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聚焦主业提升毛利,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聚焦主业提升毛利,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下降-2.1%;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下降-9.7%;实现归母扣非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31.5%。   聚焦两大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以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等两大业务为核心,优化收入结构,2022年医疗器械制造类产品和制药装备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67.1亿元(+8.8%),15.2亿元(+21.5%),占2022年营业收入的59%(+8pp)。公司2022年毛利5.9亿元(-18.7%),各业务板块毛利率水平改善显著:医疗器械制造产品毛利率为40.1%(+2.6pp),制药装备产品毛利率为27.9%(+1.2pp),医疗服务毛利率为17.9%(+4.8pp),医疗商贸产品受收入结构变化影响,毛利率为9.8%(-3.5pp)。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亿元(-72.3%),为子公司上海泰美与新的供应商展开合作购买商品导致。归母净利润5.0亿元(-9.7%),原因在于股票价格变动影响,处置长投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研发投入上升。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费用4.0亿元(+35.6%),竞争软实力显著增强:2022年签订4家智慧化消毒整体项目,建成国内首个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等行业创新工程;国家级“高端诊断设备国产化项目”、省级“多功能128排大孔径CT研发项目”项目被列入2022年中央专项引导资金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5亿元、9.2亿元、1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7、14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处置土地资产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 业绩符合预期稳健增长,AQ300放量在即

      业绩符合预期稳健增长,AQ300放量在即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4.5亿元(+28.3%),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61.9%),实现扣非归母0.1亿元(-79.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4亿元(-163.3%)。同日,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1.3亿元(+53.8%),实现归母净利润1655万元(+385.7%),实现扣非归母1592万元(+806.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80万元(+0.46%)。业绩符合预期。   22年后半年收入大幅提速,销售和研发投入大增影响短期利润。分季度收入看,22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8/0.9/1.1/1.6亿元(+13.8%/+14.1%/+38%/+39.5%),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实现收入大幅提速。从盈利能力看,全年毛利率69.7%(+0.4pp),基本稳定。四费率68.8%(+12.8pp),其中销售费用率29.6%(+8.6pp),主要为上市的AQ-300做市场营销的准备;研发费用率21.7%(+7.5pp),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此外公司股份支付费用亦导致上述费用的增加;财务费用率下降1.9pp,主要因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增加。   AQ-200推成出新,海外市场亦有所回暖。从产品角度,内窥镜设备为公司核心业务,AQ-200系列占比预计超过45%,2022年5月份推出AQL-200L全新一代智能多光谱内镜,有望进一步加强AQ-200系列的竞争优势,为23年贡献业绩。从区域维度,全年海外收入增速为3.9%(+3.4pp),有所回暖,国内增速延续高增长态势。   国产软镜设备龙头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AQ-300放量在即。软镜在临床诊疗场景中广泛使用,国内胃镜、肠镜诊疗开展率和内镜医师数量均有提升空间,目前软镜行业国产化率仅为5-10%,日本企业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占据90%以上的份额,公司作为国产龙头,2019年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到3%,随着年底新一代旗舰产品AQ-300的上市推广,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进口替代。公司目前已大力布局国内经销商团队进行后续对AQ300的全面推广,预计2023年将是AQ300全面放量的一年。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6、2.3亿元,对应EPS为0.64、1.2、1.71元,对应PE为99、53、37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AQ300销售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竞争加剧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扩产中硼硅药用玻璃,特玻龙头高成长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扩产中硼硅药用玻璃,特玻龙头高成长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特种玻璃龙头,坚定中硼硅药用玻璃发展大方向   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特种玻璃技术的研发应用领域长达20年,形成了药用玻璃、耐热玻璃和电光源玻璃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公司也是国内最早涉足药用玻璃行业的企业之一,公司中硼硅药用玻璃成主要发展方向,中硼硅管制瓶和中硼硅模制瓶新建产能带来高成长,我们预计力诺特玻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7/4.5亿元,同比+79.9%/+75.0%/+23.0%;EPS为0.90/1.58/1.9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9.5/11.1/9.1倍。我们选取山东药玻、威高股份、山河药辅作为可比公司,2023-2025年预测的公司PE均低于行业平均,当前PB亦低于行业平均。公司中硼硅药用管制瓶正处于快速扩产期,新增中硼硅模制瓶带来新增量,预计2024年进入业绩快速释放期,关联审批与一致性评价为中硼硅药用玻璃带来历史性发展机会,公司有望实现高成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药用玻璃前景广阔:中硼硅药用玻璃大有可为   中硼硅药用玻璃成长性高:目前,我国药用玻璃低硼硅和钠钙玻璃占比在90%以上,中硼硅药用玻璃占比不到10%,而国际上主流药用玻璃均为中硼硅玻璃。关联审批利好头部药用包材企业,一致性评价促低硼硅药用玻璃向中硼硅药用玻璃转换。根据Reportlinker预测,2022-2026药用玻璃年复合增长率为11.0%,根据制药网预测,未来5-10年内,我国将会有30-40%的药用玻璃由低硼硅玻璃、钠钙玻璃升级为中硼硅药用玻璃,中硼硅玻璃受益于药用玻璃增长和渗透率提升。中硼硅管制瓶扩产:公司为中硼硅管制瓶头部企业,在建产能超过已有产能,同时中硼硅玻璃管投产,拉管技术取得突破,中硼硅玻璃管部分自给有望提高中硼硅管制瓶整体毛利率。中硼硅模制瓶蓄势待发:公司中硼硅模制瓶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关联评审,届时,中硼硅模制瓶进入产量释放期,在建中硼硅模制瓶达产后,每年贡献净利润有望超过1.3亿元,盈利有望和管制瓶并驾齐驱。   日用玻璃新品迭代:耐热/电光源玻璃拓展新品类   日用玻璃产品均为高硼硅玻璃制品,包括耐热玻璃和电光源玻璃,目前,公司耐热玻璃营收占比较高,毛利率略有降低。公司持续稳固耐热玻璃市场地位,耐热玻璃向轻量化方向发展,将有效对冲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耐热玻璃毛利率有望回升。电光源玻璃方面,新增LED电光源玻璃,拓展电光源玻璃品类,随着LED大灯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对玻璃透镜的需求逐年提升,公司电光源玻璃有望稳步发展。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上涨风险,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新建产能不及预期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5-18
    • 迪哲医药-688192-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转化医学平台领先,引领中国源头创新走向世界的biotech

