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新品持续放量,盈利能力向好发展

      新品持续放量,盈利能力向好发展

      个股研报
        凯因科技(688687)   业绩简评   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02亿元(+19.79%,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31.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60.37%)。   分季度来看,2023年Q3公司实现收入4.34亿元(+26.10%);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66.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54.70%)。   经营分析   新品持续放量,产品布局合理。2023年Q3利润端表现亮眼,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主要系公司不断拓展销售终端,新上市核心产品持续放量所致。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经过国家医保谈判续约,凯力唯报销适应症由基因非1b型扩展为“基因1、2、3、6型”,覆盖国内主要基因型,且上半年全国省级新版医保目录政策已全部落地,凯力唯产品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逾2倍,我们预计凯力唯在三季度延续快速放量趋势。公司成熟产品如金舒喜和凯因益生在各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领先,新产品处于快速放量阶段,总体产品梯队建设合理。   费用端控制良好,盈利能力改善。2023年Q3,公司销售费用率为57.09%(-5.6pct),环比-4.81pct;管理费用率为5.49%(-4.26pct),环比-2.12pct;研发费用率为5.62%(+0.37pct)。毛利率为84.76%(-3.07pct),环比+2.27pct。公司费用端控制良好,毛利率改善,净利率端提升明显,2023年Q3净利率为13.70%(+4.79pct),环比+8.05pct。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现有产品持续彰显竞争力,在研管线中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前景可期,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增量。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48亿元、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6%、24.42%、35.06%,EPS分别为0.70、0.87、1.17元,现价对应PE为36、29、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风险,政策风险,新药研发数据和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 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看好凯力唯和乙肝功能性治愈潜力

      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看好凯力唯和乙肝功能性治愈潜力

      个股研报
        凯因科技(688687)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0.02亿元(+19.79%),归母净利润0.90亿元(+31.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5亿元(+60.37%),公司三季报业绩超预期。   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4.34亿元(+26.10%),归母净利润0.52亿元(+66.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3亿元(+54.70%)。   平安观点:   新上市核心产品放量,公司业绩超预期。23Q3单季度公司收入4.34亿元(+2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67%),超出此前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核心新产品凯力唯快速放量。23Q3单季度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得益于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控制。单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09%(-5.60pp)、5.49%(-4.26pp)、5.62%(+0.37%)、-0.81%(+0.65pp)。   凯力唯泛基因型丙肝治疗优势明显,处于快速放量阶段。丙肝呈全球化流行,我国HCV感染者约1000万人,潜在治疗需求旺盛。丙肝治疗方式逐步迭代,第四代DAAs口服疗法已成为主流。公司的凯力唯+索磷布韦属于第四代方案,具有无需基因检测、无需联用其他药品、疗程较短等优势。2022年底医保谈判中,凯力唯报销范围由非1b型扩大到了泛基因型,为目前国产唯一泛基因型方案。根据我们测算凯力唯销售峰值有望达到18亿元,目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   乙肝功能性治愈市场广阔,值得期待。我国慢性HBV感染约7000万例,其中CHB约2000-3000万例,是名副其实的乙肝大国。对NAs经治患者中符合条件的优势人群,联合Peg-INF-α可使部分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潜在需求旺盛。目前凯因科技长效干扰素乙肝功能性治愈适应症处于临床3期,竞争格局好,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公司现有产品高增长,叠加乙肝功能性治愈潜力,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23Q3单季度业绩超预期,我们认为凯力唯市场推广较快,后续业绩有保障。将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24亿、1.70亿、2.28亿元(原预测为1.19亿、1.59亿、2.0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34.5倍。考虑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叠加乙肝功能性治愈潜力,当前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核心在研品种存在进度不及预期可能。2)政策风险:公司核心产品存在被纳入地方集采的可能性,一旦降价幅度较大,或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开拓风险:受市场环节、竞争格局等因素影响,公司市场开拓存在不及预期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 2023年三季报点评:破伤风疫苗收入有所下滑,期待金葡菌疫苗临床进展

