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血管介入业务高速增长,PFA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血管介入业务高速增长,PFA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业绩简述   2025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20.66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6.73亿元,同比+26%;扣非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37%。   2024Q4公司实现收入5.41亿元,同比+24%;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25%。公司同时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Q1公司实现收入5.64亿元,同比+2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1元,同比+32%。   经营分析   血管介入业务高速增长,电生理三维手术推广顺利。2024年公司冠脉通路类业务实现收入10.54亿元,同比+33%;外周介入类业务实现收入3.51亿元,同比+37.09%。血管介入产品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电生理业务实现收入4.40亿元,同比+19.73%,全年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15000余例,手术量同比+50%。分地区来看,公司境内业务实现收入17.69亿元,同比+25.68%;境外业务实现收入2.80亿元,同比+19.62%。   埃普特产能扩张及优化成果显著,保障公司长期利润空间。2024年子公司湖南埃普特对产能进行了扩容,新厂区按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流的思路进行车间规划布局,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可以投产。产能扩容后血管介入产品年产能力可达到40亿元。同时公司持续开展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较2023年同期,湖南埃普特各主要成品产线效率提升5%,半成品生产工序效率提升10%。   重视创新研发投入,脉冲消融PFA产品有望逐步放量。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91亿元,同比+22.12%,占收入比例达到14.06%。2024年12月,公司电生理产品AForcePlus导管、Pulstamper导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房颤治疗领域,脉冲消融新产品将为公司电生理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4、10.81、13.91亿元,同比+28%、+25%、+29%,现价对应PE为51、41、3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3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营收同比稳健增长,早研管线展现BIC潜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营收同比稳健增长,早研管线展现BIC潜力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2025Q1营收同比快速增长,利润端亏损持续收窄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37.91%;归母净利润-1.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单看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54.87%,环比增长12.63%,归母净利润-2826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008万元。随着重组人凝血酶进医保后放量,2025Q1营收同比快速增长,利润端亏损持续收窄。考虑重组人凝血酶前期需要先做进院工作、放量刚起步,我们下调2025-2026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营业收入为8.54/14.06/20.70亿元(原预计11.00/18.95亿元),同比增长60.3%/64.6%/47.2%,EPS为-0.15/0.60/1.20元,当前股价对应PS为33.3/20.3/13.8倍,鉴于公司新产品即将获批、早研管线具有全球BIC/FIC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产品商业化顺利推进,凝血酶进医保后加速放量   公司继续积极推进多纳非尼片进入医院和药房的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进入医院1100家、覆盖医院2000家、覆盖药房近1000家。重组人凝血酶作为国内首款重组人凝血酶产品,于2024年底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支付价为373元,降价幅度符合预期,2025Q1助力公司销售快速增长。   后期管线临近收获,早研管线展现BIC潜力   公司后期管线稳步推进,大单品吉卡昔替尼针对骨髓纤维化适应症已申报NDA,预计2025H1获批。早期管线中,ZG006(CD3×DLL3×DLL3三抗)在I期临床中展现出优异的抗肿瘤疗效,尤其在10mg及以上剂量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ORR达到66.7%,DCR达到88.9%,数据表现亮眼。ZG005(PD-1/TIGIT双抗)作为全球进度第二的同靶点双抗,在早期临床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突出的抗肿瘤疗效。公司正在积极推进ZG005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肝癌、宫颈癌、神经内分泌癌等实体瘤的多项I/II和II期临床研究。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公司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3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在研品种将在ASCO会议披露数据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在研品种将在ASCO会议披露数据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事件   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37.91%;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减亏50.52%。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54.87%;归母净利润为-2826.22万元,同比减亏28.45%。   在研项目ZG006初步有效性数据超预期,预计ASCO将更新数据ZG006在晚期小细胞肺癌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I期剂量递增阶段已完成入组。已经完成的爬坡剂量组分别为0.1、0.3、1、3、10、30、60mg组,可评估24例受试者,其中大多数受试者(17/24)既往曾接受过至少两线抗肿瘤药物系统治疗。有效性方面,在21例疗效可评估的小细胞肺癌(SCLC)受试者中,7例获得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且其中4例为缩小的SD。在接受ZG00610mg及更高剂量的9例SCLC受试者中(10mg组4例、30mg组2例、60mg组3例),有6例PR,其中10mg组3例、30mg组1例、60mg组2例,ORR为66.7%;并有2例为肿瘤缩小的SD,DCR达88.9%。