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维力医疗(603309):2023年三季报点评:海外业务明显恢复,国内业务短期承压

      维力医疗(603309):2023年三季报点评:海外业务明显恢复,国内业务短期承压

    • 公司半年报:筹建浆站陆续开采,原料血浆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半年报:筹建浆站陆续开采,原料血浆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6.91亿元(+42.34%),归母净利润5.67亿元(+47.24%),扣非归母净利润5.59亿元(+49.44%),业绩快速增长,主因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17.99%),归母净利润3.05亿元(+17.37%),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8.53%)。   点评: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48.54%,同比减少0.25pcts;净利率为28.77%,同比增加0.78pcts。费用方面,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68%/8.01%/0.96%/-0.81%,同比分别变动-1.07pcts/-0.15pcts/-2.12pcts/0.88pcts,其中管理费用同比+39.69%,主要为筹建期浆站费用、永安厂区转固后折旧费用、西安血制运营费用同比增加,研发费用同比-55.55%,主要为本期研发投入同比减少,材料消耗、技术服务费、临床研究费同比下降。   公司及各所属企业依托国药集团与各地战略合作背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支持,截至23H1公司拥有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总数达102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数量达76家,23H1采浆量为1125吨,同比22H1增长110吨,增幅为10.8%。23H1公司共有16家新浆站取得采浆证,23M9洪湖武生和黎平中生获准采浆,目前筹建中浆站还有24家,我们认为配合新产能的释放公司的血浆处理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公司通过内部技术共享合理布局下属子公司科研品种,采用集中研发、分散注册的科研模式缩短研发时间,加速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截至23H1,成都蓉生的注射用重组八因子、层析静丙、纤原以及兰州血制品的PCC这4个产品处于上市注册申请阶段,23M9成都蓉生的注射用重组八因子获批并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另有成都蓉生的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上海血制的纤原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0亿元、12.97亿元、15.86亿元。公司是血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经进入了发展新阶段,中长期厚积薄发值得期待,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5X的PE,对应目标价28.95元(对应PB4.84X,PS9.10X,参考可比公司,我们认为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0-20
    •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ESMO更新多项数据,但核心资产开发仍存不确定性,维持中性评级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ESMO更新多项数据,但核心资产开发仍存不确定性,维持中性评级

    • 公司半年报:采浆快速恢复,推进海外市场长期贸易机会

      公司半年报:采浆快速恢复,推进海外市场长期贸易机会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28.45%),归母净利润1.43亿元(-35.23%),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45.68%),经营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因为22H2新疆浆站原料血浆停采时间较长和其他浆站采浆受影响,导致23H1可销售产品数量有限所致。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收入4.48亿元(-8.65%),归母净利润0.87亿元(-24.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33.25%)。   点评: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48.75%,同比增加1.38pcts;净利率为20.17%,同比减少2.19pcts。费用方面,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07%/11.47%/4.14%/-4.15%,同比分别变动4.10pcts/3.13pcts/1.59pcts/-1.56pcts。   23年5月,派斯菲科下属龙江浆站和甘南浆站获准采浆,8月巴彦浆站获准采浆,9月庆安浆站获准采浆,截至目前公司在营浆站共有32个(双林17个+派斯菲科15个).23H1公司原料血浆采集近550吨,采浆同比实现较好增长且趋势良好,23H2可销售产品数量将环比增加,预计2023年全年业绩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从产品种类来看,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8个品种,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合计品种数量达到11个,在研产品进度较快的数量超过10个,23M4广东双林的纤原通过了现场核查,23M5广东双林收到了PCC的药品注册证,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从销售地区看,23H1未有海外销售收入,我们认为主要系前两年是新冠下的应急短期出口机会,当下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合作伙伴推进海外市场法规注册出口的长期贸易机会,广东双林已与巴西最大的药品生产、配送及零售业巨头之一的HyperaPharma旗下制药板块子公司BRAINFARMAINDúSTRIAQUíMICAEFARMACêUTICAS.A.签订《独家许可和供应协议》。   盈利预测:考虑到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91亿元、8.42亿元(2023-24年原预测为7.55亿元、9.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3元、0.94元、1.15元(2023-24年原预测为1.03元、1.31元)。公司采浆量即将迈入行业第一梯队,待采浆站验收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原料血浆供应,增长确定性大,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0X的PE,对应目标价21.88元(原目标价20.44元,2022年25X的PE,+7%),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0-20
    • 公司跟踪报告:销售稳步增长,研发有序推进

