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血制品盈利能力提升,疫苗批签发相较去年同期滞后

      血制品盈利能力提升,疫苗批签发相较去年同期滞后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32.53%),归母净利润5.27亿元(-9.66%),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14.07%),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疫苗销售量减少所致(去年同期有提前发货)。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58.7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49.88%),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50.49%)。   点评:   血制品:23H1实现营业收入14.31亿元(+11.68%),我们测算归母净利润4.54亿元(+18.83%),扣非归母净利润3.58亿元(+26.57%)。分产品来看,白蛋白实现收入5.15亿元(+8.55%),静丙收入4.71亿元(+38.84%),其他血制品4.45亿元(-4.84%),静丙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同时带来了毛利率的提升,23H1血制品板块毛利率为53.72%,同比增加1.18pcts。2023年上半年,伊川、潢川、商水三家浆站获准采浆,长垣、都安、陆川、巫溪、彭水及石柱共6家浆站的许可证到期均按时换发新的采浆许可证,23M8夏邑浆站获准采浆,新浆站的不断获批及原有浆站的浆源拓展为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保持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苗:23H1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85.97%),归母净利润1.08亿元(-63.71%),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78.23%),业绩下滑主要系受国内流感疫苗批签发时间较去年延后所致。疫苗公司积极推进流感疫苗的生产、批签发及销售工作,流感疫苗已于6月29日全国首家对外供货,截至目前,疫苗公司共取得流感疫苗批签发72批,批签发批次数量居国内首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亿元、17.50亿元、19.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17.3%、14.0%。我们预计公司的血制品温和回升,流感疫苗在后疫情时代重新迎来放量期,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0XPE,对应目标价24.54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流感疫苗接种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09-14
    • 迪瑞医疗23年中报点评:仪器高增迅速抢占市场,华润赋能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迪瑞医疗23年中报点评:仪器高增迅速抢占市场,华润赋能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 平安好医生(01833):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好医生(01833):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业绩符合预期

    • 复星医药(600196):创新兑现,成长确定,实控人拟增持近亿元

      复星医药(600196):创新兑现,成长确定,实控人拟增持近亿元

    • 友芝友生物-B(02496):新股报告

      友芝友生物-B(02496):新股报告

      中泰国际证券
      5页
      2023-09-14
    • 成品药集采风险出清,失眠新药一枝独秀

      成品药集采风险出清,失眠新药一枝独秀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平安观点:   京新药业产品管线丰富,财务状况稳健。 公司构建了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完整制药产业链,坚持化药为主、中药为辅,实现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适时发展医疗器械。 京新药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健增长。 2023H1 营收19.37 亿,同比增长 3%,净利润 3.16 亿,同比增长 6%,受公司销售调整影响增速略有下滑。 公司毛利率及销售费用率下滑趋缓。 2018-2023H1,受集采影响,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 2023H1 分别为50.51%和 16.31%,下滑逐步趋缓。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自 2018年以来受成品药集采影响逐年下滑, 2023H1 低至 20.57%。 医药制造板块贡献核心毛利,成品药业务贡献核心营收。 2022 年公司总营收 37.80亿元,其中,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成品药收入 22.16 亿元,同比增长 9%,占比近 60%,且逐年增长。   京新药业仿制药产品线三足鼎立,供给风险出清有望带来未来增量。 根据公司年报,成品药业务中仿制药三大管线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用药,消化系统用药, 2022 年收入分别为 5.70, 5.86 和 4.32 亿,三足鼎立占比保持稳健。 公司主要品种已纳入集采,存量风险基本出清,光脚品种带来增量。 公司主要品种均已纳入全国集采或大范围省际联盟集采,其中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存量品种院内销售额下滑较为明显,左乙拉西坦,普拉克索等光脚品种借助集采快速放量。目前尚未集采较大品种仅剩地衣芽孢杆菌和卡巴拉汀,集采带来的业绩波动趋于温和。随着集采风险出清叠加院外市场占比提升,以及销售调整的完成,主要品种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创新药研发布局完善,业绩增长可持续。 公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差异化设计创新药的研发,围绕精神神经( CNS)领域和心脑血管( CV)领域,持续构建产品力领先的新药管线。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 3.67 亿元,同比增长 10%,主要是创新药加大了投入。 公司 1 类新药地达西尼独具临床优势且研发进度居前。 地达西尼胶囊( EVT201)作为公司精神神经领域的重点产品,是 GABAα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能够诱导快速入睡并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显著减少入睡后醒来次数和时间。又能避免对 GABAα受体过度激活而产生深度抑制引发神经副作用,与传统安眠药相比不良反应较少,并提高了患者白天的精神状态。截至 2023 年 8 月,地达西尼已处于技术评审中,有望成为近年国内首个上市的失眠症创新药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将分别实现营收 40.50/45.53/52.2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6.74/8.11/9.90 亿元。按照公司业务的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 22.0 倍 PE( 2023 年),对应目标价 17.18 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药品审批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可能存在获批时间延迟。 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 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公司成品药销售。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9-14
    • 营收净利双高增,伏美替尼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

