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24H1新患数量稳健提升,新业态发展有待发力

      24H1新患数量稳健提升,新业态发展有待发力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8月23日,艾迪药业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24.16%;归母净利润-0.4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其中,抗HIV创新药品收入为8163.39万元,同比增长148.68%。单季度来看,公司2024Q2收入为0.88亿元,同比-30.09%;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3亿元。   点评   公司投入加大阶段,研发及销售费用提升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8.75%,同比+0.7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86.33%,同比+29.9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1.85%,同比+10.5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5.16%,同比+4.2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3.64%,同比+1.9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5.68%,同比+13.2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78亿元,同比+34.23%。销售费用有较大增加,主要是HIV产品医保准入首年,加大销售推广所致;研发费用增长加快,为HIV新药及仿制产品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及人源蛋白产品新适应症的拓展所致。   艾诺米替获临床指南A1级推荐,医保准入扩大可及性   艾诺米替片(ACC008)于2023年12月通过医保谈判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7月被纳入《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在“成人及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时机与方案”中,艾诺米替成为“推荐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复方单片制剂(STR)”A1级推荐方案之一;2024年7月其3期临床试验数据首次登上国际顶级临床医学期刊《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获纳入临床指南有助于支持其在一线临床的应用,获纳入国家医保有助于提高患者可及性,减少患者支付负担,后续正在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有助于提高医患接受度,提高换药率以及巩固患者群体。   HIV及人源蛋白“原料-制剂一体化”,新业态及新模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以实现控股,已于2024年8月19日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正在履行交割手续,若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拥有尿激酶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业务模式,实现从粗品的供应、原料药的生产到尿激酶制剂生产的“人源蛋白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尿激酶产品的行业市场供应地位。   另外,艾诺韦林原料药获得上市申请批准,并正式投产,后续可应用于艾诺韦林片以及艾诺米替片的制剂生产,改变过去原料药对外依赖的情况。目前艾诺韦林原料药已在公司位于扬州的原料药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将进一步保障原料药供应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毛利率。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核心产品艾诺韦林(ACC007)及艾诺米替(ACC008)作为国产首个HIV第三代口服新药、首个口服三联复方单片,我们看好核心产品的市场稀缺性及放量能力,以及公司在艾滋病领域的大单品领先优势及全面的产品布局。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5.0/8.2/1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64.0%/3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2/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32.8%/434.3%,对应估值为亏损/157X/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艾诺韦林、艾诺米替销售浮动的风险;人源蛋白订单持续性不达预期的风险;医保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6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国内外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国内外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2.11亿元(+18.54%),归母净利润9.03亿元(+20.42%),扣非净利润8.68亿元(+26.36%),经营性现金流6.18亿元(+17.46%)。2024Q2实现营业收入11.90亿元(+20.23%),归母净利润4.77亿元(+20.76%),扣非净利润4.68亿元(+27.11%),经营性现金流3.57亿元(+2.82%)。   国内及海外均保持快速增长,中大型机占比进一步提升:1)国内:公司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MAGLUMI X8、MAGLUMI X6及流水线产品持续推广,实现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有效拓展,进而带动常规试剂销量稳步提升。2024H1公司在国内实现营业收入14.10亿元(+16.30%),其中试剂收入同比增速达18.54%,发光仪器装机796台(大型机占比75.13%)。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服务三级医院客户1,636家,国内三甲医院覆盖率达到60.20%。2)海外:公司积极搭建国内外专家交流平台,持续打造全球品牌影响力,并全面提升区域服务质量。2024H1公司在海外实现营收7.96亿元(+22.79%),其中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9.11%,发光仪器新增装机数量达到2,281台(中大型仪器占比增至64.80%,+10.07pct)。目前公司已在海外10个重点国家设立全资子公司(新设印度尼西亚子公司),本地化运营推动海外重点区域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收入规模提升及结构优化持续驱动盈利改善:2024H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72.78%(+1.29pct),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的试剂类产品占比提升。1)仪器:2024H1公司仪器类产品收入占比约27.8%(-2.2pct),毛利率达32.11%(+2.46pct),其中海外仪器类毛利率为39.95%(+6.31pct),主要受X系列及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带动;2)试剂:2024H1公司试剂类产品收入占比约72%(+1.5pct),国内及海外毛利率均保持稳定水平(88.50%,-0.41pct)。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有所改善,预计主要是收入规模扩大带来一定费用摊薄及经营效率提升所致,2024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5.11%(-2.38pct),管理费用率为2.60%(-2.99pct),研发费用率为9.24%(+0.02pct)。此外,由于汇兑损益变动,2024H1公司财务费用的正向收益减少约1,259万元,使得财务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69%变动为-0.57%。   持续巩固原料及试剂研发优势,仪器开发项目稳步推进:2024H1公司研发投入为2.04亿元(+18.81%)。公司坚持研发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提升,凭借四大技术平台日益优化产品研发流程,原料、试剂及仪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1)原料:公司持续发挥关键原料研发平台优势,关键原料的成功研发/生产缓解了部分原料外购困难与价格昂贵问题,并有助于试剂产品持续优化,公司小分子夹心法检测结果与质谱具有高度一致性,促进了相关免疫项目快速开发;2)试剂:截至2024H1公司化学发光试剂共获证257个,在全球销售202项发光试剂产品(其中欧盟准入191项),为行业内试剂菜单最齐全厂家之一。3)仪器:截至2024H1,公司SATLARS iXLAB智慧实验室平台已上线(新模块开发中),Molecision R8、MAGLUMI X10、Biossays E6 Plus、Biossays C10、HEMOLUMI H6处于国内注册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化学发光龙头,国内外高端机型及流水线持续装机放量,带动试剂业务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3/25.33/30.60亿元,同比增长24.77%/22.75%/20.82%,EPS分别为2.63/3.22/3.89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24/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导致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试剂上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6
    • 点评报告:采浆量和血制品收入稳增长,内延外拓扩大浆站资源