      公司跟踪报告:销售稳步增长,研发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投资要点:   得益于核心产品销量增加,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6%。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20.6%),归母净利润-7.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7.3亿元。第二季度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6.9%,环比增长51.1%;归母净利润-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82.9%,管理费用率38.8%,研发费用率127.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2亿元。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加主要因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因商业化投入、研发费用大幅增加。   商业化建设、医院准入持续推进,核心产品通过2023年医保国谈初步形式审查。根据公司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自身免疫、肿瘤科商业化团队规模均已达到600人,分别准入超过600家医院。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均通过2023年医保国谈初步形式审查,有望参加今年医保国谈。   泰它西普适应症持续拓展,第二个适应症申报上市。根据公司8月22日公告,泰它西普的在中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III期研究,达到试验主要疗效终点,已经向CDE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SLE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中,狼疮肾炎(LN)已启动国内II期临床。IgA肾病适应症在中国、美国均已进入III期临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在中国、美国均已进入III期临床;重症肌无力(MG)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在美国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并进入III期临床。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NMOSD)的III期临床均有序推进中。   维迪西妥单抗适应症不断拓展。(1)胃癌:截至2023年8月,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及化疗或联合PD-1及赫赛汀的HER2表达胃癌适应症一线治疗已进入的II/III期临床试验。(2)乳腺癌:国内HER2阳性乳腺癌伴肝转、HER2低表达乳腺癌正处于III期临床。分别治疗HR阴性/HER2低表达、HER2阳性、HR阳性/HER2低表达的三项新辅助适应症已进入II期临床。(3)尿路上皮癌(UC):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治疗一线HER2表达UC的III期临床试验顺利入组中,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美国二线单药、一线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HER2表达UC的临床试验分别处在II期、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依托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ADC平台和双抗平台,公司管线不断丰富。眼科药物RC28(VEGF/FGF)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应症分别进入国内III期、III期、II期。ADC领域,RC88(间皮素)、RC108(c-MET)、RC118(Claudin18.2)均分别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新管线RC148、RC198(IL15/IL15Rα)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盈利与估值。我们预计2023-25年营收分别为12.4亿、19.4、2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亿、-6.4、-2.1亿元,EPS分别为-1.6、-1.2、-0.4元。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依托医保持续放量,亏损持续收窄,在ADC和融合蛋白领域具备技术平台优势,核心产品适应症全面拓展,多个在研管线稳步推进,预期在未来两到三年为内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我们给予其2023年35倍PS,对应市值435亿元,对应目标价79.98元,给与“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新药审批风险、新药上市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0-20
    • 收入端增长稳健,利润端受市场竞争拖累

