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的CRDMO龙头,全方位助力药物开发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的CRDMO龙头,全方位助力药物开发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全球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   历经23年发展,药明康德开创了独特的CRDMO与CTDMO业务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与生产服务。短期看,化学板块仍是公司核心业务,新分子种类业务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测试与生物学业务是化学业务强有力的协同支撑,有望稳健增长。中长期看,公司打造的一体化、端到端新药研发与生产服务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并有望驱动公司业绩长期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2.77/125.08/163.41亿元,EPS为3.46/4.21/5.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5/18.5/14.2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化学业务稳定贡献收入,测试及生物学业务稳健发展   化学板块坚定执行“跟随分子”策略,利用CRDMO平台将前端项目逐步向后端导流,并积极拓展寡核苷酸及多肽等新兴业务,构建新的业绩增长点。随着新冠大订单的交付以及产能的逐步释放,2022年化学业务实现营收288.50亿元,同比增长104.8%。同时,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药物发现生物学平台与实力强劲的综合分析测试平台,临床CRO与SMO业务持续发力,已成为化学业务强有力的协同支撑,业务增长稳健。   前瞻性布局CGT业务,DDSU业务主动迭代升级   公司前瞻性布局CGT业务,具有传统CDMO企业不具备的内部测试服务,并依托OXGENE补齐技术短板,构建核心竞争壁垒,满足客户从临床前至商业化生产的多元化需求;2022年,CGT板块营收恢复正增长。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布局国内新药研发业务,打造以IP创造为核心的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模式;2022年DDSU业务主动迭代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的候选药物,随着新药陆续上市,销售分成收入有望助推DDSU业务实现高增长。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药物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核心成员流失、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3-08-17
    • TSLP单抗授权出海,国际化再下一城

      TSLP单抗授权出海,国际化再下一城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事件:公司与美国]One Bio,Inc.达成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SHR-1905注射液项目有偿许可给One Bio。   One Bio将获得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SHR-1905的独家权利,恒瑞将获得总计2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以及不超过10.25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款和两位数比例销售提成。恒瑞获得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总计2500万美元,包括215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为SHR-1905的首个海外临床Ⅱ期试验提供一定数量的样品后获得的35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付款。基于SHR-1905在美国、日本和约定的欧洲国家分别首次获批上市及实际年净销售额情况,One Bio将向恒瑞支付累计不超过10.25亿美元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还将向恒瑞支付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TSLP单抗市场潜力极大,SHR-1905处于Ⅱ期临床,有望成为BIC。由于TSLP作用于炎症级联反应的早期上游,可以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下游炎症信号的传导,有潜力适用于广泛的重度哮喘,不受表型(嗜酸性或过敏等)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限制,相较其他靶点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SHR-1905于2021年5月获NMPA批准开展哮喘适应症临床试验,2023年5月获批开展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适应症临床试验,目前均处于临床Ⅱ期。阿斯利康与安进共同开发的tezepelumab于2021年在美国获批上市,2022年在日本和欧盟获批上市。根据Evaluate Pharma数据库,2022年、2023年Q1 tezepelumab全球销售额分别约为1.74、1.07亿美元。其他同类产品在国内外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适应症以哮喘为主。   建设先进技术平台,构建全球创新体系。公司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新技术平台,如PROTAC、分子胶、ADC、双/多抗、基因治疗、mRNA等。已有6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成功获批临床,抗HER2ADC产品SHR-A1811快速进入临床Ⅲ期;2个PROTAC分子分别处于临床和IND阶段;PD-L1/TGF β双抗SHR1701快速推进多项临床Ⅲ期研究,还有10多个FIC/BIC双/多抗在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55/67.1亿元,对应PE为66X/56X/46X。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创新升级加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质变,仍然是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集中采购降价、药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里程碑付款金额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6