2024年9月,新增一项在美国开展的,针对SCLC标准疗法失败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并且公司已于24年8月披露ZG006获得FDA孤儿药资格。   在研项目ZG005FIC潜力,多项实体瘤临床试验探索中,估值有望持续提升   ZG005(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具备FIC潜力,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公司正在推进ZG005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肝癌、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癌等实体瘤的多项I/II和II期临床研究,我们预计多项适应症有望在今年POC。先前披露的数据表明ZG005在宫颈癌适应症疗效优异。截至2024年8月6日,在36例疗效可评估的宫颈癌受试者中,客观缓解率(ORR)高达38.9%,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0.6%。接受20mg/kg剂量治疗的患者群体中,ORR提升至53.3%,DCR更是达到了86.7%。在二线及以上且未使用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11例患者中,ORR和DCR分别为66.7%和100%。   商业化/临近商业化品种多,管线梯队合理,后续在商业化和临床进展上均值得期待   公司目前拥有2款已上市产品,多纳非尼和重组人凝血酶,均已纳入医保目录;2款上市申请审评审批中的产品,吉卡昔替尼(杰克替尼)和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多款处于临床I/II期产品,并具有联用潜力,包括ZG005、ZG006、ZGGS18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多纳非尼放量增长较缓,重组人凝血酶为首年销售,杰克替尼暂未上市,我们将公司2025年和2026年营业收入从10.91和17.05亿元,下调至8.20亿元、12.01亿元,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16.03亿元。将2025年和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由0.33和2.98亿元,下调至-0.20和1.21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82亿元。考虑到公司研发后期的品种有望陆续获批上市兑现商业化价值以及研发平台孵化的创新品种有望陆续披露临床有效数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3
    • 招标触底回升,出海业务持续高增长

      招标触底回升,出海业务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山外山(688410)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7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63.6%;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67.5%。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16.8%;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8.1%;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20.5%。2025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元(含税),本次现金分红总额0.3亿元,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45.1%。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血液耗材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23年同期高基数、销售与研发费用增加导致。剔除23年重症能力建设导致的偶发性CRRT销售额增加后,公司24年营收同比+18.0%。分板块:1)血液净化设备营收3.8亿元(-28.4%),主要系销量下降导致(2024年,销量同比-14.3%)。2024年,公司血液透析机设备市占率16.0%,在国产自主品牌排名第一;CRRT设备市占率15.2%,在国产品牌中位居第一。公司仍占据血液净化设备市场领先地位。2)血液净化耗材营收1.3亿元(+26.1%),得益于公司积极推动血液净化耗材的研发及产业化。同时,公司自产耗材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同比+208.2%。3)医疗服务营收0.5亿元(+10.3%)。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6家连锁血液透析中心。2025Q1,公司营收1.9亿元(+16.8%),血液净化设备销售额稳步增长,自产血液净化耗材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毛利率阶段性承压,研发创新能力强。2024年,公司毛利率45.3%(-4.6pp),主要系高毛利CRRT产品销售占比下降导致。2025Q1,公司毛利率46.7%(+3.3pp)。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0%/6.8%/9.6%/-2.3%,分别同比+7.5pp/+1.1pp/+4.1pp/+0.5pp。销售费用增幅较大(同比+27.8%),与公司拓展营销网络,加强业务渠道开发有关。研发费用提升明显(同比+44.0%),与公司强化研发队伍建设,增加在研项目资金及人力支持有关。2024年,公司获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其他4项、三类医疗器械许可变更批件1项、CE证书1项。   国际化战略显效,海外市场多点开花。2024年,公司境外市场销售额1.3亿元(+29.7%),得益于公司深化国际化战略,优化国际营销团队结构。2024年,公司新增22项境外血液净化设备注册证、2项血液净化耗材注册证,其中高通、低通血液透析器获得欧盟MDR证书。同时,公司在亚洲、南美、非洲、欧洲等大洲以及16个重点国家增加了设备代理商,因地制宜开展营销与市场开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国内招标逐步恢复,海外扩张持续加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利润分别1.4亿元、1.6亿元和1.9亿元,对应PE为27倍、24倍和20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失败、设备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核心原材料进口采购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4-23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园区开发业务拖累业绩,区中园出租率维持高位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园区开发业务拖累业绩,区中园出租率维持高位

      个股研报
