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药明康德(603259):公司2023Q3业绩点评:需求短期有扰动,CDMO仍靓丽

      药明康德(603259):公司2023Q3业绩点评:需求短期有扰动,CDMO仍靓丽

    • 康龙化成(300759):2023Q3业绩点评:成熟业务净利率提升,CDMO环比恢复

      康龙化成(300759):2023Q3业绩点评:成熟业务净利率提升,CDMO环比恢复

    •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分子业务短期承压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分子业务短期承压

    • 华东医药(000963):2023年三季报点评报告:符合乐观预期,医药工业+医美均稳健增长

      华东医药(000963):2023年三季报点评报告:符合乐观预期,医药工业+医美均稳健增长

    • 康龙化成(300759):海外需求保持增长,客户询单持续改善

      康龙化成(300759):海外需求保持增长,客户询单持续改善

    • 长江健康(002435):“医药+医疗”双轮驱动大健康产业启航

      长江健康(002435):“医药+医疗”双轮驱动大健康产业启航

    • Q3收入同环比改善,激光雷达 医疗光学打开成长空间

      Q3收入同环比改善,激光雷达 医疗光学打开成长空间

    • 23Q3利润再超预期,EGFR用药需求持续

      23Q3利润再超预期,EGFR用药需求持续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10月25日,贝达药业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22.90%;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19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82.70%。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5.65%,同比-2.9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73.30%,同比-11.3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4.72%,同比+5.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7.20%,同比-17.5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39%,同比+0.9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60亿元,同比+167.07%。   点评:   行业反腐未影响用药需求持续,公司费用支出整体收窄   公司单三季度营收7.30亿元(+78.2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1833.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5753.09%)。费用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8%,占营业收入比例的35.72%,其中单三季度研发投入1.95亿元。公司继续稳妥推进年度经营计划,考虑到新药上市后拓展需要及市场竞争变化,公司加紧合规有序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管线产品市场覆盖稳中有升。   大小分子及新疗法持续推进,加码抗体药物研发布局   报告期内,MCLA-129和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联合用药、EYP-1901玻璃体内植入剂药品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CFT8919片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40余个在研项目涵盖靶向新药及免疫疗法,兼有大小分子和多种抗癌新机制,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进入不同阶段管线收获期。另外,为深化公司在抗体药物领域的战略布局,建设和完善公司的抗体药物开发产业链,公司以自有资金1.50亿元人民币参与认购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2,095,558股新股,占天广实本次定向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2.91%。   前线适应症医保放量,新产品上市贡献增长   贝达药业作为国内最早的创新药公司之一,多年深耕肺癌靶向治疗,伴随着我国医保等多项药政共同发展,公司已经具备多年药物开发、临床研发及商业化的综合性能力,并成功推动了肺癌三大产品上市。旗下埃克替尼(凯美纳?)、恩沙替尼(贝美纳?)、贝伐珠单抗(贝安汀?)分别针对EGFR、ALK、VEGFR全面覆盖非小细胞癌,其中头部产品埃克替尼已经惠及广大肺癌患者。报告期内,公司EGFR-TKI贝福替尼(赛美纳?)的经治却EGFR T790M+的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3年5月获批上市,在三代EGFR-TKI中展示了更好的PFS。国内首个肾癌创新药伏美替尼(伏美纳?)获批上市,进一步扩大覆盖瘤种,未来将会与合作伙伴探索该药在眼科领域的拓展应用,新产品上市及适应症扩大带动新的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贝达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7.37亿元、37.14亿元、46.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2%、35.7%、2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5.43亿元、7.7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8.0%、56.9%、42.2%。对应PE分别为73X、46X、3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药品申报临床及注册等环节可能面临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品进入医保或集采可能会面临丢标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8
    • 国内产品集采放量,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国内产品集采放量,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36亿元,同比增长23.01%;归母净利润约0.12亿元,同比增长325.36%;扣非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减少2781.0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同比下降130.35%。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34.21%;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669.08%;扣非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减少308.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3亿元,同比增长65.72%。   点评:   23Q3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未明显受到反腐政策影响   2023Q3公司营业收入0.94亿元,环比2023Q2的0.90亿元略有增长。2023Q3期间,福建电生理耗材集采联盟的27个省预计全部执行集采价格,因此集采产品的出厂价也有一定幅度下降。2023Q3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2.39%、30.35%、11.10%、25.11%、-1.20%、9.97%,变动幅度为-9.46pp、-1.35pp、-4.41pp、-3.94pp、3.55pp、8.23pp。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电生理手术量快速提升,同比增速约40%,国内单三季度手术量同比增长接近30%。截至2023年10月,公司三维手术累计超过5万例,而且公司面向房颤适应症的高端耗材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系统分别于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及2023年8月获批上市并进入挂网阶段,其中压力导管累计手术量已近700台(其中商业化手术量约300台),新品商业化稳步推进。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增速亮眼   公司目前已累计覆盖31个国家,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于8月25号获得了CE的认证和英国的认证。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销售网络,组织开展三维手术病例论坛。通过参与欧洲和美国心律学年会等活动,展示公司全产品线解决方案,加大产品海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海外业务公司有四大区域,各个区域的占比来看,目前西欧收入占海外收入的40%,中东非约占34%,亚太占比接近10%,拉美占比10%以上。从增速来看,亚太地区虽然占比较小,但是整体增速还是比较快的,增速翻一番。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1亿元、4.87亿元和6.98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1.0%、42.9%和43.2%,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17亿元、0.49亿元和0.91亿元,增速分别为483.8%、181.7%和86.5%,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0.04元、0.10元和0.19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599x、213x和114x,对应的PS倍数分别为30.50x、21.35x和14.90x,公司是行业里三维手术解决方案较早完整推出的厂家,房颤术式解决方案丰富,未来房颤手术放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产品商业化不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肝素和蛋白酶龙头之一,加速创新化转型

