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22)

    • 成品药院外放量迅速,精神神经创新管线持续推进

      成品药院外放量迅速,精神神经创新管线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事项:   2024年8月14日,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收入21.50亿元(+11.02%),归母净利润4.02亿(+27.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4亿(+15.19%),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较快增长,业绩略超预期。   平安观点:   公司24H1收入和利润端均实现较快增长。公司24H1实现收入21.50亿元(+11.02%),归母净利润4.02亿(+27.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4亿(+15.19%),受成品药院外销售快速放量及制剂外贸营收快速增长影响,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较快增长。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17.85%(-2.72pp),受主营产品纳入集采影响,销售成本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用率5.94%(+1.47pp),主要受山东京新1.1期等多个项目转固后折旧摊销增加影响(24H1固定资产22.42亿元,上半年新增4.67亿元)。研发费用率9.16%(+0.32pp),略有增加。公司24H1毛利率为51.57%(+1.06pp),归母净利率18.70%(+2.39pp),均有所提升,集采影响基本出清,成品药销售持续驱动增长。   成品药销售架构调整完毕,院外市场快速放量。24H1公司对成品药销售模式进行调整已完成,不再以产品管线设置部门,而以院内外市场来划分,重新设置医院事业部和零售事业部,医院事业部聚焦院内市场深耕,零售事业部专注院外市场拓展,进一步强化院外市场的销售能力。根据公司公告,成品药内贸24H1营收同比增长约16%,其中院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过80%,销售调整完成后成品药院外市场销售初见成效。   聚焦精神神经等优势治疗领域,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首个1类新药,适用于失眠患者短期治疗的地达西尼胶囊于24年3月正式上市销售。地达西尼采取全球首创的GABAA受体部分激动机制,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了过度抑制作用,从而在有效维持生理睡眠时间的同时降低日间损害和不良反应,具备临床优势,24H1已开发医院200余家,有   望在纳入医保后快速放量。公司其他特色创新药管线也在顺利推进,用于精神分裂治疗的JX11502MA胶囊和康复新肠溶胶囊均处于临床II期,优势领域创新在研管线有望背书公司业绩长期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销售有望持续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期分别为43.99/50.19/57.70亿元。考虑公司上半年新增固定资产较多,折旧仍会对利润端造成短期影响,我们维持公司净利润预测为6.98/8.21/9.77亿元。考虑在研创新管线持续推进,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药品审批不及预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在研创新产品研发进度可能存在延迟。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3)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产能建设进度可能存在延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16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创新药上市,开启新征程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创新药上市,开启新征程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事件   京新药业股份发布公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0亿元,同比增长11.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增长27.28%;扣非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15.19%。   投资要点   深耕精神神经类市场,新药上市开启新征程   精神神经是公司主攻的细分领域,并拥有左乙拉西坦、盐酸舍曲林和普拉克索三个首仿品种。2024年3月25日公司第一个治疗失眠的1类新药京诺宁(地达西尼胶囊)正式实现商业发货。地达西尼胶囊为国内16年来唯一一个上市的失眠领域新药,国内失眠患者人群基数大,未来地达西尼胶囊的市场潜力有望超10亿元。公司通过自营和代理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已开发医院200余家,2024年底有望开发至300家。地达西尼胶囊已通过2024年医保谈判初审,若能纳入医保报销,终端覆盖将进一步提速。公司深耕精神分裂、帕金森、抑郁、等神经精神领域,推动更多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治疗精神分裂症JX11502MA胶囊II临床进行中,帕金森新药JX2105胶囊I期取到临床批件。   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制剂OEM快速增长   公司拥有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其中下游制剂固体车间已于2018年获得FDA现场检查,30亿粒固体制剂产能正在建设推进中。海外批文方面,2024年上半年完成技术转移项目9个,21个项目有序推进中,制剂外贸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4.63、49.10、53.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1、8.78、10.28亿元,EPS分别为0.86、1.02、1.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3、11.2、9.6倍,公司处于从仿制药向创新药企业升级转型中,从2018年最大单品纳入集采以来,核心品种已基本完成集采降价,通过以量补价和院外市场的拓展,公司实现了利润的稳定,地达西尼胶囊上市后,公司将逐步切换到创新驱动的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药品上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08-16
    • Q2业绩略超预期,三发驱动业绩高效增长