      收入端增长稳健,利润端受市场竞争拖累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56亿元(+16.92%),归母净利润2.67亿元(-10.82%),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8.81%)。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18.03亿元(+20.05%),归母净利润1.34亿元(-21.84%)。   点评: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33.86%,同比减少3.48pcts,主要系同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客户订单毛利受到压缩;净利率为7.95%,同比减少2.59pcts。费用方面,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49%/6.22%/7.26%/0.95%,同比分别变动-1.70pcts/-0.20pcts/-0.83pcts/1.05pcts,其中财务费用同比+61.15%,一方面,23H1公司借款增加,导致借款利息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外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分业务来看,无菌制剂实现收入8.98亿元(+30.04%),检测包装收入7.60亿元(-25.55%),生物工程收入6.02亿元(+32.81%),固体制剂收入3.04亿元(+67.53%),制药用水收入4.51亿元(+102.33%)。分地区来看,国内实现收入25.67亿元(+18.95%),毛利率35.26%(-5.11pcts);欧洲地区收入3.84亿元(+62.12%),毛利率29.29%(+6.61%);亚洲地区(除中国)收入2.02亿元(-16.54%),毛利率34.02%(+1.77pcts);美洲地区收入1.37亿元(+3.63%),毛利率24.93%(-3.81pcts)。   公司继续发挥无菌制剂经营单元、智能后包检测经营单元的优势,生物工程及一次性耗材板块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楚天思优特为数百家客户提供了产品测试,与数十家客户建立了订单合作;楚天微球为全球600多家客户提供了产品测试,得到了数百家客户的正向反馈,并形成了部分订单;楚天思为康推出了全自动细胞培养生产系统,并已取得了部分订单;复杂制剂领域多款产品推向市场,核药设备在国内市场奠定了绝对地位。此外,23M4公司设立了楚天科仪,主营业务为高端离心机等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进一步攻克生物工程前端领域的卡脖子项目。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6.96亿元和8.95亿元(原2023-24预测为8.15亿元和10.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5.1%、28.5%。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制造商,同时拥有水剂与固体制剂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质量和制造加工能力突出,多元化和国际化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0倍PE(原为2022年20x),对应目标价20.50元(剔除股权激励摊销影响后对应为17倍PE),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耗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0-20
    • 公司深度报告:新冠基数已消化,国际市场渐入收获期

      公司深度报告:新冠基数已消化,国际市场渐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万孚生物(300482)   1.国内POCT领域龙头,依托9大技术平台,打造满足即时检验各类场景使用需求的完备产品线。万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深耕POCT领域30余年,依托现有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等九大技术平台,打造满足即时检验各类场景使用需求的完备产品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5.4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6.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7.69%,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1.4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16%。   2.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定量定性产品齐头并进,慢性疾病、传染病业务引领成长。(1)慢病检测类业务:近年来,慢性病患病人群不断增加,随着公司产品持续丰富,慢病检测类业务营收快速增长,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从2014年12.28%提升至2023H1的48.22%,业务毛利率保持60%以上,已成为公司现金牛业务。(2)传染病业务:常规检测项目稳步放量,流感、乙肝两对半和“术前四项”市场认可度较高,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间,公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国内外推出了近7款新冠检测相关产品,助力公司传染病检测大放异彩。(3)毒品检测:产品系列齐全,首创毛发检验,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未来成长空间大,目前在俄罗斯、印尼、拉美、国内等市场取得拓展突破,有望带动毒检业务迈入新台阶。(4)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公司子品牌金秀儿领跑国内市场,“ToB+ToC”线上线下双渠道共同发力,后疫情时代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3.国内赋能渠道实现“四扩”,国外“本地化”深度营销,全球销售网络逐步完善,品牌效应加强,凸显竞争优势。公司着眼于全球市场的拓展,已基本搭建全球销售服务网络,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万孚”品牌,竞争优势逐步凸显。(1)海外市场:公司2004年开始布局海外渠道,目前已搭建比较成熟完善的营销体系,并通过“本地化”战略精耕细作海外市场,根据当地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产品,进行重点推广和深度拓展,美国子公司和国际部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国内市场:划分“七大战区”,强化对渠道的管理,不断向经销商赋能,依托丰富的产品线优势,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公司整体营销效率,从而实现“扩渠道、扩品类、扩终端、扩份额”的战略目标。   4.投入持续加码,布局分子和病理诊断等潜能领域,打造万孚生态圈。(1)研发方面:公司注重创新,针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平台的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逐渐组建起以博士、硕士为学术带头人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研发队伍。(2)投资并购方面:公司积极开展投资并购战略,打造万孚生态圈,通过对英国BinxHealthLimited、美国iCubate、比利时Biocartis等公司进行参股投资,引入先进技术和核心产品,布局分子和病理诊断领域,打造“肿标-免疫组化-数字化病理-伴随诊断”产品链,为公司业务发展筑起第二增长曲线,加固护城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3亿元、36.40亿元、45.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2%、23.7%、2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46亿元、7.22亿元、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32.3%、31.6%,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16、12倍。考虑公司现有产品的成长性和检测项目扩充的市场潜力,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10-20
    • 公司深度研究:前瞻布局小核酸的GLP-1赛道固液相技术龙头

