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永新光学(603297):业绩短期承压,静待医疗光学+激光雷达放量增长

      永新光学(603297):业绩短期承压,静待医疗光学+激光雷达放量增长

    •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8%,毛利率环比改善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8%,毛利率环比改善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8%。公司2023Q1-3实现营收4.55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8.1%),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5.2%),预计主要由于行业景气度仍较差,公司高毛利业务受到负面影响,但公司保持战略定力,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投入,致使公司净利润短期承压。   分季度看,2023Q1/Q2/Q3分别实现营收1.40/1.56/1.59亿元,分别同比+20.8%/+15.9%/+16.8%,营收环比改善;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31/0.47/0.40亿元,分别同比+2.4%/-9.3%/-13.7%;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0.22/0.27/0.32亿元,分别同比+2.4%/-16.5%/+38.6%,其中Q3单季度政府补助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毛利率环比改善,费用率稳中有降。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9.1%(同比-4.13pp,较2022年全年水平-2.25pp),预计主要由于收入结构变化所致,分季度看2023Q1/Q2/Q3毛利率分别为69.3%/67.8%/70.4%,环比有所改善;净利率为25.9%(同比-7.27pp,较2022年全年水平-5.98pp)。   销售费用率12.5%(同比-2.48pp)、管理费用率19.2%(同比+0.10pp)、财务费用率-2.46%(+0.13pp)、研发费用率16.6%(同比+0.64pp),期间费用率整体为45.8%(同比-1.13pp),稳中有降。   投资建议:药康生物是全球领先的模式动物提供商,拥有全球最大的“斑点鼠”品系资源,全新推出“野化鼠”、“无菌鼠”等差异化品种;依托“药筛鼠”全面覆盖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推出全人源NeoMab小鼠模型,通过高壁垒小鼠品系带动服务需求,业务向药物发现和功能药效等临床前CRO服务延伸,打开长期发展空间。根据公司三季度报告,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71/2.54/3.40亿元(前值为2.02/2.64/3.46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27/2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模型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7
    • “原料药+制剂”开始兑现,“多肽+寡核苷酸”打开成长天花板

      “原料药+制剂”开始兑现,“多肽+寡核苷酸”打开成长天花板

      个股研报
        奥锐特(605116)   持续深耕特色原料药领域,产品矩阵丰富,首款制剂产品获批。公司成立于1998年,2020年于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深耕特色原料药领域20余年。公司产品矩阵丰富,覆盖六大治疗领域,并积极布局多肽、寡核苷酸等药物领域。同时,积极推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2023年6月,公司首款制剂产品地屈孕酮片获批上市。公司共有四大生产基地,分别为八都厂区、苍山厂区、联澳生物厂区、扬州奥锐特厂区,其中苍山厂区和扬州奥锐特厂区均有项目在建。   拓展多肽及寡核苷酸类药物领域,打开成长天花板。多肽药物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960亿美元。全球寡核苷酸药物市场规模有望高速增长,预计2020-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2.2%。在多肽领域,2022年3月,公司拟投资2.79亿元新建年产300KG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同时,公司拥有多款多肽药物在研项目,司美格鲁肽已完成中试。在寡核苷酸领域,2021年7月,公司设立上海奥锐特生物,专注于寡核苷酸药物研发。   潜力产品众多,增长空间大。醋酸阿比特龙仿制药仍处于集中上市阶段,美国醋酸阿比特龙仿制药零售端销售额2019年-2022年复合增速为27.07%,2023年全年增速有望继续维持在20%以上,公司原料药有望持续放量。地屈孕酮原料药全球竞争格局良好,公司产品毛利率由2020年的12.86%提升至2022年的84.89%,未来销售有望由新兴市场逐步拓展至规范市场。全球普瑞巴林原料药需求仍在快速增长,2022年全球消耗量同比增速为19.8%,公司普瑞巴林原料药产能较为饱和,拟新建年产300吨普瑞巴林工程,产能的大幅扩充有望带来市占率的提升。   积极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制剂业务开始贡献收入。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共布局了8个制剂产品,其中地屈孕酮片已上市,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恩扎卢胺片、司美格鲁肤注射剂3款制剂产品处于中试阶段。公司地屈孕酮片(10mg)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为国内的首仿产品,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完成了地屈孕酮片在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多个省市的挂网,挂网速度较快,且已经展开销售,公司制剂业务开始贡献收入。   立项能力突出,在研项目储备充足。公司成立以来,持续开发和布局复杂、高壁垒、竞争格局良好的特色原料药,主要产品毛利率较高,与同行业相比,2020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在行业整体毛利率下行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共有29个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在研产品覆盖小分子原料药、多肽类、寡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制剂,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量收入。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3/24/25年收入为13.13/16.99/21.93亿元,净利润为3.11/4.05/5.33亿元,对应当前PE为33/25/1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页
      2023-11-07
    • 2023年三季报点评:收入短期承压,持续推进省外扩张