        中新集团(601512)   营收利润有所下降,区中园运营质量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中新集团发布2024年报,受园区开发业务下滑影响,公司营收利润同比下降,我们下调2025-2026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9.0、10.2亿元(2025-2026年原值为12.6、14.0亿元),EPS分别为0.55、0.60、0.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3、12.2、10.8倍,公司业务协同发展,园区运营质量提升,新兴业务有望增厚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园区开发业务收入下降,业绩承压下滑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6.85亿元,同比-26.6%;归母净利润6.37亿元,同比-53.2%;经营性净现金流11.09亿元,同比-37.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0.4pct、-18.6pct至50.4%、23.2%。公司收入下滑主要由于园区开发业务出地面积减少,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1)收入同比下降;(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3.3亿元;(3)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增加1.3亿元;(4)期间费率同比+5.3pct至18.9%。公司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1.28元,派息比例约30.1%。   园区开发业务提质增效,区中园出租率维持高位   公司2024年实现园区开发运营收入18.55亿元,同比-35.0%,毛利率同比+5.5pct至63.9%。产城融合园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开发运营面积超250平方公里公司深耕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累计招引项目约2570个。区中园方面,已累计落地区中园建面约300万方,已投入运营项目建面约200万方,综合出租率提升至89%,其中在苏州工业园投入运营建面125万方,综合出租率超93%。   两翼发展赋能主业,产业投资多层次布局   公司2024年实现绿色发展业务收入6.89亿元,同比+5.9%,毛利率同比-2.6pct至16.4%,其中光伏发电收入增加,绿色减排业务下降。2024年,公司投资设立的中新绿能、中新春兴新增并网220MW。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累计认缴投资51支基金,认缴总金额近43亿元;累计直接投资科技项目40个,合计投资金额5.88亿元。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投资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3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25Q1业绩略超预期,自主创新驱动成长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25Q1业绩略超预期,自主创新驱动成长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6.27%),归母净利润2.55亿元(-2.53%),扣非净利润2.33亿元(-2.45%),经营性现金流3.42亿元(+14.44%)。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22.31%),归母净利润0.28亿元(-68.56%),扣非净利润0.21亿元(-75.3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16.63%),归母净利润0.90亿元(+40.92%),扣非净利润0.87亿元(+53.07%),经营性现金流1.03亿元(+28.14%)。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修复。2024年公司收入端实现个位数增长、利润端同比略降,主要因2024Q4或受季节性因素、客户预算及项目确认节奏等因素影响业绩同比明显下滑,以及全年计提信用减值(-3,022万元)与资产减值(-815万元),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仍实现较好增长,凸显其经营具一定韧性。2025Q1公司收入及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持续受益于行业规范化发展,降本增效效果逐渐体现,公司25Q1期间费用水平显著下降,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39%/7.60%/15.27%,同比-1.66pct/-1.06pct/-5.46pct,财务费用正向变动711万元(主要是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增加所致)。   持续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国际及药企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检测试剂实现收入8.77亿元(+1.97%),毛利率90.36%(-0.26pct);检测服务实现收入0.67亿元(-21.64%),毛利率23.11%(-13.00pct);药物临床研究服务实现收入1.61亿元(+81.38%),毛利率81.20%(+10.45pct),合作药企新增施维雅、勃林格殷格翰,深度绑定阿斯利康等头部企业,合作领域与区域不断延伸。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2.60亿元(+32.48%),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FGFR2 产品日本获批上市、PCR 11 基因产品新增三款药物伴随诊断。   自主创新驱动产品愈发丰富,业务版图扩大促进可持续增长。公司常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5%,2024年研发投入为2.16亿元(+6.35%),占营业收入的19.49%。截至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并在国内获批32种肿瘤基因检测产品,是行业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领先企业,多个产品目前仍为国内独家获批产品。此外,公司已构建覆盖国内外的销售网络(国内:覆盖500+头部医院/近400人销售团队;海外:100+经销商/覆盖超60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实现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与产品的广泛推广。公司通过PCR、NGS、IHC、FISH和Sanger等多技术平台提供伴随诊断解决方案,为全球药企提供全方位服务,产品品质认可度愈发提升、品牌力不断夯实,为公司新业务领域的拓展打下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是伴随诊断行业龙头企业,产线丰富度及技术领先优势显著,海外市场布局逐步完善,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环境趋于明晰,公司作为合规经营的优质头部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考虑到终端检验需求仍有待进一步复苏,我们调整并预测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3.20、3.96、4.76亿元,同比增长25.58%/23.77%/20.17%,EPS分别为0.81元、1.01元、1.2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6/21/18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3
    • 奥浦迈公司深度报告:国产培养基龙头,自主可控下持续增长

