。 2022 年 销 售 费 用 率 48.91%(+0.26pp)、管理费用率13.04%(-0.81pp)、研发费用率1.98%(-0.12pp)、财务费用率1.03%(-0.71pp),基本保持稳定。   核心产品稳定增长,OTC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核心产品主要为妇科用药坤泰胶囊、苦参凝胶,泌尿系统用药宁泌泰胶囊,清热解毒用药夏枯草口服液等。2022年妇科类收入7.69亿元(+12%),我们预计其中坤泰胶囊收入超5亿元;泌尿系统类收入2.22亿元(+10%),主要由宁泌泰胶囊贡献;清热解毒类收入0.80亿元(+17%),主要为夏枯草口服液。2022年公司开始推行以和颜坤泰为核心的“龙门计划”,打造OTC品牌效应,我们认为伴随疫情解除,2023年OTC端收入将明显提升。   公司是中药创新药研发龙头之一,2023年迎来陆续报产节奏。公司拥有龙岑盆腔舒颗粒、苦莪洁阴凝胶、术愈通颗粒3个中药新药产品且已完成临床三期试验,拥有中药配方颗粒品种445个,完成国标备案179个,且经典名方产品的研发也已初见成效,目前涉及妇科、儿科、老年科等领域的8首经典名方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认为2023年开始公司创新管线将逐步迎来报产节奏。2023年有望恢复高增长,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公司股权激励目标,2023年解锁目标A为以2020年营收为基数,2023年增长100%;或以2022年营收为基数,2023年营收增长27%。我们认为在疫情放开背景下,叠加股权激励目标,2023年有望实现高增长。考虑到2022年业绩受疫情影响,我们将2023-2024年盈利预测下调至1.45亿、1.78亿元(原预测为1.87亿、2.39亿元),新增2025年公司净利润预测,预计为2.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22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带量采购、医保谈判及目录调整等政策陆续实施,部分药品价格面临下降风险。2)产品研发风险:药品研发周期长、难度高、投入成本大,存在不能顺利上市、研发周期延长、关键技术和人才流失等风险。3)2023年疫情反复风险:若2023年再次出现疫情反弹小高峰,或对产品放量造成不利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8
    • 核心产品稳定增长,净利润表现亮眼

      核心产品稳定增长,净利润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事件:3月28日],同仁堂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72亿元,同比上升5.27%;实现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上升16.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上升15.67%。   点评:   前五名系列产品持续增长,归母净利润表现亮眼。据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53.72亿元(+5.27%),其中前五名系列产品营收45.04亿元(+9.42%),毛利率60.26%,比2021年提升1.07pct,显示大品种战略有成效。按治疗领域划分,公司心脑血管类产品收入为40.63亿元(+11.96%),毛利率为61.20%,比2021年提升1.24pct,核心业务盈利能力较好;补益类产品收入为15.67亿元(+7.60%);其他产品收入为33.33亿元(+15.44%),毛利率为40.25%,显示部分品种具备成长潜力。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16.17%),表现亮眼,净利润率同比有所提升。展望2023年,我们看好疫后消费复苏,同仁堂商业业务有望实现增长。   参控股公司增长较好,带动公司整体收益提升。据年报,2022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2亿元(+10.95%),净利润10.02亿元(+15.55%);同仁堂国药实现营业收入14.95亿元(+15.76%),净利润5.96亿元(+10.39%);同仁堂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5.54亿元(+2.75%),净利润3.62亿元(+17.06%)。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参控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多轮驱动公司整体收益增长。   稳中求进,加速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据年报2023年经营计划,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品牌、品种、品质”工作,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在产线端,公司将在聚焦大品种战略落实的同时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公司整体业务的转型与产线布局的优化;在营销端,公司计划推进营销组织体系新突破,加速线上线下一体推进,逐步实现数字营销转型升级与学术推广转型升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同仁堂23-25年营收分别为173.45/195.88/221.43亿元,归母净利润16.83/19.80/22.77亿元,对应PE为40/34/3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政策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稀缺原材料断货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3-28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渠道拓展持续推进步入发展快车道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渠道拓展持续推进步入发展快车道

      个股研报
        新天药业(002873)   业绩符合预期,运营能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报: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2.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6亿元,同比减少39%。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预计公司在产品力不断提升、渠道大力拓展下,产品销售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我们上调2023-2024年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原1.43)、1.87(原1.72)、2.2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5、0.81、0.9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9、16.9、13.9倍,公司于中药细分领域领先,OTC渠道扩展助力业绩提速,成长潜力大,维持“买入”评级。   渠道拓展持续推进,品牌力不断加强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立了专业、稳定的职业化的营销队伍。公司自2018年大力拓展OTC渠道,以院端市场和OTC渠道端形成1:1的营收贡献格局为目标,有望进一步推进产品销售,提高盈利能力。公司正加快品牌建设,全方位打造公司的医药商业品牌形象。在OTC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将继续以“和颜”品牌建设为中心,持续投入资源并进行精细管理,探索在消费者群体中建立独特的女性健康品牌。此外,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以及资本市场等领域,均将探索建立符合医药产业属性和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独特品牌。   持续进行研发储备,夯实核心竞争力   持续进行中药新药、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等产品研发储备,中长期产品研发布局发展预期明显。2022年底,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3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11个,药品批准文号32个。研发储备方面,公司拥有3个中药新药产品且已完成临床三期试验;拥有中药配方颗粒品种445个,完成国标备案179个;经典名方产品的研发已初见成效。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逐步进入小分子化药领域。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失败,渠道推广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3-28
    • 巨子生物(02367):业绩延续高速增长,两大产品“双轮驱动”

      巨子生物(02367):业绩延续高速增长,两大产品“双轮驱动”

    • 康师傅控股(00322):23年将增加费用以夺回市占率

      康师傅控股(00322):23年将增加费用以夺回市占率

    • 复星医药(600196)2022年年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创新与国际化硕果累累

      复星医药(600196)2022年年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创新与国际化硕果累累

    • 巨子生物(02367):品牌与渠道强力双击,DTC收入高增112%

      巨子生物(02367):品牌与渠道强力双击,DTC收入高增112%

    • 巨子生物(02367):扩新品+拓渠道,旗舰品牌表现优秀

      巨子生物(02367):扩新品+拓渠道,旗舰品牌表现优秀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