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海外市场延续高增,国内烘焙酵母需求恢复

      海外市场延续高增,国内烘焙酵母需求恢复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3Q1实现营业收入33.97亿元,同比增长12.03%;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12.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24.77%,符合此前业绩预告。   酵母主业稳健增长。分产品来看,2023Q1酵母及深加工、制糖、包装类、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5、4.83、1.0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6%、33.23%、1.73%、48.80%,我们估计酵母及深加工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消费复苏带来的烘焙酵母需求的增长,而酵母提取物等部分深加工产品增速有所放缓。   海外市场维持高增。分地区来看,2023Q1国内、国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04、1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40.68%。公司充分利用海外子公司及六个海外事业部当地员工的作用,深度融入当地市场,巩固了国际市场的良好增长趋势,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线上线下稳健增长。分渠道来看,2023Q1线下和线上渠道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16、1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6%、12.07%。公司在国内市场通过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大客户,针对性的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不断优化销售渠道,提升渠道掌控与服务能力,保障业务稳定增长。   净利率略有提升。2023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5.40%、10.87%,同比分别-1.28、+0.42pct,毛利率的下降估计主要系酵母及深加工产品等毛利率相对较高产品的占比下滑所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21%、7.10%、0.39%、3.84%,同比分别-1.47、-0.06、-0.6、-0.11pct,销售费用率的下降估计主要系保健品业务的投入减少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5.17/167.06/192.1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2/18.50/22.2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1/2.13/2.56元。公司海外市场保持高增,国内市场受益于消费复苏带动烘焙酵母需求增长,同时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水解糖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技术的成熟,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间。给予公司2023年25-30倍PE,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风险。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6
    • 三星医疗(601567):2022年业绩好于预期,康复医院爬坡好于预期