    • 事件点评:TSLP达成海外授权,关注创新药放量及长期成长

      事件点评:TSLP达成海外授权,关注创新药放量及长期成长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事件:8月14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将SHR-1905注射液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OneBio公司。   SHR-1905具有同类最佳潜力,目前处于临床II期。SHR-1905是TSLP单抗,可以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下游炎症信号的传导,最终改善炎症状态并控制疾病进展。由于TSLP作用于炎症级联反应的早期上游,SHR-1905有潜力适用于广泛的重度哮喘,不受表型(嗜酸性或过敏等)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限制,因此相较其他靶点药物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此外,基于差异化的分子设计,SHR-1905有望成为同类最佳(Best-in-class)。SHR-1905于2021年5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用于哮喘的临床试验,2023年5月获批开展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目前均处于临床II期。   恒瑞将获得2,150万美元首付款、累计不超过10.25亿美元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及两位数净销售额提成。根据协议主要条款,OneBio将获得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SHR-1905的独家权利。恒瑞医药将获得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总计2,500万美元,其中包括2,15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为SHR-1905的首个海外临床Ⅱ期试验提供一定数量的样品后获得的350万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基于SHR-1905在美国、日本和约定的欧洲国家分别首次获批上市及实际年净销售额情况,恒瑞将获得累计不超过10.25亿美元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此外,恒瑞将获得实际年净销售额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关注年底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放量。目前,公司已上市自研创新药达到13款、合作引进创新药达到2款。其中,近期获批上市的林普利塞、阿得贝利单抗、瑞格列汀、奥特康唑等创新药,以及吡咯替尼一线适应症、达尔西利一线适应症等新增适应症符合今年医保目录调整要求,有望今年底参与医保谈判,进一步扩大可及性,助力销售放量。   管线深厚具备多样性,长期成长动力充足。公司创新药管线深厚,目前处于NDA及III期的创新药达十余款,近期IL-17A单抗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的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预计公司在自免及代谢等领域将逐渐进入收获期,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246.47亿元/288.44亿元/337.75亿元,同比+15.9%/+17.0%/+1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2亿元/57.17亿元/69.66亿元,同比+20.6%/+21.5%/+21.8%;对应EPS分别为0.74元/0.90元/1.09元;对应PE分别为55倍/45倍/3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风险,产品申报获批风险,医保谈判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6
    • 常规业务快速增长,DDSU业务实现突破

      常规业务快速增长,DDSU业务实现突破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2023半年报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7,128.55万元,同比增长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311.97万元,同比增长1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6,108.26万元,同比增长23.67%;基本每股收益1.81元,同比增长13.84%   常规业务快速增长   2023上半年,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46.720.26万元,同比增长3.80%;测试业务实现收入309,100.04万元,同比增长18.65%;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23,263.54万元,同比增长13.02%;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71,362.69万元,同比增长15.96%;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DDSU)实现收入34,198.67万元,同比下降24.85%。公司核心业务化学业务同比实现增长,化学药工艺研发和生产方面,公司在本报告期内新增583个分子;累计拥有D&M管线2819个,其中包括56个商业化项目、59个临床III期项目和301个临床II期项目。此外,公司化学业务剔除特定商业化项日后,实现同比增长36.1%。整体来看,公司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在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和细胞基因及疗法CTDMO等业务上均实现同比增长。   DDSU销售分成收入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   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DDSU)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获批上市,分别为口服抗病毒创新药和治疗肿瘤的药物。2023年第二季度,客户销售的收入分成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分成预计将实现超过50%的复合增速。报告期内,DDSU共完成了12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了11个临床试验批件(CTA)。截至目前,DDSU累计完成了184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成功获得了155个项目的CTA,其中已有2个项目获批上市,另有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同时,还有100余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覆盖多个疾病领域。