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一鼓作气终现曙光,出海全球扬帆启航

      一鼓作气终现曙光,出海全球扬帆启航

      个股研报
        亿帆医药(002019)   基础业务底部反转,创新药自主出海新生机   亿帆医药是国内老牌药企,早年从事医药代理等业务,逐渐实现从代理转变到自有药物生产销售、从仿制药为主到扩大创新药的研发生产,“531计划”逐步落实推进,布局“小尖特”类产品,巩固产品优势,随着产品结构改变,基础业务重获增速。国际化战略步伐中,公司兼具“引进来与走出去”,一方面与国内外生产企业合作,加强产品推广,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将公司产品借助海外销售区域第三方销售资源,提升海外产品销量。多年积累,逐步使亿帆医药打开国际化的局面,为如今的创新药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代G-CSF亿立舒成功商业化,出海欧美进程在即   作为全球首个双分子G-CSFFc融合蛋白,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亿立舒®)在2023年5月于国内成功获批上市,在持续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在ANC谷值和恢复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能够降低患者抗生素和镇痛药物的使用频次,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其结构及工艺创新带来了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带来依从性、便捷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多重获益。亿立舒®于今年6月完成首批发货并逐步落实处方,年内将参与医保国谈,有望惠及更多患者。海外上市进程中,6月7日美国FDA就亿一生物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上市申请对北京亿一原液生产现场进行的许可前检查也已顺利完成,欧盟EMA审查也在进行中,出海欧美进程在即。   前期布局相继收获,小尖特巩固品类优势   公司前期布局多个独家或市场需求大的产品,来自罗氏的希罗达公司已于今年正式获得其代理权,有望快速贡献销售增量。多个国内首仿产品上市,普乐沙福注射液、硫酸长春新碱注射液、乳果糖口服溶液、丁甘交联玻璃酸钠注射液等10个制剂产品陆续获批,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与此同时,公司在持续推进中药品类发展增长,多个医保、基药产品稳定贡献,1.1类新药断金戒毒胶囊、复方银花解毒颗粒等的临床实验也在有序推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2025年亿帆医药营业收入分别为38.62亿元、46.88亿元、52.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0.7%、21.4%、12.3%;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4.64亿元、5.91亿元,同比增长1.6%、138.7%、27.4%。我们看好F627的海内外上市带动营收及利润增长,公司仿创转型收获成果。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成本上升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11-17
    • 调研简报:浆站稳步扩张,血制品成长可期

      调研简报:浆站稳步扩张,血制品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华兰生物全称为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92年,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重组蛋白等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02007。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安康。截至2023年三季报,安康通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45.25%的股份。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制品业务。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血制品收入占比近6成。从上游采浆情况看,目前公司的采浆量位于国内第一梯队,2022年合计采浆超过1100吨;公司也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11个以“华兰”为品牌的血液制品品种(34个规格),生产规模、品种规格、市场覆盖和主导产品产销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四成左右的收入来自于疫苗领域。疫苗业务主要依托于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7.5%,下简称“华兰疫苗”,代码为301207)。华兰疫苗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首批上市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诞生地,全球第五家、我国首家通过流感疫苗WHO预认证的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目前已经上市的品种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共有459次流感疫苗批次,其中华兰疫苗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为103批次,占比22%,位居行业首位,其中四价流感成人剂型77批次,儿童剂型14批次,三价流感疫苗12批次。金迪克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占比约为15%,排在第二位;其他企业的占比均不超过10%。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8.62%;实现归母净利润10.67亿元,同比增长18.5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9.45%;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为6.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1.05%。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同比增长85.78%;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70.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89%,基本每股收益0.30元。   根据华兰疫苗财报数据可以测算出,公司前三季度血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7.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7.48%。其中,第三季度血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0.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2.74%。前三季度血制品利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采浆量的提升以及白蛋白和静丙在新冠疫情之后旺盛的市场需求。2022年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共拥有单采血浆站32家,其中广西4家、贵州1家、重庆15家、河南12家。其中7家河南的单采浆站于2022年获批,2023年上半年已有4家建成投并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剩下3个预计在2023年年底前建成;新浆站的采浆贡献将在2024年逐步体现。公司未来还将积极推进浆站扩张,2023年11月1日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显示,公司将继续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旗下重庆公司未来拟在巫山、丰都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同时,公司将继续通过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血综合利用率,实现血液制品稳定增长。   疫苗板块看,华兰疫苗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4.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4%。