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医药原料药毛利占比近半,动保原料药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医药原料药毛利占比近半,动保原料药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事件   2025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1亿元(YoY+10.12%),归母净利润7.82亿元(YoY+27.61%),扣非净利润7.62亿元(YoY+28.66%)。   观点   2024年收入创历史新高,Q4净利率同比提升明显。2024年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毛利率为25.00%,同比+1.59pct,净利率为13.25%,同比+1.85pct。24Q4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YoY+13.64%),归母净利润2.03亿元(YoY+64.28%),扣非净利润1.97亿元(YoY+81.05%),毛利率为21.50%,同比+1.98pct,净利率为13.71%,同比+4.27pct。我们认为Q4净利率同比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是:①阿奇霉素等产品价格上涨、氟苯尼考等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率提升;②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30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35pct;③24Q4氟苯尼考价格上涨,公司冲回资产减值2,822.39万元。   医药原料药业务毛利快速增长,毛利占比提升至48%。分业务来看,2024年,医药原料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4.77亿元(YoY+11.74%),占比42.06%,毛利率为28.36%,同比+6.67pct;关键医药中间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30亿元(YoY+0.83%),占比19.19%,毛利率为33.20%,同比-0.85pct;动保原料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8.31亿元(YoY+11.81%),占比31.08%,毛利率为18.86%,同比-1.82pct。医药原料药业务毛利为7.03亿元,同比快速增长46.13%,占总毛利额的47.70%,占比同比大幅提升9.31pct。   动保原料药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截止2024年底,公司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产品21个,超过1亿元的产品13个,在行业充分竞争的背景下,20个以上产品实现销售量的增长。布局特色原料药产品30余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头孢产品系列生产和销售实现强劲增长;关键医药中间体业务加大国际市场出口,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动保原料药产品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量为8,543吨,同比+31.19%,其中氟苯尼考产能利用率逐季提高,全年销售突破3,000吨,盐酸多西环素产销两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产品市占率较高,产业链完备,未来有望实现30个规模化产品全球领先、80个产品常规化生产、具备120个产品生产能力,预测公司2025/26/27年营收为67.15/75.83/82.9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54/11.44/13.16亿元,对应当前PE为12/10/9X,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3-28
    • 守正创新,重塑营销,CSO高增177%

      守正创新,重塑营销,CSO高增177%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业绩简评   2025年3月27日,公司发布年报,2024年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52.51/45.53/40.65亿元,同比增长5.75%/20.82%/13.0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工业承压,商业强劲;守正创新,高血压新药商业化在即。(1)业绩:公司2024年医药工业营收237.31亿元(中药收入95.71亿元),同比下降9.62%;但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   医药商业营收2515.2亿元,同比增长7.47%;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7亿元,同比下降12.98%。(2)创新进展:公司研发投入28.18亿元,研发费用23.94亿元,同比增长8.46%。①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I001项目,有3个适应症处于临床中后期,针对高血压的NDA(新药上市申请)于2024年4月获CDE(国家药审中心)受理。②公司子公司上药睿尔用于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SRD4610,已完成国内Ⅱ期即将进入III临床试验,并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ODD)。③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B001项目处于关键临床阶段。④CD20单抗的皮下注射剂型B007项目,更具便利性、潜在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优的安全性,于2024年开展了膜性肾病、重症肌无力和天疱疮3个适应症的研究。   重塑营销,优化布局;CSO同比增长177%,“互联网+“提升药品零售新价值。(1)2024年,公司整合原有的5个销售部门为新上药销售公司,全年销售过亿产品44个,过10亿品种2个。(2)进口与创新药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创新药销售305亿元,同比增长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3)2024年,CSO(合约销售)业务达80亿元,同比增长177%,产品数65个,与诸多跨国药企建立深厚合作。(4)公司依托旗下的上药云健康“互联网+”平台和镁信健康的“商业保险+专业药房”等创新药首发重要渠道与新零售模式,发挥商业保险在产品集采、渠道、议价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加快升级推广商业保险多元支付体系。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工业端短期承压的情况,我们下调公司2025/26年的营收3.07%/6.16%至2945/3179亿元;归母净利润17.11%/22.26%至51/57亿元;预计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531和68.5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以及中药大品种推进不达预期、战略合作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8