DDSU正积极推进为客户开展的17个新分子种类项目的研发,部分项目已经递交IND申请,并预计将在今年陆续递交更多的IND申请。   客户数量大幅增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客户数量方面,2023年上半年新增客户600余家,公司活跃用户累计达到6000余家。从订单数增长率来看,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5%,其中,TIDES业务在手订单增长188%。从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15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82.87%;来自美国地区收入达到123.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42%;来自欧洲客户收入达到22.2亿元,同比增长19%;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达到10.48亿元、同比增长6%。从新老客户收入结构情况来看,公司原有客户收入达到186.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30%,新增客户收入达到2.2亿元,来自原有客户的收入占比达99%,反映出公司极强的客户粘性。公司全球新客户群体数量持续增长,“长尾”战略不断提高市场渗透率,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3.31元、4.04元和4.9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68倍、18.54倍和15.02倍。药明康德作为我国CDMO/CRO龙头企业,“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客户数量持续增长,增长态势较为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8-04
    • 1H23利润增速略超预期,非新冠业务高增长

      1H23利润增速略超预期,非新冠业务高增长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公司1H23收入增速符合预期,利润增速略超预期。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影响,2Q/1H23收入+40%/+28%,非新冠业务增长强劲。公司维持全年收入增速指引5-7%,并上调全年Non-IFRS毛利及自由现金流增速指引。我们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HKD115/RMB116。   1H23收入增速符合公司指引,利润增速略超预期。2Q/1H23收入+7%/+6%(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40%/+28%);Non-IFRS毛利率+3.4pcts至41.6%,其中汇率变动导致毛利率+2.4pcts,效率提升及板块收入结构变动导致+1pcts;Non-IFRS归母净利+22%/+19%。   WuXiChemistry:TIDES业务高增长,预计全年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30亿元。2Q/1H23收入+3%/+4%,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板块收入+52%/+36%;1H23Non-IFRS毛利率提升4.4pcts至45.3%。1H23管线新增583个分子至2819个(商业化56个、III期59个)。板块中TIDES业务增速亮眼,1H23收入+38%,预计全年+70%。公司预计全年仍有人民币30亿元新冠相关收入(vs2022年约92亿元),我们预计WuXiChemistry全年收入+3.9%。   WuXiTesting:临床业务恢复,实验室分析与测试有望提速增长。2Q/1H23收入+24%/+19%,其中实验室分析与测试2Q/1H23收入+21%/+19%。上半年启东和苏州新产能投产,2H23收入有望提速。2Q/1H23临床CRO及SMO收入+30%/+18%,其中SMO+54%/34%。1H23Non-IFRS毛利率提升2.2pcts至37.8%。   WuXiBiology:新分子业务增速亮眼。2Q/1H23收入+18%/+13%,1H23non-IFRS毛利率提升0.7pcts至41.5%。1H23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51%,占比25.4%。   WuXiATU:在手订单稳健增长。2Q/1H23收入+23%/+16%,1H23non-IFRS毛利率提升1.3pts至-5.7%。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金额+28.8%。管线项目数69个,其中III期项目7个(2个处于BLA阶段)。   WuXiDDSU:继续受国内订单需求下滑冲击。2Q/1H23收入-18%/-25%,因国内需求下降,me-too和me-better项目需求下降。1H23Non-IFRS毛利率-0.6pcts至30.1%。二季度获得首笔销售分成,公司预计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分成CAGR达50%+(与此前指引一致)。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HKD115/RMB116:我们上调2023-25E归母净利润2-4%。我们给予公司港股24x2024EPE目标估值(与过去三年均值低0.9个标准差)和10%的A/H溢价(较历史均值低0.5个标准差),上调公司港股/A股目标价3%至HKD115/RMB116。   投资风险:融资环境变化;地缘政治风险;项目失败或因疫情延迟。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2页
      2023-08-02
    • 2023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一体化商业模式优势持续显现

      2023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一体化商业模式优势持续显现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核心观点   2023H1 业绩稳步增长。 2023 年上半年营收 189 亿元(+6.3%,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27.9%) , 归母净利润 53 亿元(+14.6%) , 扣非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23.7%) , 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 51 亿元(+18.5%) 。 其中, 二季度单季营收 99 亿元(+6.7%,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39.5%) , 归母净利润31 亿元(+5.1%) , 扣非归母净利润 29 亿元(+35.4%) , 经调整 Non-IFRS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22.4%) 。 