      公司深度研究:前瞻布局小核酸的GLP-1赛道固液相技术龙头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投资逻辑   收获期:深耕多肽,精于固液相技术,产能与客户订单齐增长。(1)公司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生产与研发,营收主要来自CDMO业务以及自主选择产品的原料药+制剂业务。公司公告,预计3Q23年归母净利润0.40~0.50亿元(同比增长117.85%~172.31%)。(2)全球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22年全球在研新药数量新增近五千个。未来三年为重磅药品专利到期密集期,或将迎来仿制药爆发。创新与仿制药的研发增长,将共同推进CDMO行业发展。(3)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高成长,客户稳定,产能充足,研发持续。建德生产基地新增40万升GMP产能。根据公司23年9月更新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司将发行不超过4.34亿元可转债,用于原料药及小核酸研发。   赛道优:全球降糖减重多肽药爆发,拉动多肽CDMO与原料药需求。(1)GLP-1多肽药物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上的优异疗效推升多肽药物赛道热度。1H23年全球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过90亿美元,其中注射剂型接近80亿美元。同时,GLP-1靶点融资多,临床试验数目快速攀升。(2)公司的制剂品种主要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品种,制剂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料药由公司自主生产,使制剂产品的产能和质量更加自主可控,成本也更具优势,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3)公司在多肽合成领域深耕十余载,建立六大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平台,单批次产品达公斤级,业内领先。   布局前瞻:公司从人员、技术、产能多维度投入布局小核酸药物领域,成长空间可期。(1)小核酸药物靶点选择更广泛,新化学修饰及递送系统改善其稳定性,成药性有所提高,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大分子生物药之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全球已上市14款小核酸药物,适应症已从罕见病拓展至慢病领域。(2)寡核苷酸单体是小核酸药物重要上游原材料,PMO单体是主流寡核酸单体之一。公司已掌握4个PMO单体合成工艺技术,根据公司发行可转债审核询回复报告,预计达产年产能100kg,新增销售收入有望达1.2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公司业务分成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和自主选择产品销售两大类,我们预计2023/24/25年公司营收8.84/11.52/14.91亿元;归母净利润1.62/2.15/2.75亿元。我们采用PE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参考可比公司,认为公司23年的合理PE为65X,对应市值105亿元,对应股价49.40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或销售不及预期、股东减持、汇率波动以及药品审评审批政策风险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10-20
    • 深度报告:生长激素集采影响基本消化,长效水针和曲妥珠单抗添增长亮点