    • 行业环境致业绩承压,海外开拓、提质增效保发展

      行业环境致业绩承压,海外开拓、提质增效保发展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10.58%;实现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79.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55亿元,同比-42.13%。   平安观点:   24Q4:订单清理+公允价值变动,单季出现亏损   24Q4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5.36亿元,同比-11.42%;实现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381.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7亿元,同比-113.34%,短期业绩受冲击。核心原因系(1)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订单被取消或终止,对收入产能负面影响,单季综合毛利率下降至17.70%(QoQ-19.58pct);(2)年末时公司部分投资标的价值重估造成4.67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全年:创新药开发低谷期,部分业务受挫   截止24年末,国内创新药开发需求仍处于低谷,供需不平衡导致部分业务规模、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全年公司实现境内收入34.50亿元,同比-17.11%,对应毛利率34.20%,同比-8.88pct;同期实现境外收入30.24亿元,同比-3.29%,对应毛利率32.20%,同比+0.54pct。   业务板块角度看,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全年需求有限、价格承压,而上年有特定疫苗收入基数,叠加Q4部分订单清理,全年实现营收31.78亿元,同比-23.75%,毛利率下降至29.56%,同比-8.65pct。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全年实现营收32.96亿元,同比+5.61%,毛利率为36.84%,同比-1.32pct,其中SMO实现较快增长且毛利率有提升,数统收入保持稳健但毛利率略有下滑,实验室服务基本与上年持平,毛利率因价格变化、产能利用率不足有所下降。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海外开拓持续推进,多途径实现提质增效   行业低谷期,公司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方面加大海外业务开拓,海外临床研究、数统的客户数、业务数均有较好表现。另一方面,公司多领域推进AI的管理应用并调整团队架构,提高各版块运营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目前,上述能力建设带来的竞争优势才刚刚开始展现,预计未来能进一步帮助公司提升行业地位。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24年末的不良清单清理工作导致业绩短期承压,但有利于25年及未来轻装上阵、重回增长。根据当前行业环境及公司运营思路,调整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46、15.11、18.26亿元(原预测25-26年20.75、25.05亿元)。公司能力持续提升,行业好转后有望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研发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2)服务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的返工、丢失订单等情况;3)并购标的整合不顺利的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8
    • 核心产品派格宾快速放量,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核心产品派格宾快速放量,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2025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4.13%;实现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比增长49.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7亿元,同比增长42.73%。分季度看,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34.65%;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46.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46.13%。   经营分析   公司主业稳健向好,派格宾放量拉动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深入探索并推动以派格宾为基础的乙肝临床治愈及肝癌预防领域工作,慢乙肝临床治愈稳步向着拓展临床治愈人群、提高临床治愈率的新阶段发展,以派格宾为基础的乙肝临床治愈及肝癌预防科学证据不断积累。公司参与或支持的包括“珠峰”、“绿洲”等诸多项目产生的系列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乙肝全人群有机会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策略实现更高的临床治愈率,有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随着乙肝临床治愈研究的不断深入,派格宾作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进一步得到专家和患者的认可,产品持续放量,2024年公司抗病毒用药实现收入24.47亿,同比增长37%。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加速研发成果价值转化。公司立足于深厚的研发积淀,以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为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强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研发投入3.42亿元,同比增长22.34%。2024年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促红素(YPEG-EPO)项目正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前的相关准备工作;2024年7月,派格宾新增适应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2025年1月,珮金新增适应症“适用于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AK0706、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ACT500项目处于Ⅰ期临床研究;ACT50、ACT60、ACT300项目正开展药学和临床前研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趋势显著,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17(+35%)、14.91(+33%)、19.15(+28%)亿元,对应当前EPS分别为2.75元、3.67元、4.71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9、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审批不及预期;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成果无法有效转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8