2023 年公司在建设新能力和新产能的同时,不断提升经营效率, 业务持续增长, 利润端增速超收入端。   除 DDSU 业务外, 各板块均实现增长。 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化学、 测试、 生物学、 ATU、 DDSU 业务营收分别为 134.67 亿元(+3.8%,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36.1%) 、 30.91 亿元(+18.7%) 、 12.33 亿元(+13.0%) 、 7.14 亿元(+16.1%)、3.42 亿元(-24.8%) , 除 DDSU 业务外各板块均实现增长。   “一体化 CRDMO 和 CTDMO” 商业模式成果丰硕。 小分子 CRDMO 管线持续扩张,2023H1 新增分子 583 个, 包括商业化项目 1 个, 临床 III 期项目 1 个, 临床 II 期项目 10 个, 临床 I 期及临床前项目 571 个。 同时, CTDMO 管线进一步扩张, 公司为合计 69 个项目提供工艺研发及生产服务, 包括临床 III 期项目 7 个(2 个在上市申请审核阶段, 2 个在上市申请准备阶段) , 临床 II期项目 10 个、 临床 I 期及临床前项目 52 个。   测试、 生物学持续增长, DDSU 业务收获第一笔收入分成。 测试业务方面,2023H1 公司药物安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4%,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生物学业务方面, 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持续提升, 2023H1 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51%, 占生物学业务收入比重 25.4%; 综合筛选平台成为公司下游业务重要的“引流入口” , 2023H1 为公司带来超 20%的新客户。 DDSU 业务方面,2023H1 完成 12 项 IND 申报, 并获得 11 个临床试验批件, 另有多个项目预计将于今年陆续递交 IND 申请。 2023Q2 收获第一笔客户销售的收入分成,预计公司未来 10 年销售收入分成 GAGR 超 50%。   投资建议: 一体化商业模式优势持续, 维持“买入” 评级。   一体化商业模式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行业地位不断稳固, 维持 2023-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4/2025 年收入 419.33/508.73/642.98 亿元,同比增速 6.6%/21.3%/26.4%, 归母净利润 101.28/121.27/158.02 亿元, 同比增速 14.9%/19.7%/30.3%。 随着公司一体化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 测试类业务逐步恢复, 业绩有望稳中向好,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增速放缓, 竞争加剧, 业务拓展失败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8-02
    • CDMO强劲增长持续,期待新业务加速放量

      CDMO强劲增长持续,期待新业务加速放量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8.7亿元,同比增长6.3%;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4.6%;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23.7%;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18.5%。   收入符合预期,剔除新冠项目后增长强劲。23H1、23Q2公司收入增长符合预期,其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9.5%、27.9%,Q2环比增速提升明显。此外,公司23H1在手订单(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5%,其中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88%;全球Top20药企客户贡献收入(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47%;多业务部门服务客户贡献收入(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37%。全球依托CRDMO/CTDMO商业模式,我们认为公司2023年持续增长确定性强,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实现5~7%的收入增长目标;预计经调整Non-IFRS毛利同比增长13-14%,经营效率持续提升,经调整利润端增长有望持续领先收入增长。   23Q2增长提速,一体化模式持续赋能。2023H1公司持续强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和生产)一体化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优势,助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1)化学业务(WuXiChemistry):23H1实现营收134.7亿元(+3.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36.1%),过去十二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新化合物42万个(+20%);R端向D&M端转化120个分子(+21%);D&M端收入96.7亿元(+2.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54.5%),合计新增8个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新分子业务收入13.3亿元(+37.9%,在手订单同比+188%),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超70%;2)测试业务(WuXiTesting):23H1实现营收30.9亿元(+18.7%,Q2同比+23.6%),其中实验室分析与测试收入22.5亿元(+18.8%,Q2同比+21.4%)、临床CRO及SMO收入8.5亿元(+18.3%,Q2同比+29.6%);3)生物学业务(WuXiBiology):23H1实现收入12.3亿元(+13%,Q2同比+17.5%),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强劲增长51%;4)细胞与基因治疗CTDMO(WuXiATU):23H1实现收入7.1亿元(+16%,在手订单同比+28.8%,Q2同比+22.9%),助力客户完成的世界首个TIL项目BLA将于2023H2获批,一项重磅商业化CAR-T产品技术转让预计2024H2FDA获批后进入商业化生产,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LVV生产订单预计2024H1开始生产;5)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DDSU):23H1实现收入3.4亿元(-24.9%,Q2同比-17.9%),Q2已获得第一笔客户销售收入分成,预计未来十年收入分成CAGR将达50%+。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3%、21.3%、27.4%,EPS分别为3.33元、4.05元和5.15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8倍和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或不及预期;外延拓展或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02