      深度报告:生长激素集采影响基本消化,长效水针和曲妥珠单抗添增长亮点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较好消化生长激素集采影响,长效水针正准备报产。2023H1公司实现营收12.87亿元(同比+19.11%),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15.07%),其中,公司母公司主营业务实现营收9.18亿元(同比+29.76%),生长激素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1.62%。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国内市场具备增长潜力,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从剂型来看,粉针市场竞争激烈,2022年以来多省份进行生长激素集采,安科生物积极应标,2023H1粉剂营收仍保持增长,通过放量销售,抵消了单位价格的下降。原来受经济条件限制的患者受益较大,集采扩大了生长激素产品的销售和影响力,实现以价带量。我们认为,长效水针具备更佳的疗效和便利性,金赛药业长效水针短期为独家产品,上市以来收入增速亮眼,目前尚未纳入集采,而安科生物有相似长效水针正准备报产,管线另有一款长效水针研发储备,我们看好公司长效水针获批后的市场潜力,有望贡献增量。   安科短效干扰素产品市占率靠前,干扰素纳入集采或有助于放量。2023年7月,江西省首次组建省际联盟拟对14个干扰素品种进行集采。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2b涉及的多个剂型均在此次的拟集采名单中。截至10月初,本次集采仍处于医疗机构报量阶段,对公司干扰素业务营收存在一定影响,我们认为集采或有助于提高其市场渗透率。目前公司新研发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正在推进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入组工作。我们认为公司干扰素业务目前市占率靠前,若集采中标取得不错的采购量,产品销量可能增长较快。   曲妥珠单抗或有望2024年贡献收入,销售增长潜力较好。由于复宏汉霖等中国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低价压力导致原研罗氏赫赛汀产品在国内的挂网价下调。据PDB统计,2021年赫赛汀在中国销售额为17.6亿元,而汉曲优是8.68亿元,国产药物表现亮眼。曲妥珠单抗是复宏汉霖的主力营收产品,上市以来展现了良好的业绩增长潜力。目前安科生物的曲妥珠单抗正在按药审中心发补要求补充相关资料,补充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我们预计2023Q4或有望上市。公司从2022年年初开始,陆续招聘了有曲妥珠等肿瘤药物相关销售经验的专业团队,目前此团队正在进行学术推广和医院开发的相关工作。我们认为,安科生物该产品有望成为中国第四个获批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9/35.93/46.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1/11.34/14.83亿元,EPS分别为0.51/0.68/0.89元,PE分别为19.3/14.7/11.2X。我们选取长春高新、凯因科技和万泰生物作为可比公司,2023年行业可比公司平均PE估值为20.38倍。我们认为,安科生物生长激素长效水针和曲妥珠单抗若成功商业化,有望贡献业绩增量。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产品获批上市、取得较好研发进展、集采中标且降幅温和。   风险因素:新药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集采导致药品降价的风险、业务整合及规模扩大带来的集团化管理风险、募投项目收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10-20
    • 公司半年报:业务聚焦并高端迭代,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半年报:业务聚焦并高端迭代,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50.73 亿元( +14.38%),归母净利润 4.59 亿元( +42.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11 亿元( +16.74%),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为 4721.64 万元(去年同期为-3016.39 万元),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分季度来看,单 Q2 实现营业收入 26.34亿元( +13.43%),归母净利润 2.62 亿元( +34.65%),扣非归母净利润 2.28 亿元( +11.64%)。   点评:   分业务来看,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器械制造产品实现收入 20.14 亿元( +10.10%),制药装备产品实现收入 10.64 亿元( +41.74%),医疗服务实现收入 4.56 亿元( +3.76%),医疗商贸产品实现收入 15.39 亿元( +8.69%)。制药装备业务中,核心子公司成都英德实现收入 3.70 亿元( +73.62%),净利润2521 万元( +226.35%),净利率提升明显;上海远跃实现收入 5590.47 万元( +12.45%),净利润-785.21 万元,逐步减亏。    2023 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 27.41%,同比增加 1.23pcts,主要受公司收入结构优化所致,制造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2.51pcts;净利率为 9.41%,同比增加 1.96pcts。费用方面, 23H1 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66%/4.71%/3.52%/0.17%,同比分别变动 0.08pcts/0.21pcts/0.71pcts /-0.31pcts,其中研发费用同比+43.49%,系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我们认为公司在推出新品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智慧化水平,进行产品的迭代以突破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不断夯实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两大核心业务, 1)医疗器械:感控重点与三甲医院签订与“达芬奇”产品相关的清洗消毒灭菌销售合同,放疗放射治疗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提前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体现了强大的产品创新和迭代能力; 2)制药装备:成都英德取得海外和生物发酵领域的客户突破,同时还在引进层析纯化设备新项目,盛本的膜材也取得了突破。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在逐步有序退出医疗服务板块的不良资产,医疗商贸板块发展风险可控、利润稳定、资源占用少的业务,我们看好公司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7.37 亿元、 9.19 亿元和 10.6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6.7%、 24.6%、 15.9%。 我们认为公司将受益于医药新基建和药机行业的增量需求,未来在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两大板块快速发展,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20X PE(原为 2022 年 15x),对应目标价 31.60元( +47%),继续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0-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