    • 前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后端业务有望边际改善

      前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后端业务有望边际改善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事件:2025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0亿元,同比增长20.7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58.17%;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62.50%;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2亿元,同比大幅转正。   点评:   业绩环比加速趋势明确,前端业务和海外市场增长显著。   1)从季度业绩趋势来看:2024年Q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05亿元、5.51亿元、5.64亿元、6.51亿元,环比保持持续增长,其中2024年Q4单季度营业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29.21%。2024年Q1-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4亿元、0.73亿元、0.58亿元,其中2024年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27.32%。   2)按照业务类型划分:2024年公司前端业务(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32.41%;其中分子砌块业务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35.7%,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31.2%。2024年公司后端业务(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2.49%。   3)按照区域分布划分:2024年公司境内业务实现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18.25%,占比约61%;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实现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24.66%,占比约38%。   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业绩整体呈现逐季度加速趋势,其中2024年Q4单季度业绩表现亮眼,通过拆分收入结构,我们发现主要增长点来自于前端业务和海外市场。   前端业务:产品储备丰富,仓储物流完善,具备全球竞争力。   公司前端业务(生命科学试剂)包括分子砌块业务、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产品储备方面,公司在生命科学试剂领域已完成超3.5万种产品的自主研发合成,累计储备超13.9万种生命科学试剂,其中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超4.7万种,分子砌块约9.2万种。2024年公司加速推进生化试剂开发进程,完成超1,600个蛋白设计、小试、表达、纯化、鉴定和质控,启动新重组蛋白研发项目1,500余个,已有重组蛋白、抗体等各类生化试剂约1.9万种。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覆盖深圳、成都、武汉等国内枢纽城市的现代化仓储中心,各区域仓储实现高效联动,支持跨区域灵活调配,加强海外仓储建设、优化供应链与仓储体系。2024年公司生命科学试剂业务累计完成订单数量约79.8万个。我们认为,公司前端业务(生命科学试剂)属于现货驱动型业务,产品储备和仓储物流是驱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公司产品储备丰富,仓储物流体系完善,具备全球竞争力,有望实现业绩持续平稳增长。   后端业务:项目储备和订单储备充足,重点布局高景气ADC领域。公司后端业务主要聚焦于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及其相关中间体和创新药CDMO。从项目储备来看,截至2024年底,公司仿制药项目数403个,其中商业化项目83个;创新药累计承接892个项目,主要布局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市场,处于临床前及临床Ⅰ期项目居多,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Ⅱ期、临床Ⅲ期或者新药上市申报阶段。从订单储备来看,截至2024年底,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稳健,同比增加18.5%。公司在ADC领域深耕多年,构建了以上海、马鞍山、重庆为核心的“三位一体”XDC全方位服务体系,形成覆盖Payload-Linker开发、抗体发现、偶联工艺优化至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闭环服务能力,2024年公司承接ADC项目数超110个,截至2024年底共有12个与ADC药物相关的小分子产品完成了美国FDA·sec-DMF备案。我们认为,公司后端业务属于定制化业务,项目储备和订单储备是前瞻性指标,公司项目储备和订单储备充足,重点布局高景气ADC领域,随着产能持续爬坡,有望实现盈利能力的大幅改善。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78亿元、32.55亿元、40.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16亿元、4.01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19元、1.50元、1.90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4.64倍、27.55倍、21.74倍。   风险因素: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后端业务新签订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关税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3-28
    • OTC稳健增长,持续高分红

      OTC稳健增长,持续高分红

      个股研报