    • 2023年半年度报告点评:常规CDMO业务强劲增长,DDSU业务进入收获期

      2023年半年度报告点评:常规CDMO业务强劲增长,DDSU业务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事件:   药明康德近期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收入188.7亿(同比+6.3%),归母净利润53.1亿(同比+14.6%),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同比+23.7%),期间毛利率提升4.3pct至40.5%;2023Q2实现收入99.1亿(同比+6.7%),归母净利润31.5亿(同比+5.1%),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同比+35.4%),期间毛利率提升4.4pct至41.2%。   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优势尽显,DDSU进入收获期   分业务看:化学业务收入近135亿(同比+4%),其中工艺研发和生产(D&M)的服务收入近97亿(同比+2%);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D&M收入同比增长55%。2023H1公司新增583个分子,D&M管线累计达到2819个,其中商业化项目56个,临床III期阶段59个、临床II期阶段301个、临床I期及临床前项目2403个。测试业务收入近31亿(同比+19%),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不到23亿(同比+19%),临床CRO及SMO收入近9亿(同比+18%),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同比增长24%。生物学业务收入超12亿(同比+13%),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服务客户超过1600家。2023H1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强劲增长51%,占生物学业务收入比例由2021年的不到15%提升至2023H1的超25%。细胞及基因疗法业务收入超7亿(同比+16%),截至2023年6月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9%。共服务69个项目,其中包括10个II期临床试验项目,7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其中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审核阶段,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收入超3亿,同比下滑25%。2023年上半年,公司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已获批上市,2023年二季度,公司获得了第一笔客户销售的收入分成,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随着越来越多客户药品上市,预计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分成将达到超过50%的复合增速。2023H1公司为客户完成12个项目的IND申报,同时获得11个临床试验批件(CTA)。目前,公司已累计为客户完成184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155个项目的CTA,其中2个项目已获批上市,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以及5个临床III期项目,30个临床II期项目和70个临床I期项目,覆盖多个疾病领域。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能够高效满足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持续驱动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全年收入增长5-7%。显示了公司在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驱动下持续加速发展的信心。维持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535/664亿元,增速分别为5%/29%/24%;归母净利润为97/122/153亿元,增速分别为10%/26%/25%;EPS为3/4/5元/股,对应PE为22/17/1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增长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景气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02
    • 高基数下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高基数下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事件:药明康德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亿元(同比+6.3%),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14.6%),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23.7%),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51.0亿元(同比+18.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3.4亿元(同比+40.1%)。   点评:   持续优化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40.5%(+4.3pp)、归母净利率28.2%(+2.0pp)、扣非归母净利率为25.2%(+3.5pp)、经调整Non-IFRS净利率为27.0%(+2.8pp),产能利用率及效率的提升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期间费用率为9.6%(-2.1pp),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0.1pp)/6.7%(-0.4pp)/3.5%(-0.2pp)/-2.5%(-1.4pp),汇兑收益的增加降低财务及期间费用率。   多业务协同驱动公司稳健发展。公司2023年上半年,五大板块业务细节如下,1)Chemistry:实现收入134.7亿(+3.8%),其中D&M相关收入96.7亿元(+2.1%)、剔除新冠业务后D&M增长54.5%。