      2023年三季报点评:破伤风疫苗收入有所下滑,期待金葡菌疫苗临床进展

      个股研报
        欧林生物(68831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2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45.9%。   受行业政策影响主业收入有所下滑。分季度来看,公司2023Q1/Q2/Q3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7/1.7/1.2亿元(+25%/-7.2%/-13.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4/0.25/0.02亿元(+157%/-35%/-81%)。单三季度收入下滑主要系行业政策影响,利润端下滑主要系管理费用增加,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较大以及研发费用增加等原因。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023年Q1-3毛利率为93%(+0.2pp),净利率为7.4%(-3.5pp),净利率下滑与上述原因类似。销售费用率为45.5%(-0.04pp)。公司期间管理费用率为16.5%(+4pp)。研发费用率为22.8%(+3.9pp),主要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金葡菌疫苗处于临床III期,有望2025年上市。公司重组金葡菌疫苗临床III期已于2022年8月完成首例开针,产品有望在2025年实现上市。预计2030年我国闭合性骨折手术人数约134万,其中80%感染者接种疫苗,产品上市后将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放量。同时公司金葡菌疫苗未来有望作为全球创新品种出口海外市场,强化公司国际影响力。   破伤风疫苗收入占比仍然较高。分产品来看,公司破伤风疫苗实现收入占比超8成,公司破伤风疫苗在外伤门诊、犬伤门诊以及血制品企业三大渠道实现稳定放量,外伤渠道比例处于持续提升当中。同时2023年公司在销售团队持续推广、人群疫苗接种意识进一步提高下,我们预计公司破伤风疫苗将实现恢复增长。同时公司AC-Hib三联苗申请生产注册已获得受理,预计明年获批后将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1.2亿元和2.1亿元,EPS分别为0.16元、0.29元和0.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7
    • 服务器械板块双增,盈利能力向好

      服务器械板块双增,盈利能力向好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业绩简评   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03亿元(+27.82%);归母净利润0.94亿元(+69.43%);扣非归母净利润0.91亿元(+73.92%)。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3实现收入3.80亿元(+31.64%);归母净利润0.23亿元(+184.53%);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229.82%)。   经营分析   毛利率有所提升,盈利能力改善。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4.3%,管理费用率10.6%,研发费用率3.9%。公司综合毛利率29.8%(+3.9pcts),净利率为8.4%(+1.6pcts)。   服务器械双轮驱动,收入稳健增长。公司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竞争力,四川友谊医院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比增长21%;门诊人次19.8万(剔除核酸),同比增长44%;入院人次1.44万,同比增长27%;手术量同比提升23%,其中三四级手术同比提升31%。苏州广慈医院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比增长25%,医院围绕胸部瘤建立了盈康生命胸部肿瘤专委会,学科能力持续提升,手术量同比提升8.7%,其中三四级手术量占比提升至72.5%。公司医疗器械板块并购整合成果显著,圣诺医疗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较2022年同期增长41%;结合AI诊断技术持续升级高端三维数字乳腺机图像处理技术,2023年前三季度该产品销量同比提升67%。聚焦海外能力拓展,圣诺医疗2023年前三季度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4.3%,其中乳腺影像产品增长42.3%。   股权激励彰显长期信心。2023年9月12日,公司公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此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850.00万股,约占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32%。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189人,包括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彰显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医疗器械板块产品线丰富,发展潜力十足,线下诊疗恢复、线上平台建设将助力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回归正常增长轨道。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58、2.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30%、30%,EPS分别为0.19、0.25、0.32元,现价对应PE为48、37、2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短缺风险;跨区发展风险;医疗安全性事故纠纷风险;合规监管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 短期业绩承压,核医学在AD领域进展值得期待

      短期业绩承压,核医学在AD领域进展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公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收入25.85亿元(-5.69%),归母净利润2.86亿元(-13.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1亿元(-22.14%),公司三季报业绩略低于此前预期。   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8.00亿元(-18.03%),归母净利润1.02亿元(-37.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7亿元(-51.32%)。   平安观点:   23Q3收入下滑主要受原料药拖累,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3Q3单季度公司收入端下滑18%左右。其中原料药单季度收入约3.94亿元(-28%),我们认为原料药收入下滑主要受价格下滑影响。制剂板块核心产品注射用那曲肝素钙前三季度收入1.53亿元(-48%),主要因水针剂集采中标后粉针剂销量下滑。23Q3单季度核药放量受到行业反腐影响,其中FDG收入约1.01亿元(-9%),云克注射液0.68亿元(+2%),增速较Q2有所回落。Q3单季度毛利率42.06%(-4.07pp),主要和原料药价格下降和核药结构变化有关。伴随着公司研发项目推进,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23Q3单季度研发费用4083万元(+29%);前三季度累计研发费用1.25亿元(+26%)。   核药即将迎来收获期,AD领域进展值得期待。目前99mTc替曲膦已经报产,氟化钠即将报产,公司即将迎来收获期。在1.1类创新核药方面,氟[18F]思睿肽完成临床1期,氟[18F]纤抑素正在进行临床1期,177Lu-LNC1003和177Lu-LNC1004均进入海外临床1期。AD领域,公司Tau蛋白正电子显像剂处于3期临床,跟礼来合作申报的Aβ显像剂氟[18F]洛贝平注射液已于23年8月提交上市申请。考虑到目前AD诊断核药以18F标记为主,均需要依托核药房网络进行生产,因此我们认为东诚有望承接更多AD诊断核药的CDMO等业务。   短期业绩承压不改长期价值,看好核药和AD领域持续突破。公司是国内   核医学领域龙头之一,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同时AD治疗领域的不断突破也有望带动相关核药诊断需求的释放,看好东诚在AD诊断药方面布局。考虑到短期业绩承压,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3.76亿、4.70亿、6.08亿元(原预测为4.02亿、5.05亿、6.4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38倍。虽然业绩预测有所下调,但我们仍看好公司在核医学和AD两大高景气领域的丰富布局。同时我们认为随着核医学和AD领域的景气度持续提升,东诚药业股价将更多由研发进展催化,因此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在研产品较多,存在进度不及预期可能。2)存量核药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存量核药受临床诊疗恢复节奏、PETCT装机量等因素影响,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3)原料药价格持续下跌风险:肝素原料药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跌可能。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 2023年三季报点评:Q3单季收入利润为历史新高,基本面持续向好