        江中药业(6007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4.4亿元,同比-2.6%;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6.4%。   OTC板块稳健增长,处方药和健康消费品营收承压。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收43.9亿元,同比-2.8%。分板块来看:1)OTC板块营收32.7亿元,同比+7.1%。其中,脾胃品类10亿级核心大单品健胃消食片销量同比+10.9%;肠道品类乳酸菌素片和贝飞达两大拳头产品收入规模均突破6亿元;咽喉咳喘品类实现品类规模双位数增长;补益维矿品类核心产品多维元素片收入规模保持2亿元以上。2)处方药板块营收7.9亿元,同比-3.5%。营收下降主要系部分产品集采未中标、部分产品集采中标后价格下降。3)健康消费品及其他板块营收3.5亿元,同比-47.3%,原因是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公司重新梳理业务定位、优化组织架构等因素影响。   板块毛利率分化明显,销售费用管控优化。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63.5%,同比-1.8pp。其中,OTC板块/处方药板块/健康消费品及其他板块毛利率分别为72.7%/39.3%/37.7%,同比+1.0pp/-17.5pp/+0.6pp。处方药板块毛利率下降明显,主要由于部分产品集采未中标引起产品结构变化、整体收入规模下降。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7%/5.2%/2.9%,同比-2.3pp/+0.3pp/-0.2pp,费用端控制较好,销售费用下降明显。   持续大手笔回馈股东,股权激励锚定发展新目标。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7元(含税)。2024年10月21日,公司公告华润江中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0.6亿元~1.2亿元人民币,占公司股份总额0.4%~0.9%,彰显对未来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2025年1月,公司发布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687.7万股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1.1%),授予价格每股13.7元,授予对象不超过170人。据草案最低要求,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10.1/11.3亿元,对资本回报率的每年最低要求为15.4%。此次股权激励计划有望密切联系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与公司及股东的利益,赋能公司发展。   盈利预测:考虑到健胃消食片产品竞争力,以及新产品逐步推广上量,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亿元、10.1亿元和11.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倍、14倍和12倍。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3-27
    •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分红持续走高,AD同补深挖中大童市场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分红持续走高,AD同补深挖中大童市场

      个股研报
        华特达因(0009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3亿(同比-14.1%),归母净利5.2亿元(同比-11.9%),扣非净利4.9亿元(同比-14%);实现毛利率83.8%(同比-2.6pct),净利率47.1%(同比+1.8pct)。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1.5亿元(同比+20.7%),扣非净利1.46亿元(同比+8.7%)。   子公司达因药业2024年营收20.8亿元(同比-14.2%),净利润10.5亿元(同比-11.3%)。   分红持续走高,公司坚持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投资者。继24年首年中期分红后,年度分红再创新高,预案拟每10股派现20元(含税),现金分红4.69亿元;合并24中期分红1.17亿元,预计两期合计派现   5.86亿元,约占全年归母净利114%;对应当前市值,股息率近9%。   核心品种AD滴剂稳居市场领导地位,产品矩阵丰富。   公司核心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稳居品类领导地位,根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的品牌价值评估,24年伊可新品牌的价值超37亿元人民币;达因钙、达因铁、DHA等产品快速提升销量及市场占有率。从打造伊可新AD滴剂明星单品,到围绕儿童成长多元健康需求建立立体化矩阵产品体系,公司实现从儿童药品扩展到儿童大健康领域。   公司以《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为抓手,将伊可新的适用年龄由0-6岁扩展到0-18岁,持续深耕中大童市场加强其他维矿类及治疗类药物的推广,加大新儿童药的研发,丰富公司的产品格局。   加强渠道建设,探索新零售路径。   公司坚持核心营销策略、坚持品牌建设不动摇,制定、落地伊可新推广策略;以产品包装升级为契机,以产品差异化的功能优势为突破口,在零售和电商平台启动与落地达因钙、DHA等推广策略。加强渠道建设,强化与重点经销商、超大型连锁客户的战略合作和深度合作,持续开展各项市场推广活动;拓展新零售业务,探索新零售路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据年报业绩情况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25/2026/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7/26.4/29.4亿元(前值25/26年为24.7/27.5亿元),增速为11%/11%/12%;净利润分别为5.5/6.1/6.8亿元(前值25/26年为5.8/6.7亿元),增速为7%/11%/12%。基于核心产品伊可新适应人群拓展+渗透率提升,二线产品持续贡献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公司儿药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集采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5-03-27
    • 业绩逐季度改善,四大业务板块经营稳健

