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雍禾医疗(02279)22年年报点评报告:短期承压,看好疫后修复+内部改革+单店爬坡带来的业绩弹性

      雍禾医疗(02279)22年年报点评报告:短期承压,看好疫后修复+内部改革+单店爬坡带来的业绩弹性

    • 雍禾医疗(02279):疫情下业绩承压但积极开店抢占市场,看好23年恢复性增长

      雍禾医疗(02279):疫情下业绩承压但积极开店抢占市场,看好23年恢复性增长

    • 和元生物(68823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小而全的CGTCDMO领头羊,产能扩张驶入发展快车道

      和元生物(68823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小而全的CGTCDMO领头羊,产能扩张驶入发展快车道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外部BD+内部整合有望带来长期成长

      中国生物制药(01177):四大治疗领域亮点频频,外部BD+内部整合有望带来长期成长

    • 华兰生物(002007):血制品增长稳健,流感疫苗恢复可期

      华兰生物(002007):血制品增长稳健,流感疫苗恢复可期

    • 华熙生物(688363):费用优化迎盈利拐点

      华熙生物(688363):费用优化迎盈利拐点

    • 2022年度报告点评:全年增长强劲,订单充沛保障未来业绩

      2022年度报告点评:全年增长强劲,订单充沛保障未来业绩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   百诚医药近期发布2022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6.07亿(+62.27%),主要系:公司抓住国内药物研发CRO市场的良好发展机遇,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研发团队的建设,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期新增订单10.07亿(+24.69%),充足的订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归母净利润1.94亿(+74.78%),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64.95%);分季度看,2022Q4公司实现收入1.87亿(同比+22.80%),归母净利润0.49亿(+5.10%),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7.41%)。   研发投入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不改公司强劲盈利能力   从营业成本角度看:2022年公司营业成本为1.98亿(+61.74%),毛利率为67.37%,同比略有提升;2022Q4营业成本为0.71亿(+42.08%),成本增速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22.80%,毛利率为61.99%,同比下滑5.16pct。从费用端看: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1.29%,同比收窄;管理费用率16.70%,同比增加3.90pct,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及赛默制药投产后相关人员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27.34%,同比增加5.66pct,绝对值同比增长111.76%,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对创新药、仿制药研发持续投入。扣非净利率上,2022年为27.94%,同比略有提升,2022Q4扣非净利率为19.67%,同比下滑6.42pct。   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推进,赛默合力打造“研发+生产”闭环平台2022年公司已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250余项,完成中试放大阶段64项,在验证生产阶段17项。期内研发成果技术转化71个,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项目达到73项,已获批的项目为6项,其中多巴丝肼片为国产首家申报,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项目获得权益分成5691.50万元。赛默制药对内对外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009.31万元,对内完成152个受托研发项目CDMO服务,其中对外客户CDMO实现营收2080.22万元(+121.27%),实现毛利率32.06%;累计承接项目360余个,已完成项目落地验证200多个品种,申报注册78个品种,位居全国前列。产能建设上,截至2022年末,赛默制药已建成药品GMP标准的厂房及配套实验室10.1万平方米,在建工程超5.46亿,同比年初增长424.8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1亿,同比年初增长175.07%,主要系临平募投项目进度的推进以及赛默制药金西项目二期建设进度增加。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转化+受托开发+权益分成"经营模式,充足的订单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持续增长,我们微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0/12.51/16.58亿元,增速分别为48.15%/39.07%/32.50%;归母净利润为2.89/3.91/5.15亿元,增速分别为48.76%/35.48%/31.69%;EPS为2.67/3.62/4.76元/股,对应PE为24.02/17.73/13.4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人才流失和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4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各项改革措施皆落实且成效明显,看好2023年延续高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各项改革措施皆落实且成效明显,看好2023年延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各项改革措施皆落实且成效明显,维持 “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度报告: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140.51 亿元(+16%),归母净利润 3.50 亿元(+167%), 2022 年收入端完成 15%的年初目标增速,利润端实现历史性突破。 考虑到公司对 2023 年医药工业、医药商业板块收入设置较高增长目标,我们上调 2023-2024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5 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170.10/202.98/239.49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15 (原为 5.82)/8.75(原为 7.98) /12.27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9.0/27.4/19.5 倍,自国药集团入主以来, 各项改革措施皆落实且成效明显,维持 “买入”评级。   2022 年各项改革措施皆落实, 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公司在 2022 年初提出的“规范治理、聚焦主业、突破销售、提质增效”工作方针, 2022 全年各个工作方针都落到了实处, 例如激励机制完善,销售人员人均薪资明显提升,带动大单品快速上量, 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从业务来看,现代中药收入增长 22%,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中成药大单品皆实现高增长,华东、华中等地区收入增长超过 30%,川渝外地区扩展取得成效。   看好 2023 年延续高增长,目标 2023 年收入增速超过 20%   展望 2023 年,短期来看, 由于畅销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于 2022Q4 收到大量预收货款, 2022Q4 合同负债高达 13.74 亿元,远高于之前年度 3-4 亿的规模,随着2023 年初陆续发货,我们预计该部分订单将明显增厚 2023Q1 收入。 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 OTC 板块通过区域/品类拓展能够延续较高增长,处方药板块经历疫情后能够恢复增长, 公司目标 2023 年整体医药工业板块收入增长 30%, 医药商业板块通过 2022 年整合有望开启新增长, 公司目标医药商业收入增速为 20%,整体收入增速超过 20%,此外, 中药材业务快速推进下发展潜力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4-04
    • 母公司业绩表现亮眼,精品战略提价可期