      2023年三季报点评:收入短期承压,持续推进省外扩张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前三季度收入5.4亿元(+6.9%),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7.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7.1%)。   收入端: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单三季度收入实现1.7亿元(+8.2%),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2.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亿元(-7.9%)。公司收入放缓主要系三季度以来受到患者购买力下降的影响,公司的高端灵芝孢子粉片剂前三季度收入下滑。但是保健食品剂型的灵芝孢子粉收入1,81亿元,同比19%,线上销售的颗粒剂型的灵芝孢子粉7748万元,同比增长14.8%。   渠道端:持续推进省外扩张和加深省内覆盖。公司前三季度浙江省内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5%,省外收入5896万元,同比下降11.8%,线上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2.2%。在省外扩张方面,截至前三季度末,公司有15家省外加盟商,今年新增9家,并且对于部分无法完成业绩承诺的加盟商予以清退。预计四季度公司还将完成新签约2家加盟商。目前省内以杭州和金华为主,未来也将持续开发扩张省内其他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城市,比如宁波、绍兴,嘉63795兴、湖州、台州、温州等区域。营销推广上,公司也趁着杭州亚运会契机,冠名浙江游泳队,战略合作协议为三年。   利润端: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2.6%,同比下滑2.4pp,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上有所变化,高端灵芝孢子粉的收入占比下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2.5%/19.9%/-2%/7.3%,同比变化为-4.1/1.1/0.5/-0.1pp。预计四季度公司会加大营销力度,销售费用率预计将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3.8亿元、4.6亿元,对应PE为24倍、20倍和16倍。考虑到公司省外扩张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销售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7
    • 神介多产品打开增量,冠脉集采重振业绩