      迪哲医药-688192-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转化医学平台领先,引领中国源头创新走向世界的biotech

    • 成本压力影响较大,中硼硅放量显著

      成本压力影响较大,中硼硅放量显著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5.3%。   营收波动增长,毛利受压略有下降。2022年,公司全年营收实现增长,受国际形势影响,前三季度营收略有下滑,四季度营收明显改善:Q1/Q2/Q3营收10.1亿元/9.3亿元/10.4亿元,Q4营收12.0亿元,同比增长+12.0%。纯碱、硼砂等原材料以及运输费用高位运行,毛利率略有下降:制造业毛利率为28.3%,同比下降-3.5pp,其中丁基胶塞系列产品毛利率下降明显,为12.3%,同比下降-11.4pp。   费用端控制承压,研发工作持续推进。公司积极控制费用,降低成本上行压力。销售费为1.1亿元,同比增长+20.7%;管理费用为1.4亿元,同比下降-16.9%;财务费用为-0.4亿元,同比下降-3254.4%,系汇率变动所致;研发费用1.4亿元,同比上升+2.4%。2022年,公司研发工作持续推进:胶塞产品实现客户送样工作,确认112款新产品样品;同时,公司研发“轻量薄壁”技术所生产的中硼硅药用玻璃管成品率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中硼硅产品渗透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强劲增长。   项目建设稳妥推进,缓解中硼硅供不应求。截止2022年底,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的车间主体全部完成,中硼硅模制瓶将实现量产;预灌封注射器扩产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安装完成15台成型机、8台退火炉和7台插针机等进口设备,年产能达到近1亿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21、1.53、1.8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15、12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推进低于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7
    • 贝福替尼获批在即,创新管线加速推进