      点评报告:采浆量和血制品收入稳增长,内延外拓扩大浆站资源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报告关键要素:   2024年8月23日,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5%。   投资要点:   血制品业务收入稳健增长,业务持续聚焦血制品赛道   2024年上半年,收入方面,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7.90亿元(+3.60%),净利润3.19亿元(-42.22%)。其中,人血白蛋白、静丙、纤原分别实现收入2.33亿元(+3.48%)、2.20亿元(-14.27%)和2.08亿元(-1.64%);毛利率方面,人血白蛋白、静丙和纤原毛利率分别为63.16%(同比减少1.59个百分点)、65.59%(同比减少1.25个百分点)和71.42%(同比减少4.64个百分点)。血制品业务收入增加主要系本期PCC及Ⅷ因子销量增加影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母公司去年同期收到控股子公司分红25,197.35万元及理财收益同比下降等综合因素。另外,生化药业务(新百药业)收入同比减少44.98%,化学药业务(欣和药业)同比减少3.85%,业务进一步聚焦血制品赛道。   内延外拓扩大浆站资源   截至2024年半年报,公司拥有16家单采血浆站(其中,江西泰和、乐平浆站于2024年7月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未含绿十字(中国)的4家单采血浆站);原料血浆采集量为246.89吨,同比增长14.63%(未含绿十字(中国)采浆量52.1吨)。2024年7月,公司通过并购绿十字(香港)间接控制绿十字(中国),显著增强了原料血浆规模。   吨浆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主要产品的收得率较高,血浆资源利用率高,同时,核心品种(白蛋白、静丙、纤维蛋白原)实现产销平衡。目前公司采浆规模较小,未来随着血浆规模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丰富化,公司的吨浆利润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血制品研发聚焦开展“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研发创新。截至2024年半年报,公司血制品在研管线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10%)(获得补充申请受理通知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研发(临床试验阶段)、C1酯酶抑制剂(开展临床试验)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暂不考虑并购绿十字(香港)对业绩的影响,我们维持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5.54亿元/5.95亿元,对应EPS1.06元/股、1.10元/股、1.18元/股,对应PE为29.92/28.74/26.79(对应2024年8月23日收盘价3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6
    • 2024半年报点评:高端产品提升毛利,国内海外保持稳定增长

      2024半年报点评:高端产品提升毛利,国内海外保持稳定增长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2.11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9.03亿元,同比+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26%;2024Q2公司实现收入11.90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27%。   国内趋势保持良好,海外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公司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796台,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75.13%;国内市场大型机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带动试剂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国内主营业务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16.30%,其中国内试剂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54%,高于国内业务整体增速,增长趋势良好;2024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2281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64.80%,较上年同期增长10.07%;海外市场装机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为海外试剂销售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上半年,海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2.79%,其中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11%,高于海外业务整体增速,增长趋势良好。   高端产品装机持续增长,带动毛利提升。随着MAGLUMI X3、MAGLUMI X6化学发光仪器及SATLARS T8流水线产品的陆续上市,公司新一代X系列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和流水线产品已实现系列化,性能优异,同时拥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对于公司开拓国内外各类型终端提供了重要产品支撑。2024上半年,公司MAGLUMI X8国内外累计销售/装机达3170台,随着X系列及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增加,带动公司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32.11%,同比增加2.46pct;其中海外仪器毛利率提升至39.95%,同比提升了6.31pct。国内和海外试剂类产品毛利率均保持稳定;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72.78%,同比增长1.29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基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9.6/62.7/7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26.2/33.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4/19/15倍。我们认为公司是行业当中的龙头公司,未来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延期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6
    • 2024年半年度报告点评:集采助力产品渗透,新产品加速放量