      神介多产品打开增量,冠脉集采重振业绩

      个股研报
        赛诺医疗(688108)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 1) 公司较早入局神经介入行业, 伴随神介市场扩容,及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 神介板块将增速较大。 其中, 我们预计, 颅内自膨药物支架和密网支架将分别于 2024 年获批上市, 并于 2030 年达到销售峰值 12.5 亿和 11.4 亿元。 2) HT系列冠脉支架首次入选国家采购,销量将迅速回到集采前水平;同时, 23Q3 进入法国医保,且顺利通过 FDA 现场审查,海外业务有序推进并将带来增量。我们预计,2024 年, 冠脉支架将贡献 1.3 亿元收入,带动整体利润扭亏为盈。   神经介入多产品步入收获期,打开业绩新增量: 随着脑卒中等疾病的基数增长及相关医疗可及性提升, 神介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增速较快; 根据灼识咨询, 2023 年市场约 143 亿元,预期 2030 年将增至 489 亿元, 2019-2030 年 CAGR 为 21.0%。公司已较早入局神介领域, 2017 年成立神介事业部, 覆盖神介缺血、出血、和通路三大领域; 未来有望凭借不断丰富的产品线, 实现神介板块业务的快速增长。 预期 2024 年将获批两款海内外创新性的颅内支架产品, 1) 颅内自膨药物支架: 颅内动脉狭窄手术的市场潜力较大,而当前主要竞争仅有 2 款颅内裸支架和赛诺的 NOVA 药物支架。该产品便捷性和操作性更强, 且具有其优势药物涂层, 上市后有望快速替代裸支架。我们预计, 将于 2030 年达到销售峰值约 12.5 亿,预计出厂价 2.4 万元/条,对应5.2 万条用量。 2) 密网支架: 出血性脑卒中领域, 目前仅有 4 款同类产品上市,其中 2 款上市不足 1 年, 稳定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公司产品作为首款带有双系统释放的抗血栓涂层支架, 将在扩容市场中逐步取代弹簧圈拴塞治疗。 我们预测, 将于2030 年达到销售峰值约 11 亿元,预计出厂价 4.2 万元/条,对应 2.7 万条用量。   冠脉介入支架入选国采,迎来业绩修复转机: 2022 年,我国 PCI 手术量达到 129.4万例, 2010-2022 年 CAGR 为 14%。 然而我国当前 PCI 手术渗透率仍低于美、欧、日,普及率仅约美国三分之一。结合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增加,冠脉介入治疗手段普及,器械耗材带量采购及基层医院快速发展等推动作用,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冠脉介入耗材市场仍有较大潜力。 业绩亮点 1) 两款冠脉支架新品首次入选国家集采续采( 2023-2025),获千余家医院勾选,截至 23Q3 出货量达 12 万条, 超过集采签约量4.8 万条; 2) 海外业绩有望带来增量,成功进入法国医保;且顺利通过 FDA 现场检查,预期 23Q4-24Q1 取得 FDA 注册。 我们预计,基于公司产品品质、品牌口碑、以及营销团队基础,冠脉业务将迅速回到集采前水平,预计 2023-2025 年销售量约 17、22、 23 万条,对应销售额 1.0 亿、 1.3 亿和 1.4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为 3.09/5.11/7.86 亿元,同比+60%/+65%/+54%,归母净利润-0.62/0.01/0.91 亿元,同比+62%/+102%/+8324%。赛诺医疗是高端介入器械创新型公司,神经介入重磅产品有望于近期获批上市+冠脉介入领域业绩修复,应该享有更高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介入性医疗器械行业监管相关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的风险;高值耗材集采政策的影响;贸易摩擦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11-07
    • 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个股研报
        珍宝岛(60356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4.4亿元(+3.5%),归母净利润4.8亿元(+210.1%),扣非归母净利润2亿元(+106.6%)。   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大幅增长。分季度来看,Q1/Q2/Q3分别实现收入15.3/10.6/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7%/-28.5%/+0.8%,归母净利润2.5/0.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9%/+10.7%/+254%,扣非归母净利润2.4/-1.7/+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293.4%/+201.3%。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46.8%。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35.8%,同比增长7.9pp。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3%/6.5%/1.4%,同比+4.6pp/-1.2pp/+0.1pp。   全资子公司依托考昔片获批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哈尔滨珍宝制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依托考昔片的生产注册许可。依托考昔片是一种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原发性痛经。相比传统非甾体抗炎药,依托考昔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5.8亿元、6.7亿元、7.8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3倍、20倍、17倍。   风险提示:新患入组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7
    • 2023年三季报点评:限位可扩张外科瓣获批,介入瓣中瓣注册受理