      贝福替尼获批在即,创新管线加速推进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5.82%),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62.04%)。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36.9%),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17.7%)。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9.1%),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38.6%)。   股票激励费用和计提回购股权财务费用短期影响利润,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年管理费用率19.2%(+4.6pp),管理费用4.6亿元(+39.3%),包括限制性股票激励费用为1.3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2.8%(-3.5pp),药品销量增加导致药品销售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9.4%(+4.2pp),研发投入达9.8亿元(+13.6%),40余项在研项目持续推进。财务费用率为7.4%(+7.3pp),主要系计提回购国新国同股权相关利息支出。   埃克替尼销量维持增长趋势,恩莎替尼销量高速增长。2022年凯美纳销量同比增长29.54%,贝美纳销量同比增长684.32%,贝安汀逐步打开市场。埃克替尼2021年新获批术后辅助治疗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加速放量。恩莎替尼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于2021年底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快速放量,一线适应症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一线、二线共同发力提高竞争力和可及性,术后辅助适应症临床已开始入组。   贝福替尼等两款新药预计2023年获批,CDK4/6一期临床数据值得期待。2023Q1研发投入2.5亿元(+52.7%),其中研发费用1.8亿元(+62.9%)。目前,公司40余项在研项目持续推进,三代EGFR贝福替尼、伏罗尼布片上市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有望2023年Q2获批上市。BPI-16350(CDK4/6)Ⅲ期临床、贝美纳术后辅助适应症、贝福替尼术后辅助适应症等5个新药/新适应症处于临床后期阶段。1个新药的海外临床获美国FDA批准(BPI-442096)。EGFR/C-met双抗快速推进,BPI-16350的Ⅰ期临床数据预计于2023ASCO大会披露,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4.4亿元、6亿元,对应PE分别为89、64、47倍。公司核心产品埃克替尼保持稳健,新产品恩沙替尼贡献增量,在研管线顺利推进,贝福替尼等新药将陆续上市贡献未来业绩增量。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已上市产品销售低于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5-17
    • 需求疲软业绩短期承压,生物新材料前景广阔

      需求疲软业绩短期承压,生物新材料前景广阔

    • 国产MRI部件龙头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国产MRI部件龙头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个股研报
        辰光医疗(430300)   一、公司是MRI设备独立第三方供应商   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3日,2013年7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2022年12月7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学影像超导MRI设备核心硬件、科研领域特种磁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体系覆盖了超导MRI设备90%以上的硬件,超导磁体和射频探测器系列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占比高达90.93%。   2019年至2021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4.25%至18,780.8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3.14%至2,348.23万元。公司毛利润主要由射频探测器和超导磁体产品贡献,综合毛利率维持在35%-41%区间。   二、公司具备技术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   公司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具备MRI设备中超过90%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及商业化销售能力,是全球少数同时掌握1.5T、3.0T、7.0T超导磁体生产技术的独立第三方供应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为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具有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与前三大客户Philips、万东医疗及朗润医疗分别形成了约16年、约6年和约7年的合作关系。   公司产品种类齐全,设计了可覆盖人体各个部位的线圈,开发了与GE首创的AIR线圈形成对标的“云线圈”、还开发了老鼠线圈等用于配备动物MRI系统的零部件。   三、中国MRI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高端MRI设备硬件为国外企业所垄断   公司具体的细分行业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供应环节。   随着应用终端数量的增加,MRI设备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2022年,全球MRI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03.8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5.79亿美元。从人均保有量来看,中国每百万人MRI设备人均保有量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将推动中国MRI设备市场规模增长。2022年中国市场MRI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2.1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9.89亿美元。磁体是核磁共振设备最关键核心元器件,其中超导磁体最具性能优势,中高端超导磁体由国际厂商所垄断,大多数国产磁共振设备企业仍需通过进口采购高性能超导磁体。   四、公司面临研发费用资本化、境外维修降低公司毛利率   2019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10%至17%之间,且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行为,未来如果出现宏观环境重大变化、产品市场格局改变或者产品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情况,将可能导致研发项目无法为企业带来预计的经济效益,相关开发支出形成减值损失,从而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MRI射频产品具备“半耗材”性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耗需返厂修理,随着公司射频产品对全球特别是欧美MRI产业链接近20年的输出,公司迎来更多的维修和保养需求。但受政策影响公司无法将旧产品运回国内进行维修,只能降价出口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对公司毛利率造成了较大压力。
      深圳市亿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42页
      2023-05-17
    • 业绩符合预期,生长激素增长势头强劲