      奥浦迈公司深度报告:国产培养基龙头,自主可控下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摘要:   事件:2025年4月16日,奥浦迈发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归母净利润2105万元,同比减少61.04%;扣非归母净利润659万元,同比减少81.03%。   国产培养基龙头,主业培养基产品收入保持高增长,CDMO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培养基产品收入的增长,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CDMO服务业务受行业景气度影响,收入同比明显下降,一定程度拖累整体业绩。利润承压主要原因有三:①CDMO平台投入运营导致固定费用增加;②CDMO业务增长未及预期带来的资产减值,回款困难带来的信用减值;③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暂时取消带来的税率上升。   培养基市场持续扩容,国产替代加速进行。细胞培养基培养基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和科学研究,是生物制品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蛋白/抗体和CGT为高门槛领域。在生物药市场壮大、细胞培养工艺改进等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及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快速增长。目前培养基市场国产化率较低,高端培养基进口垄断更为明显。然而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培养基占据上游生产主要原料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抗体表达水平均能降低生产成本,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公司培养基性能领先,可助力下游厂商降本增效,且产品技术工艺自主可控,已获国内头部药企认可。   产品管线数量创新高,推动培养基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培养基随着客户产品管线逐渐推进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到临床后期直至商业化,其用量呈千百倍量级增长。结合监管要求下培养基的高客户粘性,公司培养基销量将伴随其客户管线的推进而逐渐放量。截至2024年末,共有247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临床前141个、I期41个、II期28个、III期29个、商业化生产阶段8个,整体相较2023年末增加77个,同比增长45.29%。   投资建议:公司培养基业务正处于加速兑现期,CDMO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与培养基业务协同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70/1.18/1.50亿元,同比增长234.42%/68.25%/26.55%,EPS分别为0.62/1.04/1.3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64/38/30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管线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4-23
    • 业绩稳步增长,多元化布局赋能成长

      业绩稳步增长,多元化布局赋能成长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87亿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增长17.61%。   规模扩张叠加盈利能力回升,2024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一方面,公司主营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下游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抗老化助剂行业发展息息相关。2024年我国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为12752万吨,同比增长4.3%;合成橡胶产量为922万吨,同比增长1.4%;化学纤维产量为7911万吨,同比增长9.7%。终端需求增长叠加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公司抗老化助剂持续放量。2024年公司抗老化助剂、润滑油添加剂销量分别为12.36、5.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40%、23.23%。另一方面,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改善。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24%,同比增加1.46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光稳定剂、抗氧化剂、U-pack、润滑油添加剂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3.20%、19.38%、8.36%和9.95%,同比分别变化1.25、2.28、1.20和-1.90个百分点。其中,2024年公司抗老化助剂盈利能力抬升或与规模扩张效应、产品结构优化等因素有关。   抗老化助剂盈利能力、销量双升,基本盘业务表现稳健。2024年公司抗老化助剂(含U-pack)产能24.07万吨/年。公司抗老化添加剂业务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一。与国际同行相比,公司具有低成本、快速响应等优势,近年来公司抗老化助剂市占率持续提升。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着国内终端需求稳步增长,叠加行业落后产能出清背景下订单向龙头企业集中,公司抗老化助剂有望持续放量;另一方面,受规模扩张效益、技改切入高壁垒下游等支撑,公司抗老化助剂盈利能力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润滑油添加剂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康泰二期放量可期。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集中度较高,路博润、润英联、雪佛龙奥伦耐和雅富顿约占据了全球85%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高端市场当前被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所占据。锦州康泰是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第一梯队供应商,在单剂产品上已赢得显著的市场份额。2022年公司完成对锦州康泰的并购重组,2024年润滑油添加剂设计产能达13.3万吨/年,2025年1月新投产3万吨/年单剂产能。锦州康泰已与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建立了产业链合作,且国际贸易冲突有望加速润滑油添加剂国产替代进程,锦州康泰二期产销有望加速放量,持续释放成长动能。   电子级PI国产替代需求强烈,跨境并购加码新材料。公司PI薄膜业务聚焦于电子级。目前,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和韩国PIAM等厂商占据全球电子级PI薄膜8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国IPI公司掌握先进的YPI和TPI技术。公司通过宜兴创聚间接并购韩国IPI公司,目前公司持宜兴创聚51.1838%股份,宜兴创聚持股韩国IPI公司100%股份。公司计划在宜兴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宜兴生产基地已于2025年2月动工建设,预计2026年初试生产。随着客户验证工作的逐步推进,公司有望逐步打开电子级PI市场,注入成长新动能。   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3.49、70.51、77.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5.39、6.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9%、12.06%、12.15%;EPS分别为2.10、2.35、2.63元,对应PE分别为13.61、12.15、10.8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3