      2023年三季报点评:限位可扩张外科瓣获批,介入瓣中瓣注册受理

      个股研报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3实现收入0.9亿元(+12.5%),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15.8%)。2023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6亿元(+16.6%),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17.5%)。   23Q3业绩恢复快速,增长态势明显。分季度看,2023Q1/Q2/Q3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7/1/0.9亿元(-1.7%/+37.1%+1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3/0.3亿元(-14%+37.3%/+15.8%)。Q3环比Q2业绩和利润增速均有下滑,主要因三季度是传统手术的淡季,叠加医疗政策影响,市场出现手术量短期增长放缓的情形。但公司凭借全产品线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克服耗占比管控等不利因素干扰,保持收入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3Q4市场环境出现改善,手术量逐步恢复,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从盈利水平看,公司技术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专注于高端动物源植介入产品的开发,毛利维持在较高水平,23Q3毛利率为91%(+0.6pp)。   各业务线均实现稳定增长。分业务看,2023前三季度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6.6%,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实现收入7573万元(+11.4%)。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5.9%,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0.4%。   持续加大研发,强化技术领先优势。2023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累计达6308万元(+41.5%),研发费用率达24.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尤其是各瓣位分体式介入瓣的研发,通过配置数字化与AI资源实现分体式系列介入瓣产品的高端智造,强化公司技术领先和优势。公司核心在研产品有序推进,1)2023.8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获批。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是业内首创可覆盖三个瓣位、具有可扩性外科生物瓣的产品,标志着人工生物瓣进入可扩时代,可用于替换病变、损伤、畸形的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或替换先前植入的人工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2)2023.10经导管瓣中瓣系统提交NMPA注册申请已受理。瓣中瓣系统为业内首创,主要应用于面临二次换瓣的瓣膜病患者,通过介入方式将一枚新瓣膜放置于毁损或失功的瓣膜内,以替代发生毁损或失功的各类生物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1.6、2.2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7
    • 基因测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海外市场打开

      基因测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海外市场打开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04亿元,同比下降33.01%;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109.78%;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162.84%。其中,23Q3营收7.60亿元,同比下降18.15%;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105.94%。   事件点评   基因测序仪板块保持快速增长,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营收表现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新增测序仪装机超640台,累计销售装机总量超3100台。2023年前三季度测序板块实现收入17.29亿元(YOY+31.47%);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实现收入10.83亿元(YOY+21.19%);亚太区实现收入2.88亿元(YOY+34.12%);欧非区实现收入2.56亿元(YOY+68.76%);美洲区实现收入1.01亿元(YOY+85.83%)。   其中,仪器设备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71亿元(YOY+15.63%),测序仪板块中占比38.81%;试剂耗材类前三季度收入10.26亿元(YOY+42.92%),占比59.34%。   第三季度,仪器设备类收入2.12亿元,占比33.60%,试剂耗材类收入4.02亿元,占比63.71%,相较上半年试剂类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这也说明公司设备的试剂消耗量在放量。   公司也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与众多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公司与韩国分子诊断公司NGeneBio、韩国生物医学公司   Bio-medicalScience(BMS)、阿拉伯国家-中国经贸合作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北京中科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硕果频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6.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14%。2023Q3,公司发布了包含单细胞表观组学产品scATAC建库试剂盒在内的两款单细胞领域产品,推出了最新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组合产品。同时,公司研发的DNBSEQ-G99基因测序仪于9月获批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另外,“一种用于基因测序仪的光学系统”获得基因测序领域首个中国专利金奖。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31.17亿元、40.41亿元、52.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3%、29.6%和29.3%,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95亿元、1.87亿元、3.0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5.3%、97.6%和63.7%。2023-2025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23元、0.45元和0.74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363倍、184倍和112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基因测序仪领域的龙头企业,未来海外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7
    • 2023年三季报点评:23Q3业绩稳步增长,海外市场高增长