根据中国疾控公布的今年第44周(截止11月5日)流感周报监测数据显示,从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数据来看,我国南北方的流感流行情况,都明显高于前三年,也就是2020~2022年的同期水平——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流感样病例占比)为5.7%,而前三年同期为3.5%、3.6%和3.0%。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4.6%,也明显高于前三年同期的2.4%、2.6%和2.6%。Q4的流感疫苗销售有望维持较好的水平。另外新品Vero细胞狂苗、破伤风疫苗2M23有望在2024年逐渐贡献收入。   创新药领域,公司主要依托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0%,下简称“华兰基因”)。目前华兰基因共有9个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6个单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贝伐单抗已经于2023年7月取得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预计2024年上半年能够批准上市。   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0.95元和1.11元,对应的11月16日收盘价23.17元/股,市盈率分别为28.26倍,24.39倍和20.87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浆站扩张低于预期,流感疫苗销售低于预期,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17
    • 大北农(002385):创新为基石拓展产业链,生物育种厚积薄发

      大北农(002385):创新为基石拓展产业链,生物育种厚积薄发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贝福替尼医保谈判在即,KRAS G12C抑制剂数据优秀达成重要合作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贝福替尼医保谈判在即,KRAS G12C抑制剂数据优秀达成重要合作

      个股研报
        益方生物(688382)   事件   益方生物科技股份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48亿元。   2023年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0.4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   投资要点   贝福替尼商业化贡献收入,医保谈判在即,未来营收持续增长可期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7亿元,Q3单季度实现营收0.47亿元,主要系确认技术许可及合作收入。贝福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23年5月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既往经EGFR-TKI治疗出现疾病进展,并且伴随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贝福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于2023年10月获批上市。公司与贝达药业于2018年12月达成了研发与商业化合作,获得2.3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随着2023年医保谈判节奏临近,贝福替尼即将参加2023年医保谈判。作为本次医保谈判中为数不多首次谈医保的大品种之一,未来若能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将有望加速放量,有望持续给公司带来营收增长。   KRASG12C抑制剂研发进度领先,临床效果优秀,授权正大天晴商业化合作。   Garsorasib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高效的KRASG12C抑制剂,用于治疗带有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也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KRASG12C抑制剂。2023年5月,Garsorasib的关键注册性II期临床完成患者入组。2023年10月,公司在欧洲肿瘤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Garsorasib在KRASG12C突变的晚期胰腺癌(PCa)患者中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Garsorasib单药治疗在KRASG12C突变的PCa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临床活性,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5.7%(5/14),疾病控制率(DCR)为85.7%(12/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54个月(95%CI,2.73,NA)。此外,Garsorasib在中国、美国等全球多地区开展临床试验,为未来出海做充分的准备。   2023年8月,公司就Garsorasib与正大天晴达成许可合作协议,授予正大天晴在协议期限内对公司Garsorasib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正大天晴将向公司支付最高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款;并按年净销售额向公司分层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坚持自主研发,聚焦肿瘤、代谢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在研管线顺利推进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3.49亿元,同比下降7.49%。公司目前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共有10余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用于治疗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D-0502处于III期临床,用于治疗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YK2抑制剂D-1553处于II期临床,D-0120处于IIb期临床,D-2570已完成I期临床。各研发项目目前都在稳步推进中,随着产品陆续上市,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   推荐逻辑:(1)目前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具备先进性:公司选择国际较前沿的生物靶点进行开发,并且针对开发难度大,但临床急需治疗药物的大适应症;D-0120等多个核心产品开发进度位居第一梯队;已有的临床数据优秀,验证公司研发实力;(2)积极推进授权合作模式,保障公司营收和盈利的稳定增长:公司凭着贝福替尼和D-1553优秀的数据,积极和商业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开展合作,可以更好的实现研发产品的商业化价值,保障公司尽快实现营收的增长。   (3)管线丰富,多个产品上市可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85、1.98、4.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2、-3.68、-3.23亿元,EPS分别为-0.65、-0.64、-0.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3、-25.5、-29.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生长激素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生长激素竞争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集采等不确定性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页
      2023-11-17
    • 二十年砥砺前行,“医药+医康养护”双轮驱动