      营收净利双高增,伏美替尼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

      个股研报
        艾力斯(688578)   投资要点   23H1伏美替尼纳入医保后放量,营收净利双高增。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1)2023H1,公司实现营收7.49亿元(+149.24%,同增,下同),主要系伏美替尼一线适应症纳入医保后迅速放量;归母净利润2.08亿元(+678.69%),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3976.33%)。费用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3.70亿元(+117.21%)、0.54亿元(+27.27%)、1.13亿元(+27.26%),三大费用率分别为49.48%(-7.30pp)、7.28%(-6.97pp)、15.12%(-14.49pp),费用控制效果初显。(2)2023Q2,公司实现营收4.72亿元(+149.52%),归母净利润1.74亿元(+251.02%),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292.75%)。   伏美替尼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海外临床取得新突破。伏美替尼作为国内自研第三代EGFR-TKI,T790M突变NSCLC二线治疗适应症已于2021年3月获批上市,EGFR敏感突变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已于2022年6月获批上市,目前两个适应症均纳入医保。商业化方面,公司自有营销团队已覆盖30个省市,核心市场区域超1000家医院;同时商业合作伙伴复星医药已覆盖超2000家医院。2023H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3亿元(+137.82%)。适应症拓展方面,EGFR敏感突变NSCLC辅助治疗处于Ⅲ期临床,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二线治疗适应症Ⅱ期注册临床正顺利推进,EGFRPACC突变或EGFRL861Q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Ⅲ期临床IND已于2023年8月获批。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与ArriVent达成伏美替尼海外授权合作,并高效启动首个伏美替尼海外注册临床研究。目前关于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全球Ⅲ期注册临床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公司已取得首个研发里程碑付款0.35亿元,全球化探索实现新突破。   自研+引进双轮驱动,NSCLC领域在研管线差异化布局。自研产品方面,公司已围绕NSCLC领域,布局KRASG12D、第四代EGFR-TKI、RET、SOS1等靶点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引进产品方面,2023年3月公司与和誉医药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引进新一代EGFR-TKI(ABK3376);ABK3376可高效抑制三代EGFR-TKI耐药后产生的C797S突变,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有望成为精准治疗伴有EGFR-C797S耐药突变NSCLC的新一代靶向治疗药物。   投资建议:伏美替尼一线适应症纳入医保后迅速放量,适应症拓展高效推进;NSCLC领域在研管线布局丰富。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79/5.72/7.31亿元,增速190%/51%/28%。对应PE为38/25/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风险、单一产品依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9-13
    • 公司深度报告:黄金蓝海大品种横空出世,麻药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深度报告:黄金蓝海大品种横空出世,麻药龙头地位稳固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投资要点   黄金蓝海,基因疗法即将破局   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pUDK-HGF)为公司子公司光谷人福(人福医药持股81.3%)自主研发的一类生物药,预计有望于2024年上半年NDA。pUDK-HGF为基因治疗新药,通过向缺血部位注射肝细胞因子诱导新的血管生成,用于治疗严重下肢缺血疾病(CLI)。进展早期的CLI患者行动能力大幅下降,后期则面临截肢或死亡。CLI的5年死亡率超过大多数癌症,且发病率随老年化逐渐增长,是威胁我国人民生活健康的重大问题。目前主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血运重建手术,无法实现彻底治愈,且存在诸多局限,因此大量医疗需求未被满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超5000万人,保守估计CLI患者超500万人。我们认为该治疗方法的诞生有望颠覆该领域的传统治疗手段,具备革命性意义。   麻药龙头,“多新品”+“多科室推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宜昌人福早期以芬太尼起家,不断推陈出新,陆续推出了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大衍生重磅品种,支持了公司中期发展做强。2020年,公司推出阿芬太尼,与现有芬太尼产品线形成强力互补,进而形成国内最为完整的芬太尼系列产品线,增强了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公司以芬太尼为基,与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同期开发出氢吗啡酮、纳布啡、磷丙泊酚二钠、瑞马唑仑等重磅品种,补充现有麻药管线,极大增强了市场推广能力,确立了其在麻药市场的龙头地位。同时,宜昌人福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公司销售人员超6000人,保证了高效研发转化下产品的快速推出和市场推广。战略上,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保证现有麻醉科室业务增长的基础上,展开多科室推广战略,包括ICU、癌痛镇痛、妇产等,收效明显,进一步打开发展的天花板。行业角度,公司所处麻精药品行业,因其特殊性在上游原料、中游制剂、下游销售均受到非常严格的管制,是医药行业中的高壁垒行业,其核心品种未受集采等政策干扰。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更多新品获批及多科室推广不断取得进展,公司业绩有望稳中有升。   归核化战略成效显著,聚焦主业   2017年开始公司积极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聚焦医药核心业务,逐步清理非核心业务和资产,择机退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及医疗服务版块中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协同效应较弱的细分领域,并不断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与资产结构。随着公司归核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费用支出有望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为公司制药板块主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43、273、302亿元,EPS分别为1.40、1.63、1.8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2、14.8、12.9倍。公司为国内麻药龙头,地位稳固,看好公司新品放量及归核化战略推进,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上市不及预期、推广不及预期、产品降价、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归核化进展不及预期。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8页
      2023-09-13
    • 公司深度报告:医药枝繁叶茂,医美“展翅”腾飞