      三星医疗(601567):2022年业绩好于预期,康复医院爬坡好于预期

    • 易德龙(603380):工控、医疗业务表现亮眼,持续加强精益化管理与全球化布局

      易德龙(603380):工控、医疗业务表现亮眼,持续加强精益化管理与全球化布局

    • 加盟业务发展提速,布局下沉市场把握增量机会

      加盟业务发展提速,布局下沉市场把握增量机会

      个股研报
        老百姓(603883)   事件:   4 月 27 日, 老百姓发布 2022 年报及 2023 年一季报,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1.76 亿元( yoy+28.54%),归母净利润 7.85 亿元( yoy+17.29%),扣非归母净利润 7.36 亿元( yoy+28.52%)。 2023Q1 实现营业收入 54.41 亿元( yoy+31.39%),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 yoy+20.49%),扣非归母净利润2.81 亿元( yoy+30.20%)。   点评   加盟驱动门店拓展,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22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8.54%,主要系零售业务老店同比增长及新开、收购等新增门店贡献,加盟业务增长贡献。 公司坚持直营、星火(并购)、加盟、联盟的“四驾马车”立体深耕模式,推动公司以内生发展和外延扩展双轮驱动快速拓展。公司积极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加盟、联盟等方式吸纳中小药店共创医药零售“大生态”,共享发展红利。 截止至 2023 Q1,公司拥有加盟门店 3328 家,占总门店数的 29.63%, 单季度配送收入近 5 亿元( yoy+45%)。   精细化深耕下沉市场, 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县域药店市场占全国药品销售比率从 2017 年的 29%提升至 2021 年的32%,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市场,连锁龙头药房积极在 3-5 线及县域乡镇等下沉市场寻找新的增量机会。公司持续着力巩固“9+7”市场占有率优势,同时大力发展下沉市场。 2022 年公司新增门店中下沉市场门店占比 86%,2023 年公司将继续以加盟和联盟的方式进行拓展网络下沉,打造医药零售大生态,践行“新农村”战略。   医保改革政策落地, 积极承接处方外流   随着双通道、医保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 推动医院内处方药持续外流, 零售药店作为承接处方外流的主要终端,有望获得持续利好。 截止2023Q1, 公司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药店 7234 家, 较 2022年底增加 243 家,医保门店占比 91.53%,有望进一步带来客流提升及门店经营改善。 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公司将积极抢占处方药蓝海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2 年公司业绩表现稳健, 我们将 2023-2024 年营业收入预测由227.43/268.35 亿元上调至 242.81/301.64 亿元, 2025 年收入预测为 374.81亿元;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9.91/11.93 亿元上调至 9.96/12.09亿元, 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 15.08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门店经营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6
    •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新冠影响逐步出清,海外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点评:新冠影响逐步出清,海外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核心观点   2022营收端受制于新冠需求减弱,利润端获益于诉讼和解。2022年总营收42.31亿元(+7.69%),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319.04%),扣非归母净利润2.64亿元(-46.43%),经营性现金流14.21亿(+32.43%),其中四季度单季营收9.41亿元(-13.03%),归母净利润0.04亿元(-81.22%)。营收端增速放缓主要系新冠自动化设备采购减少所致。利润端增长获益于与illumina诉讼和解3.25亿美元赔偿。   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重磅产品陆续上市。2022年研发费用8.14亿元(+33.88%),收入占比达到19.25%,研发费用率较2021年15.48%显著提升3.76pp,研发投入强度已接近全球MNC企业水平(15-25%)。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已陆续进入收获期:   1)基因测序仪业务:推出全球同等通量测序仪中速度最快机型之一的小型化双载片测序平台DNBSEQ-G99。今年2月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将单人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100美元以下;2)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发布MGISPSmart8实验室自动化移液机器人、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自动化建库平台DNBelab-D4;3)新业务板块:升级智能高效的新型生物样本资源库MGICLab-LT系列、推出掌上无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023Q1新冠效应出清,业绩暂时承压。2023年一季度总营收6.19亿元(-49.25%),归母净利润-1.50亿(-143.78%),扣非净利润-1.65亿(-149.67%),经营性现金流-4.52亿(-493.91%),业绩下滑主要系新冠相关实验室自动化设备采购需求降低、研发持续高投入所致。2023Q1研发费用达2.19亿元(+40.1%),研发费用率高达35.35%(+16.1pp)。   诉讼和解打开海外远期成长空间。公司于2022年与illumina达成专利诉讼和解,基因测序仪开启欧美成熟市场商业化。公司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装机总数超600台,海外新增装机总数超130台,根据灼识咨询,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22年市场规模约48亿美元,公司全球对应实现基因测序业务收入约17.6亿元,市占率约5.2%;国内基因测序仪及耗材22年市场规模约44亿元,公司市占率约26.1%,海外市场成长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专利诉讼风险;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等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为全球唯二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至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企业之一,诉讼和解打开远期成长空间。考虑到新冠相关自动化设备采购需求下降,下调23-24年盈利预测、新增25年盈利预测,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2.66/3.22/3.89亿元,原23-24年预测为7.11/9.11亿元,同比增速-86.9/21.1/20.9%;对应当前股价对应PE=127/105/87x。维持“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5-06
    • CDMO业务延续强劲增长,产能持续扩张