      母公司业绩表现亮眼,精品战略提价可期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3.7亿元(+5.2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16.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0亿元(+15.67%)。Q1/Q2/Q3/Q4收入分别为39.5亿元/35.5亿元/33.9亿元/44.7亿元。Q1/Q2/Q3/Q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3.4亿元/2.6亿元/4.2亿元。Q1/Q2/Q3/Q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3.4亿元/2.5亿元/4.1亿元。   财务费用下降,毛利提升显著。公司净利润率为14.3%,同比提升1.3pp,主要系毛利率有所提升、以及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导致。从成本端来看:2022年毛利率为48.8%(+1.2pp),毛利率的增长主要来大品种提价与聚焦大品种战略。销售费用率为20%(+1.2pp),一方面系2022年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另一方面系本期营销投入增加所致,总体上销售费用较去年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开展营销需求、加大零售终端布局推广所致。管理费用率为8.73%(-0.4pp),主要系上半年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为-0.1%(-0.3pp),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增加、随短期借款减少利息指数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为1.4%(+0.2pp),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工业:聚焦大品种提升毛利,科技子公司业绩增长亮眼。2022年工业收入98.4亿元(+10.86%),工业板块的毛利率为48.95%(+0.82pp)。全面推进大品种战略落地实施,着眼精准营销,稳步推进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坤宝丸、锁阳固精丸五大核心。1)母公司总收入36.9亿元(+8.9%),净利润10.9亿元(+27.3%),利润率29.5%,同比提升4.3pct。主要系公司安宫牛黄丸在2022年受益于产品提价,毛利率改善明显。同时部分品种也推出精品系列,并且实现提价对于毛利率改善显著。预计2023年安宫牛黄丸将推出精品系列,产品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2)子公司同仁堂科技的感冒清热类药品在四季度疫情受益明显,随着库存清理,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9.9亿元(+11%),净利润10亿元(+15.6%),2023年预计会有较快增速。3)子公司同仁堂国药由于香港、澳门疫情缓解,所售产品为新冠疫情受益品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15.8%),净利润5.8亿元(+16%)。2023年10月11日,公司发布《关于四个产品获得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注册许可证的公告》,同仁堂制药厂四个产品“时疫清瘟丸、养阴清肺丸、苏合香丸、巴戟天寡糖胶囊”获得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注册。   商业:华东华南布局推进,有望受益医保政策调整。2022年商业收入84.8亿元(+2.9%),商业板块的毛利率为31%(-0.6pp)。公司加大零售终端布局推广,统筹经济运行和资源调配,提升店铺运营效率和技术水平。2022年新开门店24家,华东华南地区新增药店9家、7家,截至2022年末一共有942家,其中配备医疗诊所数量595家。2022年9月1日起,北京市个人账户实现定向使用,同时,2022年12月31日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将“补肺丸”等7个药品临时性纳入本市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通知》,将同仁牛黄清心丸临时纳入本市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按甲类药品报销,暂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北京个人账户可用于在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使用,公司在北京密集布局,2023年有望受益此政策实现快速恢复。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20.2亿元和23.8亿元,对应PE分别为45倍、37倍和32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4
    • 客户临床管线渗透顺利,经营效率稳步提升

      客户临床管线渗透顺利,经营效率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事件:奥浦迈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公司收入2.94亿元,yoy+38%,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加74%,扣非归母净利润0.89亿,同比增长79%。毛利率63.97%,同比降低2.79pct,归母净利率35.71%,同比增长7.31pct,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点评:   培养基业务持续高增长,海外增速加快。从产品端来看,培养基业务实现收入2.03亿元(+59.18%),毛利率为74.32%,同比增加0.50pct(若扣除21年培养基配方转让业务,则收入同比增长72.31%,毛利率提升3pct);CDMO业务实现收入0.91亿元(+7.01%),毛利率40.99%,同比增长1.94pct。从地域来看,海外增速明显加快,实现境外收入0.51亿元,收入占比约为17.46%,较2021年增长超15倍,海内外客户反馈良好,HEK293(OPM-293CD05 Medium)培养基已通过FDA的DMF备案,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加大研发投入,费用端持续优化,经营效率有效提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维特原有蛋白药物需求基础上,开发产品满足新增核酸药物需求,推出新产品服务如OPM-CHO平台、mRNA分析服务等,广受客户的认可和好评,研发费用达3300万,同比增长68.6%,费用率为11.3%。同时,22年较21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率整体降低约1.55pct,其费用率合计约为31.63%。另有约1400万的利息收入,对利润端拉动明显,若假设利息收入持平21年(约为489万元),则归母净利率预计为32.65%,同比增长4.3pct,费用管控较为出色。   下游客户临床管线渗连顺利,有望带动公司产品持续放量。我止2022年末,下游客户中共有111个已确定中试工艺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处于临床前70个(+24)、临床Ⅰ期19个(+11)、临床I期7个、临床Ⅱ期14个(+2)、商业化1个。下游客户的临床进展,有望带动公司培养基收入放量。总的来看,现阶段后端为前端客户提供粘性、后期CDMO产能建设完成后前端培养基有望为后端生产导流,实现对客户的深度绑定,有望使公司维持国产培养基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随着下游客户管线向后推进、培养基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经营效率持续优化,我们预计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4.12/5.83/8.11亿元,增速为39.8%/41.5%3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14/2.91亿元,增速为43.7%/41.6%35.5%。对应2023-2025年EPS分别为1.85/2.62/3.55元,PE为60/42/31倍。   风险因素: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增订单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刷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4-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