      2023年三季报点评:Q3单季收入利润为历史新高,基本面持续向好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1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亿元(+19.4%)。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1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亿元(+15.8%)。   Q3单季收入利润均为历史新高,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7pp。环比来看,公司Q3单季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处于历史峰值,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准入和学术推广,保持重点品种力月西、福尔利及思贝格等快速成长,并有效保证舒芬太尼、羟考酮注射液、阿芬太尼、等产品快速列院形成销售。前三季度毛利率73.1%(-3.3pp),净利率24.2%(+0.6pp),销售费用率30.1%(-4.7pp),管理费用率4.1%(-0.3pp),研发费用率10.5%(+0.8pp)。   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预计年底参与医保谈判,未来有望贡献更多业绩增量。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是与美国Trevena公司合作的新产品,在中国获化合物专利独占许可。2023年5月获批上市,预计年底参与医保谈判。   聚焦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创仿并重储备梯队品种。公司在研创新药项目有25项,其中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1个(NH600001乳状注射液),I期临床研究项目6个(NH112、NH102、NH130、Protollin鼻喷剂、NHL35700、YH1910-Z02)。一致性评价在研项目14个,其中在审评项目4个。2023年至今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已通过一致性评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恩华药业在麻醉、神经领域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梯队和发展格局。TRV130有望为业绩持续注入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12.9和16.6亿元,对应EPS为1.08、1.28和1.65元,对应PE分别为22、19和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影响。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7
    • 公司简评报告: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利润端加速向好

      公司简评报告: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利润端加速向好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收入高增长,资产结构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33.44亿元,同比增长74.7%;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同比增长73.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56.0%;高增长主要是诊疗量加速提升与商洛医院出表一次性确认投资收益所致,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20亿元。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由2023H1的68.6%下降至62.3%,公司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来看,伴随诊疗量持续攀升,公司营收快速增长,全年业绩可期。   单季度亏损加速收窄,年内实现单月盈亏平衡可期。Q3单季度,公司营收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4.1%,环比略微下降1.5%,我们认为主要是今年Q2相对高基数,Q1受新年和疫情影响,Q2诊疗量快速爬坡;Q3单季收入则受到呼吸系统疾病反复,部分重症患者因夏季炎热择期治疗等因素影响。利润端,Q3单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4万元,同比增速为100.0%;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速54.7%,较Q2亏损1.5亿元显著缩窄。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整体收入结构持续优化。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0.9%、-1.0%,较Q2分别提升3.6、14.3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Q3单季度收入环比基本持平而毛利率显著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整体诊疗量加速攀升。受益于公司医学品牌、医疗实力,在区域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整体诊疗量加速攀升。2.高毛利业务放量,整体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伴随中心医院诊疗量持续爬坡,北院区的儿科、康复、中医、神经慢病,精神心理、医美整形等高毛利率的特色专科收入预计持续快速增长,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投资建议:国际医学深耕医疗行业二十载,立足西安,辐射西北。当前,公司积极发展“严肃医疗+类消费医疗”的综合医疗创新业务模式,伴随诊疗量加速攀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整体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44.55、62.44、82.4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6、1.53、4.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改控费超预期风险,管理运营风险,医护资源短缺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27
    • 试剂销售持续放量,国内医疗反腐影响整体可控