      二十年砥砺前行,“医药+医康养护”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金陵药业(000919)   主要观点:   金陵药业:打造医药和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   金陵药业是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公司打造了集药品、医疗器械制造和医康养护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04亿元,同比增长2.45%,归母净利润9761.00万元,同比增长5.02%。院内诊疗需求恢复与医药工业产销共振,营收稳定,归母净利润企稳回升。   医康养护板块:布局康复养老领域,力争做精做强   公司下辖三家医院和一家社会福利中心提供医康养业务,其中宿迁医院为三甲综合医院,安庆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仪征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湖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为四星级养老机构。宿迁医院专注于卒中、胸痛领域,近几年医院营收基本维持稳定,2023年H1宿迁医院实现营收6.87亿元,实现利润1751.83万元。仪征医院内含16个扬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受大环境影响,医院2023年H1实现营收2.19亿元,实现利润419.21万元。安庆医院历史悠久,烧伤科为重点优势学科,2023年H1医院实现营收1.37亿元,净利润-15.21万元,亏损大幅收窄。2023年上半年,福利中心实现营收0.40亿元,实现净利润251.12万元。   医药板块:“生产能力+产品优势”缔造公司市场竞争力   医药板块拥有以脉络宁注射液、速力菲等知名产品在内的近百个品规的中西药品的生产能力,产品覆盖心脑血管、补铁剂、胃药、肿瘤辅助用药等治疗领域,细分市场中,重点产品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香菇多糖注射液竞争优势明显。2022年,公司脉络宁注射液、速力菲系列产品、香菇多糖注射液收入分别为2.00、2.20、0.84亿元。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8.25/31.53/35.61亿元,同比增速为5.8%/11.6%/1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63/2.09亿元,同比增速为25.1%/23.6%/28.2%;对应2023~2025年EPS为0.26/0.32/0.41元/股;对应PE为32x/26x/20x。考虑到公司医药板和医康养护板块持续发力,基本面持续向好,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带量采购风险;香菇多糖注射液退出省级医保目录和区域集采未中标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创新核药研发持续推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创新核药研发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业绩短期承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85亿元,同比下降5.69%;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13.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22.14%;报告期内,原料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13.47亿元,同比下降17.36%,主要因肝素钠销售额减少所致;制剂业务重点产品注射用那曲肝素钙实现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48.14%,主要因那曲肝素钙注射液集采降价导致。核药业务重点产品18F-FDG注射液实现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7.85%;云克注射液实现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4.29%。考虑到短期业绩承压,我们下调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68/4.64/5.28亿元(原值为4.06/4.92/5.61亿元),2023-2025年的EPS为0.45/0.56/0.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8/32.4/28.5倍。但考虑到公司创新核药研发持续推进,在研阿尔茨海默症诊断药物潜在空间大,后续相关产品有望逐步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创新核药研发持续推进,助力公司实现创新转型   在核药领域,公司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氟[18F]纤抑素注射液已完成Ⅰ期临床总结报告;177Lu-LNC1003注射液和177Lu-LNC1004注射液的研发也持续推进。我们预计随着核药产品的持续进展,公司核药平台价值将逐步凸显。   阿尔兹海默症诊断药物潜在空间大,后续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根据《中国阿尔兹海默病报告2021》,2019年全球现存的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约5162.42万例,其中中国现存的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为1314.40万例。公司在研阿尔茨海默症诊断药物18F-APN-1607注射液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我们预计,如果后续18F-APN-1607注射液成功上市,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PET-CT新增装机速度、公司核药房扩张速度不及预期;核素药物临床进度不及预期;肝素原料药价格下滑。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端阶段性承压,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端阶段性承压,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个股研报
        九洲药业(603456)   收入端阶段性承压,CDMO业务稳健发展,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77亿元(+4.66%),归母净利润9.67亿元,(+30.08%),扣非归母净利润9.52亿元(+24.75%);毛利率达39.31%(+4.59pct),净利率达21.07%(+4.11pct)。单看Q3,实现营收13.22亿元(-6.80%),归母净利润3.45亿元(+25.39%);扣非归母净利润3.39亿元(+15.16%);毛利率达41.54%,同比增加7.68pct,环比增加1.38pct;净利率达25.95%,同比增加6.68pct,环比增加3.21pct。受海外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收入端阶段性承压;CDMO业务稳健发展,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考虑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14/15.16/18.64亿元(原预计12.37/16.54/21.47亿元),EPS为1.35/1.69/2.0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3/16.2/13.2倍,鉴于公司CDMO业务持续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CDMO项目管线日益丰富,持续推进原料药-制剂CDMO一站式服务能力   2023H1CDMO业务实现营收24.82亿元,同比增长25.91%;毛利率达40.96%,同比提升0.95pct。公司成功通过1个NDA新药项目上市前现场核查;承接项目中,已上市项目29个,III期临床项目66个,I/II期临床项目839个;子公司康川济医药完成仿制药申报3项,助力客户获得仿制药批件4项。公司在收购瑞华中山后,进一步整合制剂产能,持续推进原料药-制剂CDMO一站式服务能力。   持续拓宽特色原料药产品线,制剂业务快速发展有望带来新增量   2023H1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实现营收6.93亿元,同比下降10.87%;毛利率达32.12%,同比提升2.43pct。公司不断拓宽特色原料药产品线,积极布局抗炎类、抗感染类等领域的产品,治疗II型糖尿病的磷酸西格列汀原料药获批上市。同时,公司快速推进在研制剂项目的注册申报,2023H1已有18个仿制药制剂项目处于不同研发报批阶段,其中1个项目已获得ANDA批文,3个项目已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带来新增量。   风险提示:药物生产外包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常规业务稳健发展,新产能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常规业务稳健发展,新产能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常规业务稳健发展,新产能落地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37亿元,同比下滑41.79%;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下滑71.36%;扣非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滑73.08%。