      CDMO业务延续强劲增长,产能持续扩张

      个股研报
        九洲药业(603456)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4.45亿元,同比增长34.01%;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45.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27亿元,同比增长61.70%。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51亿元,同比增长27.49%;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5.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40.19%。   事件点评:   业绩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5亿元,同比增长34.01%。其中公司API及中间体业务销售收入16.37亿元,同比增长24.91%;CDMO业务销售收入34.17亿元,同比增长47.84%,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3%。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由CDMO业务高速增长驱动。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34.66%,较2021年提升1.33Pct,净利率为16.91%,较2021年提升1.3%,期间费用率为12.63%,较2021年下降2.06Pct,主要系汇兑损益引起的财务费用率下降。   受益于下游产品商业化不断放量及管线优化,CDMO业务持续高速增长。1)根据诺华公告,2022年Entresto实现销售收入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31%(按美元计价,下同),Kisqali实现销售收入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23年Q1,Entresto实现销售收入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8%,Kisqali实现销售收入4.15亿美元,同比增长74%,同时,Kisqali辅助治疗三期取得积极数据,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2)公司CDMO项目管线日益丰富,已经形成了可持续的临床前/临床I、II、III期的漏斗型项目结构。2022年,公司成功通过1个NDA新药项目NMPA原料药上市前现场核查,同时成功助推我国首个治疗抑郁类的自研1类新药上市;公司承接的项目中,已上市项目26个,处于III期临床项目61个,处于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的有764个,较2021年分别增加6/12/182个,项目涵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等治疗领域。已递交NDA的新药项目数明显增加,将持续助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   自建收购并举,产能持续扩张。公司通过“内部新建,外部并购”结合的方式,加快CDMO产能建设,进一步提升CDMO业务的承接能力、加强原料药和制剂一站式服务的协同效应。1)内部建设:目前瑞博台州(一期)近1,700立方新基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中;瑞博苏州已完成中试车间的主体建设,后续将落实设备安装工作,多肽GMP生产线已建成;瑞博美国已建成GMP多功能中试车间;药物科技完成一期扩建工作;四维医药制剂基地已建成的一期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药品生产许可证》C证,已承接多个客户的制剂委托生产服务。2)外部并购: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收购康川济医药51%股权,同年,康川济医药完成了2,600平方的研发场地扩建工作;2022年下半年收购瑞华中山100%股权,目前项目已完成交割。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建工程为8.39亿元,同比增长77.99%。   API及中间体业务发展稳健,毛利率略有下降。2022年,公司API及中间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37亿元,同比增长24.91%,毛利率为30.49%,较2021年下降2.02Pct。其中,抗感染类药物、中枢神经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降血糖类药物销售收入分别为5.91/5.61/2.88/1.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03%/45.06%/35.70%/-24.43%。   2023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51亿元,同比增长27.49%;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5.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40.19%。主要系公司持续推进“做深”大客户和“做广”新兴客户的战略,完善以项目运营为导向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深度拓展客户管线及产品管线,快速提升研发能力及产品交付能力,CDMO业务强劲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15.49/20.53亿元,EPS分别为1.29/1.72/2.2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19/14倍。考虑CDMO业务项目管线日益丰富,部分商业化大品种受益于终端市场放量、销量持续增长;API业务稳健发展;原料制剂一体化稳步推进;我们维持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重点CDMO订单放量不及预期;原料药和中间体价格波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安全生产风险。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5页
      2023-05-06
    •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生猪及饲料业务持续扩张,种子业务业绩增速亮眼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生猪及饲料业务持续扩张,种子业务业绩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大北农(002385)   事件概述: 2022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24.0 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 0.6 亿元,同比+112.6%。 23 年 Q1 实现营收 77.8 亿元,同比+20.4%;实现归母净利润-3.1 亿元,同比-31.3%,业绩符合预期。   生猪出栏量增长,成本有望持续优化。 2022 年公司实现生猪养殖收入 93.9亿元,同比+7.8%,销售均价为 18.1 元/公斤,生猪出栏量为 443.1 万头,同比+2.9%,其中控股/参股公司 264.3/178.8 万头。 23 年 Q1 生猪养殖收入 22.9亿元, 同比+57.7%, 销售均价为 14.5 元/斤,生猪出栏量为 143.8 万头,同比+34.2%。 截至 22 年末, 能繁母猪 15.8 万头,后备母猪 4.9 万头。 2023Q1 公司完全成本在 18-19 元/公斤左右,目标是做到 16 元/公斤以内。随着产能逐步释放, 2023 年计划目标出栏是 600 万头。 公司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区域布局,积极推进“公司+生态农场”及“一体化”的养猪模式,有望进一步改善成本。   饲料业务短期承压,定增项目助力产能扩张。 2022 年饲料营收 222.9 亿元,同比-1.8%,毛利率为 11.5%,同比-1.7PCT,主要受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影响。销量 531.5 万吨,同比-9.9%,主要受下游养殖亏损而需求降低等影响。其中,猪饲料 408.6 万吨,同比-10.7%,水产饲料 43.0 万吨,同比+1.1%,反刍饲料 63.55 万吨,同比+10.6%,高端料销量占比约 30%。 截至 23 年 2 月,公司饲料业务已有 1500 万吨以上的产能, 2022 年满产率约为 50%。 23 年 4月公司计划定增募集 19.4 亿元,其中 9.8 亿元用于扩充 99 万吨饲料产能。随着下游养殖行情好转,盈利改善将带动饲料需求恢复,有助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种子业务持续拓展,转基因技术先发优势显著。 2022 年种业实现营收 9.4亿元,同比+68.4%,其中水稻种子营收 3.5 亿元,同比+12.1%,玉米种子 5.6亿元,同比+146.9%,种子总销量为 4.2 万吨,同比+74.85。 22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1.98%,同比+0.29PCT。 通过 12 年的技术积累, 公司的生物育种性状产品有领先优势。公司在性状产品上已形成了预商业化第一代、在研第二代、储备第三代, 启动耐旱、耐新型除草剂等新基因挖掘工作。 公司已与国内 130 多家种业企业进行合作,培育了 200 多个生物新品种,覆盖面积为 2 亿多亩。 公司已获批 4 个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和 1 个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专利数量和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3 年 Q1, 根据公司的试验情况, 转基因产品可通过抗虫、抗除草剂等间接增产 10%-15%左右。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7、 13.84、 15.45亿元, EPS 分别为 0.06、 0.33、 0.37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9、 21、 19 倍, 公司在转基因技术上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凭借多年转基因技术的深厚积累, 未来有望优先享受转基因商业化红利, 快速提升种业市占率,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原料价格波动, 转基因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6
    • 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布局逐步完善合成生物平台