      公司深度报告:医药枝繁叶茂,医美“展翅”腾飞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投资要点:   医药务实重行有担当,医美谋变新作为。2019年,公司制定《五年战略发展规划(2020-2024)》,立足医药谋变,确立了“医药+医美”的双医战略产业布局,强化夯实医药发展基础及品牌壁垒,借助公司高效畅通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快速切入长坡厚雪的医美赛道,赋能公司医美业务高速发展,奠定公司长期发展成长基石。   医药业务稳定成熟,定增助力公司发展成长。从2023年H1的公司财报来看,医药业务占公司总营收及毛利润之比分别为70%及94%以上,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指标来源。公司旗下拥有苏州制药厂、中凯生物制药厂和原料药厂三个药品生产基地平台,各药品生产平台基地之间,生产线覆盖剂型齐全,形成了从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布局。同时,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断积累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多元化、多通道的获取客户的途径为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为产品扩产提供了市场保障。此外,为可对外承接多剂型多品种的药品CDMO业务,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拟定增加码医药板块业务,大力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顺应医美黄金期发展大势,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1)国内医美需求景气依旧,市场增速仍将超过全球平均。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1892亿元,2017-2021年CAGR达17.5%,远超全球的3.02%;预计至2030年中国医美规模有望增长至6382亿元,2022-2030年CAGR达13.80%,亦高于全球的10.53%。2)高利润高回报产品“AestheFill”获批在即,国内独家代理市场前景可期。自2021年以来,再生类医美产品在我国相继获批后,市场增速迅猛。但目前市场仅有3款合规产品获批上市,仍有较大的个性化需求尚未被满足。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进口代理产品AestheFill童颜针的临床注册,预计在2023.H2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四款产品。有望凭借其极强的产品性能、品牌影响力、海外成功销售的范例,强势攻入国内再生类医美市场,争夺国内存量市场的同时,又能享受增量市场带来的发展红利。3)持续丰富医美产品矩阵,高值产品蓄力待发。公司战略控股获得HARA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借助Humedix优异的产品力、优质的品牌力及较高的性价比,预计产品在2025年获批上市后,依托“Humedix的知名品牌背书+升级版技术实力”快速占领国内玻尿酸市场份额,打响公司在医美业务领域的知名度。此外,随着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成长空间巨大,公司前瞻布局重组胶原蛋白,将有望从当前的胶原蛋白存量市场及广阔的增量市场中双重受益,成为公司医美业务的另一个业绩增长亮点。   投资建议:公司在深耕医药行业的同时,全力布局发展医美业务,利用已成熟的医药销售渠道和网络赋能于医美业务开展,孵化助力医美业务快速成长,加速医美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预计公司保持高增速的确定性较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1.99亿元及3.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4元、0.28元及0.5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00倍、26.46倍及14.3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无法如期上市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9-13
    • 开能健康(300272):全屋净水隐形冠军,RO机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开能健康(300272):全屋净水隐形冠军,RO机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