      业绩逐季度改善,四大业务板块经营稳健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事件:2025年3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76亿元,同比增长6.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增长12.0%;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下滑26.8%;公司实现Non-IFRS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下降15.6%。   点评:   业绩逐季度改善,2025年有望恢复两位数以上增长。   1)从业绩节奏来看:公司2024年Q1-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71亿元、29.34亿元、32.13亿元、34.58亿元,其中2024年Q1同比下滑2.0%,2024年Q2-Q4分别同比增长0.6%、10.0%和16.1%。公司2024年Q1-Q4分别实现Non-IFRSs净利润3.39亿元、3.51亿元、4.17亿元、4.99亿元,其中2024年Q1-Q3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24年Q4同比增长1.7%。   2)按照客户类型划分:2024年公司新增客户超过900家,贡献收入6.55亿元,占比约5.3%;原有客户贡献收入116.21亿元,同比增长8.8%,占比约94.7%。2024年公司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的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26.9%,占比约17.8%;来自于其它客户的收入100.87亿元,同比增长2.8%,占比约82.2%。   3)按照区域分布划分:2024年公司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78.53亿元,同比增长6.1%,占比约64.0%;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22.72亿元,同比增长23.2%,占比约18.5%;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18.47亿元,同比下降6.5%,占比约15.1%;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3.04亿元,同比下降4.4%,占比约2.5%。   公司2024年业绩整体呈现逐季度改善趋势,通过拆分收入结构,我们发现主要增长点来自于欧美市场需求,尤其是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贡献较大增量。2024年公司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这有助于公司2025年恢复高增长,公司目标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10-15%。   四大业务板块经营稳健,实验室服务和CMC服务表现亮眼。   1)实验室服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0.47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毛利率44.92%,同比提高0.64pct。2024年公司实验室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5%。从内部结构来看,2024年生物科学占比超过54%。2024年实验室服务参与药物发现项目781个。   2)CMC(小分子CDMO)服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9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毛利率33.62%,同比下降0.06pct,主要是由于员工数量同比增加及新产能投产的综合影响。2024年CMC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5%。2024年公司CMC服务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1,066个,其中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项目19个、临床III期项目23个、临床I-II期项目242个、临床前项目782个。   3)临床研究服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毛利率12.82%,同比下降4.23pct,主要是由于临床研究服务执行的订单结构变化,叠加国内临床服务价格市场竞争加剧,板块毛利率面临阶段性压力。2024年公司临床试验服务正在进行的项目达到1,062个,包括94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407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和561个其它临床试验项目。2024年公司临床研究现场管理服务领域正在进行的项目超过1,600个。   4)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滑4.1%;实现毛利率-50.07%(亏损),该业务目前仍处于建设投入阶段,宁波第二园区大分子药物CDMO服务平台于2024年上半年部分投入使用,导致运营成本及固定资产折旧较高。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四大业务板块经营稳健,其中实验室服务和CMC服务表现亮眼,2024年新签订单均保持同比较高增长,有望带动2025年业绩持续增长,临床研究服务和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虽然阶段性承压,但是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善,对于公司整体经营的拖累有望边际减弱。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26亿元、156.61亿元、176.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2亿元、19.74亿元、22.98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96元、1.11元、1.29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8.92倍、24.93倍、21.42倍。   风险因素:新签订单不及预期;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3-2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核心上市产品销售额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发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核心上市产品销售额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发力

      个股研报