      试剂销售持续放量,国内医疗反腐影响整体可控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单季度实现营收10.43亿元(YoY+18.55%),实现归母净利润4.37亿元(YoY+23.02%),归母扣非净利润4.15亿元(YoY+25.88%),小幅优于市场预期。   平安观点:   试剂放量,海外高增长持续且毛利率提升。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08亿元(YoY+26.62%),其中国内、海外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4.15%、31.66%;从产品类别看,试剂、仪器分别同比增长28.48%、21.88%。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43亿元(YoY+18.55%),毛利率同比增长3.93pct至74.36%,主要由于1)毛利率较高的中大型机销售占仪器比例提升;2)2022年起中大型机强劲装机带动高毛利率试剂放量。23Q3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小幅上涨1.05pct至15.11%,规模效应下,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滑0.62pct、0.83pct至3.15%、9.52%。   医疗反腐下高速机装机仍强劲。尽管医疗反腐对国内装机有一定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仍实现MAGLUMI X8新增646台装机(YoY+15.56%)。高速机的强劲装机将带动后续试剂放量。   医疗反腐影响可控,未来装机进院有望好转。医疗反腐虽短期内延缓了设备入院与装机的速度,但设备销售本身几乎不贡献利润,且新产业国内存量装机超1.25万台,边际影响相对小。近期行业学术会议的召开已出现松动迹象,假以时日产品进院流程也有望好转,改善国内装机。此外,新产业超1/3收入来自海外,这部分不受影响。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国内外中大型装机仍强劲,将带动试剂放量、毛利率逐步优化。考虑到医疗反腐对公司整体装机、试剂销售影响有限,维持2023-2025年EPS预测为2.10、2.71、3.43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仪器、设备国内外销售不及预期。国内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趋于饱和、海外本地化建设进度落后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不及预期;2)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多个重要仪器和试剂仍处于研发进度,若研发、临床失败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速;3)集采及监管政策风险。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存在扩大范围、进一步降价的可能,若执行将削减公司国内试剂毛利率。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 业绩增长亮眼,海外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业绩增长亮眼,海外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件:10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8亿元,同比增长26.62%;归母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增长28.35%;扣非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29.15%;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27亿元,同比增长38.88%。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18.55%;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23.02%;扣非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25.88%。   国内受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略有放缓,海外业务仍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坚定发展战略,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1)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我们预计主要系国内医疗反腐活动影响下游市场需求所致,国内市场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约为10-15%;随着院内诊疗活动逐渐恢复,我们预计第四季度增速有望环比改善。(2)海外市场对体外诊断常规业务的需求方面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我们预计第三季度的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在30%以上。   分产品来看,前三季度公司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8.48%,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1.88%;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外市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MAGLUMI X8实现销售/装机646台。   中大型仪器及海外试剂收入占比增加,毛利率提升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83pct至72.40%,我们预计主要是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增加,以及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14pct至16.64%,主要系疫后展会费用及差旅费增长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1.43pct至3.05%;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0.40pct至9.33%;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2.19pct至-0.90%,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0.55pct至40.81%。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74.36%、15.11%、3.15%、9.52%、0.52%、41.87%,分别变动+3.93pct、+1.05pct、-0.62pct、-0.83pct、+3.28pct、+1.52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2亿/50.53亿/63.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27%/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8亿/21.04亿/26.45亿元,分别增长24%/28%/26%;EPS分别为2.10/2.68/3.36,按照2023年8月24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28.74倍PE。   风险提示。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波动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7
    • 海外增长有力,国内展现经营韧性

      海外增长有力,国内展现经营韧性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业绩简评   2023 年 10 月 26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度报告。 3Q23 公司实现收入 29.08 亿元( +27%),归母净利润 11.87 亿元( +28%),扣非归母净利润 11.02 亿元( +29%);   3Q23 单季度实现收入 10.43 亿元( +19%),归母净利润 4.37 亿元( +23%),扣非归母净利润 4.15 亿元( +26%)。   经营分析   结构优化毛利稳步提升, 高研发投入新品进展顺利。 3Q23 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 72.40%( +3pct),净利率 40.81%。 毛利率优化主要系新增装机中中大型仪器装机占比提升带动高毛利试剂放量。 此外公司坚持高研发投入, 3Q23 研发费用率为 9.33%。   专注发光 28 年, 打造全球影响力品牌。 海外市场增长稳健,是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化学发光企业,截至三季度,公司约有超过29500 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布局全球 152 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室运行。继印度市场出色本地化运营模式搭建后,有望在全球其他重点市场进行复制,伴随着近年来海外的迅速装机, 试剂量有望迎来重要拐点。   国内市场高速仪器先发优势明显, 有望在国产替代过程中率先受益。 公司 X8 高速机型领先市场推出,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三级医院的覆盖率逐年提高, 根据公司公告,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由三级医院贡献的测试量占国内总测试量比重达到 43%,较去年同期提升1.3pct, 伴随中大型仪器的增长,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专注发光,持续深化研发。 公司多年来保持持续高研发投入, 进入三季度以来,获得抗心磷脂抗体、 肺炎衣原体 IgG 抗体、 肺炎衣原体 IgM 抗体等多项试剂注册证书,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反馈推出产品,有望持续夯实发光业务的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未来公司国内外业务的综合发展,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55、 21.04、 26.52 亿元,增长 25%、27%、 26%, EPS 分别为 2.11、 2.68、 3.38 元,现价对应 PE 为 29、23、 1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政策降价超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