      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布局逐步完善合成生物平台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48.69%;实现营业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8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90.23%。按1.08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2.95元(扣非后为2.80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3.30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30.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55.69%;折合单季度EPS0.95元。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48.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47.03%;折合单季度EPS0.75元。   产能释放带动产销规模增加,收入及利润水平持续增长。公司全年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缬氨酸及丙氨酸产品产销量增加。公司氨基酸产品实现营收11.66亿元,占总营收的82.2%,为主要营收来源。2022年氨基酸产品产量6.42万吨,同比增加1.52万吨,销量5.94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产销量同比增加是推动收入规模上涨的主要原因。从价格上看,公司氨基酸产品均价同比上涨,2022年为1.96万元/吨,同比21年的1.68万元/吨上涨16.8%。其中,22年至23Q1公司缬氨酸产品价格同比实现上涨,根据博亚和讯,22年全年缬氨酸市场均价为23.2元/千克,较21年同期均价上涨2.2%,23Q1均价为26.77元/千克,yoy+19.1%,qoq+10.2%。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2年实现毛利5.49亿元,同比增加2.40亿元,yoy+77.8%;综合毛利率为38.66%,yoy+6.32pcts。   销售/管理费用率逐季度降低,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2年公司期间费用合计2.14亿元,同比增加0.81亿元,yoy+60.9%,期间费用率为15.1%,yoy+1.1pcts。逐季度看,22Q2-23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3Q1三项费用率分别为1.9%/6.8%/0.9%,环比-0.1/-0.2/+0.3pcts。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工作,2022年研发费用7861万元,同比增加2577万元,yoy+48.7%,研发费用率5.5%,新增发明专利17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24项,累计获得专利数为148项。   在建工程持续推进,拟签订植酸和肌醇技术许可合同。2022年,公司在赤峰基地启动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和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PDO项目,在秦皇岛基地启动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建设项目,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此外,公司公告拟与欧合生物签署《技术许可合同》,欧合生物将其拥有的植酸和肌醇高产菌株及其发酵纯化技术授权公司使用,该技术许可的性质为独占实施许可,期限为20年。目前,肌醇需求市场具备发展潜力,受环保政策影响和需求景气提升,当前价格位于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综合考虑公司主营产品产销情况、成本端变化,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4.7、6.6、8.1亿元(23、24年前值为3.8/4.6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系列较为单一风险、主要产品应用领域较为集中风险、市场需求放缓及容量有限风险、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5-06
    • 华熙生物(688363)深度报告:大单品放量、盈利优化,合成生物打开成长空间

      华熙生物(688363)深度报告:大单品放量、盈利优化,合成生物打开成长空间

    •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医院端销售持续恢复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医院端销售持续恢复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事件:   2023 年 4 月 19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一季报, 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3.88 亿元, 同比增长 9.87%,归母净利润 6.77 亿元, 同比增长 16.44%,扣非归母净利润 6.06 亿元, 同比增长 20.60%, 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超预期。   点评:   一季度持续快速增长,主力品种销售旺盛   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88 亿元,同比增长 9.87%, 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我们预计受益于一季度春季流感带动核心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迅速增长。 2023 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 45.61%,同比下降 2.98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3.51%,同比持平;研发费用率 4.46%,同比持平;经营性现金流提升 29.38%,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加。   二季度医院端有望继续恢复,一二线品种齐发力   公司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3 年销售有望快速增长。川芎清脑颗粒、甘海胃康胶囊续约成功,保留在国家医保目录,销售有望持续增长。我们认为二季度医院端或继续恢复,二线品种和小儿豉翘等产品销售有望提速。 2022 年公司达成了 4 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包括 1 个用于自身免疫病的一类新药, 1 个用于消化外科的二类新药, 2个用于新生儿黄疸的医疗器械,丰富了现有治疗管线。   制定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彰显长期持续发展信心   公司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地发展,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发展战略规划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建立对投资者科学、持续、稳定的回报规划与机制,发布《未来三年( 2023 年-2025 年)股东回报规划》,指出如实施现金分红,比例为不低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兼顾股东回报及公司发展。 年报中指出公司 2022 年度净利润指标以及 BD 产品引进指标已达成第一个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9.99/112.90/128.9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09/27.70/31.58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集中的风险,产品降价的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研发风险,管理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