        三生国健(688336)   上市产品销售额稳健增长,授权收入确认增厚表观业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单看2024Q4,公司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下滑10.33%,环比下滑25.85%;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260.78%,环比增长355.42%;扣非归母净利润2893万元,同比下滑48.75%,环比下滑68.14%。公司核心产品增速稳健,利润端快速放量主要系参股公司分红影响。考虑益赛普集采扩面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3.27/15.25/18.62亿元(原预计13.98/17.06亿元),归母净利润3.09/3.46/4.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为12.7/11.0/9.0倍,考虑公司自免新产品即将上市,维持“买入”评级。   后期临床项目快速推进,早研项目陆续获批中美IND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研发管线中共开展22个自免项目(较2024年同期增加8个临床新项目),其中包括1个NDA项目,5个临床III期项目,6个临床II期项目,4个临床I期项目,6个处于IND审核或获批阶段项目。公司后期项目稳步推进,SSGJ-608(IL-17A)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NDA申报获得受理;SSGJ-611(IL-4R)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完成临床III期所有受试者入组,COPD完成II期入组并预计于2025年开展III期临床;SSGJ-613(IL-1β)完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II期入组,并预计于2025年提交NDA。早研项目中,SSGJ-626(BDCA2)针对SLE、CLE适应症已取得中美IND临床批件,中国已启动I期临床;SSGJ-627(TL1A)已获得美国UC适应症的IND批件。   聚焦核心优势资产,里程碑节点陆续达成增厚业绩   2024年6月,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优势资产,公司将706、709、HBT-2002、QY-F10、QY-F11、QY-F07、QY-F02项目大中华区权益独家授权给沈阳三生,交易对价总额约2.36亿元。2023年以来同类交易为公司2024年共带来6611万元收入。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公司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7
    • 战略持续推进,精品国药昆中药和“777”品牌持续建设

      战略持续推进,精品国药昆中药和“777”品牌持续建设

      个股研报
        昆药集团(600422)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4.01亿元,同比-0.3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9.86%;扣非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25.09%。➢事件点评   降本增效效果持续显现,24Q4业绩亮眼   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3.46%,同比-1.3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8.94%,同比+3.0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6.50%,同比-5.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42%,同比+0.3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27%,同比+0.3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7%,同比+0.0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8亿元,同比增长126.97%。   公司2024Q4收入为29.44亿元,同比+40.71%;归母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344.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427.85%,24Q4业绩表现亮眼。   精品国药和银发健康战略持续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国药领先者”。   公司依托品类丰富且独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群,强化“昆中药1381”、“777”三七系列产品在慢病管理尤其是老龄健康领域的品牌优势。“777”品牌是公司针对以三七为核心成分的产品群,正式推出全新品牌,构建“三七就是777”品牌认知,强化消费者对于血塞通软胶囊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的认知。完成收购华润圣火51%股权,2024年12月并表,提升心脑血管领域的竞争力;2024年公司血塞通软胶囊(含昆药集团络泰®血塞通软胶囊和华润圣火理洫王®血塞通软胶囊)销量同比增长11.27%。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宽三七产品集群,满足银发群体在慢病管理方面的多层次需求。   昆中药1381品牌焕发新光辉,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核心大单品。昆中药“大单品+全渠道+品牌化”战略持续推进,2024年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及清肺化痰丸合计同比增长20%,清肺化痰丸营收规模破亿,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稳步推进研发创新战略   2024年,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研发投入1.43亿元。自主研发的氯硝西泮注射液成为同品种中首家申报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丰富了神经精神领域产品管线;全资子公司版纳药业秋水仙碱片也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夯实了肌肉骨骼领域产品管线,且增加了儿童家族性地中海热新适应症,用法用量获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1类创新药KPC000154和2.2类改良型新药KYAH02-2020-149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慢病领域产品管线。多个3类仿制药有序推进,分别处于技术审评、申报资料提交、BE试验等不同阶段。海外部分,公司与盖茨基金会合作的新抗疟药研发顺利,即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市场拓展方面,海外注册成果丰硕,提交131份申请获30个批文,其中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快速准入系统已提交注册申请38份(22个国家),已获准7个国别注册批准。三七制剂血塞通已在15个国家获得准入,并为血塞通软胶囊在美国、欧洲等法规市场上市做前期准备。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24年年报,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92.31/102.82/115.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9%/11.4%/1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9.0/1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3%/21.4%/12.3%,对应估值为17X/14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药品研发创新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3-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