TIDES(多肽及寡核苷酸等)收入13.3亿元。2)Testing:实现收入30.9亿(+18.7%),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22.5亿(+18.8%)、单安评业务增速24%,临床CRO及SMO收入8.5亿(+18.3%)、单SMO收入增长34.3%。2023年苏州和启东的实验室如期投入使用,有望驱动后续业绩加速增长。3)Biology:全年收入12.3亿(+13.0%),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增长51%,占生物学收入比例提升至25.4%。4)ATU:全年收入7.1亿(+16.0%),上半年助力两个项目BLA,公司预计下半年有望迎来获批。5)DDSU:全年收入3.4亿(-24.9%),2023年上半年,公司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获批上市,且2023年二季度获得第一笔销售分成,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公司预计随着客户产品上市的增多,获得的销售分成将持续增长,接下来十年有望实现超50%的复合增长。   一体化平台支持长期发展,新业务布局打开上升空间。公司一体化CRDMO、CTDMO业务模式日渐完善,2023年H1,使用多业务部门服务的客户贡献173.3亿元(剔除新冠订单后同比+37%),占公司收入比例高达92%。公司新技术及分子业务进入快速成长期,2023年上半年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88%,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增速将超过70%,TIDES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以及超过1WL,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综合来看,公司依旧保持2023年收入增长5-7%的指引和预期,并上调全年经调整non-IFRS毛利增长率至13-14%(2023Q1指引12-14%)、全年自由现金流增长率至750-850%(2023Q1指引600-800%)。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5.39/500.03/640.24亿元,同比增长5.6%/20.4%/2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8/119.02/154.76亿元,同比增长15.1%/17.3%/30.0%,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22/19/14倍。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及外包需求下降、国内国际政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01
    • 2023年半年报点评:需求稳定,非新冠业务快速放量,CXO龙头成长确定

      2023年半年报点评:需求稳定,非新冠业务快速放量,CXO龙头成长确定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事件:2023年7月31日,药明康德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1亿元,同比增长6.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增长27.9%;归母净利润53.13亿元,同比增长14.6%;扣非归母净利润47.61亿元,同比增长23.7%;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50.95亿元,同比增长18.5%。   非新冠业务快速增长,二季度业绩靓丽、超预期。单季度看,公司Q2实现收入99.08亿元,同比增长6.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同比增长39.5%;归母净利润31.45亿元,同比增长5.1%;扣非归母净利润28.92亿元,同比增长35.4%;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22.4%。   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优势明显,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持续改善。分板块看,(1)WuXiChemistry上半年收入134.7亿元(+3.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增速36.1%。其中R收入37.97亿元(+8.4%),D&M收入96.7亿元(+2.1%),剔除新冠后同比增长54.5%,后端业务增速强劲。TIDES业务持续放量,收入达到13.3亿元(+37.9%),截至六月底在手订单增长188%,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增长超70%。(2)WuXiTesting上半年收入30.9亿元(+18.7%),其中实验室分析与测试收入22.5亿元(+18.8%),安评业务收入增长24%并保持亚太领先位置,启东和苏州实验室投产助推业务加速增长,临床CRO及SMO收入8.5亿元(+18.3%)。公司临床业务全面恢复、效率持续提高,测试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7.8%。(3)WuXiBiology上半年收入12.3亿元(+13.0%),其中新分子相关收入强劲增长51%,占生物学收入25.4%(2022年H1为19.0%),驱动生物学业务快速增长。(4)WuXiATU上半年收入7.1亿元(+16.0%),截至六月底在手订单增长28.8%。临床前和临床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项目分别为52、10、7个,项目漏斗持续扩张,公司预计下半年2个客户产品将获批商业化。(5)WuXiDDSU上半年收入3.4亿元(-24.9%),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已获批上市,Q2获得第一笔客户销售的分成收入,公司预计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分成的CAGR将超过50%。   在手订单丰富、长期成长性确定。公司在手订单丰富,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在手订单338.95亿元,上半年剔除新冠项目后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5%,增长动力充足。丰富的在手订单及订单强劲增长是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保障,公司预计2023年收入增长5%-7%,维持全年收入指引;经调整non-IFRS毛利增长13%-14%,自由现金流增长750%-850%。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1/127.47/166.45亿元,对应PE为21/17/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监管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汇率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