      2024年半年度报告点评:集采助力产品渗透,新产品加速放量

      个股研报
        迈普医学(301033)   事件:   迈普医学于近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亿元(+42.4%),归母净利润3239.1万元(+172.4%),扣非归母净利润2767.6万元(+193.9%);2024Q2实现收入6484.1万元(+57.3%),归母净利润1744.6万元(+328.1%),扣非归母净利润1560.4万元(+426.6%)。2023年公司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进行股权激励,剔除本报告期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835.09万元(+222.5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363.64万元(+257.18%)。   颅颌面产品群快速渗透,止血纱医用胶新品加速放量   分业务看,公司的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H1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6.6%及29.1%:人工硬脑(脊)膜补片板块收入6911.9万元(+36.7%);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板块收入3549.37万元(+32.8%)。   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的产业化将打破我国神经外科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的长期进口垄断,2023年在海内外临床使用超过100000片,2024年上半年在海内外临床使用超过80000片;此外,公司积极推进该产品的拓扩适应症工作,延伸至其他外科领域,“可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顺利产业化将有望快速提升公司止血材料市场渗透率,与进口品牌在全外科领域上展开竞争。公司自主研发的硬脑膜医用胶具有低溶胀性、成胶后pH呈中性等特点,解决现有产品密封效果不佳、易堵塞等问题,并降低了现有产品存在的对脑组织产生压迫等临床应用风险,随着该产品的注册证的取得,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对产品的应用认识,积极参与相关的招投标工作。2024H1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和硬脑膜医用胶共计实现销售收入1421.1万元(+145.0%),占公司营收比重已达11.6%。   积极参与集采,渠道快速拓展,国际化增长亮眼   公司不断拓展完善营销网络,通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营销队伍,与一批信誉良好的国内外经销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营销网络体系。报告期内,已与境内外近800家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进入国内超1,700家医院,公司产品已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近90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境内实现销售收入9,664.1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53%。公司境外实现销售收入2,540.5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71%。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均在境外实现销售,其中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仍是国际收入的主要来源。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联盟集采的持续推进、PEEK材质颅骨产品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新产品的不断获批和商业化推进,看好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35%/56.71%/29.72%;EPS为0.99/1.55/2.00元/股,对应PE为40.90/26.10/20.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6
    • 2024年中报点评:球扩TAVR及球扩介入瓣中瓣放量在即,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4年中报点评:球扩TAVR及球扩介入瓣中瓣放量在即,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