      Q2业绩略超预期,三发驱动业绩高效增长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事件   8月12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H1营业收入为118.27亿元,同比增长9.52%,归母净利润为18.00亿元,同比增长28.24%,扣非净利润为17.53亿元,同比增长29.78%,EPS为1.15元/股。   点评   Q2业绩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单季度来看,2024年Q2实现营业收入56.08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长30.74%;扣非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35.89%。公司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为:1)公司持续优化输液和非输液制剂的产品结构,并加大市场开发;2)原料药中间体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同时通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3)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有息负债规模和融资利率下降,财务费用减少。   持续推进大输液包材优化,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肠外营养、细菌感染、体液平衡及中枢神经等疾病领域建立了的核心优势产品及迭代产品集群,持续向高附加值包材迭代,高毛利营养及治疗型产品拓展。密闭式输液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53.25%(+4.25pct)。随着产品构成持续优化,集采驱动销售费用下降,重点产品放量,公司大输液端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原料药中间体降本成效显著,合成生物学进入兑现期。公司持续推进工艺优化,节能降本,公司成本优势不断显现。24H1川宁生物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30-7.70亿元,同比增长86.76%-97.00%,单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7-4.17亿元,同比增长75.19%-93.76%,环比增长7.03%-18.37%。3.5亿元(+10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合成生物学有望成为新增长点,目前已有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等多个产品进入生产、销售阶段,新品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创新药管线催化剂丰富,多款核心ADC管线商业化在即。1)SKB264有望成为首款国产上市TROP2ADC,3L+TNBC单药治疗疗效显著,有望2024年获批;2L+HR+/HER2-BC适应症具备末线单药疗法的best-in-class潜质。2)A166(HER2ADC)3L+HER2+乳腺癌有望2024-2025年获批上市。3)通过肿瘤+自免协同布局,A166(PD-L1)、西妥昔单抗类似物有望于2024-2025年获批上市,A400(RET抑制剂)有望2024年申报上市。   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2024/2025/2026年收入为233.35/257.56/286.56亿元,同比增长8.77%/10.38%/11.26%。归母净利润为31.52/34.53/37.23亿元,同比增长28.31%/9.57%/7.81%。对应的2024年-2026年EPS分别为1.97元/股,2.16元/股和2.32元/股,市盈率分别为15倍,14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药品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的风险;环保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8-16
    • 2024年半年报点评:自研转化业务持续高增,加速转型新药及难仿药开发

      2024年半年报点评:自研转化业务持续高增,加速转型新药及难仿药开发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2024年8月14日,百诚医药发布2024年中报业绩。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23.8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2.35%,扣非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13%。单季度看,Q2实现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17.65%,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持平,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2.28%。   自主转化业务持续高增,转型布局创新药和难仿药开发服务。2024H1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52.43%,毛利率维持在87.28%的较高水平,上半年成功转化36个项目。1)仿制药板块: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经立项尚未转化的自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完成小试阶段196项、完成中试放大阶段40项、在验证生产阶段30项;已获批的权益产品有19项,随着下游客户产品销售逐渐放量,将为公司带来稳健增长的利润分成。2)新药板块:自研项目共17个,包括11个小分子化药和6个大分子生物药,其中1类新药BIOS-0618已经进入临床II期阶段;并且获得4个2类新药的IND批件。2024年6月公司与北京远方通达就2类改良型新药2022HY052达成合作,公司将70%的产权以7000万元转让给北京远方通达,并继续负责本品的研发、临床及生产等全部相关工作。新药管线蕴含较大的转让价值,随着后续在研产品梯队陆续实现成功转让,将为公司长期发展开拓新增长曲线。   受托研发服务短期承压,新签订单仍保持稳健。2024年上半年公司受托服务业务中,药学研究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9.09%,毛利率为57.78%,同比减少0.43pts,临床服务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2.22%,毛利率为37.38%,同比减少1.84pts。近年来国内仿制药CRO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公司通过调整新签合同收款节奏和采取主动的价格策略来赢得更多客户项目,短期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和现金流压力。随着合同收款逐渐增长以及权益品种贡献更多利润分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状况将持续改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为7.11亿元,同比增长13.38%,MAH客户仍然是收入贡献来源,上半年收入占比达到59.53%。赛默制药上半年对内对外收入0.62亿元,累计已完成落地验证520多个项目,储备多剂型生产线满足客户CDMO需求。   投资建议:百诚医药是国内特色仿制药CRO龙头,为客户提供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开发等一体化服务。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收入为11.76/13.84/16.23亿元,同比增长15.6%/17.6%/17.3%,归母净利润为3.00/3.62/4.39亿元,对应PE为14/12/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回款风险、需求下降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16
    • 费用端短期承压,产品布局持续深化