      2023年三季报点评:23Q3业绩稳步增长,海外市场高增长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7.5亿元(+15.4%),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70.3%),实现扣非归母3.8亿元(+74.4%)。23Q3单季度收入6亿元(+8.4%),归母净利润1.2亿元(+19.7%),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22.3%)。   23Q3业绩稳步增长,三季度受医疗反腐影响受到轻微短期波动。1)分季度看,23Q1/Q2/Q3单季度收入分别为5.5/6/6亿元(+24.3%/+15.4%/+8.4%),23年三季度收入环比二季度基本持平,系国内医疗反腐影响新品入院及手术量。2)从盈利能力看,2023Q3毛利率为64.6%(+3.7pp),止血及闭合、ERCP、EMR/ESD类产品销售占比有所提升。销售费用率21.7%(+0.8pp),管理费用率12.4%(-3.9pp),研发费用率5.7%(-1.2pp)。   海外高速放量渠道建设日益完备,国内海外双轮驱动。分区域看,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约10.2亿元(+9.1%),国际市场销售收入约7.2亿元(+25.7%)。从各利润中心来看,亚太海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60%;日本同比增长80%;美洲同比增长23%;EMEA地区同比增长40%。前三季度,公司收购葡萄牙渠道公司Endotécnica Material Cirúrgico Lda.100%股权(目前尚处于交割过程中)。公司通过扩充产品线、拓展销售渠道、统筹和拓展学术推广、积极参与重点医院招标、聚焦重要战略客户等多维度着力优化德英法荷直销区域以及其他经销区域营销活动效率,全面提高市场覆盖率和定价能力。   内镜设备耗材化趋势初现,聚焦一次性内镜技术夯实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开发了一次性内科用胆道镜,并取得了美国、欧盟及日本的注册证。同时,一次性外科用胆道镜已获得国内注册证并实现了量产出货。一次性脑血肿灌洗系统等其他一次性内镜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此外,公司还围绕一次性内镜开发了微型胆道活检钳,该产品已获得日本注册,微型取石球囊等镜下配套耗材已获得国内注册,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在消化内镜耗材领域,公司相继推出了牵拉夹、三臂夹、闭合夹、合金夹等止血类创新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另外,子公司康友医疗也在微导管、引流管、气道封堵球囊、一次性穿刺活检针等新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产品已获得证书,并已开始投入临床试用并实现了转产,将公司从微波技术平台转型为肿瘤介入平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6.2、8亿元,公司作为内镜诊疗创新器械龙头,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控费风险、汇率风险、新品放量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7
    • 三季度业绩保持增长,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三季度业绩保持增长,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核心观点   三季度业绩持续增长,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5亿元(+15.42%),归母净利润3.87亿元(+70.31%),扣非归母净利润3.77亿元(+74.43%)。其中23Q3单季营业收入5.98亿元(+8.41%),归母净利润1.22亿元(+19.70%),扣非归母净利润1.19亿元(+22.29%)。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系国内业务受行业整顿影响,利润端增速更快,主要系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以及22年同期股份支付费用较高所致。   国内业务短期波动,海外业务增速较快。分地区看,公司前三季度国内市场销售收入10.23亿元(+9.12%),国际市场销售收入7.23亿元(+25.71%),国内业务有所波动,主要系新产品推广节奏受到行业整顿影响,海外业务维持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渠道的持续扩张以及自有品牌的推广。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盈利指标全面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64.04%(+3.39pp),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21.93%(+1.57pp),管理费用率12.97%(-4.26pp),研发费用率5.88%(-2.17pp),财务费用率-3.62%(-0.34pp),四费率37.15%(-5.20pp),费用率下降明显;归母净利率22.15%(+7.14pp),扣非归母净利率21.63%(+7.32pp),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控费效果显著,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海外业务持续开拓,国内业务有望逐步向好,维持“增持”评级。考虑行业整顿的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营收23.8/30.3/38.5亿元(原为25.0/31.8/40.7亿元),同比增速20.2%/27.4%/26.9%,归母净利润4.9/6.4/8.3亿元(原为4.9/6.4/8.5亿元),同比增速49.6%/30.0%/29.1%,当前股价对应PE=35/27/21x。公司是内镜诊疗耗材国产龙头,单三季度在行业整顿的大背景下仍保持一定增长,看好新产品eyeMAX后续海外放量及行业整顿趋缓后国内业务的持续改善。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