      肝素和蛋白酶龙头之一,加速创新化转型

      个股研报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肝素清库存结束在即,有望实现触底反弹:肝素原料药业务短期受到全球原料药去库存的影响,短期压力较大,随着库存出清,2024年有望逐季度加速恢复。公司携手牧原股份,成立子公司河南千牧,牧原年产生猪7900万头(占全国7.6%),千牧预计肝素原料药产能3吨(3万亿单位肝素钠);合作后公司实现保证产业链高质量溯源能力,达到原研采购要求,未来有望进入原研产业链,实现放量。制剂进入快车道,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中标集采,2022年市占率仅1%,为光脚玩家,执标后将实现快速放量;肝素钠封管注射液2020-2022年CAGR60%+,进入放量期,提供业绩弹性。   怡开稳定放量,怡美与拜耳合作加速布局OTC赛道:公司胰激肽原酶系列产品“怡开”稳定放量,2022年市占率约为82%。复方消化酶系列产品“怡美”处于快速放量期,2022年同比增速达到17.4%,远超竞品,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公司加速具备潜力的OTC渠道开拓,与拜耳达成三年合作,依托其渠道快速提高市占率,有望成为又一大单品。   多款创新药产品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差异化布局肿瘤和慢病领域:截至2023年6月,3款创新药+1款改良型新药进入临床1/2期。1、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但在所有血液肿瘤中的五年总生存率最低。中国每年新发病人2.4万,QHRD107(靶点CDK9)治疗AML的1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国内同靶点进度领先,口服,安全性好。2、QHRD110(CDK4/6):首发拟选择适应症为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治疗方案有限,存在很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QHRD110选择的差异化适应症,竞争格局好,中美都进入了临床阶段,差异化优势明显。3、中国脑卒中千亿市场,公司的QHRD106靶向激肽释放酶(KLK)。相比同靶点的尤瑞克林,QHRD106是长效制剂,可每周一次肌肉注射给药,更加方便。4、根据沙利文数据,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47亿美元;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长效剂型只有1个产品上市。公司的改良型新药长效生长激素QHRD211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进度国内前三,有望实现更长间隔给药,提高依从性。以上四种产品适用人群广,进度领先,差异化优势显著,有望助力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营收分别为20.5/24.3/2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1%/19%/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3.32/4.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21%/31%/22%,2023-2025年P/E估值分别为27/21/17X;基于公司1)肝素业务触底反弹在即,2)蛋白酶业务稳步推进,3)创新药业务提供远期增长动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肝素价格不及预期;集采风险;资金链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11-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