    • 海外制剂业务高增长,在研创新药具备出海潜力

      海外制剂业务高增长,在研创新药具备出海潜力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投资要点:   2024年整体业绩。2024年营业收入14.07亿元,同比+11.75%;归母净利润3148.0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25.43万元。24Q4收入3.69亿元,同比+27.1%;归母净利润1430.26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01.65万元。2024年研发费用1.68亿元,同比-51.26%,研发费用率11.94%;销售费用5.97亿元,同比-13.42%,销售费用率42.42%;管理费用0.86亿元,同比-1.0%,管理费用率6.11%。   海外制剂业务高增长,新品种海外市场加速注册推进。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约61.96%。白蛋白紫杉醇欧盟于24年7月获批上市,未来有望提供较大增量;截至目前公司白蛋白紫杉醇已向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新加坡等国家提交了注册。公司新兴市场同样加速推进,24年新兴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25年4月公司其他品种,如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拉鲁肽等药物在新兴市场注册接连突破。此外,2024年公司国内自有药品及引进产品营业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长5.37%。   创新药研发加速推进,提供新估值弹性,积极关注出海进展。1)GB18(GDF15):肿瘤恶病质,国内IND申请已受理,美国申报处于Pre-IND阶段。对标同靶点同适应症辉瑞Ponsegromab,临床前数据显示GB18能够有效逆转肿瘤恶病质导致的体重减轻,显著提高模型动物的肌肉和脂肪重量,改善肌肉纤维的质量。2)GB12(IL-4R/IL-31):特应性皮炎,临床前阶段,运用AI技术突破性设计,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瘙痒,从而克服单一靶点在疗效和耐药性的局限性。3)GB20(TL1A)+GB24(TL1A/LIGHT):炎症性肠炎,临床前阶段,公司GB20筛选获得的PCC分子体外活性为竞品的10倍,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此外,GB24双抗在抑制溃疡和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4)GB10(VEGF/Ang-2):眼底疾病,临床前阶段,目前已完成GMP批次的中试生产,非临床动物实验和临床申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GB10在抑制异常血管生成、减少液体渗漏及改善视力方面效果显著。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1.93/3.30亿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86/42/25倍。鉴于公司制剂出海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创新药研发进展积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2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拐点曙光已至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拐点曙光已至

      个股研报
        华兰股份(301093)   2024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拐点曙光已至,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86亿元(yoy-5.86%),归母净利润0.50亿元(yoy-57.96%),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yoy-40.79%)。分产品,覆膜胶塞产品收入2.83亿元(yoy-11.29%),毛利率53.98%(-0.76pct),常规胶塞产品收入2.87亿元(yoy-1.52%),毛利率23.17%(-3.94pct),公司利润和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客户需求变动,导致产品销售结构变化,且募投项目投产折旧摊销增加、现金管理收益减少和股权激励加速行权。销售费用率9.56%(+0.66pct),管理费用率15.56%(+0.70pct),研发费用率6.74%(+0.93pct),费用率上升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发投入及设备折旧摊销费用增加。考虑到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驱动产能扩张、下游订单需求修复、卡式瓶组件有望放量,我们维持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71/2.14亿元,EPS分别为1.01/1.36/1.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9/18.4/14.7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保持良好的市场地位,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   公司客户覆盖国内医药工业百强榜单的比例已增至约88%,已在药用胶塞领域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市场知名度。2024年共接受约322场审计,新增华海制药、通化东宝等约260家客户。在新的共同审评审批制度下,药品被视为原料药、药用辅料、药用包装材料共同组成的整体,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用辅料等由单独审批改为在审批药品注册申请时一并审评审批,由公司向与公司共同审评审批的制药企业出具授权书,公司2024年出具了599项授权书,完成共同审评审批后将实现“绑定”,药用胶塞产品则可随着相关药品制剂在未来逐步推向市场,实现规模化销售。   完善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国产替代加速有望驱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卡式瓶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2025年3月,公司笔式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已通过CDE技术评审,并成立团队全力推进药用铝盖项目,打造胶塞-铝盖一体化产业链,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公司正全力推进公司自动化、智能化工厂改造项目和扩大预充式医用包装材料产能项目的建设、投产工作,并开发胰岛素注射笔垫片/活塞制品、预灌封注射器活塞/护帽制品等新产品的客户联合验证和关联审评完成并通过的步伐,加快COC产品的开发工作,实现国产替代,推动公司营收以更高增速发展。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订单进展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4-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