      费用端短期承压,产品布局持续深化

      个股研报
        长春高新(000661)   2024年8月15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39亿元,同比增长7.63%;实现归母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降低20.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降低19.72%。分季度看,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1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减少33.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0亿元,同比减少32.02%。   经营分析   各板块收入端实现稳健增长,费用端短期承压。公司及各子公司稳健经营,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1.52亿元(+0.25%),实现归母净利润17.69亿元(-19.49%);子公司百克生物实现收入6.18亿元(+10.50%),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23.54%);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91亿元,(+10.37%),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26.42%);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4.56亿元,(+372.45%),实现归母净利润0.33亿元(533.17%)。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5.51亿元,同比增长53.71%,系子公司金赛药业新BU管理架构的调整及相关下一级子公司的设立、部分销售人员职责变化等,相关费用在会计处理方面较以前年度有所变化,导致管理费用有所提升。   产品布局持续深化,奠定长期增长基础。金赛药业稳步推进儿科核心业务板块销售管理工作,同时加强营养品、促卵泡激素等销售推广力度。随着促卵泡激素水剂、国内首个获批的新一代皮下注射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等新产品陆续获批,用于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美适亚、用于儿童抽动障碍的金数稳等新产品陆续上市,上半年金赛药业非儿科老业务相关产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现有产品线不断丰富拓宽,金纳单抗等重点在研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有望为公司未来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公司业务发展和上半年业绩情况,我们下调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2.3(-7%)、45.7(+8%)、49.7亿元(+9%),EPS分别为10.46、11.30、12.28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9、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16
    • 水木天蓬收购公告公布,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