      个股研报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91亿元(+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9万元(-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56万元(-14%)。2024H1市场环境持续承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医保支付的压力,公司手术量仍保持增长趋势,研发费用增加明显,产品加速布局。   24H1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对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40%的预期不变。分季度看,2024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8/1.1亿元(+17.5%/+1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8/0.3亿元(-28.9%/-17.4%)。细化来看,2024H1市场环境持续承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医保支付的压力,公司业绩呈现平稳增长。长逻辑来看:国产替代空间大,行业生物瓣膜对机械瓣膜的替代,手术量的提升,以及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带来的市占率的提升。从盈利水平看,24H1毛利率为89.3%,与去年同期89%基本一致。销售费用率28.1%,另外,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研发费用率39.5%,研发费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研发管线布局丰富,球扩TAVR及球扩介入瓣中瓣放量在即,预计多款重磅产品会在24-25年上市,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贡献。   24H1各业务线均实现稳健增长。分业务看,2024H1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18.8%,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收入同比增长20.6%;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同比增长11%;3)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10.3%,保持了相对均衡的收入结构。   持续加大研发,打造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持续夯实基础研究,完善产品布局,加强团队建设,加快产品研发和注册上市,为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品支持。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4H1公司研发费用约7522万元,同比增加110.8%,占营业收入比例39.5%。其中核心产品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系统注册申请已进入制证环节;介入瓣中瓣系统预期将于近期审结。公司倡导的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即将得到有力的产品支撑;三款胶原蛋白植入剂圆满完成临床试验入组,初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产品;眼科生物补片、介入肺动脉瓣、消化外科生物补片等即将陆续提交产品注册;分体式介入瓣系统动物试验进展顺利,公司植介入材料和器械原研创新平台的优势突显,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3、2、2.8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8-26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海外市场及高端机型继续推动增长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海外市场及高端机型继续推动增长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事件   新产业股份发布公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2%。   投资要点   海外中大机型高增长,试剂快速上量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2.79%,其中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11%,高于海外业务整体增速,也高于国内市场增长。海外仪器方面,上半年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2281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64.80%,较上年同期增长10.07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海外仪器毛利率提升至39.95%,同比提升了6.31个百分点。   国内增长良好,更多高端剂型推出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客户,2024年上半年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较2023年末增加了101家,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796台,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75.13%。大型机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其中X8国内外累计销售/装机达3170台,2023年底X8累计装机为2653台,上半年新增517台。从季度来看,2024年Q1,X8国内外销售实现销售/装机220台,Q2装机明显提升。仪器整体收入也显著提速,2024年上半年国内外仪器收入同比增长12.40%,而2024年Q1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86%。随中大型仪器占比提升,2024H1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32.11%,同比增加了2.46个百分点。更高通量的MAGLUMI X1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已于2024年2月进行了发布,满足高端客户需求,未来将继续带动仪器的毛利率提升。   试剂毛利率相对稳定,集采执行有望提升份额   上半年国内试剂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54%,高于公司国内业务整体增速,增长趋势良好。2023年底,安徽省等25省市化学发光试剂集采落地,公司涉及的项目均进入A组并且顺利中选,其中性激素六项较基准价降幅52.91%,传染病八项较基准价降幅53.13%,糖代谢两项较基准价降幅51.88%,考虑到渠道经销商分担降价影响,而且化学发光行业的国产化率仅为28.8%,集采落地执行带来的份额提升将弥补降价影响。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8.35、58.59、69.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5、24.86、29.48亿元,EPS分别为2.59、3.16、3.7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7、20.3、17.1倍,凭借优异的性价比优势和海外多个国家本土化落地,近年来公司出口业务实现持续的高增长,公司中高端机器占比提升和流式线的铺开,三甲医院等头部客户也持续突破。看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布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降价风险,海外销售不及预期及装机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
      5页
      2024-08-26
    • 2024年H1业绩点评:出海加速,毛利率净利率稳步提升

      2024年H1业绩点评:出海加速,毛利率净利率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24H1营收实现13.34亿元(+16.28%,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3.10亿元(+17.47%),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8.25%)。24Q2营收实现7.14亿元(+19.55%),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57%),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3.35%)。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上半年海外表现亮眼,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分地区来看,国内收入7.06亿(+1.73%);海外收入6.24亿(+39.72%),收入占比为47%,其中MTU(美洲销售区域子公司)收入2.8亿(+38.6%,占比18%),MTE(欧洲、中东、非洲销售区域子公司)收入2.2亿(+53.9%,占比16%),亚太海外收入1.16亿元(+16.4%,占比9%);康友医疗实现收入1.3亿(+19.3%)。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67.94%(+4.2pct),净利率23.99%(+0.63pct)。   积极推进海外渠道建设:2024年上半年美国子公司继续巩固本土销售团队改革,通过区域细分和优化薪酬考核体系等措施,实现利润显著提升;设立欧洲区域总部,代表公司总部行使区域管理职能,统筹管理欧洲区域内业务拓展、市场规划、沟通协调、区域服务等事项;新收购的葡萄牙和瑞士两家渠道公司成为欧洲业务拓展的新抓手;设立澳大利亚代表处,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南微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计划2026年投产使用,旨在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取得持续性进展:在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958万元,可视化项目研发投入2,165万元,占研发总投入的31.14%。一次性内科胆道镜在欧、美、日等国际市场推广顺利,逐步进入医院市场。同时,公司正积极储备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的一次性内镜,并积极探索引领型新概念内镜。基础耗材研发方面也进展顺利,新一代三臂夹、ERCP升级改进等多项重点研发项目均按计划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考虑到国内仍有区域集采影响,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6.12/7.71/9.68亿下调为6.09/7.64/9.3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17/14/11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场推广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耗材集采价格降幅较大风险,海外关税风险,新品获批及上市推广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8-26
    • 2024年中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创新研发成果持续兑现