      业绩符合预期,生长激素增长势头强劲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40.4%,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240.4%;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2.7%。   生长激素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带动整体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母公司主营产品人生长激素“安苏萌”目前在国内获批适应症多,患者依从性高,注射用人生长激素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2022年母公司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9.4%;利润总额8.4亿元,同比增长80.7%;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99.9%。随着母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在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母公司业绩的增长已经成为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子公司改革多措并举,业绩增长显著。公司优化子公司发展规划,内部精简非战略性资产,完善现有资产结构。各子公司内部机制改革也初见成效,业绩稳中有进。余良卿公司、安科恒益、苏豪逸明、中德美联等四家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为7.4亿元,同比下降13%;净利润(或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为7658万元,同比增长10.6%;剔除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评估增值资产折旧摊销对净利润影响,四家子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6880.3万元,同比增长11.9%。   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2022年公司新增临床批件3项,在进行临床试验的项目6项(含新增临床批件的项目),在报产阶段、准备报产项目3项,建立合作及引进新产品多项。其中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处于申报生产的相关审评审批阶段。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处于报产前准备阶段,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处于生产注册申请准备阶段。   加大产能建设,加速产业化进程。公司加速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新建的注射用人生长激素生产线已进入投产使用,新建的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等8条项目生产线陆续进入调试确认和验证阶段新建,精准医疗创新中心大楼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10月购买了公司东旁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110余亩),作为新增产业化基地,已正式开工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55元、0.70元和0.87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8倍、15倍和12倍。考虑到公司生物制品产能恢复,水针剂型即将快速放量,同时公司生物药在研管线相对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7
    • 年报业绩表现稳健,进口替代持续加速

      年报业绩表现稳健,进口替代持续加速

      个股研报
        山河药辅(30045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14.2%,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4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50.8%;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9.4%,归母净利润4938.8万元,同比增长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569.4万元,同比增长52.6%。   业绩表现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高。收入规模和经济效益双增长源于:持续拓展与国内知名药企的合作;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方面成效日益显著;替代进口项目业务增长逐步加快;外贸出口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的开拓创新。控股子公司曲阜天利利用淀粉类产品的市场优势,把握市场机遇,2022年度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同比明显改善。   辅料进口替代持续加速,积极开拓注射级辅料领域。2022年新增2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发明专利授权数已达18项;新增3个新产品CDE登记,其中龙胆酸(供注射用)为公司第一款注射级辅料产品,目前公司已有39种产品获CDE登记号,其中23个产品已与制剂成功关联,处于激活状态;公司共有14个产品获得美国DMF归档号,新增2个产品获得欧盟EXCIPACT认证,目前共10个品种获欧盟EXCIPACT认证。2022年3月公司获批药用辅料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可转债募集资金助力产能建设,2023年淮南新基地有望落地。2023年2月公司已收到证监会同意发行可转债的注册批文,计划募集资金3.2亿用于淮南新型药用辅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和合肥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位于淮南经济开发区医药化工园的新型药用辅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持续推进,主要用于羟丙甲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纤维素、硬脂富马酸钠等高附加值产品,将增加9000吨高端辅料产能供应,预计在2023Q2投入试生产,届时将弥补产能不足现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65元、0.79元和0.97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6倍、21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