      水木天蓬收购公告公布,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

      个股研报
        三友医疗(688085)   近日,公司发布收购水木天蓬公告,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曹群、徐农合计持有的水木天蓬37.1077%股权及上海还瞻98.9986%LP出资份额,通过全资子公司拓腾苏州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天蓬投资持有的上海还瞻1.0014%GP出资份额,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1,400.00万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水平天蓬是全球超声能量骨动力系统的领导者,看好未来成长空间,叠加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以及传统业务有望迎来拐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水木天蓬收购整体估值较低,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近日,公司公布收购水木天蓬公告,公司对曹群、徐农合计持有的水木天蓬37.1077%股权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收购,发行价格为13.10元/股,对应发行股份为16,398,994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为不超过2.14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水木天蓬总估值为8.63亿元,对应2023年PE为21X(2023年水木天蓬净利润为4161万元)。本次交易业绩承诺人为三友的实控人之一徐农,收购设有对赌,业绩承诺为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13.46万元、4,773.37万元、5,518.00万元;若本次交易实施完毕的时间延后至2025年,则水木天蓬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73.37万元、5,518.00万元、6,536.30万元。考虑到1、此次收购价格较低,所以对赌目标不高;2、对赌人为三友的实控人徐农,对赌目标相对较低,我们预计水木天蓬实际净利润有望高于对赌目标。   水木天蓬市场前景广阔,看好未来成长空间。此前公司持有水木天蓬51.82%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进一步提高公司对核心业务板块的控制力,强化公司与水木天蓬的战略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水木天蓬在超声骨刀和超声止血刀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原创研发积累和核心技术,是全球超声能量骨动力系统的领导者。超声骨刀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短,现有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未来成长可期。   国际化业务进展顺利,传统业务有望迎来拐点。公司通过脊柱耗材+超声骨刀+机器人的配套组合打开国际市场,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目前Zeus脊柱系统产品获得美国FDA510(K)认证,加快了海外产品布局。传统业务方面,随着骨科集采的逐步落地,公司产品价格有望逐步进入平稳阶段,且随着集采后覆盖医院数量增加,传统业务有望逐步迎来发展拐点,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空间。   估值   由于2024年公司仍受到行业集采政策和医疗反腐影响,我们预计2025年之后医疗反腐影响将逐步减弱,且水木天蓬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所以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期。预期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2.46亿元、3.31亿元,EPS分别为0.48元、0.99元和1.33元,PE分别为37.0倍、17.8倍、13.3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下游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市场产品销售可能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16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原料药板块强劲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原料药板块强劲增长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2024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原料药板块强劲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4.29亿元(同比+7.96%,下文都是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6.25亿元(+3.96%),扣非归母净利润6.02亿元(+1.24%),毛利率24.70%(-1.90pct),净利率9.72%(-0.37pct)。2024Q2公司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超预期,CDMO板块环比实现正增长,制剂板块维持较快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38/14.62/17.0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9/10.9/9.4倍,维持“买入”评级。   制剂业务较快增长,“多品种”发展策略持续推进   2024上半年公司制剂实现营收6.80亿元(+18.37%),毛利4.10亿元(+41.67%),毛利率为60.30%(+9.92pct)。2024上半年,公司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头孢地尼干混悬剂、左卡尼汀注射液、头孢地尼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于国内递交注册申请,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Ⅱ)递交FDA;目前在研项目达51个,完成验证项目9个,申报项目6个,涉及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中枢神经系统类、化痰利胆类等多个领域,减重降糖项目预计2024年四季度进入临床阶段。   API业务强劲增长,CDMO业务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2024年上半年公司原料药与中间体业务收入47.04亿元(+11.89%),毛利率为16.22%(-2.30pct)。公司上半年新增原料药客户15家,2个API品种注册获批(15003-A、16001)。303、304高端原料药生产车间于2024年3月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公司拟建设一条多肽生产线,目前尚处设计阶段。2024上半年公司CDMO业务实现营收10.28亿元(-9.82%),毛利率为40.09%(-4.68pct)(剔除特殊项目影响,CDMO业务营收和毛利同比仍保持正常增长),报价项目731个(+51%),进行中项目876个(+44%)。公司美国波士顿实验室于5月份建设完成,新建的生物发酵提取中试车间已进入收尾阶段。   风险提示:CDMO行业竞争加剧,化工原料价格走高,制剂放量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16
    • 高端消费静待复苏,终端数量增加有望为业绩蓄势

      高端消费静待复苏,终端数量增加有望为业绩蓄势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2024年8月15日,公司发布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H1年实现收入8.83亿元(同比+13.21%),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4.42%),扣非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6.72%);   拆分来看,2024Q2公司实现收入4.19亿元(同比+10.56%),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4.37%),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0.45%)。   经营分析   角塑收入小幅下降,并表为医疗业务&其他视光产品贡献增量。2024H1收入按照产品拆分,1)硬性角膜接触镜收入3.73亿元(同比-3%)。硬性角膜接触镜类产品收入小幅下降主要系:①高端消费需求有待复苏;②减离焦框架镜等近视防控产品分走部分潜在用户;③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加剧。2)护理产品收入1.18亿元(同比-4%),其中自产护理品的占比大幅提升,毛利率也明显提高。3)医疗收入1.91亿元(同比+46%),增长主要来自新增并表医院的收入。4)框架镜等其他视光产品及技术服务收入1.61亿元(同比+44%),主要系功能性框架镜等非硬镜产品收入以及非医疗机构技术服务收入增长,同时新增并表也贡献收入。   终端业务增长稳健,视光服务店铺数持续提升。按照销售渠道拆分,公司2024H1经销渠道收入2.96亿元,直销渠道收入1.19亿元,终端业务收入4.68亿元。终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5%,主要系视光服务终端店铺数量持续增加,2024H1公司视光服务终端店铺数量为470余家(2023H1为360家)。   营销力度加码,持续为利润蓄势。2024H1公司毛利率为73.77%(同比-1.01pct),净利率为40.45%(同比-1.51pct),主要系高毛利硬镜产品收入下降,产品结构变化所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4.75%(同比+3.4pct),主要系营销力度加大。此外,新建视光终端前期收入小但固定成本高,预计未来随成本摊薄,利润有望逐步释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我们看好公司逐渐拓展新增长曲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7/8.55/9.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3%/12%,EPS分别为0.84/0.95/1.07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9/17/1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商誉减值风险;视光服务终端建设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16
    • 2024年中报点评:二季度工业板块稳健增长,归母利润增速亮眼