      2024年中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创新研发成果持续兑现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核心观点   2024H1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60亿元(-11.5%),归母净利润2.65亿元(-3.7%),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15.9%)。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9.01亿元(-25.0%),归母净利润1.17亿元(-12.6%),扣非归母净利润0.81亿元(-33.1%)。   毛利率略有下降,注射剂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16.85亿元(-12.0%),毛利率74.55%(-0.41pp),净利率12.01%(+0.93pp)。分产品看,公司注射剂收入8.40亿元(-27.5%);口服液收入5.44亿元(+28.6%);胶囊收入4.02亿元(-12.8%);片丸剂收入1.69亿元(-5.2%);颗粒剂/冲剂收入1.62亿元(-15.1%);贴剂收入1.04亿元(-10.9%);凝胶剂/眼膏剂收入0.21亿元(+107.9%),注射剂收入对比其他产品同比下降显著,主要系2023年同期高基数。   研发稳步推进,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中药领域提交了3个药品上市注册申请(龙七胶囊、参蒲盆安颗粒、玉女煎颗粒),完成了2个III期临床研究(双鱼颗粒、苏辛通窍颗粒),并获得2个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羌芩颗粒、七味脂肝颗粒);化药创新药完成了1个II期临床病例入组(DC20),获得2个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AAPB,10mg、25mg);化药仿制药取得了3个药品注册证书;生物药开展了1个I期临床研究(KYS202002A注射液多发性骨髓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已上市品种的循证研究,加速构建多个科研技术平台,获批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新增博士以上拔尖人才10余人,新获授权发明专利近20件。   风险提示:研发推进不及预期;集采控费超预期;中药注射剂政策风险。   投资建议:在研管线丰富,长期发展前景可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高基数下,2024年上半年公司短期业绩承压,叠加行业整顿等外部因素,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42/6.10/6.76亿元(原2024/2025/2026年6.55/7.84/9.27亿元),同比增速0.99%/12.62%/10.78%。随着公司研发实力的成果显现,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可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8-26
    • 业绩超预期,成品药快速增长,地达西尼等管线渐入收获期

      业绩超预期,成品药快速增长,地达西尼等管线渐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事件描述   8月16日,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2024年H1,公司营收21.5亿元(+11.0%),归母净利润4.0亿元(+27.3%)。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15.2%)。   事件点评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销售费用有效控制,折旧带来管理费用新增较多。公司是创新药、成品药、原料药等领域的综合药企。2024年H1,公司收入增长稳定,成品药收入13.0亿元(+17.1%);原料药收入5.0亿元,(+5.7%);医疗器械收入3.1亿元(+0.5%)。公司销售费用3.8亿元(-3.6%),销售费   用率17.9%(-2.7pct),销售费用率的下降来源于销售人效的提升及内部结构的调整。大明市制剂、山东化学和杭州总部基地已经转固,公司固定资产达到22.4亿元(+90.8%),折旧带来管理费用提升,管理费用1.3亿元(+47%)。   院外销售驱动成品药重回增长,项目技术转移带来出海销售快速增长。公司化药集中在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三大领域,将销售调整为医院事业部和零售事业部成果已经体现。2024年H1,成品药内贸营收增长约16%;院外市场营收增长超过80%,通过医药电商、品牌、商销扩展院外零售市场,带动主要品种持续增长;制剂外贸营收同比增长超30%,欧洲制剂代工完成技术转移项目9个,21个项目有序推进中,订单项目技术转移落地带来制剂外贸快速增长。同时,公司ANDA积极拓展欧美市场新客户和新兴市场。   1类新药地达西尼受到指南推荐治疗失眠症,学术推广顺利有望加速入院。地达西尼是近十余年国内首个上市的治疗失眠患者的1类新药,二期与   三期临床数据显示,地达西尼与安慰剂相比总睡眠时长延长18-22min,与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的疗效相当,受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等指南推荐。地达西尼学术推广活动有序推进,公司共召开全国上市会等专题会等30余场次。公司快速推进地达西尼商业化,2024年3月商业发货,已开发医院200余家,随着院内快速推广销售有望快速放量。   聚焦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研发,创新药管线渐入收获期。公司创仿管线持续丰富,10余项在研创新药、50余项仿制药项目。精神分裂、帕金森、抑郁、降血脂等领域创新药在研项目有序推进中。康复新肠溶胶囊即将开展三期临床,精分领域JX11502MA胶囊II期临床进展顺利,JX2105胶囊I期取到临床批件,临床I期顺利推进,抑郁、帕金森等管线将陆续进入临床。   投资建议   公司成品药恢复增长,创新药地达西尼有望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44.5亿、49.4亿、54.8亿元,同比11.2%/11.1%/10.8%;归母净利润7.1亿元、8.1亿元、9.3亿元,同比14.3%/14.7/14.8%。2024~2026年,PE为13.9、12.1、10.5倍,持续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医保谈判不及预期风险,在研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医疗器械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8-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