单看Q3,公司实现营收6.98亿元,同比下滑46.44%;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滑88.65%;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滑90.68%。截至2023Q3,公司大订单已全部交付完毕,小分子制剂CDMO与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持续推进全球产能布局,2023Q3上海外高桥的生物大分子研发中心与新泽西的结晶和制剂实验室顺利投产,进一步提升公司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服务能力。考虑行业下游需求阶段性放缓,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28/4.71/5.95亿元(原预计6.84/5.48/6.94亿元),EPS为0.97/0.86/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9/34.6/27.4倍,维持“买入”评级。   小分子原料药CDMO:客户数量稳定增长,项目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实现营收29.42亿元,同比下滑43%;公司为全球约300家客户提供小分子原料药CDMO服务,引入国内外新客户77家;已签订单项目数(不含J-STAR)592个(+32%),实现交付项目数448个(+35%)。同时,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服务API产品数144个(+17个);API产品实现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31%。随着前端培育项目向后端逐步导流及持续向API转型升级,小分子原料药CDMO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新业务能力持续推进,打开长期发展的向上空间   公司新业务能力持续推进,2023年前三季度,制剂与CGT业务分别实现营收0.61/0.32亿元,同比增长237%/85%。其中,制剂业务为80家客户提供制剂CDMO服务,服务项目达119个;新签制剂订单金额约1.44亿元,同比增长211%;CGT业务引入新客户44家、新项目64个,新签订单0.58亿元。随着合成大分子能力的建设落地,公司已承接9个客户的合成大分子服务,实现收入196万元。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增速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增速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普蕊斯(301257)   收入增速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44亿元(+35.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164.05%),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43.93%);毛利率为30.29%,同比+5.70pct,净利率为18.56%,同比+9.04pct。单看Q3,公司实现收入1.95亿元(+25.07%),归母净利润0.39亿元(+107.39%),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103.81%);毛利率为33.69%,同比+9.25pct,环比+2.17pct;净利率为19.95%,同比+7.92pct,环比+0.81pct。公司营收端增速稳健,随着公司项目执行效率的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3H1公司新签不含税合同6.29亿元,同比增长32.94%;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存量不含税合同17.54亿元,同比增长35.88%,充沛的订单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30/1.76/2.32亿元,EPS为2.12/2.87/3.7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4.0/25.1/19.0倍,维持“买入”评级。   员工数量持续增长,服务能力已得到海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   截至2023年9月,公司员工总数为4061人,专业的业务人员近3900人,服务850余家临床试验机构,可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过130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180多个城市,能够满足客户绝大多数项目需求。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持续提升,公司与包括默沙东、IQVIA等在内的全球前10大药企/CRO企业均有合作,累计推动130+个产品在国内外上市。   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已为国内多个热门临床项目提供SMO服务   截至2023年9月,公司累计承接超过2800个国际和国内SMO项目,在执行SMO项目1741个。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已累计推动52个肿瘤新药和11个肿瘤仿制药在国内外上市,并参与了国内10个上市的PD-1/PD-L1单抗新药(占比58.82%)以及8个I类减重新药项目(占比29.62%)的SMO服务,专业的服务能力已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不及市场预期,核心技术成员流失,SMO需求下降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业绩稳健增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0亿元,同比增长4.52%;归母净利润18.80亿元,同比增长17.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98亿元,同比增长0.53%。单看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同比增长7.05%;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9.05%;扣非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滑3.75%。Q2以来,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的边际影响正逐渐减弱,营收端与利润端同比均稳健增长。2022年公司新增合同金额96.73亿元,截至2022年底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37.86亿元,为2023年业绩稳健增长提供保障。鉴于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稳健,我们上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2.49/26.79/32.58亿元(前值20.62/23.98/31.59亿元),对应EPS为2.58/3.07/3.7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0/21.8/17.9倍,公司作为国内临床CRO龙头竞争力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常规业务增速稳健,大力拓展新兴业务领域   2023H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下滑3.17%,剔除特定疫苗临床项目后营收同比增长40%。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达772个,同比增加165个;其中,境内项目503个,单一境外项目207个,MRCT项目62个,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能力逐渐得到海内外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学翻译等新兴业务,2023H1完成对克罗地亚Marti Farm的收购并实现与中国药物警戒业务的整合。   积极布局实验室业务,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2023H1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13.49%。公司数统业务及SMO服务均发展稳健。方达控股在苏州新建超过8000平方米的临床样品生产中心,方达医药苏州安评中心获得NMPA的GLP认证证书,合亚医药武汉研发中心正式开业,实验室业务快速发展,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投资收益波动等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