      2024年中报点评:二季度工业板块稳健增长,归母利润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65亿元(+2.84%),归母净利润16.96亿元(+18.29%),扣非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13.85%)。2024年Q2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4亿元(+2.76%),归母净利润8.34亿元(+22.85%),扣非归母净利润7.87亿元(+17.46%)。   医药工业保持10%+稳健增长,医药商业略有下滑。2024H1,工业板块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保持良好经营趋势,实现营业收入66.98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0.63%,实现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增长11.48%,净资产收益率12.29%。2024H1,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135.52亿元(-0.58%),累计实现净利润2.18亿元(+0.90%),我们认为下半年增速有望改善。   医美业务整体实现10%+收入增长,利润贡献持续稳步提升。2024H1,医美板块整体表现良好,合计收入达13.48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10.14%。其中,国际医美收入约5.7亿元(-14.81%),增长发力主要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EBD业务阶段性需求波动影响;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19.78%),主要为伊妍仕少女针收入,预计为公司利润带来重要贡献。此外,后续MaiLi玻尿酸、伊妍仕少女针S型、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等产品预计将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丰富管线奠定医美板块增长持续性。   丰富的在研管线储备,奠定长期增长基础。截至2024半年报,医药在研项目合计129个,其中创新产品及生物类似药项目86个。2023年开始,公司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管线不断迎来品种落地商业化或申报上市:2023年,利拉鲁肽注射液分别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肥胖或体重超重。2024年3月该品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心包炎(RP)的中国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等。公司创新研发重点布局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目前创新产品管线已超70项。我们认为公司创新管线储备丰富,随着新药品种陆续上市,将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政策变化,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34.14/40.36/47.21亿元下调至33.48/39.16/45.6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研发或推广或不及预期,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16
    • 业绩增长稳健,持续推进创新研发和医美矩阵完善

      业绩增长稳健,持续推进创新研发和医美矩阵完善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5亿元(+2.84%),实现归母净利润16.96亿元(+18.29%)。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4亿元(+2.76%),实现归母净利润8.34亿元(+22.85%),利润端增长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营业收入保持正向增长,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稳健。华东医药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5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归母净利润16.96亿元,同比增长18.29%。2024年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4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归母净利润8.34亿元,同比增长22.85%。   医药工业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创新研发工作持续推进。华东医药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98亿元,同比增长10.63%实现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增长11.48%。2024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合计共有1项BLA获批,3项NDA/BLA获得受理,5项IND在中国或美国获批。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截止2024年8月已完成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适应症II期临床研究全部入组,预计于2024年Q4获得顶线结果。   国内医美业务增长稳健,医美矩阵不断完善。公司2024年上半年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3.48亿元,同比增长10.14%。其中,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9.78%。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领域高端产品40款,其中已上市26款,产品组合覆盖肉毒毒素、面部和身体注射填充剂、能量源类皮肤管理、身体塑形等领域。新型高端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填充剂MaiLi Extreme的注册申请于2024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受理,有望于2025年在国内获批上市;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已于2024年6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目前正在开展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   估值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期公司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7亿元、41.13亿元和49.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6元、2.34元和2.84元,根据2024年8月16日收盘价市盈率分别为15.4倍、12.9倍和10.7。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不达预期;汇率波动;销售低于预期风险;医保谈判降价风险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